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谢晦已将心法誊抄完毕,此刻正是夜半人静之时。她轻揉着酸涩的肩颈,小心翼翼地收起卷册,推门步入了庭院。
庭院中,有一抹人影在腊梅树下。那人她见过,是李灵濯身边的暗卫,名为素秉。
察觉到谢晦已疑惑的目光,素秉尴尬地打了个招呼:“谢小姐,主子令我留在此地,确保您的安全。”
“发生了何事?”谢晦已询问。
素秉不敢有丝毫懈怠:“张知府途中暴毙,他手下的余孽今夜可能会有所行动。故而主子在傍晚时分以夜猎为名,带领众人前往山林,现下尚未归来。”
谢晦已心中默算片刻,张知府之死不过一日,消息能如此灵通的唯有官府,那些余孽必定藏身其中。“李大人带了什么人?去了哪个方向?”
素秉回答:“西方。青州城的官员多数随行,主子去的是张知府供认的另一处村落,离青州城并不遥远。”
谢晦已语气平淡:“不止是引敌,他还能借夜猎之名去寻找李小姐,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言罢,她抬腿向门外走去。
素秉伸手拦住了她:“谢小姐,主子特别交代,不能让您跟随。”
“谁说我要与他同去?那么危险,我去了又能帮上什么?”谢晦已按下他的手臂:“我现在要去城中一趟,记得带上你的令牌。”
青州多山,城池位于盆地之中,冬季常被阴云笼罩,今夜依旧不见皎洁月色。
谢晦已步履匆匆,素秉紧随其后。走到青州城中的一家当铺前,她驻足于前并叩开了门扉。
伙计被他们惊醒,睡眼惺忪:“这么晚了什么事?”
谢晦已直截了当地说:“典当物件,急需用钱。”
她走上前去,将李灵濯给她的那枚红玉佩从袖中取出:“我需要典当此……”
“且慢!”素秉看清那枚玉佩的模样后,急忙上前一步将其夺回。
谢晦已转头看向素秉,补全了未说完的字:“物。”
素秉紧张得额头渗汗,随即恭敬地将玉佩递还给谢晦已,连请带哄地将谢晦已送出了当铺。“谢小姐,这个东西不能当掉。”
他左右环顾,确认四周无人留意,这才开口:“您看这上面的螭虎纹,这是……圣上赐予主子的,满朝文武不见得有几位能佩戴。谢小姐若是典当御赐之物,可是要掉脑袋的。”
谢晦已若有所思,上下翻动那枚玉佩,在手上掂量了几下,又将其收回袖中。“这是御赐之物?既是赐给李大人的,想来见物如见其人吧?”
“是,这是主子的随身之物,出入官府时有不少人见过的。”素秉察觉到她的意图,赶忙追问:“谢小姐打算用它来做什么?”
谢晦已笑而不语,转身向城西走去。
张宅的大火已被扑灭,然而由于张大人身故,相关案件也暂时搁置。尽管官府尚无定论,但消息已不胫而走,目前张宅上下人心惶惶,焦急等待着官府的判决。
谢晦已敲响了张宅的大门。
“谁呀?”门内一名侍卫应声开门,
院内三五名家丁身着缟素,听见声响,均警觉地转头看向门外。只见来者是一男一女,男子神情庄严,显然是一位公事公办的官吏;女子则气质非凡,眉宇间透露出一抹精明。
侍卫的目光在他们之间徘徊,“你们是何人?”
“官府查案。”谢晦已声音冷峻,一边说着一边示意素秉:“愣着做什么?向他出示你的令牌。”
素秉极不情愿,但暗卫的直觉告诉他,若拒绝这位女主子,后果可能极为严重。
于是,他哭丧着脸,将腰间的令牌展示给侍卫:“官府查案,按这位小姐的指示行事。”
侍卫瞥了一眼那枚令牌,联想到近期青州城内流传的种种传闻,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寒意:“李小姐,您有何吩咐?”
谢晦已云淡风轻地说:“张大人虽已亡故,但他的家眷罪责难逃,去请你们府上主事之人与我一叙。”
片刻后,张夫人与她的女儿战战兢兢地步出府门。
“见过李小姐。”两人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
谢晦已上下打量着她们,在注意到张小姐手腕上隐约的伤痕后,她不禁移开了审视的目光。
“我也不拐弯抹角了。张大人近年来的所作所为,不需我再一一赘述。官府虽未下结论,但不出明日,抄家充公、流放边疆,一切都将板上钉钉。”
张夫人听出她的弦外之音,缓缓抬起头:“李小姐,您的意思是,我们还有商量的余地?”
