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魂归
子时三更,骤雨初歇的将军府骤然响起丧钟。
青砖石瓦上残雨犹滴,正厅素白灯笼已然高悬——那位养在深闺的沈家小姐,终究没能熬过及笄之期的命劫。
雕花铜镜映出灵床上少女苍白的容颜,鸦青色长发蜿蜒在织金枕间,宛若一幅晕染开的水墨丹青。
日前及笄宴上,她裹着银狐裘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满座宾客都在暗叹,这养在药罐里的多病西施,竟真教沈府用百年人参吊过了及笄年。
刺骨湖水漫过口鼻时,她竟觉出几分解脱。
月白广袖如凋零的花瓣在墨色湖水中舒展,肺腑间翻涌的却不是池水,而是自幼年便附骨入深的汤药苦味。
魂体脱离躯壳的刹那,她看见自己腕间那串从不离身的佛珠泛起幽光。
将军府飞檐斗拱在视野中急速坍缩,魂魄似被无形丝线牵引,穿过九重宫墙直坠向皇城深处。
待五感重聚时,霉湿气息萦绕鼻端。
晴方缓缓睁开眼,破败却依旧描着蟠龙纹的屋顶在头顶盘旋,月光透过残破窗纸在地上投出床上身影的光斑。
晴方意识尚未清醒,却听见身侧有个妇人声的惊叫:“娘娘!娘娘!公主殿下醒了!”
还未等晴方弄清楚眼前究竟是个何种境况,便被一个飞来的身影给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那身影着妃装,颜色暗沉,款式陈旧,布料也失去了曾经的光泽,泪水不受控制地从她脸上滑落,可那眉眼间的神韵,依旧能让人窥探到她年轻时的风华绝代。
晴方满脸尽是茫然之色,呆呆地望着眼前情绪格外激动的女子。
她双唇轻颤,嗫嚅了好几下,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刚要开口,却猛地被女子急切的话语给打断。
“柔儿,母妃就知道,你是大大的福星,纵使沉睡了十年,但是福星就是福星,总是会醒的!”女子边说着,眼眶愈发泛红,双手紧紧攥着帕子,声音都带上了几分难以抑制的颤抖。
等到女子在擦拭眼泪时,晴方才好不容易能够说出句话来,她愣愣抬手指着自己,困惑问道:“柔儿?”
她虽然从前在将军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但眼前这名女子自称母妃,恐怕是皇家妃嫔,既在这宫中,那大概率是在某些宴席上见过自己的,可她怎么口口声声唤自己“柔儿”?
女子轻轻颔首,神色自然,丝毫没察觉到有任何异样。
她抬手抹去眼泪转瞬之间,便笑意盈盈,那笑容里满是慈爱,说道:“我的儿,母妃都明白,你才刚醒,脑子还迷糊着,一时间记不起自己的身份。”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轻轻抚上晴方的发丝,动作轻柔非常,眼中的温柔似要溢出来,她接着开口:“没关系,母妃告诉你。”
“你是大康九公主姬柔,母妃唯一的女儿,从前钦天监可是在母妃怀你时算出你命格不凡,乃是我大康福星!”女子越说越起劲儿,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然而,听着这番话的晴方,心里却泛起恐慌,她紧咬下唇,不自觉往后缩了缩。
晴方是知道九公主姬柔其人的。
传闻中九公主降生之日天有异象,皇帝大喜过望挥手宴饮了群臣,并且将本来只是小小嫔位的其生母刘氏升位淑妃。
可早在十年前,皇宫就已经传出噩耗,五岁的九公主在与皇帝一起避暑时在行宫身染恶疾不幸离世。
消息传回皇宫,九公主的生母刘氏,听闻爱女夭折,如遭雷击。悲伤过度,成了疯子被关进冷宫修养。
晴方的视线重新聚焦于眼前的刘氏身上,她想要开口解释些什么,却突然被刘氏带着铜镜逼近。
刘氏双手捧着铜镜,脸上挂着痴痴的笑,那笑容里藏着说不出的眷恋与执拗:“柔儿,你快瞧瞧。”
话说一半,她像是才发现铜镜上落满了灰,神色瞬间变得慌张起来,急忙冲一旁候着的嬷嬷尖声喊道:“赶紧把这镜子擦干净!”
