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子期面色如冰,立在殿门口的台阶上,身后站着石无厌。

    “黄无丕!明目张胆对门中弟子动用私刑,你好大的胆子!你眼里还有没有门规戒律!”

    矮个子黄无丕伏身跪倒,口中求饶:“少主恕罪!恕罪!”

    何欢儿摸着自己的脸,庆幸逃过一劫:“好险,好险,小女子这张脸差点成了宣纸!”

    郑无伤丢出来一句:“你脸皮那么厚,还怕丑吗?”

    何欢儿斜了他一眼:“丑倒不怕,怕疼!”

    顾子期对笑眼仙修道:“无过,你带着弟子们继续巡山去吧。把黄无丕关进戒房,禁食三日。”

    “是,少主。这位姑娘……”

    “她交给我就好。”

    郑无伤两道浓眉往上一挑,对何欢儿严词警告:“你老实点儿!不许对少主动手动脚!”

    何欢儿的笑意飞出眼角,“小龙阳,你是不是把你师父吃了?不然,怎么长出了郝剑师的舌头?”

    “你……”郑无伤以手扶额,又一次语结。

    “无伤师弟,莫恼莫恼,一团和气。”笑眼仙修拍拍他的肩头,将郑无伤拽走了。

    一众弟子都离开了殿门,只剩下了何欢儿、顾子期和石无厌。

    顾青衫从门中出来,笑容可掬地望着何欢儿:“久闻何姑娘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一名奇女子,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啊。”

    “你当真是到哪里都能生出事端。”顾子期轻叹一声。

    “小女子向来安分守己,只是事端总要自己找上门来,小女子也很是无奈啊。”何欢儿也轻叹了一声。

    顾青衫泯然笑道:“姑娘福泽深厚,才会奇遇不断。命薄之人,可经不起折腾。”

    “二门主这话,颇有几分玄奥,小女子还要细加领会。”

    顾青衫笑而不语,带着石无厌离开了。

    神剑门的这位二门主,面上和颜悦色、波澜不惊,却给人一种深不见底的清冷幽深之感,令人不敢小觑。

    “走吧,我送你回南山。”

    何欢儿扭作一团,给顾子期飞过去一个媚眼,夹起了细嗓:“顾少主,你不怕我路上吃了你?”

    顾子期面无表情,从她身边经过,丢下一句:“你舍不得。”

    “啊?”何欢儿刹那间石化了,僵硬地侧过头颅,呆呆望向顾子期清逸绝尘的身姿。

    她感觉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不明所以的惨败。

    神剑门所在的钟鼎山是越州最为高峻的一片山峦。周围四道陡峭的山脊,各自通向一列碧幛插天的山岭,远远望去,仿佛是四足支撑着一尊方鼎。四面高岭好似鼎壁,怀抱着一块平坦开阔的谷地。

    谷地呼为方圆谷。

    顾名思义,外方内圆,内外由一条深涧隔开。

    在圆谷中央,一座孤峰拔地而起,陡峭突兀,高耸入云,形状宛如一个倒扣的钟,因此呼为“钟山”。山顶终年云雾环绕,氤氲的紫气时隐时现。

    整片山岭的地形好似一个四足鼎内托着一个钟,故名“钟鼎山”。

    钟鼎山蕴蓄天地之气,山川灵秀,自古以来便被视为洞天福地,来此修行的隐士高贤代代不绝,仙山声名流布天下,无人不知。

    神剑门在此创派三百余年,数代仙贤耗费无数心力,凿山开路,广修殿宇,招纳英才,将一处避世隐遁之地,打造成了修仙圣地,教导门中弟子以入世为怀,普济天下苍生。

    钟山周围有四道屏障,按方位命名为东山、南山、西山、北山。

    每一片山岭都会选择一名修为法力最高的修士,尊为头目,听命于他,这就是护鼎剑师。

    四座山岭分别修有一个通往方圆谷的入口,称为鼎门。四山的堂前弟子在各自山岭中修炼,成为室内弟子之后,才有资格经鼎门进出方圆谷。

    至于何欢儿误闯的那个入口,其实是一道密门,若无许可,不得通行。因山石都被凿得状如猛兽獠牙,故而称作“兽门”。

    随着岁月流逝、人事因袭,四山的外门弟子逐渐成帮成派,甚至演变出了世家大族,于是就出现了某一大族独霸一山的局面。

    比如,西山的陆氏,以及北山乔氏。

    方鼎环绕的谷地中,世代居住着神剑门的内家弟子——顾氏一门。

    自顾氏先祖创派伊始,顾氏一族便在钟山四周的谷地繁衍生息,绵延至今已三百余年。

    地位之尊,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

    人常言,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外家弟子来源广泛,自然不乏天才、奇才、逸才、鬼才,其中天资修为胜过顾姓子弟的人并不罕见,可是,却无一人可以撼动顾氏在神剑门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

    因为只有顾氏的血脉,才能开启神剑门开宗立派、赖以为生的禁地——金雀湖。

    金雀湖,是无数神剑的孕育以及归藏之所。

    只有成功问剑金雀湖,得到独属于自己的那把神剑,才能正式成为入册弟子。

    何欢儿随着顾子期穿过茂林覆盖的谷地,攀上一段崎岖的山路,踏过一座深涧上的石桥,又一次来到了尖石悬垂的隘口。

    已是黎明时分。

    路上,二人没有一句交谈。

    何欢儿有许多话想问,却不想打破夜行中那种静谧的安宁。

    青白的微光里,黑乎乎的怪石从山壁上倒悬而下,像极了据守一夜的猛兽。它们都饥饿难耐地张开了巨口,要把路过的人囫囵吞下。

    “为何带我回到这里?这个地方不是禁止通行么?”