“自然。我是李家人,这一点夫人您也是知道的。我兄长身为京官,不便直接插手此事,故而令我深夜前来,夫人可要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谢晦已边说边取出那枚螭虎玉佩:“不过我要提醒你,尽管你们未曾参与那些腌臜事,但既然享受过权力的优待,这次无论我叫你做什么,都只能算是以功抵罪,堪堪留下一条命在。”
张夫人原本还将信将疑,一看见那枚眼熟的玉佩,当即拉着张小姐跪了下去。
“我们明白。多谢李大人、李小姐能为我们网开一面,我们张家上下但凭李小姐差遣。”
谢晦已笑着点点头。
“话不多说。张大人私产何在?”
***
李灵濯处理掉山间刺客,押送几名官员返程时,于城门口愣了一瞬。
只见整座青州城灯火通明,犹如深山之中的不夜城,家家户户挂起了节庆的红灯笼,腊月深冬的喜气提前来临,街上隐约有锣鼓声声,令他产生了深深的错愕感。
“墨承,”他喊来身侧的暗卫,“抓个人问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墨承略一点头,策马朝前走去。
那有三三两两的百姓聚集议论,各个红光满面,仿佛发了一笔横财。打听到了消息,墨承一副见了鬼的神情,迅速赶回至李灵濯身侧。
“主子,他们说您开私库发钱了,家家户户都有份。”
李灵濯微微一怔,下一瞬便猜到了始作俑者。
他眼中藏着晦暗不明的笑:
“素秉也跟着某人为虎作伥了?”
谢晦已倚在官府门外,似是等了他许久,听了这话不禁转过头。
“李大人,我可好心提醒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啊。我以你的名义在城中当散财童子,于你的官声大有裨益,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我向来不做亏本买卖,如今为你破例一次,你好自为之。”
官员们被谢晦已挨家挨户敲门揪来办公,百姓们排队领钱,如今的官府门庭若市,在外人面前,李灵濯还是收敛了举动。
他克制地挽住她的衣角,目光低垂:“是想邀功还是讨赏?”
谢晦已不自在地抽出衣角,“回去再说。”
李灵濯觉得她极为反常,便再次抓住了她的衣角,并顺势拽了拽。
只听“啪”地一声,一厚摞子银票就这样掉在了地上。
李灵濯静静地看着她,挑了挑眉:“赃款?你也有份?”
谢晦已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捡了起来,目光坦然,面不红心不跳地说:
“重申一遍,我以你的名义给百姓们发钱了,既有功劳也有苦劳,我拿走我应有的报酬而已,你哪里吃亏?更何况我也是青州百姓,我拿这份钱天经地义。”
她思忖片刻后,又伸手补了一条:
“张知府干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百姓难免会对官府不信任,长此以往,对青州城来说并不是好事。如今有李大人坐镇青州,百姓心安才是最要紧的,还望李大人抓大放小,不必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李灵濯伸手压住她的手指:“那你想让我如何感谢你?”
谢晦已正了正神色,认真地看着他的双眼:
“今夜之事是张夫人与张小姐出的力。我想你刚从村庄回来,就算没有找到李兰畹,也会发现其他流落青州的女子。她们身无长技又无家可归,官府再如何发放赔偿也会被有心人觊觎,不若就让她们这些罪臣家眷接管她们。
“一来,她们识字明理,日后也能让这些女子学个皮毛有立身之本。二来,身份不分贵贱,遭受的白眼也会少些。李大人意下如何?”
李灵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随后开口追问:“那你又是为何没有放过与你同村之人?难道你刀下皆是有罪之人?”
谢晦已瞥了他一眼,若无其事地继续说道:“瞧你带回来不少人,李大人今夜收获颇丰?”
李灵濯神情复杂地移开了目光,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不止……可能需要你帮忙。”
***
谢晦已第一次见到李兰畹,就无比确定,这就是李灵濯的妹妹。
虽然她生得一双清澈杏眼,五官与他两模两样,可身上的那股韧劲并不亚于李灵濯。
见谢晦已步入房间,坐在床榻上的李兰畹略带警惕地抬起头:“你是谁?是那个顶替我身份的?”
谢晦已摊开了双手,立在门前并未再进一步:“是。不过我与你一样,也是被困在青州城的人,你对我不必如此提防。”
李兰畹听见这句话不禁攥紧双拳:“你哪里与我一样了?你是可怜我?还是真心与我同病相怜?你攀着我兄长苟活,只怕嘴里说不出一个他的不好。”
谢晦已忽然笑了一声,随后扯来一张绣墩,端坐在屋中。“我不方便讲,但是不影响我听。现在,我洗耳恭听。”
李兰畹愣了一瞬,随后将头低垂下去:“我没什么好说的。我走丢的时候太小,也是刚知道我有个当锦衣卫指挥使的兄长。”
谢晦已一针见血:“你是恨他来得不巧,还是恨他来得太迟?”
