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要塞规模宏大,内部被划分为东岭与西关。
东岭之中,除了食肆与茅厕,其余多是样式相近的帷幄。
唯有一座位于东岭与西关交界线处的帷幄与众不同,虽与其他帷幄同样质朴,驻扎范围却稍大一些。
西关则是一座广阔的演武场,演武场右侧是成排的格子间草屋,不时传出马的嘶鸣声;左侧有一座不小的草房,里面储存着粮食和兵器。
整个西关要塞的主道呈田字方格状,方便将士们通行。
东岭的一座大帷幄内,蜡灯不知何时熄灭,燃尽的灯油在顶部汇聚,缓缓溢出流淌。
帷幄占地虽广,内部物品却寥寥无几,唯有一套漆黑的盔甲较为显眼。
正对着门的位置,盘坐着一位魁梧之人。
他身着布满补丁的衣物,面容粗犷,脸上隐隐可见几处刀疤,鬓发泛白,随意披散。
其双眸深邃锐利,此刻却似蒙着一层薄纱,透着些许迷离。
他慵懒地揉了揉眼,拿起桌上书卷阅读。
许久之后,干涩胀痛的双眼尽显疲倦,长时间的盘坐也让身体有些麻木。
他缓缓舒展紧绷的四肢,稍作休息后,小心翼翼起身,走到帷幄中央活动身体,随后径直走向门口,恰好与前来之人相撞。
“何事上报?”他眉头微皱问道。
来人呼出一口热气,缓了会后,语气不急不慢道:“启禀大将军,东岭外有一名男子前来入伍,手持‘京城李府’推荐信。”
这位被称为大将军之人,便是西关要塞的最高统帅,萧索。
“哦?李太寿?他怎会举荐人来此?”萧索本以为是敌军来犯,故而皱眉,听闻并非如此,眉头稍松,眼中却满是疑惑。
自十年前那场变故后,他对朝廷失望至极,与京城断了联系。
他记得李太寿并无子嗣,其妻子早年亡故,仅留下一女,亲戚稀少。
李太寿为人清高,不肯纳妾,怎会有他人能得他举荐?
这让萧索愈发困惑。
与此同时,京城李府,书房内。
李太寿正在挥毫练着书法。
户外传来一阵敲门声,随后一名黑袍人走了进来。
此人手臂缠满绷带,身躯被一袭黑袍遮掩,看不清整体面容,只露出一双凌厉的丹凤眼。
他向李太寿跪地行礼,抱拳开口:“大人,小姐将推荐信给了一位名叫温朗的男子。”
“温朗现年 21 岁,生于满径城郊外的村庄‘云和’,此前一直于满径城生活。
“其父母是商人,在他五岁时离奇身亡,死因未明。”
“前些日子,他在京城赴会试途中与小姐相遇结缘。”
“此次科考考官受贿包庇权贵作弊,致使他遗憾落榜。”
“我观科考试题,若无人作弊,温朗的成绩可入前列有名。”
闻言,李太寿大怒,重重将手中笔摔在桌上,怒不可遏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那些家伙手未免伸地太长了,竟然敢把科考当作滥用职权地把戏。”
他抬眼望向黑袍青年,注视到手臂上的绷带,将刚上头的火气压制住,轻声叹道:“身体可尚好些?”
