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终于妥协了,汪贞高兴地回家睡觉了,皆大欢喜。两具尸体被抬到另一间房子里,冰冷的牢房变得更令人窒息。
次日,太阳升空,只是却无丝毫温度,它既融不了厚厚的冰层,亦照不进黑暗的诏狱,它的存在仿佛只是虚悬,如律法般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即。
一大早,内阁就炸开了锅。
首辅刘正新所料不错,皇帝收到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李才的奏疏,已作批示,允许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三司会审,同时还让提督东厂司礼监太监陈振参与审案。
会审时间就定在今日。
刑部衙署内,乌压压一片挤满了人,三法司长官、首辅、太监皆已到来,连诏狱内冰冷的死人尸体也抬过来了。
刑部尚书萧大安看看时辰,觉得差不多了,便开始问话,“堂下可是犯人毛文?还不将所犯之事如实供述。”
惊堂木啪然震响,毛文身子猛然一颤,嘴唇哆嗦着回道:“小人毛文,是刘大学士家中仆人,今日在此是、是……指认妖书作者。”
“哦?那人是谁?”萧大安语气波澜不惊。
“是达观和林誉。”喉咙仿佛有刀子在割,毛文颓然软倒在了地上,眼中噙着泪花,“他们撰写妖书,并大量刊印、散播。”
惊堂木再次敲响,震碎周围的喁喁细语,萧大安语气凌厉道:“你有何证据?”
毛文视线快速掠过汪贞面颊,想起昨晚他的交待,遂咬牙道:“刘府有一小女孩,是奶妈的女儿,她可以为我作证。”
犯人十分听话,说出想要的答案,萧大安轻轻呼了口气,目光扫视首辅方向,见他微微颔首,遂让人带小女孩入堂对证。
一切都在计划内,小女孩一早便在汪贞的授意下,记下该说的话语。
“我看见他们在府内,印了好多的小册子。当时我很好奇,跑去问了林叔叔,可是他神神秘秘,不肯告诉我,还不让我说出刊印的事。”
小女孩说完,从手中拿出几本册子递上去,恰是几日前四处传播的妖书。
堂内顿时嗡嗡交谈声响起,汇成喧哗的海洋。在座的都是官场人精,谁都能看出这是个局,十岁的小女孩如何能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是有人教唆。
佥都御史李才坐不住了,气得拍案而起,怒吼道:“胡言乱语!”
他几个大步来到女孩身前,唾沫星子飞溅,“谁指使的你,胆敢作伪证,当庭诬陷朝廷大员?”
雷霆巨震,唬得跪在地的小女孩绷不住了,她咬着唇瓣,无助地朝着汪贞方向看去。
李才看在眼里,胸口火气直腾腾上涨,他戟指汪贞,厉声喝问:“可是有人胁迫于你?”
炮火直攻汪贞,甚至不加掩饰。
汪贞猛然起身,指着李才喝道:“这里是刑部大堂,是不是伪证,还未确凿,你激动什么?更何况,她指认的是躺在地上的死人,与刘申有何关联?莫非是欲盖弥彰?”
“贼喊捉贼,厚颜无耻,我看真正该审讯的人是你汪贞,谁允许你私自包围刘府?”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我去刘府拿人,那是他有问题——”
“行了行了,都别吵了,同朝为官,吵吵嚷嚷与街头妇人有何区别?”眼见两人口角相啄,东厂提督陈振忙站起身劝架,“还在审着呢,都激动个什么劲儿?”
陈振身为司礼监提督,乃天子耳目。他在这里,代表着皇帝的威严,因此甫一开口,汪贞与李才纷纷闭嘴、回座。
别人审是不可能了,陈振只能亲自上阵,他随即蹲在女孩身侧,目光与她平视,笑容满面道:“小姑娘,别怕,叔叔不会伤害你。现在我问你一些问题,你告诉叔叔好吗?”
