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要问我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前往翁法罗斯。

    那我会先反问你——

    假若给你一块外星土壤,你能从中分析出什么信息?

    这并非两个毫不相关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就是我前往翁法罗斯的因由。

    诸君,我此前并没像向各位介绍我的第二故乡。

    这很公平,毕竟我们相互之间的了解,实在是匮乏得有些可怜。

    你们或许难以置信,我曾经也来自那个你们熟悉的时代,呼吸着和你们差不多的空气,甚至可能还抱怨过同一种糟糕的天气。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老实说,我自己有时也觉得恍惚,上辈子发生的一切是否只是我的黄粱一梦。

    但那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当我以一个新生婴儿的身份,在“迪卢卡罗星”第一次睁开眼睛时,我的第二段生命,开始了。

    Diluculo,它的名字在古老的拉丁文里,意为黎明。

    这名字起得真好。我的故乡,确实曾像破晓时分的天空那样,充满了美得无法形容的希望。

    那里不只有秀丽的山川,更有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这里的人们信仰纯美的星神,但这并非空洞的膜拜,星神的指引融入了生活每一个角落。

    孩子们会在夜晚仰望星空,学习能够测绘出星图的古老歌谣;最顶尖的工程师们,也会从星辰的运行轨迹中,寻找突破性的设计灵感。

    生活在那里,你会觉得宇宙本身就是一座圣殿,我们都是其中虔诚又自在的学徒。

    家乡啊……我的家乡。

    那段记忆从未褪色,清晰得如同昨日重现。

    以至于故乡毁灭后的今天,我仍能轻易描摹出每一个细节,指尖甚至能勾勒出母亲惯用的织物那独特的柔软触感。

    我的父母视我如珠如宝,这份爱浓烈得几乎没有边界。

    他们从不试图约束我什么,好像我天生就该横冲直撞。

    现在想来,我如今这百无禁忌的性子,大概就是那时候被他们惯出来的。

    在我还小的时候,他们总会一脸后怕又带着点炫耀地和我念叨那件事。

    说我刚落地没几分钟,一个他们也记不清具体长相的“坏女人”——这是他们的原话,试图接近我。

    “然后,噌!”我父亲会挥舞着手臂比划,“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就把她抓走了!星神护佑!”

    母亲则会赶紧抱紧我,迭声说:“我的宝贝,是星神赐予的孩子。”

    而神赐的待遇,就是没规矩。

    他们对我几乎有求必应,大概觉得就算我捅破天,也会有无形的力量护着我。

    所以,当我刚能摇摇晃晃走路时,就被领进了实验室。

    那不是冰冷的数据工厂,更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奇妙花园。

    那些精密仪器在我眼里,跟积木没太大区别。

    培养皿里生长着能在真空生存的奇特菌株,模拟行星环境的生态箱里有微缩的奇异地貌。

    我最早的玩具,就是那些报废的传感元件和淘汰的显微镜片。

    没人阻止我笨拙地触摸那些闪烁的控制面板,也没人呵斥我把营养液滴得到处都是。

    他们只是在一旁看着,偶尔搭把手,眼神里满是纵容,他们从不约束我的好奇心,反而想方设法地满足它。

    这种放纵,让我从小就觉得世界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六岁那年,我理所当然地迷上了天外的一切——我开始研究飞行。

    是的,不是模拟器,是真的飞行。

    我找遍了家里能拆的废旧设备,又软磨硬泡从父母的实验室“借”了不少材料。

    他们看着我把起居室弄得像个废品回收站,不但没阻止,父亲甚至还指点了我几处关键的能量回路连接。

    经过几个月的叮叮当当,我的第一艘“船”,成型了。

    我叫它“小冲撞号”——这名字确实不是白叫的。

    第一次试飞,它就在草坪上刨了个坑。

    第二次,撞歪了花园里的星晷仪。

    第三次……呃,险些削掉邻居家房顶的天线。

    父母每次都得去赔礼道歉,回来却还是笑嘻嘻地问我:“我可爱的小淘气鬼,下次准备撞哪儿?”

    但很快,我就能熟练地开着它冲出星球引力井。

    第一次冲破大气层,看着迪卢卡罗星在我脚下变成一颗蓝绿色的宝石,那种感觉就像……整个宇宙都在对我招手。

    新世界的科学太慷慨了,只要你敢想,人人都能冲出天空。

    我简直爱死这个世界了!

    附近的星系?那确实成了我的后花园。

    今天去看看那颗有着水晶森林的小行星,明天绕着双子星玩光影追逐,后天再去捞几块漂浮的冰晶彗核当纪念品。

    我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探索我的“后花园”,偶尔也会带回些奇奇怪怪的石头和土壤样本,父母会帮我分析,然后告诉我那里面藏着哪个星系的秘密。

    而最后那一次.......

    最后那一次,我去的无比之远,远得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次的探险。

    那一次,我真是玩疯了,把“小冲撞第9号”,开到了连星图导航都开始闪烁警告信号的远方。

    我的“后花园”已经满足不了我了,那些水晶森林和小行星带,看多了也就那样。

    我要找点真正没见过的。

    然后,我看见了它。

    ——一列火车。

    行驶在漆黑的宇宙真空中,庞大、华丽,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稳定感。

    它不是依靠喷射推进,更像是沿着某种无形的轨迹滑行,优雅得不像人造物。

    我瞪大了眼睛,连呼吸都忘了。

    这东西……比我见过的任何星舰都要壮观,简直像是一整座移动的城市,或者说,神殿?

