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双影合璧·诱敌入彀
三日后,沈清蘅在胡杨木阵中布下七十二道蛊虫嗅觉屏障,谢昭然则将染有自己血味的佩刀悬于草庐外的枯树杈上。两人隔着三丈距离对视,他看见她眼中倒映着自己的影子,与三年前冰湖初见时一样,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然。
“来了。”沈清蘅指尖捻动胡杨粉,耳尖微动——远处的沙砾摩擦声中,夹杂着蛊虫特有的嗡鸣。谢昭然按上剑柄的手突然顿住,他听见风中飘来熟悉的银铃声——竟与小寻的银铃一模一样。
一女子携三枚猩红蛊虫破雾而来,是阿蛮,她刺耳的笑声和身影若隐若现。沈清蘅旋身甩出掺有带血的诱饵,蛊虫却在触到胡杨粉的瞬间转向,径直扑向谢昭然。男人目光一凝,挥剑砍断虫肢,却见断肢落地后迅速爬向他的腿。
“你之前中过蛊,应该有熟悉的味道!”沈清蘅突然想起密档里的记载,蛊虫会通过味道锁定宿主。她撒下一片药粉,希望能掩盖住味道,果然有用。
谢昭然趁蛊虫分神之际,将计就计踉跄后退,露出颈间破绽。果然,藏身雾中的杀手按捺不住,三道冰魄银针破空而来,针尖直指他膻中穴。阿蛮却不知何时又消失不见。
“出来吧,阿蛮。”谢昭然抹去嘴角血迹,剑刃挑起对方蒙面巾。月光下,杀手左眼角的朱砂痣赫然入目。杀手摘下面具,竟是与沈清蘅一模一样的脸,只是眼底多了几分阴鸷:“谢昭然,你就这么相信她?”“我不相信她,相信你吗?可惜,我哪怕失忆的时候,也没信过你。”谢昭然嗤笑!这个女人,害他生生和蘅儿分别三年。
沈清蘅握紧袖中银针,她踏前半步,“三年前害昭然坠入寒潭的是你们,对吗?就为了你们的私心,我们无冤无仇。”
阿蛮瞳孔骤缩,指尖的猩红锁链突然暴涨。谢昭然却在此时挥剑斩断锁链,将周围蛊虫震成齑粉。“太子已废,他的党羽却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人外有人,你们的计划不可能行得通。”他剑指阿蛮,语气里带着的冷冽。
阿蛮忽然癫狂大笑,不知从哪放出大批蛊虫。沈清蘅早有防备,撒出掺有胡杨泪的药粉,蛊虫四散逃开。谢昭然趁机解决阿蛮,可怜她到最后也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
“没事吧?”沈清蘅握紧谢昭然的手,感觉到他掌心因用力而凸起的骨节。“我没事。”谢昭然安慰道。
两人相视而笑,默契得如同当年未出阁时的默契。谢昭然忽然低头轻吻她额头:“等了结此事,我们去京都接小寻,然后...再也不分开。”谢昭然听见银铃轻响,想起孩子说过“铃铛响就是在想你”。他握紧沈清蘅的手,感觉到她指尖的老茧擦过自己掌心——这双手曾为他熬药、为孩子缝衣。
五日后,当晨光刺破树林时,谢昭然已用匕首削好三根木签,将风干的鸡肉串得整整齐齐。沈清蘅坐在马车辕架上,看着他袖口露出的旧疤——那是三年前留下的,如今已淡成一道细线,却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粉色。
“先吃点东西。”谢昭然将肉串递给她,指尖擦过她掌心的老茧,“昨晚没睡好,手都凉了。”沈清蘅咬了口肉串,树木的焦香混着肉的咸鲜,忽然想起以前他偷偷带她去野外烤肉的场景,那时他还会把肉烤得焦黑,却偏说“焦的才香”。
马车在蜿蜒的山道上颠簸,谢昭然忽然伸手按住她颠簸的肩头,另一只手稳稳地控着缰绳。沈清蘅趁机将蜜饯塞进他嘴里:“尝尝,这是小寻上次藏在枕头底下的,说要留给爹爹。”男人咬开糖纸,蜜饯的酸甜在舌尖炸开,他忽然轻笑:“果然是他挑的,甜得发腻。”
