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好的能活下来,命不好的被折磨死了,也不过是一席凉席扔到乱葬岗。
进了宫,最起码衣食无忧,甚至资历久混成教养嬷嬷出宫给世家当差,不说是锦衣玉食,最起码后半辈子是有指望。
安霖对魏清然的话不以为然,只觉得此人高高在上惯了难以理解她的处境。
“不说这些扫兴的话了,今儿是为我接风洗尘的晚宴,达官贵人可是往东宫送了不少礼,可唯独少了摄政王的,莫不是摄政王忘了给我准备礼物了?”安霖眨了眨眼睛,像是只机敏的小狐狸,小爪子试探着。
魏清然被安霖理直气壮地伸手要礼物的行为弄得哭笑不得,他是发现了,这小狐狸只要逮着机会便会得寸进尺。
如今他反倒是越发怀念当初像是头野狼的她了,只是如今满心信任他的安霖倒也有别样的滋味,弄得他的心痒痒的。
“殿下当真是不客气,若是臣今日说未曾准备礼物,殿下又当如何?”魏清然突然有些好奇安霖的反应,于是故意逗弄她。
月明星稀,天空乌云渐渐散去露处皎洁的月光伴随着星星点点开始巡逻,秋风瑟瑟,安霖突然觉得有些凉意,突然肩膀上多了一件大氅,带着青竹的清香以及如暖炉般的温热。
“看在摄政王借我大氅的份上,原谅你吧!只可惜我从清晨便开始期待摄政王的礼物,如今是要失望而归了!”安霖扯了扯身上的大氅,缩了缩手指,眼神却瞄着魏清然的神情。
“殿下都如此说了,臣还能说些什么呢!”魏清然一边摇头叹气,一边从口袋中一根发簪。
发簪上圆润饱满的东珠散发着柔光,仿佛凝聚了天地间的精华,犹如清晨露珠般晶莹剔透,又似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
东珠旁点缀着缠绕的藤蔓以及绽放的花,与东珠交相辉映,如此精雕细琢的发簪定是价值不菲。
“臣在落林村见殿下总是手持有白玉簪子睹物思人,可等入东宫后反而少见。臣派人去打探,听闻殿下将那根发簪送入皇陵陪伴贵妃,臣无法打造出一模一样的发簪,可若是形似也可算全了殿下的思母之心。”
安霖在魏清然拿出那根发簪后便愣在了原地,等魏清然说完这根发簪的蕴意后,她才注意到自己的脸上早就布满了泪痕。
她张了张嘴,声音哽咽:“我以为,这世间除了我便不会有人记得母亲了。我以为——”安霖泣不成声,这么些天的艰难她都未曾流泪。
可当魏清然将这根形似母亲素日佩戴的发簪以礼物的形式送给她时,她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渴望。
她怎么可能不思念母亲,她十五岁前从未和母亲分离,可十五岁生辰仿佛成了她的噩梦,生离死别,她眼睁睁看着母亲死在她的面前。
她怀着一腔愤怒想要燃尽京城,却发现举步维艰,甚至时刻提防着身边伺候的宫女。
她真的很累。
魏清然垂眸不知想到了什么,他仰望着星月,看着哭泣的安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母亲。
那年,他年仅七岁,尚是嬉戏玩闹之龄,心中所忧,唯父亲所授课业而已。
然一日,他无意间窥得父母争执之景,方知往昔所感皇恩浩荡,实则乃当今圣上觊觎臣妻之举,而他亦受无辜牵连,饱受非议。
其父往日之和煦面容,不过是掩藏心中愤懑之态,他暗自疑心,自己被圣上戴了绿帽,却又怀揣抚养其长大成人,以待日后认祖归宗,自己亦能仕途显赫之念。
可惜,母亲为了证明清白,悬梁自尽,那夜飞雪漫天舞,宛若慈母容颜惨,白若宣纸寒。
接踵而至的噩耗就像是散不去的黑夜始终笼罩在他的内心深处。
皇帝亲自澄清谣言,称他和母亲只是旧时,并未有过苟合之情,更甚至在朝堂大加责罚父亲逼死妻子。
最后,受不了朝臣的鄙弃的父亲参与到一场叛乱成为乱臣贼子被斩杀,而他却因为母亲和皇帝旧时被接入宫中抚养,15岁后被皇帝当作一把利刃斩尽朝堂小人。
直到后来他无意间得知这不过是皇帝为了掩盖谣言,做出的假象,实际上他的确窥视臣妻,只因他的母亲与他乃是青梅竹马,只可惜造化弄人一个娶了皇后,一个嫁给了世家门阀。
皇帝以为他年幼无知,封锁消息将这件事尘封起来,可实际上他什么都知道。
“殿下,夜深了,该回去了!”
