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方并未立刻作出回应,他在心中暗自盘算了一下日子,距离上次自己留下那句“随时恭候”,已然过去了六日之久。
小姑娘的耐心,比他预想中的要好上几分。
他将目光投向周暇:“就说我今日事务缠身,实在抽不出空来。告知她明日辰时,在湖心亭,邀她一叙。”
稍作停顿后,周启方又补加了一句:“你亲自去,顺便也会一会楼清。”
周暇自是点头应下。
------------
门外台阶之下,只有问雨一人静静伫立着,周暇瞥了一眼,心中便已然明了。
养父周启方虽表面上只是王府的一个普通主管,可谁人不知他是公子的心腹重臣,素日里连公子都会尊称一句“周叔”。
她楼清倒好,明明有求于人,却连面都不露一下。
真是好大的架子。
越想越觉得生气,世人皆说落水的凤凰不如鸡,如今落魄到这般境地,她竟然还保留着昔日郡主的臭毛病。
当真可笑。
一向对周启方极其敬重的周暇,心里不免对宋清仪的印象差到了极点。
倒是问雨见他神色不妙,主动上前解释了两句:“姑娘此时正在林中练剑,劳烦暇公子随我走一趟了。”
周暇与问雨等人相熟已久,摆摆手示意她无需多言:“什么练剑,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
“姑娘不是这样的人,是奴婢提议过来看看先生是否得空……”
还没等问雨说完,周暇打断了她的话:“不是吧,问雨,这才过了多长时间,你就开始偏袒上了,难不成那楼清真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问雨可不怵他,面色如常:“奴婢只是就事论事,绝无二心。”
“好了好了,和你开玩笑呢。”
周暇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意味深长道:“不过你可别忘了,人家姓宋,宋国的宋。”
问雨垂眸应了一声:“奴婢时刻谨记,莫不敢忘。”
------------
踏入那片熟悉的竹林,剑刃裹挟树叶的沙沙声渐渐传入耳中,周暇回想起公子曾扔给他的一本手册,上面记载着宋清仪枯燥无趣的日程安排,每天不是练剑,就是看书。就凭她这样的脑子和规划,莫不是哪天仇人老死家中,她连杀害双亲的凶手都不知道是谁。
恐怕到头来,还得靠公子出面,啧。
随着剑气破空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只见林中一青衣女子正以极快的速度舞动着长剑,身如风,腰如缎,剑如虹,在光影交错之间,天地中彷佛只能感知到她一个人的存在。
这是周暇第一次看清楚宋清仪的模样,他挑剔的评判了一番,容貌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吧,身姿勉强算得上利落,不过这熟悉的剑法——
竟是浮光!
周暇又细细辨认了几招,很快便确认了是浮光无疑。
问雨见他看得专注,唇角微微上翘:“奴婢记得暇公子师承齐老先生,今日有此机会,何不上去和宋姑娘切磋比划一下。”
周暇略显哀怨的瞥了她一眼,语气幽幽道:“好问雨,方才我说的话多有得罪,你就当没听见,放过我好吗?”
开玩笑,他怎么可能上去比试。
连折风都不是宋清仪的对手,而自己这个只跟齐老学了三四年的半吊子,可不想自取其辱。
两人交谈的动静并不算小,宋清仪也适时收住了剑势。她将目光投向问雨,出声询问:“问雨,这位是?”
没成想周暇率先打了招呼,言辞间一派温文尔雅:“宋姑娘安好,在下姓周,单名一个暇字,唤我周暇便是。”
周暇?宋清仪默念了一遍,这名字听起来颇为耳熟,貌似是周启方的儿子。
他来这里干什么?
宋清仪同样对姓周的印象也差到极致,她语气颇为冷淡地唤了一句:“周公子。”
周暇心中暗自腹诽,差点没忍住当场翻了个白眼,但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客气的笑容,向她说明了来意:“家父事务缠身,今日怕是不得空,还请宋姑娘回去稍作等候,明日辰时,劳烦移步湖心亭,再与家父详谈。”
宋清仪微微颔首,客气的说了声:“有劳。”
见周暇似乎没有再开口的打算,宋清仪转身欲返回庭院。
周暇眉头微挑:“等等。”
宋清仪本就对周家父子有股天然的抵触,她侧过身子,言简意赅道:“还有何事?
“宋姑娘请留步。贸然打扰,在下有几个问题,不知姑娘你现在是否有空,想向你请教一二。”
“什么问题?”
