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疑案病凤姐瞒赃 伤别离悲探春远嫁
且说尤氏进来,银蝶晕厥,惜春忙站起来,冷冷地道:“三姐姐叫我帮忙协理此事,因此来问问银蝶,也来过问一下大嫂子,若事情属实,我只管告诉三姐姐,若不属实,还请大嫂子赐教。”尤氏冷笑道:“好个四姑娘,事情撇得一干二净了。这丫鬟是我的,交与我处置便罢了,其他的你一概不用管。”贾惜春摇头笑道:“你以为我愿意管?这些事我听了原也要躲得远远的,何必来脏了我的耳朵。你们东府的事以后少叫我管!”
尤氏登时怒了,只是有病在身不好大吵,便说:“你们东府?四姑娘是铁了心要和我们划清界限了!”惜春:“我只求有个清静的地方给我念佛。”说罢便离开了。尤氏热泪滚了下来,看见银蝶躺在床上,走过去坐在她身边,把身边人都叫走后,哭道:“我何曾不知道那些事?你爱为我出头,可是,在这深宅大院,我又能做什么?能保得住自己就不错了,我唯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尤氏刚走没多久,便有人来报,银蝶姑娘死了。
探春这边正烦恼,向黛玉李纨哭诉:“四丫头也太任性了点,如今她是完全不管事了,东府那边我如何管的过来。”李纨道:“珍哥媳妇身子好像有点好转,也可交还给他了。”黛玉笑到:“我说四丫头漠心,根本没心管什么东啊西啊的,咱们也别烦她,安心画她那画吧,我昨儿去瞧,已快成了!”
探春正欲说话,侍书进来说:“琏二奶奶请姑娘过去,有话要说呢。”李纨道:“哟,倒把她老人家也惊动了。我也去听听。”侍书难为情道:“琏二奶奶只请我们姑娘去呢。”李纨黛玉探春三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
探春出了院子,往凤姐处去,却被平儿拉着,探春道:“你从哪里来的,吓了我一跳。”平儿急道:“我们二奶奶要见你,只怕是为了那晚的缘故,我特来告诉你里面的实情。”探春细心听着。平儿轻声道:“我们奶奶时常动用官中的钱放贷。”探春惊道:“这样犯法的事也亏她做的出来!”平儿压声道:“你也知道咱们入不敷出,你先前的法子虽有效,却不是长久之计,也生出许多事端。况且那日的贼…”
探春逼问道:“是谁!”平儿道:“就是上回尤三姐相中的柳湘莲。他出家后,也不知怎的,竟做了强梁,劫富抢财,琏二爷又不知怎么和他厮混上了,我们奶奶怂恿二爷,向他借几百两银子,没想到那柳湘莲是个义气之人,真真就借来了。”
探春问道:“为何又有后事?”说着就到了凤姐屋,凤姐早已等候多时。探春与凤姐相见,只见她全身素朴,仍贴膏药,嘴唇发白,面如土灰,一时心软。凤姐哭道:“妹妹有所不知,那姓彭的富商告到官府,要抓柳兄弟,那姓柳的无法,偷偷躲进园子,遇到了银蝶,银蝶要叫,柳兄弟一急就把她弄到水池子里了。”
原来那银蝶夜晚去找惜春,回报尤氏吩咐的去铁槛寺驱鬼,多留了一会儿,遇到个黑影,想起前儿发生的事,以为是秦可卿之魂,恐了便要大叫,被柳湘莲打了几下,失脚落到了池子里。
探春冷笑道:“好啊,你们都是好人,园子里出了这么大的事,都是自己人搞的鬼。”凤姐道:“那柳湘莲威胁咱们,若不庇护他,便要鱼死网破,一起送死。我们只好收留着。”探春道:“你私放高利贷,又借赃款,还隐匿罪人!”凤姐道:“这事与妹妹不相干,你只不用管便是了。切记,别让老太太和太太知道了。”
探春眼泪落了下来,哭道:“如今倒不要我管了,大厦将覆,你还出此风头!你难道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族人能有全尸倒是我们的造化!”王熙凤低头不语。
贾探春哭道:“你们的肮脏事我也不管了!这个烂摊子你们看着办吧!”说罢便离开。王熙凤扶额叹道:“三丫头气性足,却不知管家里头的利害。平儿!柳湘莲呢?”平儿道:“二爷正和他在后房吃酒呢。”凤姐道:“此人万不可留。”
时至三月,有人报与贾政南安王战死的消息,一时间不知如何,连忙出发去会见各路王爷。宝玉回到家中,先去和王夫人谈心一会儿,才来到老太太屋里,此时老太太正与探春、湘云和凤姐拉着巧姐再说话。众人见了宝玉都笑起来,凤姐道:“可不嘛,白天不要说人,晚上不要说鬼!说曹操曹操到。”宝玉先作拜,才说道:“你们说我什么了?”
