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州,辰时五刻。
“越香见过主人。”越香对着裴砚舟盈盈下拜。
裴砚舟微微颔首。然而,曲元楹敏锐地察觉到,比起刚刚一路上的紧绷,他在越香面前更加的放松,眉眼间露出了几分安然。
越香拜见过裴砚舟后,便转向了曲元楹,轻声道:“越香拜见曲郡主。”
曲元楹向她回礼。不知为何,目光触及越香的面庞的瞬间,心底郁结了好几日的烦恼,顷刻间无惊无踪。不愧是青楼的舞姬,只一眼,便足矣摄人心魄。
越香引着两人朝主屋走去,整间屋子的布置属于“浓墨重彩”那个类型的,华丽的摆件,复杂的雕花。曲元楹望着越香的背影,心底泛出一丝直觉:面前疏离有礼只是她的精心伪装,这间屋子所展现出来的生机和活力,才是真实的越香。
行至书架前,越香抬手,打开了上面摆放的一个紫色瓷罐,瓷罐里连着一根绳子,她之间轻勾,微微用力一拉。霎那间,身边书架向两侧打开,露出了里面的隐蔽空间。
有一间密室,曲元楹暗自思忖。
裴砚舟见状,上前一步,率先跨入了密室。越香向一旁轻移,对曲元楹做出了“请”的手势,示意她跟着裴砚舟,曲元楹微微颔首,快步跟上了已经进去的裴砚舟。
进到密室里面,曲元楹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刚刚在外面看到的只是这间密室的冰山一角,真正的玄机都藏在密室的楼梯之下。
曲元楹步伐匆匆,顺着漆黑的甬道,紧紧跟着裴砚舟。四周只能听见二人的脚步声,走了许久,直到她的双眸已经适应了密道的昏暗,这才到了整个密室的中心。
曲元楹本以为,密室里藏着的惊天大秘密,是能够颠覆整个朝堂。却没预料到,这里面是一间牢房,关押着一个月氏铁骑打扮的男人。
这是逃兵吗?
周围弥漫着死寂,裴砚舟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清晰:“他是月氏四王子。”
月氏四王子?曲元楹心下一惊。
她的思绪瞬间回到了黑森林那夜,自己不是在亲手杀了他吗?可如今,为什么他却活生生出现在这里。
裴砚舟好似能够洞悉她心中的分毫,嘲笑道:“堂堂月氏四王子,会出现在先锋营中?退一万步讲,哪怕他真的涉足其中,就凭你……”
话声戛然而止,他猛地转过身,上下打量着曲元楹,冷笑道:“也能轻轻松松取他性命?怕不是在痴人说梦。”
曲元楹被他这番尖酸刻薄的话激得浑身颤抖,可心底却清楚,裴砚舟的话句句在理,找不到反驳的余地。
她压下自己满心的不甘,无奈作罢,声音带着几分落寞和坚定:“是我疏忽了,今后不会了。”
裴砚舟闻言,眼神一转,原本的漫不经心被一抹探究所取代,好似对她的话来了兴致。
“今后?你今后要继续上战场?”
曲元楹刚刚还因为裴砚舟的话羞愧难当,此刻,那种羞愧好似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遏制的怒火。
“裴砚舟!你在质疑什么啊,今后就是要继续上战场啊,不上战场,我父兄失踪的罪名该怎么洗清?难道就凭你轻飘飘一句话?”
这次轮到了裴砚舟不知所言了。
他的确没料到曲元楹之后还有这样的打算。在他以往的认知里,曲元楹是袍子上落一点灰尘都在意不已的大小姐,怎么也不该和战场有所牵连。
如今的这般轻型,完全颠覆了他对曲元楹的所有认知,他微微愣住,不知该作何回应。
面前的曲元楹不会是个假的吧?
