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重生
楚鸢重生在嫁去魏府途中。
一队刺客早有埋伏,送嫁仪仗刚行至清水河上白玉桥中,数道黑影便从桥下渔船中暴起,刀剑寒光乍现,直逼喜轿。
护卫仓促应战,狭窄的长桥上顿时乱作一团,轿夫慌忙放下喜轿躲避刀剑。
不知是谁在混战中猛蹬轿身借力,那顶为轻盈透气,耗费上万工时打造竹雕金箔贴花龙凤喜轿、连人带轿囫囵翻出了石栏、滚下白玉桥!
长公主跌落清水河中,命悬一线!
楚鸢便是被初春冰冷河水冻醒的,玄纁双色织锦重缘袍吸饱了水,像铁块似的拽着她往下坠,她奋力往上蹬却无济于事,意识重陷模糊之际,似有人入水而来拽住她的衣领。
“公主!公主!”
良久,耳中隐隐听见哭声,楚鸢只感胸腔被一双纤细手反复挤压,劲大得几乎要按断她的肋骨。
她猛地弓身,呛出几口河水:“呜哇——”
睁开眼,眼中是一团晃动着模糊的桃色,楚鸢再眨巴了两下,才看清楚是个头束双螺髻、身穿桃色襦裙的丫鬟。
“素月……?”
小丫鬟泪水朦胧地跪在她身旁,见楚鸢果真醒来,浑身一颤,喜极而泣高喊道:“公主醒了,公主醒了!”
楚鸢由素月扶起缓缓挪到岸边青石上,湿透的嫁衣贴在身,风一吹激得她打了个寒颤,晕乎的脑子反倒清明起来。
目光一寸寸扫过四周,楚鸢心头却翻起惊涛骇浪——她分明记得自己身中数箭,从正元门城楼坠入尸山血海……
可眼前河堤两岸桃红柳绿,野鸭嬉游,柳絮飘飞,甚至素月……动乱中护她而死的小丫鬟,怎么活生生的又站在她面前?
楚鸢低头抚过嫁衣上金线绣着的鸾凤云纹,指尖微微发抖。公主出嫁,服锦绮罗穀缯,采十二色重缘袍,衣裳纹样刺绣与当年出嫁那日分毫不差!
“末将该死!”
不等楚鸢缓过神,身披重甲的羽林中郎将匆匆赶至,扑通跪在她面前。
中郎将面色惨白,额头磕在草地:“臣等已擒获十三名刺客,请,请公主发落.……”
楚鸢却盯着他铠甲上的血痕,忽然抬起仅剩一只翘头履的脚,重重踹在中郎将胸口。这一脚力道极狠,直接将他蹬得仰倒在地,甲胄砸地,发出一声闷响。
楚鸢伸长脖颈,低头细瞧其吃痛神情,不似假象。
而四周赶来的羽林护卫见状,齐刷刷跪倒,甲胄哗啦作响。
“求公主饶命!”
“求公主饶过中郎将大人。”
素月却早憋了一肚子火,瞪着护卫厉声道:“公主大婚之日遇袭,你们几十号人,竟没一个护住公主!还有脸求饶!?”
楚鸢没理会这些惊惶的脸,只侧首问素月:“今天是什么日子?”
素月一愣,有些疑惑仍回道:“是公主下嫁宁国公府的日子呀,景元四年三月十三……”见楚鸢神色有异,连忙凑近低声问,“公主,可有不适之处?”
果真是景元四年,三月十三。
正元门中箭身亡后,她竟然重生回了十六岁!
楚鸢深吸一口气,指甲狠狠掐进掌心,疼痛尖锐却真实,目光扫过跪伏一地的羽林护卫,倏地站起身,忍不住拍掌仰天大笑:“好、好!”
这一笑,吓得中郎将更是面如死灰,冷汗涔涔直冒。陈国上下无人不知,元禧长公主骄横跋扈,杀仆人更素来肆意。
羽林军护卫不力,害公主遇刺落水,即使公主不杀,回宫面见圣上怕亦难逃一死。
中郎将只当楚鸢是在点他的忌日,伏地颤声道:“臣等护卫不力,罪该万死!但求公主开恩,饶过臣的下属……”
楚鸢起身随手握住飘来的柳絮,闭了闭眼,刀铮剑鸣、血肉横飞的景象仍历历在目,却又像是做了一场噩梦。
但那绝不是梦。
楚鸢清晰地记得婚后三年里的一切,记得大雪天中两万叛军兵临城下,箭雨满天,还有……她名义上的夫君那双冷厉的眼睛。
既已知此人狼子野心,必将叛乱,重活一世,她何必再等三年?