湘云道:“说你如今大了,日理万机了,连我们诗社也不来了。”宝玉辩解道:“我何曾说过不来了?死也要来!”凤姐笑道:“又说胡话了!”探春道:“你们别哄他了,我们刚要说云妹妹过几日就要走了,想着给他摆上几桌酒送送她,凤姐姐身上不大好,更何况官中的事又离不开她呢,遂想找个主办的人都没有,我们想你是最游手好闲的,想指派给你。”
宝玉道:“这算什么事?”说着双手一摆,“我又没摆过,又没办理过,何苦来。”贾母道:“不过白笑话你!你什么脾性我还不知道吗。”说着众人笑了起来。
原来是史湘云将嫁,史家派人来接,贾母舍不得她,才又留了他几天,给她好好庆祝一场。
众人谈话一场,不过又聊些家务琐碎之事,不久便散了。王熙凤领着巧姐走回家中,巧姐问:“娘亲,云姑姑怎么过几天就要走了?”凤姐笑道:“你云姑姑有了喜事,所以要先走一步了。”巧姐挠挠头,蹦蹦跳跳地又问道:“什么喜事?”平儿道:“你云姑姑要出嫁了。”凤姐也不说什么,微微倚靠在凳子上看着巧姐。
巧姐笑道:“出嫁?咱们家不好吗?为什么要出嫁呢?”平儿道:“巧姑娘你就别问了,你这小嘴真真跟你母亲学的一样!”凤姐哈哈大笑起来,吩咐平儿带着巧姐进院子逛去。平儿笑道:“哎呦,那她可要问着我许多问题了。”
这边巧姐在院子里四处奔走,平儿差点追不上她,正好撞见黛玉并湘云、探春几个在聊天散步,于是领着巧姐过去问好。
黛玉笑道:“你奶奶今日可大安了?”平儿道:“还是那样,每日强撑着罢,只求姑娘快快好起来,或许还能帮她照看着点呢。”黛玉笑着摇摇头。巧姐道:“林姑姑好,三姑姑好,云姑姑,你是不是要出嫁了啊?”说罢众人都大笑起来,唯有史湘云羞红了双颊不说话,扭过身去,众人拉拉扯扯,都笑道:“怎么这会子不好意思起来了?”
