煎熬
这是杨戬看佛宝记录影像时的感觉。每一刻、每一刹都是煎熬。
看着逍遥一半身体变成龙的样子,又被佛宝压制,褪角去鳞。血脉再一次沸腾,又被更高深的佛宝压住。循环往复,仿佛一切没有尽头。
除了影像中逍遥的脸色越来越白,发病时越来越痛。
杨戬想伸手去抱他,想把孩子紧紧揽到怀里,在他痛苦的时候能有个怀抱给他温暖,在他脱力的时候能有个肩膀给他依靠。
杨戬恨不得直接冲到佛宝的影像里,告诉他父亲在这儿,父亲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然而一切都是虚无,在逍遥痛苦的时候并没有父亲的出现,一切都是自己咬牙坚持,走出了一条带血的荆棘路。
悔恨,杨戬被漫无边际的悔恨压弯了脊背,压的透不过气来。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一生,如同流沙。重要的人、重要的事都快速溜走,抓也抓不住。
我这一生,就是个错误吧,杨戬自暴自弃的想着。
一意孤行,斧劈桃山,母亲被十日晒化。无能为力!悔恨交加!心里从此永远套上了枷锁,此事成了杨戬心中永远流血的一道伤痕,每每触及,心痛难当!
可杨戬心里的伤痕和悔恨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磨平,反而愈演愈烈,因此,杨戬对三圣母带着补偿的宠溺,几乎有求必应。
而杨戬带着对天庭的恨,自然和敖寸心期望与天庭和解的想法产生矛盾,不可调和。
他一直背着名为“过去”的沉重枷锁。
从未有人,或许杨戬太过强大,抑或许杨戬把自己的内心隐藏的太好,总之从未有人试图提醒过他,路,是要往前看的。
而今枷锁又一层层加重。
无原则的宠溺和让步让三圣母以身试法。
如果说三圣母的事情杨戬虽然心痛悔恨,但还能开解调节,那么与敖寸心的矛盾导致两人和离,逍遥流落无依却使得杨戬刻骨锥心。
稚子何辜,稚子何辜!
他觉得好累好累。就这么着吧,什么事儿都不管不问了。
天道永远是争不过的。不论再怎么挣扎,怎么弥补,都弥补不了了。
杨戬觉得自己境界都有所松动,心想,散了吧,散了也好,若早就没有我,说不定大家都会轻松一点,都能幸福一点。
早该如此,早该如此啊!
哪像现如今,现如今……
现如今怎么了?!
现如今天条未改,三圣母蒙难,敖寸心困于西海,逍遥命不久矣~
如今岂是顾影自怜的时候。
杨戬悚然一惊,发现自己已陷于方寸之间。
九转玄功杨戬练到第八再难寸进,心为形役,陷于往事,困于方寸。
世人肖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认为神仙凌长风、御万极,自是潇洒无比,自由自在。
可凌风御极的神仙手段,不过是法力道术而已,无穷无尽的岁月荒河里,作为神仙,内心的苦痛与煎熬与凡人并无二致。
神仙有障,无法破障即成心魔,心魔难解。
杨戬因母亲晒化,悔恨自己年少冲动,悔恨、责任压在少年杨戬心上,不知不觉形成牢笼,牢笼困住了少年杨戬。
日后的岁月,不论是灌江口显化无边的杨二郎还是天庭声威煊赫的司法天神,不论法力如何高强,机变如何无双,在情感上,杨戬内心一直是那个充满悔恨懊恼的少年。
被旧时光困住,时时后悔,刻刻补偿,虽在“当下”,却活在“过去”。
而当“当下”也变为“过去”时,他却发现,又有了更多的无力和悔恨,如此日日相叠,循环往复。
自出师以来,他劈山救母、治弱水、抗天庭、战封神、跟敖寸心吵架一直到上天任司法天神,没有片刻闲暇,更惶论闭关“问道”。
此时心障叠出,心魔强横难解,他才蓦然发现,原来已经错了太多,也错过了太多。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杨戬忽然想起凡间的一句话,不由微哂。凡人寿元短暂,不能奢侈的用大段大段的时光来缅怀过去,只能紧紧把握当下,以期未来,反而比神仙更明白,比神仙更容易看透。
是啊,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错过的已然错过,现而今,是要承担“错过”的后果,而不是徒留悔恨,将当下一并错过。
他觉得心中豁然开朗。
母亲已逝,悲伤无益;三圣母思凡,因果自担。
逍遥,想到逍遥,杨戬不自觉的露出笑意。在他看来,逍遥并非佛家所说血脉不合,而是“血脉压制”。
龙性淫(古书的“淫”是可与多数相合的意思,还有“水性淫”,不是我们现在的理解),与神人鬼怪、走兽飞禽,皆可成婚相合,故而三界谚云“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这话三界皆知,是大家默认的常识,当一件事情成为常识的时候,大家总会觉得他天生该如此,总会忘记问一问,他为何会如此。
这个常识却在逍遥这儿出了错。
血脉不合?
