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程的车马比来时更加安静,车内的几人经过一袭奔波似乎也累极,此时都已阖目沉睡。
虞音泷睡不着,她心下烦闷。今日发生的事乱得好像一条被矫断了的珠串,珠子蹦跳在地上,毫无章法,她用尽力气捡拾拼凑却还是有些许遗漏。
太子病重,陛下却召藩王回京。朝中诸大臣明面上支持东宫,背地里却早已与众藩王通同一气意图储君之位。
以左相马翊为首的“变法派”支持赵王,余太师等则因余贤妃之故支持景王,还有部分东宫旧臣转而支持太子长子澄海郡王,主张立太孙。
林中杀手叫嚣着要追杀的郡王,恐怕就是澄海郡王朱临安了。
窗外的阴云密布,团块大的雨云里夹着大片幽暗的荧绿,此时正在缓慢地向天际游动,吞噬着余下的残蓝。
细雨霏霏,虞音泷伸手接住了斜飘下来的雨丝。冰冰凉凉的,在她手心里积起了浅浅的水洼,凉意虽至,但她的烦扰却不增反减。
澄海郡王作何着了身女装逃出来?景王,赵王,又是哪位尊神要他性命呢?
碎玉惊溅,打断了虞音泷的思绪。乌木车轮破开水幕相向驶来,风卷起车上的素帘,一双内锐外阔的凤目在帘后猝然显现。
当乌木马车驶到身旁时,她不自觉地朝对面看去。
见对面有人目不转视地盯着自己,那男子也似有所感地抬眼看来。他的目光里不带任何感情,仿佛是无星的夜,只余下一片漆黑死寂。
视线骤不及防的相交,虞音泷的灵台霎时清明过来。
这双眼睛…好熟悉!似乎在哪见过,难不成…是他?
念头一闪而过,虞音泷急忙探身出车外想再看得仔细些,但乌木马车早已远行而去,徒留下两道湿润水痕。
待载着虞音泷等人的马车稳稳当当地停在平西侯府的朱漆铜钉大门前时,才是未时二刻,但天已完全暗透,黑魆魆的,大有伸手不见五指之势。
府上的仆从们早已成堆地挤在大门口处等候,马车甫一行到,她们就从门内鱼贯而出,似游龙般排排撑伞提灯来迎。
“大夫人,二姑娘,三姑娘,当心脚下。”为首的婢女梳月将怀中捂热的汤婆子塞给虞音泷,温柔地将她扶下马车。见她眉目满是疲惫之意,梳月又快速转头吩咐后来人,“还不快上来伺候着。”
虞音泷被温暖的人群簇拥着迎进大门。她仰头看着用赤金墨勾描了“平西侯府”四个大字的熟悉牌匾,心里一股热流涌过,浑身的疲惫紧绷终于悉数卸尽。终于回家了,再也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了!
因着事态紧急,虞音泷得先去趟半明斋。
“阿将阿军,”她跨过门槛停下,很仔细地瞧着二人脸上的掌痕,“你们先回如意苑上药,我有要事,等下就回来。”
见眼前两人固执地摇头不肯离去,虞音泷笑着指了指她们周围,“你们看,我们已经回家了,这次真的不会再出意外。此次出事是我之过,若不是我到处乱钻,你们也不会挨那一掌。等我回去了就任你们处置,好不好?”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阿将阿军不好再留,于是小道上就只剩下了虞音泷和为她提灯引路的婢女。
一抹亮光穿行于小道上,光下的两人紧随其后。
手中蓦地被塞进一样东西,指尖触及到纸张表面,虞音泷诧异地侧头看向对方。
“奴婢这就领三姑娘去半明斋,眼下风雨如晦,前道阴黑,姑娘可要当心。”
风雨如晦……前道阴黑……
莫非……
虞音泷的手开始发颤,她紧盯着眼前的婢女,“是谁叫你来送的?”
“他只说是姑娘的旧识。”婢女皱眉回忆了一番,“奴婢看不清他的脸,他给了奴婢一吊钱,让奴婢帮忙送个东西。”
虞音泷点了点头,接着深吸了一口气,手指哆嗦着打开了纸条。
“还钱”。
……
纸条瞬间被恼怒地揉成一团。就不能说点有用的吗?!虞音泷猛地向前走了好几步,啊啊啊这个可恶的家伙!