这一次,她定要先下手为强!
她不用受那利箭穿心之痛,楚陈皇族,也可一世无忧。这必是上天给的恩遇!
“都起来吧。”楚鸢心情大好,“护卫不力,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回去后各领二十大板!”
“公主……”素月难以相信,羽林军奉旨护送公主出嫁失职,公主竟就这样宽恕了?
中郎将猛地抬头,更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楚鸢挑眉:“怎么,嫌少了?”
“不、不敢!”中郎将反应过来,激动得脸色涨红,忙叩首谢恩:“谢公主开恩!”
楚鸢抬眸看向被押制的刺客,冷笑一声:“至于这十三人……不必审了,就地斩杀,沉河喂鱼!”
中郎将面色为难,倒不是不敢杀刺客,忧虑道:“这,公主毕竟大喜之日……”
“本宫今日杀人又如何,不也算给婚仪添红添彩?”楚鸢冷哼,“还杵在这作什么!?”
中郎将额间冷汗滑落,心头暗道——果然还是那性情古怪、肆意杀人的长公主。
中郎将越发珍惜楚鸢开恩放过他等,不敢再迟疑,当即带人挥刀。十三颗头颅滚落,鲜血汩汩流入清水河,如一方猩红绸缎,缓缓延展晕开。
而楚鸢神色如常,只拂袖转身:“今日遇刺,可见并非良辰吉日,不宜成婚。传令,调转仪队,回宫!”
前世为守时成婚,她忍下满身湿冷而去,也未曾讨得谁的欢心,如今又何必委屈自个。
“是!”
中郎将已对楚鸢唯命是从,不假思索应了话,人走出两步忽僵在原地。
回宫!?
这……这哪有公主出嫁半途又折回皇宫的说法?皇帝指派他们护送公主,可是要送到魏府才作数。
中郎将硬着头皮转身,一脸为难道:“公主。宁国公府就在三里外,怎可折回宫……”
楚鸢面无表情,当着他的面,抖起反拧两腕上湿透厚重的衣袖,水嘀嗒落在草地。
素月本也想劝,见状立马闭口不言。
楚鸢冷声问中郎将:“没看见本公主浑身都湿透了么,你是要本宫穿着这身湿衣拜堂?要是染了风寒,你们有几个脑袋担待!?”
郎中将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惹楚鸢不悦,只得照办。
四五百人的仪仗队伍重新整备,好在被打捞起的喜轿尚未损坏,楚鸢将就重新坐入,行走间浸水轿子吱呀作响,很快驶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白玉桥。
没人知道,今日这场刺杀的幕后主使,正是她即将嫁的夫君。原先的摄政王,如今的宁国公,魏珣。
当年白玉桥行刺案由廷尉审理,始终查不出幕后之人,倒成了廷尉悬案,最终只说推测是谋逆藩王的余孽。
就连楚鸢,也是直到后来魏珣举兵谋逆,听下人嘴漏说出才恍然明白,魏珣对这婚事真是排斥至极,痛下杀手想让她死在半路。
倒也对,毕竟入了魏府,再杀她就难脱干系。
三年前父皇临终传位楚彧,命魏珣摄政。而今楚彧亲政,撤掉魏珣摄政王位,改封为宁国公,任左丞相。作为弥补,便赐她这长姐下嫁魏府,既是给魏府荣耀,亦是需楚鸢做他在魏府的眼睛。
她和楚彧是先皇后一胎所出,自幼形影不离,姐弟二人一条心。
楚彧早就看出她对魏珣有意,赐下此婚,更多是为了成全她。如今想来自己真是可笑,喜欢了一个对她动过杀心的人多年。
都说她元禧张扬跋扈,可她哪比得上魏珣心狠手辣,披着清正贤臣的皮,骗人不浅。
思及往事,楚鸢心头仍恨恨。
轿身突然一顿,外面传来一道熟悉声音。