相比较文臣的傲慢态度,陈振面容倒与他的语气一样温柔,女孩听完话,轻轻点了点头。
“你说亲眼看到林誉刊印,那么我问你,你看到妖书印本有多少?”
女孩不假思索,答道:“满屋。”
陈振听完后笑了,道:“妖书薄不过两三页,印本怎么会有满屋呢?”他轻抚几下女孩头发,语气更加和煦,“你再好好想想,印本有几张纸?”
女孩努力回忆汪贞所说的话,“就是一满屋呀。”
她目光随即转向汪贞,见他面带焦急,嘴里小声嘀咕着什么,只是看不明白,又回身对着陈振摇头。
陈振了然于心,只是面上不显,依旧挂着笑,他让人将女孩带下去,转而问毛文:“林誉告诉你哪天刊印妖书?”
“十一月初九”。
“妖书是在初十被查获,难道一日内,你们又写书又做模,还能刊印数千份吗?”
“这——”毛文面露窘色,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李才打断话:“他分明是栽赃陷害,还审什么审,直接拉出去打顿板子,问问看是谁指使。汪都督,你觉得呢?”
再次被李才针对,汪贞怒极,差点没把桌子给掀了,“含沙射影,你有话就直说,这一切难道是我指使的?”
“我可没这样说,但指不定奸臣会自己跳出来。”
“你说谁是奸臣?”汪贞几乎要与李才拼命。
“谁心虚谁就是奸臣。”
“谁心虚了?”
汪李二人吵的火热,堂上其他官员也没闲着,纷纷指指点点,使出小儿吃奶劲骂战、讨伐。场面再次失控,陈振振袖拍案,厉声叱道:“都闭嘴,吵成这样,成何体统。”
嗡嗡声停止,空气中紧张的气氛绷到了极致,案件是审不下去了,陈振遂发话,“今日审讯先到此为止,犯人毛文押解至东厂,待我请示皇上后,再决定审讯日期。”
大约是话语来的突兀,汪贞脸色遽变,凌厉骇然的眼神射向陈振,怒道:“毛文是我锦衣卫抓的人,怎么能去你们东厂?”
陈振冷哼了一声,眼皮子抬起,皮笑肉不笑,“都是为皇上办事,分什么东厂、诏狱的,毛文既然是犯人,去哪里不是关?”
“不成。”
汪贞断然拒绝,“毛文必须关在诏狱,东厂想都不要想。”
他说完后,目示首辅,刘正新遂起身,跟着说道:“毛文既为锦衣卫所擒,自当羁押诏狱。职权分明,岂容混淆?”
首辅发话,要搁平时,饶是陈振也得给足面子,只是现下,由于他们无法无天,实在做的太过分,不给他们一个震慑,这帮人能将京城炸了。
“刘阁老,您也知道我身奉皇命前来,手上虽没圣旨,但皇上金口玉言,谁人也不得违背。所以,还望阁老行个方便。”
陈振是太监内相,刘正新是文臣外相,两人算是天生的对手与冤家,若是意见一致还好,若是意见相左,便是灾难,就如眼下,两人谁也不服谁。
两相之争,底下人眼观鼻鼻观心,片刻前还吵嚷的厅堂,一时落针可闻,谁也不吭声说话了,众人陷入了沉默。
刘正新眉头都没皱一下,态度依旧强硬,“毛文必须关在诏狱!!”这是底线,若是连阉人都抢不过,传了出去,他这个首辅还不被人笑死。
俩人正僵持着,突然门外来了一个宦官,面带焦急,直冲着陈振而来,贴近他耳畔低语:“太子殿下失踪了。”
“……什么?”
陈振面色大变,也顾不得和刘正新抢人了,立刻抛下满堂高官,带着近侍匆忙离开。
走出刑部衙署,小太监才说道:“今日我碰到慈庆宫的刘恒,他告诉我大概三日前,殿下出宫访刘申,正好碰到锦衣卫包围刘府,他们与太子走散,到今日殿下还没回去,生死未知。”
陈振两眼一黑,几乎要昏厥过去,储君失踪,这是天大的事情,他们却几乎一无所知,若是真出了事,他无法想象。
“皇上知道了吗?”陈振问。
“不知。刘恒说太子是秘密出宫,不能让皇上知道。因此这几日,他们在京城到处找,但大海捞针,无丝毫踪迹。他的意思是,让我们厂卫带些人,跟着一起寻人。”
陈振气得发抖,“刘恒怎么敢隐瞒到现在?”
