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缺纳妾被拒?克死两任丈夫?接手巴陵帮短短三年就从籍籍无名的小帮派,一跃成为执掌巴陵江水运的霸主?”木言溪指尖轻叩案几,反复翻看着暗卫带回的密报,眉头渐渐紧锁:"更奇的是,她拒了宋缺,宋阀也未能拿她如何……”
他忽然想起与柳卿卿结识以来的情景——柳卿卿从未提及与宋缺的纠葛。即便在楚地偶遇,二人也形同陌路。木言溪的手指突然顿住,一个惊人的念头闪过:当日宋缺遇险,传闻被一女子所救,而柳卿卿恰巧提前下山......
"莫非......"他猛地站起身,紫檀圈椅被带得晃了几晃。冷汗顺着背脊滑下,暗自庆幸:"幸好未曾向姐姐提及撮合她与怀远之事。若叫姐姐知道此女克夫,只怕要撕了我的耳朵。楚地最重命理之说,纵有千般好,这'克夫'二字就断无可能。"
他来回踱步,越想越惊:"更遑论她还拒过宋缺纳妾。若真与怀远有所牵扯,惹得那位'天刀'冲冠一怒......"想到宋缺血洗狂刀门的狠辣,木言溪不禁打了个寒颤。
"此事须与姐姐商议。"他整了整衣冠,匆匆往木氏院中行去。
听完弟弟的叙述,木氏却轻笑一声,手中绣绷上的牡丹纹样丝毫未乱:"我与柳卿卿打过几次交道。此女看似八面玲珑,实则心气极高。"她抬眸瞥了弟弟一眼,"换作是你,有这般能耐,又为一帮之主,可愿给人做妾?"
"自然不愿。"
"这便是了。"木氏咬断丝线,"至于救人......"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若有人强要我为妾又被我拒绝,我巴不得他横死当场,岂会出手相救?那日山上倾慕宋缺的女子不知凡几,估计是哪个爱慕宋缺的女子舍身相救。”
木兰心指尖轻抚茶盏边缘,语气平静:"我们与柳卿卿合作时日不长,却获利颇丰,可见此人精明能干,往后照常往来合作便是。"她唇角微扬,眼底却闪过一丝精明的算计。
“似宋缺那般天生高人一等,又处处优秀的男子,竟被一个二嫁的女子拒绝,这份不甘岂会轻易消弭?男女之事最是微妙,只要一方心有不甘,这出戏就远未落幕。”
她垂眸浅啜香茗,掩去眼中深意:“若这柳卿卿真有本事让宋缺念念不忘,今日结下的善缘,他日或许能成为怀远继承楚阀的一大助力。”
"阿弟且去安排明日与天衣阁的丝绸交易。"她抬眼看向木言溪,温声道:"这些生意上的琐事,就不必再与怀远提起了。"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裙裾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木兰心心道,“这些感情纠葛猜测就不必和弟弟解释了,说了他们男人的榆木脑袋也理解不了”。
十日后柳卿卿将楚地一切生意托给阿文,她打算启程前往关中,继续拓展商路 。
木言溪为她送行时也不禁感慨,此女精明强干不说,便是这份胆识气魄多少男人也比不得啊!
他抬手作揖,锦袖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此去关中路远,愿卿卿妹子一路顺遂。若有用得着木某之处,只管遣人来信。"
柳卿卿回眸一笑,发间珊瑚牡丹簪映着朝阳熠熠生辉:"木兄客气了。待我归来,定要与你痛饮三杯,细说这关中见闻。"
木言溪望着渐行渐远的帆影,不禁怅然,他与柳卿卿虽相处时间不久,年龄又相差十多岁,但结交以来颇为投契,不然也不会想让她当外甥媳妇,可惜啊可惜,怀远命不够硬啊,多好的姑娘....."
宋阀大寨内,宋缺端坐于紫檀木交椅上,面色清冷的听着宋令汇报岭南各处生意,突然宋令语气顿了顿,面色犹豫。宋缺不快的抬头看向他,冰冷的气场让宋行后背冷汗直流,“巴陵帮近来大量购买岭南特产卖向楚地。”
宋缺指尖蓦地按住茶盏,盏中碧螺春泛起涟漪:"可有盐铁?"
