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天刚蒙蒙亮,西州城,大将军府。
古诗有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时间迈过六月来到七月,边关虽然还未下雪,但温度急转直下,前几日还穿着襦衫的小丫鬟,现在已经换上了袄裙。
两个小丫鬟端着盥洗用具和食盒,从厨房出来,穿过拱门停在关山院主屋门外 ,朝门里面唤了一声:“刀光姐姐。”
不一会儿,门从里面打开,探出张笑脸来,语气轻快:“鼓角、铮鸣,快进来。”
屋里。
坐在妆奁前梳头发的林潇潇听到外面的动静,猛地转了个头,头皮被扯到发出‘哎呦’的一声。
正给她编辫子的小丫鬟忙停下手中动作,问疼不疼。
林潇潇吸了口凉气,说:“剑影姐姐,我没事,你继续编。”
剑影把林潇潇的头发用红色丝带结成一个个小辫子,然后绑起来用紫金冠束好,留下几缕碎发搭在额前,越发显得那双猫儿似的眼睛灵动可爱。
林潇潇对着镜子左看看、右看看,十分满意:“剑影姐姐的手真巧。”
剑影压下翘起的嘴角,轻声催促她:“小姐,快去洗漱吧。”
鼓角把铜壶里的水倒进脸盆,伸手试了试温度。“哎呀,这水怎么是冷的?”
刀光听说,放下手里的活,伸手去试了试,然后略带责备地说:“昨儿个本不是你值夜,是不是又去贪玩赌钱了,大清早的脑袋不清醒,给小姐准备的水都是凉的。”
四个丫鬟中刀光年纪为长,鼓角被她说得抬不起头。
林潇潇见状,把被子里窝着的汤婆子掏了出来,说:“这东西摸着还是热的,倒出来兑一兑就能用了。”
刀光拽了拽鼓角的袖子,“还不快去帮小姐兑水。”又说:“小姐,您可不能再用冷水洗脸了,要是被夫人知道了,指不定又得说您,我们也要跟着受罚。”
*
林潇潇的父亲是大将军林辕,母亲是户部侍郎的小女儿江兰舟,两人成婚后举家搬迁至西州戍边。
江兰舟在生她之前,因为条件艰苦掉过一个孩子,之后未曾有孕,成了夫妇二人的一块心病。过了而立之年,两人才得了这么个女儿,平日看得跟眼珠子似的。江兰舟还好些,能做到节制,而林辕完全成了女儿奴。
林潇潇生长在军营里,从而养成了直爽粗率的性格,不拘小节。为了方便习武,她平日打扮得跟小子没什么区别,无惧风吹日晒,一年四季脸上都挂着两坨红扑扑的晕纹,江兰舟感叹她托生错了性别。
边疆苦寒,江兰舟的母亲心疼女儿和外孙女,每年都会差人从京城捎搽脸的膏子、蔷薇粉、胭脂等用品。
江兰舟得了爱的不行,分给女儿一半,命刀光等人监督林潇潇用,尤其是那玫瑰膏子,务必要把她脸上那两坨东西给去掉。
第二天,江兰舟问她效果是不是很好,结果林潇潇摇了摇手,说:“娘,这东西涂在脸上太闷了,不舒坦。”
把江兰舟气得够呛,骂她不识货。
没过几天,那瓶打开的膏子因为天气干燥挥发掉了。
林潇潇偷偷地把剩下的东西分给刀光她们,说:“反正我又不用,放着可惜了。你们拿去用,不用担心,娘那边我去说。”
丫鬟们难得见到京城里面的稀罕货,爱得不行,又害怕被夫人知道,再三推辞不过才惴惴地收下。
她身边这四个小丫头,除开铮鸣,其余都是因为战争失去亲人的孤儿,江兰舟见她们可怜,于是收留进府给女儿使唤。
她们的名字都是林潇潇取的。
江兰舟私底下跟林辕抱怨:“潇潇取的这几个名字也忒刁钻了些,哪里像女孩儿的名字。”
林辕摸了摸胡子,他肚子里没几滴墨水,但对女儿有层巨厚的滤镜,他说:“我觉得取的挺好,一听就是咱们将军府的人!”
