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
与此同时,夏口内城墙上。
寻阳王或许是获知了大长公主的去向,也许是别的原因,放下外墙不守,便匆匆退去。
两三日没合眼的崔殷倚靠在城墙上。魏既明作为他名义上的继子,一向与他交情泛泛。很难想象在江陵游学的他,能在获知夏口危急之时,带领一小队江陵兵驰援。
崔殷于民生是一把好手,执政五年来使城内民无饿殍,路不拾遗,于军事上确实一团糟。前几日便是大长公主为了隐蔽出逃,临时更换了守军的换班时间,而接手的那队士兵饮酒过度,城防整整空虚了两个时辰,于是大喜过望的寻阳王不费多少力气便拿下了外城。此次夏口之围,崔殷昏招频出,可谓寻阳王麾下第一功臣。若无魏既明来援,恐怕内城也危在旦夕。
魏既明淡淡道:“父亲,您今日守城辛苦,收拾战场与重建的事务便交给儿吧。”
顾怀贞的前军恰好撞见了寻阳王率领的精锐,寻阳王与一干部直尽皆被俘。
崔宴宁饭后率一队兵士巡视城楼,忽然见到远方烟尘四起。
是舅舅,还是……寻阳王?
崔宴宁遣人让顾应序去监制“金汤”,以及向慈善的苏家“借”了一些兵器,武装民兵站上城墙,并另派人去搜罗了一大筐很适合砸云梯的好石头。
来都来了,不让您白来。
崔宴宁盘算着粮仓和交朋友交到的粮草,城内也并不惧被切断水源。于是自信地紧了紧玉玦,打算先一箭送敌首归西。
完了那个“敌首”怎么那么像舅舅!
顾应序身上还沾着“金汤”的些许气味,强忍住呕吐的冲动,心如死灰道:“我爹来了。”
顾怀贞冷面望着跪在顾家祠堂的二人:“崔宴宁胡闹!你顾应序也跟着胡闹!”
崔宴宁正色:“舅舅,不,将军,您看我这想法是坏的,但在您这英明神武的领导下,也是给执行好了!”
顾应序耷拉着脸:“我们这不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寻阳城嘛,还对百姓多加安抚,寻阳城都是将军你治军严谨的好名声!”
顾怀贞又是恼怒于二位顾家子弟行事有欠稳妥,又是欢喜二人出奇制胜,才收起了戒尺。
“你们若真想取功名,便待大军至后会师,率骑兵轻取敌将。你们别一幅敷衍的笑!”顾怀贞心火腾的复燃,再次举起了戒尺。崔顾二人连忙收敛了神色。
“特别是你!随便发誓是吧,‘断子绝孙’是吧!”戒尺直直打向崔宴宁的手,“苏家也是你能惹的?那是今上的母家!一时巧言令色,他们回过神来了如何不知你在敲诈!”
我知苏氏满堂尽是门生故吏,但是想要喂饱兵饷被层层克扣因而劫掠成性的骄兵悍卒,只能苦一苦豪族,所取并不会使其伤筋动骨。崔宴宁这些话在心里过了一遍,并不敢说出来。
舅舅每每率军下城后,只许麾下劫掠三日,并不许闹出人命,这已经是老革里治军最严明的那一档了。他生活堪称简素,收缴来的珍宝器玩里最好的上供给天子,稍逊的便用来结交在朝堂说得上话的士族。南方马场少,他便在无战事时化身为楚商,向客商高价求取良马与育种技术,好好的将军,竟像马贩一般。
……只为了保住艰难练就的京口兵。京口兵脱胎于卢生的北伐兵众,顾怀贞也相信,只有京口兵,才有希望抵挡自北来的胡马。崔大人苏大人们并不在意社稷,北朝陷落士族南渡,他们不是照样是大人吗?
“你们好好在祠堂里背熟这本世家志,”顾怀贞捏了捏眉头,“也不是小孩子了,该懂些事了。”
顾应序把纸册举起,放在两人中间的上空。
“苏卢杨周崔……皇姓魏居然在这五姓之后。”崔宴宁诧异。
顾应序则是皱眉:“这人也太多了,背要背到什么时候……皇族与苏家杨家联姻的可真多啊!”