"未、未曾。"宋令额角冷汗滑落,"多是药材珍玩,另有些荔枝蜜饯、龙眼干等吃食......"
宋缺想起柳卿卿那张宜嗔宜喜的笑脸,想起她那夜舍命相救后,狡黠的问他“阀爷的命值几何?你总不会比杨坚出价低吧?”
心中一软道:“只要不涉盐铁,武器,不必理会”。顿了顿又道:"岭南物华天宝,我宋阀经营百年,难道还不如一个女子会做生意?"宋缺指尖摩挲着盏沿冰裂纹,语气里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躁意。
宋令额前冷汗涔涔,却不敢抬手去擦:"阀爷先前命人分四路探查商路。天竺线尚无音讯;江南线宋行正与吴氏接洽;巴蜀线一切如常.."他喉结滚动,"倒是楚地生意”说到这里声音又低了下去, “因为阀爷与狂刀门的事,且巴陵帮进来在楚地生意越做越大,对咱们生意有些影响……”
宋缺再次听到柳卿卿的名字,心里不由有些烦闷,他起身冷笑:"巴蜀如常,也就是毫无寸进!楚地受困只知找外因,你们就是这么做生意的?"他俯视着地上颤抖的身影,"传令楚地,巴蜀管事,半月之内再无起色就去管盐场吧”
“是,属下知罪”……宋令默默退下。
宋缺独坐案前,看着窗台那盆山茶花。这是他心血来潮让人摆上,红色山茶即便养在盆中也一样鲜活娇嫩!心中那道倩影萦绕不去,他深深吐口气,嘴中轻轻吐出那个名字:
"柳卿卿...”
柳卿卿凭栏而立,清风拂过她的面颊,带着湿润的水汽。她望着两岸青山如黛,江水滔滔东去,唇角不自觉扬起一抹浅笑。
"果然还是该走出来。"她轻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玉镯。岭南虽好,却处处受制于宋阀的规矩。如今在这楚地湘江之上,天高海阔,她终于能随心所欲地施展拳脚。
她随手从袖中取出一卷《关中志》,就着晨光细细翻阅。
"关中女子可与男子同席而议,共商大事..."她喃喃念着书上的记载,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这样的地方,想必能遇到更多有趣的人和事。说不定,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他忽然想起与柳卿卿结识以来的情景——柳卿卿从未提及与宋缺的纠葛。即便在楚地偶遇,二人也形同陌路。木言溪的手指突然顿住,一个惊人的念头闪过:当日宋缺遇险,传闻被一女子所救,而柳卿卿恰巧提前下山......
"莫非......"他猛地站起身,紫檀圈椅被带得晃了几晃。冷汗顺着背脊滑下,暗自庆幸:"幸好未曾向姐姐提及撮合她与怀远之事。若叫姐姐知道此女克夫,只怕要撕了我的耳朵。楚地最重命理之说,纵有千般好,这'克夫'二字就断无可能。"
他来回踱步,越想越惊:"更遑论她还拒过宋缺纳妾。若真与怀远有所牵扯,惹得那位'天刀'冲冠一怒......"想到宋缺血洗狂刀门的狠辣,木言溪不禁打了个寒颤。
"此事须与姐姐商议。"他整了整衣冠,匆匆往木氏院中行去。
听完弟弟的叙述,木氏却轻笑一声,手中绣绷上的牡丹纹样丝毫未乱:"我与柳卿卿打过几次交道。此女看似八面玲珑,实则心气极高。"她抬眸瞥了弟弟一眼,"换作是你,有这般能耐,又为一帮之主,可愿给人做妾?"