怒骂了慈庆宫内侍后,陈振马不停蹄往皇宫赶,向皇帝陈述审讯结果。至于找人之事,他让人带着十余名心腹,先与刘恒会和,商讨如何寻人。
陈振走后,刘正新立即遣散堂内众人,只留下自己的心腹,萧大安、汪贞,连带着徐瑄也叫了进来。
刘正新先是介绍徐瑄与他们认识,说道:“子微,以后你跟着萧尚书好好做事,刑部是我们的地盘,务必要把这一亩三分地守好,听明白没?”
徐瑄朝着萧大安作了个揖,而后抬起脸,道:“学生谨记,以后还望尚书多多指教。”
身边多了个帮手,萧大安自然满心欢喜,连连夸赞徐瑄。
几人重新坐定后,刘正新说道:“毛文供述怕是已废了,我们还得想其他办法。”他抬眼看向徐瑄,问道:“贵妃那边可有指示?”
徐瑄一怔,道:“我有几日未曾入宫,宫内现下情况,我也不知晓。”
“你找时间再入宫一趟,问问贵妃,皇上现在是什么态度。只有摸清了皇上想法,我们才好进行下一步。”
与徐瑄交待完,刘正新又道:“搜索京城,有没有什么发现?”
萧大安先是摇摇头,又思忖几下,说道:“有一件事,昨日巡城御史元廷说,他发现京城乞丐都换上了新棉衣。他让人调查了一番,恰好发现,时间与妖书有重合,只是还没来得及核实,自己先病倒了,便把消息告诉了我。”
“……乞丐?”
几人俱吃惊不已。
妖书能在一夜间遍布京师,背后必然有大量人手配合,此前他们一直将破案重点放在刊印店上,却忽视了人手问题。
徐瑄眸光微动,他随即上前,说道:“我去查。”
“你?”刘正新一怔,沉吟几息后,点了点头道:“也行。”
刑部现在缺人严重,查案这种吃力不讨好之事,徐瑄想做,刘正新倒也不想拒绝,他同意徐瑄前去调查,并且还以首辅名义,调拨锦衣卫协助。
“若发现可疑之人,定要将人拘至诏狱,剩下的便交由汪都督审问。”刘正新特意嘱托。
徐瑄甫一离去,堂内凝滞之气顿散。
“人可靠吗?”说话的是刑部尚书萧大安,正是徐瑄的顶头上司。
刘正新笑道:“怎么,你觉得他有问题?”
“我只是觉得看不透这个人,年纪轻轻,心机倒是深沉。”
“毕竟是沈家的女婿,贵妃的眼线,来了刑部,就当作菩萨供着,他要做什么就随他,反正出了事有贵妃担着,与我们无关。至于是否可信,我不是派了锦衣卫同去吗?”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调侃完,萧大安又问道:“郭铮那边问出什么了?”