脚踝处突地传来阵阵痛意,冷汗顺着脊背滑下又浸湿了衣衫,但好在今日是个雨天。
她极快地平复了下心情。
“不必再送了,”虞音泷在奉秋园的岔路上站定,出声拦住婢女,“你回去复命吧,就说已将我送到。”
灯盏幽幽,却把阴黑的前路照得分外明亮,虞音泷抬手接过灯杆,朝身旁的婢女笑笑:“借灯一用。”
奉秋园的尽头就是半明斋,在奉秋园的五步之外便能遥遥窥得半明斋的一角,只需再走十步就能到达。
虞音泷心中默数着,待数到十五时抬头,一间小屋果不其然出现在眼前。
半明斋其实建得很简陋,不过几杆碧竹几捆茅草,甚至有好些个竹节已经微微泛了黄。
屋外疯长着的毛竹三枝成林,像团燃到极致的碧绿火焰,又像泡在官场中浮沉的人不择手段向上攀爬的欲望。
虞音泷越走越近,越过竹林,推开了半明斋的门。
“父……”
桌案前的二人齐齐昂首看来。
第二个“亲”字没能从嘴里吐出来,因为她看见了虞光正身边站着的人。
初始的反应是诧异,因为此人她并未在府上见过。但当她将视线移至对方的眼睛时,那被搁置了许久的惊讶瞬间被唤醒。
是他!几个时辰前,他们刚擦身而过。
见虞音泷面露惊愕,桌案边的青年嘴角勾起,朝她鞠了一揖,“见过三姑娘。”
他着一身素衣,面容清瘦。目似寒泉,唇似玉瓣,身姿挺拔如松,宛若幽云出岫。
“袅袅,是刚回来?”虞光正将手上的信纸折起放入袖口,从里边绕了出来,“这是为父常提起蒋贤侄,蒋晴源。从前他父亲与我共事梧州,我们两家的宅子还都建在一处。你幼时贪玩不愿上学堂,还常撺掇晴源跟你一同逃课,如今几年未见还记得他吗?”
原来真的是你。随着那一声熟悉的名字喊出,她脑袋里的记忆也如枯木逢春般重新爬满新绿。
梧州偏僻,山野最多。
孩童时期的虞音泷和蒋晴源常偷溜出学堂,在山间田间偷摸着嬉戏。捉蟋蟀,打麻雀,玩累了还要去街市讨一碗绿豆甘草汤吃。
虞音泷记得很牢,蒋晴源捉蟋蟀的手法不行,每每她捉到了,蒋晴源还两手空空。甚至每当她想过去帮他时,他就会动静极大,一下子把暗藏着的所有虫儿完全惊跑,连她捕到的那只也不例外。
蟋蟀全部蹦跶进了草丛再也看不见,她当然生气:“你的手法真烂!蟋蟀都跑光了,我们捉什么?”听见有人说他,蒋晴源也不恼,只用那两只大眼睛直勾勾地来盯你,还要微抿着唇傻笑,一如现在的模样。
记忆中少年模糊的身影渐渐在眼前清晰起来,蒋晴源端雅地站着,衬着窗外如琵琶慢弹般的雨声。
一别经年,已是第九个春天。
记忆作雾散去,虞音泷眸光微烁,疑惑逐渐代替温情爬满了眼底。
蒋晴源这个时候一人上京来平西侯府,是想干什么?
若是蒋父还任事梧州,蒋晴源应当待在梧州;若是蒋父升迁调上京城,按理来讲,他父亲也该陪他同来才对。
难不成,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虞音泷朝父亲眨眨眼。
“家父家母已于三年前故去,晴源此番进京,是为投亲而来。”
“是投我舅舅的亲。”蒋晴源柔声又补充了一句。
“抱歉,我不知此事。”
“不要紧,身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袅袅无须介怀。”蒋晴源看着仅离他几步之遥的姑娘,轻声开口,“我可以这么叫吗,袅袅?”