"自然不愿。"
"这便是了。"木氏咬断丝线,"至于救人......"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若有人强要我为妾又被我拒绝,我巴不得他横死当场,岂会出手相救?那日山上倾慕宋缺的女子不知凡几,估计是哪个爱慕宋缺的女子舍身相救。”
木兰心指尖轻抚茶盏边缘,语气平静:"我们与柳卿卿合作时日不长,却获利颇丰,可见此人精明能干,往后照常往来合作便是。"她唇角微扬,眼底却闪过一丝精明的算计。
“似宋缺那般天生高人一等,又处处优秀的男子,竟被一个二嫁的女子拒绝,这份不甘岂会轻易消弭?男女之事最是微妙,只要一方心有不甘,这出戏就远未落幕。”
她垂眸浅啜香茗,掩去眼中深意:“若这柳卿卿真有本事让宋缺念念不忘,今日结下的善缘,他日或许能成为怀远继承楚阀的一大助力。”
"阿弟且去安排明日与天衣阁的丝绸交易。"她抬眼看向木言溪,温声道:"这些生意上的琐事,就不必再与怀远提起了。"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裙裾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木兰心心道,“这些感情纠葛猜测就不必和弟弟解释了,说了他们男人的榆木脑袋也理解不了”。
十日后柳卿卿将楚地一切生意托给阿文,她打算启程前往关中,继续拓展商路 。
木言溪为她送行时也不禁感慨,此女精明强干不说,便是这份胆识气魄多少男人也比不得啊!
他抬手作揖,锦袖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此去关中路远,愿卿卿妹子一路顺遂。若有用得着木某之处,只管遣人来信。"
柳卿卿回眸一笑,发间珊瑚牡丹簪映着朝阳熠熠生辉:"木兄客气了。待我归来,定要与你痛饮三杯,细说这关中见闻。"
木言溪望着渐行渐远的帆影,不禁怅然,他与柳卿卿虽相处时间不久,年龄又相差十多岁,但结交以来颇为投契,不然也不会想让她当外甥媳妇,可惜啊可惜,怀远命不够硬啊,多好的姑娘....."
宋阀大寨内,宋缺端坐于紫檀木交椅上,面色清冷的听着宋令汇报岭南各处生意,突然宋令语气顿了顿,面色犹豫。宋缺不快的抬头看向他,冰冷的气场让宋行后背冷汗直流,“巴陵帮近来大量购买岭南特产卖向楚地。”
宋缺指尖蓦地按住茶盏,盏中碧螺春泛起涟漪:"可有盐铁?"
"未、未曾。"宋令额角冷汗滑落,"多是药材珍玩,另有些荔枝蜜饯、龙眼干等吃食......"
宋缺想起柳卿卿那张宜嗔宜喜的笑脸,想起她那夜舍命相救后,狡黠的问他“阀爷的命值几何?你总不会比杨坚出价低吧?”
心中一软道:“只要不涉盐铁,武器,不必理会”。顿了顿又道:"岭南物华天宝,我宋阀经营百年,难道还不如一个女子会做生意?"宋缺指尖摩挲着盏沿冰裂纹,语气里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躁意。
宋令额前冷汗涔涔,却不敢抬手去擦:"阀爷先前命人分四路探查商路。天竺线尚无音讯;江南线宋行正与吴氏接洽;巴蜀线一切如常.."他喉结滚动,"倒是楚地生意”说到这里声音又低了下去, “因为阀爷与狂刀门的事,且巴陵帮进来在楚地生意越做越大,对咱们生意有些影响……”
宋缺再次听到柳卿卿的名字,心里不由有些烦闷,他起身冷笑:"巴蜀如常,也就是毫无寸进!楚地受困只知找外因,你们就是这么做生意的?"他俯视着地上颤抖的身影,"传令楚地,巴蜀管事,半月之内再无起色就去管盐场吧”
“是,属下知罪”……宋令默默退下。
宋缺独坐案前,看着窗台那盆山茶花。这是他心血来潮让人摆上,红色山茶即便养在盆中也一样鲜活娇嫩!心中那道倩影萦绕不去,他深深吐口气,嘴中轻轻吐出那个名字:
"柳卿卿...”
柳卿卿凭栏而立,清风拂过她的面颊,带着湿润的水汽。她望着两岸青山如黛,江水滔滔东去,唇角不自觉扬起一抹浅笑。
"果然还是该走出来。"她轻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玉镯。岭南虽好,却处处受制于宋阀的规矩。如今在这楚地湘江之上,天高海阔,她终于能随心所欲地施展拳脚。
她随手从袖中取出一卷《关中志》,就着晨光细细翻阅。
"关中女子可与男子同席而议,共商大事..."她喃喃念着书上的记载,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这样的地方,想必能遇到更多有趣的人和事。说不定,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