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阿姐你醒醒啊!”
稚嫩的哭喊声刺破混沌。杭令薇眼皮似被黏住,耳畔嗡鸣阵阵。她感觉有人用湿帕子轻拭她的额头,药香混着沉水香钻入鼻腔。
“嘘……莫吵她。”是妇人低柔的嗓音,“去把参汤再热一热。”
杭令薇费力睁开眼,雕花楠木床架上缠枝牡丹蜿蜒舒展,双鹤踏云的缎纹帐幔被银钩束起。她侧头望去,正对上一双红肿的杏眼——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趴在床边,脸上还沾着糖渍,见她睁眼,猛地跳起来撞翻了矮凳。
“娘!阿姐醒了!真的醒了!”
门帘被疾风掀起,魏氏踉跄着扑到床前,素青襦裙沾了药渍也浑然不觉。她颤抖的手抚上女儿的脸:“薇儿,心口可还疼?头还晕不晕?”杭令薇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魏氏慌忙端来温水,白玉勺碰在瓷碗上叮当作响。
“慢些喝……郎中说你呛了水,要仔细将养。”
门外忽传来铁器相撞的脆响。杭昱立在廊下,飞鱼服肩头的金线在日光下泛着冷光。他未进屋,只沉声吩咐:“快去请郎中再来为小姐诊脉。”
三日后,杭令薇倚在湘妃榻上翻看《千家诗》。杭敏踮脚从窗外探进脑袋,手里攥着油纸包:
“阿姐,西街王婆子的糖炒栗子!”
栗壳上还沾着灶灰,显然是偷藏了许久。杭令薇剥开一粒,甜香漫开时,杭敏忽然凑近她耳畔:
“阿姐,你还记得落水那日我们放的纸鸢吗?”
她动作微滞,记忆却如潮水涌来——原主确实有个蝴蝶纸鸢,但那是三年前的旧物。
“纸鸢……”她故作怅然。“许是沉在湖底了。”
杭敏眼底掠过失望,却咧嘴笑道:
“无妨!等阿姐大好了,我做新的给你!”
窗外竹影摇曳,杭敬抱剑立于廊柱后,将这番对话尽收耳中。杭敬是杭府的长子,比杭令薇年长三岁,现只在锦衣卫做一个小小百户,这还是因为父亲立功升官的缘故。
晚膳时,八仙桌上的粉彩莲纹碗盛着火腿煨笋。魏氏夹了块胭脂鹅脯到女儿碗里,柔声道:
“太医说要补血气。”
杭令薇咬了一口,咸甜滋味激得胃里翻涌。原主嗜甜如命,她却偏爱辛辣。强咽下去时,杭昱突然搁箸:
“你从前沾不得鹅肉。”
象牙筷碰在霁蓝釉碟上,清脆如裂冰。
“许是病中口淡……”她话音未落,杭敬突然开口:
“三日前,你对着《九章算术》发怔半日。”
魏氏指尖一颤,羹匙落进汤碗。
五更梆子敲响时,杭府库房灯火通明。黄福跪在地上抖如筛糠:
“老爷明鉴! 小的绝对不敢——”
“六月麦价每石五钱?”杭令薇的声音自门外传来。她披着月白斗篷,乌发未绾,指尖点着账册,
“可顺天府衙的粮价录档记作三钱五分。”
杭昱瞳孔微缩——这是锦衣卫才有的权限。
“再看这笔墨。”她将账册举到烛前,
“青州松烟墨三年前便断了供,这‘五’字却是新墨所书。”
黄福瘫软在地。杭昱突然拔刀,刀尖挑起他的下巴:
“谁指使的?”
寒光映出杭令薇沉静的脸。她知道,父亲在试探自己是否看出更深层的阴谋。
几日后,杭敬在演武场拦住妹妹。
“东厂的人近日在府外徘徊。”他擦拭着绣春刀,状似无意道,
“你可知为何?”
杭令薇正用炭笔在沙盘上勾画改良弩机图,闻言笔尖一顿:
“兄长觉得,我该知道?”