嬷嬷忙不迭地应着,匆匆拿帕子仔细擦拭。
刘氏一把夺过擦净的铜镜,再度举到晴方面前,眼神温柔得近乎虔诚,声音微微发颤,满是自傲:“柔儿你瞧瞧,咱们母女俩长得多像,这眉眼、这轮廓,你的模样随母妃,多好看啊。”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晴方的瞳孔骤然收缩,镜中人竟然已非自己本来的面容!
将军府的沈晴方长得是一副多病西施柳絮身,而眼前镜中的公主姬柔虽然眉眼间与她有七分相似,却仿佛截然相反的镜面,充满了活力。
暮秋夜风裹挟着潮湿霉味拂过晴方单薄的脊背,她忽然想起方士当年留下的谒语:“命犯贪狼,魂归紫微。”
晴方愣愣抚上自己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容,她喃喃道:“难道,这就是命数吗?”
她以病弱之身犯命劫注定死在及笄年,却在死后重生到了早已经病逝的九公主姬柔身上,还真应了那年不请自来的方士之语。
晴方满心思绪如乱麻般缠绕,整个人深深陷入自己的思量中无法自拔,可身旁的刘氏却是截然不同的状态,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欣喜。
几乎是用喊的,她朝着一旁候着的嬷嬷急切吩咐道,“赶紧去,把这天大的喜讯传给陛下!就说咱们心心念念的柔儿,她醒过来啦!让陛下快点过来,接我们母女团聚!”
“是!”嬷嬷连忙应下,抹了把汗便步履匆匆往外赶。
晴方暗叹,这刘氏果真是疯了。
眼下正值三更天,皇帝要么歇在某位妃嫔的宫中,要么正在养心殿批阅奏折。在这时候贸然前去惊扰,稍有不慎便会触怒龙颜,招来圣上的厌烦。
她垂眸,看向自己如今这具身体红润的芊芊玉指,一时顿觉恍惚。
五岁时,沈将军于那断壁残垣间,瞧见了瑟瑟发抖的她,心下怜悯,将她带回了将军府。
自那以后,她摇身一变,成了大名鼎鼎的将军府小姐,可她身患难以根治的顽疾,体弱不堪,须时时用药石吊着。
她不过是将军府收养的孤女,却因身患顽疾,成了府中最费药石的存在,那些名贵的药材,日复一日地被送进她的闺房,成了将军府一笔沉重的开销。
困于这深深宅院之中,她的世界不过四方天地,寂寞如同野草般肆意生长。
十五载岁月匆匆而过,她最大的心愿,不过是能拥有一具健康的身体,能像寻常女子一样,自在地漫步于繁花之下,感受微风,沐浴暖阳。
罢了。
晴方轻轻一叹,她缓缓抬起双手,反复打量着自己的掌心,只见那掌心泛着自然的红润,饱满而富有生机。
念及此处,她的眼眸微微湿润,既然上天赐予她这等不可思议的奇遇,让她重获健康,那她定要倍加珍惜。
晴方重新聚神于现实,便听见刘氏眼眸中闪烁着疯狂欣喜的神色,嘴里不止叨着:“等陛下过来见了你醒来,定会重新把本宫迎回蒹葭宫,到时本宫定要让宋颜那个贱人好看!”
晴方默默想着,刘氏嘴中的名字应该是如今宠冠后宫的宋贵妃。
几回随父兄入宫赴宴,她有幸得见宋贵妃。宋颜出身名门,家世显赫,其容貌更是美得夺目,肤若凝脂,眉眼含情。
当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存在,叫人见之难忘。
不过,晴方重新将目光投在刘氏身上,若光看容貌,眼前的刘氏的确也不输那位艳冠后宫的宋贵妃。
再加上宋贵妃膝下也不过一个公主,也难怪刘氏如此不甘了。
没过一会儿,嬷嬷脚步踉跄地回到冷宫,半边脸高高肿起,一个鲜红的巴掌印清晰可见。
瞧见刘氏的瞬间,嬷嬷像是惊弓之鸟,浑身一颤,忙抬手胡乱抹了把脸上的泪水,声音止不住地发颤:“回禀娘娘,陛下今晚歇在贵妃娘娘宫里,说、说明儿再来。”
听了嬷嬷这话,晴方心下暗道不好,下意识抬眸朝刘氏望去。
果不其然,刘氏一听这话便立马暴跳如雷,她猛地抬手,手掌重重地拍在木桌上,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桌上的茶盏都被震得跳了几跳,她怒声吼道:“什么!”
