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谢晦已穿上了府内侍女的服饰,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屋门。
灯火阑珊,院子里尚有侍女值夜,见谢晦已出门,她紧紧跟随其后。
“谢小姐,这么晚了是要去什么地方?”
谢晦已笑眯眯地对她招招手:“我人生地不熟的,你帮我个忙好不好?”
侍女不疑有他:“谢小姐但说无妨。”
谢晦已将头上的发簪摘了下来,放在侍女的手上。
想到那双幽暗的绿瞳,她忽然有些期待他流露出错愕的神情,就像逗弄一条不安分的毒蛇。
“半个时辰后帮我交给李大人,就说这场火我放定了。”
侍女疑惑地看着掌心,却没想到谢晦已抬手一击,直接将她打晕在地。
“委屈你在这里过夜了。”
谢晦已将她搬进屋子里,将门关得严严实实后,才离开院子。她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柄匕首,细看之下,竟与李灵濯今夜放在屋中的别无二致。
匕首不翼而飞,原处只留下一张字条:“多谢。”
谢晦已照着府中侍从打听来的地址,一路朝着青州城西走去。
张大人住在一处二进宅院中。她徘徊良久,发觉躲不开门内的两名侍卫,转头便绕进了紧邻的小巷。
此地不比临街的那排府邸,矮小的民宅带着岁月的痕迹。谢晦已蹑手蹑脚地攀上屋檐,踏着顶棚的瓦砾,走至与张宅一墙之隔的位置。她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奋力向前一跃,双手钩住了张府高墙的外沿,废了好大的力气才成功翻进院子里。
稳稳落地后,谢晦已听见了一阵脚步声,有几名侍女正在交谈。
“老爷怎么又要冰?这是被什么人打了?”
“什么被人打了,是回府的时候心神不宁,一脚踩空了。”
谢晦已躲在种着莲花的水缸后,待人走得稍远些才跟了过去。
“我呸!狗仗人势的东西!不姓李的话他就是个屁!”
“废物,”张大人怒视着跪在门外的女子,“让你多在他面前晃晃,你连个男人都看不住,你想让你爹进大牢是不是?”
他越骂越起劲,那名仆从手没有拿稳,冰袋直接顺着他的鼻梁砸了下去。
张大人抬手就是一巴掌,将人直接扇翻在地:“滚滚滚,都给我滚,我明天完蛋了你们都得跟着玩完!把孙姨娘给我叫进来!”
所有人赶忙从院子里退了出去,谢晦已躲开了人群,贴着墙根踏入其中。
张大人捂着额头,视线有限,见一个侍女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心里不免又是一阵火:“你是哪个院子的侍女?没规矩的,我不是叫了孙姨娘吗?”
“老爷,孙姨娘今夜身子不爽,让奴婢过来侍奉您。”
“不中用!”张大人骂骂咧咧地朝她挥手,“过来!让我看看你。”
谢晦已缓缓走了过去。
张大人眯起眼睛打量她,竟觉得越看越熟悉,直到谢晦已的模样彻底展露在他眼前时,他才露出惊惧的神情。
“你!你!”
他瞪圆双眼栽倒在地,心口上面插着一柄匕首。
谢晦已故技重施,从怀中摸出火油,在尸首上倒了一圈,又将屋中烛台投掷在地。霎那间火光冲天,她不紧不慢地在里面反锁了门,支起窗户跳了出去。
青州城开始下雪了。
李灵濯策马赶到的时候,张宅的后院已经烧塌,通红的火光穿透了漫天大雪。巷子的房子低矮破旧,那些住户被张宅的骚动吵醒,生怕被大火波及,均披着打湿的被单跑到了大街上。
救火的水源源不断地从宅子里流出来,断木瓦片散落得到处都是,今夜的泥泞混乱与山中那夜别无二致。
李灵濯牵着马,越过那些围在外街上看热闹的人群,目光不断扫视四周,直到看见坐在巷子深处石阶上的谢晦已。
坐在黑暗中的她默不作声地望着他,脸上写着等候多时,也写满了无声的挑衅。
他也什么都没说,撑伞缓缓走到她面前。
她抬起头,静静地等着那把伞撑在头顶。
“你让侍女拿发簪过来,不是为了邀我赏月吧?”李灵濯问。
暗卫向他禀告后,他便去她房间叫醒了侍女,接着又去拜访了王同知。看了王同知写的一厚摞子狗屁不通的酸诗,又听他添油加醋地讲述了二人今夜的交谈,他竭力忍住赏他五十大板冲动,径直来到了此地。
“李大人吹了一夜晚风,怎么还没有醒酒?”坐在地上的谢晦已双手举起,里面空无一物,“我身上滴血未沾,莫要冤枉好人。”
她只穿着洁白的中衣,在这样阴沉的冬夜,实在太过单薄,也带着一丝极其残忍的无辜。她笑得恣意而张扬,如同白雪淬炼的锋刃,在晦暗不明的夜擦出了光亮。
李灵濯故作不知,将她从地上拉了起来:“那你神出鬼没的来做什么?做法事?”
