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好。
我承认之前骂早你了。
温昭发现这一次真的不一样,她同往常一般醒来,却没回到宗门秘境,毕竟此处全无灵气。
只是身体极疼,又睁不开眼。温昭就这样五感全失地躺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温昭渐渐能听见外界的响动。悉悉刷刷的声音,在耳畔,温昭不自觉皱眉,太吵了!
简直是有人在她耳边吹拉弹唱,给她办丧礼。
温昭费力睁眼,入目看见不近不远处,一个老头正打量着自己。
再环顾四周,是个山包下,一片荒草无垠,落日低垂,有些寂寥,疑似深秋。
温昭搞不清状况,怎么这次不一样,来到了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伸出手发现自己衣衫褴褛,双手皮肤皲裂,轻探脉搏,一息尚存,似是有人给自己续命了。
疑点颇多,还是询问一下面前这位老头为好,于是沙哑开口:“请问……?”
那老头却是一惊,比温昭还诧异:“豁!丫头你会说话啊!”
“会说话就好办!丫头你先起来……”
话音未落,那老头原想伸手拉起温昭,却被另一个干练的妇女声音打断。
“张道士!你要害死这丫头不成?几日几夜没吃没喝,还不先让丫头喝两口米汤!”
温昭顺着声音望去,才发现张道士身后还站着个干练的女人,操着一口地地道道的蜀中方言,手中捧着碗汤水,一身极为朴素简约的麻衣装扮,干净利落。
打眼望去便知,这女人没有武功,是寻常百姓。
听到那女人的声音,张道士立刻收回手,等着身后的中年女人走近温昭。
那女人扬起一抹微笑,也许是这位妇女面善又并无武功术法的缘故,温昭对她没有戒备。
“丫头,别怕啊。我们都不是坏人,我就是隔壁小水村卖馄炖的杨婶,他是村里的道士。我们几日前就发现你躺着一动不动了,还以为你死了,还是张道士说你一息尚存。
我想着搭把手将你救起,这几日我同他收了摊子就来看看你醒了吗。但是张道士说你被下了符咒,我们都难靠近你,只能远远守着你……”
解释完原委,杨婶递来一碗汤,但没直接喂温昭喝水,只是将瓷碗递近。
“来,丫头你多日滴水未进,先喝点米汤。”
看着温昭不动,张道士赶紧补充,“我们二人真不是坏人,只是小水村夜间寂寥靠近古战场,日落后百鬼夜行,我们也不便在此久留。方才才着急些想将你带走,这汤也没毒,我喝一碗给你看——”
还不等温昭开口辩解,杨婶一个眼刀飞来,“你这神棍就是想白吃白喝我的!张道士你得给钱!”
张道士双手投降,连说几声好:“我这不是怕这丫头害怕嘛~”
温昭接过米汤,小口抿着畅快喝了好几口,太舒服了!
温昭差点被这香味馋哭,面前二人刚在互怼,她不好狼吞虎咽,温昭还是很在意外在形象的,心中盘算这里并无妖气,怎会有百鬼夜行。
杨婶子看着温昭埋头喝汤,叹口气说:“好好一丫头,怎么这么惹人怜!在这趟了这么久,你家里人呢?”
温昭才想起来,还没问这是哪里,将先前的疑惑抛之脑后,想必是小水村戈壁连绵,村人将海市蜃楼误认为鬼市。方才,自己试着捏个净身诀,却发现通身法力全无,除了还记得几个常用的诀,几乎是废人一个。
太奇怪了!她必须要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喝完最后一口汤水,温昭心满意足打了个饱嗝。实在是温昭辟谷太久,如今又成了普通人,太久没吃过东西,情难自控。
饺子汤,太好喝了!
温昭眨着眼望向杨婶,“嬢嬢,我不记得了好多事情,你能和我说说这是哪里吗?”
杨婶回望眼前少女虽浑身灰扑扑,看着惨兮兮的模样,眼睛却是明亮纯澈,心里软的一塌糊涂,“乖儿~天可怜见!”
