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平浪静的过了一段时日。

    这天,王月华去正院请安回来,正读着诗集。

    忽闻外院传来消息。

    景庭院婢女匆匆赶来,请王月华去正院,说王公爷回来了,让小辈们过去,有事宣布。

    王月华猜测可能是书院的事情,让碧绿给自己换好衣裳后,带着绯红赶去。

    一进正厅,便看见王公爷与沈氏分别坐在首位的左右两边。

    王公爷年近不惑,中等身材,面上蓄起长须,典型的士大夫严肃形象。就连爱华今日也没有窝在沈氏怀中,被乳母哄着端正的坐在榻上。

    走上前去,王月华恭敬的行礼:“阿耶,阿娘安好。”

    王重景的国字脸上出现笑意,长须跟着颤颤:“月奴身子看起来好了许多,不错,不错。”

    她双膝微曲,又是一礼:“多谢阿耶关心,儿身子已好。”

    “嗯,坐下罢。”王重景右手轻抚长须,点头示意。

    王月华依言就座。

    不一会儿,众姊妹到齐,连两位哥哥也从书院赶来。

    给长辈请安,又互相见礼后,纷纷落座。

    王重景先是检查嫡长子的功课,问:“《左传》公如齐观社篇曰:奇人观社,实为祭祀,为何公子讥其非礼”

    王阳华起身,抱拳弯腰,恭敬道:“礼如纲纪,能定上下之分,正人伦秩序。”

    “不错,虽你不必考取功名,但读书不可荒废。”王重景满意道,接着又拷问次子:“背一篇《周礼-秋官》”

    一直跟在大兄后头的润华此时才出来,低声背道:“大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一曰刑新国用清典,二曰……”

    “好,这段时间你学得不错。”王重景对于不承家业的庶子没有多过期望,只要他能谨遵礼教,辅佐兄长便好。

    问完两个儿子的功课,让他们依次坐下,正起面容道:“之前在牡丹宴想必你们已经听长公主提起,今儿个圣人在早朝正式宣布,碧落书院开院。”

    说着又抚须,虽然一脸的反对,却也不得不屈服皇威:“咱家除开光华已定亲与爱华年岁不足外,其他孩子都要去。”

    话音刚落,下面的丽华眼中迸发光芒,激动得有些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连她一边的巧华也惊醒的抬起头来。

    “皇命不可违,过几日你们便收拾东西搬去书院。日后一旬回家一趟,其余都要在书院吃住。”王重景皱着眉头继续道:“除非告假,否则不能离开书院。”

    沈氏之前一直以为去书院也是能每日归家,但没想到圣人能同意昭阳这样大胆先进的想法,她担忧:“这可如何是好呀,孩子们都不曾离过家。”

    “圣人亲口下的旨意。虽平日不能归家,但可带一名贴身婢女照顾起居。”王重景无奈。

    王月华听着书院的规定,莫名有些熟悉。

    这才想起,原来与她在的高三有异曲同工之妙,王月华一时无言。

    她不是很想再上一遍高中。

    “那上学期间,孩子们的婚事怎么办?”沈氏担心月华的亲事。

    王重景摆摆手:“这不冲突,只要在这期间定下便好,三年后再嫁。那时几个女儿年纪正好,此事还请娘子多留意,眼看着几个女儿长大,却不想发生这样的变故。”

    对着郎君饱含歉意的话语,沈氏欣慰:“这是妾身该做的,郎君只管着外边的大事便好。”

    “好,那我便去当值了。”消息带到,王重景又赶着去当值,他虽已有从二品的爵位,但不是世袭罔替,一代一代降下去很快便会沦为平民,所以他还当着秘书监一职,有些实权。

    众人起身行礼,目送阿耶远去。

    王重景不见了踪影,沈氏才嘱咐道:“如今你们都大了,日后去书院上学可不能惹是生非,且书院与你们兄长的书院一墙之隔,遇上事情先去找兄长,明白了吗?”

    “女儿明白。”月华三人又站起来回道。

    平日里几个女儿都算乖巧,所以她并没有太担心,挥挥手让她们退下了:“今日便到这儿,你们都回去吧,需要准备的东西我会吩咐婢女,你们只需带些日常衣物便好。”

    “孩儿告退。”

    说罢,边都退了出去。

    “月儿留下。”沈氏一顿,单独留下月华。

    月华疑惑:“阿娘?”

    沈氏从位置下来,牵起爱华进入里间,转头吩咐:“你也进来。”

    月华移步跟上。

    “坐罢。”

    依言坐下,月华问:“阿娘可有事情单独交代女儿?”

