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时,裴聿清还吩咐暨明,给宋锦带上几袋茶叶,让她拿回芳潇院沏了喝。
宋锦笑意盈盈地接过茶叶,怀揣着几袋茶叶,脚步轻快地走出松庭居。没走多远,便迎面碰上了江婉儿。
没走出多远,转角处,便迎面碰上了江婉儿。
还没等宋锦走近,江婉儿走来喊道:“宋姐姐!”
待宋锦走近,江婉儿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迫不及待地问道:“宋姐姐,是去找大表哥吗?”
对于江婉儿这超乎寻常的急切,宋锦心中不禁泛起丝丝狐疑,如同平静湖面泛起的涟漪。
但她神色依旧平静如水,轻声如实答道:“嗯,去还书。”
江婉儿满心期待着宋锦能多说几句,把去松庭居的详细情况都讲出来,可等了半晌,宋锦却像一潭静谧的湖水,再无波澜。
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与不甘,追问道:“只是还书?”
后半句“而不是被喊来松庭居责问”,在舌尖打转,终究还是被她咽了回去。
宋锦听得一头雾水,眉头轻蹙,眼中满是疑惑,反问道:“什么意思?”
江婉儿意识到自己失言,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便镇定下来,连忙找补道:“我是说,原来宋姐姐是去还书啊!”
一边说着,一边故作轻松地笑了笑。
说话间,江婉儿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一下便注意到宋锦手中提着的几袋茶叶。
那茶叶的外包装精致典雅,和她前些日子看到暨明拿去松庭居的几乎一模一样。
江婉儿心中顿生疑窦,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开口问道:“宋姐姐,这茶叶是你买的吗?”
宋锦虽不解江婉儿为何有此一问,但还是秉持着一贯的坦率,如实回道:“方才是大公子送给我的。”
话一出口,江婉儿如遭雷击,整个人瞬间愣住,脸上的表情仿佛被定格,僵硬得如同木雕。
宋锦瞧着她这副模样,心中觉得好笑,故意眨了眨眼睛,嘴角上扬。
“表小姐,要不要拿些去尝尝?”
江婉儿扯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嘴角微微抽搐,语气极为牵强地说道:“不用了。”
她强颜欢笑,可心底早已妒火中烧,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极度不平衡。
她原本是打算来看宋锦笑话的,在她看来,裴聿清的书房向来不外借书,那么宋锦把书借给裴玄霖,肯定是瞒着裴聿清的。
当时暨明去东苑询问裴玄霖近日之事,她就觉得有机可乘,当即便让丫鬟把宋锦借裴玄霖书的事说了出去。
只不过,她没敢提及书丢了这个环节,生怕被裴聿清查到是自己偷拿的,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可如今,看着宋锦不仅没被问责,还得了裴聿清送的茶叶,江婉儿心中妒意更甚,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
她在心底暗暗嘲讽裴聿清对宋锦的特殊对待,凭什么这个商贾孤女能得到大表哥如此青睐?
上次裴玄霖一事,宋锦也要横插一脚,害得她白白错失了那么好的机会。
江婉儿心底满是不屑,暗自勾了勾唇,心中盘算着,既然暗着来不行,那不如明着来……
翌日清晨,晨曦微露,天边泛起鱼肚白,一抹轻柔的阳光,宛如纤细的丝线,透过雕花窗棂,悄然洒落在燃尽的烛台上,为略显昏暗的室内带来一丝明媚与暖意。
宋锦身着一身浅鹅黄色的衣裙,色调淡雅清新,朝着玉明苑走去,准备向江氏请安。
刚至玉明苑院门,便看见江婉儿正从另一侧走来。想来江婉儿也是前来向江氏请安的,宋锦心中暗自思忖。
自上次赏花宴上,宋锦身着一袭红色衣裙,艳压群芳后,江婉儿便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她从此再也没穿过浅色衣裙,一心想着绝不能让宋锦在众人面前抢去自己的风头。
然而今日,宋锦却只穿了一身浅鹅黄色的衣裙,色调淡雅清新,宛如春日里绽放的第一朵迎春花。
她的发髻简单而不失雅致,仅插着一支白玉簪,温润的玉色在晨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清冷气质,不张扬,不艳丽,却如同一股清泉,让人眼前一亮。
江婉儿见此,眼底瞬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妒意,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转瞬即逝。
她微微眯起眼睛,轻视地瞥了宋锦一眼,挑眉故作热情地说道:“宋姐姐,你也来向姑母请安呀?”