虞音泷往后退了一小步,言语略有几分不自然:“可以的。”
蒋晴源将她的小动作尽收眼底,从容地靠边站了站。
趁着他们说话的空隙,虞光正起身往博古架上挑了一副香筷。
香灰置于已点燃的香炭上,虞光正用香筷在灰中埋了一个孔,便于香气透出。
烟气散开,虞音泷闻出来这是零陵香,其入香的灵香草喜湿热,多产自梧州。
虞音泷看着父亲,见他正对着面前的香炉微微出神。
炭火抱过香灰,将它的痛楚一寸寸地燃成丝线。无数丝线织成一张大网,牢牢地套住了虞光正,把他的思念引入香炉中焚烧殆尽。
又是一缕白烟升起。
“晴源欲上京投奔他舅舅,只是两家因着二十年多前她母亲出嫁一事已断了往来。常年未通音讯,如今找起来就像大海捞针。何况他今年有科考更是耽误不得,我想,就让他在我们家停几日,稍作休整再去寻也更快些。”
烟气冉冉,似泪一般洇湿了他的双眼。
“对了,袅袅你刚才进门想说什么?”虞光正回过了神。
“是关于花朝宴一事。”说着,虞音泷又瞥了眼杵在一旁的蒋晴源。
虞光正宽慰道:“晴源是自己人,袅袅你但说无妨。”
“好。”虞音泷乖巧应下,“我曾在鹿游原见过一批人,他们都作杀手打扮,身带利器,嘴里还说着要杀郡王之类的话。”
虞光正闻言坐直了身体:“竟有此事?你可有受伤?”
虞音泷摇了摇头,“我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并没有走近。但那伙人眉目间浮现出的杀意是真,我不会看错。”
她刻意避开了林中遇刺一事,也刻意避开了某个人。袖中的纸条粗糙,想到那一万两的巨额债务,她又愤愤地捏了几下。
“今日我本该随圣上去保国寺祈福,但圣上平素不喜武将又兼之我晨起时有些头晕,就告了假。”
虞光正皱眉思考着,手下意识就拉过身侧的蒋晴源询问道:“陛下知道了么?”
虞光正力道大,蒋晴源被他拉得身子大半往外倾斜。但即便如此,他面上表情也不变,声音依旧温平:“回叔父,晴源不知。但此事事关重大,想必明日朝堂上便会有人提及。”
“是了,倒是我心急了。”虞光正尴尬地收回手坐正。
这二人一拉一扯的,虞音泷都插不上话,她有些心急,伸手轻敲案面。
“咚咚咚”
见二人整齐地停下动作回头,她满意地放下手,“我还有话要说。”
“我要知道关于梁郁将军的事,所有,全部。”
虞音泷睡不着,她心下烦闷。今日发生的事乱得好像一条被矫断了的珠串,珠子蹦跳在地上,毫无章法,她用尽力气捡拾拼凑却还是有些许遗漏。
太子病重,陛下却召藩王回京。朝中诸大臣明面上支持东宫,背地里却早已与众藩王通同一气意图储君之位。
以左相马翊为首的“变法派”支持赵王,余太师等则因余贤妃之故支持景王,还有部分东宫旧臣转而支持太子长子澄海郡王,主张立太孙。
林中杀手叫嚣着要追杀的郡王,恐怕就是澄海郡王朱临安了。
窗外的阴云密布,团块大的雨云里夹着大片幽暗的荧绿,此时正在缓慢地向天际游动,吞噬着余下的残蓝。
细雨霏霏,虞音泷伸手接住了斜飘下来的雨丝。冰冰凉凉的,在她手心里积起了浅浅的水洼,凉意虽至,但她的烦扰却不增反减。
澄海郡王作何着了身女装逃出来?景王,赵王,又是哪位尊神要他性命呢?
碎玉惊溅,打断了虞音泷的思绪。乌木车轮破开水幕相向驶来,风卷起车上的素帘,一双内锐外阔的凤目在帘后猝然显现。
当乌木马车驶到身旁时,她不自觉地朝对面看去。
见对面有人目不转视地盯着自己,那男子也似有所感地抬眼看来。他的目光里不带任何感情,仿佛是无星的夜,只余下一片漆黑死寂。
视线骤不及防的相交,虞音泷的灵台霎时清明过来。
这双眼睛…好熟悉!似乎在哪见过,难不成…是他?