就像是他也该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继续沉浸在虚假的幻想中,朝着虚无缥缈的复仇前进。
魏清然清冷的嗓音在安霖耳边环绕,她站直身子擦了擦眼角的眼泪,随后将簪子收进怀中:“摄政王当真是不解风情!”
安霖越发觉得眼前人喜怒不定,明明特意做了簪子送她,却转眼之间变得如此冷淡。她不喜自己的情绪被旁人掌握在手心,暗地里警告自己莫要感情用事。
魏清然只当是没有听到安霖的抱怨,因着刚才想起过往此刻他的内心有些烦躁,不想以虚假的面容示人,更不想继续哄着安霖为他做事。
可想到掩藏在内心的仇恨,以及母亲死不瞑目的双眼,他深呼吸道:
“殿下,日后还请三思而后行,若是鲁莽行事惹恼了三公六氏,依照殿下现在的手段,可难逃世家追杀啊——”
安霖不耐魏清然三番五次的威胁,于是反驳道:“摄政王这话孤便是听不懂了,纵使朝臣势力庞大,可皇权在上,他们也只能暗戳戳搞些小动作!若是我一再退缩,他们岂不是得寸进尺!”
魏清然对安霖的胡搅蛮缠有些厌烦,明明什么都不懂,只是仗着背后有他善后便肆意得罪三公,非要翻个跟头才能稳下心来。
“殿下意气用事已经给我添了许多麻烦,早知如此——”魏清然思索间语不成句,吐露的字就像是针尖般刺痛安霖本就脆弱的心脏,
无意间瞥见安霖涨红的双颊,他这才反应过自己无意识间迁怒旁人。
“早知如此你便如何!早知如此你便不会助我入宫,早知如此你便手持信物另寻他人冒充。”安霖却不想放过魏清然。
多日来她屡遭刺杀下毒,自入宫后日夜惊心胆颤,甚至为了达到皇帝的要求,鸡鸣前便要起身学武,天明后又要勤能补拙般浏览圣人之语。
本以为和魏清然吐露心声能够得到安慰,却不料此人态度如此冰冷。
许是保守着共同的秘密,以至于让安霖产生一种错觉,摄政王对她是不同的,可今日她才明白,眼前之人恐怕只当自己是个可利用的棋子罢了!
“殿下!”魏清然高声呵斥:“你喝醉了!”
说完便不管不顾从树下先行离开,徒留安霖一人留在原地痴痴望着他的背影。
后面紧随的宫人,目睹方才还笑语盈盈的大皇子殿下与摄政王,转瞬之间便因争执而分道扬镳,不禁打起十二分精神,更加谨慎小心地侍奉左右。
夜风卷携着安霖之哀愁,令其顿觉周身空无一人可诉衷肠。她犯下欺君大罪,守着女扮男装之惊世隐秘,而今却又该如何是好?
那最疼怜于她的慈母,已然长眠黄土之下,再难相见。而她,将被囚于这皇宫深深,难以挣脱,终日里皆是提心吊胆,生怕秘密败露。更甚者,此生皆不可与旁人有过多的亲密之举,唯余孤寂相伴。
魏清然!你说,你的心究竟是什么做的!