*
林潇潇用帕子把脸擦干净,穿上剑影递过来的红色圆领窄袖长袍。
鼓角从小柜子里面拿出一个乳白色小瓶,里头装的是青盐,倒了小撮出来放入碗内,跟温水搅和下漱口水就弄好了。
林潇潇吸了一大口,仰头咕噜咕噜几下,把水吐在脸盆里面,这样来回几下,牙齿就干干净净的。
她用舌头舔了舔门牙,跟起床时的粗糙感不同,现在变得滑溜溜的。
洗漱完,铮鸣从食盒中取出一碗杂粮粥、一小碟炊饼和一碗炖得烂烂的羊肉。
将军府的厨娘手巧,能把牛、羊肉做的出花来,她炖的羊肉完全没有膻味,只有肉本身的鲜和卤料的香。
林潇潇习惯把羊肉塞进炊饼卷着吃,这样她一次能吃三张饼。一碗肉很快就见了底,再把粥喝完,她站起来摸了摸肚子,满意地笑了。
“我去练剑啦!”
刀光忙劝阻:“小姐,您刚吃完东西,先休息片刻再去吧。”
“不行,待会还有事。”
为了方便女儿练武,林辕命人在关山院的右边建了一座小屋,里面摆着几排兵器架,几十把武器就这么大剌剌地放着,任凭林潇潇使用。
她取了一柄长剑,快步往演武场而去。林辕这几日因为公事不在家,演武场只有她一人。
林潇潇深吸口气,右手长剑挺出,剑光霍霍,好似闪电划破夜空,她动作速度极快,舞到要紧处,长剑倏地从手中飞出,插入一旁练功的木桩之中,剑刃没至剑柄,将碗口大的木桩击穿。
尽管姿势很帅,但剑却拔不出来了,她踹了一脚木桩,只好等父亲回来再说。
回到院里,她擦了擦汗,带上刀光和剑影准备出门,临走前林潇潇对铮鸣说:“铮鸣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东西带回来。”
铮鸣捏着帕子,不安地目送着她们一行人离开。鼓角见状安慰她:“好姐姐,你就放心吧,小姐答应的事没有不成功的。”
出了大将军府,门外停着一辆马车,林潇潇熟练地钻了进去。
坐在车厢里的郭槐花拍了拍椅子示意她坐好,然后从车厢侧边的暗格取出一个包袱来。
郭槐花解开包袱,里面是两串鞭子。
她把一串递到林潇潇手里,说道:“潇潇,这是我哥从集市里偷偷弄的,叫咱们千万别被爹娘发现,否则他要挨板子的。”
林潇潇靠在厢壁上,接过鞭子摸了摸,懒懒道:“知道了,这鞭子太软,不好使。”
郭槐花的父亲郭敬是林辕手下的参将,她出生前一日,郭敬做了个梦,梦中故乡的槐树全开花了,于是就给女儿取了槐花这个名字。她就比林潇潇大十几天,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
上个月她们二人因为口角,在大街上抽了长史小儿子一顿,之后双方父母再也不许她俩带兵器出门。
郭槐花笑道:“这当然不如咱们之前使的,眼下不是没办法么?”
“对了,你确定那个书生今日中午在书院,不会去别的地方?”