念头一闪而过,虞音泷急忙探身出车外想再看得仔细些,但乌木马车早已远行而去,徒留下两道湿润水痕。
待载着虞音泷等人的马车稳稳当当地停在平西侯府的朱漆铜钉大门前时,才是未时二刻,但天已完全暗透,黑魆魆的,大有伸手不见五指之势。
府上的仆从们早已成堆地挤在大门口处等候,马车甫一行到,她们就从门内鱼贯而出,似游龙般排排撑伞提灯来迎。
“大夫人,二姑娘,三姑娘,当心脚下。”为首的婢女梳月将怀中捂热的汤婆子塞给虞音泷,温柔地将她扶下马车。见她眉目满是疲惫之意,梳月又快速转头吩咐后来人,“还不快上来伺候着。”
虞音泷被温暖的人群簇拥着迎进大门。她仰头看着用赤金墨勾描了“平西侯府”四个大字的熟悉牌匾,心里一股热流涌过,浑身的疲惫紧绷终于悉数卸尽。终于回家了,再也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了!
因着事态紧急,虞音泷得先去趟半明斋。
“阿将阿军,”她跨过门槛停下,很仔细地瞧着二人脸上的掌痕,“你们先回如意苑上药,我有要事,等下就回来。”
见眼前两人固执地摇头不肯离去,虞音泷笑着指了指她们周围,“你们看,我们已经回家了,这次真的不会再出意外。此次出事是我之过,若不是我到处乱钻,你们也不会挨那一掌。等我回去了就任你们处置,好不好?”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阿将阿军不好再留,于是小道上就只剩下了虞音泷和为她提灯引路的婢女。
一抹亮光穿行于小道上,光下的两人紧随其后。
手中蓦地被塞进一样东西,指尖触及到纸张表面,虞音泷诧异地侧头看向对方。
“奴婢这就领三姑娘去半明斋,眼下风雨如晦,前道阴黑,姑娘可要当心。”
风雨如晦……前道阴黑……
莫非……
虞音泷的手开始发颤,她紧盯着眼前的婢女,“是谁叫你来送的?”
“他只说是姑娘的旧识。”婢女皱眉回忆了一番,“奴婢看不清他的脸,他给了奴婢一吊钱,让奴婢帮忙送个东西。”
虞音泷点了点头,接着深吸了一口气,手指哆嗦着打开了纸条。
“还钱”。
……
纸条瞬间被恼怒地揉成一团。就不能说点有用的吗?!虞音泷猛地向前走了好几步,啊啊啊这个可恶的家伙!
脚踝处突地传来阵阵痛意,冷汗顺着脊背滑下又浸湿了衣衫,但好在今日是个雨天。
她极快地平复了下心情。
“不必再送了,”虞音泷在奉秋园的岔路上站定,出声拦住婢女,“你回去复命吧,就说已将我送到。”
灯盏幽幽,却把阴黑的前路照得分外明亮,虞音泷抬手接过灯杆,朝身旁的婢女笑笑:“借灯一用。”
奉秋园的尽头就是半明斋,在奉秋园的五步之外便能遥遥窥得半明斋的一角,只需再走十步就能到达。
虞音泷心中默数着,待数到十五时抬头,一间小屋果不其然出现在眼前。
半明斋其实建得很简陋,不过几杆碧竹几捆茅草,甚至有好些个竹节已经微微泛了黄。
屋外疯长着的毛竹三枝成林,像团燃到极致的碧绿火焰,又像泡在官场中浮沉的人不择手段向上攀爬的欲望。
虞音泷越走越近,越过竹林,推开了半明斋的门。
“父……”
桌案前的二人齐齐昂首看来。
第二个“亲”字没能从嘴里吐出来,因为她看见了虞光正身边站着的人。
初始的反应是诧异,因为此人她并未在府上见过。但当她将视线移至对方的眼睛时,那被搁置了许久的惊讶瞬间被唤醒。
是他!几个时辰前,他们刚擦身而过。
见虞音泷面露惊愕,桌案边的青年嘴角勾起,朝她鞠了一揖,“见过三姑娘。”
他着一身素衣,面容清瘦。目似寒泉,唇似玉瓣,身姿挺拔如松,宛若幽云出岫。
“袅袅,是刚回来?”虞光正将手上的信纸折起放入袖口,从里边绕了出来,“这是为父常提起蒋贤侄,蒋晴源。从前他父亲与我共事梧州,我们两家的宅子还都建在一处。你幼时贪玩不愿上学堂,还常撺掇晴源跟你一同逃课,如今几年未见还记得他吗?”