杭敬突然将刀横在她颈侧,刀身映出她波澜不惊的眼眸:
“现在的你,太像锦衣卫的暗桩。”
风卷起沙尘迷了眼,杭令薇轻笑:
“兄长不妨查查黄福妻弟的赌债。”
当夜,诏狱传来消息:黄福招认收受东厂贿赂。
入夜,杭昱独坐书房。案头摆着女儿重写的《火器图说》,页脚绘着古怪的“抛物线”图示。窗外忽传来玉笛声,他推窗望去——
杭令薇正在月下教杭敏背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魏氏端着月饼走来,嗔怪道:
“刚好些又吹风!”却将斗篷轻轻披在女儿肩头。
杭昱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日郎中说:
“令嫒脉象竟比落水前更康健,实在奇哉。”
月光淌过飞鱼服的金线,他忽然想起女儿查账那夜的话:
“父亲,这世道女子若要立足,总得有些傍身的本事。”
十日后,杭令薇在药庐遇见张郎中。
“姑娘这‘大蒜素’的制法,倒是像极了《肘后备急方》的古法。”郎中捋须惊叹,
“只是提取之法更为精妙。”
她将琉璃瓶中的淡黄液体倒入伤兵伤口,轻声道:
“若混入少量烧酒,可防溃脓。”
屏风后,杭昱握紧了刀柄。昨日暗卫来报,东厂督主曾问:
“杭家女坠水后,当真痴傻了?”
他看着女儿熟练包扎伤口的侧脸,猛然想起:
“薇儿落水之后,难道当真换了个人?”
霜降那日,杭令薇收到杭敬送来的匕首。
乌木鞘上刻着睚眦,正是锦衣卫暗桩的信物。附笺上只有八字:
“既入局中,好自为之。”
她抚过刀刃上的云纹,忽听门外传来杭敏的欢呼:
“下雪啦!阿姐快来看!”
推窗望去,魏氏正呵斥小厮扫雪,发间海棠银钗映着雪光。杭昱立在廊下看密报,飞鱼服肩头落满细雪。
杭令薇呵出一口白气,在窗棂上画了颗五角星。
这场大梦,她终要劈开荆棘,走出自己的路。
“杭令薇,你放心,我陆薇必会在这诡谲世道当中,为你杀出一条血路。”
稚嫩的哭喊声刺破混沌。杭令薇眼皮似被黏住,耳畔嗡鸣阵阵。她感觉有人用湿帕子轻拭她的额头,药香混着沉水香钻入鼻腔。
“嘘……莫吵她。”是妇人低柔的嗓音,“去把参汤再热一热。”
杭令薇费力睁开眼,雕花楠木床架上缠枝牡丹蜿蜒舒展,双鹤踏云的缎纹帐幔被银钩束起。她侧头望去,正对上一双红肿的杏眼——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趴在床边,脸上还沾着糖渍,见她睁眼,猛地跳起来撞翻了矮凳。
“娘!阿姐醒了!真的醒了!”
门帘被疾风掀起,魏氏踉跄着扑到床前,素青襦裙沾了药渍也浑然不觉。她颤抖的手抚上女儿的脸:“薇儿,心口可还疼?头还晕不晕?”杭令薇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魏氏慌忙端来温水,白玉勺碰在瓷碗上叮当作响。
“慢些喝……郎中说你呛了水,要仔细将养。”
门外忽传来铁器相撞的脆响。杭昱立在廊下,飞鱼服肩头的金线在日光下泛着冷光。他未进屋,只沉声吩咐:“快去请郎中再来为小姐诊脉。”
三日后,杭令薇倚在湘妃榻上翻看《千家诗》。杭敏踮脚从窗外探进脑袋,手里攥着油纸包:
“阿姐,西街王婆子的糖炒栗子!”
栗壳上还沾着灶灰,显然是偷藏了许久。杭令薇剥开一粒,甜香漫开时,杭敏忽然凑近她耳畔:
“阿姐,你还记得落水那日我们放的纸鸢吗?”
她动作微滞,记忆却如潮水涌来——原主确实有个蝴蝶纸鸢,但那是三年前的旧物。
“纸鸢……”她故作怅然。“许是沉在湖底了。”
杭敏眼底掠过失望,却咧嘴笑道:
“无妨!等阿姐大好了,我做新的给你!”