“老奴参见公主。皇上听闻公主出嫁途中遇刺落水,心急如焚,但因盘查要案暂不得空。是以下旨增派护卫,命老奴给公主送干爽衣裳。”
楚鸢掀开车帘,抬眼一瞧,来人身穿绛紫云纹锦服,两鬓灰白,正是楚彧身边的少府总管徐礼。徐礼伺候过先皇后的老人,从小看着她和楚彧长大。
楚鸢笑道:“徐公公,哪里还劳烦您出来跑一趟。本宫无碍。”
“公主无碍便是万幸。”徐礼见楚鸢露面,如释重负,又温声道:“皇上亦有嘱咐,莫误了成婚吉时。这头……可不是去国公府的路。”
楚鸢心叹打道回宫的算盘是不能作数了,睁着杏眼悻悻道:“吉时再要紧,难道要让本宫像只落汤鸡似的拜堂?公公既带了干净衣裳再好不过,且就带路找间客栈容本宫和小丫鬟更衣吧。”
徐礼这下也无话,领着人给楚鸢妥当安排了去处。
带着进入客栈天字号房,楚鸢立马扒下湿漉厚重嫁衣,不久,客栈小二便抬着热水送了上来。
素月给楚鸢费劲拆下满头簪珥,楚鸢散开勒得头皮痛的大手髻。屏风后升起白雾,楚鸢整个人沉入浴桶,热水漫过锁骨时,她才真正有活过来了的感觉。
浑身暖和后,楚鸢便很快出来,又吩咐小二换水,推着素月也重洗祛寒。
“公主……”
素月捧着楚鸢塞入怀的干净衣裳局促不安。
“快去。难道让本公主等你不成?”
身旁无人伺候的间隙,楚鸢对着铜镜,一笔一笔描眉。
镜中清晰映出她十六岁的容貌,身穿白绢中衣肩披乌发,经热水泡过的肌肤白里透红,神态冷媚,只是眉宇间犹带稚气与傲气。
这种不经世事的稚与傲,楚鸢瞧着有些恍惚,只记离开宁国公府时,哀怨不知何时已攀爬上她的脸,眼里只剩疲倦和不甘。
前世这日她强撑着湿透的身子完成大婚,那夜红烛燃尽,魏珣却一夜未归。
她头昏发热,次日便因染风寒晕倒,卧榻病了小半月,浑浑噩噩想着:许是他因被降了爵位、收回权力,心中郁结才冷待她。等时日久了,他会回心转意。
这一等,就是三年。
三年里,她敛性情改自新,笨手笨脚学做贤淑夫人。可魏珣待她始终客气疏离,仿佛和她之间有一道永远跨不去的冰墙。
到底是不如不嫁,可如今重来也无法反悔了。
“公主。”素月已换好衣裳,捧着徐礼送来的嫁衣侯在一旁。
楚鸢回神,丹蔻指尖挑起新衣,及笄之年的公主不止她一个,御府署里还有筹备着的嫁衣不奇怪。这件绣工也不错,只是比起她的换下的那件,点缀的金翠珠宝明显少了些。
送亲仪仗队伍重新上路,伴着喧天的锣鼓声成列前行。
皇城百姓纷纷驻足观望,茶肆酒馆里,关于公主遇刺的传闻早已传开,有人低声谈论那十三名刺客的惨状,抬眼瞥见街中走过的长串送嫁队伍,暗暗摇头。
楚鸢对这些流言蜚语想来不理会、不在意,不消多时,喜轿终到了魏府。
喜娘躬身掀起轿帘,楚鸢搭着她的手缓步而下,素月紧随再侧。
隔着红纱盖头,楚鸢抬眸仍隐约可见府门上鎏金的匾额,仅有二字却隐露宝剑出锋之势,铁画银钩,凌厉遒美。
前人说,笔墨之间藏本人气韵。
楚鸢再细瞧他亲手提的“魏府”二字,才觉得自己从未真的了解魏珣。她在魏府千日,或许都不如那苏兰倾一句词能打动他,能与他同频。
是她太过痴愚,忘了自己的立场与身份,还好最终帮楚彧多阻拦叛军了两个时辰,供他调兵遣将。
在她已亡故的时空里,楚彧有没有防守成功?还是魏珣已踏破皇城大门,剑指皇位。
如今得以重来,她再不会重蹈覆辙。
这一世,她定要守住楚家江山,绝不容他人觊觎!
魏府门前,上至七十高龄、身着诰命服的老夫人,下至仆役杂役,近三百人已在料峭春风中恭候多时。
唯独未见新郎的身影。
楚鸢抽回被喜娘搀扶的手,一把掀开红盖头。
她眼底寒凉,唇角却扬起明媚的笑:“驸马何在?还不快来迎本宫?”