杨戬看着佛宝,心里渐渐有了个想法。
龙族血脉强盛,所以所谓的“相合”并不见得是真正的血脉融合,或许只是简单的血脉压制,压制住了较弱的血脉。
所以龙族不论与谁成亲生子,孩子总会有鲜明的龙族特征。
而逍遥这边,大概是因自己人神之子的血脉,能够与龙族血脉相抗衡,所以才将“血脉不合”凸显了出来。
那么,佛宝的作用是血脉压制,不但伤身,效果更是有限。
血脉压制将双方血脉都压制下来,随着逍遥年岁渐长,法力渐强,终究会压不住,那么再更换法力更强大的佛宝,如此循环往复。
所以“堵不如疏”,压制两方血脉,不如提升一方血脉,将一方血脉大幅提升,就像龙族压制其他族类一样,以绝对优势来达到血脉相合的“假象”。
杨戬心中,识海之内,有一种被痛苦压力压到“极小”之后,挣扎出来,面对更广阔天地的“极大”。
振衣而起。
殿外的敖烈感到杨戬周身气势有所变化。
少了那种如刀破空般的锐利与格格不入,举手投足间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一切顺势而为,暗合天道。
“这家伙,竟悟了大道。”敖烈有些无语,却也微微松了口气,逍遥的事放下了一半的心。
他虽然不喜欢杨戬,但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打击别人,自己的悟性、修为、法力,确实是拍马也赶不上。
杨戬经过敖烈身边,微微点头,“放心”,掐了个决,纵身离了西天。
“唉~”敖烈一把没抓住,再看时已不见人影,“放心,我能放心吗!”
杨戬离了西天,一刻也等不得,直接去了峨眉山。
施了个昏睡咒,悄悄带走逍遥,留下个化身变作逍遥的模样与沉香道了别。
杨戬把逍遥抱回密室,轻轻的放在床上。
手指一寸寸的抚过逍遥的额头、眉峰、眼睛、鼻梁、嘴唇,“这是我的儿子啊。”
他心里想着,总觉的有点不真实。
“我的儿子,我的,真好”。
杨戬不自觉带上了笑意,他觉得再没见过比逍遥更好的少年了。
想起人间的一句诗:潇洒美少年,皎如玉树临风前。
不由心有戚戚,芝兰玉树,生我庭阶,真好,真好。
只是人间还有句诗,“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杨戬敛了笑意,眼神凝了凝。有父亲在,寒风严霜不会打到你身上。
杨戬想,本来就打算在最后封存大部分法力,没想到老天还是待我不薄。
如今法力修为全给逍遥,将人神血脉力量大幅提升。
他低下头,轻轻抵了抵儿子的额,以后,你再也不会受血脉之苦了。
这是杨戬看佛宝记录影像时的感觉。每一刻、每一刹都是煎熬。
看着逍遥一半身体变成龙的样子,又被佛宝压制,褪角去鳞。血脉再一次沸腾,又被更高深的佛宝压住。循环往复,仿佛一切没有尽头。
除了影像中逍遥的脸色越来越白,发病时越来越痛。
杨戬想伸手去抱他,想把孩子紧紧揽到怀里,在他痛苦的时候能有个怀抱给他温暖,在他脱力的时候能有个肩膀给他依靠。
杨戬恨不得直接冲到佛宝的影像里,告诉他父亲在这儿,父亲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然而一切都是虚无,在逍遥痛苦的时候并没有父亲的出现,一切都是自己咬牙坚持,走出了一条带血的荆棘路。
悔恨,杨戬被漫无边际的悔恨压弯了脊背,压的透不过气来。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一生,如同流沙。重要的人、重要的事都快速溜走,抓也抓不住。
我这一生,就是个错误吧,杨戬自暴自弃的想着。
一意孤行,斧劈桃山,母亲被十日晒化。无能为力!悔恨交加!心里从此永远套上了枷锁,此事成了杨戬心中永远流血的一道伤痕,每每触及,心痛难当!
可杨戬心里的伤痕和悔恨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磨平,反而愈演愈烈,因此,杨戬对三圣母带着补偿的宠溺,几乎有求必应。
而杨戬带着对天庭的恨,自然和敖寸心期望与天庭和解的想法产生矛盾,不可调和。
他一直背着名为“过去”的沉重枷锁。
从未有人,或许杨戬太过强大,抑或许杨戬把自己的内心隐藏的太好,总之从未有人试图提醒过他,路,是要往前看的。
而今枷锁又一层层加重。
无原则的宠溺和让步让三圣母以身试法。
如果说三圣母的事情杨戬虽然心痛悔恨,但还能开解调节,那么与敖寸心的矛盾导致两人和离,逍遥流落无依却使得杨戬刻骨锥心。
稚子何辜,稚子何辜!
他觉得好累好累。就这么着吧,什么事儿都不管不问了。
天道永远是争不过的。不论再怎么挣扎,怎么弥补,都弥补不了了。
杨戬觉得自己境界都有所松动,心想,散了吧,散了也好,若早就没有我,说不定大家都会轻松一点,都能幸福一点。
早该如此,早该如此啊!
哪像现如今,现如今……
现如今怎么了?!