“回禀大人,伤势已有好转。”黑袍人微微耸肩,说道。
这黑袍人是李太寿半年前于归家途中所救。
当时他遍体鳞伤,血肉模糊,全身几乎无一处完好,伤口凝结的黑血痂触目惊心。
就连医师都惊叹于他的伤势之重与毅力之强。
被救后,他长时间不言语,如失魂木偶般行动。
李太寿时常探望开导,最终使他渐渐恢复。
李太寿起身走向黑袍人,双手捧起他紧握的拳头:“地上凉,起来吧。”
“既然那少年对昭年无害,此事便暂且搁置。”李太寿将黑袍人带到门外走廊,负手而立,仰望天空,片刻后缓缓说道,“等你伤势痊愈,便去做你心中所想之事。”
“我想,我不能留你,想必,我也留不住你。”
“雏鹰欲要成长,必当展翅高翔。”
“如果我未言错,你的心底应该深埋着滔天仇恨,它或许无时无刻都在刺痛着你的五脏六腑。”
“无论仇恨所系何人,为其何事,你都谨记,人未成长到足以让敌人仰望的时候,报仇无疑是将自己推入进另一个深渊。”
“你所需做的便是强大自身,集粮,扩势,伪装,等时机。”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会让你的局势成和败!所以你得务必小心。”
“世间有两样值得珍惜之物,一是已拥有的,二是未曾得到的。”
“若你再次受伤,只要我在,李府在,那么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黑袍下的人微微低头,身躯轻颤,一滴泪珠在无声无息间悄然滑落衣袍上。
李太寿转身轻拍他的肩膀,无言,便匆匆离去。
西关要塞内,萧索看完书信,随手扔到一旁,皱眉道:“确是那老东西的笔迹。”
“灵泽,你且退下,此事稍后再议。”
“是,臣先行告退。”
他走后,萧索拿起书卷,仿若此事未曾发生,继续阅读。
天色渐暗,明月高悬,月光洒入帷幄,蜡烛随之燃起。
一人于桌前静坐,时而静谧,时而低语,动静之间自成一幅画卷。
关外微风渐起,卷起沙尘,形成漩涡,在荒漠中构成一道独特景致。
傍晚时分,东岭城墙上火盆已架起,火光驱散黑暗,映照出一道人影。
“他耐力不凡,竟还未离去。”城墙上,一名守军轻声对身旁之人说道。
“换作我,定是坚持不住。”
“……”
“噤声,大将军来了。”
一位身着粗布衣衫、面容略带凶恶的中年人走上城墙。
刚才还在交谈的士兵见他到来,吓得不敢作声。
温朗闭目静立关外,深夜半更的冷风劈打于身上,让他的骨肉生硬,也不见他挪动分毫。
“将军。”
“将军。”
“将军。”
众人纷纷行礼。
萧索摆了摆手,径直走向城门楼。
他走到一人身侧,问道:“灵泽,那人所在何处?”
灵泽闻声转身行礼,答道:“就在正下方不远处。”
萧索顺着所指方向望去,只见一人束发而立,脸庞棱角分明,五官端正,双眸紧闭,身姿挺拔地站在荒漠之中。
萧索上下打量温朗后,眯起双眼说道:“好,明日午时三刻带他来见我。”
灵泽一愣,抬眼看向萧索严肃的神情,随即收敛表情,郑重行礼道:“臣,领命。”
萧索说完,便带着懒散之态向东岭内走去,口中喃喃自语:“小子,边疆绝非儿戏,这里只有血与厮杀。”
“你既不怕死,敢来,便要遵循我的规矩,挫挫你的锐气,锤炼你的心智。”
“若连这点都无法承受,就趁早滚回去。”
东岭之中,除了食肆与茅厕,其余多是样式相近的帷幄。
唯有一座位于东岭与西关交界线处的帷幄与众不同,虽与其他帷幄同样质朴,驻扎范围却稍大一些。
西关则是一座广阔的演武场,演武场右侧是成排的格子间草屋,不时传出马的嘶鸣声;左侧有一座不小的草房,里面储存着粮食和兵器。
整个西关要塞的主道呈田字方格状,方便将士们通行。
东岭的一座大帷幄内,蜡灯不知何时熄灭,燃尽的灯油在顶部汇聚,缓缓溢出流淌。
帷幄占地虽广,内部物品却寥寥无几,唯有一套漆黑的盔甲较为显眼。
正对着门的位置,盘坐着一位魁梧之人。
他身着布满补丁的衣物,面容粗犷,脸上隐隐可见几处刀疤,鬓发泛白,随意披散。
其双眸深邃锐利,此刻却似蒙着一层薄纱,透着些许迷离。
他慵懒地揉了揉眼,拿起桌上书卷阅读。
许久之后,干涩胀痛的双眼尽显疲倦,长时间的盘坐也让身体有些麻木。
他缓缓舒展紧绷的四肢,稍作休息后,小心翼翼起身,走到帷幄中央活动身体,随后径直走向门口,恰好与前来之人相撞。
“何事上报?”他眉头微皱问道。
来人呼出一口热气,缓了会后,语气不急不慢道:“启禀大将军,东岭外有一名男子前来入伍,手持‘京城李府’推荐信。”
这位被称为大将军之人,便是西关要塞的最高统帅,萧索。
“哦?李太寿?他怎会举荐人来此?”萧索本以为是敌军来犯,故而皱眉,听闻并非如此,眉头稍松,眼中却满是疑惑。
自十年前那场变故后,他对朝廷失望至极,与京城断了联系。
他记得李太寿并无子嗣,其妻子早年亡故,仅留下一女,亲戚稀少。
李太寿为人清高,不肯纳妾,怎会有他人能得他举荐?
