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前那颗老梅树抽新枝了,又是一年春!
青铜镜中搁下螺子黛的旧时人,瞧见自己眼尾已生了细纹。指尖抚过那几缕若有似无的纹路,忆起那场焚尽春衫的大火,竟已过去许多年!
那是二月的天,乍暖还寒,正是最难择衣的时节。
娇耳对着满架衣衫发怔:试穿水绿色夹棉褙子嫌笨重,换了薄绸衫又抵不住寒气。妆台上堆着织锦袄、狐裘坎肩并几条素裙,玉珠捧着暖手炉进来,铜壶滴漏显示已过卯时。
“郑府车驾候了半晌了,让郑公子久候总归失礼。”玉环拿着雪狐斗篷候在门边,轻声催促自家姑娘。
玉珠斜睨她一眼,嘴一撇:“姑娘家打扮得齐整出门才是道理,偏你总帮着外人说话?”话里带刺,手上却轻柔地替娇耳整理月白罗裙,将裙裾褶皱仔细抚平。
玉环双颊快速飞红,声音又急又轻:“胡说什么,我是怕误了广华寺的晨斋时辰。”她攥着斗篷往后缩了缩,眼尾瞥向镜中自家姑娘的脸色。
娇耳仿若没听到争执,认真对着镜子挽发,最后择定了月白暗纹罗裙,外罩浅青缂丝对襟褙子,腰间松系着青色绦带,鬓边别朵梅花簪,倒比往日多了分清瘦。
玉环替她系好斗篷带子,玉珠往她袖口塞进手炉,主仆三人一前一后走出府门,上了郑家马车。
车轱辘刚转出国公府巷口,浑厚的钟声便穿透车帘漫进来,一声叠着一声,风中隐约飘着伽蓝香。
这大郅王朝尚佛,朱雀门外三十里皆笼在这般晨钟暮鼓里。
广华寺蜷在旧日山门内,据说这是前朝雄才武略、开疆扩土的武帝为宠妃建的小庙。
新朝首位状元打马游街时,这青骢马突然发了癫,载着人飞奔到广华寺。众人追进去时,见状元郎正对着残破的“宣妃造像碑”发抖,隔日便称病辞官,自此再无人敢近这野寺。
年深日久,荒寺残垣终是续上了人声:功德箱底的蛛网被新落的铜钱斩断;蒲团上印出零星香客膝痕;连那尊褪了金漆的菩萨,眉目也被香火气熏得温润起来。
偏娇耳就喜欢吃广华寺小灶上的素斋,每月初六雷打不动在此小住两日,这几年捐的功德钱能把寺里褪色的所有佛像重漆一遍,连扫洒小沙弥见了姬家车驾都要合十念三遍“阿弥陀佛。”
今日的晨雾格外粘稠,广华寺山门前的野兰还未开透。
娇耳跟在未婚夫郑季宣身后踩上青石板,石阶缝里钻出的野草蹭过她月白裙角,留了道浅青色水痕。
寺门前零星跪着祈福人,寺门内小和尚正扫落叶,木鱼声混着炊烟漫过斑驳照壁。
他们跨过寺院门槛,先在菩萨像前敬了三炷线香。转身往斋堂去时,松木混着蒸腾的素油香钻进鼻尖,正是寺院拿手的素心包——将山笋剁得纸片薄,裹上豆腐衣,再抹上层茉莉蜜,蒸得香气四溢。
刚在蒲团上跪坐好,小沙弥就摆上早斋。青瓷碟里蒸腾的热气裹着素包,褶纹捏成莲花状。
娇耳咬破面皮瞬间,茉莉蜜的甜直往舌尖钻,她满足地眯起眼。咽下最后一口时,却发现郑季宣碟中素包完好。
“我吃不惯甜口。”他笑着摇头,把瓷碟推到她面前,低头搅动那碗药粥。
娇耳用指节把碟子推回去:“尝尝嘛,比你上回买的桂花糕清爽多了。”她生得娇憨,嗓音又软,眼尾弯成月牙儿:“二哥哥也素不食甜,但这包子他一口气吃好几个呢。”
“这般稀罕!那我真得尝尝。”郑季宣瞧着她笑的宠溺,竹筷尖戳破素包,咬下第一口眉梢微动,喜道:“果真清爽。”
少年眉眼白净,倒像景德镇新烧的甜白釉。素包油星沾在唇珠上,少女举着帕子小心为他揩净。