就在两人僵持不下的时候,四王子那边有了动静。
只听铁链在地面拖行,与他的身体摩擦,发出尖锐而又沉闷的声响。
四王子缓缓抬头,干裂的嘴唇上混合着血迹,声音嘶哑道:“安南将军,别来无恙啊。”
裴砚舟这时一副正人君子做派,微微颔首,抱拳行礼:“四王子。”
虽说身为阶下囚,却受到了裴砚舟的礼,但是四王子并未恼羞成怒,神色自若,仿佛置身于自己的皇宫大殿。
曲元楹这时才正真意识到,为什么刚刚裴砚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打败四王子了。
她不该小瞧任何一位在皇族长大的人。
裴砚舟的有礼让四王子一时陷入了沉思。他随即把目光转移到了曲元楹的身上,玩味的开口。
“这位姑娘我瞧着眼熟,怕不是大名鼎鼎的镇北王家的小郡主吧。”
说话间,甚至语气还在上挑,满是调侃的意味。
这人不是方才还心智成熟的,怎么现下就仿佛换了个人一样。
这样的四王子倒是让她想起了一个人,就是身旁的裴砚舟。
她很早就同裴砚舟相识了。
—
那时春日正好,正值春分,处处洋溢着生机和希望。这年的春闱也已下榜,喜讯传遍京都。听闻前三甲在殿试之时,高谈阔论,才思泉涌,圣上龙颜大悦,对此赞不绝口。宫外百姓也纷纷添油加醋,将这三人夸得空前绝后,说是世间罕见的奇才,对此深信不疑。
随着各地学子入京春闱,京都的勾栏瓦舍也随之热闹起来。学子们闲暇之余便相约前往,吟诗作对,好不惬意。
在这种氛围的推迟下,让本就注重文臣的大周在一时之间,对文臣更加推崇,大街小巷,都流传着探花郎所作的词,风头无两。
曲元楹也不例外。
虽然一家子武将,可她自小就被画本子上的“大才女”所吸引。那些大才女,不但长的美,性情好,家世也好,浑身简直找不到一丝缺点,完美的让她心生向往。
这不活脱脱就是她曲元楹本人嘛!
她同祖父祖母住在京都的时,时常参加各种宴会,无论是豪门贵妇,还是未出阁的姑娘,大家都对才女满口称赞,言语间尽是倾慕。
也就是从那刻起,曲元楹打算做一个大才女的。
曲元楹的想法看似不着调,天马行空,但是她也确是实打实付出过努力的。
这一回,她打定主意,准备悄悄跑进桃李阁去。桃李阁是开国文臣开创,初衷是鼓励大周学子精进功课。历经数代帝王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了大周权贵子弟求学的首选之地,更是整个大周当之无愧的最好学堂。
这里的教书先生们,不少都在朝担任要职。如此一来,学子们不仅能得到了家族的荫庇,更有恩师的扶持,往往能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久而久之,桃李阁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掌控。不过,与昔日那些徒有其名,需要依靠权贵扶持的学堂不同,桃李阁的底蕴依旧不容小觑。
桃李阁虽然门户大开,鼓励寒门子弟进阁旁听,却不允许女子进学。曲元楹这些出身高门的贵女,只能在府中上私塾。一些门风开放的人家,也不会让女儿仅仅拘泥于诗词歌赋,焚香点茶,会特地请教四书五经的夫子来。
曲元楹的夫子曾经就是桃李阁的学子,她经常听夫子回忆还在桃李阁的日子,久而久之,心中不免有了憧憬。
思来想去,她下定决心,决定女扮男装,假扮成表哥身边的小厮,进入桃李阁,一览风采。
这日可是曲元楹精挑细选的好日子,春闱刚过,桃李阁诸多学子高中,授予了官职,今日打算结伴回桃李阁去。
这就导致了今日的桃李阁好不热闹,学子们围聚一处,纷纷相争,热火朝天地谈论着殿试的题目。由没了严肃的束缚,大家创作的题材也十分的宽泛。
有的作成了诗,有的写成了词,还兴致勃勃地同伴商议着要把词给酒楼,谱成曲子,以供传唱。
曲元楹平日里虽也爱参加诗会,但这样的场面,她也是头一遭。
初入桃李阁,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既怕行差踏错,暴露了自己女子身份,又被四处的场景所吸引,忍不住四处张望。一路上又在蹑手蹑脚又东张西望,滑稽又好笑。好在这里的人都一心诗词,没有人过于在意她。
她暗自松了口气,脚步也更加轻快。
桃李阁景色旖旎,风景秀美。花林之中,大多是权贵子弟,而寒门子弟则在桐树林。
权衡之下,曲元楹决定去桐树林。花林里鱼龙混杂,谁知道有没有人认识她?万一被认出,可不好收场。
踏入桐树林,虽无人谈论殿试的题目,但也和殿试息息相关。
原来,探花郎在殿试时引用了《盐铁论》里的句子,并巧妙联系到了当下朝堂局势。《盐铁论》本就是大周学子烂熟于心的经典,经次一试,学子们对这本书愈发热衷。
这些学子十分懂得联系时政,此时谈论的正是《盐铁论》里抗击匈奴的片段。
曲元楹的父亲镇北王刚刚横扫北境,打的月氏落花流水,如今正在回京受封的路上。
学子们言语间都是对镇北王的尊敬,曲元楹装作小厮的样子,站在亭子外,对这个场面喜闻乐见。
正谈论着对武将的崇拜,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了镇北王的学识上。
当年镇北王也是桃李园的学子。
本来一派祥和的氛围瞬间发生了变化。有的人说,尽管是闻名大周的武将,也算半个文人。有的说人哪怕镇北王不是文人,也会成为名传千古的臣子。
曲元楹站在亭子外,低着头压着眼睛,却止不住得向里看。
“战场之争,兵法至关重要,你敢说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能领兵作战吗?”