窗外竹影摇曳,杭敬抱剑立于廊柱后,将这番对话尽收耳中。杭敬是杭府的长子,比杭令薇年长三岁,现只在锦衣卫做一个小小百户,这还是因为父亲立功升官的缘故。
晚膳时,八仙桌上的粉彩莲纹碗盛着火腿煨笋。魏氏夹了块胭脂鹅脯到女儿碗里,柔声道:
“太医说要补血气。”
杭令薇咬了一口,咸甜滋味激得胃里翻涌。原主嗜甜如命,她却偏爱辛辣。强咽下去时,杭昱突然搁箸:
“你从前沾不得鹅肉。”
象牙筷碰在霁蓝釉碟上,清脆如裂冰。
“许是病中口淡……”她话音未落,杭敬突然开口:
“三日前,你对着《九章算术》发怔半日。”
魏氏指尖一颤,羹匙落进汤碗。
五更梆子敲响时,杭府库房灯火通明。黄福跪在地上抖如筛糠:
“老爷明鉴! 小的绝对不敢——”
“六月麦价每石五钱?”杭令薇的声音自门外传来。她披着月白斗篷,乌发未绾,指尖点着账册,
“可顺天府衙的粮价录档记作三钱五分。”
杭昱瞳孔微缩——这是锦衣卫才有的权限。
“再看这笔墨。”她将账册举到烛前,
“青州松烟墨三年前便断了供,这‘五’字却是新墨所书。”
黄福瘫软在地。杭昱突然拔刀,刀尖挑起他的下巴:
“谁指使的?”
寒光映出杭令薇沉静的脸。她知道,父亲在试探自己是否看出更深层的阴谋。
几日后,杭敬在演武场拦住妹妹。
“东厂的人近日在府外徘徊。”他擦拭着绣春刀,状似无意道,
“你可知为何?”
杭令薇正用炭笔在沙盘上勾画改良弩机图,闻言笔尖一顿:
“兄长觉得,我该知道?”
杭敬突然将刀横在她颈侧,刀身映出她波澜不惊的眼眸:
“现在的你,太像锦衣卫的暗桩。”
风卷起沙尘迷了眼,杭令薇轻笑:
“兄长不妨查查黄福妻弟的赌债。”
当夜,诏狱传来消息:黄福招认收受东厂贿赂。
入夜,杭昱独坐书房。案头摆着女儿重写的《火器图说》,页脚绘着古怪的“抛物线”图示。窗外忽传来玉笛声,他推窗望去——
杭令薇正在月下教杭敏背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魏氏端着月饼走来,嗔怪道:
“刚好些又吹风!”却将斗篷轻轻披在女儿肩头。
杭昱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日郎中说:
“令嫒脉象竟比落水前更康健,实在奇哉。”
月光淌过飞鱼服的金线,他忽然想起女儿查账那夜的话:
“父亲,这世道女子若要立足,总得有些傍身的本事。”
十日后,杭令薇在药庐遇见张郎中。
“姑娘这‘大蒜素’的制法,倒是像极了《肘后备急方》的古法。”郎中捋须惊叹,
“只是提取之法更为精妙。”
她将琉璃瓶中的淡黄液体倒入伤兵伤口,轻声道:
“若混入少量烧酒,可防溃脓。”
屏风后,杭昱握紧了刀柄。昨日暗卫来报,东厂督主曾问:
“杭家女坠水后,当真痴傻了?”
他看着女儿熟练包扎伤口的侧脸,猛然想起:
“薇儿落水之后,难道当真换了个人?”
霜降那日,杭令薇收到杭敬送来的匕首。
乌木鞘上刻着睚眦,正是锦衣卫暗桩的信物。附笺上只有八字:
“既入局中,好自为之。”
她抚过刀刃上的云纹,忽听门外传来杭敏的欢呼:
“下雪啦!阿姐快来看!”
推窗望去,魏氏正呵斥小厮扫雪,发间海棠银钗映着雪光。杭昱立在廊下看密报,飞鱼服肩头落满细雪。
杭令薇呵出一口白气,在窗棂上画了颗五角星。
这场大梦,她终要劈开荆棘,走出自己的路。
“杭令薇,你放心,我陆薇必会在这诡谲世道当中,为你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