晴方默默起身,先是为刘氏倒了杯茶,温声开口宽慰道:“母妃莫气,先喝点茶水吧。”
接着又缓缓走到嬷嬷面前,低声柔柔道:“嬷嬷您先去敷点伤药吧,这么晚了,也该歇着。”
晴方轻声交代完,嬷嬷连忙欠身退下,背影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反观刘氏静静地坐在一旁喝着茶,神色晦暗不明,薄唇轻抿,对于方才的事,居然未再多言半句,只是周身散发着让人难以捉摸的气场。
“母妃,您要不也先去休息休息?”话虽关切,可晴方心里却有些没底,眼神时不时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刘氏的脸色。
眼前的刘氏情绪阴晴不定,实在叫她难以捉摸,为了避免再生事端,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晴方只盼着能快点将刘氏劝回房去。
谁知刘氏一听此言便立马大声哭泣,扑向晴方的怀中,哽咽道:“柔儿——母妃就知道,母妃耗尽十年青春伴你不是白费的!”
晴方被突如其来扑倒,还没等她想出什么宽慰的话语,刘氏便已经□□起身。
只见她定定擦去眼泪,眼眸中闪过几分复杂神色,接着她便关切的引晴方回到床榻上面,随后把被子为她掖好。
刘氏无言行动,又默默将烛光熄灭,露出了一个慈爱的笑容,便随后转身离开了这里。
待刘氏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门外,晴方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雀跃,她迫不及待地翻身下床,连鞋子都没来得及好好穿,就赤着脚快步奔到窗边。
晴方深吸一口夜里带着凉意的空气,满心都是畅快,倚在窗边,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推开窗扉,月光如水般倾泻而入,洒在她的脸上。
她眼眸中映着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忽而心下钝痛,思绪不自觉飘远在了边境。
希望哥哥这一仗平安顺遂。
*
辽东边境,大康军营。
“报——”
穿着银白铠甲的沈家军士兵步履匆匆,拿着一封谒告踏入主帅军帐。
“启禀少将军,您家中传信。”士兵单膝跪于地上,恭谨道。
“呈上来。”
沈昀昭抬眸,放下手中沾满血渍的弯刀,玄铁与木案相撞,发出沉闷声响。
帐外朔风卷着血腥味扑进灯罩,他的银白盔甲影子投在牛皮帐上,恍若一头蛰伏的兽。
青砖石瓦上残雨犹滴,正厅素白灯笼已然高悬——那位养在深闺的沈家小姐,终究没能熬过及笄之期的命劫。
雕花铜镜映出灵床上少女苍白的容颜,鸦青色长发蜿蜒在织金枕间,宛若一幅晕染开的水墨丹青。
日前及笄宴上,她裹着银狐裘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满座宾客都在暗叹,这养在药罐里的多病西施,竟真教沈府用百年人参吊过了及笄年。
刺骨湖水漫过口鼻时,她竟觉出几分解脱。
月白广袖如凋零的花瓣在墨色湖水中舒展,肺腑间翻涌的却不是池水,而是自幼年便附骨入深的汤药苦味。
魂体脱离躯壳的刹那,她看见自己腕间那串从不离身的佛珠泛起幽光。
将军府飞檐斗拱在视野中急速坍缩,魂魄似被无形丝线牵引,穿过九重宫墙直坠向皇城深处。
待五感重聚时,霉湿气息萦绕鼻端。
晴方缓缓睁开眼,破败却依旧描着蟠龙纹的屋顶在头顶盘旋,月光透过残破窗纸在地上投出床上身影的光斑。
晴方意识尚未清醒,却听见身侧有个妇人声的惊叫:“娘娘!娘娘!公主殿下醒了!”
还未等晴方弄清楚眼前究竟是个何种境况,便被一个飞来的身影给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那身影着妃装,颜色暗沉,款式陈旧,布料也失去了曾经的光泽,泪水不受控制地从她脸上滑落,可那眉眼间的神韵,依旧能让人窥探到她年轻时的风华绝代。
晴方满脸尽是茫然之色,呆呆地望着眼前情绪格外激动的女子。
她双唇轻颤,嗫嚅了好几下,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刚要开口,却猛地被女子急切的话语给打断。
“柔儿,母妃就知道,你是大大的福星,纵使沉睡了十年,但是福星就是福星,总是会醒的!”女子边说着,眼眶愈发泛红,双手紧紧攥着帕子,声音都带上了几分难以抑制的颤抖。
等到女子在擦拭眼泪时,晴方才好不容易能够说出句话来,她愣愣抬手指着自己,困惑问道:“柔儿?”