一队刺客早有埋伏,送嫁仪仗刚行至清水河上白玉桥中,数道黑影便从桥下渔船中暴起,刀剑寒光乍现,直逼喜轿。
护卫仓促应战,狭窄的长桥上顿时乱作一团,轿夫慌忙放下喜轿躲避刀剑。
不知是谁在混战中猛蹬轿身借力,那顶为轻盈透气,耗费上万工时打造竹雕金箔贴花龙凤喜轿、连人带轿囫囵翻出了石栏、滚下白玉桥!
长公主跌落清水河中,命悬一线!
楚鸢便是被初春冰冷河水冻醒的,玄纁双色织锦重缘袍吸饱了水,像铁块似的拽着她往下坠,她奋力往上蹬却无济于事,意识重陷模糊之际,似有人入水而来拽住她的衣领。
“公主!公主!”
良久,耳中隐隐听见哭声,楚鸢只感胸腔被一双纤细手反复挤压,劲大得几乎要按断她的肋骨。
她猛地弓身,呛出几口河水:“呜哇——”
睁开眼,眼中是一团晃动着模糊的桃色,楚鸢再眨巴了两下,才看清楚是个头束双螺髻、身穿桃色襦裙的丫鬟。
“素月……?”
小丫鬟泪水朦胧地跪在她身旁,见楚鸢果真醒来,浑身一颤,喜极而泣高喊道:“公主醒了,公主醒了!”
楚鸢由素月扶起缓缓挪到岸边青石上,湿透的嫁衣贴在身,风一吹激得她打了个寒颤,晕乎的脑子反倒清明起来。
目光一寸寸扫过四周,楚鸢心头却翻起惊涛骇浪——她分明记得自己身中数箭,从正元门城楼坠入尸山血海……
可眼前河堤两岸桃红柳绿,野鸭嬉游,柳絮飘飞,甚至素月……动乱中护她而死的小丫鬟,怎么活生生的又站在她面前?
楚鸢低头抚过嫁衣上金线绣着的鸾凤云纹,指尖微微发抖。公主出嫁,服锦绮罗穀缯,采十二色重缘袍,衣裳纹样刺绣与当年出嫁那日分毫不差!
“末将该死!”
不等楚鸢缓过神,身披重甲的羽林中郎将匆匆赶至,扑通跪在她面前。
中郎将面色惨白,额头磕在草地:“臣等已擒获十三名刺客,请,请公主发落.……”
楚鸢却盯着他铠甲上的血痕,忽然抬起仅剩一只翘头履的脚,重重踹在中郎将胸口。这一脚力道极狠,直接将他蹬得仰倒在地,甲胄砸地,发出一声闷响。
楚鸢伸长脖颈,低头细瞧其吃痛神情,不似假象。
而四周赶来的羽林护卫见状,齐刷刷跪倒,甲胄哗啦作响。
“求公主饶命!”
“求公主饶过中郎将大人。”
素月却早憋了一肚子火,瞪着护卫厉声道:“公主大婚之日遇袭,你们几十号人,竟没一个护住公主!还有脸求饶!?”
楚鸢没理会这些惊惶的脸,只侧首问素月:“今天是什么日子?”
素月一愣,有些疑惑仍回道:“是公主下嫁宁国公府的日子呀,景元四年三月十三……”见楚鸢神色有异,连忙凑近低声问,“公主,可有不适之处?”
果真是景元四年,三月十三。
正元门中箭身亡后,她竟然重生回了十六岁!
楚鸢深吸一口气,指甲狠狠掐进掌心,疼痛尖锐却真实,目光扫过跪伏一地的羽林护卫,倏地站起身,忍不住拍掌仰天大笑:“好、好!”
这一笑,吓得中郎将更是面如死灰,冷汗涔涔直冒。陈国上下无人不知,元禧长公主骄横跋扈,杀仆人更素来肆意。
羽林军护卫不力,害公主遇刺落水,即使公主不杀,回宫面见圣上怕亦难逃一死。
中郎将只当楚鸢是在点他的忌日,伏地颤声道:“臣等护卫不力,罪该万死!但求公主开恩,饶过臣的下属……”
楚鸢起身随手握住飘来的柳絮,闭了闭眼,刀铮剑鸣、血肉横飞的景象仍历历在目,却又像是做了一场噩梦。
但那绝不是梦。
楚鸢清晰地记得婚后三年里的一切,记得大雪天中两万叛军兵临城下,箭雨满天,还有……她名义上的夫君那双冷厉的眼睛。
既已知此人狼子野心,必将叛乱,重活一世,她何必再等三年?