午后路过一片灌木丛时,沈清蘅坚持要下车。谢昭然拗不过她,只好替她披上防风斗篷,自己则握着剑站在五步外警戒。她踮脚去够旁边一棵果子树最高处的熟果,裙角被荆棘勾住,他下意识地伸手扶住她腰肢,他呵呵一笑。
“看,这个果子特别红。一定熟了。”沈清蘅将果实放进陶罐,她转头又去摘,却没注意到旁边的尖木刺,她轻叫一声,划了一下,她没在意,谢昭然却拉过她的手。
“疼吗?”他低头轻吹她的伤口,呼吸拂过皮肤时带起细微的痒。沈清蘅摇头,却在他抬头时看见他眼下的乌青变淡许多:“昨晚多久睡的?”男人把脸伸过去让她看仔细,替她整理斗篷领口:“昨晚睡的早,睡眠已经越来越好了。”蛊虫留下的后遗症,一开始总睡不好,半夜惊醒是常事。
黄昏时分,风沙渐起。谢昭然将马车停在背风的巨石旁,取出油布盖住药箱。沈清蘅则从包裹里翻出件棉袍,上面绣着未完工的花——那是小寻非要帮她绣的,针脚歪歪扭扭,却在袖口处藏着一颗小小的蜜饯核。
“穿上,别着凉。”她将棉袍披在他肩头,却被他反手拽入怀中。男人的下巴蹭过她发顶,声音里带着沙砾的沙哑:“蘅儿,等小寻长大了,我们带他去看胡杨林海,好不好?”她仰头看他,发现他眼中映着夕阳的金红,比大漠的落日还要温柔。
夜幕降临时,两人挤在马车里小憩。沈清蘅枕着他的手臂,听着他均匀的心跳声,忽然想起以前在西北,他也是这样用身体替她挡住寒气,那时他说:“等有孩子了,教他骑马射箭。”
“你说小寻现在睡了吗?”她轻声呢喃,指尖摩挲着他腰间的银铃。谢昭然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吻:“大概在啃蜜饯吧,这孩子总爱睡前吃甜的。总叫他不要睡前吃,就不听。”谢昭然忽然轻笑:“她倒像我小时候,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
夜风卷起沙砾拍打马车,谢昭然将她搂得更紧些。
三日后,沈清蘅在胡杨木阵中布下七十二道蛊虫嗅觉屏障,谢昭然则将染有自己血味的佩刀悬于草庐外的枯树杈上。两人隔着三丈距离对视,他看见她眼中倒映着自己的影子,与三年前冰湖初见时一样,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然。
“来了。”沈清蘅指尖捻动胡杨粉,耳尖微动——远处的沙砾摩擦声中,夹杂着蛊虫特有的嗡鸣。谢昭然按上剑柄的手突然顿住,他听见风中飘来熟悉的银铃声——竟与小寻的银铃一模一样。
一女子携三枚猩红蛊虫破雾而来,是阿蛮,她刺耳的笑声和身影若隐若现。沈清蘅旋身甩出掺有带血的诱饵,蛊虫却在触到胡杨粉的瞬间转向,径直扑向谢昭然。男人目光一凝,挥剑砍断虫肢,却见断肢落地后迅速爬向他的腿。
“你之前中过蛊,应该有熟悉的味道!”沈清蘅突然想起密档里的记载,蛊虫会通过味道锁定宿主。她撒下一片药粉,希望能掩盖住味道,果然有用。
谢昭然趁蛊虫分神之际,将计就计踉跄后退,露出颈间破绽。果然,藏身雾中的杀手按捺不住,三道冰魄银针破空而来,针尖直指他膻中穴。阿蛮却不知何时又消失不见。
“出来吧,阿蛮。”谢昭然抹去嘴角血迹,剑刃挑起对方蒙面巾。月光下,杀手左眼角的朱砂痣赫然入目。杀手摘下面具,竟是与沈清蘅一模一样的脸,只是眼底多了几分阴鸷:“谢昭然,你就这么相信她?”“我不相信她,相信你吗?可惜,我哪怕失忆的时候,也没信过你。”谢昭然嗤笑!这个女人,害他生生和蘅儿分别三年。
沈清蘅握紧袖中银针,她踏前半步,“三年前害昭然坠入寒潭的是你们,对吗?就为了你们的私心,我们无冤无仇。”
阿蛮瞳孔骤缩,指尖的猩红锁链突然暴涨。谢昭然却在此时挥剑斩断锁链,将周围蛊虫震成齑粉。“太子已废,他的党羽却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人外有人,你们的计划不可能行得通。”他剑指阿蛮,语气里带着的冷冽。