谢晦已眉头微蹙:“听说你明日要拿他。怎么?被我抢先一步心里不痛快了?”
李灵濯看着她的眼睛,不知怎地,手中的伞又向她倾斜几分:“你就这般等不及?非要亲手才肯罢休?”
谢晦已只是笑了笑,越过他又朝着巷外走去,像极了一只离群索居的狼。那样洁净无瑕的背影,仿佛真的是他错怪了。
“站住。”李灵濯命令道。
谢晦已转过身,对他投来不解的目光。
李灵濯拿出帕子,拈起她肩上的一缕青丝。不等他用力,那条干净的帕子上便晕开一圈血迹。“你脱不开身的,凡事都会有迹可循。”
谢晦已二话不说便夺走了帕子,随手抄起一块路旁的石头,将其包在其中后向前奋力一甩。
只听“扑通”一声,那条帕子便随着石头沉入江底,再无踪迹。这时她才回头给了他一个挑衅的目光,“我与他非亲非故素不相识,现在你又想如何?”
李灵濯原地站在巷子里,黑暗中瞧不清他的神情:“我目睹了一切,你就不怕我将你绳之以法?”
谢晦已仰头轻笑:“目睹一切?李大人是看见我杀人了?”
说罢,她忽然从袖中掏出李灵濯的匕首,“凶器便是它,待仵作前来验尸,李大人想要如何解释?若无李大人授意,我岂敢谋杀朝廷命官?”
她是不择手段之人,李灵濯对此早有预料。所以他只是撑伞向她靠近了几步,碧澄的眸子缓缓现于风雪中。“我今夜来,不是为了听你威胁我的。”
谢晦已会错了意,却毫无畏惧地站在巷口,挡住了外街涌入的风声:“事已至此,李大人除了替我遮掩,别无他路。”
这十年她活得如同行尸走肉,她早就忘了还有什么人性。倘若上天有意追责,也该追责到那些人头上,凭什么要一再审判自己?
“说到底,李大人还算是我的共犯。倘若你从一开始就将我绳之以法,张大人也不会死,对不对?”
李灵濯不答反问:“你觉得你可以替天行道,越过法理结束他们的性命?”
“法理?新鲜的说法。”谢晦已的目光霎时冷下几分:“天上本该有一双眼睛看着青州城,可是我等得太久了,你以为我不争不抢,能安稳活到上天垂怜的那一天?”
见到黎明的困兽,不会再想回到漆黑的丛林。那些年苟延残喘的蛰伏,只会变成她撕咬敌人的果决。
李灵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试图反复确认这一点:“开弓没有回头箭,谢小姐当真要一条路杀到底?”
谢晦已微眯着眼睛,淬着寒芒的目光宛如露出獠牙的狼:“世本无法,不死不休。”
“各州府衙可不是摆设。”他又近了一步。
“我命如草芥,苟存不过是侥幸,伏法也算是全了李大人的心愿。”
谢晦已扬起嘴角,抬手指向晦暗不明的夜空,语气带着几分戏谑。“天色将明,李大人今夜好梦。”
说罢,她顺势挥了挥手,转身就要离开。
雪有些厚了,一墙之隔,巷子里是无声的剑拔弩张,高墙内是喧闹的一团乱麻。
李灵濯手中的伞忽然掉落在地,滚落了几圈,消失在黑暗中,空无一人的深巷始终回荡着它的声响。
他走出深巷,随她而行,几步便跟在了她的身侧:“衣服穿上。”
没有等她的回答,他解了自己的外衣将她兜头罩住,又一手揽着她向外面走。“莫要让旁人看见你,跟我走。”
谢晦已被他拽得一个踉跄,刚想开口说话,却闻到了他身上淡淡的龙涎香,如今夜匿于厚重云层的月色,乍寒却静谧得令人心安。
于是她话锋一转:“李大人回心转意了?”