“当然了,我让我哥跟了好几天了,他每天中午会在书院食堂用饭,然后回学屋休息。那个时候只有他一人,旁人都不在。”
林潇潇捏了捏怀里藏着的信,眼里闪过一道寒光,“行,就按咱们之前商量的办。”
约莫过了一盏茶时间,车夫把车停到路边儿,对面就是西州书院。
十几年前,西州这块地被北凉占了,这群蛮子不仅奴役当地百姓,还不时地去骚扰周围城镇。直到朝廷派林辕出征,苦战若干年,才收回失地,还额外从蛮子手里抢来不少地,修好城墙后,西州的面积至少扩大了三分之一。
边疆平定后,人口慢慢在增长,当地的文化水平却堪忧。
当今天子以文治天下,为了响应号召,加上林辕本身就敬重读书人,在他的牵头下,官府、商户共同出资,建成了西州书院。它是北方边境目前规模最大的书院,门口像模像样地造了一尊孔子像,可惜文气并没有散播开来,这么多年西州没有出过一位进士,举子们全都在会试中折戟而返。
林潇潇她们来的有些早,距离书院午休大约还有一个时辰。幸好旁边有座茶楼,几个人上了二楼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茶叶在这里是个稀罕货,价格不便宜。
林潇潇点了两壶茉莉花茶和几盘点心,其中一半分给隔壁桌的刀光、剑影和郭槐花的丫鬟小菊。
郭槐花抓了一把瓜子,边嗑边说:“人不可貌相,李书生看着挺老实的,背地里居然做出这么荒唐的事情。”
她口中的李书生——李嘉正是她们今天要找的人,是西州学院的学生,同时还是铮鸣的未婚夫婿。
铮鸣和李嘉尚在娘胎中就定下了娃娃亲。某天一场大火把两家屋舍烧得精光,在家休息的两家父母未能幸免于难,而去山上捡柴火的两人侥幸活了下来。他们身无分文,靠着乞讨来到西州。
这个时候李嘉生了一场大病,眼看就活不下去了,铮鸣没有办法,胡乱扑向当时正在逛街的江兰舟,说要卖身。
江兰舟把她带回府里,问清楚来龙去脉后,马上派大夫去给李嘉治病,铮鸣从此就在林潇潇跟前服侍。
将军府包吃包住,每月还能领到一份不错的月例,铮鸣把钱全给了李嘉,供他读书,一心等他金榜题名后回来娶自己。
没想到,前几天她兴冲冲地去李嘉租的小院帮他浆洗衣服,回来时却满脸泪痕。
古诗有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时间迈过六月来到七月,边关虽然还未下雪,但温度急转直下,前几日还穿着襦衫的小丫鬟,现在已经换上了袄裙。
两个小丫鬟端着盥洗用具和食盒,从厨房出来,穿过拱门停在关山院主屋门外 ,朝门里面唤了一声:“刀光姐姐。”
不一会儿,门从里面打开,探出张笑脸来,语气轻快:“鼓角、铮鸣,快进来。”
屋里。
坐在妆奁前梳头发的林潇潇听到外面的动静,猛地转了个头,头皮被扯到发出‘哎呦’的一声。
正给她编辫子的小丫鬟忙停下手中动作,问疼不疼。
林潇潇吸了口凉气,说:“剑影姐姐,我没事,你继续编。”
剑影把林潇潇的头发用红色丝带结成一个个小辫子,然后绑起来用紫金冠束好,留下几缕碎发搭在额前,越发显得那双猫儿似的眼睛灵动可爱。
林潇潇对着镜子左看看、右看看,十分满意:“剑影姐姐的手真巧。”
剑影压下翘起的嘴角,轻声催促她:“小姐,快去洗漱吧。”
鼓角把铜壶里的水倒进脸盆,伸手试了试温度。“哎呀,这水怎么是冷的?”