“怎么还有几个姓分南北!我看看……我在南崔的最下一行,”崔宴宁忽然注意到了什么,“阿序你看!舅舅有标重点!”
顾应序定睛一看,果真看到了朱笔勾画。众多世家主支重要人物旁,都标了几个数字,字迹有浅淡之分,想必书写之间定有不短的时间差。
而“崔玄安”右下角空空如也,只有一个奇特的标记。
“你说,崔玄安当真是因为造反被幽囚的吗。”
……
顾怀贞正因不能让崔宴宁毁诺一事而焦头烂额。行军日久,虽已达成此行目标,但约束将士导致的军心动荡仍让顾怀贞惊心。崔宴宁在苏家“借”来的金银只够暂时稳住中层军官。近日出现了数起小规模哗变,好在已经及时解决,没有酿成大祸。
请赏的奏章许久未获批复,是苏家在给皇帝那里施压了?
“将军,夏口有来信!”
顾怀贞忙打开信件。
“将军勿忧。吾女顽劣,以致苏氏不满。幸而中书监崔叔孝说项,旬日陛下便有厚赏。”
顾怀贞这才安心下来,习惯性地摸了摸妻子给他写的书册。
他把什么给出去了?给谁了?
顾怀贞又低落下来。
“太守大人,咱家奉天子之命来请大长公主入京叙话,大人却百般推诿,这是何意啊?”权宦语带威胁。
“大长公主与下官并不亲厚,下官确是不知殿下在何处。”崔殷跪着,却不卑不亢。
权宦都有些气笑了,道:“崔公治夏口五载,可谓能臣。只是这内城上的‘蚁穴’……若被御前得知,怕是要污了清名。”
当晚事宜只有寥寥数人知晓实情!崔殷面上不显,心里早已惊涛骇浪。
他终究还是交出了让权宦满意的呈报。崔殷恭送权宦出门时,忽见魏既明远远对使者一颔首。
崔殷一叹,魏既明饭菜一口咀嚼超过二十次,都会被魏斩月严厉呵斥。这孩子生活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与魏衍的严密监视下,心思尤为深重。且不说崔殷没有立场说合,就算有心,大长公主也不是他一个崔家小宗子弟能够干涉的。高压之下,魏既明做出什么都是可以想象的。
卢生于江陵所授诸生,先前除了一无品戍主外,其余尽皆白身。今日过后,魏既明为郡王,因其与陛下年岁相仿,于是入朝辅政,无需就藩。崔宴宁获封郡尉,得七品的官身,顾应序获封县尉,得八品的官身。二人官职皆无治所,仅示表彰,仍在京口军中任职。顾温卿则受京口太守举荐,仍于朝中等候授官。
曾经权势滔天的大长公主魏斩月则销声匿迹了,只能说比先摄政王略体面些吧。
此去数年,魏既明权势相较先摄政王与大长公主也不遑多让。崔顾二人奔走于各地平定陆续暴发的动乱,合起来可称得上是将整个楚地都打了一遍了。被顾怀贞教训过的二人行军风格愈发稳妥,虽偶有败绩,但也算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均获封五品官身的校尉。
可北兵如虎。打遍南境少有败绩的崔宴宁于始兴九年见洛都疾苦,仓促召集民兵护送十万洛都遗民南归,不幸撞上了南征的前锋。崔宴宁率兵勉力护卫之下,南征军也掠走了十之二三的民众,更有群众于冲阵中不幸身故。崔宴宁也为护民而重伤。据顾应序所说,崔宴宁刚回来时的伤势重到崔顾两家已为其备好了楠木棺材。顾怀贞原打算崔宴宁回来了就滚来跪祠堂,见伤重才作罢。
崔宴宁刚醒来,气若游丝:“……今年,江上的冰敲掉了吗。”
顾应序擦去泪水,道:“还未。”
“他们,要来了。快些。”
这些在前朝奉命内迁的胡人于诸王争霸的废墟中崛起,为祸北境已久。虽偶有贤主,但贤良总是败亡,暴戾总是当道。幼年记忆里的洛都有阿娘温暖的怀抱,她会在崔宴宁年幼孱弱时带她去很多人头上光秃秃的地方敬香,祈求孩儿健康。阿爹则是有时邀请世家好友在屋里谈一些崔宴宁听不懂的东西。永康坊除开宵禁时分,一直都是吵吵闹闹的,惹得崔宴宁只想窝在被子里睡觉。
那现在的洛都如何了?崔宴宁分不清是顾应序问的,还是她的心声。
……
暗红的土地,树皮都不剩了。
崔宴宁厌恶狼狈南逃的世家,偏偏又是因世家之身得授诗书骑射。崔宴宁憎恨暴戾恣睢的皇室,却偏偏在魏衍的猜忌下,受皇亲魏既明庇佑才得以保全。她恨把民众当奴隶的南境,也恨驱使其如牛羊的北境。
顾怀贞要出征了,也许。
崔叔孝表示支持:“南境内能与北人相持者,惟有顾守正了!”