史湘云推开她们,骂道:“你们真是的!”又对巧姐说:“你好的不学,净学你母亲贫嘴贫舌了!哼!”众人又笑了起来。
那南海战事失败的消息传到了贾府,此时不便大摆筵席,遂偷偷小摆了几围,想小小庆祝一番,然气氛依旧冷冷清清,随便吃了几下,另一日便把史湘云送走了。
话说那日探春仍旧和黛玉在院子里散步,只是感叹湘云妹妹就这样着急地走了,两人惜叹一番,黛玉道:“花终有一谢,叶终有一落,人亦如此。想来这世上唯一永恒的,不过天上的月亮,地上的河。”探春道:“我原不该和你讲这些,倒惹你伤心。”黛玉道:“怎么不见四姑娘出来?”探春道:“别说她了,进来几番去藕香榭找她都不在,那幅画画了多久亦没画完,听下人说正和妙玉谈经论道呢,真怕她入了魔。”
平儿从不远处急匆匆走来,说:“南安太妃来了!”黛玉道:“就是那个战亡的南安王的王妃?”平儿道:“正是。她点名要见三姑娘。”探春和黛玉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探春便被平儿扶着走了。
探春心想:好好的找我做什么?这边战事刚完,另一头就来找我这个女子。莫非……平儿见她如此,说道:“南安太妃要认个义女。”探春冷笑道:“放屁!她分明有个妹妹。不过舍不得,才来找我罢了。”说罢,来到了正厅,只见南安太妃端坐着,一见了便露出喜色,道:“这就是探春吧。”探春下跪拜见,被南安太妃一贴身丫鬟扶起,拉至太妃身边。
太妃细细打量了一下探春,很是满意,遂派人赐了些珠宝之类的物品给她,因太妃有话要和王夫人商量,探春便被带了下去。太妃道:“我看三姑娘模样很好,就这样定了吧。”王夫人不敢不从,太妃又笑道:“这个月让她好好准备准备,下个月清明的时候就动身。”
那贾探春自离了正厅,回到秋爽斋,心头越发苦闷,不料又有人来说:“太太吩咐了,姑娘从今日起挪出院子,仍回到旧房子住去。”
贾探春点点头,自那时起便每日待在家中,偶尔瞧瞧哪些字画可以带走,哪些玩物值得留恋,顺手把些玉佩挂串等等皆收起来,一时宝玉来了,因问道:“三妹妹这几日怎么都不见你出门?”
探春道:“你来瞧瞧我新写的字好不好看是正经!来看!”说罢拉着宝玉到书桌前。宝玉看完赞叹道:“好字好字!筋骨硬劲之处又藏锋未露,转而舒缓从柔,你的字越发比以前好了。”探春听了笑逐颜开,忙把这副字亦收了起来,宝玉见,因问:“你藏这么多字做什么?”
探春道:“带走,到那异国他乡,见到这些字啊画啊,全当和这个院子的人见面了。”说着声泪俱下。宝玉亦忍不住抹泪。探春又道:“不久又是清明了,多想再结一回诗社,再放一回风筝。二哥哥,像咱们家赫赫扬扬已经百载,可自古以来能有多少豪门壮族能挨得过百年的,当日烹油烈火岂能想到日后瓦解冰消。”
探春踱步一会,道:“如今我也没机会看见了,只是二哥哥,这个家已经摇摇欲坠,还望你多多上心才是。”
说着又忍不住落下泪来,外头传来一句:“姑娘大喜,怎么哭哭啼啼的。”原来是赵姨娘听闻南安太妃选中了探春,觉得脸上增了光,遂拉着贾环到探春房里庆贺庆贺。
贾环见到探春收藏了一堆物品,里面分明是一些旧物品,便知道她是要拿来留念的,只是一眼望进去,有宝玉的却不见有自己的,遂心中郁郁不结,见到宝玉,心中更加不畅快。
探春见赵姨娘不悲反喜,此等丑态使她厌恶至极,于是开口骂道:“你好歹是个做娘的人,不盼着女儿好,到盼着女儿远嫁海外。到时我对你眼不见心不烦,那才是真的大喜呢。”赵姨娘自讨没趣,又臊臊地说了几句话,就拉着贾环走了。
遂至清明,那海面上浩浩汤汤,迎亲队伍盛大自不必言,光是海上船只便足有几间屋那么大。
探春在下面朝南安太妃、贾母并邢王二氏跪拜,海帆远远飘动起来,探春缓缓站起,看着亲人们在上面抹泪哭泣,唯有南安太妃不动如山。探春三步两步一回头,心中仍是不舍,半晌宝玉赶到,与探春相拥而哭,相顾无言,缓缓行至船上,启航。