“回什么心转什么意?”李灵濯照旧是云淡风轻的语气,“亡命赌徒又不止你一个。”
听到这句话,谢晦已先是不可置信地愣了下,随后垂首浅笑。明知道她今夜定有行动,却不安排人手跟踪——那匕首只怕也是他故意留下的。
李灵濯托她上了马,避开被喧闹惊醒的行人目光,背离那场大火携她策马而逃。
渐行渐远,谢晦已从那堆衣服中探出脑袋,望着前方人迹罕至的街道,她懒散开口:“就此放我离开,也是个好主意。你可以说是先遣我回京,他们哪里会计较我的下落?”
“然后放任你去杀朝廷钦犯?”李灵濯眉眼含笑,随后腾出一只手,紧紧地环在她的腰间:“不妨你来说,你既然有这份把握,为什么非要叫我来?”
谢晦已瞬间绷紧了身体,却故作轻松地说:“下了雪,夜路难走,总要有个法子。”
他又问:“刚下了一刻钟的雪,谢小姐能未卜先知,提前劳烦侍女告知?”
谢晦已解释道:“李大人定会追查过来,我告知与否都是一样的结果。”
“那你为什么叫我来?”他似乎有些不甘,也似乎是为了确认什么,忽然有了刨根问底的欲望:“你大可拖延时间,何必多此一举?只是想威胁我透露更多的案情给你?”
谢晦已语气格外平静:“我并不畏惧你来,更何况我确实需要你那份名单。你这个人很难缠,快刀斩乱麻,仅此而已。”
李灵濯笑了笑,声音如柳絮般随风而至:“所以是想给我一个交代?看来谢小姐还是个有始有终的讲究人。”
谢晦不甘示弱:“我行善积德也不是第一次了,李大人还真是少见多怪。”
李灵濯看着她浑身是刺的样子,不禁抬手轻轻按住她颈间的脉搏。他的追问也接踵而至,撬开了她心门一角:“你在回避我的问题,你为什么想叫我来?”
谢晦感受着自己的脉搏在他掌中跳动,不禁深吸一口气:“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
李灵濯没有再吭声,夜色中,他的眼睛犹如浮屠圆顶中的碧色琉璃。谢晦已没有看见这一刻,却能感受到他的手在收紧。
他眼中的三千世界,未经言语,却能化为一刹执念落在她心间,接二连三的追问,引她读懂了那一瞬间,也读懂了那晦涩难言的情窦。
她不会放任那道涟漪随波消逝,更不会就这样坐以待毙。于是,她的手落在他的手背,划过他的腕间,最终缓缓而又试探性地滑进了他的衣袖之中。
他果然没有任何抗拒,这个人惯会将自己藏在光风霁月的皮囊下,如今将话说开,他更是肆无忌惮。
她幽幽一笑:“问了我那么多问题,不妨由你来说,为什么要帮我?耽误了这么久才来寻我,是怕我鬼迷心窍先去找了王同知?”
她故意顿了顿,慵懒地拖长了音:“发觉我不是你妹妹,你也松了一口气吧?”
猎物与猎人,此消彼长,不再有单方面的俯首就缚。对她的禁锢形同虚设,轻轻一挣,便叫她捏住了命门。
他的答案似乎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答案。然而倘若不是那个一模一样的答案,彼此的问题也不会宣之于口。
他就知道,愈演愈烈的波澜不会只有他一人觉察。她也知道,冠冕堂皇的理由撑不起毫无章法的行径。
大雪掩盖着沉默的罪恶,车轮乍过,马蹄匆匆,边陲之城已然这样泥泞交杂,混乱纠缠……
——那为何今夜乱的不能是他们?
于是,他将下巴轻抵在她的颈间,既是在告诫自己,也是在纵容某种荒唐:
“谢小姐,下不为例。”
那夜青州城里下了很大的雪,一直下到日出时分。
两道身影交叠,于冬夜中抱团取暖,捱过漫漫长夜。
从第一片雪花飘落起,星星点点的肃杀渐渐聚成呜咽的洞箫。风卷庭前冰凌坠地,碎玉敲打轩窗,仿佛一篇韵音残缺的琴谱,毫无排列章法,却在琴弦间杀得你来我往。
直至最后一片雪花拂顶,那场雪崩似有备而来,一瞬间的溃不成军,压断了窗外的竹节,他们听了一整夜,所以他们都记得。
直到这时,谢晦已终于想起来一件事情。
名单呢?怎么又让他给岔过去了?