用完早斋二人去粥棚帮忙施粥,施粥棚支在庙门口的老槐树下,枝桠上还挂着去年祈福的红绸。郑季宣握着木勺给佝偻老妇舀粥,热气熏得他鼻尖冒汗,娇耳半蹲着给孩童擦嘴,袖口沾满黍米粒也浑然不觉。
一眨眼日头爬到西山,二人牵手去后山看桃花,小路上落满碎花瓣,桃枝压得低,稍不留神就蹭人满头粉。
郑季宣摘她发间落花时,指腹无意擦过她发烫的耳垂,娇耳缩了缩脖颈儿。他盯着那水润润的唇珠挪不开眼,那抹胭脂红活像熟桃子尖,裂开道甜缝儿,叫人想咬出汁来。
“妹妹这口脂…”郑季宣嗓子发涩,鼻尖蹭到她脸颊,气息拂过那诱人的唇,风吹落一地花雨里,两瓣温热碰了碰便弹开。
他退后半步,耳尖红得透亮,后颈叫桃枝勾出红痕,娇耳忽然揪住他前襟,睫毛垂着不敢看他,踮着脚追上去,这次不再是蝶翼点水,倒像春雨打湿的桃瓣黏在唇上。
素包茉莉的清甜混着股奇异香气往他齿缝钻,甜腥味勾魂摄魄,他掌心不由贴住娇耳后腰,想要索取更多,可舌尖刚触到齿关,她突然偏头错开。
“我会永远对妹妹好的!”郑季宣眼睛亮的出奇,灼灼目光烙在她发顶,双臂一收将人搂进怀里。娇耳把脸埋进他肩窝,手指揪住他后襟布料攥得发皱,鼻头有些酸涩。
晚上斋房里,娇耳裹紧外衫叫住婢子玉环:“去西院送条毯子,二月倒春寒最伤人。”小丫鬟身段软得像柳条,烛光里腰肢一扭出了门。
临睡前左等右等不见玉环回来,她带着玉珠往外寻。廊下撞见值夜的主持,老和尚提着灯笼在前头引路。
众人脚刚抵门前,屋里传出令人脸红心跳的哼唧声,年轻僧人齐刷刷转身数念珠,主持的脸沉到想开杀戒。
玉珠撞得门板哐当作响,门开瞬间,不堪景象撞入眼帘——玉环衣襟松散地倚在郑季宣怀里,男子领口大敞,两人唇瓣还黏在一块。
娇耳踉跄后退扶住门框,指尖发颤地指着两人:“你们……你们怎敢……”
“娇娇你,你怎么在这?!”郑季宣浑身一震猛地回头,瞪着怀里衣衫不整的玉环,后脑勺“咚”撞上床柱:“这香...这屋里的香绝对有问题!让我误以为……”
他赤脚跳下榻,拽住主持僧袍嘶吼:“定是有人要害我!”
主持气得胡子直抖,手中灯笼晃得满地影子乱窜:“佛门净地岂容秽行!都给我走!”
娇耳身子晃得像风里芦苇,眼泪跟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往下掉,眼风直直劈向玉环:“我短过你吃还是缺过你穿?”嘴唇抖得不成句,手指头掐着掌心才没一巴掌扇过去。
玉环裹着衣裳扑过来扶她,胸脯那对鸳鸯还露着半截。玉珠眼疾手快一巴掌拍开她的手:“脏爪子别碰我家小姐!”
“妹妹你容我解释,不是这样的,真的不是!我向佛祖起誓,我心里只有你……”郑季宣嗓子哑得像吞了炭,伸手要抓她袖口。
玉珠眼白转动如风,嘴角一边向上挑起:“呵!你刚污了佛祖的眼,又来脏他的耳,好大的狗胆!”
娇耳甩开他踉跄后退,喘气声又急又碎:“闭嘴…不许叫我妹妹!”声音陡然拔高,话未落地整个人直挺挺往后栽倒。
回到国公府她便高烧不退,旧疾复发,整日在病榻上咳得撕心裂肺,七天没下过地。
国公爷当即就要退亲,却被老夫人以娇耳尚在病中为由暂缓处理。玉环被关进柴房,郑季宣连续三日登门求见皆被家丁阻拦。第五日黄昏他欲硬闯二门,被护院架着扔出府外。
此事当夜便传遍临安城茶楼酒肆。说书人把这事编成香艳段子:“诸位可知定国公府那位娇小姐?未婚夫婿跟贴身丫鬟在佛堂...”