刀光听说,放下手里的活,伸手去试了试,然后略带责备地说:“昨儿个本不是你值夜,是不是又去贪玩赌钱了,大清早的脑袋不清醒,给小姐准备的水都是凉的。”
四个丫鬟中刀光年纪为长,鼓角被她说得抬不起头。
林潇潇见状,把被子里窝着的汤婆子掏了出来,说:“这东西摸着还是热的,倒出来兑一兑就能用了。”
刀光拽了拽鼓角的袖子,“还不快去帮小姐兑水。”又说:“小姐,您可不能再用冷水洗脸了,要是被夫人知道了,指不定又得说您,我们也要跟着受罚。”
*
林潇潇的父亲是大将军林辕,母亲是户部侍郎的小女儿江兰舟,两人成婚后举家搬迁至西州戍边。
江兰舟在生她之前,因为条件艰苦掉过一个孩子,之后未曾有孕,成了夫妇二人的一块心病。过了而立之年,两人才得了这么个女儿,平日看得跟眼珠子似的。江兰舟还好些,能做到节制,而林辕完全成了女儿奴。
林潇潇生长在军营里,从而养成了直爽粗率的性格,不拘小节。为了方便习武,她平日打扮得跟小子没什么区别,无惧风吹日晒,一年四季脸上都挂着两坨红扑扑的晕纹,江兰舟感叹她托生错了性别。
边疆苦寒,江兰舟的母亲心疼女儿和外孙女,每年都会差人从京城捎搽脸的膏子、蔷薇粉、胭脂等用品。
江兰舟得了爱的不行,分给女儿一半,命刀光等人监督林潇潇用,尤其是那玫瑰膏子,务必要把她脸上那两坨东西给去掉。
第二天,江兰舟问她效果是不是很好,结果林潇潇摇了摇手,说:“娘,这东西涂在脸上太闷了,不舒坦。”
把江兰舟气得够呛,骂她不识货。
没过几天,那瓶打开的膏子因为天气干燥挥发掉了。
林潇潇偷偷地把剩下的东西分给刀光她们,说:“反正我又不用,放着可惜了。你们拿去用,不用担心,娘那边我去说。”
丫鬟们难得见到京城里面的稀罕货,爱得不行,又害怕被夫人知道,再三推辞不过才惴惴地收下。
她身边这四个小丫头,除开铮鸣,其余都是因为战争失去亲人的孤儿,江兰舟见她们可怜,于是收留进府给女儿使唤。
她们的名字都是林潇潇取的。
江兰舟私底下跟林辕抱怨:“潇潇取的这几个名字也忒刁钻了些,哪里像女孩儿的名字。”
林辕摸了摸胡子,他肚子里没几滴墨水,但对女儿有层巨厚的滤镜,他说:“我觉得取的挺好,一听就是咱们将军府的人!”
*
林潇潇用帕子把脸擦干净,穿上剑影递过来的红色圆领窄袖长袍。
鼓角从小柜子里面拿出一个乳白色小瓶,里头装的是青盐,倒了小撮出来放入碗内,跟温水搅和下漱口水就弄好了。
林潇潇吸了一大口,仰头咕噜咕噜几下,把水吐在脸盆里面,这样来回几下,牙齿就干干净净的。
她用舌头舔了舔门牙,跟起床时的粗糙感不同,现在变得滑溜溜的。
洗漱完,铮鸣从食盒中取出一碗杂粮粥、一小碟炊饼和一碗炖得烂烂的羊肉。
将军府的厨娘手巧,能把牛、羊肉做的出花来,她炖的羊肉完全没有膻味,只有肉本身的鲜和卤料的香。
林潇潇习惯把羊肉塞进炊饼卷着吃,这样她一次能吃三张饼。一碗肉很快就见了底,再把粥喝完,她站起来摸了摸肚子,满意地笑了。
“我去练剑啦!”