郭铮是礼部侍郎,没有直接证据,没法直接逮捕审讯他,但他的亲属、朋友等十几人,全被刘正新抓到诏狱审了一遍。
提及郭铮,刘正新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大张旗鼓将人抓到诏狱,不仅一个有用的信息没套出来,自己反先被督察院的御史弹劾;再加上毛文作伪失败,眼下皇帝的桌上,恐怕多的是攻讦他的奏疏。
想到此,他也坐不住了,吩咐将毛文带到诏狱关好,又让两人配合同审郭铮朋党,自己却先告辞,前往内阁处理公务去了。
而另一边,徐瑄领了首辅的手令,点了三十名锦衣卫,径直带人离开衙署。
冬日的街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对达官贵人天大的妖书案,在京城小民眼中不值一文,甚至还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皇城南端,正阳门内的棋盘街,绸缎、瓷器、文房四宝应有尽有,这里云集京城官员和富商。
一家茶馆内,陆陆续续坐满了人,徐瑄令锦衣卫原地待命,自己下了马,径直向茶馆门口蹲着的乞丐走去。
一路走来,徐瑄一直在寻找身穿新衣的乞丐,终于找到了一位。乞丐面色蜡黄,手持缺口的破碗,一双眼珠子滴溜溜转着,紧紧盯着走入茶馆的衣摆,每见锦衣华服者,总会哀嚎乞讨。
一块银子咚地一声投入碗中,乞丐眼睛一亮,便见一身官府的徐瑄近在眼前。
“在这里多久了?”徐瑄问。
“几年前就在这了。”
乞丐攫起碗中银两,以齿轻啮,眉开眼笑,对着徐瑄连连道谢。
乞讨多年,乞丐也非傻子,眼前人既是官府人,又一下给了这么多钱,一定有事要问,所以他道:“大人,您要打听什么?”
徐瑄笑道:“你的衣服是怎么来的?”
乞丐脸上的笑容顿时收住,他面色微变,嘴唇嗫嚅着,迟迟没有声音发出。徐瑄见状,又从荷包里拿出银子,说道:“告诉我,它就是你的。”
银子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莹莹白光,乞丐吞了吞口水,将手伸向身前,待几块银两准确放入掌心中,才说道:“几日前,有人组织发揭帖,一人赏了件过冬棉衣。”
徐瑄拿出揭帖递给乞丐,问道:“你看下,是不是你们发的那份?”
乞丐点头称是。
徐瑄又问:“你知不知道是谁组织的?”
“我不知道,那人戴着面具,不过我们衣服是在江南胡同领的。”徐瑄给钱大方,且态度温和,乞丐也就如实相告。
问完话,乞丐拿着银钱一溜烟消失不见,有人走过来,问道:“徐主事,我们现在去哪儿?”
“去……江南胡同。”
次日,太阳升空,只是却无丝毫温度,它既融不了厚厚的冰层,亦照不进黑暗的诏狱,它的存在仿佛只是虚悬,如律法般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即。
一大早,内阁就炸开了锅。
首辅刘正新所料不错,皇帝收到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李才的奏疏,已作批示,允许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三司会审,同时还让提督东厂司礼监太监陈振参与审案。
会审时间就定在今日。
刑部衙署内,乌压压一片挤满了人,三法司长官、首辅、太监皆已到来,连诏狱内冰冷的死人尸体也抬过来了。
刑部尚书萧大安看看时辰,觉得差不多了,便开始问话,“堂下可是犯人毛文?还不将所犯之事如实供述。”
惊堂木啪然震响,毛文身子猛然一颤,嘴唇哆嗦着回道:“小人毛文,是刘大学士家中仆人,今日在此是、是……指认妖书作者。”
“哦?那人是谁?”萧大安语气波澜不惊。
“是达观和林誉。”喉咙仿佛有刀子在割,毛文颓然软倒在了地上,眼中噙着泪花,“他们撰写妖书,并大量刊印、散播。”
惊堂木再次敲响,震碎周围的喁喁细语,萧大安语气凌厉道:“你有何证据?”
毛文视线快速掠过汪贞面颊,想起昨晚他的交待,遂咬牙道:“刘府有一小女孩,是奶妈的女儿,她可以为我作证。”
犯人十分听话,说出想要的答案,萧大安轻轻呼了口气,目光扫视首辅方向,见他微微颔首,遂让人带小女孩入堂对证。
一切都在计划内,小女孩一早便在汪贞的授意下,记下该说的话语。
“我看见他们在府内,印了好多的小册子。当时我很好奇,跑去问了林叔叔,可是他神神秘秘,不肯告诉我,还不让我说出刊印的事。”
小女孩说完,从手中拿出几本册子递上去,恰是几日前四处传播的妖书。
堂内顿时嗡嗡交谈声响起,汇成喧哗的海洋。在座的都是官场人精,谁都能看出这是个局,十岁的小女孩如何能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是有人教唆。
佥都御史李才坐不住了,气得拍案而起,怒吼道:“胡言乱语!”