她虽然从前在将军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但眼前这名女子自称母妃,恐怕是皇家妃嫔,既在这宫中,那大概率是在某些宴席上见过自己的,可她怎么口口声声唤自己“柔儿”?
女子轻轻颔首,神色自然,丝毫没察觉到有任何异样。
她抬手抹去眼泪转瞬之间,便笑意盈盈,那笑容里满是慈爱,说道:“我的儿,母妃都明白,你才刚醒,脑子还迷糊着,一时间记不起自己的身份。”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轻轻抚上晴方的发丝,动作轻柔非常,眼中的温柔似要溢出来,她接着开口:“没关系,母妃告诉你。”
“你是大康九公主姬柔,母妃唯一的女儿,从前钦天监可是在母妃怀你时算出你命格不凡,乃是我大康福星!”女子越说越起劲儿,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然而,听着这番话的晴方,心里却泛起恐慌,她紧咬下唇,不自觉往后缩了缩。
晴方是知道九公主姬柔其人的。
传闻中九公主降生之日天有异象,皇帝大喜过望挥手宴饮了群臣,并且将本来只是小小嫔位的其生母刘氏升位淑妃。
可早在十年前,皇宫就已经传出噩耗,五岁的九公主在与皇帝一起避暑时在行宫身染恶疾不幸离世。
消息传回皇宫,九公主的生母刘氏,听闻爱女夭折,如遭雷击。悲伤过度,成了疯子被关进冷宫修养。
晴方的视线重新聚焦于眼前的刘氏身上,她想要开口解释些什么,却突然被刘氏带着铜镜逼近。
刘氏双手捧着铜镜,脸上挂着痴痴的笑,那笑容里藏着说不出的眷恋与执拗:“柔儿,你快瞧瞧。”
话说一半,她像是才发现铜镜上落满了灰,神色瞬间变得慌张起来,急忙冲一旁候着的嬷嬷尖声喊道:“赶紧把这镜子擦干净!”
嬷嬷忙不迭地应着,匆匆拿帕子仔细擦拭。
刘氏一把夺过擦净的铜镜,再度举到晴方面前,眼神温柔得近乎虔诚,声音微微发颤,满是自傲:“柔儿你瞧瞧,咱们母女俩长得多像,这眉眼、这轮廓,你的模样随母妃,多好看啊。”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晴方的瞳孔骤然收缩,镜中人竟然已非自己本来的面容!
将军府的沈晴方长得是一副多病西施柳絮身,而眼前镜中的公主姬柔虽然眉眼间与她有七分相似,却仿佛截然相反的镜面,充满了活力。
暮秋夜风裹挟着潮湿霉味拂过晴方单薄的脊背,她忽然想起方士当年留下的谒语:“命犯贪狼,魂归紫微。”
晴方愣愣抚上自己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容,她喃喃道:“难道,这就是命数吗?”
她以病弱之身犯命劫注定死在及笄年,却在死后重生到了早已经病逝的九公主姬柔身上,还真应了那年不请自来的方士之语。
晴方满心思绪如乱麻般缠绕,整个人深深陷入自己的思量中无法自拔,可身旁的刘氏却是截然不同的状态,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欣喜。
几乎是用喊的,她朝着一旁候着的嬷嬷急切吩咐道,“赶紧去,把这天大的喜讯传给陛下!就说咱们心心念念的柔儿,她醒过来啦!让陛下快点过来,接我们母女团聚!”
“是!”嬷嬷连忙应下,抹了把汗便步履匆匆往外赶。
晴方暗叹,这刘氏果真是疯了。
眼下正值三更天,皇帝要么歇在某位妃嫔的宫中,要么正在养心殿批阅奏折。在这时候贸然前去惊扰,稍有不慎便会触怒龙颜,招来圣上的厌烦。
她垂眸,看向自己如今这具身体红润的芊芊玉指,一时顿觉恍惚。
五岁时,沈将军于那断壁残垣间,瞧见了瑟瑟发抖的她,心下怜悯,将她带回了将军府。
自那以后,她摇身一变,成了大名鼎鼎的将军府小姐,可她身患难以根治的顽疾,体弱不堪,须时时用药石吊着。
她不过是将军府收养的孤女,却因身患顽疾,成了府中最费药石的存在,那些名贵的药材,日复一日地被送进她的闺房,成了将军府一笔沉重的开销。
困于这深深宅院之中,她的世界不过四方天地,寂寞如同野草般肆意生长。
十五载岁月匆匆而过,她最大的心愿,不过是能拥有一具健康的身体,能像寻常女子一样,自在地漫步于繁花之下,感受微风,沐浴暖阳。
罢了。
晴方轻轻一叹,她缓缓抬起双手,反复打量着自己的掌心,只见那掌心泛着自然的红润,饱满而富有生机。
念及此处,她的眼眸微微湿润,既然上天赐予她这等不可思议的奇遇,让她重获健康,那她定要倍加珍惜。
晴方重新聚神于现实,便听见刘氏眼眸中闪烁着疯狂欣喜的神色,嘴里不止叨着:“等陛下过来见了你醒来,定会重新把本宫迎回蒹葭宫,到时本宫定要让宋颜那个贱人好看!”