这让萧索愈发困惑。
与此同时,京城李府,书房内。
李太寿正在挥毫练着书法。
户外传来一阵敲门声,随后一名黑袍人走了进来。
此人手臂缠满绷带,身躯被一袭黑袍遮掩,看不清整体面容,只露出一双凌厉的丹凤眼。
他向李太寿跪地行礼,抱拳开口:“大人,小姐将推荐信给了一位名叫温朗的男子。”
“温朗现年 21 岁,生于满径城郊外的村庄‘云和’,此前一直于满径城生活。
“其父母是商人,在他五岁时离奇身亡,死因未明。”
“前些日子,他在京城赴会试途中与小姐相遇结缘。”
“此次科考考官受贿包庇权贵作弊,致使他遗憾落榜。”
“我观科考试题,若无人作弊,温朗的成绩可入前列有名。”
闻言,李太寿大怒,重重将手中笔摔在桌上,怒不可遏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那些家伙手未免伸地太长了,竟然敢把科考当作滥用职权地把戏。”
他抬眼望向黑袍青年,注视到手臂上的绷带,将刚上头的火气压制住,轻声叹道:“身体可尚好些?”
“回禀大人,伤势已有好转。”黑袍人微微耸肩,说道。
这黑袍人是李太寿半年前于归家途中所救。
当时他遍体鳞伤,血肉模糊,全身几乎无一处完好,伤口凝结的黑血痂触目惊心。
就连医师都惊叹于他的伤势之重与毅力之强。
被救后,他长时间不言语,如失魂木偶般行动。
李太寿时常探望开导,最终使他渐渐恢复。
李太寿起身走向黑袍人,双手捧起他紧握的拳头:“地上凉,起来吧。”
“既然那少年对昭年无害,此事便暂且搁置。”李太寿将黑袍人带到门外走廊,负手而立,仰望天空,片刻后缓缓说道,“等你伤势痊愈,便去做你心中所想之事。”
“我想,我不能留你,想必,我也留不住你。”
“雏鹰欲要成长,必当展翅高翔。”
“如果我未言错,你的心底应该深埋着滔天仇恨,它或许无时无刻都在刺痛着你的五脏六腑。”
“无论仇恨所系何人,为其何事,你都谨记,人未成长到足以让敌人仰望的时候,报仇无疑是将自己推入进另一个深渊。”
“你所需做的便是强大自身,集粮,扩势,伪装,等时机。”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会让你的局势成和败!所以你得务必小心。”
“世间有两样值得珍惜之物,一是已拥有的,二是未曾得到的。”
“若你再次受伤,只要我在,李府在,那么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黑袍下的人微微低头,身躯轻颤,一滴泪珠在无声无息间悄然滑落衣袍上。
李太寿转身轻拍他的肩膀,无言,便匆匆离去。
西关要塞内,萧索看完书信,随手扔到一旁,皱眉道:“确是那老东西的笔迹。”
“灵泽,你且退下,此事稍后再议。”
“是,臣先行告退。”
他走后,萧索拿起书卷,仿若此事未曾发生,继续阅读。
天色渐暗,明月高悬,月光洒入帷幄,蜡烛随之燃起。
一人于桌前静坐,时而静谧,时而低语,动静之间自成一幅画卷。
关外微风渐起,卷起沙尘,形成漩涡,在荒漠中构成一道独特景致。
傍晚时分,东岭城墙上火盆已架起,火光驱散黑暗,映照出一道人影。
“他耐力不凡,竟还未离去。”城墙上,一名守军轻声对身旁之人说道。
“换作我,定是坚持不住。”
“……”
“噤声,大将军来了。”
一位身着粗布衣衫、面容略带凶恶的中年人走上城墙。
刚才还在交谈的士兵见他到来,吓得不敢作声。
温朗闭目静立关外,深夜半更的冷风劈打于身上,让他的骨肉生硬,也不见他挪动分毫。
“将军。”
“将军。”
“将军。”
众人纷纷行礼。
萧索摆了摆手,径直走向城门楼。
他走到一人身侧,问道:“灵泽,那人所在何处?”
灵泽闻声转身行礼,答道:“就在正下方不远处。”
萧索顺着所指方向望去,只见一人束发而立,脸庞棱角分明,五官端正,双眸紧闭,身姿挺拔地站在荒漠之中。
萧索上下打量温朗后,眯起双眼说道:“好,明日午时三刻带他来见我。”
灵泽一愣,抬眼看向萧索严肃的神情,随即收敛表情,郑重行礼道:“臣,领命。”
萧索说完,便带着懒散之态向东岭内走去,口中喃喃自语:“小子,边疆绝非儿戏,这里只有血与厮杀。”
“你既不怕死,敢来,便要遵循我的规矩,挫挫你的锐气,锤炼你的心智。”
“若连这点都无法承受,就趁早滚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