他几个大步来到女孩身前,唾沫星子飞溅,“谁指使的你,胆敢作伪证,当庭诬陷朝廷大员?”
雷霆巨震,唬得跪在地的小女孩绷不住了,她咬着唇瓣,无助地朝着汪贞方向看去。
李才看在眼里,胸口火气直腾腾上涨,他戟指汪贞,厉声喝问:“可是有人胁迫于你?”
炮火直攻汪贞,甚至不加掩饰。
汪贞猛然起身,指着李才喝道:“这里是刑部大堂,是不是伪证,还未确凿,你激动什么?更何况,她指认的是躺在地上的死人,与刘申有何关联?莫非是欲盖弥彰?”
“贼喊捉贼,厚颜无耻,我看真正该审讯的人是你汪贞,谁允许你私自包围刘府?”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我去刘府拿人,那是他有问题——”
“行了行了,都别吵了,同朝为官,吵吵嚷嚷与街头妇人有何区别?”眼见两人口角相啄,东厂提督陈振忙站起身劝架,“还在审着呢,都激动个什么劲儿?”
陈振身为司礼监提督,乃天子耳目。他在这里,代表着皇帝的威严,因此甫一开口,汪贞与李才纷纷闭嘴、回座。
别人审是不可能了,陈振只能亲自上阵,他随即蹲在女孩身侧,目光与她平视,笑容满面道:“小姑娘,别怕,叔叔不会伤害你。现在我问你一些问题,你告诉叔叔好吗?”
相比较文臣的傲慢态度,陈振面容倒与他的语气一样温柔,女孩听完话,轻轻点了点头。
“你说亲眼看到林誉刊印,那么我问你,你看到妖书印本有多少?”
女孩不假思索,答道:“满屋。”
陈振听完后笑了,道:“妖书薄不过两三页,印本怎么会有满屋呢?”他轻抚几下女孩头发,语气更加和煦,“你再好好想想,印本有几张纸?”
女孩努力回忆汪贞所说的话,“就是一满屋呀。”
她目光随即转向汪贞,见他面带焦急,嘴里小声嘀咕着什么,只是看不明白,又回身对着陈振摇头。
陈振了然于心,只是面上不显,依旧挂着笑,他让人将女孩带下去,转而问毛文:“林誉告诉你哪天刊印妖书?”
“十一月初九”。
“妖书是在初十被查获,难道一日内,你们又写书又做模,还能刊印数千份吗?”
“这——”毛文面露窘色,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李才打断话:“他分明是栽赃陷害,还审什么审,直接拉出去打顿板子,问问看是谁指使。汪都督,你觉得呢?”
再次被李才针对,汪贞怒极,差点没把桌子给掀了,“含沙射影,你有话就直说,这一切难道是我指使的?”
“我可没这样说,但指不定奸臣会自己跳出来。”
“你说谁是奸臣?”汪贞几乎要与李才拼命。
“谁心虚谁就是奸臣。”
“谁心虚了?”
汪李二人吵的火热,堂上其他官员也没闲着,纷纷指指点点,使出小儿吃奶劲骂战、讨伐。场面再次失控,陈振振袖拍案,厉声叱道:“都闭嘴,吵成这样,成何体统。”
嗡嗡声停止,空气中紧张的气氛绷到了极致,案件是审不下去了,陈振遂发话,“今日审讯先到此为止,犯人毛文押解至东厂,待我请示皇上后,再决定审讯日期。”
大约是话语来的突兀,汪贞脸色遽变,凌厉骇然的眼神射向陈振,怒道:“毛文是我锦衣卫抓的人,怎么能去你们东厂?”