阿蛮忽然癫狂大笑,不知从哪放出大批蛊虫。沈清蘅早有防备,撒出掺有胡杨泪的药粉,蛊虫四散逃开。谢昭然趁机解决阿蛮,可怜她到最后也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
“没事吧?”沈清蘅握紧谢昭然的手,感觉到他掌心因用力而凸起的骨节。“我没事。”谢昭然安慰道。
两人相视而笑,默契得如同当年未出阁时的默契。谢昭然忽然低头轻吻她额头:“等了结此事,我们去京都接小寻,然后...再也不分开。”谢昭然听见银铃轻响,想起孩子说过“铃铛响就是在想你”。他握紧沈清蘅的手,感觉到她指尖的老茧擦过自己掌心——这双手曾为他熬药、为孩子缝衣。
五日后,当晨光刺破树林时,谢昭然已用匕首削好三根木签,将风干的鸡肉串得整整齐齐。沈清蘅坐在马车辕架上,看着他袖口露出的旧疤——那是三年前留下的,如今已淡成一道细线,却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粉色。
“先吃点东西。”谢昭然将肉串递给她,指尖擦过她掌心的老茧,“昨晚没睡好,手都凉了。”沈清蘅咬了口肉串,树木的焦香混着肉的咸鲜,忽然想起以前他偷偷带她去野外烤肉的场景,那时他还会把肉烤得焦黑,却偏说“焦的才香”。
马车在蜿蜒的山道上颠簸,谢昭然忽然伸手按住她颠簸的肩头,另一只手稳稳地控着缰绳。沈清蘅趁机将蜜饯塞进他嘴里:“尝尝,这是小寻上次藏在枕头底下的,说要留给爹爹。”男人咬开糖纸,蜜饯的酸甜在舌尖炸开,他忽然轻笑:“果然是他挑的,甜得发腻。”
午后路过一片灌木丛时,沈清蘅坚持要下车。谢昭然拗不过她,只好替她披上防风斗篷,自己则握着剑站在五步外警戒。她踮脚去够旁边一棵果子树最高处的熟果,裙角被荆棘勾住,他下意识地伸手扶住她腰肢,他呵呵一笑。
“看,这个果子特别红。一定熟了。”沈清蘅将果实放进陶罐,她转头又去摘,却没注意到旁边的尖木刺,她轻叫一声,划了一下,她没在意,谢昭然却拉过她的手。
“疼吗?”他低头轻吹她的伤口,呼吸拂过皮肤时带起细微的痒。沈清蘅摇头,却在他抬头时看见他眼下的乌青变淡许多:“昨晚多久睡的?”男人把脸伸过去让她看仔细,替她整理斗篷领口:“昨晚睡的早,睡眠已经越来越好了。”蛊虫留下的后遗症,一开始总睡不好,半夜惊醒是常事。
黄昏时分,风沙渐起。谢昭然将马车停在背风的巨石旁,取出油布盖住药箱。沈清蘅则从包裹里翻出件棉袍,上面绣着未完工的花——那是小寻非要帮她绣的,针脚歪歪扭扭,却在袖口处藏着一颗小小的蜜饯核。
“穿上,别着凉。”她将棉袍披在他肩头,却被他反手拽入怀中。男人的下巴蹭过她发顶,声音里带着沙砾的沙哑:“蘅儿,等小寻长大了,我们带他去看胡杨林海,好不好?”她仰头看他,发现他眼中映着夕阳的金红,比大漠的落日还要温柔。
夜幕降临时,两人挤在马车里小憩。沈清蘅枕着他的手臂,听着他均匀的心跳声,忽然想起以前在西北,他也是这样用身体替她挡住寒气,那时他说:“等有孩子了,教他骑马射箭。”
“你说小寻现在睡了吗?”她轻声呢喃,指尖摩挲着他腰间的银铃。谢昭然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吻:“大概在啃蜜饯吧,这孩子总爱睡前吃甜的。总叫他不要睡前吃,就不听。”谢昭然忽然轻笑:“她倒像我小时候,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
夜风卷起沙砾拍打马车,谢昭然将她搂得更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