原来真的是你。随着那一声熟悉的名字喊出,她脑袋里的记忆也如枯木逢春般重新爬满新绿。
梧州偏僻,山野最多。
孩童时期的虞音泷和蒋晴源常偷溜出学堂,在山间田间偷摸着嬉戏。捉蟋蟀,打麻雀,玩累了还要去街市讨一碗绿豆甘草汤吃。
虞音泷记得很牢,蒋晴源捉蟋蟀的手法不行,每每她捉到了,蒋晴源还两手空空。甚至每当她想过去帮他时,他就会动静极大,一下子把暗藏着的所有虫儿完全惊跑,连她捕到的那只也不例外。
蟋蟀全部蹦跶进了草丛再也看不见,她当然生气:“你的手法真烂!蟋蟀都跑光了,我们捉什么?”听见有人说他,蒋晴源也不恼,只用那两只大眼睛直勾勾地来盯你,还要微抿着唇傻笑,一如现在的模样。
记忆中少年模糊的身影渐渐在眼前清晰起来,蒋晴源端雅地站着,衬着窗外如琵琶慢弹般的雨声。
一别经年,已是第九个春天。
记忆作雾散去,虞音泷眸光微烁,疑惑逐渐代替温情爬满了眼底。
蒋晴源这个时候一人上京来平西侯府,是想干什么?
若是蒋父还任事梧州,蒋晴源应当待在梧州;若是蒋父升迁调上京城,按理来讲,他父亲也该陪他同来才对。
难不成,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虞音泷朝父亲眨眨眼。
“家父家母已于三年前故去,晴源此番进京,是为投亲而来。”
“是投我舅舅的亲。”蒋晴源柔声又补充了一句。
“抱歉,我不知此事。”
“不要紧,身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袅袅无须介怀。”蒋晴源看着仅离他几步之遥的姑娘,轻声开口,“我可以这么叫吗,袅袅?”
虞音泷往后退了一小步,言语略有几分不自然:“可以的。”
蒋晴源将她的小动作尽收眼底,从容地靠边站了站。
趁着他们说话的空隙,虞光正起身往博古架上挑了一副香筷。
香灰置于已点燃的香炭上,虞光正用香筷在灰中埋了一个孔,便于香气透出。
烟气散开,虞音泷闻出来这是零陵香,其入香的灵香草喜湿热,多产自梧州。
虞音泷看着父亲,见他正对着面前的香炉微微出神。
炭火抱过香灰,将它的痛楚一寸寸地燃成丝线。无数丝线织成一张大网,牢牢地套住了虞光正,把他的思念引入香炉中焚烧殆尽。
又是一缕白烟升起。
“晴源欲上京投奔他舅舅,只是两家因着二十年多前她母亲出嫁一事已断了往来。常年未通音讯,如今找起来就像大海捞针。何况他今年有科考更是耽误不得,我想,就让他在我们家停几日,稍作休整再去寻也更快些。”
烟气冉冉,似泪一般洇湿了他的双眼。
“对了,袅袅你刚才进门想说什么?”虞光正回过了神。
“是关于花朝宴一事。”说着,虞音泷又瞥了眼杵在一旁的蒋晴源。
虞光正宽慰道:“晴源是自己人,袅袅你但说无妨。”
“好。”虞音泷乖巧应下,“我曾在鹿游原见过一批人,他们都作杀手打扮,身带利器,嘴里还说着要杀郡王之类的话。”
虞光正闻言坐直了身体:“竟有此事?你可有受伤?”
虞音泷摇了摇头,“我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并没有走近。但那伙人眉目间浮现出的杀意是真,我不会看错。”
她刻意避开了林中遇刺一事,也刻意避开了某个人。袖中的纸条粗糙,想到那一万两的巨额债务,她又愤愤地捏了几下。
“今日我本该随圣上去保国寺祈福,但圣上平素不喜武将又兼之我晨起时有些头晕,就告了假。”
虞光正皱眉思考着,手下意识就拉过身侧的蒋晴源询问道:“陛下知道了么?”
虞光正力道大,蒋晴源被他拉得身子大半往外倾斜。但即便如此,他面上表情也不变,声音依旧温平:“回叔父,晴源不知。但此事事关重大,想必明日朝堂上便会有人提及。”
“是了,倒是我心急了。”虞光正尴尬地收回手坐正。
这二人一拉一扯的,虞音泷都插不上话,她有些心急,伸手轻敲案面。
“咚咚咚”
见二人整齐地停下动作回头,她满意地放下手,“我还有话要说。”
“我要知道关于梁郁将军的事,所有,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