陈振冷哼了一声,眼皮子抬起,皮笑肉不笑,“都是为皇上办事,分什么东厂、诏狱的,毛文既然是犯人,去哪里不是关?”
“不成。”
汪贞断然拒绝,“毛文必须关在诏狱,东厂想都不要想。”
他说完后,目示首辅,刘正新遂起身,跟着说道:“毛文既为锦衣卫所擒,自当羁押诏狱。职权分明,岂容混淆?”
首辅发话,要搁平时,饶是陈振也得给足面子,只是现下,由于他们无法无天,实在做的太过分,不给他们一个震慑,这帮人能将京城炸了。
“刘阁老,您也知道我身奉皇命前来,手上虽没圣旨,但皇上金口玉言,谁人也不得违背。所以,还望阁老行个方便。”
陈振是太监内相,刘正新是文臣外相,两人算是天生的对手与冤家,若是意见一致还好,若是意见相左,便是灾难,就如眼下,两人谁也不服谁。
两相之争,底下人眼观鼻鼻观心,片刻前还吵嚷的厅堂,一时落针可闻,谁也不吭声说话了,众人陷入了沉默。
刘正新眉头都没皱一下,态度依旧强硬,“毛文必须关在诏狱!!”这是底线,若是连阉人都抢不过,传了出去,他这个首辅还不被人笑死。
俩人正僵持着,突然门外来了一个宦官,面带焦急,直冲着陈振而来,贴近他耳畔低语:“太子殿下失踪了。”
“……什么?”
陈振面色大变,也顾不得和刘正新抢人了,立刻抛下满堂高官,带着近侍匆忙离开。
走出刑部衙署,小太监才说道:“今日我碰到慈庆宫的刘恒,他告诉我大概三日前,殿下出宫访刘申,正好碰到锦衣卫包围刘府,他们与太子走散,到今日殿下还没回去,生死未知。”
陈振两眼一黑,几乎要昏厥过去,储君失踪,这是天大的事情,他们却几乎一无所知,若是真出了事,他无法想象。
“皇上知道了吗?”陈振问。
“不知。刘恒说太子是秘密出宫,不能让皇上知道。因此这几日,他们在京城到处找,但大海捞针,无丝毫踪迹。他的意思是,让我们厂卫带些人,跟着一起寻人。”
陈振气得发抖,“刘恒怎么敢隐瞒到现在?”
怒骂了慈庆宫内侍后,陈振马不停蹄往皇宫赶,向皇帝陈述审讯结果。至于找人之事,他让人带着十余名心腹,先与刘恒会和,商讨如何寻人。
陈振走后,刘正新立即遣散堂内众人,只留下自己的心腹,萧大安、汪贞,连带着徐瑄也叫了进来。
刘正新先是介绍徐瑄与他们认识,说道:“子微,以后你跟着萧尚书好好做事,刑部是我们的地盘,务必要把这一亩三分地守好,听明白没?”
徐瑄朝着萧大安作了个揖,而后抬起脸,道:“学生谨记,以后还望尚书多多指教。”
身边多了个帮手,萧大安自然满心欢喜,连连夸赞徐瑄。
几人重新坐定后,刘正新说道:“毛文供述怕是已废了,我们还得想其他办法。”他抬眼看向徐瑄,问道:“贵妃那边可有指示?”
徐瑄一怔,道:“我有几日未曾入宫,宫内现下情况,我也不知晓。”
“你找时间再入宫一趟,问问贵妃,皇上现在是什么态度。只有摸清了皇上想法,我们才好进行下一步。”
与徐瑄交待完,刘正新又道:“搜索京城,有没有什么发现?”
萧大安先是摇摇头,又思忖几下,说道:“有一件事,昨日巡城御史元廷说,他发现京城乞丐都换上了新棉衣。他让人调查了一番,恰好发现,时间与妖书有重合,只是还没来得及核实,自己先病倒了,便把消息告诉了我。”
“……乞丐?”