宋锦察觉到江婉儿今日的异样,她往日里总是活泼开朗,可今日却显得有些刻意和冷淡。
心中虽不免多了几分思量,但她依旧神色平静,轻声应道:“嗯。”
两人一同走进院门,王嬷嬷早已在院内等候,见她们来了,脸上堆满笑容,微微欠身,便微笑着将两人领了进去。
宋锦举止乖巧,谦逊地走在一侧,步伐轻盈而稳重,每一步都恰到好处。
江婉儿则不同,她没有宋锦那般拘谨,径直快步走到江氏面前,娇声喊道:“姑母!”声音拖得长长的,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仿佛在向江氏索要宠爱。
“婉儿来了!”江氏看到江婉儿,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眼中满是宠溺。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明亮。
宋锦也适时向前,微微欠身,她嗓音轻柔地唤道:“姨母。”
江氏面容精致,妆容淡雅,眉眼间透着一股雍容华贵的气质。
听到宋锦的声音,她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柔和的笑意,那笑意如同春风拂面,示意她们坐下。
众人坐下后,江婉儿便与江氏谈笑甚欢。
宋锦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微笑点头,却很少插话。在这热闹的氛围中,她反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像是一个局外人。
她的眼神平静而温和,静静地看着江婉儿和江氏交谈,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又坐了片刻,宋锦觉得自己在此处有些多余,她轻声说道:“姨母,我还有些琐事要处理,就先行告退了。”
江氏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一丝温和,示意她可以离开。
宋锦离开后,江婉儿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透着丝丝寒意。
随后有意无意地说道:“姑母,您瞧宋姐姐今日这身衣裙,穿在她身上可真好看,衬得她愈发脱俗了。”
江氏顺着她的话接道:“是啊,锦儿生得本就标致,身段又好,再普通的衣裳穿在她身上,也别有一番韵味。”
说着,她似乎察觉到江婉儿可能会心生不满,便连忙又补充道:“不过婉儿也生得娇俏可爱,穿什么都好看,各有各的美。”
对于江氏对自己的夸赞,江婉儿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喜悦。相反,她心中对江氏赞许宋锦的话充满了不满。但她很快便收敛了情绪,想到自己的目的。
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
她循循善诱:“而且,宋姐姐还特别喜欢读书,前几日我还瞧见她去大表哥那儿借了好几本书呢。像宋姐姐这样温婉又爱读书的女子,在京城中肯定很受公子们的喜欢。”
江氏原本还面带微笑,准备附和几句,可当听到裴聿清的名字时,她的神情瞬间微微一顿。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狐疑,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闪电。她转头看向江婉儿,问道:“你说宋锦去聿清那儿借书了?”
江婉儿见江氏上钩,心中暗自得意,如同一只偷到腥的猫。
她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对呀!而且宋姐姐还把书借给了二表哥。我也觉得奇怪,二表哥为什么不自己去大表哥那儿借,非得通过宋姐姐这个中间人呢?”
她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一副天真无邪、不知情的样子,眼中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江氏听后,脸色微微一变,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变得阴沉起来。
她深知松庭居书房的规矩,那里的书向来是从不外借的。至于江婉儿,她平日里并不热衷于读书,连侯府自家书房的书都没读过几本,自然不会知道这个规矩。
可如今,裴聿清却破例将书借给了宋锦,这让江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安的疑虑。刹那间,宋锦平日里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如同电影般在江氏脑海中快速闪过。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悄然升起:一个男子为一个女子破例,除了情之一字,还能有什么原因?
想到这里,江氏不禁感到一阵头疼。她并非觉得宋锦不好,只是永定侯府的嫡出公子,身份尊贵,怎么可能娶一个毫无家世背景的孤女为妻呢?
况且,永定侯府从先辈起就定下规矩,府中所出公子皆不能纳妾,只能有一位正妻。
若真如她所担忧的那样,裴聿清对宋锦动了情,那她身为侯府主母,绝不可能坐视不管,让这种事情发生。裴聿清生性清冷,难以劝阻,那么她只能从宋锦那边想办法了。
宋锦不过是一介商贾出身的孤女,如今投奔侯府,她作为姨母,帮宋锦寻一门合适的婚事,这对宋锦和侯府来说,都是再合适不过的决定。
宋锦笑意盈盈地接过茶叶,怀揣着几袋茶叶,脚步轻快地走出松庭居。没走多远,便迎面碰上了江婉儿。
没走出多远,转角处,便迎面碰上了江婉儿。
还没等宋锦走近,江婉儿走来喊道:“宋姐姐!”