不知道是不是被这句话所刺激到了,身边的男子“唰”的一下站起了身,满脸激愤。
“听闻这次镇北王还在月氏人刀下,救了此宁城太守孟大人,敢问孟公子,令尊是在月氏人刀下念文章吗?”
方才说话的人就是这位“孟公子”,只见他气急败坏,颤抖的指尖对着对方,良久都说不出话来。最后直接简单粗暴,向对方挥去了拳头。
一时,两方争执,有了第一个人动粗,大家便没有顾忌起来,瞬间扭打在一起,场面十分混乱,一度失控。
曲元楹见状,心里暗叫不好,害怕自己被牵连,暴露出女子的身份。她正打算悄悄逃走,就被旁边的小厮拉住,稀里糊涂进了亭子。
无奈之下,她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拉架,好在这里的人都不认识自己,推搡间,一个稍微稚嫩却沉稳的声音传来。
“你们这般推搡,即成不了文人,也称不上武将。”
“越香见过主人。”越香对着裴砚舟盈盈下拜。
裴砚舟微微颔首。然而,曲元楹敏锐地察觉到,比起刚刚一路上的紧绷,他在越香面前更加的放松,眉眼间露出了几分安然。
越香拜见过裴砚舟后,便转向了曲元楹,轻声道:“越香拜见曲郡主。”
曲元楹向她回礼。不知为何,目光触及越香的面庞的瞬间,心底郁结了好几日的烦恼,顷刻间无惊无踪。不愧是青楼的舞姬,只一眼,便足矣摄人心魄。
越香引着两人朝主屋走去,整间屋子的布置属于“浓墨重彩”那个类型的,华丽的摆件,复杂的雕花。曲元楹望着越香的背影,心底泛出一丝直觉:面前疏离有礼只是她的精心伪装,这间屋子所展现出来的生机和活力,才是真实的越香。
行至书架前,越香抬手,打开了上面摆放的一个紫色瓷罐,瓷罐里连着一根绳子,她之间轻勾,微微用力一拉。霎那间,身边书架向两侧打开,露出了里面的隐蔽空间。
有一间密室,曲元楹暗自思忖。
裴砚舟见状,上前一步,率先跨入了密室。越香向一旁轻移,对曲元楹做出了“请”的手势,示意她跟着裴砚舟,曲元楹微微颔首,快步跟上了已经进去的裴砚舟。
进到密室里面,曲元楹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刚刚在外面看到的只是这间密室的冰山一角,真正的玄机都藏在密室的楼梯之下。
曲元楹步伐匆匆,顺着漆黑的甬道,紧紧跟着裴砚舟。四周只能听见二人的脚步声,走了许久,直到她的双眸已经适应了密道的昏暗,这才到了整个密室的中心。
曲元楹本以为,密室里藏着的惊天大秘密,是能够颠覆整个朝堂。却没预料到,这里面是一间牢房,关押着一个月氏铁骑打扮的男人。
这是逃兵吗?