哄骗他女扮男装,用温声细语撬开她的心房却又弃之不顾,难怪世人皆传言摄政王善于玩弄人心,如今她可算是见识到了!
安霖突然像不管不顾回到落林村,回到那个虽小但是有母亲的家,可回头看到如木偶般恭敬等候他的宫人,嘴角勾起一模苦笑。
她已经别无选择了!
拖着疲惫的身子安霖回到了宴席,魏清然早早回到座位正和身旁的皇室宗亲相谈甚欢,他脸上带着笑意,却像是面具般虚假。
安霖不自觉将这份怨念表露出来,被皇帝捕捉道:“怎么了皇儿?和清然闹矛盾了,刚刚你不还硬拽着他陪你散步醒酒吗?”
歌舞升平,满座融融,朝臣把酒言欢,宴中醉卧者渐多,却少了一位暗藏爱慕之意的女娘。
“父皇宽心,不过意见相左,儿臣与摄政王略有几句口舌之争。摄政王心性稍显狭隘,不肯稍让于儿臣,儿臣便心生不悦。”安霖轻挥衣袖,嘴角微撇,故作一副云淡风轻之态。
慕容复可是从腥风血雨中登基为帝之人,安霖的隐瞒他自然是看在眼里,可联想到朝堂上日渐势力庞大的摄政王,深觉若是让他立住脚跟,那他这个皇帝位置可就不稳了。
大皇子是他觉心培养的继承大统之人,绝不能成为魏清然的踏脚板。
故而,慕容复欣然一笑,就像是骄纵孩子的父亲般拍了拍安霖的肩膀:“皇儿终究年幼,清然兼摄政王掌握朝野多年,若真的算起来你称呼他一声兄长也不为过。他到底比你年长,做事也顾虑周全,想必是责怪你今日对那温太仓令失了礼数,责怪你几句,你便恼了他,是不是?”
进了宫,最起码衣食无忧,甚至资历久混成教养嬷嬷出宫给世家当差,不说是锦衣玉食,最起码后半辈子是有指望。
安霖对魏清然的话不以为然,只觉得此人高高在上惯了难以理解她的处境。
“不说这些扫兴的话了,今儿是为我接风洗尘的晚宴,达官贵人可是往东宫送了不少礼,可唯独少了摄政王的,莫不是摄政王忘了给我准备礼物了?”安霖眨了眨眼睛,像是只机敏的小狐狸,小爪子试探着。
魏清然被安霖理直气壮地伸手要礼物的行为弄得哭笑不得,他是发现了,这小狐狸只要逮着机会便会得寸进尺。
如今他反倒是越发怀念当初像是头野狼的她了,只是如今满心信任他的安霖倒也有别样的滋味,弄得他的心痒痒的。
“殿下当真是不客气,若是臣今日说未曾准备礼物,殿下又当如何?”魏清然突然有些好奇安霖的反应,于是故意逗弄她。
月明星稀,天空乌云渐渐散去露处皎洁的月光伴随着星星点点开始巡逻,秋风瑟瑟,安霖突然觉得有些凉意,突然肩膀上多了一件大氅,带着青竹的清香以及如暖炉般的温热。
“看在摄政王借我大氅的份上,原谅你吧!只可惜我从清晨便开始期待摄政王的礼物,如今是要失望而归了!”安霖扯了扯身上的大氅,缩了缩手指,眼神却瞄着魏清然的神情。
“殿下都如此说了,臣还能说些什么呢!”魏清然一边摇头叹气,一边从口袋中一根发簪。
发簪上圆润饱满的东珠散发着柔光,仿佛凝聚了天地间的精华,犹如清晨露珠般晶莹剔透,又似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
东珠旁点缀着缠绕的藤蔓以及绽放的花,与东珠交相辉映,如此精雕细琢的发簪定是价值不菲。
“臣在落林村见殿下总是手持有白玉簪子睹物思人,可等入东宫后反而少见。臣派人去打探,听闻殿下将那根发簪送入皇陵陪伴贵妃,臣无法打造出一模一样的发簪,可若是形似也可算全了殿下的思母之心。”