几人俱吃惊不已。
妖书能在一夜间遍布京师,背后必然有大量人手配合,此前他们一直将破案重点放在刊印店上,却忽视了人手问题。
徐瑄眸光微动,他随即上前,说道:“我去查。”
“你?”刘正新一怔,沉吟几息后,点了点头道:“也行。”
刑部现在缺人严重,查案这种吃力不讨好之事,徐瑄想做,刘正新倒也不想拒绝,他同意徐瑄前去调查,并且还以首辅名义,调拨锦衣卫协助。
“若发现可疑之人,定要将人拘至诏狱,剩下的便交由汪都督审问。”刘正新特意嘱托。
徐瑄甫一离去,堂内凝滞之气顿散。
“人可靠吗?”说话的是刑部尚书萧大安,正是徐瑄的顶头上司。
刘正新笑道:“怎么,你觉得他有问题?”
“我只是觉得看不透这个人,年纪轻轻,心机倒是深沉。”
“毕竟是沈家的女婿,贵妃的眼线,来了刑部,就当作菩萨供着,他要做什么就随他,反正出了事有贵妃担着,与我们无关。至于是否可信,我不是派了锦衣卫同去吗?”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调侃完,萧大安又问道:“郭铮那边问出什么了?”
郭铮是礼部侍郎,没有直接证据,没法直接逮捕审讯他,但他的亲属、朋友等十几人,全被刘正新抓到诏狱审了一遍。
提及郭铮,刘正新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大张旗鼓将人抓到诏狱,不仅一个有用的信息没套出来,自己反先被督察院的御史弹劾;再加上毛文作伪失败,眼下皇帝的桌上,恐怕多的是攻讦他的奏疏。
想到此,他也坐不住了,吩咐将毛文带到诏狱关好,又让两人配合同审郭铮朋党,自己却先告辞,前往内阁处理公务去了。
而另一边,徐瑄领了首辅的手令,点了三十名锦衣卫,径直带人离开衙署。
冬日的街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对达官贵人天大的妖书案,在京城小民眼中不值一文,甚至还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皇城南端,正阳门内的棋盘街,绸缎、瓷器、文房四宝应有尽有,这里云集京城官员和富商。
一家茶馆内,陆陆续续坐满了人,徐瑄令锦衣卫原地待命,自己下了马,径直向茶馆门口蹲着的乞丐走去。
一路走来,徐瑄一直在寻找身穿新衣的乞丐,终于找到了一位。乞丐面色蜡黄,手持缺口的破碗,一双眼珠子滴溜溜转着,紧紧盯着走入茶馆的衣摆,每见锦衣华服者,总会哀嚎乞讨。
一块银子咚地一声投入碗中,乞丐眼睛一亮,便见一身官府的徐瑄近在眼前。
“在这里多久了?”徐瑄问。
“几年前就在这了。”
乞丐攫起碗中银两,以齿轻啮,眉开眼笑,对着徐瑄连连道谢。
乞讨多年,乞丐也非傻子,眼前人既是官府人,又一下给了这么多钱,一定有事要问,所以他道:“大人,您要打听什么?”
徐瑄笑道:“你的衣服是怎么来的?”
乞丐脸上的笑容顿时收住,他面色微变,嘴唇嗫嚅着,迟迟没有声音发出。徐瑄见状,又从荷包里拿出银子,说道:“告诉我,它就是你的。”
银子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莹莹白光,乞丐吞了吞口水,将手伸向身前,待几块银两准确放入掌心中,才说道:“几日前,有人组织发揭帖,一人赏了件过冬棉衣。”
徐瑄拿出揭帖递给乞丐,问道:“你看下,是不是你们发的那份?”
乞丐点头称是。
徐瑄又问:“你知不知道是谁组织的?”
“我不知道,那人戴着面具,不过我们衣服是在江南胡同领的。”徐瑄给钱大方,且态度温和,乞丐也就如实相告。
问完话,乞丐拿着银钱一溜烟消失不见,有人走过来,问道:“徐主事,我们现在去哪儿?”
“去……江南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