庭院中,有一抹人影在腊梅树下。那人她见过,是李灵濯身边的暗卫,名为素秉。
察觉到谢晦已疑惑的目光,素秉尴尬地打了个招呼:“谢小姐,主子令我留在此地,确保您的安全。”
“发生了何事?”谢晦已询问。
素秉不敢有丝毫懈怠:“张知府途中暴毙,他手下的余孽今夜可能会有所行动。故而主子在傍晚时分以夜猎为名,带领众人前往山林,现下尚未归来。”
谢晦已心中默算片刻,张知府之死不过一日,消息能如此灵通的唯有官府,那些余孽必定藏身其中。“李大人带了什么人?去了哪个方向?”
素秉回答:“西方。青州城的官员多数随行,主子去的是张知府供认的另一处村落,离青州城并不遥远。”
谢晦已语气平淡:“不止是引敌,他还能借夜猎之名去寻找李小姐,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言罢,她抬腿向门外走去。
素秉伸手拦住了她:“谢小姐,主子特别交代,不能让您跟随。”
“谁说我要与他同去?那么危险,我去了又能帮上什么?”谢晦已按下他的手臂:“我现在要去城中一趟,记得带上你的令牌。”
青州多山,城池位于盆地之中,冬季常被阴云笼罩,今夜依旧不见皎洁月色。
谢晦已步履匆匆,素秉紧随其后。走到青州城中的一家当铺前,她驻足于前并叩开了门扉。
伙计被他们惊醒,睡眼惺忪:“这么晚了什么事?”
谢晦已直截了当地说:“典当物件,急需用钱。”
她走上前去,将李灵濯给她的那枚红玉佩从袖中取出:“我需要典当此……”
“且慢!”素秉看清那枚玉佩的模样后,急忙上前一步将其夺回。
谢晦已转头看向素秉,补全了未说完的字:“物。”
素秉紧张得额头渗汗,随即恭敬地将玉佩递还给谢晦已,连请带哄地将谢晦已送出了当铺。“谢小姐,这个东西不能当掉。”
他左右环顾,确认四周无人留意,这才开口:“您看这上面的螭虎纹,这是……圣上赐予主子的,满朝文武不见得有几位能佩戴。谢小姐若是典当御赐之物,可是要掉脑袋的。”
谢晦已若有所思,上下翻动那枚玉佩,在手上掂量了几下,又将其收回袖中。“这是御赐之物?既是赐给李大人的,想来见物如见其人吧?”
“是,这是主子的随身之物,出入官府时有不少人见过的。”素秉察觉到她的意图,赶忙追问:“谢小姐打算用它来做什么?”
谢晦已笑而不语,转身向城西走去。
张宅的大火已被扑灭,然而由于张大人身故,相关案件也暂时搁置。尽管官府尚无定论,但消息已不胫而走,目前张宅上下人心惶惶,焦急等待着官府的判决。
谢晦已敲响了张宅的大门。
“谁呀?”门内一名侍卫应声开门,
院内三五名家丁身着缟素,听见声响,均警觉地转头看向门外。只见来者是一男一女,男子神情庄严,显然是一位公事公办的官吏;女子则气质非凡,眉宇间透露出一抹精明。
侍卫的目光在他们之间徘徊,“你们是何人?”
“官府查案。”谢晦已声音冷峻,一边说着一边示意素秉:“愣着做什么?向他出示你的令牌。”
素秉极不情愿,但暗卫的直觉告诉他,若拒绝这位女主子,后果可能极为严重。
于是,他哭丧着脸,将腰间的令牌展示给侍卫:“官府查案,按这位小姐的指示行事。”
侍卫瞥了一眼那枚令牌,联想到近期青州城内流传的种种传闻,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寒意:“李小姐,您有何吩咐?”
谢晦已云淡风轻地说:“张大人虽已亡故,但他的家眷罪责难逃,去请你们府上主事之人与我一叙。”
片刻后,张夫人与她的女儿战战兢兢地步出府门。
“见过李小姐。”两人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
谢晦已上下打量着她们,在注意到张小姐手腕上隐约的伤痕后,她不禁移开了审视的目光。
“我也不拐弯抹角了。张大人近年来的所作所为,不需我再一一赘述。官府虽未下结论,但不出明日,抄家充公、流放边疆,一切都将板上钉钉。”
张夫人听出她的弦外之音,缓缓抬起头:“李小姐,您的意思是,我们还有商量的余地?”