“宋姑娘确定要在这里说吗?”周暇环顾了一下空旷的四周,故意拉长了语调,卖了个关子,“关于姑娘从睢阳一路流落到我们大昌的经过,这中间,想必是波折丛生。”
“不如请我去院中坐下来喝一杯茶,详细聊聊?”
一旁的问雨适时开口:“暇公子,女子闺阁之所,你一介外男,怕是多有不便。”
周暇嗤笑了一声:“什么闺阁?这里可是摄政王府,不是他们宋国的太子东宫。”
宋清仪拉住了身旁还欲开口的问雨,径直走上前去,素净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恼怒的神色,甚至脊背挺的愈发笔直:“确实不便,我没有满足外人好奇心的义务,你转达的信息我已知晓,这杯茶,周公子还是自己回去喝吧。”
言罢,宋清仪带着问雨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望着主仆俩远去的背影,周暇脸上那副吊儿郎当的神情也渐渐收起,小声嘀咕了几句:“不应该啊,怎么今天这心理防线,不似那日般轻易被攻破了。”
周暇回到父亲庭院的时候,却不见周启方的身影,问了下院中的婢子,才得知父亲往公子所居住的月华居方向而去。
看来,公子已经从宫中回来了。
------------
汉白玉径通幽处,碧柳繁花绕此间。
月华居的布局构造以灵秀静雅而著称,每当夜色降临,整个庭院更是被倾洒而下的皎洁月光所笼罩,美轮美奂,如同仙境。这也是月华居名字的渊源所在。
然而此刻它的主人,心情却没有那么美妙。
裴瑜半倚在黄花梨扶椅之上,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打在他的身后,映照出裴瑜的神色却是晦暗难辨。
折风体贴的给他沏了壶雨前龙井,而后悄然退至一旁。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主子心情不佳,这个时候,他们这些身边人自是要学会沉默,切忌多言多语引火烧身。
更何况,作为上午进宫全程跟随裴瑜的人,折风自然对裴瑜情绪欠佳的缘由心知肚明。
可他向来拙于言辞,不知如何宽慰,眼看主子回来后一直沉默不语,折风只能向周叔投去求救的目光。
周启方仿佛没有察觉到他的眼神,反而悠哉的调侃起裴瑜来:“公子,莫不是在陛下那里受了气?”
折风顿时屏住呼吸,暗暗咂舌,也就周叔敢如此直言不讳了。
裴瑜闻言没有说话,良久,才从喉咙间溢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哼笑:“有时候真觉得,我们大昌养的饭桶——”
“真是太多了。”
“哦?”周启方微微挑眉,“难道不是我们大昌实力强盛,才有能力养着这么多闲人吗?”
裴瑜此时却没有开玩笑的心思。
半晌,才能听见他略显疲惫的声音:“周叔,你说…当初,我是不是不该把子成推上去?”
裴瑜自恃聪明,算无遗策,极少有这般犹疑不定的时候。
周启方深知裴瑜的性格,此番感慨也不过是一时情绪化反应罢了。
再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裴瑜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周启方反问了一句:“公子,应是早就预想到了会有这一天吧?”
裴子成登基之时年仅九岁,父皇骤然离世,母妃性格软弱,全靠太皇太后和叔叔裴瑜一路扶持,他才得以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一步步站稳脚跟。
裴瑜年少成名,多智近妖,可那时他也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朝里朝外的事务尚且处理不及,他怎么可能还有精力去教导裴子成。
更何况,他也不懂得如何去教。
于是原本每天只要读读书,骑骑马,喂喂鱼,在母妃面前撒撒娇的裴子成,接受了身为皇帝而赋予的更为正统和残酷的教育安排。
或许曾经的裴子成是一个满心崇拜叔叔的天真顽童,但岁月流转,他总会长大,总会接触到朝堂内外形形色色的人群,总会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讯息,也总会,有了自己的心思和谋断。
况且,他是皇帝,是万人之上的皇帝。
裴瑜微微坐直了身子,果然,他只允许自己低迷片刻:“是我忘了,他始终姓裴,骨子里注定会成为这样的人。”
“高处不胜寒。”裴瑜把玩着手中的天青釉茶盏,“我且看看,他这双翅膀,到底能飞的多高。”
周启方目光平和:“万请公子下手轻点,重新培养一个孩子,是很劳累的。”
裴瑜不以为意的笑道:“我已经很放养他了。”
一直默默旁听二人对话的折风,忍不住打了个寒战:陛下每天那么多事务还叫放养?