赵姨娘如今才觉痛心,可惜为时已晚,眼看着女儿渐渐消失在茫茫大海中,不觉哭成泪人,忽想起探春仍有东西忘了拿,哭着想冲上前去,却被凤姐拉住拦下,下回分解
尤氏登时怒了,只是有病在身不好大吵,便说:“你们东府?四姑娘是铁了心要和我们划清界限了!”惜春:“我只求有个清静的地方给我念佛。”说罢便离开了。尤氏热泪滚了下来,看见银蝶躺在床上,走过去坐在她身边,把身边人都叫走后,哭道:“我何曾不知道那些事?你爱为我出头,可是,在这深宅大院,我又能做什么?能保得住自己就不错了,我唯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尤氏刚走没多久,便有人来报,银蝶姑娘死了。
探春这边正烦恼,向黛玉李纨哭诉:“四丫头也太任性了点,如今她是完全不管事了,东府那边我如何管的过来。”李纨道:“珍哥媳妇身子好像有点好转,也可交还给他了。”黛玉笑到:“我说四丫头漠心,根本没心管什么东啊西啊的,咱们也别烦她,安心画她那画吧,我昨儿去瞧,已快成了!”
探春正欲说话,侍书进来说:“琏二奶奶请姑娘过去,有话要说呢。”李纨道:“哟,倒把她老人家也惊动了。我也去听听。”侍书难为情道:“琏二奶奶只请我们姑娘去呢。”李纨黛玉探春三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
探春出了院子,往凤姐处去,却被平儿拉着,探春道:“你从哪里来的,吓了我一跳。”平儿急道:“我们二奶奶要见你,只怕是为了那晚的缘故,我特来告诉你里面的实情。”探春细心听着。平儿轻声道:“我们奶奶时常动用官中的钱放贷。”探春惊道:“这样犯法的事也亏她做的出来!”平儿压声道:“你也知道咱们入不敷出,你先前的法子虽有效,却不是长久之计,也生出许多事端。况且那日的贼…”
探春逼问道:“是谁!”平儿道:“就是上回尤三姐相中的柳湘莲。他出家后,也不知怎的,竟做了强梁,劫富抢财,琏二爷又不知怎么和他厮混上了,我们奶奶怂恿二爷,向他借几百两银子,没想到那柳湘莲是个义气之人,真真就借来了。”
探春问道:“为何又有后事?”说着就到了凤姐屋,凤姐早已等候多时。探春与凤姐相见,只见她全身素朴,仍贴膏药,嘴唇发白,面如土灰,一时心软。凤姐哭道:“妹妹有所不知,那姓彭的富商告到官府,要抓柳兄弟,那姓柳的无法,偷偷躲进园子,遇到了银蝶,银蝶要叫,柳兄弟一急就把她弄到水池子里了。”
原来那银蝶夜晚去找惜春,回报尤氏吩咐的去铁槛寺驱鬼,多留了一会儿,遇到个黑影,想起前儿发生的事,以为是秦可卿之魂,恐了便要大叫,被柳湘莲打了几下,失脚落到了池子里。
探春冷笑道:“好啊,你们都是好人,园子里出了这么大的事,都是自己人搞的鬼。”凤姐道:“那柳湘莲威胁咱们,若不庇护他,便要鱼死网破,一起送死。我们只好收留着。”探春道:“你私放高利贷,又借赃款,还隐匿罪人!”凤姐道:“这事与妹妹不相干,你只不用管便是了。切记,别让老太太和太太知道了。”
探春眼泪落了下来,哭道:“如今倒不要我管了,大厦将覆,你还出此风头!你难道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族人能有全尸倒是我们的造化!”王熙凤低头不语。
贾探春哭道:“你们的肮脏事我也不管了!这个烂摊子你们看着办吧!”说罢便离开。王熙凤扶额叹道:“三丫头气性足,却不知管家里头的利害。平儿!柳湘莲呢?”平儿道:“二爷正和他在后房吃酒呢。”凤姐道:“此人万不可留。”
时至三月,有人报与贾政南安王战死的消息,一时间不知如何,连忙出发去会见各路王爷。宝玉回到家中,先去和王夫人谈心一会儿,才来到老太太屋里,此时老太太正与探春、湘云和凤姐拉着巧姐再说话。众人见了宝玉都笑起来,凤姐道:“可不嘛,白天不要说人,晚上不要说鬼!说曹操曹操到。”宝玉先作拜,才说道:“你们说我什么了?”