这一次,她定要先下手为强!
她不用受那利箭穿心之痛,楚陈皇族,也可一世无忧。这必是上天给的恩遇!
“都起来吧。”楚鸢心情大好,“护卫不力,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回去后各领二十大板!”
“公主……”素月难以相信,羽林军奉旨护送公主出嫁失职,公主竟就这样宽恕了?
中郎将猛地抬头,更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楚鸢挑眉:“怎么,嫌少了?”
“不、不敢!”中郎将反应过来,激动得脸色涨红,忙叩首谢恩:“谢公主开恩!”
楚鸢抬眸看向被押制的刺客,冷笑一声:“至于这十三人……不必审了,就地斩杀,沉河喂鱼!”
中郎将面色为难,倒不是不敢杀刺客,忧虑道:“这,公主毕竟大喜之日……”
“本宫今日杀人又如何,不也算给婚仪添红添彩?”楚鸢冷哼,“还杵在这作什么!?”
中郎将额间冷汗滑落,心头暗道——果然还是那性情古怪、肆意杀人的长公主。
中郎将越发珍惜楚鸢开恩放过他等,不敢再迟疑,当即带人挥刀。十三颗头颅滚落,鲜血汩汩流入清水河,如一方猩红绸缎,缓缓延展晕开。
而楚鸢神色如常,只拂袖转身:“今日遇刺,可见并非良辰吉日,不宜成婚。传令,调转仪队,回宫!”
前世为守时成婚,她忍下满身湿冷而去,也未曾讨得谁的欢心,如今又何必委屈自个。
“是!”
中郎将已对楚鸢唯命是从,不假思索应了话,人走出两步忽僵在原地。
回宫!?
这……这哪有公主出嫁半途又折回皇宫的说法?皇帝指派他们护送公主,可是要送到魏府才作数。
中郎将硬着头皮转身,一脸为难道:“公主。宁国公府就在三里外,怎可折回宫……”
楚鸢面无表情,当着他的面,抖起反拧两腕上湿透厚重的衣袖,水嘀嗒落在草地。
素月本也想劝,见状立马闭口不言。
楚鸢冷声问中郎将:“没看见本公主浑身都湿透了么,你是要本宫穿着这身湿衣拜堂?要是染了风寒,你们有几个脑袋担待!?”
郎中将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惹楚鸢不悦,只得照办。
四五百人的仪仗队伍重新整备,好在被打捞起的喜轿尚未损坏,楚鸢将就重新坐入,行走间浸水轿子吱呀作响,很快驶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白玉桥。
没人知道,今日这场刺杀的幕后主使,正是她即将嫁的夫君。原先的摄政王,如今的宁国公,魏珣。
当年白玉桥行刺案由廷尉审理,始终查不出幕后之人,倒成了廷尉悬案,最终只说推测是谋逆藩王的余孽。
就连楚鸢,也是直到后来魏珣举兵谋逆,听下人嘴漏说出才恍然明白,魏珣对这婚事真是排斥至极,痛下杀手想让她死在半路。
倒也对,毕竟入了魏府,再杀她就难脱干系。
三年前父皇临终传位楚彧,命魏珣摄政。而今楚彧亲政,撤掉魏珣摄政王位,改封为宁国公,任左丞相。作为弥补,便赐她这长姐下嫁魏府,既是给魏府荣耀,亦是需楚鸢做他在魏府的眼睛。
她和楚彧是先皇后一胎所出,自幼形影不离,姐弟二人一条心。
楚彧早就看出她对魏珣有意,赐下此婚,更多是为了成全她。如今想来自己真是可笑,喜欢了一个对她动过杀心的人多年。
都说她元禧张扬跋扈,可她哪比得上魏珣心狠手辣,披着清正贤臣的皮,骗人不浅。
思及往事,楚鸢心头仍恨恨。
轿身突然一顿,外面传来一道熟悉声音。
“老奴参见公主。皇上听闻公主出嫁途中遇刺落水,心急如焚,但因盘查要案暂不得空。是以下旨增派护卫,命老奴给公主送干爽衣裳。”
