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哭声,几人奔向前院。
前院一间侧殿的角落里,有道身影蜷缩成一团,藏在重重纱帐后。
“三公主?”徐静沅试探问道。
那身影一颤,探出一张巴掌大的小脸,满面泪痕:“柔妃娘娘?咦?母妃?”
“如儿?如儿!”李蘅一把抱住女儿,来回打量她,“受伤没?”
“没有,”三公主抽抽搭搭,“儿臣只是害怕。”
“不怕不怕,母妃来了,如儿不怕。”
找到女儿的李蘅长舒一口气,这会儿又想起她抛之脑后的礼仪规矩,对徐静沅恭恭敬敬地福了福身子:“妹妹今夜多有冒犯,还请柔妃姐姐见谅。”
徐静沅一心琢磨三公主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便随口回:“妹妹不必挂怀……”
话说一半,她目光凝住,伸手到三公主背后取下一样东西。
几双眼睛一齐看过去。
那是一张冥钱。
皇家祭祀不用冥钱,可这冥钱与民间款式又有不同,上头画着鲜红诡异的符号,很是渗人。
徐静沅尚未细看,便被李蘅一把夺过,扔在地上踩了好几脚:“晦气!晦气!如儿,这么晦气的玩意儿,你哪里沾上的?”
“儿臣不知,儿臣在追一只鸟儿,一只金色翅膀的鸟儿,”三公主双手比划,“它可漂亮了,儿臣想捉了它送您做生辰礼,它飞呀飞呀,飞进一间黑屋子里……”
“儿臣突然很困……就睡着了……”
徐静沅俯身,将自己的袖炉塞进三公主冻得通红的小手中,好奇道:“什么样的黑屋子?那鸟儿呢?”
“没捉到,”三公主瘪嘴,“黑屋子里吊了许多铜钱和铃铛,鸟儿撞到铃铛,它也不响,柔妃娘娘,您知道黑屋子在哪儿吗?儿臣想回去找小金鸟!”
“找什么找,不准找!”李蘅脸色铁青地打断二人对话,“柔妃姐姐,三公主年龄小,受了惊吓,胡言乱语您莫要当真,臣妾这便带她去太医院,请太医瞧瞧。”
说着,拽起三公主往偏门方向走。
“宜妃妹妹,”徐静沅慢悠悠开口,“不急。”
“今夜之事,若传扬出去,皇后娘娘动怒责罚事小,三公主往后如何自处,妹妹可想过?”
太医看诊均有医案,有心人顺藤摸瓜轻而易举,流言压死人,她便是活生生的例子,一夕之间当朝宠妃变不祥妖妃,三公主才六岁,与揽月宫,与徐静沅扯上干系,恐一生遭人妄议。
两句话如当头棒喝。
李蘅双手蓦然紧握,对着徐静沅深深一拜:“多谢柔妃姐姐提点,妹妹明白了。”
-
回到正殿,紫珠为徐静沅沏了杯热茶暖身,道:“娘娘,歇息罢?”
徐静沅摇头:“研墨。”
她执笔,写道:
腊月初二大雪
一、太医看诊,来的不是江大江,是周长乐,此人医术尚可,其他不详,小心利用或许能拿到更多紫珠需要的药材。
二、三公主追鸟追进揽月宫。金色的鸟?没见过。多半受人引诱,目的不明。
三、三公主如何进的揽月宫?宫内外之间连有暗道?到月园?
四、皇后的猜测没错,揽月宫确有密室,吊满铜钱铃铛。不会响的铃铛?用意为何?
