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随着天气晴朗,气温回升,住处旁边的毒虫也变多了,最近一段时间巴菱出门晾野菜不能离开太久,需要时常拿着杂草编成的掸子驱赶虫子。
光是顾及野菜还不够,她自己的衣领口也得留意,稍有不小心,蚊虫就会上来叮咬几口。
巴菱起初怀疑是自己喝的补血剂味道大吸引来的,就用野外摘来的茅腥草做成了一个荷包随身携带。
茅腥草气味独特,能将她身上的血气味给给盖住。
自从徐婶发觉她脸上气色变好后,总是变着法儿地打听她是不是吃了什么好东西,似乎并没有相信她那套咳嗽导致脸部充血的说辞。
在徐婶的眼里,她们屋的三个人都在偷偷吃好东西,所以才时常关着门,而不是外面虫子变多造成的。
有天夜幕落下的时候,巴菱瞧见徐婶还躲在门外偷看,心道徐婶这厮,还真是把心思写在了脸上。她悄悄指给雨莲看。
雨莲也瞧见了,不解所以地问道:“徐婶为何如此?”巴菱解释道:“我跟徐婶提了阿春的事,她很担心。”雨莲认可了这个说法,道:“徐婶确实,关心阿春。”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天上的飞虫变得更多了。白天在门外打转,晚上睡觉也能从门缝钻进来,扰得人不安生。
不光是天上飞的,还有地里爬的长脚虫也变多了,全往人身上爬。装野菜的篮子,囤水的木桶都是它们的目标。
次日,巴菱出门一打听才知道,不光是她们屋,整个山头的虫子都变多了。
听说巡逻队在外圈一点的地方也看到了比往常更多的腐尸蛭和食骨虫。
腐尸蛭是有剧毒的,按照常理来讲,这两种虫不会在这一带出现。虽说看到的那几只都已经冻死了,但这事还是不太寻常。
“可能是要闹虫灾。”有人说道。
巴菱听到虫灾的字眼后,心里一紧,马上就警觉了起来。
这个世道,虫灾兽灾都是常有的事,也不挑时候,指不定哪天就赶上了。
这也是地里不好种菜连年闹饥荒的原因,好不容易养活了几株菜苗,运气不好碰上灾害一切全都白费,可能还要搭上自己的命。
要知道,这个世界不光有吃庄稼草木的虫子,更有食肉食尸的虫子,巡逻队发现的腐尸蛭和食骨虫就在其列。
好好地怎么会突然闹虫灾呢?巴菱心中叫苦。
凡人区的又一处街角,三两个人聚在一起说话,她装成路过的人听了一嘴。
这几人也在聊最近虫子增多的事。
其中一人提起了蛮虎宗炼虫的传闻,说有次她给丹房送菜的时候,无意间瞧见的,里面还有个虫池,“怕是那些被抓去的人,一部分投了丹炉,另一部分就丢进了这座虫池内,炼成虫蛊。”
这人描述得绘声绘色,巴菱在一旁听得头皮发麻。
回到小院,雨莲又告诉了她一个坏消息,虫子钻进了水缸,她们前些日子囤的一缸水都不能喝了。
巴菱心道不好,赶紧上前查看,只见水面上飘着好几只臭虫,散出了一股难闻的气味。
“把这几只虫捞走,水再煮开呢,也不能喝吗?”巴菱心存侥幸地问道。
雨莲摇头,慢慢道:“这几只虫的虫卵已经进水了,肉眼是看不见的。若只是将水煮沸,杀不死它们。”
这还是巴菱第一次见雨莲说这么长的话,愣了愣,说道:“那你留在这儿,将剩下的几只水桶还有挖来的野菜都用布包好了,别再闹了虫子。我上山去趟药房,看看还有没有驱虫的药粉。”
说完她望了眼天色,时间尚早,便匆匆动身赶去山上的药房。
喝了几天的补血剂,如今巴菱身体强健了许多,没那么怕冷不说,一路健步如飞也不觉得累。
将雨莲留下,自己一个人出门还有一个原因是,她在后院的地里还埋着野瓜,等会儿得想办法,在那边也撒点药粉。
去了约两个时辰,巴菱处理好了野瓜的事,拿着驱虫药粉回来了。
正准备在门内门外都撒点的时候,阿春冰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你在做什么?!”