晴方默默想着,刘氏嘴中的名字应该是如今宠冠后宫的宋贵妃。
几回随父兄入宫赴宴,她有幸得见宋贵妃。宋颜出身名门,家世显赫,其容貌更是美得夺目,肤若凝脂,眉眼含情。
当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存在,叫人见之难忘。
不过,晴方重新将目光投在刘氏身上,若光看容貌,眼前的刘氏的确也不输那位艳冠后宫的宋贵妃。
再加上宋贵妃膝下也不过一个公主,也难怪刘氏如此不甘了。
没过一会儿,嬷嬷脚步踉跄地回到冷宫,半边脸高高肿起,一个鲜红的巴掌印清晰可见。
瞧见刘氏的瞬间,嬷嬷像是惊弓之鸟,浑身一颤,忙抬手胡乱抹了把脸上的泪水,声音止不住地发颤:“回禀娘娘,陛下今晚歇在贵妃娘娘宫里,说、说明儿再来。”
听了嬷嬷这话,晴方心下暗道不好,下意识抬眸朝刘氏望去。
果不其然,刘氏一听这话便立马暴跳如雷,她猛地抬手,手掌重重地拍在木桌上,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桌上的茶盏都被震得跳了几跳,她怒声吼道:“什么!”
晴方默默起身,先是为刘氏倒了杯茶,温声开口宽慰道:“母妃莫气,先喝点茶水吧。”
接着又缓缓走到嬷嬷面前,低声柔柔道:“嬷嬷您先去敷点伤药吧,这么晚了,也该歇着。”
晴方轻声交代完,嬷嬷连忙欠身退下,背影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反观刘氏静静地坐在一旁喝着茶,神色晦暗不明,薄唇轻抿,对于方才的事,居然未再多言半句,只是周身散发着让人难以捉摸的气场。
“母妃,您要不也先去休息休息?”话虽关切,可晴方心里却有些没底,眼神时不时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刘氏的脸色。
眼前的刘氏情绪阴晴不定,实在叫她难以捉摸,为了避免再生事端,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晴方只盼着能快点将刘氏劝回房去。
谁知刘氏一听此言便立马大声哭泣,扑向晴方的怀中,哽咽道:“柔儿——母妃就知道,母妃耗尽十年青春伴你不是白费的!”
晴方被突如其来扑倒,还没等她想出什么宽慰的话语,刘氏便已经□□起身。
只见她定定擦去眼泪,眼眸中闪过几分复杂神色,接着她便关切的引晴方回到床榻上面,随后把被子为她掖好。
刘氏无言行动,又默默将烛光熄灭,露出了一个慈爱的笑容,便随后转身离开了这里。
待刘氏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门外,晴方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雀跃,她迫不及待地翻身下床,连鞋子都没来得及好好穿,就赤着脚快步奔到窗边。
晴方深吸一口夜里带着凉意的空气,满心都是畅快,倚在窗边,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推开窗扉,月光如水般倾泻而入,洒在她的脸上。
她眼眸中映着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忽而心下钝痛,思绪不自觉飘远在了边境。
希望哥哥这一仗平安顺遂。
*
辽东边境,大康军营。
“报——”
穿着银白铠甲的沈家军士兵步履匆匆,拿着一封谒告踏入主帅军帐。
“启禀少将军,您家中传信。”士兵单膝跪于地上,恭谨道。
“呈上来。”
沈昀昭抬眸,放下手中沾满血渍的弯刀,玄铁与木案相撞,发出沉闷声响。
帐外朔风卷着血腥味扑进灯罩,他的银白盔甲影子投在牛皮帐上,恍若一头蛰伏的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