楚鸢掀开车帘,抬眼一瞧,来人身穿绛紫云纹锦服,两鬓灰白,正是楚彧身边的少府总管徐礼。徐礼伺候过先皇后的老人,从小看着她和楚彧长大。
楚鸢笑道:“徐公公,哪里还劳烦您出来跑一趟。本宫无碍。”
“公主无碍便是万幸。”徐礼见楚鸢露面,如释重负,又温声道:“皇上亦有嘱咐,莫误了成婚吉时。这头……可不是去国公府的路。”
楚鸢心叹打道回宫的算盘是不能作数了,睁着杏眼悻悻道:“吉时再要紧,难道要让本宫像只落汤鸡似的拜堂?公公既带了干净衣裳再好不过,且就带路找间客栈容本宫和小丫鬟更衣吧。”
徐礼这下也无话,领着人给楚鸢妥当安排了去处。
带着进入客栈天字号房,楚鸢立马扒下湿漉厚重嫁衣,不久,客栈小二便抬着热水送了上来。
素月给楚鸢费劲拆下满头簪珥,楚鸢散开勒得头皮痛的大手髻。屏风后升起白雾,楚鸢整个人沉入浴桶,热水漫过锁骨时,她才真正有活过来了的感觉。
浑身暖和后,楚鸢便很快出来,又吩咐小二换水,推着素月也重洗祛寒。
“公主……”
素月捧着楚鸢塞入怀的干净衣裳局促不安。
“快去。难道让本公主等你不成?”
身旁无人伺候的间隙,楚鸢对着铜镜,一笔一笔描眉。
镜中清晰映出她十六岁的容貌,身穿白绢中衣肩披乌发,经热水泡过的肌肤白里透红,神态冷媚,只是眉宇间犹带稚气与傲气。
这种不经世事的稚与傲,楚鸢瞧着有些恍惚,只记离开宁国公府时,哀怨不知何时已攀爬上她的脸,眼里只剩疲倦和不甘。
前世这日她强撑着湿透的身子完成大婚,那夜红烛燃尽,魏珣却一夜未归。
她头昏发热,次日便因染风寒晕倒,卧榻病了小半月,浑浑噩噩想着:许是他因被降了爵位、收回权力,心中郁结才冷待她。等时日久了,他会回心转意。
这一等,就是三年。
三年里,她敛性情改自新,笨手笨脚学做贤淑夫人。可魏珣待她始终客气疏离,仿佛和她之间有一道永远跨不去的冰墙。
到底是不如不嫁,可如今重来也无法反悔了。
“公主。”素月已换好衣裳,捧着徐礼送来的嫁衣侯在一旁。
楚鸢回神,丹蔻指尖挑起新衣,及笄之年的公主不止她一个,御府署里还有筹备着的嫁衣不奇怪。这件绣工也不错,只是比起她的换下的那件,点缀的金翠珠宝明显少了些。
送亲仪仗队伍重新上路,伴着喧天的锣鼓声成列前行。
皇城百姓纷纷驻足观望,茶肆酒馆里,关于公主遇刺的传闻早已传开,有人低声谈论那十三名刺客的惨状,抬眼瞥见街中走过的长串送嫁队伍,暗暗摇头。
楚鸢对这些流言蜚语想来不理会、不在意,不消多时,喜轿终到了魏府。
喜娘躬身掀起轿帘,楚鸢搭着她的手缓步而下,素月紧随再侧。
隔着红纱盖头,楚鸢抬眸仍隐约可见府门上鎏金的匾额,仅有二字却隐露宝剑出锋之势,铁画银钩,凌厉遒美。
前人说,笔墨之间藏本人气韵。
楚鸢再细瞧他亲手提的“魏府”二字,才觉得自己从未真的了解魏珣。她在魏府千日,或许都不如那苏兰倾一句词能打动他,能与他同频。
是她太过痴愚,忘了自己的立场与身份,还好最终帮楚彧多阻拦叛军了两个时辰,供他调兵遣将。
在她已亡故的时空里,楚彧有没有防守成功?还是魏珣已踏破皇城大门,剑指皇位。
如今得以重来,她再不会重蹈覆辙。
这一世,她定要守住楚家江山,绝不容他人觊觎!
魏府门前,上至七十高龄、身着诰命服的老夫人,下至仆役杂役,近三百人已在料峭春风中恭候多时。
唯独未见新郎的身影。
楚鸢抽回被喜娘搀扶的手,一把掀开红盖头。
她眼底寒凉,唇角却扬起明媚的笑:“驸马何在?还不快来迎本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