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阳月从头到尾的解释了这些年她了解到的事实,包括寒天之钉这一天理惩治的手段,水神获知的预言。
水无常形,又无孔不入。
她知晓的远比众人的情报更多。
这些年,她去了不少遗迹,也参与了芙宁娜暗中测试海水异常的计划。
虽然也在小说发表的过程中添加私货,暗示人类警惕海水,但枫丹人只当她是因地制宜,将水之国最为常见的海洋当作素材。
正如莱欧斯利一开始的回答,那是读者普遍的认知。
·
“要不是被那维莱特制衡了,我也不至于小心翼翼到这个程度。”阳月抓着我,在耳边嘀咕。
“…………”
我对这份亲近感受微妙。
说实在的,我对化身的印象其实很少,此前面对白鸽的答复感到疑惑,现在又对阳月的亲近表示新奇。
虽然对“自己有着不同的人生发展路线”这点,心生愉快。
但,之前记忆模糊也就算了,现在记忆逐步清晰,我对她们的印象依旧停留在表面。比彩虹的颜色印象还要浅。
我不是一个喜欢与人亲近的人,独处会让我更觉得舒适。
所以,白鸽曾经所述:她们是我情绪的化身,我将她们赶下山去体悟红尘。
这符合我的性格。
但从我的想法出发,这是不可能的。
体悟、感受,这种事情交由自身才会有所收获。
“感同身受”这个词,连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自己都做不到,何况是那一瞬间的情绪捕捉后生出的化身。
因此,这化身只会是我自己体悟、反思的一个道具,一面镜子。一如针灸模型,精确地勾勒出点线面后,才能直观看出上下穴位的连接,作用的部位。
——那么,这是个谎言。
阳月的说辞反转太快,大抵是抄袭白鸽的原话,所以只能对比着回忆。
关键节点,在于“系统”本身。
化身下山,所以与我亲近,出现在身边的只有它一个。
这样的事件安排下,只有我对它保留印象,便合情合理了。
排除掉它并不存在的痕迹,白鸽本就存疑的认知,可能性的指向是……
——它是个只存在于我脑海中的事物,且无法与现实交互。
听来,这像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幻想。
如果这是谜底,那就是最糟糕的小说情节。
再者,数据体与系统曾经打印出来的文本都保存在腰包内部,这还不至于是一个想象的产物。
二者矛盾,假说并不成立。
·
这条猜测错误,我收敛了思绪。
·
莱欧斯利略过了阳月提出的种种方案,选择从最基础的物证开始展示,即胎海水。
他带着我们来到禁区,展示闸门上的仪表盘。
“自我接手梅洛彼得堡以来,它的指针从未变化过。直至最近一年,才有细微的偏转。”
“我选择相信你们,不单是你讲述的故事足够有逻辑,这对小说家的你而言,轻而易举。”
“在外出探查时,我确实感受到了变化。”
“我也是枫丹人,算是个人证了。”
“但你们不是。”
“即便给你们展示这些,带你们去附近游一圈,也没办法说明什么,甚至构不成证据。”
他耸耸肩,折返回机关门前,关闭阀门。
“总不能等到人死亡,惨案发生在眼前,才愿意相信这些吧?”我低声回复,又看向阳月。
“胎海水,为什么能够让枫丹人溶解?只因为他们纯水精灵的本质?”
“嗯,这么形容吧……你看,如果你是一个隔水的薄膜构成的皮囊,内里都是水。那么胎海水就是一个提高水元素亲和的道具,它能将内里的水贴近体表,与外界交融。”
“表现在现实里,就是皮肤变成了水,整个人都化成了水。”
“实际上,思维还在水中,并没有消逝。”
“而这究竟算不算死亡,这就要看读者对死亡的定义了。”
阳月比划着,提出了一个贴切的例子。贴切到我认为她在明示我。
“……”
我陷入沉默。
·
“怎么了?”
