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什么糖?你阿爷、两个阿叔在田里忙着干着重活苦力活,你只想到自己想吃的东西,真是天生冷心冷肺。卖了鸡蛋,先买盐,再去割点肥肉回来,一家人能吃顿好的。”赵春花劈头盖脸地教训了姜可一通。

    姜可抿了抿嘴,再次庆幸自己不是真的7岁幼童。家里一向是赵春花做主,她这样说,没有人敢反驳,二婶三婶在家里显得更忙了起来。

    姜秋听不懂好赖,没心没肺地说,“阿娘,家里那些鸡都是二丫养的,买点糖果挺好的,大家都爱吃。”

    赵春花无奈地看着姜秋,运了运气,还是忍不住打了她一下,训斥道,“买鸡仔的钱是我拿的,家里每个人都帮忙了,怎么是二丫一个人养的。你十来岁了,还这么不懂事。”接着狠狠训了姜秋一顿,姜秋被说得眼泪汪汪。姜家最小的虎子和四丫都懂事得不敢说话。

    姜可很不服气,只是……她张了张嘴,又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她特别想知道这个朝代是怎样的,想知道这个朝代还是她记忆中存在过的那些王朝吗。唉,这时可不能再和阿奶对着干,而且小姑的样子着实有些可怜。继续忍吧,刚刚已经服软,可不能功亏一篑。

    姜可脑海里各种念头打转。

    她小声劝说,“阿奶,小姑是心疼我们这些侄子侄女才这样说的,你就别骂她了。”赵春花正需要这样的台阶,很快就把狠戳姜秋脑袋的手收了回去。

    姜可继续说,“咱家的鸡蛋是真的好,好多都是一蛋双黄,特别少见。阿奶,你说秀才老爷看鸡蛋这么少见,会不会一个高兴,就把我们所有的蛋都要了。”

    赵春花嗤笑两声,“人家可是秀才,读过书的,什么没有见过。不过……你说得有点意思,我听人提过几嘴,这双黄的蛋吃了对身体好。”赵春花说着说着,突然觉得卖鸡蛋说不定真的可行。这鸡蛋如果只是换给村里

    的人或者去集市上换东西,有点亏了。

    她看了看家里的孙子孙女,皱了皱眉。大丫年纪最大,只是胆子小,嘴笨;二丫的话,嘴皮子招人恨,但有个好处就是不会吃亏。大孙子就算了,这么累的活他不能干。三丫四丫年纪小,路都走不远。

    “阿奶,你就让我和二叔一起去县里吧,他不好开口,小孩子如果说了什么不合适的话,大人们总不好和我计较。卖鸡蛋得来的铜板,我一定全交给你。”姜可拍了拍胸脯,保证道。

    赵春花听着有几分受用,露出了笑意,算是同意了,“行吧,等下月初一,你就跟着阿宝他爹一起去县里。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这鸡蛋都是家里的,你可别起歪心思,想着偷偷藏钱。”

    姜可……

    “就算二丫偷藏钱,阿娘你也发现不了吧。”姜秋嘀咕了几句,她一向认为家里最聪明的就属二丫,娘怎么可能发现。

    赵春花瞪了姜秋一眼,立刻吩咐埋头干活的大孙女,“大丫,到时你跟着一起去,和二丫有个照应。你是家里最大的,最懂事,千万别让这死丫头和人吵架,拖累我们全家。这县里到处都是贵人,我们谁也得罪不起……”她絮絮叨叨,叮嘱了大丫很多。

    姜大丫没想到自己能跟着去,激动地点了点头,认真地听着,边听边点头。

    姜家除了正屋,还有三间屋子,几年前重新进行分配。较大的两间分别给了姜二叔、姜三叔两大家子。最小的屋子紧挨着正屋,本来是姜可一个人睡。

    等到姜可5岁,小姑姜秋从爷奶的正屋搬了出来,两人开始睡在一张床。

    一年后,姜满仓重新给姜秋打了一张床榻,姑侄俩才分开睡。屋子的中间有一道用枯草编的帘子,简单分隔了房间。两人除了几件衣服,寻不出什么值钱的玩意儿,都是些鸡零狗碎的小东西。

    姜秋有自制小零食,她像小仓鼠一样藏了很多吃的,比如红薯干,南瓜子之类。姜可则喜欢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有河里捡到的好看的鹅卵石,还有山上挖到的野花。

    吃完晚食,姜可打了一盆热水进屋,姜秋正倚在床边磕瓜子,她吃的是南瓜子。家里煮南瓜的话,能挖出很多南瓜籽。除了留种,其他南瓜籽会洗干净后后炒干水分收起来,当做孩子们的零食。这两年,姜秋被赵春花拘着学做饭,她总能偷偷藏下一些小零食。

    “二丫,你吃吗?”姜秋伸出手,大方地问。

    姜可摇了摇头,漱口后她就不会吃东西了。她仔细地用布条沾了沾热水,擦手洗脚。热水不是每天都有的,她很珍惜。

    人的底线就是用来打破的。姜可现在已经不再细想卫生不卫生,保持基本的干净就已经是倾尽全力了。

    等倒掉脏水,姜可没有闲下来。她小心地将墙角的几盆兰花端起来放在桌上,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被分枝栽种的兰花长势很不错,几个花苞陆陆续续开了花,隐隐传来一阵清香。姜可用力吸了几口,很好闻,她兴奋地对姜秋说,“小姑,你看看我的花,是不是长得更好了?”