待宋锦走近,江婉儿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迫不及待地问道:“宋姐姐,是去找大表哥吗?”
对于江婉儿这超乎寻常的急切,宋锦心中不禁泛起丝丝狐疑,如同平静湖面泛起的涟漪。
但她神色依旧平静如水,轻声如实答道:“嗯,去还书。”
江婉儿满心期待着宋锦能多说几句,把去松庭居的详细情况都讲出来,可等了半晌,宋锦却像一潭静谧的湖水,再无波澜。
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与不甘,追问道:“只是还书?”
后半句“而不是被喊来松庭居责问”,在舌尖打转,终究还是被她咽了回去。
宋锦听得一头雾水,眉头轻蹙,眼中满是疑惑,反问道:“什么意思?”
江婉儿意识到自己失言,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便镇定下来,连忙找补道:“我是说,原来宋姐姐是去还书啊!”
一边说着,一边故作轻松地笑了笑。
说话间,江婉儿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一下便注意到宋锦手中提着的几袋茶叶。
那茶叶的外包装精致典雅,和她前些日子看到暨明拿去松庭居的几乎一模一样。
江婉儿心中顿生疑窦,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开口问道:“宋姐姐,这茶叶是你买的吗?”
宋锦虽不解江婉儿为何有此一问,但还是秉持着一贯的坦率,如实回道:“方才是大公子送给我的。”
话一出口,江婉儿如遭雷击,整个人瞬间愣住,脸上的表情仿佛被定格,僵硬得如同木雕。
宋锦瞧着她这副模样,心中觉得好笑,故意眨了眨眼睛,嘴角上扬。
“表小姐,要不要拿些去尝尝?”
江婉儿扯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嘴角微微抽搐,语气极为牵强地说道:“不用了。”
她强颜欢笑,可心底早已妒火中烧,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极度不平衡。
她原本是打算来看宋锦笑话的,在她看来,裴聿清的书房向来不外借书,那么宋锦把书借给裴玄霖,肯定是瞒着裴聿清的。
当时暨明去东苑询问裴玄霖近日之事,她就觉得有机可乘,当即便让丫鬟把宋锦借裴玄霖书的事说了出去。
只不过,她没敢提及书丢了这个环节,生怕被裴聿清查到是自己偷拿的,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可如今,看着宋锦不仅没被问责,还得了裴聿清送的茶叶,江婉儿心中妒意更甚,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
她在心底暗暗嘲讽裴聿清对宋锦的特殊对待,凭什么这个商贾孤女能得到大表哥如此青睐?
上次裴玄霖一事,宋锦也要横插一脚,害得她白白错失了那么好的机会。
江婉儿心底满是不屑,暗自勾了勾唇,心中盘算着,既然暗着来不行,那不如明着来……
翌日清晨,晨曦微露,天边泛起鱼肚白,一抹轻柔的阳光,宛如纤细的丝线,透过雕花窗棂,悄然洒落在燃尽的烛台上,为略显昏暗的室内带来一丝明媚与暖意。
宋锦身着一身浅鹅黄色的衣裙,色调淡雅清新,朝着玉明苑走去,准备向江氏请安。
刚至玉明苑院门,便看见江婉儿正从另一侧走来。想来江婉儿也是前来向江氏请安的,宋锦心中暗自思忖。
自上次赏花宴上,宋锦身着一袭红色衣裙,艳压群芳后,江婉儿便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她从此再也没穿过浅色衣裙,一心想着绝不能让宋锦在众人面前抢去自己的风头。
然而今日,宋锦却只穿了一身浅鹅黄色的衣裙,色调淡雅清新,宛如春日里绽放的第一朵迎春花。
她的发髻简单而不失雅致,仅插着一支白玉簪,温润的玉色在晨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清冷气质,不张扬,不艳丽,却如同一股清泉,让人眼前一亮。
江婉儿见此,眼底瞬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妒意,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转瞬即逝。
她微微眯起眼睛,轻视地瞥了宋锦一眼,挑眉故作热情地说道:“宋姐姐,你也来向姑母请安呀?”