卖花婆子挎着篮子嗤笑:“什么金枝玉叶?克死爹娘的孤女罢咧!”
胭脂铺老板娘拨着算盘接茬:“前头那个李世子可不就是...”
蹲在墙角啃烧饼的乞丐突然插嘴:“我亲眼瞧见郑三郎抱着丫鬟啃,那小姐就站在门外——”
玉珠攥紧药包贴着游廊疾走,身后飘来嗤笑:“丧门星配浪荡子,绝配!”
她刹住脚步,摔了药包冲回廊下厉喝:“哪个黑心烂肺的胡说八道?”柳眉倒竖扫过洒扫婆子、搬花小厮以及缩在檐角的小丫鬟:“今日不撕了这起子烂舌头的嘴,我倒跟你姓!走!到老夫人跟前分说个明白!”
廊下顿时死寂,泼茶丫鬟抖得茶盘叮当响,老嬷嬷们攥着鸡毛掸子后躲。玉珠踩着满地药渣逼近,指甲几乎戳到个粗使婆子鼻尖:“刚不是挺能嚎?这会倒学起鹌鹑!再让我听见半句编排小姐的,打烂你这张嘴!”
骂完,怒气冲冲的走了。
玉珠端着药碗到榻前,娇耳支起身子,瞅了她一眼:“眼睛怎么红得跟兔子似的?”
她抽了下鼻子,委屈巴巴:“那些个碎嘴子天天编排您……”
“唾沫星子能淹死几个?”娇耳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苦得蹙眉,“前儿你还说马房阿福偷腥被逮,刘嬷嬷哭的死去活来,昨儿两人又好的跟一个似得。”
她搅着碗底药渣笑出声:“这世道不就是你嚼我舌根,我传你闲话,大伙儿凑个乐子?”
玉珠撅嘴绞着帕子:“您倒看得开!”眼眶还红着,愤愤道:“我都快被气死了,尤其玉环那个没良心的,下次要我遇到,我定给她一巴掌。”
“你呀,也就嘴上不饶人。”娇耳捏住玉珠腮帮子,轻轻揉捏:“上月谁偷摸给玉环塞银瓜子?说人家娘亲病重来着?”
小丫鬟躲闪着拍开她的手:“那会子她还没做这等没脸的事!”
“对啦!明个二公子就回府了!”她嘴角快咧到耳根,喜滋滋道:“等他给您撑腰,看谁还敢嚼舌根!”
娇耳眼波微动,却只淡淡道了句:“知道了。”
待夜深人静时,她戴上斗笠往后院柴房去。
月光从破窗漏进来,照见玉环腕上磨破的血痕。
娇耳蹲下身,裙摆扫过潮湿的稻草,将温热的粥碗推近些:“多少吃些。”伸手去擦她脸上的灰,被偏头躲开,“你可是真心要跟他?”
玉环抬眼瞧她,眼神冷得惊人,她突然大笑起来,眼泪混着笑涟滚滚而落:“姑娘生来被人捧着,自然不懂。谁天生该做奴婢?我也想穿遍金妆花缎,被人伺候着梳头,病痛时有汤药侍奉……”
她抠着掌心裂口,盯住自己粗粝指节,“便是条狗,闻了十年珍馐味儿也会馋肉。”
“便是条狗,养了十年也该忠心。”玉珠气得跺脚,手上灯笼穗子晃出凌乱光斑:“摸摸你的良心!姑娘对我们还不够好吗?连螺子黛都分你使...”
“人各有志。”娇耳截断话头,攥紧斗篷系带,“我自会周旋让他纳你入房,只是高门深院白骨垒阶,脂粉裹着腐肉,你既选了这条路,便该知晓。”
话音落地蓦然转身,身后突然传来三记闷响声……
玉珠举着灯笼在前照路,夜风扑在脸上,娇耳抬手揉了揉眼睛,越揉越酸涩。这本就是玉环自己选的路,她不过顺水推舟罢了,可他又何错之有……想到此处,她鼻头泛起一片胭脂也盖不住的红,酸涩的眸子终是泅出了泪。
青铜镜中搁下螺子黛的旧时人,瞧见自己眼尾已生了细纹。指尖抚过那几缕若有似无的纹路,忆起那场焚尽春衫的大火,竟已过去许多年!