谢晦已穿上了府内侍女的服饰,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屋门。
灯火阑珊,院子里尚有侍女值夜,见谢晦已出门,她紧紧跟随其后。
“谢小姐,这么晚了是要去什么地方?”
谢晦已笑眯眯地对她招招手:“我人生地不熟的,你帮我个忙好不好?”
侍女不疑有他:“谢小姐但说无妨。”
谢晦已将头上的发簪摘了下来,放在侍女的手上。
想到那双幽暗的绿瞳,她忽然有些期待他流露出错愕的神情,就像逗弄一条不安分的毒蛇。
“半个时辰后帮我交给李大人,就说这场火我放定了。”
侍女疑惑地看着掌心,却没想到谢晦已抬手一击,直接将她打晕在地。
“委屈你在这里过夜了。”
谢晦已将她搬进屋子里,将门关得严严实实后,才离开院子。她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柄匕首,细看之下,竟与李灵濯今夜放在屋中的别无二致。
匕首不翼而飞,原处只留下一张字条:“多谢。”
谢晦已照着府中侍从打听来的地址,一路朝着青州城西走去。
张大人住在一处二进宅院中。她徘徊良久,发觉躲不开门内的两名侍卫,转头便绕进了紧邻的小巷。
此地不比临街的那排府邸,矮小的民宅带着岁月的痕迹。谢晦已蹑手蹑脚地攀上屋檐,踏着顶棚的瓦砾,走至与张宅一墙之隔的位置。她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奋力向前一跃,双手钩住了张府高墙的外沿,废了好大的力气才成功翻进院子里。
稳稳落地后,谢晦已听见了一阵脚步声,有几名侍女正在交谈。
“老爷怎么又要冰?这是被什么人打了?”
“什么被人打了,是回府的时候心神不宁,一脚踩空了。”
谢晦已躲在种着莲花的水缸后,待人走得稍远些才跟了过去。
“我呸!狗仗人势的东西!不姓李的话他就是个屁!”
“废物,”张大人怒视着跪在门外的女子,“让你多在他面前晃晃,你连个男人都看不住,你想让你爹进大牢是不是?”
他越骂越起劲,那名仆从手没有拿稳,冰袋直接顺着他的鼻梁砸了下去。
张大人抬手就是一巴掌,将人直接扇翻在地:“滚滚滚,都给我滚,我明天完蛋了你们都得跟着玩完!把孙姨娘给我叫进来!”
所有人赶忙从院子里退了出去,谢晦已躲开了人群,贴着墙根踏入其中。
张大人捂着额头,视线有限,见一个侍女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心里不免又是一阵火:“你是哪个院子的侍女?没规矩的,我不是叫了孙姨娘吗?”
“老爷,孙姨娘今夜身子不爽,让奴婢过来侍奉您。”
“不中用!”张大人骂骂咧咧地朝她挥手,“过来!让我看看你。”
谢晦已缓缓走了过去。
张大人眯起眼睛打量她,竟觉得越看越熟悉,直到谢晦已的模样彻底展露在他眼前时,他才露出惊惧的神情。
“你!你!”
他瞪圆双眼栽倒在地,心口上面插着一柄匕首。
谢晦已故技重施,从怀中摸出火油,在尸首上倒了一圈,又将屋中烛台投掷在地。霎那间火光冲天,她不紧不慢地在里面反锁了门,支起窗户跳了出去。
青州城开始下雪了。
李灵濯策马赶到的时候,张宅的后院已经烧塌,通红的火光穿透了漫天大雪。巷子的房子低矮破旧,那些住户被张宅的骚动吵醒,生怕被大火波及,均披着打湿的被单跑到了大街上。
救火的水源源不断地从宅子里流出来,断木瓦片散落得到处都是,今夜的泥泞混乱与山中那夜别无二致。
李灵濯牵着马,越过那些围在外街上看热闹的人群,目光不断扫视四周,直到看见坐在巷子深处石阶上的谢晦已。
坐在黑暗中的她默不作声地望着他,脸上写着等候多时,也写满了无声的挑衅。
他也什么都没说,撑伞缓缓走到她面前。
她抬起头,静静地等着那把伞撑在头顶。
“你让侍女拿发簪过来,不是为了邀我赏月吧?”李灵濯问。
暗卫向他禀告后,他便去她房间叫醒了侍女,接着又去拜访了王同知。看了王同知写的一厚摞子狗屁不通的酸诗,又听他添油加醋地讲述了二人今夜的交谈,他竭力忍住赏他五十大板冲动,径直来到了此地。
“李大人吹了一夜晚风,怎么还没有醒酒?”坐在地上的谢晦已双手举起,里面空无一物,“我身上滴血未沾,莫要冤枉好人。”
她只穿着洁白的中衣,在这样阴沉的冬夜,实在太过单薄,也带着一丝极其残忍的无辜。她笑得恣意而张扬,如同白雪淬炼的锋刃,在晦暗不明的夜擦出了光亮。
李灵濯故作不知,将她从地上拉了起来:“那你神出鬼没的来做什么?做法事?”