五、助李蘅寻女,虽得她感激,但再想接近三公主难如登天,密室线索中断,需借力顾忠。
一团乱麻梳理清晰,她搁笔,道:
“绿蕊,日出后去发现三公主的侧殿再搜一搜,仔细些。”
“紫珠,冥钱你瞧瞧。”
被李蘅踩得乌漆嘛黑的冥钱静静躺在徐静沅手中,紫珠接过,指腹来回摩擦,又举至鼻端闻了闻,道:“曼罗香,常见的迷药,控制用量,与人无害。”
徐静沅脑中缓缓铺展一幅画面:
六岁的三公主追着一只翅膀闪耀金光的鸟儿进了一间密室,鸟儿慌不择路地撞上一串又一串悬挂的铃铛,可没发出半点声响,三公主诧异了一瞬,又继续追金鸟。
然而她的身后有一双眼睛,自她踏入密室便紧紧粘着她,那人认得她,不敢做出格举动,只点起一支曼罗香,迷晕了她。
后来,众人搜寻到月园,趁此机会,那人将她从密室带出,扔进废弃侧殿。
至于冥钱……
或许暗室里有,三公主满心金鸟,未曾注意,又或许……
是那人身上落下的。
“绿蕊,有没有法子弄一些类似的冥钱来?”
绿蕊歪头想了想:“奴婢试试,近几年偷摸祭祀的宫人不少,找他们大约能弄到。”
交代完毕,徐静沅将写好的纸张递给紫珠,紫珠点燃一支香,袅袅游动的青烟穿透纸张,字迹一点点消去了踪影。
灯烛熄灭,偌大的揽月宫重归寂静黑暗。
无人值夜,紫珠绿蕊相继睡下,徐静沅却裹着厚厚的被褥不愿闭眼——她怕一觉醒来,又忘了什么。
被幽禁的日子清闲,不用应付狗皇帝,也没人隔三差五地登门搅扰,身子在紫珠的调理下一日比一日好,她可以专心忙活自己的事。
与皇后的“三月之约”已过去一月,线索越来越多,三公主误打误撞给了她一个巨大的惊喜,真相眼看就要浮出水面。
徐静沅微笑。
她快自由了。
“扑通”,忽地,一声闷响。
又来了。
徐静沅掀被起身,绿蕊足尖一点,跃至门前。
“咔嚓咔嚓”,夜色下,前院一道模糊的人影手持铁器,正翻动泥土。
徐静沅放轻呼吸,紧握一把泛着寒光的匕首,匕首触感微凉,令她心安。
片刻后,那人将摔落的东西埋进坑里,又迅速填上土,扬长而去。
绿蕊问:“娘娘,要跟吗?”
“不跟,休息吧。”
-
第二日清晨,徐静沅甫一睁眼便开始回忆昨夜之事,一桩桩一件件,幸好,她没忘。
推开窗,雪霁初晴,天光大放。
院子里飘散着紫珠摊晒药材的药香,小厨房传来绿蕊切菜的咚咚声。
朝食是一碗甜香软糯的薏米枣仁粥,徐静沅舀起一勺,吹了吹,觉得自己颇有几分归隐田园的意思,然而还未吃完,便有客来,她擦嘴,掸掸衣裳,平静的面容漾起一抹浅笑:“顾总管。”
身着藏蓝官服的太监总管顾忠径直而入。
“坐。”徐静沅沏了一杯新茶,推向他。
顾忠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她也不介意,开门见山道:“昨夜之事,顾总管想必已经知道了。”
“知道了,柔妃怎么看?”
“如皇后娘娘猜测,揽月宫确有密室,封宫令后所建,顾总管,你见过不会响的铃铛吗?”
“奴才孤陋寡闻,但皇后娘娘兴许见过。”
“铜钱、铃铛、画有奇怪符号的冥钱,弄清这几样物件的用途,或许能推测出密室的大致方位。”
“进不去,有何用?”
“怎会进不去?”徐静沅绣鞋轻点地面,“非得走门?倘若在正殿下头,将正殿砸穿,也就到了。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
顾忠眼皮一跳。
她继续道:“否则本宫一介弱女子,即便找到入口,哪里又应付得来那些机关陷阱?”
顾忠翻了个白眼。
“啊,还有!顾总管能否想个法子,让三公主再来一趟揽月宫?”
“三公主这条线索,皇后娘娘也不愿放过,可宜妃回去便下了令,从今往后,三公主身边片刻不离人,恨不能将她拘在翠微宫。”
是李蘅做得出来的事。
她退而求其次:“那,安排人混进翠微宫套几句话总成吧?毕竟皇后娘娘也不忍真拆了这揽月宫不是?”