那是二月的天,乍暖还寒,正是最难择衣的时节。
娇耳对着满架衣衫发怔:试穿水绿色夹棉褙子嫌笨重,换了薄绸衫又抵不住寒气。妆台上堆着织锦袄、狐裘坎肩并几条素裙,玉珠捧着暖手炉进来,铜壶滴漏显示已过卯时。
“郑府车驾候了半晌了,让郑公子久候总归失礼。”玉环拿着雪狐斗篷候在门边,轻声催促自家姑娘。
玉珠斜睨她一眼,嘴一撇:“姑娘家打扮得齐整出门才是道理,偏你总帮着外人说话?”话里带刺,手上却轻柔地替娇耳整理月白罗裙,将裙裾褶皱仔细抚平。
玉环双颊快速飞红,声音又急又轻:“胡说什么,我是怕误了广华寺的晨斋时辰。”她攥着斗篷往后缩了缩,眼尾瞥向镜中自家姑娘的脸色。
娇耳仿若没听到争执,认真对着镜子挽发,最后择定了月白暗纹罗裙,外罩浅青缂丝对襟褙子,腰间松系着青色绦带,鬓边别朵梅花簪,倒比往日多了分清瘦。
玉环替她系好斗篷带子,玉珠往她袖口塞进手炉,主仆三人一前一后走出府门,上了郑家马车。
车轱辘刚转出国公府巷口,浑厚的钟声便穿透车帘漫进来,一声叠着一声,风中隐约飘着伽蓝香。
这大郅王朝尚佛,朱雀门外三十里皆笼在这般晨钟暮鼓里。
广华寺蜷在旧日山门内,据说这是前朝雄才武略、开疆扩土的武帝为宠妃建的小庙。
新朝首位状元打马游街时,这青骢马突然发了癫,载着人飞奔到广华寺。众人追进去时,见状元郎正对着残破的“宣妃造像碑”发抖,隔日便称病辞官,自此再无人敢近这野寺。
年深日久,荒寺残垣终是续上了人声:功德箱底的蛛网被新落的铜钱斩断;蒲团上印出零星香客膝痕;连那尊褪了金漆的菩萨,眉目也被香火气熏得温润起来。
偏娇耳就喜欢吃广华寺小灶上的素斋,每月初六雷打不动在此小住两日,这几年捐的功德钱能把寺里褪色的所有佛像重漆一遍,连扫洒小沙弥见了姬家车驾都要合十念三遍“阿弥陀佛。”
今日的晨雾格外粘稠,广华寺山门前的野兰还未开透。
娇耳跟在未婚夫郑季宣身后踩上青石板,石阶缝里钻出的野草蹭过她月白裙角,留了道浅青色水痕。
寺门前零星跪着祈福人,寺门内小和尚正扫落叶,木鱼声混着炊烟漫过斑驳照壁。
他们跨过寺院门槛,先在菩萨像前敬了三炷线香。转身往斋堂去时,松木混着蒸腾的素油香钻进鼻尖,正是寺院拿手的素心包——将山笋剁得纸片薄,裹上豆腐衣,再抹上层茉莉蜜,蒸得香气四溢。
刚在蒲团上跪坐好,小沙弥就摆上早斋。青瓷碟里蒸腾的热气裹着素包,褶纹捏成莲花状。
娇耳咬破面皮瞬间,茉莉蜜的甜直往舌尖钻,她满足地眯起眼。咽下最后一口时,却发现郑季宣碟中素包完好。
“我吃不惯甜口。”他笑着摇头,把瓷碟推到她面前,低头搅动那碗药粥。
娇耳用指节把碟子推回去:“尝尝嘛,比你上回买的桂花糕清爽多了。”她生得娇憨,嗓音又软,眼尾弯成月牙儿:“二哥哥也素不食甜,但这包子他一口气吃好几个呢。”
“这般稀罕!那我真得尝尝。”郑季宣瞧着她笑的宠溺,竹筷尖戳破素包,咬下第一口眉梢微动,喜道:“果真清爽。”
少年眉眼白净,倒像景德镇新烧的甜白釉。素包油星沾在唇珠上,少女举着帕子小心为他揩净。
用完早斋二人去粥棚帮忙施粥,施粥棚支在庙门口的老槐树下,枝桠上还挂着去年祈福的红绸。郑季宣握着木勺给佝偻老妇舀粥,热气熏得他鼻尖冒汗,娇耳半蹲着给孩童擦嘴,袖口沾满黍米粒也浑然不觉。