谢晦已眉头微蹙:“听说你明日要拿他。怎么?被我抢先一步心里不痛快了?”
李灵濯看着她的眼睛,不知怎地,手中的伞又向她倾斜几分:“你就这般等不及?非要亲手才肯罢休?”
谢晦已只是笑了笑,越过他又朝着巷外走去,像极了一只离群索居的狼。那样洁净无瑕的背影,仿佛真的是他错怪了。
“站住。”李灵濯命令道。
谢晦已转过身,对他投来不解的目光。
李灵濯拿出帕子,拈起她肩上的一缕青丝。不等他用力,那条干净的帕子上便晕开一圈血迹。“你脱不开身的,凡事都会有迹可循。”
谢晦已二话不说便夺走了帕子,随手抄起一块路旁的石头,将其包在其中后向前奋力一甩。
只听“扑通”一声,那条帕子便随着石头沉入江底,再无踪迹。这时她才回头给了他一个挑衅的目光,“我与他非亲非故素不相识,现在你又想如何?”
李灵濯原地站在巷子里,黑暗中瞧不清他的神情:“我目睹了一切,你就不怕我将你绳之以法?”
谢晦已仰头轻笑:“目睹一切?李大人是看见我杀人了?”
说罢,她忽然从袖中掏出李灵濯的匕首,“凶器便是它,待仵作前来验尸,李大人想要如何解释?若无李大人授意,我岂敢谋杀朝廷命官?”
她是不择手段之人,李灵濯对此早有预料。所以他只是撑伞向她靠近了几步,碧澄的眸子缓缓现于风雪中。“我今夜来,不是为了听你威胁我的。”
谢晦已会错了意,却毫无畏惧地站在巷口,挡住了外街涌入的风声:“事已至此,李大人除了替我遮掩,别无他路。”
这十年她活得如同行尸走肉,她早就忘了还有什么人性。倘若上天有意追责,也该追责到那些人头上,凭什么要一再审判自己?
“说到底,李大人还算是我的共犯。倘若你从一开始就将我绳之以法,张大人也不会死,对不对?”
李灵濯不答反问:“你觉得你可以替天行道,越过法理结束他们的性命?”
“法理?新鲜的说法。”谢晦已的目光霎时冷下几分:“天上本该有一双眼睛看着青州城,可是我等得太久了,你以为我不争不抢,能安稳活到上天垂怜的那一天?”
见到黎明的困兽,不会再想回到漆黑的丛林。那些年苟延残喘的蛰伏,只会变成她撕咬敌人的果决。
李灵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试图反复确认这一点:“开弓没有回头箭,谢小姐当真要一条路杀到底?”
谢晦已微眯着眼睛,淬着寒芒的目光宛如露出獠牙的狼:“世本无法,不死不休。”
“各州府衙可不是摆设。”他又近了一步。
“我命如草芥,苟存不过是侥幸,伏法也算是全了李大人的心愿。”
谢晦已扬起嘴角,抬手指向晦暗不明的夜空,语气带着几分戏谑。“天色将明,李大人今夜好梦。”
说罢,她顺势挥了挥手,转身就要离开。
雪有些厚了,一墙之隔,巷子里是无声的剑拔弩张,高墙内是喧闹的一团乱麻。
李灵濯手中的伞忽然掉落在地,滚落了几圈,消失在黑暗中,空无一人的深巷始终回荡着它的声响。
他走出深巷,随她而行,几步便跟在了她的身侧:“衣服穿上。”
没有等她的回答,他解了自己的外衣将她兜头罩住,又一手揽着她向外面走。“莫要让旁人看见你,跟我走。”
谢晦已被他拽得一个踉跄,刚想开口说话,却闻到了他身上淡淡的龙涎香,如今夜匿于厚重云层的月色,乍寒却静谧得令人心安。
于是她话锋一转:“李大人回心转意了?”