一旁的张道士捏着胡须,分析道:“莫不是这丫头是天泉边被冲毁的流民,落难至此?”
温昭抓住关键词,“天泉?!”
张道士见温昭感兴趣,立刻摆起架势,“是的,贫道对这事可是了如指掌!”
据张道士介绍,现在已经是玉虚宗少掌门无虞以身证道三百年后。张道士他家是世代修仙,张道士的祖父便是三百年前自告奋勇,助力各门派补天泉的散修。
自无虞补天泉后,虽说大抵堵住了天坑。
可好景不长,十八年前开始,天泉又出现了裂缝,每逢立春、立秋,天泉便会流泻出河水。
往生时河便会泛滥一次,虽说玉虚宗时时来修补,却也有照顾不周的时候。
比如说这次,前几日。往生时河意外泛滥了一次,当时,既不是立春也不是立秋,自然无人警觉,等河水倒灌时,已有几户岸边人家被淹没。
幸好,妙手长老路过及时补上了裂隙,才没酿成大祸。
温昭借着张道士的误会顺势而为,“我确实是流落至此,如今父母离世,可否在村里借住时日?我修养好就去拜入仙门,我会干挺多活的~”
毕竟师尊时常闭关,对她们同门师兄妹都是放养。温昭偶尔会开个小灶,给自己加餐,自认为厨艺倒也不错。
闻言的杨婶颇为动容,连连抚摸温昭的发髻,“不过是加双筷子的事,正好茶楼里缺个打杂的,丫头不嫌弃就来跑跑腿。”
张道士笑了笑,没将温昭的话放在心上,“丫头小小年纪就想修仙?修仙可是很苦的……”
杨婶撞了撞张道士的拂尘,“就你长了嘴?净说些不中听的话!”
张道士立刻喏喏收声,和温昭说了声抱歉,生硬的开导温昭。
“或许你极具慧根,百年后可入仙门!”
谢谢,听完张道士的安慰,温昭连上吊的力气和手段都没有了。
跟着二人慢慢走回小水村,听着张道士和杨婶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劝慰,心中五味杂陈。
好消息:温昭走出了天道安排的宿命。
坏消息:温昭走得太过了,简直是变成了另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突然打破了循环,温昭反而有些不适应,又意外发现了个怪事,如今是喜忧参半。
她需要回到玉虚宗去,自己能察觉体内金丹仍在,只是无法驱动,就好比被什么神秘力量给强行冻结住了,只靠温昭自己,目前无法解开这禁制。
只是自三百年前,温昭也就是无虞,补天泉后,玉虚宗几位堂主均有受到不同程度的内伤,玉虚宗元气大伤。已有三百年未招修士入仙门修行了。
听张道士说,最近却是有招生的打算。想必是这天泉泛滥太过于频繁,玉虚宗人少,全依靠散修维系也不是个倒立。
温昭如今同寻常散修无异,不然就干脆直接捏个诀一眨眼就到了玉虚宗。
悲催的温昭只好从长计议,先留在小水村。
小水村离昭阳山不足百里,等明年立春,她的三弟子凌霜晴来祭拜,温昭直接冲上去相认,就不用大费周章,从加入玉虚宗开始了。
当时的温昭是这么想的,直到今年立春,谁知道凌霜晴不按常理出牌!
直接给昭明山设置了禁制,像温昭现在的平头百姓根本无法靠近!所以温昭只好走最麻烦的那条路,从加入玉虚宗起。
这半年来,温昭日日趁着夜深人静默默修炼,倒是和昔年一般,修炼神速,如今已是筑基期。
张道士自然也能感知几分,连连赞叹温昭修炼一日千里。从没看见温昭修炼,却发现温昭灵气是愈发葱郁。如今使用个寻常法诀,大气也不喘一下,虽比不上往日那般游刃有余,但温昭还是知足常乐。
其实温昭只是在偷偷努力,趁着张道士同杨婶花前月下的时间,埋头修炼,加上往日的功法还记在心里,自然是一日千里。
若不是眼前这身体不能承受太剧烈的灵气,温昭恨不得,直接扎进往生时河,沐浴天地灵气,或能直接步入金丹,重回巅峰!