现如今天条未改,三圣母蒙难,敖寸心困于西海,逍遥命不久矣~
如今岂是顾影自怜的时候。
杨戬悚然一惊,发现自己已陷于方寸之间。
九转玄功杨戬练到第八再难寸进,心为形役,陷于往事,困于方寸。
世人肖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认为神仙凌长风、御万极,自是潇洒无比,自由自在。
可凌风御极的神仙手段,不过是法力道术而已,无穷无尽的岁月荒河里,作为神仙,内心的苦痛与煎熬与凡人并无二致。
神仙有障,无法破障即成心魔,心魔难解。
杨戬因母亲晒化,悔恨自己年少冲动,悔恨、责任压在少年杨戬心上,不知不觉形成牢笼,牢笼困住了少年杨戬。
日后的岁月,不论是灌江口显化无边的杨二郎还是天庭声威煊赫的司法天神,不论法力如何高强,机变如何无双,在情感上,杨戬内心一直是那个充满悔恨懊恼的少年。
被旧时光困住,时时后悔,刻刻补偿,虽在“当下”,却活在“过去”。
而当“当下”也变为“过去”时,他却发现,又有了更多的无力和悔恨,如此日日相叠,循环往复。
自出师以来,他劈山救母、治弱水、抗天庭、战封神、跟敖寸心吵架一直到上天任司法天神,没有片刻闲暇,更惶论闭关“问道”。
此时心障叠出,心魔强横难解,他才蓦然发现,原来已经错了太多,也错过了太多。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杨戬忽然想起凡间的一句话,不由微哂。凡人寿元短暂,不能奢侈的用大段大段的时光来缅怀过去,只能紧紧把握当下,以期未来,反而比神仙更明白,比神仙更容易看透。
是啊,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错过的已然错过,现而今,是要承担“错过”的后果,而不是徒留悔恨,将当下一并错过。
他觉得心中豁然开朗。
母亲已逝,悲伤无益;三圣母思凡,因果自担。
逍遥,想到逍遥,杨戬不自觉的露出笑意。在他看来,逍遥并非佛家所说血脉不合,而是“血脉压制”。
龙性淫(古书的“淫”是可与多数相合的意思,还有“水性淫”,不是我们现在的理解),与神人鬼怪、走兽飞禽,皆可成婚相合,故而三界谚云“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这话三界皆知,是大家默认的常识,当一件事情成为常识的时候,大家总会觉得他天生该如此,总会忘记问一问,他为何会如此。
这个常识却在逍遥这儿出了错。
血脉不合?
杨戬看着佛宝,心里渐渐有了个想法。
龙族血脉强盛,所以所谓的“相合”并不见得是真正的血脉融合,或许只是简单的血脉压制,压制住了较弱的血脉。
所以龙族不论与谁成亲生子,孩子总会有鲜明的龙族特征。
而逍遥这边,大概是因自己人神之子的血脉,能够与龙族血脉相抗衡,所以才将“血脉不合”凸显了出来。
那么,佛宝的作用是血脉压制,不但伤身,效果更是有限。
血脉压制将双方血脉都压制下来,随着逍遥年岁渐长,法力渐强,终究会压不住,那么再更换法力更强大的佛宝,如此循环往复。
所以“堵不如疏”,压制两方血脉,不如提升一方血脉,将一方血脉大幅提升,就像龙族压制其他族类一样,以绝对优势来达到血脉相合的“假象”。
杨戬心中,识海之内,有一种被痛苦压力压到“极小”之后,挣扎出来,面对更广阔天地的“极大”。
振衣而起。
殿外的敖烈感到杨戬周身气势有所变化。
少了那种如刀破空般的锐利与格格不入,举手投足间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一切顺势而为,暗合天道。
“这家伙,竟悟了大道。”敖烈有些无语,却也微微松了口气,逍遥的事放下了一半的心。
他虽然不喜欢杨戬,但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打击别人,自己的悟性、修为、法力,确实是拍马也赶不上。
杨戬经过敖烈身边,微微点头,“放心”,掐了个决,纵身离了西天。
“唉~”敖烈一把没抓住,再看时已不见人影,“放心,我能放心吗!”
杨戬离了西天,一刻也等不得,直接去了峨眉山。
施了个昏睡咒,悄悄带走逍遥,留下个化身变作逍遥的模样与沉香道了别。
杨戬把逍遥抱回密室,轻轻的放在床上。
手指一寸寸的抚过逍遥的额头、眉峰、眼睛、鼻梁、嘴唇,“这是我的儿子啊。”
他心里想着,总觉的有点不真实。
“我的儿子,我的,真好”。
杨戬不自觉带上了笑意,他觉得再没见过比逍遥更好的少年了。
想起人间的一句诗:潇洒美少年,皎如玉树临风前。
不由心有戚戚,芝兰玉树,生我庭阶,真好,真好。
只是人间还有句诗,“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杨戬敛了笑意,眼神凝了凝。有父亲在,寒风严霜不会打到你身上。
杨戬想,本来就打算在最后封存大部分法力,没想到老天还是待我不薄。
如今法力修为全给逍遥,将人神血脉力量大幅提升。
他低下头,轻轻抵了抵儿子的额,以后,你再也不会受血脉之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