刀光忙劝阻:“小姐,您刚吃完东西,先休息片刻再去吧。”
“不行,待会还有事。”
为了方便女儿练武,林辕命人在关山院的右边建了一座小屋,里面摆着几排兵器架,几十把武器就这么大剌剌地放着,任凭林潇潇使用。
她取了一柄长剑,快步往演武场而去。林辕这几日因为公事不在家,演武场只有她一人。
林潇潇深吸口气,右手长剑挺出,剑光霍霍,好似闪电划破夜空,她动作速度极快,舞到要紧处,长剑倏地从手中飞出,插入一旁练功的木桩之中,剑刃没至剑柄,将碗口大的木桩击穿。
尽管姿势很帅,但剑却拔不出来了,她踹了一脚木桩,只好等父亲回来再说。
回到院里,她擦了擦汗,带上刀光和剑影准备出门,临走前林潇潇对铮鸣说:“铮鸣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东西带回来。”
铮鸣捏着帕子,不安地目送着她们一行人离开。鼓角见状安慰她:“好姐姐,你就放心吧,小姐答应的事没有不成功的。”
出了大将军府,门外停着一辆马车,林潇潇熟练地钻了进去。
坐在车厢里的郭槐花拍了拍椅子示意她坐好,然后从车厢侧边的暗格取出一个包袱来。
郭槐花解开包袱,里面是两串鞭子。
她把一串递到林潇潇手里,说道:“潇潇,这是我哥从集市里偷偷弄的,叫咱们千万别被爹娘发现,否则他要挨板子的。”
林潇潇靠在厢壁上,接过鞭子摸了摸,懒懒道:“知道了,这鞭子太软,不好使。”
郭槐花的父亲郭敬是林辕手下的参将,她出生前一日,郭敬做了个梦,梦中故乡的槐树全开花了,于是就给女儿取了槐花这个名字。她就比林潇潇大十几天,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
上个月她们二人因为口角,在大街上抽了长史小儿子一顿,之后双方父母再也不许她俩带兵器出门。
郭槐花笑道:“这当然不如咱们之前使的,眼下不是没办法么?”
“对了,你确定那个书生今日中午在书院,不会去别的地方?”
“当然了,我让我哥跟了好几天了,他每天中午会在书院食堂用饭,然后回学屋休息。那个时候只有他一人,旁人都不在。”
林潇潇捏了捏怀里藏着的信,眼里闪过一道寒光,“行,就按咱们之前商量的办。”
约莫过了一盏茶时间,车夫把车停到路边儿,对面就是西州书院。
十几年前,西州这块地被北凉占了,这群蛮子不仅奴役当地百姓,还不时地去骚扰周围城镇。直到朝廷派林辕出征,苦战若干年,才收回失地,还额外从蛮子手里抢来不少地,修好城墙后,西州的面积至少扩大了三分之一。
边疆平定后,人口慢慢在增长,当地的文化水平却堪忧。
当今天子以文治天下,为了响应号召,加上林辕本身就敬重读书人,在他的牵头下,官府、商户共同出资,建成了西州书院。它是北方边境目前规模最大的书院,门口像模像样地造了一尊孔子像,可惜文气并没有散播开来,这么多年西州没有出过一位进士,举子们全都在会试中折戟而返。
林潇潇她们来的有些早,距离书院午休大约还有一个时辰。幸好旁边有座茶楼,几个人上了二楼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茶叶在这里是个稀罕货,价格不便宜。
林潇潇点了两壶茉莉花茶和几盘点心,其中一半分给隔壁桌的刀光、剑影和郭槐花的丫鬟小菊。
郭槐花抓了一把瓜子,边嗑边说:“人不可貌相,李书生看着挺老实的,背地里居然做出这么荒唐的事情。”
她口中的李书生——李嘉正是她们今天要找的人,是西州学院的学生,同时还是铮鸣的未婚夫婿。
铮鸣和李嘉尚在娘胎中就定下了娃娃亲。某天一场大火把两家屋舍烧得精光,在家休息的两家父母未能幸免于难,而去山上捡柴火的两人侥幸活了下来。他们身无分文,靠着乞讨来到西州。
这个时候李嘉生了一场大病,眼看就活不下去了,铮鸣没有办法,胡乱扑向当时正在逛街的江兰舟,说要卖身。
江兰舟把她带回府里,问清楚来龙去脉后,马上派大夫去给李嘉治病,铮鸣从此就在林潇潇跟前服侍。
将军府包吃包住,每月还能领到一份不错的月例,铮鸣把钱全给了李嘉,供他读书,一心等他金榜题名后回来娶自己。
没想到,前几天她兴冲冲地去李嘉租的小院帮他浆洗衣服,回来时却满脸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