不知何时靠近的莱欧斯利在我面前挥挥手,示意我回神。
金属制品的味道掺杂着水汽,我瞥见他胸膛前的红色领带、体表上醒目的疤痕。
“该走了,你的朋友还在等你呢。”
他的声音足够温和,轻扬下颌,示意艾尔海森的方位。
“哦,好……只是觉得,这次的出行,非常的有价值。解开了不少谜题呢。”我冲他感谢的微笑,注意力短暂地停留在对方的脸上,我才发现他有一双冰蓝色的眼睛。
“再见,典狱长先生。你的眼睛,颜色很漂亮。”
留下一句赞美,表示自己的社交技巧尚未遗忘,我冲他挥挥手,跑向远处驻足深思的艾尔海森。
“……跑得真快。”莱欧斯利喃喃自语。
“不然我也该回应淑女的这份赞美。”
当然,这样亲近的动作还是避免为好。
那位学者可是一直在旁边观察着呢……
不远不近的跟随,却是随时会突击而来的鹰吗?
若是战斗,他随时奉陪。但眼下这种情况,他还是识趣些为好。
·
“嘿!在等我吗?”
我吧嗒吧嗒跑上前来,刹住脚步,才抬手轻戳艾尔海森的小臂,又在他眼前挥挥手掌,示意他回神。
“没有。”
“只是在思考,恰巧在这里。”
艾尔海森抬眼,没有半点被吓到的样子,青绿的眼眸在昏暗的环境里略有模糊之色。
我看不清他的眼神,只凭第一感觉在心中反驳:这个人在嘴硬。
哪有人在思考时,自然地站在正中间的。
多数情况下,会站的更偏移中线,防止撞上来往人群。
——这是身体自保的下意识选择。
——所以他是刻意站在这个最显眼醒目的位置的。为了能让我第一时间看到他。
我也没有明说,只是胡乱点头,目光扫视四周,寻找起阳月。
无果后,询问艾尔海森才知道,她跑去上工了。
“她好像……挺怕你的。”都自愿上工了。
在她口中预示的死亡未来里,难道是我和艾尔海森联手战斗的画面吗?
当时,她的目光先落在了艾尔海森身上,随后才是我这个言语中的战斗主力。
“她的表现?怕是一点也不能当真。”
艾尔海森否认我的看法。
那时我认真倾听对话,他也没有放松对周围的观察与警惕:“在食堂附近的囚犯有很多,但却没有一个人靠近。”
“她个人的演技生硬。但操控人时的表现,符合基本的行动规律,没有违和感。”
“小说家在安排人物行动时的逻辑思维,倒是值得学习一番。”
“那你可不能总是安排一堆的巧合哦?小说最讲究逻辑了。”
我随口回应,又跟着他一起回到阳月的房间,暂且休憩。
·
典狱长也没有打算将我们这个外来者之前的登记记录查验一番,而是利索的安排了采访登记的一次性证明。他确信我们没有,干脆补齐了一份。
据他声称,这才符合流程,不会被挑出毛病。
——典型的公务员思维。
——好在并不死板。
·
艾尔海森从腰包里掏出之前买下的文集,当真开始了阅读。
我趴在他旁边,见他目光移动于字段之间,专心致志,没有半点理会我暗示对话的眼神,忍不住泄气地翻了个身。
是觉得没必要在信息指向如此明确的地方多费口舌吗?
这很符合他的性格。
·
这样一回想,系统曾经与我说明的事项,究竟又有多少错误的,或是说隐瞒不报的东西呢?
为什么获知到的情报越多,理智分析中的它越可疑,我却依旧认为它足够可信呢?