苏京超坚决反对,他说:“他手下的兵只知有顾不知有魏!若再重用,莫不是要行司马家之事,改朝换代?”杨氏苏氏诸人出列,站在此人之后,以示威慑。
周家众人则衡量起子弟能从中能获利几何。顾怀贞能兵败身死是最好,京口军中可有不少周家子弟,取而代之犹未可知……
魏既明朗然一笑:“为何一定是顾守正?他麾下的两位小将也未尝不能抵御外虏!”
崔叔孝:“殿下莫非认为顾校尉可代父出征?”
“非也,“魏既明一顿,“内举不避亲,小王认为崔校尉可行。”
“可崔娘子不是早就死了吗。”“前些日子崔殷府中都买了棺材了!”“郡王是何意……“诸官员禁不住窃窃私语。
魏既明:“小王的恩师卢生,临终前便叮嘱:南北战事若起,崔氏女可为将御敌。纵不能克复北境,守南境则绰绰有余。”
若这卢生是一般人,满堂公卿不过嗤笑一声而过。可卢生谋略远胜顾怀贞,三月收复蜀地,更于始兴七年孤军深入光复旧都及周边郡县,只可惜天不假年,卢生见洛都之景便一病不起,最后于府中病逝。随即北伐成果被蚕食殆尽。
魏衍提防地瞥了一眼郡王堂弟,道:“便依郡王所言。封崔宴宁为奋威将军,领荆州刺史。 ”
寻阳王或许是获知了大长公主的去向,也许是别的原因,放下外墙不守,便匆匆退去。
两三日没合眼的崔殷倚靠在城墙上。魏既明作为他名义上的继子,一向与他交情泛泛。很难想象在江陵游学的他,能在获知夏口危急之时,带领一小队江陵兵驰援。
崔殷于民生是一把好手,执政五年来使城内民无饿殍,路不拾遗,于军事上确实一团糟。前几日便是大长公主为了隐蔽出逃,临时更换了守军的换班时间,而接手的那队士兵饮酒过度,城防整整空虚了两个时辰,于是大喜过望的寻阳王不费多少力气便拿下了外城。此次夏口之围,崔殷昏招频出,可谓寻阳王麾下第一功臣。若无魏既明来援,恐怕内城也危在旦夕。
魏既明淡淡道:“父亲,您今日守城辛苦,收拾战场与重建的事务便交给儿吧。”
顾怀贞的前军恰好撞见了寻阳王率领的精锐,寻阳王与一干部直尽皆被俘。
崔宴宁饭后率一队兵士巡视城楼,忽然见到远方烟尘四起。
是舅舅,还是……寻阳王?
崔宴宁遣人让顾应序去监制“金汤”,以及向慈善的苏家“借”了一些兵器,武装民兵站上城墙,并另派人去搜罗了一大筐很适合砸云梯的好石头。
来都来了,不让您白来。
崔宴宁盘算着粮仓和交朋友交到的粮草,城内也并不惧被切断水源。于是自信地紧了紧玉玦,打算先一箭送敌首归西。
完了那个“敌首”怎么那么像舅舅!
顾应序身上还沾着“金汤”的些许气味,强忍住呕吐的冲动,心如死灰道:“我爹来了。”
顾怀贞冷面望着跪在顾家祠堂的二人:“崔宴宁胡闹!你顾应序也跟着胡闹!”
崔宴宁正色:“舅舅,不,将军,您看我这想法是坏的,但在您这英明神武的领导下,也是给执行好了!”