“奴才尽力一试,但,”顾忠抬眼,冷冷盯着徐静沅,“皇后娘娘吩咐了,柔妃可不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伤害三公主。”
徐静沅咳嗽两声,面露诧异:“皇后娘娘多虑,本宫虽非善人,却也不是心狠手辣之辈,比起担忧本宫,皇后娘娘更应担忧以金鸟诱三公主入揽月宫之人。”
“皇后娘娘自有定夺,”顾忠转身,想了想,又张口,“一杯毒酒,皇上至今不死不活,不可谓不心狠手辣。”
徐静沅笑了:“顾总管谬赞,这样的机会若送给你,你只怕比本宫更心狠手辣。”
-
顾忠走后,徐静沅领着绿蕊进入到月园。
绿蕊问:“娘娘,前院埋的东西不管了吗?”
“不急。”
揽月宫十天半月来不了一个人,无关紧要的东西,搁一会儿也无妨。
青天白日下的到月园不似昨夜那般阴森可怖,顶多荒凉了些,池塘引的活水清澈干净,养几条小鱼再合适不过,到了夏季,还能冰镇吃食。
徐静沅绕过池塘,绕过一簇簇无人打理肆意生长的花草树木,走到西北角那座地势极高的亭台边,她仰头,越靠近它,越能感受它的高耸,这是萧国皇宫内最为奇特的建筑,是萧帝为讨前主欢心,违背祖制所建。
她在初入揽月宫时登过一次,那次是夜里,萧帝被她毒倒,她被皇后连夜关入揽月宫,紫珠绿蕊忙着清扫整理,她一人将揽月宫前后转了一圈。
那夜明月高悬,她站在亭台之上,无边黑暗中仅有一轮光亮,她伸手,想触摸这轮光亮,却透过这轮光亮看见了另一个人的身影。
揽月宫前主,萧国长公主,杨昭月。
当时的她对着明月,说:“多谢你救我一命,我会替你母亲找到你。”
前院一间侧殿的角落里,有道身影蜷缩成一团,藏在重重纱帐后。
“三公主?”徐静沅试探问道。
那身影一颤,探出一张巴掌大的小脸,满面泪痕:“柔妃娘娘?咦?母妃?”
“如儿?如儿!”李蘅一把抱住女儿,来回打量她,“受伤没?”
“没有,”三公主抽抽搭搭,“儿臣只是害怕。”
“不怕不怕,母妃来了,如儿不怕。”
找到女儿的李蘅长舒一口气,这会儿又想起她抛之脑后的礼仪规矩,对徐静沅恭恭敬敬地福了福身子:“妹妹今夜多有冒犯,还请柔妃姐姐见谅。”
徐静沅一心琢磨三公主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便随口回:“妹妹不必挂怀……”
话说一半,她目光凝住,伸手到三公主背后取下一样东西。
几双眼睛一齐看过去。
那是一张冥钱。
皇家祭祀不用冥钱,可这冥钱与民间款式又有不同,上头画着鲜红诡异的符号,很是渗人。
徐静沅尚未细看,便被李蘅一把夺过,扔在地上踩了好几脚:“晦气!晦气!如儿,这么晦气的玩意儿,你哪里沾上的?”
“儿臣不知,儿臣在追一只鸟儿,一只金色翅膀的鸟儿,”三公主双手比划,“它可漂亮了,儿臣想捉了它送您做生辰礼,它飞呀飞呀,飞进一间黑屋子里……”
“儿臣突然很困……就睡着了……”
徐静沅俯身,将自己的袖炉塞进三公主冻得通红的小手中,好奇道:“什么样的黑屋子?那鸟儿呢?”
“没捉到,”三公主瘪嘴,“黑屋子里吊了许多铜钱和铃铛,鸟儿撞到铃铛,它也不响,柔妃娘娘,您知道黑屋子在哪儿吗?儿臣想回去找小金鸟!”