仿佛一个思想钢印。
一个确定的事实。
【精神力强大稳固时,我能将外界的元素力聚拢,捏出轮廓与外形,借由系统的帮助,固定体内循环的元素力回路,做到正常行动如人类。】
【我时常感到躁动,不安。满溢的毁灭欲让我下意识寻求着消亡。】
【系统告知我,这是我缺乏记忆的锚点带来的表现。】
从怀疑的角度看待,结合纯水精灵溶解的原理,我得出猜想:
我的皮囊是束缚思维的容器,一旦情绪过激,思绪摩擦便会损伤表皮,造成损毁。
且因内里收纳的是思绪这一无形无质之物,才不会造成破坏。一如艾尔海森所说,我的爆炸没有造成须弥城本身以及人员的损失。
——也正因如此,心魔将我判定为“镇灵”,灵魂收纳于容器之中。
至于吸收的死域能量,可用于后续的形体再造或是补充情绪激动时损毁的部分。
完美的回收再利用。
而进食存储的元素力用于模拟生理体征,用于实战,用于……我不会怀疑自己的本质与人类相关。
我一度认为自己是兽,是魔物,是非人类,于是离群索居多年。
直到记忆稳固,朦胧中“自己似乎是个人类,似乎是个穿越者”的认知才彻底清晰。
原来我真的是人类,原来我曾经努力的修行过,甚至二度穿越。
系统提及的记忆锚点确实有用。
它让我压下那些躁动的恶念,更自如地掌控理智。
而这些恶念,正是吸收地脉的能量时,附加而来的心魔、深渊的力量。
我曾想杀死博士,可那时候的决心也不过是感知地脉时凭空诞生的杀意,所以我能轻易压制。
综上所述,系统……还真的没说错?
·
为什么要让我自认为“非人”?
又保留我为“人”的认知,保留我的智慧?
因为它清楚,只有这样我才会行动起来,去增强自己的实力,避免作为魔物被人类清理。
——一无所知者,即便危机降临,亦不觉恐惧。
·
模糊我的认知,则是避免我表现得与普通人类一致,进而失去观察人类的习惯,失去察觉动向的敏锐。
毕竟我无视外物,目光素来只停留于目标,难免因莽撞出现失误。
例如最开始被风纪官发觉异样的那段时光。
——系统的行动没有感情,排除了所有可能性的阻碍,只余下一条容我选择的、也必定是我会选择的道路。
——它足够的了解我。
·
而所有的事件串联起来,都与地脉相关。
那么艾尔海森为寻求真相,与博士联手去往世界树探查便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他沾染上心魔的精神污染也是这个时间点。
白鸽声称心魔与系统存在链接,是否说明,心魔与系统本体存在于世界树中……而艾尔海森也见到了它呢?
·
嗯……那我的“代打”呢?
三个“人”该不会在里头打扑克吧?
·
阳月从头到尾的解释了这些年她了解到的事实,包括寒天之钉这一天理惩治的手段,水神获知的预言。
水无常形,又无孔不入。
她知晓的远比众人的情报更多。
这些年,她去了不少遗迹,也参与了芙宁娜暗中测试海水异常的计划。
虽然也在小说发表的过程中添加私货,暗示人类警惕海水,但枫丹人只当她是因地制宜,将水之国最为常见的海洋当作素材。
正如莱欧斯利一开始的回答,那是读者普遍的认知。
·
“要不是被那维莱特制衡了,我也不至于小心翼翼到这个程度。”阳月抓着我,在耳边嘀咕。
“…………”
我对这份亲近感受微妙。
说实在的,我对化身的印象其实很少,此前面对白鸽的答复感到疑惑,现在又对阳月的亲近表示新奇。
虽然对“自己有着不同的人生发展路线”这点,心生愉快。
但,之前记忆模糊也就算了,现在记忆逐步清晰,我对她们的印象依旧停留在表面。比彩虹的颜色印象还要浅。
我不是一个喜欢与人亲近的人,独处会让我更觉得舒适。
所以,白鸽曾经所述:她们是我情绪的化身,我将她们赶下山去体悟红尘。
这符合我的性格。
但从我的想法出发,这是不可能的。
体悟、感受,这种事情交由自身才会有所收获。
“感同身受”这个词,连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自己都做不到,何况是那一瞬间的情绪捕捉后生出的化身。