一眨眼日头爬到西山,二人牵手去后山看桃花,小路上落满碎花瓣,桃枝压得低,稍不留神就蹭人满头粉。
郑季宣摘她发间落花时,指腹无意擦过她发烫的耳垂,娇耳缩了缩脖颈儿。他盯着那水润润的唇珠挪不开眼,那抹胭脂红活像熟桃子尖,裂开道甜缝儿,叫人想咬出汁来。
“妹妹这口脂…”郑季宣嗓子发涩,鼻尖蹭到她脸颊,气息拂过那诱人的唇,风吹落一地花雨里,两瓣温热碰了碰便弹开。
他退后半步,耳尖红得透亮,后颈叫桃枝勾出红痕,娇耳忽然揪住他前襟,睫毛垂着不敢看他,踮着脚追上去,这次不再是蝶翼点水,倒像春雨打湿的桃瓣黏在唇上。
素包茉莉的清甜混着股奇异香气往他齿缝钻,甜腥味勾魂摄魄,他掌心不由贴住娇耳后腰,想要索取更多,可舌尖刚触到齿关,她突然偏头错开。
“我会永远对妹妹好的!”郑季宣眼睛亮的出奇,灼灼目光烙在她发顶,双臂一收将人搂进怀里。娇耳把脸埋进他肩窝,手指揪住他后襟布料攥得发皱,鼻头有些酸涩。
晚上斋房里,娇耳裹紧外衫叫住婢子玉环:“去西院送条毯子,二月倒春寒最伤人。”小丫鬟身段软得像柳条,烛光里腰肢一扭出了门。
临睡前左等右等不见玉环回来,她带着玉珠往外寻。廊下撞见值夜的主持,老和尚提着灯笼在前头引路。
众人脚刚抵门前,屋里传出令人脸红心跳的哼唧声,年轻僧人齐刷刷转身数念珠,主持的脸沉到想开杀戒。
玉珠撞得门板哐当作响,门开瞬间,不堪景象撞入眼帘——玉环衣襟松散地倚在郑季宣怀里,男子领口大敞,两人唇瓣还黏在一块。
娇耳踉跄后退扶住门框,指尖发颤地指着两人:“你们……你们怎敢……”
“娇娇你,你怎么在这?!”郑季宣浑身一震猛地回头,瞪着怀里衣衫不整的玉环,后脑勺“咚”撞上床柱:“这香...这屋里的香绝对有问题!让我误以为……”
他赤脚跳下榻,拽住主持僧袍嘶吼:“定是有人要害我!”
主持气得胡子直抖,手中灯笼晃得满地影子乱窜:“佛门净地岂容秽行!都给我走!”
娇耳身子晃得像风里芦苇,眼泪跟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往下掉,眼风直直劈向玉环:“我短过你吃还是缺过你穿?”嘴唇抖得不成句,手指头掐着掌心才没一巴掌扇过去。
玉环裹着衣裳扑过来扶她,胸脯那对鸳鸯还露着半截。玉珠眼疾手快一巴掌拍开她的手:“脏爪子别碰我家小姐!”
“妹妹你容我解释,不是这样的,真的不是!我向佛祖起誓,我心里只有你……”郑季宣嗓子哑得像吞了炭,伸手要抓她袖口。
玉珠眼白转动如风,嘴角一边向上挑起:“呵!你刚污了佛祖的眼,又来脏他的耳,好大的狗胆!”
娇耳甩开他踉跄后退,喘气声又急又碎:“闭嘴…不许叫我妹妹!”声音陡然拔高,话未落地整个人直挺挺往后栽倒。
回到国公府她便高烧不退,旧疾复发,整日在病榻上咳得撕心裂肺,七天没下过地。
国公爷当即就要退亲,却被老夫人以娇耳尚在病中为由暂缓处理。玉环被关进柴房,郑季宣连续三日登门求见皆被家丁阻拦。第五日黄昏他欲硬闯二门,被护院架着扔出府外。
此事当夜便传遍临安城茶楼酒肆。说书人把这事编成香艳段子:“诸位可知定国公府那位娇小姐?未婚夫婿跟贴身丫鬟在佛堂...”