    我下意识地就想靠过去看看,甚至盘算着能不能跟它打个招呼,问问它要去哪里。

    这念头刚起,“小冲撞9号”的警报就尖锐地响了起来,探测器显示前方有无法解析的能量场。

    但这并不是当时最值得铭记的景象,很快,就有更璀璨的东西攫住了我的心神。

    在视野的尽头,一片绝对的、连光线都仿佛被吞噬的虚无之地中,突然射出了一枚子弹!

    这仿佛是某种信号,整个星空都活了过来。

    无数细碎的光点从四面八方亮起,如同被唤醒的萤火,汇聚成流星的长河,朝着那子弹射出的方向汹涌而去。

    那场面,壮观到让人头皮发麻。

    我的心跳得飞快,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立刻调转船头,朝着那片空域冲去。

    但越靠近,便越觉得诡异。

    那地方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似乎连最细微的宇宙尘埃都避开了它。

    可我的探测器却固执地显示,里面有巨大的质量反应——一颗星球。

    一颗隐形的星球?

    我绕着那片区域飞了一圈又一圈,尝试了各种探测频段,甚至用“小冲撞9号”的能量场轻轻“戳”了几下,结果都一样,什么都碰不到,什么都看不到。

    就像……就像它在那里,但又不属于这片空间。

    “嘿,跟我玩捉迷藏?”

    我有点不服气了。

    找不到门是吧?行。

    我从储物格里摸出母亲给我的定位戒指,这小玩意儿能发射出一种特殊频段的信标,就算隔着几个星系也能感应到。

    我找了个自认为绝佳的角度,对着那片虚无,“啪”一下,将带着信标的一个微型吸附器弹了出去。

    看着它消失在虚空中,我满意地拍了拍控制台:

    “标记好了。下次,我绝对要把你的门找出来!藏得再好也没用!”

    我得回去好好研究一下,这颗隐形星球到底是什么原理。也许爸爸妈妈的实验室里,有能分析这种现象的资料。

    到时候,带上更厉害的探测器,我一定要进去看看里面藏着什么宝贝。

    可当我满心欢喜地返航,准备和父母分享此行的奇遇时……

    我却发现,我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了。

    它消失了,就像从未存在过。

    ——后来我知道了那场灾难。

    当毁灭降临时,坚固的星球保护层如同纸糊,人们在绝望中无处可逃。

    那是一颗星球的彻底坍塌,如同被巨力碾碎的星尘那般散落寂灭。

    在一片死寂的虚无中,我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土壤”。

    我亲爱的朋友们,我现在可以给你们全部的答案了。

    ——假若给你一块外星土壤,你能从中分析出什么信息?

    很多很多,也很重很重。

    多到一颗星球的完整履历,从诞生之初的熔融状态,到生命萌芽的偶然,再到文明崛起的辉煌,以及……它可能经历过的,难以想象的巨大灾难。

    是的,灾难。

    甚至,一个失落文明的全部记录,它的语言、艺术、科技,它的希望和挣扎,都压缩在里面。

    就像……就像有人把一整个世界的图书馆,连同所有读者和他们的故事,一起碾碎,再重新揉合成这么一小块东西。

    我的小冲撞9号里有最顶尖的设备,能解析最复杂的物质结构。

    我的父母教过我怎么操作,怎么从最微观的层面读取信息。

    我照做了,用上了所有我能想到的技术,甚至动用了些……他们可能都不希望我过早接触的权限。

    结果出来了。数据庞大到几乎撑爆了我的分析仪。

    这东西,就在我手边这个小小的样本保存盒里。

    看起来平平无奇,可能还没我以前捡回来的某些矿石漂亮。

    我伸出手,想把它拿起来,再仔细看看。

    可就是这一抔手掌大小的介质,明明物理上的质量轻得可以忽略不计——

    但我的手停在半空,指尖微微发颤,就是捧不起来。

    “好重啊。”彼时的我喃喃道。

    是啊,好重,重到了一整个沉没的世界都蕴藏其中。

    我举不起来。

    真可笑,对吧?

    开着“小冲撞9号”能横冲直撞,连隐形星球都敢去标记的我,现在却被这么一小捧东西压垮了。

    这里面,有我的故乡。

    有我的父母。

    有我……回不去的,所有过往。

    我的童年结束了,结束在我拿起检验报告的那一刻。

    这抔弥散着硝烟、死亡和多种命途力量交缠的“土壤”,里面浸染着血液——来自十年后的我!

    这抔土壤,来自未来。

    那......我的血为何而流?

    我是在守护我的故乡吗?还是说......是我毁灭了我的故乡呢?

    我无法去查证,我也不想去查证。

    被自毁倾向和无尽悲伤冲昏头脑的我,疯狂地投入了时间机器的研究。

    如果家乡的灭亡里也有我的“功劳”,那么,我要倒果为因,回到过去,在那一切发生之前,亲手杀死那个可能带来灾祸的自己。

    可就在我对着摇篮里那个呱呱而泣的自己举起刀子时,我看见了父母不顾一切、拼死相互的身影。

    他们眼中对我的爱,纯粹得不含一丝杂质。

    在思想犹疑的那一刻,阿哈冲我投下了那极具戏剧性的一瞥。

    tbc

章节目录

〔崩铁〕阿哈在上,修罗场也是欢愉必将承受的一环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唐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临并收藏〔崩铁〕阿哈在上,修罗场也是欢愉必将承受的一环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