因此,这化身只会是我自己体悟、反思的一个道具,一面镜子。一如针灸模型,精确地勾勒出点线面后,才能直观看出上下穴位的连接,作用的部位。
——那么,这是个谎言。
阳月的说辞反转太快,大抵是抄袭白鸽的原话,所以只能对比着回忆。
关键节点,在于“系统”本身。
化身下山,所以与我亲近,出现在身边的只有它一个。
这样的事件安排下,只有我对它保留印象,便合情合理了。
排除掉它并不存在的痕迹,白鸽本就存疑的认知,可能性的指向是……
——它是个只存在于我脑海中的事物,且无法与现实交互。
听来,这像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幻想。
如果这是谜底,那就是最糟糕的小说情节。
再者,数据体与系统曾经打印出来的文本都保存在腰包内部,这还不至于是一个想象的产物。
二者矛盾,假说并不成立。
·
这条猜测错误,我收敛了思绪。
·
莱欧斯利略过了阳月提出的种种方案,选择从最基础的物证开始展示,即胎海水。
他带着我们来到禁区,展示闸门上的仪表盘。
“自我接手梅洛彼得堡以来,它的指针从未变化过。直至最近一年,才有细微的偏转。”
“我选择相信你们,不单是你讲述的故事足够有逻辑,这对小说家的你而言,轻而易举。”
“在外出探查时,我确实感受到了变化。”
“我也是枫丹人,算是个人证了。”
“但你们不是。”
“即便给你们展示这些,带你们去附近游一圈,也没办法说明什么,甚至构不成证据。”
他耸耸肩,折返回机关门前,关闭阀门。
“总不能等到人死亡,惨案发生在眼前,才愿意相信这些吧?”我低声回复,又看向阳月。
“胎海水,为什么能够让枫丹人溶解?只因为他们纯水精灵的本质?”
“嗯,这么形容吧……你看,如果你是一个隔水的薄膜构成的皮囊,内里都是水。那么胎海水就是一个提高水元素亲和的道具,它能将内里的水贴近体表,与外界交融。”
“表现在现实里,就是皮肤变成了水,整个人都化成了水。”
“实际上,思维还在水中,并没有消逝。”
“而这究竟算不算死亡,这就要看读者对死亡的定义了。”
阳月比划着,提出了一个贴切的例子。贴切到我认为她在明示我。
“……”
我陷入沉默。
·
“怎么了?”
不知何时靠近的莱欧斯利在我面前挥挥手,示意我回神。
金属制品的味道掺杂着水汽,我瞥见他胸膛前的红色领带、体表上醒目的疤痕。
“该走了,你的朋友还在等你呢。”
他的声音足够温和,轻扬下颌,示意艾尔海森的方位。
“哦,好……只是觉得,这次的出行,非常的有价值。解开了不少谜题呢。”我冲他感谢的微笑,注意力短暂地停留在对方的脸上,我才发现他有一双冰蓝色的眼睛。
“再见,典狱长先生。你的眼睛,颜色很漂亮。”
留下一句赞美,表示自己的社交技巧尚未遗忘,我冲他挥挥手,跑向远处驻足深思的艾尔海森。
“……跑得真快。”莱欧斯利喃喃自语。
“不然我也该回应淑女的这份赞美。”
当然,这样亲近的动作还是避免为好。
那位学者可是一直在旁边观察着呢……
不远不近的跟随,却是随时会突击而来的鹰吗?
若是战斗,他随时奉陪。但眼下这种情况,他还是识趣些为好。
·
“嘿!在等我吗?”
我吧嗒吧嗒跑上前来,刹住脚步,才抬手轻戳艾尔海森的小臂,又在他眼前挥挥手掌,示意他回神。
“没有。”
“只是在思考,恰巧在这里。”
艾尔海森抬眼,没有半点被吓到的样子,青绿的眼眸在昏暗的环境里略有模糊之色。
我看不清他的眼神,只凭第一感觉在心中反驳:这个人在嘴硬。
哪有人在思考时,自然地站在正中间的。
多数情况下,会站的更偏移中线,防止撞上来往人群。
——这是身体自保的下意识选择。
——所以他是刻意站在这个最显眼醒目的位置的。为了能让我第一时间看到他。
我也没有明说,只是胡乱点头,目光扫视四周,寻找起阳月。
无果后,询问艾尔海森才知道,她跑去上工了。
“她好像……挺怕你的。”都自愿上工了。
在她口中预示的死亡未来里,难道是我和艾尔海森联手战斗的画面吗?