湘云道:“说你如今大了,日理万机了,连我们诗社也不来了。”宝玉辩解道:“我何曾说过不来了?死也要来!”凤姐笑道:“又说胡话了!”探春道:“你们别哄他了,我们刚要说云妹妹过几日就要走了,想着给他摆上几桌酒送送她,凤姐姐身上不大好,更何况官中的事又离不开她呢,遂想找个主办的人都没有,我们想你是最游手好闲的,想指派给你。”
宝玉道:“这算什么事?”说着双手一摆,“我又没摆过,又没办理过,何苦来。”贾母道:“不过白笑话你!你什么脾性我还不知道吗。”说着众人笑了起来。
原来是史湘云将嫁,史家派人来接,贾母舍不得她,才又留了他几天,给她好好庆祝一场。
众人谈话一场,不过又聊些家务琐碎之事,不久便散了。王熙凤领着巧姐走回家中,巧姐问:“娘亲,云姑姑怎么过几天就要走了?”凤姐笑道:“你云姑姑有了喜事,所以要先走一步了。”巧姐挠挠头,蹦蹦跳跳地又问道:“什么喜事?”平儿道:“你云姑姑要出嫁了。”凤姐也不说什么,微微倚靠在凳子上看着巧姐。
巧姐笑道:“出嫁?咱们家不好吗?为什么要出嫁呢?”平儿道:“巧姑娘你就别问了,你这小嘴真真跟你母亲学的一样!”凤姐哈哈大笑起来,吩咐平儿带着巧姐进院子逛去。平儿笑道:“哎呦,那她可要问着我许多问题了。”
这边巧姐在院子里四处奔走,平儿差点追不上她,正好撞见黛玉并湘云、探春几个在聊天散步,于是领着巧姐过去问好。
黛玉笑道:“你奶奶今日可大安了?”平儿道:“还是那样,每日强撑着罢,只求姑娘快快好起来,或许还能帮她照看着点呢。”黛玉笑着摇摇头。巧姐道:“林姑姑好,三姑姑好,云姑姑,你是不是要出嫁了啊?”说罢众人都大笑起来,唯有史湘云羞红了双颊不说话,扭过身去,众人拉拉扯扯,都笑道:“怎么这会子不好意思起来了?”