“自然。我是李家人,这一点夫人您也是知道的。我兄长身为京官,不便直接插手此事,故而令我深夜前来,夫人可要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谢晦已边说边取出那枚螭虎玉佩:“不过我要提醒你,尽管你们未曾参与那些腌臜事,但既然享受过权力的优待,这次无论我叫你做什么,都只能算是以功抵罪,堪堪留下一条命在。”
张夫人原本还将信将疑,一看见那枚眼熟的玉佩,当即拉着张小姐跪了下去。
“我们明白。多谢李大人、李小姐能为我们网开一面,我们张家上下但凭李小姐差遣。”
谢晦已笑着点点头。
“话不多说。张大人私产何在?”
***
李灵濯处理掉山间刺客,押送几名官员返程时,于城门口愣了一瞬。
只见整座青州城灯火通明,犹如深山之中的不夜城,家家户户挂起了节庆的红灯笼,腊月深冬的喜气提前来临,街上隐约有锣鼓声声,令他产生了深深的错愕感。
“墨承,”他喊来身侧的暗卫,“抓个人问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墨承略一点头,策马朝前走去。
那有三三两两的百姓聚集议论,各个红光满面,仿佛发了一笔横财。打听到了消息,墨承一副见了鬼的神情,迅速赶回至李灵濯身侧。
“主子,他们说您开私库发钱了,家家户户都有份。”
李灵濯微微一怔,下一瞬便猜到了始作俑者。
他眼中藏着晦暗不明的笑:
“素秉也跟着某人为虎作伥了?”
谢晦已倚在官府门外,似是等了他许久,听了这话不禁转过头。
“李大人,我可好心提醒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啊。我以你的名义在城中当散财童子,于你的官声大有裨益,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我向来不做亏本买卖,如今为你破例一次,你好自为之。”
官员们被谢晦已挨家挨户敲门揪来办公,百姓们排队领钱,如今的官府门庭若市,在外人面前,李灵濯还是收敛了举动。
他克制地挽住她的衣角,目光低垂:“是想邀功还是讨赏?”
谢晦已不自在地抽出衣角,“回去再说。”
李灵濯觉得她极为反常,便再次抓住了她的衣角,并顺势拽了拽。
只听“啪”地一声,一厚摞子银票就这样掉在了地上。
李灵濯静静地看着她,挑了挑眉:“赃款?你也有份?”
谢晦已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捡了起来,目光坦然,面不红心不跳地说:
“重申一遍,我以你的名义给百姓们发钱了,既有功劳也有苦劳,我拿走我应有的报酬而已,你哪里吃亏?更何况我也是青州百姓,我拿这份钱天经地义。”
她思忖片刻后,又伸手补了一条:
“张知府干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百姓难免会对官府不信任,长此以往,对青州城来说并不是好事。如今有李大人坐镇青州,百姓心安才是最要紧的,还望李大人抓大放小,不必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李灵濯伸手压住她的手指:“那你想让我如何感谢你?”
谢晦已正了正神色,认真地看着他的双眼:
“今夜之事是张夫人与张小姐出的力。我想你刚从村庄回来,就算没有找到李兰畹,也会发现其他流落青州的女子。她们身无长技又无家可归,官府再如何发放赔偿也会被有心人觊觎,不若就让她们这些罪臣家眷接管她们。
“一来,她们识字明理,日后也能让这些女子学个皮毛有立身之本。二来,身份不分贵贱,遭受的白眼也会少些。李大人意下如何?”
李灵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随后开口追问:“那你又是为何没有放过与你同村之人?难道你刀下皆是有罪之人?”
谢晦已瞥了他一眼,若无其事地继续说道:“瞧你带回来不少人,李大人今夜收获颇丰?”
李灵濯神情复杂地移开了目光,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不止……可能需要你帮忙。”
***
谢晦已第一次见到李兰畹,就无比确定,这就是李灵濯的妹妹。
虽然她生得一双清澈杏眼,五官与他两模两样,可身上的那股韧劲并不亚于李灵濯。
见谢晦已步入房间,坐在床榻上的李兰畹略带警惕地抬起头:“你是谁?是那个顶替我身份的?”
谢晦已摊开了双手,立在门前并未再进一步:“是。不过我与你一样,也是被困在青州城的人,你对我不必如此提防。”
李兰畹听见这句话不禁攥紧双拳:“你哪里与我一样了?你是可怜我?还是真心与我同病相怜?你攀着我兄长苟活,只怕嘴里说不出一个他的不好。”
谢晦已忽然笑了一声,随后扯来一张绣墩,端坐在屋中。“我不方便讲,但是不影响我听。现在,我洗耳恭听。”
李兰畹愣了一瞬,随后将头低垂下去:“我没什么好说的。我走丢的时候太小,也是刚知道我有个当锦衣卫指挥使的兄长。”
谢晦已一针见血:“你是恨他来得不巧,还是恨他来得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