宋锦察觉到江婉儿今日的异样,她往日里总是活泼开朗,可今日却显得有些刻意和冷淡。
心中虽不免多了几分思量,但她依旧神色平静,轻声应道:“嗯。”
两人一同走进院门,王嬷嬷早已在院内等候,见她们来了,脸上堆满笑容,微微欠身,便微笑着将两人领了进去。
宋锦举止乖巧,谦逊地走在一侧,步伐轻盈而稳重,每一步都恰到好处。
江婉儿则不同,她没有宋锦那般拘谨,径直快步走到江氏面前,娇声喊道:“姑母!”声音拖得长长的,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仿佛在向江氏索要宠爱。
“婉儿来了!”江氏看到江婉儿,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眼中满是宠溺。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明亮。
宋锦也适时向前,微微欠身,她嗓音轻柔地唤道:“姨母。”
江氏面容精致,妆容淡雅,眉眼间透着一股雍容华贵的气质。
听到宋锦的声音,她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柔和的笑意,那笑意如同春风拂面,示意她们坐下。
众人坐下后,江婉儿便与江氏谈笑甚欢。
宋锦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微笑点头,却很少插话。在这热闹的氛围中,她反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像是一个局外人。
她的眼神平静而温和,静静地看着江婉儿和江氏交谈,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又坐了片刻,宋锦觉得自己在此处有些多余,她轻声说道:“姨母,我还有些琐事要处理,就先行告退了。”
江氏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一丝温和,示意她可以离开。
宋锦离开后,江婉儿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透着丝丝寒意。
随后有意无意地说道:“姑母,您瞧宋姐姐今日这身衣裙,穿在她身上可真好看,衬得她愈发脱俗了。”
江氏顺着她的话接道:“是啊,锦儿生得本就标致,身段又好,再普通的衣裳穿在她身上,也别有一番韵味。”
说着,她似乎察觉到江婉儿可能会心生不满,便连忙又补充道:“不过婉儿也生得娇俏可爱,穿什么都好看,各有各的美。”
对于江氏对自己的夸赞,江婉儿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喜悦。相反,她心中对江氏赞许宋锦的话充满了不满。但她很快便收敛了情绪,想到自己的目的。
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
她循循善诱:“而且,宋姐姐还特别喜欢读书,前几日我还瞧见她去大表哥那儿借了好几本书呢。像宋姐姐这样温婉又爱读书的女子,在京城中肯定很受公子们的喜欢。”
江氏原本还面带微笑,准备附和几句,可当听到裴聿清的名字时,她的神情瞬间微微一顿。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狐疑,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闪电。她转头看向江婉儿,问道:“你说宋锦去聿清那儿借书了?”
江婉儿见江氏上钩,心中暗自得意,如同一只偷到腥的猫。
她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对呀!而且宋姐姐还把书借给了二表哥。我也觉得奇怪,二表哥为什么不自己去大表哥那儿借,非得通过宋姐姐这个中间人呢?”
她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一副天真无邪、不知情的样子,眼中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江氏听后,脸色微微一变,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变得阴沉起来。
她深知松庭居书房的规矩,那里的书向来是从不外借的。至于江婉儿,她平日里并不热衷于读书,连侯府自家书房的书都没读过几本,自然不会知道这个规矩。
可如今,裴聿清却破例将书借给了宋锦,这让江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安的疑虑。刹那间,宋锦平日里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如同电影般在江氏脑海中快速闪过。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悄然升起:一个男子为一个女子破例,除了情之一字,还能有什么原因?
想到这里,江氏不禁感到一阵头疼。她并非觉得宋锦不好,只是永定侯府的嫡出公子,身份尊贵,怎么可能娶一个毫无家世背景的孤女为妻呢?
况且,永定侯府从先辈起就定下规矩,府中所出公子皆不能纳妾,只能有一位正妻。
若真如她所担忧的那样,裴聿清对宋锦动了情,那她身为侯府主母,绝不可能坐视不管,让这种事情发生。裴聿清生性清冷,难以劝阻,那么她只能从宋锦那边想办法了。
宋锦不过是一介商贾出身的孤女,如今投奔侯府,她作为姨母,帮宋锦寻一门合适的婚事,这对宋锦和侯府来说,都是再合适不过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