公子真是太可怕了!
小姑娘的耐心,比他预想中的要好上几分。
他将目光投向周暇:“就说我今日事务缠身,实在抽不出空来。告知她明日辰时,在湖心亭,邀她一叙。”
稍作停顿后,周启方又补加了一句:“你亲自去,顺便也会一会楼清。”
周暇自是点头应下。
------------
门外台阶之下,只有问雨一人静静伫立着,周暇瞥了一眼,心中便已然明了。
养父周启方虽表面上只是王府的一个普通主管,可谁人不知他是公子的心腹重臣,素日里连公子都会尊称一句“周叔”。
她楼清倒好,明明有求于人,却连面都不露一下。
真是好大的架子。
越想越觉得生气,世人皆说落水的凤凰不如鸡,如今落魄到这般境地,她竟然还保留着昔日郡主的臭毛病。
当真可笑。
一向对周启方极其敬重的周暇,心里不免对宋清仪的印象差到了极点。
倒是问雨见他神色不妙,主动上前解释了两句:“姑娘此时正在林中练剑,劳烦暇公子随我走一趟了。”
周暇与问雨等人相熟已久,摆摆手示意她无需多言:“什么练剑,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
“姑娘不是这样的人,是奴婢提议过来看看先生是否得空……”
还没等问雨说完,周暇打断了她的话:“不是吧,问雨,这才过了多长时间,你就开始偏袒上了,难不成那楼清真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问雨可不怵他,面色如常:“奴婢只是就事论事,绝无二心。”
“好了好了,和你开玩笑呢。”
周暇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意味深长道:“不过你可别忘了,人家姓宋,宋国的宋。”
问雨垂眸应了一声:“奴婢时刻谨记,莫不敢忘。”
------------
踏入那片熟悉的竹林,剑刃裹挟树叶的沙沙声渐渐传入耳中,周暇回想起公子曾扔给他的一本手册,上面记载着宋清仪枯燥无趣的日程安排,每天不是练剑,就是看书。就凭她这样的脑子和规划,莫不是哪天仇人老死家中,她连杀害双亲的凶手都不知道是谁。
恐怕到头来,还得靠公子出面,啧。
随着剑气破空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只见林中一青衣女子正以极快的速度舞动着长剑,身如风,腰如缎,剑如虹,在光影交错之间,天地中彷佛只能感知到她一个人的存在。
这是周暇第一次看清楚宋清仪的模样,他挑剔的评判了一番,容貌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吧,身姿勉强算得上利落,不过这熟悉的剑法——
竟是浮光!
周暇又细细辨认了几招,很快便确认了是浮光无疑。
问雨见他看得专注,唇角微微上翘:“奴婢记得暇公子师承齐老先生,今日有此机会,何不上去和宋姑娘切磋比划一下。”
周暇略显哀怨的瞥了她一眼,语气幽幽道:“好问雨,方才我说的话多有得罪,你就当没听见,放过我好吗?”
开玩笑,他怎么可能上去比试。
连折风都不是宋清仪的对手,而自己这个只跟齐老学了三四年的半吊子,可不想自取其辱。
两人交谈的动静并不算小,宋清仪也适时收住了剑势。她将目光投向问雨,出声询问:“问雨,这位是?”
没成想周暇率先打了招呼,言辞间一派温文尔雅:“宋姑娘安好,在下姓周,单名一个暇字,唤我周暇便是。”
周暇?宋清仪默念了一遍,这名字听起来颇为耳熟,貌似是周启方的儿子。
他来这里干什么?
宋清仪同样对姓周的印象也差到极致,她语气颇为冷淡地唤了一句:“周公子。”
周暇心中暗自腹诽,差点没忍住当场翻了个白眼,但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客气的笑容,向她说明了来意:“家父事务缠身,今日怕是不得空,还请宋姑娘回去稍作等候,明日辰时,劳烦移步湖心亭,再与家父详谈。”
宋清仪微微颔首,客气的说了声:“有劳。”
见周暇似乎没有再开口的打算,宋清仪转身欲返回庭院。
周暇眉头微挑:“等等。”
宋清仪本就对周家父子有股天然的抵触,她侧过身子,言简意赅道:“还有何事?
“宋姑娘请留步。贸然打扰,在下有几个问题,不知姑娘你现在是否有空,想向你请教一二。”
“什么问题?”