选择先修炼再回仙门,温昭是有两个考虑,其一是她学点术法才能防身,而自己前身相熟的几位弟子皆是闭关不问世事,温昭顶着这肉体凡胎极难等到他们出关。
其二是,自己这具身体和温昭原身,不能说是一模一样简直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从前的自己若说是雪胎梅骨,清素若九秋之菊,二弟子总打趣说神女何样,师尊便何样。
如今这模样更似是邻家小妹,眉眼弯弯,小小的虎牙对称,看上去狡黠机灵。若她这幅模样出现,又重凝金丹,完完全全是两个人,仙门众人定然不信……
温昭倒霉惯了,事不过三,若是重复循环个三次倒也罢了,她却是困在这故事设定里反反复复死了三百回!
论谁来了都得服了……
于是温昭心里安慰自己:这样也挺好,从前的师尊常说自己总是板着脸一心埋头修炼,无情道修炼出神入化,反而少了一丝人情味。
其实温昭也想像其他师姐师兄般对师尊撒娇偷懒,可是这样会少了很多修炼时间。温昭更爱看几日不见,师尊见温昭修炼有成又突破时脸上的讶异,故而温昭也失去了很多同师尊亲近的机会。
听张道士说,三百年前,师尊修为大损,闭关至今。温昭恨自己不孝,更恨天道下自己的无能为力。不能放温昭去师尊膝下侍奉尽孝,若有机会,温昭绝不会一心扑进修炼。
这都是后话。
温昭利落收拾好东西,留下一封信给二丫,嘴中念念有词,“抱歉了二丫,我该离开小水村了,后面的故事我已誊在书卷上。”
望着窗外明月高悬,温昭有点想宗门了,自她有记忆起,便在宗门修习,这还是她头一回离开宗门这么久。
我承认之前骂早你了。
温昭发现这一次真的不一样,她同往常一般醒来,却没回到宗门秘境,毕竟此处全无灵气。
只是身体极疼,又睁不开眼。温昭就这样五感全失地躺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温昭渐渐能听见外界的响动。悉悉刷刷的声音,在耳畔,温昭不自觉皱眉,太吵了!
简直是有人在她耳边吹拉弹唱,给她办丧礼。
温昭费力睁眼,入目看见不近不远处,一个老头正打量着自己。
再环顾四周,是个山包下,一片荒草无垠,落日低垂,有些寂寥,疑似深秋。
温昭搞不清状况,怎么这次不一样,来到了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伸出手发现自己衣衫褴褛,双手皮肤皲裂,轻探脉搏,一息尚存,似是有人给自己续命了。
疑点颇多,还是询问一下面前这位老头为好,于是沙哑开口:“请问……?”
那老头却是一惊,比温昭还诧异:“豁!丫头你会说话啊!”
“会说话就好办!丫头你先起来……”
话音未落,那老头原想伸手拉起温昭,却被另一个干练的妇女声音打断。
“张道士!你要害死这丫头不成?几日几夜没吃没喝,还不先让丫头喝两口米汤!”
温昭顺着声音望去,才发现张道士身后还站着个干练的女人,操着一口地地道道的蜀中方言,手中捧着碗汤水,一身极为朴素简约的麻衣装扮,干净利落。
打眼望去便知,这女人没有武功,是寻常百姓。
听到那女人的声音,张道士立刻收回手,等着身后的中年女人走近温昭。
那女人扬起一抹微笑,也许是这位妇女面善又并无武功术法的缘故,温昭对她没有戒备。
“丫头,别怕啊。我们都不是坏人,我就是隔壁小水村卖馄炖的杨婶,他是村里的道士。我们几日前就发现你躺着一动不动了,还以为你死了,还是张道士说你一息尚存。
我想着搭把手将你救起,这几日我同他收了摊子就来看看你醒了吗。但是张道士说你被下了符咒,我们都难靠近你,只能远远守着你……”
解释完原委,杨婶递来一碗汤,但没直接喂温昭喝水,只是将瓷碗递近。
“来,丫头你多日滴水未进,先喝点米汤。”
看着温昭不动,张道士赶紧补充,“我们二人真不是坏人,只是小水村夜间寂寥靠近古战场,日落后百鬼夜行,我们也不便在此久留。方才才着急些想将你带走,这汤也没毒,我喝一碗给你看——”
还不等温昭开口辩解,杨婶一个眼刀飞来,“你这神棍就是想白吃白喝我的!张道士你得给钱!”