周围弥漫着死寂,裴砚舟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清晰:“他是月氏四王子。”
月氏四王子?曲元楹心下一惊。
她的思绪瞬间回到了黑森林那夜,自己不是在亲手杀了他吗?可如今,为什么他却活生生出现在这里。
裴砚舟好似能够洞悉她心中的分毫,嘲笑道:“堂堂月氏四王子,会出现在先锋营中?退一万步讲,哪怕他真的涉足其中,就凭你……”
话声戛然而止,他猛地转过身,上下打量着曲元楹,冷笑道:“也能轻轻松松取他性命?怕不是在痴人说梦。”
曲元楹被他这番尖酸刻薄的话激得浑身颤抖,可心底却清楚,裴砚舟的话句句在理,找不到反驳的余地。
她压下自己满心的不甘,无奈作罢,声音带着几分落寞和坚定:“是我疏忽了,今后不会了。”
裴砚舟闻言,眼神一转,原本的漫不经心被一抹探究所取代,好似对她的话来了兴致。
“今后?你今后要继续上战场?”
曲元楹刚刚还因为裴砚舟的话羞愧难当,此刻,那种羞愧好似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遏制的怒火。
“裴砚舟!你在质疑什么啊,今后就是要继续上战场啊,不上战场,我父兄失踪的罪名该怎么洗清?难道就凭你轻飘飘一句话?”
这次轮到了裴砚舟不知所言了。
他的确没料到曲元楹之后还有这样的打算。在他以往的认知里,曲元楹是袍子上落一点灰尘都在意不已的大小姐,怎么也不该和战场有所牵连。
如今的这般轻型,完全颠覆了他对曲元楹的所有认知,他微微愣住,不知该作何回应。
面前的曲元楹不会是个假的吧?
就在两人僵持不下的时候,四王子那边有了动静。
只听铁链在地面拖行,与他的身体摩擦,发出尖锐而又沉闷的声响。
四王子缓缓抬头,干裂的嘴唇上混合着血迹,声音嘶哑道:“安南将军,别来无恙啊。”
裴砚舟这时一副正人君子做派,微微颔首,抱拳行礼:“四王子。”
虽说身为阶下囚,却受到了裴砚舟的礼,但是四王子并未恼羞成怒,神色自若,仿佛置身于自己的皇宫大殿。
曲元楹这时才正真意识到,为什么刚刚裴砚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打败四王子了。
她不该小瞧任何一位在皇族长大的人。
裴砚舟的有礼让四王子一时陷入了沉思。他随即把目光转移到了曲元楹的身上,玩味的开口。
“这位姑娘我瞧着眼熟,怕不是大名鼎鼎的镇北王家的小郡主吧。”
说话间,甚至语气还在上挑,满是调侃的意味。
这人不是方才还心智成熟的,怎么现下就仿佛换了个人一样。
这样的四王子倒是让她想起了一个人,就是身旁的裴砚舟。
她很早就同裴砚舟相识了。
—
那时春日正好,正值春分,处处洋溢着生机和希望。这年的春闱也已下榜,喜讯传遍京都。听闻前三甲在殿试之时,高谈阔论,才思泉涌,圣上龙颜大悦,对此赞不绝口。宫外百姓也纷纷添油加醋,将这三人夸得空前绝后,说是世间罕见的奇才,对此深信不疑。
随着各地学子入京春闱,京都的勾栏瓦舍也随之热闹起来。学子们闲暇之余便相约前往,吟诗作对,好不惬意。
在这种氛围的推迟下,让本就注重文臣的大周在一时之间,对文臣更加推崇,大街小巷,都流传着探花郎所作的词,风头无两。
曲元楹也不例外。
虽然一家子武将,可她自小就被画本子上的“大才女”所吸引。那些大才女,不但长的美,性情好,家世也好,浑身简直找不到一丝缺点,完美的让她心生向往。
这不活脱脱就是她曲元楹本人嘛!