“找什么找,不准找!”李蘅脸色铁青地打断二人对话,“柔妃姐姐,三公主年龄小,受了惊吓,胡言乱语您莫要当真,臣妾这便带她去太医院,请太医瞧瞧。”
说着,拽起三公主往偏门方向走。
“宜妃妹妹,”徐静沅慢悠悠开口,“不急。”
“今夜之事,若传扬出去,皇后娘娘动怒责罚事小,三公主往后如何自处,妹妹可想过?”
太医看诊均有医案,有心人顺藤摸瓜轻而易举,流言压死人,她便是活生生的例子,一夕之间当朝宠妃变不祥妖妃,三公主才六岁,与揽月宫,与徐静沅扯上干系,恐一生遭人妄议。
两句话如当头棒喝。
李蘅双手蓦然紧握,对着徐静沅深深一拜:“多谢柔妃姐姐提点,妹妹明白了。”
-
回到正殿,紫珠为徐静沅沏了杯热茶暖身,道:“娘娘,歇息罢?”
徐静沅摇头:“研墨。”
她执笔,写道:
腊月初二大雪
一、太医看诊,来的不是江大江,是周长乐,此人医术尚可,其他不详,小心利用或许能拿到更多紫珠需要的药材。
二、三公主追鸟追进揽月宫。金色的鸟?没见过。多半受人引诱,目的不明。
三、三公主如何进的揽月宫?宫内外之间连有暗道?到月园?
四、皇后的猜测没错,揽月宫确有密室,吊满铜钱铃铛。不会响的铃铛?用意为何?
五、助李蘅寻女,虽得她感激,但再想接近三公主难如登天,密室线索中断,需借力顾忠。
一团乱麻梳理清晰,她搁笔,道:
“绿蕊,日出后去发现三公主的侧殿再搜一搜,仔细些。”
“紫珠,冥钱你瞧瞧。”
被李蘅踩得乌漆嘛黑的冥钱静静躺在徐静沅手中,紫珠接过,指腹来回摩擦,又举至鼻端闻了闻,道:“曼罗香,常见的迷药,控制用量,与人无害。”
徐静沅脑中缓缓铺展一幅画面:
六岁的三公主追着一只翅膀闪耀金光的鸟儿进了一间密室,鸟儿慌不择路地撞上一串又一串悬挂的铃铛,可没发出半点声响,三公主诧异了一瞬,又继续追金鸟。
然而她的身后有一双眼睛,自她踏入密室便紧紧粘着她,那人认得她,不敢做出格举动,只点起一支曼罗香,迷晕了她。
后来,众人搜寻到月园,趁此机会,那人将她从密室带出,扔进废弃侧殿。
至于冥钱……
或许暗室里有,三公主满心金鸟,未曾注意,又或许……
是那人身上落下的。
“绿蕊,有没有法子弄一些类似的冥钱来?”
绿蕊歪头想了想:“奴婢试试,近几年偷摸祭祀的宫人不少,找他们大约能弄到。”
交代完毕,徐静沅将写好的纸张递给紫珠,紫珠点燃一支香,袅袅游动的青烟穿透纸张,字迹一点点消去了踪影。
灯烛熄灭,偌大的揽月宫重归寂静黑暗。
无人值夜,紫珠绿蕊相继睡下,徐静沅却裹着厚厚的被褥不愿闭眼——她怕一觉醒来,又忘了什么。
被幽禁的日子清闲,不用应付狗皇帝,也没人隔三差五地登门搅扰,身子在紫珠的调理下一日比一日好,她可以专心忙活自己的事。
与皇后的“三月之约”已过去一月,线索越来越多,三公主误打误撞给了她一个巨大的惊喜,真相眼看就要浮出水面。
徐静沅微笑。
她快自由了。
“扑通”,忽地,一声闷响。
又来了。
徐静沅掀被起身,绿蕊足尖一点,跃至门前。
“咔嚓咔嚓”,夜色下,前院一道模糊的人影手持铁器,正翻动泥土。
徐静沅放轻呼吸,紧握一把泛着寒光的匕首,匕首触感微凉,令她心安。
片刻后,那人将摔落的东西埋进坑里,又迅速填上土,扬长而去。
绿蕊问:“娘娘,要跟吗?”