张道士双手投降,连说几声好:“我这不是怕这丫头害怕嘛~”
温昭接过米汤,小口抿着畅快喝了好几口,太舒服了!
温昭差点被这香味馋哭,面前二人刚在互怼,她不好狼吞虎咽,温昭还是很在意外在形象的,心中盘算这里并无妖气,怎会有百鬼夜行。
杨婶子看着温昭埋头喝汤,叹口气说:“好好一丫头,怎么这么惹人怜!在这趟了这么久,你家里人呢?”
温昭才想起来,还没问这是哪里,将先前的疑惑抛之脑后,想必是小水村戈壁连绵,村人将海市蜃楼误认为鬼市。方才,自己试着捏个净身诀,却发现通身法力全无,除了还记得几个常用的诀,几乎是废人一个。
太奇怪了!她必须要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喝完最后一口汤水,温昭心满意足打了个饱嗝。实在是温昭辟谷太久,如今又成了普通人,太久没吃过东西,情难自控。
饺子汤,太好喝了!
温昭眨着眼望向杨婶,“嬢嬢,我不记得了好多事情,你能和我说说这是哪里吗?”
杨婶回望眼前少女虽浑身灰扑扑,看着惨兮兮的模样,眼睛却是明亮纯澈,心里软的一塌糊涂,“乖儿~天可怜见!”
一旁的张道士捏着胡须,分析道:“莫不是这丫头是天泉边被冲毁的流民,落难至此?”
温昭抓住关键词,“天泉?!”
张道士见温昭感兴趣,立刻摆起架势,“是的,贫道对这事可是了如指掌!”
据张道士介绍,现在已经是玉虚宗少掌门无虞以身证道三百年后。张道士他家是世代修仙,张道士的祖父便是三百年前自告奋勇,助力各门派补天泉的散修。
自无虞补天泉后,虽说大抵堵住了天坑。
可好景不长,十八年前开始,天泉又出现了裂缝,每逢立春、立秋,天泉便会流泻出河水。
往生时河便会泛滥一次,虽说玉虚宗时时来修补,却也有照顾不周的时候。
比如说这次,前几日。往生时河意外泛滥了一次,当时,既不是立春也不是立秋,自然无人警觉,等河水倒灌时,已有几户岸边人家被淹没。
幸好,妙手长老路过及时补上了裂隙,才没酿成大祸。
温昭借着张道士的误会顺势而为,“我确实是流落至此,如今父母离世,可否在村里借住时日?我修养好就去拜入仙门,我会干挺多活的~”
毕竟师尊时常闭关,对她们同门师兄妹都是放养。温昭偶尔会开个小灶,给自己加餐,自认为厨艺倒也不错。
闻言的杨婶颇为动容,连连抚摸温昭的发髻,“不过是加双筷子的事,正好茶楼里缺个打杂的,丫头不嫌弃就来跑跑腿。”
张道士笑了笑,没将温昭的话放在心上,“丫头小小年纪就想修仙?修仙可是很苦的……”
杨婶撞了撞张道士的拂尘,“就你长了嘴?净说些不中听的话!”
张道士立刻喏喏收声,和温昭说了声抱歉,生硬的开导温昭。
“或许你极具慧根,百年后可入仙门!”