当时,她的目光先落在了艾尔海森身上,随后才是我这个言语中的战斗主力。
“她的表现?怕是一点也不能当真。”
艾尔海森否认我的看法。
那时我认真倾听对话,他也没有放松对周围的观察与警惕:“在食堂附近的囚犯有很多,但却没有一个人靠近。”
“她个人的演技生硬。但操控人时的表现,符合基本的行动规律,没有违和感。”
“小说家在安排人物行动时的逻辑思维,倒是值得学习一番。”
“那你可不能总是安排一堆的巧合哦?小说最讲究逻辑了。”
我随口回应,又跟着他一起回到阳月的房间,暂且休憩。
·
典狱长也没有打算将我们这个外来者之前的登记记录查验一番,而是利索的安排了采访登记的一次性证明。他确信我们没有,干脆补齐了一份。
据他声称,这才符合流程,不会被挑出毛病。
——典型的公务员思维。
——好在并不死板。
·
艾尔海森从腰包里掏出之前买下的文集,当真开始了阅读。
我趴在他旁边,见他目光移动于字段之间,专心致志,没有半点理会我暗示对话的眼神,忍不住泄气地翻了个身。
是觉得没必要在信息指向如此明确的地方多费口舌吗?
这很符合他的性格。
·
这样一回想,系统曾经与我说明的事项,究竟又有多少错误的,或是说隐瞒不报的东西呢?
为什么获知到的情报越多,理智分析中的它越可疑,我却依旧认为它足够可信呢?
仿佛一个思想钢印。
一个确定的事实。
【精神力强大稳固时,我能将外界的元素力聚拢,捏出轮廓与外形,借由系统的帮助,固定体内循环的元素力回路,做到正常行动如人类。】
【我时常感到躁动,不安。满溢的毁灭欲让我下意识寻求着消亡。】
【系统告知我,这是我缺乏记忆的锚点带来的表现。】
从怀疑的角度看待,结合纯水精灵溶解的原理,我得出猜想:
我的皮囊是束缚思维的容器,一旦情绪过激,思绪摩擦便会损伤表皮,造成损毁。
且因内里收纳的是思绪这一无形无质之物,才不会造成破坏。一如艾尔海森所说,我的爆炸没有造成须弥城本身以及人员的损失。
——也正因如此,心魔将我判定为“镇灵”,灵魂收纳于容器之中。
至于吸收的死域能量,可用于后续的形体再造或是补充情绪激动时损毁的部分。
完美的回收再利用。
而进食存储的元素力用于模拟生理体征,用于实战,用于……我不会怀疑自己的本质与人类相关。
我一度认为自己是兽,是魔物,是非人类,于是离群索居多年。
直到记忆稳固,朦胧中“自己似乎是个人类,似乎是个穿越者”的认知才彻底清晰。
原来我真的是人类,原来我曾经努力的修行过,甚至二度穿越。
系统提及的记忆锚点确实有用。
它让我压下那些躁动的恶念,更自如地掌控理智。
而这些恶念,正是吸收地脉的能量时,附加而来的心魔、深渊的力量。
我曾想杀死博士,可那时候的决心也不过是感知地脉时凭空诞生的杀意,所以我能轻易压制。
综上所述,系统……还真的没说错?
·
为什么要让我自认为“非人”?
又保留我为“人”的认知,保留我的智慧?
因为它清楚,只有这样我才会行动起来,去增强自己的实力,避免作为魔物被人类清理。
——一无所知者,即便危机降临,亦不觉恐惧。
·
模糊我的认知,则是避免我表现得与普通人类一致,进而失去观察人类的习惯,失去察觉动向的敏锐。
毕竟我无视外物,目光素来只停留于目标,难免因莽撞出现失误。
例如最开始被风纪官发觉异样的那段时光。
——系统的行动没有感情,排除了所有可能性的阻碍,只余下一条容我选择的、也必定是我会选择的道路。
——它足够的了解我。
·
而所有的事件串联起来,都与地脉相关。
那么艾尔海森为寻求真相,与博士联手去往世界树探查便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他沾染上心魔的精神污染也是这个时间点。
白鸽声称心魔与系统存在链接,是否说明,心魔与系统本体存在于世界树中……而艾尔海森也见到了它呢?
·
嗯……那我的“代打”呢?
三个“人”该不会在里头打扑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