顾应序耷拉着脸:“我们这不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寻阳城嘛,还对百姓多加安抚,寻阳城都是将军你治军严谨的好名声!”
顾怀贞又是恼怒于二位顾家子弟行事有欠稳妥,又是欢喜二人出奇制胜,才收起了戒尺。
“你们若真想取功名,便待大军至后会师,率骑兵轻取敌将。你们别一幅敷衍的笑!”顾怀贞心火腾的复燃,再次举起了戒尺。崔顾二人连忙收敛了神色。
“特别是你!随便发誓是吧,‘断子绝孙’是吧!”戒尺直直打向崔宴宁的手,“苏家也是你能惹的?那是今上的母家!一时巧言令色,他们回过神来了如何不知你在敲诈!”
我知苏氏满堂尽是门生故吏,但是想要喂饱兵饷被层层克扣因而劫掠成性的骄兵悍卒,只能苦一苦豪族,所取并不会使其伤筋动骨。崔宴宁这些话在心里过了一遍,并不敢说出来。
舅舅每每率军下城后,只许麾下劫掠三日,并不许闹出人命,这已经是老革里治军最严明的那一档了。他生活堪称简素,收缴来的珍宝器玩里最好的上供给天子,稍逊的便用来结交在朝堂说得上话的士族。南方马场少,他便在无战事时化身为楚商,向客商高价求取良马与育种技术,好好的将军,竟像马贩一般。
……只为了保住艰难练就的京口兵。京口兵脱胎于卢生的北伐兵众,顾怀贞也相信,只有京口兵,才有希望抵挡自北来的胡马。崔大人苏大人们并不在意社稷,北朝陷落士族南渡,他们不是照样是大人吗?
“你们好好在祠堂里背熟这本世家志,”顾怀贞捏了捏眉头,“也不是小孩子了,该懂些事了。”
顾应序把纸册举起,放在两人中间的上空。
“苏卢杨周崔……皇姓魏居然在这五姓之后。”崔宴宁诧异。
顾应序则是皱眉:“这人也太多了,背要背到什么时候……皇族与苏家杨家联姻的可真多啊!”
“怎么还有几个姓分南北!我看看……我在南崔的最下一行,”崔宴宁忽然注意到了什么,“阿序你看!舅舅有标重点!”
顾应序定睛一看,果真看到了朱笔勾画。众多世家主支重要人物旁,都标了几个数字,字迹有浅淡之分,想必书写之间定有不短的时间差。
而“崔玄安”右下角空空如也,只有一个奇特的标记。
“你说,崔玄安当真是因为造反被幽囚的吗。”
……
顾怀贞正因不能让崔宴宁毁诺一事而焦头烂额。行军日久,虽已达成此行目标,但约束将士导致的军心动荡仍让顾怀贞惊心。崔宴宁在苏家“借”来的金银只够暂时稳住中层军官。近日出现了数起小规模哗变,好在已经及时解决,没有酿成大祸。
请赏的奏章许久未获批复,是苏家在给皇帝那里施压了?
“将军,夏口有来信!”
顾怀贞忙打开信件。
“将军勿忧。吾女顽劣,以致苏氏不满。幸而中书监崔叔孝说项,旬日陛下便有厚赏。”
顾怀贞这才安心下来,习惯性地摸了摸妻子给他写的书册。
他把什么给出去了?给谁了?