谢谢,听完张道士的安慰,温昭连上吊的力气和手段都没有了。
跟着二人慢慢走回小水村,听着张道士和杨婶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劝慰,心中五味杂陈。
好消息:温昭走出了天道安排的宿命。
坏消息:温昭走得太过了,简直是变成了另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突然打破了循环,温昭反而有些不适应,又意外发现了个怪事,如今是喜忧参半。
她需要回到玉虚宗去,自己能察觉体内金丹仍在,只是无法驱动,就好比被什么神秘力量给强行冻结住了,只靠温昭自己,目前无法解开这禁制。
只是自三百年前,温昭也就是无虞,补天泉后,玉虚宗几位堂主均有受到不同程度的内伤,玉虚宗元气大伤。已有三百年未招修士入仙门修行了。
听张道士说,最近却是有招生的打算。想必是这天泉泛滥太过于频繁,玉虚宗人少,全依靠散修维系也不是个倒立。
温昭如今同寻常散修无异,不然就干脆直接捏个诀一眨眼就到了玉虚宗。
悲催的温昭只好从长计议,先留在小水村。
小水村离昭阳山不足百里,等明年立春,她的三弟子凌霜晴来祭拜,温昭直接冲上去相认,就不用大费周章,从加入玉虚宗开始了。
当时的温昭是这么想的,直到今年立春,谁知道凌霜晴不按常理出牌!
直接给昭明山设置了禁制,像温昭现在的平头百姓根本无法靠近!所以温昭只好走最麻烦的那条路,从加入玉虚宗起。
这半年来,温昭日日趁着夜深人静默默修炼,倒是和昔年一般,修炼神速,如今已是筑基期。
张道士自然也能感知几分,连连赞叹温昭修炼一日千里。从没看见温昭修炼,却发现温昭灵气是愈发葱郁。如今使用个寻常法诀,大气也不喘一下,虽比不上往日那般游刃有余,但温昭还是知足常乐。
其实温昭只是在偷偷努力,趁着张道士同杨婶花前月下的时间,埋头修炼,加上往日的功法还记在心里,自然是一日千里。
若不是眼前这身体不能承受太剧烈的灵气,温昭恨不得,直接扎进往生时河,沐浴天地灵气,或能直接步入金丹,重回巅峰!
选择先修炼再回仙门,温昭是有两个考虑,其一是她学点术法才能防身,而自己前身相熟的几位弟子皆是闭关不问世事,温昭顶着这肉体凡胎极难等到他们出关。
其二是,自己这具身体和温昭原身,不能说是一模一样简直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从前的自己若说是雪胎梅骨,清素若九秋之菊,二弟子总打趣说神女何样,师尊便何样。
如今这模样更似是邻家小妹,眉眼弯弯,小小的虎牙对称,看上去狡黠机灵。若她这幅模样出现,又重凝金丹,完完全全是两个人,仙门众人定然不信……
温昭倒霉惯了,事不过三,若是重复循环个三次倒也罢了,她却是困在这故事设定里反反复复死了三百回!
论谁来了都得服了……
于是温昭心里安慰自己:这样也挺好,从前的师尊常说自己总是板着脸一心埋头修炼,无情道修炼出神入化,反而少了一丝人情味。
其实温昭也想像其他师姐师兄般对师尊撒娇偷懒,可是这样会少了很多修炼时间。温昭更爱看几日不见,师尊见温昭修炼有成又突破时脸上的讶异,故而温昭也失去了很多同师尊亲近的机会。
听张道士说,三百年前,师尊修为大损,闭关至今。温昭恨自己不孝,更恨天道下自己的无能为力。不能放温昭去师尊膝下侍奉尽孝,若有机会,温昭绝不会一心扑进修炼。
这都是后话。
温昭利落收拾好东西,留下一封信给二丫,嘴中念念有词,“抱歉了二丫,我该离开小水村了,后面的故事我已誊在书卷上。”
望着窗外明月高悬,温昭有点想宗门了,自她有记忆起,便在宗门修习,这还是她头一回离开宗门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