史湘云推开她们,骂道:“你们真是的!”又对巧姐说:“你好的不学,净学你母亲贫嘴贫舌了!哼!”众人又笑了起来。
那南海战事失败的消息传到了贾府,此时不便大摆筵席,遂偷偷小摆了几围,想小小庆祝一番,然气氛依旧冷冷清清,随便吃了几下,另一日便把史湘云送走了。
话说那日探春仍旧和黛玉在院子里散步,只是感叹湘云妹妹就这样着急地走了,两人惜叹一番,黛玉道:“花终有一谢,叶终有一落,人亦如此。想来这世上唯一永恒的,不过天上的月亮,地上的河。”探春道:“我原不该和你讲这些,倒惹你伤心。”黛玉道:“怎么不见四姑娘出来?”探春道:“别说她了,进来几番去藕香榭找她都不在,那幅画画了多久亦没画完,听下人说正和妙玉谈经论道呢,真怕她入了魔。”
平儿从不远处急匆匆走来,说:“南安太妃来了!”黛玉道:“就是那个战亡的南安王的王妃?”平儿道:“正是。她点名要见三姑娘。”探春和黛玉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探春便被平儿扶着走了。
探春心想:好好的找我做什么?这边战事刚完,另一头就来找我这个女子。莫非……平儿见她如此,说道:“南安太妃要认个义女。”探春冷笑道:“放屁!她分明有个妹妹。不过舍不得,才来找我罢了。”说罢,来到了正厅,只见南安太妃端坐着,一见了便露出喜色,道:“这就是探春吧。”探春下跪拜见,被南安太妃一贴身丫鬟扶起,拉至太妃身边。
太妃细细打量了一下探春,很是满意,遂派人赐了些珠宝之类的物品给她,因太妃有话要和王夫人商量,探春便被带了下去。太妃道:“我看三姑娘模样很好,就这样定了吧。”王夫人不敢不从,太妃又笑道:“这个月让她好好准备准备,下个月清明的时候就动身。”
那贾探春自离了正厅,回到秋爽斋,心头越发苦闷,不料又有人来说:“太太吩咐了,姑娘从今日起挪出院子,仍回到旧房子住去。”
贾探春点点头,自那时起便每日待在家中,偶尔瞧瞧哪些字画可以带走,哪些玩物值得留恋,顺手把些玉佩挂串等等皆收起来,一时宝玉来了,因问道:“三妹妹这几日怎么都不见你出门?”
探春道:“你来瞧瞧我新写的字好不好看是正经!来看!”说罢拉着宝玉到书桌前。宝玉看完赞叹道:“好字好字!筋骨硬劲之处又藏锋未露,转而舒缓从柔,你的字越发比以前好了。”探春听了笑逐颜开,忙把这副字亦收了起来,宝玉见,因问:“你藏这么多字做什么?”
探春道:“带走,到那异国他乡,见到这些字啊画啊,全当和这个院子的人见面了。”说着声泪俱下。宝玉亦忍不住抹泪。探春又道:“不久又是清明了,多想再结一回诗社,再放一回风筝。二哥哥,像咱们家赫赫扬扬已经百载,可自古以来能有多少豪门壮族能挨得过百年的,当日烹油烈火岂能想到日后瓦解冰消。”
探春踱步一会,道:“如今我也没机会看见了,只是二哥哥,这个家已经摇摇欲坠,还望你多多上心才是。”
说着又忍不住落下泪来,外头传来一句:“姑娘大喜,怎么哭哭啼啼的。”原来是赵姨娘听闻南安太妃选中了探春,觉得脸上增了光,遂拉着贾环到探春房里庆贺庆贺。
贾环见到探春收藏了一堆物品,里面分明是一些旧物品,便知道她是要拿来留念的,只是一眼望进去,有宝玉的却不见有自己的,遂心中郁郁不结,见到宝玉,心中更加不畅快。
探春见赵姨娘不悲反喜,此等丑态使她厌恶至极,于是开口骂道:“你好歹是个做娘的人,不盼着女儿好,到盼着女儿远嫁海外。到时我对你眼不见心不烦,那才是真的大喜呢。”赵姨娘自讨没趣,又臊臊地说了几句话,就拉着贾环走了。
遂至清明,那海面上浩浩汤汤,迎亲队伍盛大自不必言,光是海上船只便足有几间屋那么大。
探春在下面朝南安太妃、贾母并邢王二氏跪拜,海帆远远飘动起来,探春缓缓站起,看着亲人们在上面抹泪哭泣,唯有南安太妃不动如山。探春三步两步一回头,心中仍是不舍,半晌宝玉赶到,与探春相拥而哭,相顾无言,缓缓行至船上,启航。
赵姨娘如今才觉痛心,可惜为时已晚,眼看着女儿渐渐消失在茫茫大海中,不觉哭成泪人,忽想起探春仍有东西忘了拿,哭着想冲上前去,却被凤姐拉住拦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