卖花婆子挎着篮子嗤笑:“什么金枝玉叶?克死爹娘的孤女罢咧!”
胭脂铺老板娘拨着算盘接茬:“前头那个李世子可不就是...”
蹲在墙角啃烧饼的乞丐突然插嘴:“我亲眼瞧见郑三郎抱着丫鬟啃,那小姐就站在门外——”
玉珠攥紧药包贴着游廊疾走,身后飘来嗤笑:“丧门星配浪荡子,绝配!”
她刹住脚步,摔了药包冲回廊下厉喝:“哪个黑心烂肺的胡说八道?”柳眉倒竖扫过洒扫婆子、搬花小厮以及缩在檐角的小丫鬟:“今日不撕了这起子烂舌头的嘴,我倒跟你姓!走!到老夫人跟前分说个明白!”
廊下顿时死寂,泼茶丫鬟抖得茶盘叮当响,老嬷嬷们攥着鸡毛掸子后躲。玉珠踩着满地药渣逼近,指甲几乎戳到个粗使婆子鼻尖:“刚不是挺能嚎?这会倒学起鹌鹑!再让我听见半句编排小姐的,打烂你这张嘴!”
骂完,怒气冲冲的走了。
玉珠端着药碗到榻前,娇耳支起身子,瞅了她一眼:“眼睛怎么红得跟兔子似的?”
她抽了下鼻子,委屈巴巴:“那些个碎嘴子天天编排您……”
“唾沫星子能淹死几个?”娇耳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苦得蹙眉,“前儿你还说马房阿福偷腥被逮,刘嬷嬷哭的死去活来,昨儿两人又好的跟一个似得。”
她搅着碗底药渣笑出声:“这世道不就是你嚼我舌根,我传你闲话,大伙儿凑个乐子?”
玉珠撅嘴绞着帕子:“您倒看得开!”眼眶还红着,愤愤道:“我都快被气死了,尤其玉环那个没良心的,下次要我遇到,我定给她一巴掌。”
“你呀,也就嘴上不饶人。”娇耳捏住玉珠腮帮子,轻轻揉捏:“上月谁偷摸给玉环塞银瓜子?说人家娘亲病重来着?”
小丫鬟躲闪着拍开她的手:“那会子她还没做这等没脸的事!”
“对啦!明个二公子就回府了!”她嘴角快咧到耳根,喜滋滋道:“等他给您撑腰,看谁还敢嚼舌根!”
娇耳眼波微动,却只淡淡道了句:“知道了。”
待夜深人静时,她戴上斗笠往后院柴房去。
月光从破窗漏进来,照见玉环腕上磨破的血痕。
娇耳蹲下身,裙摆扫过潮湿的稻草,将温热的粥碗推近些:“多少吃些。”伸手去擦她脸上的灰,被偏头躲开,“你可是真心要跟他?”
玉环抬眼瞧她,眼神冷得惊人,她突然大笑起来,眼泪混着笑涟滚滚而落:“姑娘生来被人捧着,自然不懂。谁天生该做奴婢?我也想穿遍金妆花缎,被人伺候着梳头,病痛时有汤药侍奉……”
她抠着掌心裂口,盯住自己粗粝指节,“便是条狗,闻了十年珍馐味儿也会馋肉。”
“便是条狗,养了十年也该忠心。”玉珠气得跺脚,手上灯笼穗子晃出凌乱光斑:“摸摸你的良心!姑娘对我们还不够好吗?连螺子黛都分你使...”
“人各有志。”娇耳截断话头,攥紧斗篷系带,“我自会周旋让他纳你入房,只是高门深院白骨垒阶,脂粉裹着腐肉,你既选了这条路,便该知晓。”
话音落地蓦然转身,身后突然传来三记闷响声……
玉珠举着灯笼在前照路,夜风扑在脸上,娇耳抬手揉了揉眼睛,越揉越酸涩。这本就是玉环自己选的路,她不过顺水推舟罢了,可他又何错之有……想到此处,她鼻头泛起一片胭脂也盖不住的红,酸涩的眸子终是泅出了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