“回什么心转什么意?”李灵濯照旧是云淡风轻的语气,“亡命赌徒又不止你一个。”
听到这句话,谢晦已先是不可置信地愣了下,随后垂首浅笑。明知道她今夜定有行动,却不安排人手跟踪——那匕首只怕也是他故意留下的。
李灵濯托她上了马,避开被喧闹惊醒的行人目光,背离那场大火携她策马而逃。
渐行渐远,谢晦已从那堆衣服中探出脑袋,望着前方人迹罕至的街道,她懒散开口:“就此放我离开,也是个好主意。你可以说是先遣我回京,他们哪里会计较我的下落?”
“然后放任你去杀朝廷钦犯?”李灵濯眉眼含笑,随后腾出一只手,紧紧地环在她的腰间:“不妨你来说,你既然有这份把握,为什么非要叫我来?”
谢晦已瞬间绷紧了身体,却故作轻松地说:“下了雪,夜路难走,总要有个法子。”
他又问:“刚下了一刻钟的雪,谢小姐能未卜先知,提前劳烦侍女告知?”
谢晦已解释道:“李大人定会追查过来,我告知与否都是一样的结果。”
“那你为什么叫我来?”他似乎有些不甘,也似乎是为了确认什么,忽然有了刨根问底的欲望:“你大可拖延时间,何必多此一举?只是想威胁我透露更多的案情给你?”
谢晦已语气格外平静:“我并不畏惧你来,更何况我确实需要你那份名单。你这个人很难缠,快刀斩乱麻,仅此而已。”
李灵濯笑了笑,声音如柳絮般随风而至:“所以是想给我一个交代?看来谢小姐还是个有始有终的讲究人。”
谢晦不甘示弱:“我行善积德也不是第一次了,李大人还真是少见多怪。”
李灵濯看着她浑身是刺的样子,不禁抬手轻轻按住她颈间的脉搏。他的追问也接踵而至,撬开了她心门一角:“你在回避我的问题,你为什么想叫我来?”
谢晦感受着自己的脉搏在他掌中跳动,不禁深吸一口气:“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
李灵濯没有再吭声,夜色中,他的眼睛犹如浮屠圆顶中的碧色琉璃。谢晦已没有看见这一刻,却能感受到他的手在收紧。
他眼中的三千世界,未经言语,却能化为一刹执念落在她心间,接二连三的追问,引她读懂了那一瞬间,也读懂了那晦涩难言的情窦。
她不会放任那道涟漪随波消逝,更不会就这样坐以待毙。于是,她的手落在他的手背,划过他的腕间,最终缓缓而又试探性地滑进了他的衣袖之中。
他果然没有任何抗拒,这个人惯会将自己藏在光风霁月的皮囊下,如今将话说开,他更是肆无忌惮。
她幽幽一笑:“问了我那么多问题,不妨由你来说,为什么要帮我?耽误了这么久才来寻我,是怕我鬼迷心窍先去找了王同知?”
她故意顿了顿,慵懒地拖长了音:“发觉我不是你妹妹,你也松了一口气吧?”
猎物与猎人,此消彼长,不再有单方面的俯首就缚。对她的禁锢形同虚设,轻轻一挣,便叫她捏住了命门。
他的答案似乎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答案。然而倘若不是那个一模一样的答案,彼此的问题也不会宣之于口。
他就知道,愈演愈烈的波澜不会只有他一人觉察。她也知道,冠冕堂皇的理由撑不起毫无章法的行径。
大雪掩盖着沉默的罪恶,车轮乍过,马蹄匆匆,边陲之城已然这样泥泞交杂,混乱纠缠……
——那为何今夜乱的不能是他们?
于是,他将下巴轻抵在她的颈间,既是在告诫自己,也是在纵容某种荒唐:
“谢小姐,下不为例。”
那夜青州城里下了很大的雪,一直下到日出时分。
两道身影交叠,于冬夜中抱团取暖,捱过漫漫长夜。
从第一片雪花飘落起,星星点点的肃杀渐渐聚成呜咽的洞箫。风卷庭前冰凌坠地,碎玉敲打轩窗,仿佛一篇韵音残缺的琴谱,毫无排列章法,却在琴弦间杀得你来我往。
直至最后一片雪花拂顶,那场雪崩似有备而来,一瞬间的溃不成军,压断了窗外的竹节,他们听了一整夜,所以他们都记得。
直到这时,谢晦已终于想起来一件事情。
名单呢?怎么又让他给岔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