    姜秋走过来,看了看淡色的花苞,实话实说,“叶子是更多了,但山上有更多好看的花啊。这花好不容易开了花,颜色还这么淡,你怎么就挑这个养。唉,娘差点想把这几盆花扔了,还好我拦下来了。”

    “你不懂,读书人就喜欢这种。”姜可小心地摸了摸叶子,“小姑,到时有人买的话,我就给你买蒸糕和蜜果子。”

    “要不你再去山上采点其他花吧,呵呵。”姜秋觉得没人会买这么素雅的花,“等我有空,上山帮你采点好看的花,到时给你买糖吃。”

    我那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姜可不服气地想。她听二叔说过县城里的读书人多,读书人嘛,总喜欢标榜自己的清高。这深谷幽兰的样子,很契合读书人的喜好。到时如果再编一个故事,兰花肯定能推销出去。

    姜可很是乐观。

    接下来几天,姜二婶、三婶开始忙了起来。去年姜家卖了几批蔬菜瓜果,卖的价格都不错,还得了一笔赏钱,两人看在眼里。这次赵春花发话,只要不是卖家里的东西,得来的钱归各家所有。

    姜二婶三婶准备了春笋、野菜这些时鲜玩意,把它们收拾得干干净净。

    姜可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除了带两盆兰花,她想出了一个玩意儿。她求三叔帮着用竹子编了六个小笼子,每个笼子装了一只身体健壮,叫声嘹亮的蝈蝈。

    这是姜可漫山遍野地找出来的,当时找着了十几只,经过细细筛选,最“健壮”的六只“脱颖而出”,有了自己单独的“一室户”。

    看到这些蝈蝈,姜阿宝的眼睛都要黏在上面了,期期艾艾地想要一只被淘汰的蝈蝈。

    姜阿宝可不敢抢姜可的东西,姜可打他从来不会手下留情,而且打的地方都是肉多的地方,别人发现不了。刚开始,姜阿宝会和阿奶告状,赵春花骂姜可,还会上手掐她。但姜可如果吃了亏。对他会更加不客气,背地里打他更狠。上个月就是如此,姜阿宝后来被姜可狠狠收拾了一顿。

    “二姐,你给我一只,我不要笼子里的,要这些,可以吗,求求你了。”姜阿宝指了指一个稍大的笼子里,里面挤满了淘汰下来的蝈蝈。

    “本来就要放出去的,现在都给你了。”姜可心情不错,大方地允诺。

    姜阿宝的眼睛都亮了,他着急地把那个竹编笼子搂在怀里,对着姜可大夸特夸。“谢谢二姐,你太厉害了,能抓这么多。我和阿牛白天怎么也找不到。”

    “我眼睛好,一下子就发现了。”姜可得意地说。她如今的视力特别好,无论身处多么昏暗的环境,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姜阿宝为了表示感谢,还想帮姜可收拾竹篓。姜可不客气地让他滚。姜阿宝这才放心地离开了,想要快点和小伙伴炫耀自己新得的宝贝。这些蝈蝈让姜阿宝第一次体会到了众星拱月的感觉,他很是享受。只是等蝈蝈分完后,姜阿宝的地位就恢复到以前了。

    很快就到了三月初一,这一天相当于县城的“开放日”,农户们可以免去进城费。

    公鸡还没打鸣,姜二叔就带着姜可、大丫出发了。为了方便出行,两个女孩子都变装成了小子。姜可很像一个男孩,大丫倒是有些拘谨,认真看的话会发现它是女孩。

    从姜家村到县城需要不停歇走两个时辰,沿途经过两个村子,再绕过离山,穿过一条小路,最后沿着官道走半个时辰就能到县城。

    姜长富的大背篓里装满了蔬菜、春笋,最上面放的是鸡蛋。姜大丫的背篓里大部分是蘑菇,这是一场春雨带来的“恩赐”,李桃花细心地用掉落的树叶盖在上面保鲜。最上面则是春笋和各种野菜。

    而姜可的竹篓满满当当。最底层是很多块植物根茎,疑似药材。有时姜可能看到从她身上穿过的白点会落到地底。她用锄头挖下去,就能得到奇形怪状的根茎,慢慢积攒下来就有不少了。

    这些根茎姜家没有人认识,姜可想要去县里问问。

    中间一层是一大束野花,姜秋帮着采的,颜色很丰富。

    最上面一层是两盆兰花、还有一些野果、野菜。竹篓一侧挂着一串装蝈蝈的笼子,用麻绳穿了起来。另一侧则是叠好的小花篮。

    姜可把能卖钱的都装就进去,瞎猫碰死耗子,总有一件值钱吧。

章节目录

辛辛苦苦种田,你喊我去修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云来花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来花开并收藏辛辛苦苦种田,你喊我去修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