顾怀贞又低落下来。
“太守大人,咱家奉天子之命来请大长公主入京叙话,大人却百般推诿,这是何意啊?”权宦语带威胁。
“大长公主与下官并不亲厚,下官确是不知殿下在何处。”崔殷跪着,却不卑不亢。
权宦都有些气笑了,道:“崔公治夏口五载,可谓能臣。只是这内城上的‘蚁穴’……若被御前得知,怕是要污了清名。”
当晚事宜只有寥寥数人知晓实情!崔殷面上不显,心里早已惊涛骇浪。
他终究还是交出了让权宦满意的呈报。崔殷恭送权宦出门时,忽见魏既明远远对使者一颔首。
崔殷一叹,魏既明饭菜一口咀嚼超过二十次,都会被魏斩月严厉呵斥。这孩子生活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与魏衍的严密监视下,心思尤为深重。且不说崔殷没有立场说合,就算有心,大长公主也不是他一个崔家小宗子弟能够干涉的。高压之下,魏既明做出什么都是可以想象的。
卢生于江陵所授诸生,先前除了一无品戍主外,其余尽皆白身。今日过后,魏既明为郡王,因其与陛下年岁相仿,于是入朝辅政,无需就藩。崔宴宁获封郡尉,得七品的官身,顾应序获封县尉,得八品的官身。二人官职皆无治所,仅示表彰,仍在京口军中任职。顾温卿则受京口太守举荐,仍于朝中等候授官。
曾经权势滔天的大长公主魏斩月则销声匿迹了,只能说比先摄政王略体面些吧。
此去数年,魏既明权势相较先摄政王与大长公主也不遑多让。崔顾二人奔走于各地平定陆续暴发的动乱,合起来可称得上是将整个楚地都打了一遍了。被顾怀贞教训过的二人行军风格愈发稳妥,虽偶有败绩,但也算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均获封五品官身的校尉。
可北兵如虎。打遍南境少有败绩的崔宴宁于始兴九年见洛都疾苦,仓促召集民兵护送十万洛都遗民南归,不幸撞上了南征的前锋。崔宴宁率兵勉力护卫之下,南征军也掠走了十之二三的民众,更有群众于冲阵中不幸身故。崔宴宁也为护民而重伤。据顾应序所说,崔宴宁刚回来时的伤势重到崔顾两家已为其备好了楠木棺材。顾怀贞原打算崔宴宁回来了就滚来跪祠堂,见伤重才作罢。
崔宴宁刚醒来,气若游丝:“……今年,江上的冰敲掉了吗。”
顾应序擦去泪水,道:“还未。”
“他们,要来了。快些。”
这些在前朝奉命内迁的胡人于诸王争霸的废墟中崛起,为祸北境已久。虽偶有贤主,但贤良总是败亡,暴戾总是当道。幼年记忆里的洛都有阿娘温暖的怀抱,她会在崔宴宁年幼孱弱时带她去很多人头上光秃秃的地方敬香,祈求孩儿健康。阿爹则是有时邀请世家好友在屋里谈一些崔宴宁听不懂的东西。永康坊除开宵禁时分,一直都是吵吵闹闹的,惹得崔宴宁只想窝在被子里睡觉。
那现在的洛都如何了?崔宴宁分不清是顾应序问的,还是她的心声。
……
暗红的土地,树皮都不剩了。
崔宴宁厌恶狼狈南逃的世家,偏偏又是因世家之身得授诗书骑射。崔宴宁憎恨暴戾恣睢的皇室,却偏偏在魏衍的猜忌下,受皇亲魏既明庇佑才得以保全。她恨把民众当奴隶的南境,也恨驱使其如牛羊的北境。
顾怀贞要出征了,也许。
崔叔孝表示支持:“南境内能与北人相持者,惟有顾守正了!”
苏京超坚决反对,他说:“他手下的兵只知有顾不知有魏!若再重用,莫不是要行司马家之事,改朝换代?”杨氏苏氏诸人出列,站在此人之后,以示威慑。
周家众人则衡量起子弟能从中能获利几何。顾怀贞能兵败身死是最好,京口军中可有不少周家子弟,取而代之犹未可知……
魏既明朗然一笑:“为何一定是顾守正?他麾下的两位小将也未尝不能抵御外虏!”
崔叔孝:“殿下莫非认为顾校尉可代父出征?”
“非也,“魏既明一顿,“内举不避亲,小王认为崔校尉可行。”
“可崔娘子不是早就死了吗。”“前些日子崔殷府中都买了棺材了!”“郡王是何意……“诸官员禁不住窃窃私语。
魏既明:“小王的恩师卢生,临终前便叮嘱:南北战事若起,崔氏女可为将御敌。纵不能克复北境,守南境则绰绰有余。”
若这卢生是一般人,满堂公卿不过嗤笑一声而过。可卢生谋略远胜顾怀贞,三月收复蜀地,更于始兴七年孤军深入光复旧都及周边郡县,只可惜天不假年,卢生见洛都之景便一病不起,最后于府中病逝。随即北伐成果被蚕食殆尽。
魏衍提防地瞥了一眼郡王堂弟,道:“便依郡王所言。封崔宴宁为奋威将军,领荆州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