    “昨夜,你误闯兽门一事甚是蹊跷。一般而言,兽门的入口施了障法。”顾子期四下张望了一圈,“你昨夜在这里遇见了怪异的云雾?”

    “没错!”何欢儿伸臂一指,“就在前面不远处,那团雾气来得毫无征兆,还能用雾幻化出怪物吓人。顾少主,神剑门中有没有修这种法术的仙修?”

    顾子期摇头道:“不曾听说。”

    “那就怪了,莫非真有什么人混进了山中?”

    顾子期盯着她抱在怀里的花铲,问道:“这些日子,你在南山过得可好?”

    何欢儿开怀一笑,反问:“顾少主呢?你的伤势痊愈了吗?”

    “还好。”

    “我也还好。”

    顾子期若有似无地笑了一下,径自朝前方走了下去。何欢儿回味了一下那个清浅的笑容,快步追了上去。

    “你准备一下,明日与我一同下山。”

    何欢儿一听,嘴角乐出了花:“下山?我与顾少主两个人?”

    “还有门中几位弟子同去。”

    何欢儿敛起嘴角的花,咕哝了一句:“下山干什么去?”

    “寻找前夜丢失的金匣。”

    “为何要我去?难道……我的嫌疑还没洗清?”

    “因为要去的地方是一座鬼城。”顾子期偏过头看了她一眼,“你百邪不侵,神鬼不近,应该用得上。”

    “原来如此!”何欢儿一拍胸口,脸上溢出得意之色,“小女子能为顾少主所用,与有荣焉!但有小女子在侧,没有哪个女鬼敢对顾少主下手!”

    顾子期淡淡回应:“有劳了。”

    何欢儿嘿嘿一笑,又问:“那个丢失的金匣里,装着什么宝贝?”

    “妖君的头颅。”

    何欢儿嘴巴大张,半天没合上,“妖……妖君的头……他真的死了?”

    百年前妖君之乱后,修真界关于妖君的结局,一直众说纷纭。仙门中的名门大派都信誓旦旦地宣称妖君覆灭,妖党尽除,可是,私下里很多传言都说妖君没死,只是下落成迷,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嗯,上代门主斩杀的。”

    不知怎的,何欢儿猛然想起了鬼侯爷山障里那些喊着“还头来”的怨灵,心里生出一种十分不祥的预感。

    “妖君的头被鬼城的人偷走了?”

    “金匣失窃当晚,密阁里遗落了这件东西。”顾子期从怀中摸出一块牌子递给了何欢儿,一块铜质腰牌,正中刻铸着正楷书写的“芜城”二字。

    “芜城?我从没听过,是不是一处偏荒之地?”

    “就在越州北面,邻近金州。”

    何欢儿很是吃惊:“我在这二州盘亘了好些日子,对附近的城池也算熟悉,怎么从不曾听人提起这座城?”

    “一座百年鬼城,常人避之不及,又怎么会挂在嘴上?”

    “百年?莫非与妖君有关?”

    顾子期点头:“芜城地当险要,史上历经兵火,一次次浴火重生,直到百年前妖君之乱遭到屠城,全城老弱妇孺,无一幸存。冤魂亡灵积聚难消,被官府废弃,成了一座鬼城。”

    “唉!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小老百姓的无名之火无处可泄,也怨不得他们死后作祟。”何欢儿颇为唏嘘。

    “这块腰牌乃是芜城守城军士所有,百年前的物件,不会凭空出现在密阁之中,因此,叔父要我带人往芜城一探。”

    “原来如此……郝剑师和子宁小弟会不会去?”

    前番在金州,何欢儿曾跟这两个人一路同行,还认了顾子宁这个弟弟。

    “子宁为了几个月后的剑祭,正在闭门修炼,至于郝师叔……”顾子期犹豫了一瞬,“再过几日,便是安陵子前辈的三年忌了。”

    何欢儿身子猛地一颤,满身染血的安陵子从她的记忆中浮现了出来。

    “你想不想郝师叔同去?”顾子期微微眯起了眸子。

    何欢儿用力晃着头,答得无比坚决:“不想!”

    “陆无庸也会一同前往。”

    “啊?”何欢儿的脸顿时拉得老长,“跟他同行?还不如郝剑师呢!为什么叫他跟着?”

    “立功扬名。”

    “他上回那样气你,你就一点也不计较?”

    顾子期垂下眼睑,神色瞬间变得悲戚,闭住双眸摇了摇头。

    何欢儿见他如此,知道是触到了他的心伤,不再开口说话。

    天已大亮,远远可见道路尽头的石栅沐浴在晨曦中。

    顾子期停下了脚步,道:“我不便露面,就此回去了。明日一早,会有人来接你。”

    说罢,他行起云步,眼看着便消失了身影。

    何欢儿心情大好,口中哼着完全不成调子的小调,慢悠悠往回赶,冷不防听到一声厉喝——

    “何麻子!你一夜不归,野到哪里去了?”

章节目录

丑娘追欢美少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寸枝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寸枝丫并收藏丑娘追欢美少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