她同祖父祖母住在京都的时,时常参加各种宴会,无论是豪门贵妇,还是未出阁的姑娘,大家都对才女满口称赞,言语间尽是倾慕。
也就是从那刻起,曲元楹打算做一个大才女的。
曲元楹的想法看似不着调,天马行空,但是她也确是实打实付出过努力的。
这一回,她打定主意,准备悄悄跑进桃李阁去。桃李阁是开国文臣开创,初衷是鼓励大周学子精进功课。历经数代帝王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了大周权贵子弟求学的首选之地,更是整个大周当之无愧的最好学堂。
这里的教书先生们,不少都在朝担任要职。如此一来,学子们不仅能得到了家族的荫庇,更有恩师的扶持,往往能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久而久之,桃李阁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掌控。不过,与昔日那些徒有其名,需要依靠权贵扶持的学堂不同,桃李阁的底蕴依旧不容小觑。
桃李阁虽然门户大开,鼓励寒门子弟进阁旁听,却不允许女子进学。曲元楹这些出身高门的贵女,只能在府中上私塾。一些门风开放的人家,也不会让女儿仅仅拘泥于诗词歌赋,焚香点茶,会特地请教四书五经的夫子来。
曲元楹的夫子曾经就是桃李阁的学子,她经常听夫子回忆还在桃李阁的日子,久而久之,心中不免有了憧憬。
思来想去,她下定决心,决定女扮男装,假扮成表哥身边的小厮,进入桃李阁,一览风采。
这日可是曲元楹精挑细选的好日子,春闱刚过,桃李阁诸多学子高中,授予了官职,今日打算结伴回桃李阁去。
这就导致了今日的桃李阁好不热闹,学子们围聚一处,纷纷相争,热火朝天地谈论着殿试的题目。由没了严肃的束缚,大家创作的题材也十分的宽泛。
有的作成了诗,有的写成了词,还兴致勃勃地同伴商议着要把词给酒楼,谱成曲子,以供传唱。
曲元楹平日里虽也爱参加诗会,但这样的场面,她也是头一遭。
初入桃李阁,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既怕行差踏错,暴露了自己女子身份,又被四处的场景所吸引,忍不住四处张望。一路上又在蹑手蹑脚又东张西望,滑稽又好笑。好在这里的人都一心诗词,没有人过于在意她。
她暗自松了口气,脚步也更加轻快。
桃李阁景色旖旎,风景秀美。花林之中,大多是权贵子弟,而寒门子弟则在桐树林。
权衡之下,曲元楹决定去桐树林。花林里鱼龙混杂,谁知道有没有人认识她?万一被认出,可不好收场。
踏入桐树林,虽无人谈论殿试的题目,但也和殿试息息相关。
原来,探花郎在殿试时引用了《盐铁论》里的句子,并巧妙联系到了当下朝堂局势。《盐铁论》本就是大周学子烂熟于心的经典,经次一试,学子们对这本书愈发热衷。
这些学子十分懂得联系时政,此时谈论的正是《盐铁论》里抗击匈奴的片段。
曲元楹的父亲镇北王刚刚横扫北境,打的月氏落花流水,如今正在回京受封的路上。
学子们言语间都是对镇北王的尊敬,曲元楹装作小厮的样子,站在亭子外,对这个场面喜闻乐见。
正谈论着对武将的崇拜,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了镇北王的学识上。
当年镇北王也是桃李园的学子。
本来一派祥和的氛围瞬间发生了变化。有的人说,尽管是闻名大周的武将,也算半个文人。有的说人哪怕镇北王不是文人,也会成为名传千古的臣子。
曲元楹站在亭子外,低着头压着眼睛,却止不住得向里看。
“战场之争,兵法至关重要,你敢说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能领兵作战吗?”
不知道是不是被这句话所刺激到了,身边的男子“唰”的一下站起了身,满脸激愤。
“听闻这次镇北王还在月氏人刀下,救了此宁城太守孟大人,敢问孟公子,令尊是在月氏人刀下念文章吗?”
方才说话的人就是这位“孟公子”,只见他气急败坏,颤抖的指尖对着对方,良久都说不出话来。最后直接简单粗暴,向对方挥去了拳头。
一时,两方争执,有了第一个人动粗,大家便没有顾忌起来,瞬间扭打在一起,场面十分混乱,一度失控。
曲元楹见状,心里暗叫不好,害怕自己被牵连,暴露出女子的身份。她正打算悄悄逃走,就被旁边的小厮拉住,稀里糊涂进了亭子。
无奈之下,她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拉架,好在这里的人都不认识自己,推搡间,一个稍微稚嫩却沉稳的声音传来。
“你们这般推搡,即成不了文人,也称不上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