“不跟,休息吧。”
-
第二日清晨,徐静沅甫一睁眼便开始回忆昨夜之事,一桩桩一件件,幸好,她没忘。
推开窗,雪霁初晴,天光大放。
院子里飘散着紫珠摊晒药材的药香,小厨房传来绿蕊切菜的咚咚声。
朝食是一碗甜香软糯的薏米枣仁粥,徐静沅舀起一勺,吹了吹,觉得自己颇有几分归隐田园的意思,然而还未吃完,便有客来,她擦嘴,掸掸衣裳,平静的面容漾起一抹浅笑:“顾总管。”
身着藏蓝官服的太监总管顾忠径直而入。
“坐。”徐静沅沏了一杯新茶,推向他。
顾忠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她也不介意,开门见山道:“昨夜之事,顾总管想必已经知道了。”
“知道了,柔妃怎么看?”
“如皇后娘娘猜测,揽月宫确有密室,封宫令后所建,顾总管,你见过不会响的铃铛吗?”
“奴才孤陋寡闻,但皇后娘娘兴许见过。”
“铜钱、铃铛、画有奇怪符号的冥钱,弄清这几样物件的用途,或许能推测出密室的大致方位。”
“进不去,有何用?”
“怎会进不去?”徐静沅绣鞋轻点地面,“非得走门?倘若在正殿下头,将正殿砸穿,也就到了。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
顾忠眼皮一跳。
她继续道:“否则本宫一介弱女子,即便找到入口,哪里又应付得来那些机关陷阱?”
顾忠翻了个白眼。
“啊,还有!顾总管能否想个法子,让三公主再来一趟揽月宫?”
“三公主这条线索,皇后娘娘也不愿放过,可宜妃回去便下了令,从今往后,三公主身边片刻不离人,恨不能将她拘在翠微宫。”
是李蘅做得出来的事。
她退而求其次:“那,安排人混进翠微宫套几句话总成吧?毕竟皇后娘娘也不忍真拆了这揽月宫不是?”
“奴才尽力一试,但,”顾忠抬眼,冷冷盯着徐静沅,“皇后娘娘吩咐了,柔妃可不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伤害三公主。”
徐静沅咳嗽两声,面露诧异:“皇后娘娘多虑,本宫虽非善人,却也不是心狠手辣之辈,比起担忧本宫,皇后娘娘更应担忧以金鸟诱三公主入揽月宫之人。”
“皇后娘娘自有定夺,”顾忠转身,想了想,又张口,“一杯毒酒,皇上至今不死不活,不可谓不心狠手辣。”
徐静沅笑了:“顾总管谬赞,这样的机会若送给你,你只怕比本宫更心狠手辣。”
-
顾忠走后,徐静沅领着绿蕊进入到月园。
绿蕊问:“娘娘,前院埋的东西不管了吗?”
“不急。”
揽月宫十天半月来不了一个人,无关紧要的东西,搁一会儿也无妨。
青天白日下的到月园不似昨夜那般阴森可怖,顶多荒凉了些,池塘引的活水清澈干净,养几条小鱼再合适不过,到了夏季,还能冰镇吃食。
徐静沅绕过池塘,绕过一簇簇无人打理肆意生长的花草树木,走到西北角那座地势极高的亭台边,她仰头,越靠近它,越能感受它的高耸,这是萧国皇宫内最为奇特的建筑,是萧帝为讨前主欢心,违背祖制所建。
她在初入揽月宫时登过一次,那次是夜里,萧帝被她毒倒,她被皇后连夜关入揽月宫,紫珠绿蕊忙着清扫整理,她一人将揽月宫前后转了一圈。
那夜明月高悬,她站在亭台之上,无边黑暗中仅有一轮光亮,她伸手,想触摸这轮光亮,却透过这轮光亮看见了另一个人的身影。
揽月宫前主,萧国长公主,杨昭月。
当时的她对着明月,说:“多谢你救我一命,我会替你母亲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