“宋姑娘确定要在这里说吗?”周暇环顾了一下空旷的四周,故意拉长了语调,卖了个关子,“关于姑娘从睢阳一路流落到我们大昌的经过,这中间,想必是波折丛生。”
“不如请我去院中坐下来喝一杯茶,详细聊聊?”
一旁的问雨适时开口:“暇公子,女子闺阁之所,你一介外男,怕是多有不便。”
周暇嗤笑了一声:“什么闺阁?这里可是摄政王府,不是他们宋国的太子东宫。”
宋清仪拉住了身旁还欲开口的问雨,径直走上前去,素净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恼怒的神色,甚至脊背挺的愈发笔直:“确实不便,我没有满足外人好奇心的义务,你转达的信息我已知晓,这杯茶,周公子还是自己回去喝吧。”
言罢,宋清仪带着问雨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望着主仆俩远去的背影,周暇脸上那副吊儿郎当的神情也渐渐收起,小声嘀咕了几句:“不应该啊,怎么今天这心理防线,不似那日般轻易被攻破了。”
周暇回到父亲庭院的时候,却不见周启方的身影,问了下院中的婢子,才得知父亲往公子所居住的月华居方向而去。
看来,公子已经从宫中回来了。
------------
汉白玉径通幽处,碧柳繁花绕此间。
月华居的布局构造以灵秀静雅而著称,每当夜色降临,整个庭院更是被倾洒而下的皎洁月光所笼罩,美轮美奂,如同仙境。这也是月华居名字的渊源所在。
然而此刻它的主人,心情却没有那么美妙。
裴瑜半倚在黄花梨扶椅之上,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打在他的身后,映照出裴瑜的神色却是晦暗难辨。
折风体贴的给他沏了壶雨前龙井,而后悄然退至一旁。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主子心情不佳,这个时候,他们这些身边人自是要学会沉默,切忌多言多语引火烧身。
更何况,作为上午进宫全程跟随裴瑜的人,折风自然对裴瑜情绪欠佳的缘由心知肚明。
可他向来拙于言辞,不知如何宽慰,眼看主子回来后一直沉默不语,折风只能向周叔投去求救的目光。
周启方仿佛没有察觉到他的眼神,反而悠哉的调侃起裴瑜来:“公子,莫不是在陛下那里受了气?”
折风顿时屏住呼吸,暗暗咂舌,也就周叔敢如此直言不讳了。
裴瑜闻言没有说话,良久,才从喉咙间溢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哼笑:“有时候真觉得,我们大昌养的饭桶——”
“真是太多了。”
“哦?”周启方微微挑眉,“难道不是我们大昌实力强盛,才有能力养着这么多闲人吗?”
裴瑜此时却没有开玩笑的心思。
半晌,才能听见他略显疲惫的声音:“周叔,你说…当初,我是不是不该把子成推上去?”
裴瑜自恃聪明,算无遗策,极少有这般犹疑不定的时候。
周启方深知裴瑜的性格,此番感慨也不过是一时情绪化反应罢了。
再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裴瑜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周启方反问了一句:“公子,应是早就预想到了会有这一天吧?”
裴子成登基之时年仅九岁,父皇骤然离世,母妃性格软弱,全靠太皇太后和叔叔裴瑜一路扶持,他才得以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一步步站稳脚跟。
裴瑜年少成名,多智近妖,可那时他也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朝里朝外的事务尚且处理不及,他怎么可能还有精力去教导裴子成。
更何况,他也不懂得如何去教。
于是原本每天只要读读书,骑骑马,喂喂鱼,在母妃面前撒撒娇的裴子成,接受了身为皇帝而赋予的更为正统和残酷的教育安排。
或许曾经的裴子成是一个满心崇拜叔叔的天真顽童,但岁月流转,他总会长大,总会接触到朝堂内外形形色色的人群,总会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讯息,也总会,有了自己的心思和谋断。
况且,他是皇帝,是万人之上的皇帝。
裴瑜微微坐直了身子,果然,他只允许自己低迷片刻:“是我忘了,他始终姓裴,骨子里注定会成为这样的人。”
“高处不胜寒。”裴瑜把玩着手中的天青釉茶盏,“我且看看,他这双翅膀,到底能飞的多高。”
周启方目光平和:“万请公子下手轻点,重新培养一个孩子,是很劳累的。”
裴瑜不以为意的笑道:“我已经很放养他了。”
一直默默旁听二人对话的折风,忍不住打了个寒战:陛下每天那么多事务还叫放养?
公子真是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