    沈氏颔首,满意她的聪慧:“此去书院,你大姊姊不在,阿娘需你看好姊妹。”

    王月华明白阿娘的心思,她担心其他两位姊妹在书院闯祸败坏家中名声,不过月华却觉得姊妹不是那样没有分寸,安慰道:“阿娘莫要担心,我们必不会惹事。”

    对于王月华的安慰,沈氏却觉得女儿太过天真,说来也是月华身子不好,不知世故的原因,她叹了口气:“月儿不要小瞧了女儿家的小心思。”

    “女儿明白,自儿个会注意的。”月华不想母亲担忧,正言道。

    “你明白便好,此去书院多注意身子。”沈氏面露愁绪。

    月华一一乖巧应下,过后退下。

    另一边,丽华与巧华回到院子。

    摆摆手,丽华迫不及待的屏退婢女。

    “你瞧,我说什么来着!哈哈”丽华开怀大笑。

    巧华白净的小脸也露出久违的笑意:“承阿姊吉言。”

    “哼”丽华从鼻腔发出得意,用手指卷着耳边垂下的碎发,歪头道:“进了书院,大好前程等着我。便是比不过阿姊,没得比不上那小病秧子。”

    不经意间,丽华道出心声。

    话音未落,巧华收起笑意,制止:“阿姊慎言。”

    不小心说出埋藏在深处的话,丽华也有些猝不及防,佯装镇定:“怕什么,这儿有没别人。”

    “阿姊以后还是多注意言辞。”

    “不需要你来教训我!”

    丽华骨子里藏着一股霸道劲,时常听不进劝解,巧华心中无奈。

    只能转移话题:“阿姊你说进了书院,以后真能当官吗?”

    对于妹妹的天真,丽华莫名乐了:“阿耶今日都没提起,想必是不行的。”

    “是吗……”

    “怎么?妹妹想当女官?”

    “阿姊想多了,妹妹哪有这样的福气……”

    丽华心中默默:是啊,公主办女主书院已经够离经叛道了,更别说上朝当官了……

    心中这样想,但她还存着一丝期望。

    ————

    这边月华刚回到院子,瞧见光华坐在海棠树下喝茶。

    碧绿端着茶杯,恭敬的侯着,托盘上落满了花瓣。

    “阿姊。”月华上前。

    光华把手中的杯子放下,罗缎窄袖轻轻扫过桌上的粉瓣,留下一道空白,她转过头:“月奴回来了,阿娘说了什么?”

    “还能说什么,只是叮嘱我好好照顾身子。”月华嫣然一笑,上前与阿姊坐在一起。

    “阿姊瞧着我在这放张桌子不错吧,明年再扎上秋千。”

    闻言,光华笑笑,发髻上的芍药轻颤:“妹妹对于生活闲趣一向是擅长的。”

    碧绿给月华上了一杯花茶。

    雪白修长的手捏住月白色汝瓷杯,似乎与之融为一体,她用茶盏轻轻撩去面上的瓣沫,品了一口,道:“阿姊有什么要嘱咐妹妹的?”

    看着妹妹悠闲自在的模样,光华惆怅:“妹妹在家惯了,不知外边人心险恶,如今我不能跟着你同去,只能提醒几番。”

    “丽华是个性急的,你拉不住她便不要管,只留着阿娘头疼便好,巧华乖巧,无需注意什么。只是书院还有许多贵女,其中乐安郡主更是不能招惹。”

    月华疑问:“乐安郡主?从前怎么没听说过。”

    光华解释:“你不曾听闻是正常的,她是当今嫡亲弟弟李亲王的嫡长女,从一出生就被封为乐安郡主,从前性子倒也不错。”说着顿了一下,眉宇间也露出不解:“只是前段时间落水,醒来后变了性子。”

    王光华低头喝茶:京都受宠的郡主、县主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安乐郡主便是其中之一。

    前几日,她出门闲逛,在一家首饰铺子瞥见郡主,正在羞辱一名贵女,言语间竟比昭阳公主还要猖狂。

    她得提醒妹妹。

    月华听了一惊,心想不会是和她一样是穿越的吧?

    不过面色不变,接受阿姊的善意:“妹妹知道了,多谢阿姊提醒。”

    “你知道便好,我知道你不是惹事的。”光华点点头,又道:“除此之外,再没什么。”

    不知怎么,月华脑子浮现出那爱穿鲜红衣裙的女孩,问:“那崔时玉呢?”

    光华噗呲一笑:“有阿姊在呢,她不敢欺负你。”

    她的本意也不是崔时玉,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问阿姊的婚事,见状讪讪,不再开口。

    一时间,两姊妹都没再出身,只沐浴在春日中,享受着最后的平静时光。

    海棠簌簌落了满地,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章节目录

她和原女主的白月光he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不世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世情并收藏她和原女主的白月光he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