安霖在魏清然拿出那根发簪后便愣在了原地,等魏清然说完这根发簪的蕴意后,她才注意到自己的脸上早就布满了泪痕。
她张了张嘴,声音哽咽:“我以为,这世间除了我便不会有人记得母亲了。我以为——”安霖泣不成声,这么些天的艰难她都未曾流泪。
可当魏清然将这根形似母亲素日佩戴的发簪以礼物的形式送给她时,她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渴望。
她怎么可能不思念母亲,她十五岁前从未和母亲分离,可十五岁生辰仿佛成了她的噩梦,生离死别,她眼睁睁看着母亲死在她的面前。
她怀着一腔愤怒想要燃尽京城,却发现举步维艰,甚至时刻提防着身边伺候的宫女。
她真的很累。
魏清然垂眸不知想到了什么,他仰望着星月,看着哭泣的安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母亲。
那年,他年仅七岁,尚是嬉戏玩闹之龄,心中所忧,唯父亲所授课业而已。
然一日,他无意间窥得父母争执之景,方知往昔所感皇恩浩荡,实则乃当今圣上觊觎臣妻之举,而他亦受无辜牵连,饱受非议。
其父往日之和煦面容,不过是掩藏心中愤懑之态,他暗自疑心,自己被圣上戴了绿帽,却又怀揣抚养其长大成人,以待日后认祖归宗,自己亦能仕途显赫之念。
可惜,母亲为了证明清白,悬梁自尽,那夜飞雪漫天舞,宛若慈母容颜惨,白若宣纸寒。
接踵而至的噩耗就像是散不去的黑夜始终笼罩在他的内心深处。
皇帝亲自澄清谣言,称他和母亲只是旧时,并未有过苟合之情,更甚至在朝堂大加责罚父亲逼死妻子。
最后,受不了朝臣的鄙弃的父亲参与到一场叛乱成为乱臣贼子被斩杀,而他却因为母亲和皇帝旧时被接入宫中抚养,15岁后被皇帝当作一把利刃斩尽朝堂小人。
直到后来他无意间得知这不过是皇帝为了掩盖谣言,做出的假象,实际上他的确窥视臣妻,只因他的母亲与他乃是青梅竹马,只可惜造化弄人一个娶了皇后,一个嫁给了世家门阀。
皇帝以为他年幼无知,封锁消息将这件事尘封起来,可实际上他什么都知道。
“殿下,夜深了,该回去了!”
就像是他也该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继续沉浸在虚假的幻想中,朝着虚无缥缈的复仇前进。
魏清然清冷的嗓音在安霖耳边环绕,她站直身子擦了擦眼角的眼泪,随后将簪子收进怀中:“摄政王当真是不解风情!”
安霖越发觉得眼前人喜怒不定,明明特意做了簪子送她,却转眼之间变得如此冷淡。她不喜自己的情绪被旁人掌握在手心,暗地里警告自己莫要感情用事。
魏清然只当是没有听到安霖的抱怨,因着刚才想起过往此刻他的内心有些烦躁,不想以虚假的面容示人,更不想继续哄着安霖为他做事。
可想到掩藏在内心的仇恨,以及母亲死不瞑目的双眼,他深呼吸道:
“殿下,日后还请三思而后行,若是鲁莽行事惹恼了三公六氏,依照殿下现在的手段,可难逃世家追杀啊——”
安霖不耐魏清然三番五次的威胁,于是反驳道:“摄政王这话孤便是听不懂了,纵使朝臣势力庞大,可皇权在上,他们也只能暗戳戳搞些小动作!若是我一再退缩,他们岂不是得寸进尺!”
魏清然对安霖的胡搅蛮缠有些厌烦,明明什么都不懂,只是仗着背后有他善后便肆意得罪三公,非要翻个跟头才能稳下心来。
“殿下意气用事已经给我添了许多麻烦,早知如此——”魏清然思索间语不成句,吐露的字就像是针尖般刺痛安霖本就脆弱的心脏,
无意间瞥见安霖涨红的双颊,他这才反应过自己无意识间迁怒旁人。
“早知如此你便如何!早知如此你便不会助我入宫,早知如此你便手持信物另寻他人冒充。”安霖却不想放过魏清然。
多日来她屡遭刺杀下毒,自入宫后日夜惊心胆颤,甚至为了达到皇帝的要求,鸡鸣前便要起身学武,天明后又要勤能补拙般浏览圣人之语。
本以为和魏清然吐露心声能够得到安慰,却不料此人态度如此冰冷。
许是保守着共同的秘密,以至于让安霖产生一种错觉,摄政王对她是不同的,可今日她才明白,眼前之人恐怕只当自己是个可利用的棋子罢了!
“殿下!”魏清然高声呵斥:“你喝醉了!”
说完便不管不顾从树下先行离开,徒留安霖一人留在原地痴痴望着他的背影。
后面紧随的宫人,目睹方才还笑语盈盈的大皇子殿下与摄政王,转瞬之间便因争执而分道扬镳,不禁打起十二分精神,更加谨慎小心地侍奉左右。
夜风卷携着安霖之哀愁,令其顿觉周身空无一人可诉衷肠。她犯下欺君大罪,守着女扮男装之惊世隐秘,而今却又该如何是好?
那最疼怜于她的慈母,已然长眠黄土之下,再难相见。而她,将被囚于这皇宫深深,难以挣脱,终日里皆是提心吊胆,生怕秘密败露。更甚者,此生皆不可与旁人有过多的亲密之举,唯余孤寂相伴。
魏清然!你说,你的心究竟是什么做的!
哄骗他女扮男装,用温声细语撬开她的心房却又弃之不顾,难怪世人皆传言摄政王善于玩弄人心,如今她可算是见识到了!
安霖突然像不管不顾回到落林村,回到那个虽小但是有母亲的家,可回头看到如木偶般恭敬等候他的宫人,嘴角勾起一模苦笑。
她已经别无选择了!
拖着疲惫的身子安霖回到了宴席,魏清然早早回到座位正和身旁的皇室宗亲相谈甚欢,他脸上带着笑意,却像是面具般虚假。
安霖不自觉将这份怨念表露出来,被皇帝捕捉道:“怎么了皇儿?和清然闹矛盾了,刚刚你不还硬拽着他陪你散步醒酒吗?”
歌舞升平,满座融融,朝臣把酒言欢,宴中醉卧者渐多,却少了一位暗藏爱慕之意的女娘。
“父皇宽心,不过意见相左,儿臣与摄政王略有几句口舌之争。摄政王心性稍显狭隘,不肯稍让于儿臣,儿臣便心生不悦。”安霖轻挥衣袖,嘴角微撇,故作一副云淡风轻之态。
慕容复可是从腥风血雨中登基为帝之人,安霖的隐瞒他自然是看在眼里,可联想到朝堂上日渐势力庞大的摄政王,深觉若是让他立住脚跟,那他这个皇帝位置可就不稳了。
大皇子是他觉心培养的继承大统之人,绝不能成为魏清然的踏脚板。
故而,慕容复欣然一笑,就像是骄纵孩子的父亲般拍了拍安霖的肩膀:“皇儿终究年幼,清然兼摄政王掌握朝野多年,若真的算起来你称呼他一声兄长也不为过。他到底比你年长,做事也顾虑周全,想必是责怪你今日对那温太仓令失了礼数,责怪你几句,你便恼了他,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