巴菱回头,瞧见阿春不知何时从床上起来了,脸色很不对。
说起阿春,这故事便更有得说了,方得从六天前讲起。
且说六日前,阿春刚从丹房回来,神色不太对劲,回来后就表现得很是反常。每日睡到午时才醒,醒了后就是埋头吃她带回来的药丸。
那药丸散发着一股腥臭的味道,阿春每回吃的时候都会目光阴沉地盯着同屋的人,盯到同屋的两人不敢朝她看了,才放心地将药丸吞下肚。
巴菱瞧得清楚,那药丸外分明还露着一根虫子腿,不免心中大骇。
所以她嘴上跟徐婶说,阿春可能得了什么机缘,后头却得再加一句,要命的机缘。
在这个把人不当人的地方,哪里来的丹药给阿春吃?也就只有那一种可能了。
在察觉阿春情况不对后,巴菱特意与徐婶提了这事,心中提心吊胆,这几日下来,没有一天睡过一回好觉。
现下,阿春目光恐惧地盯着她手里的药粉,巴菱先是不明所以,等回过神后额头冒出冷汗,脚步挪动,往后退了两步。
避免跟阿春起争执,巴菱道:“这是我带给徐婶的。”说完便要出门,阿春却突然发狂,一把将那药粉抢下,扔进火盆。
谁想那药粉被火一烧,气味迅速扩散,阿春猛地掐住了自己的脖子,面目狰狞,像是喘不过气来般,在地上打滚,喉咙中发出了断断续续的嘶吼。
巴菱大惊,不知她怎么会变成这样,脑中念头急转,猜测是这药粉的缘故。
雨莲也在屋内,面上倒是比她要镇定一点,但一时也没了主意。
巴菱在犹豫,若是不干涉,阿春恐怕就这样死了。
可要是她死了,妨碍了丹房什么,遭殃的就是自己了。
将利害关系想清楚后,巴菱端起撒了药粉的火盆出去,一把倾倒在外面的野地里,用泥土盖住,忙活一阵后空手回来,将门窗打开通风。
阿春扑腾的动静渐渐小了下去,看着逐渐缓过来的人,雨莲看向巴菱,似乎想不明白她为何要救阿春。
明明之前一直在自己耳边说,害怕阿春的,现在反倒救了她。
阿春死了,对她而言应该是件喜事啊。
巴菱拉过她,低声解释道:“她要是死在这里,我们更没法向丹房交代,你也知道那帮人的恐怖,岂是我们能对付的。”
雨莲听了这话,前后一想便知道她没有说错。
“晚上别睡,留着点神。”巴菱又提醒道。
雨莲点头,“我知道。”
-
隔天,山脚的凡人区比往日热闹了几分,不是闹虫灾,而是巡逻队打到了一只野狍子。
众人过去围观,那狍子被虫啃食掉了半个身子,剩下的躯体目测有二十来斤重。
“都被虫啃成这样了,还能吃吗?”一人小声道。
旁边人反驳道:“有什么好怕的,你是没吃过虫子吗?”
大家都已经饿太久了,有的人甚至几年十几年都没吃上一口肉,已经在开始分泌口水了。
狍子很快就被大卸八块,大块的孝敬给了事务堂的张管事,剩下的巡逻队的人自己分了,现场也有人运气好抢到了一小块儿肉,赶忙包进怀里跑了。
徐婶家也分到了一块狍子肉,徐婶用锅煮熟之后小心翼翼地撕下一小块儿肉,用碗装了,推开了隔壁的门。
巴菱猜到了徐婶会借口送东西过来,自从得知阿春获得机缘之后,她就跟变了个人一样。但因为飞虫多的原因,自己屋的门一直闭着,她一直都急得很。
现下进了门,徐婶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端着碗的手哆哆嗦嗦的,恨不能立马上前讨要仙丹。
外人不知道的是,自从年前用药丸救下徐大柱后,阿春可能为了显摆身份,或是继续收好处,随口许下了给她丹丸的承诺。
徐婶对修仙一事很崇拜,知道丹药是个好东西,阿春能答应好心施舍几粒,对她来说是件天大好事,一家子都要跟着飞黄腾达了。
屋内,闻到了肉香,阿春一下子就醒了,从床板上翻身坐起来。
徐婶正要开口,却被她一把抢过了碗,将那肉大口吞下肚。
等看清楚了阿春现在的样子后,徐婶想说的话咽了回去,身上寒意直冒。
只见阿春披头散发坐在床头,吃过肉条之后,摸出一粒药丸咽了下去,然后如饥似渴地抱着水桶喝水。
一只变异后的蝗虫从她身旁飞过,阿春一把抓在手里,看也没看就吞了进去。
她的眼睛凸出,弥漫着血丝,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动。头和脸上的皮肉绷紧,肚子却吹了起来,脖子上多了一颗寄生肉瘤,正有节奏地鼓胀跳动着。
这才短短几天,她已改头换面,变成了这副骇人模样。
阿春自然也发现了身上的变化,但外貌的改变她并不在意,因为丹房内有一名长老就长成这样,她吞丹的时候做好了心理准备。
给她丹药的长老说,修炼有无数种道,这也是其中一种。
形貌只是外在之物,如果连这都舍弃不掉,那还谈何登入仙门?
因此,吃下丹药后外貌改变得越多,阿春的心里就越欣喜。这说明她是对的,而且快要练成了……
徐婶家。
趁着阿春又睡了过去,巴菱将剩下两桶完好的水转移了过来,雨莲从旁协助。
徐家住的是两间式的茅屋,房子后还隔出了一个小屋,里面是刚打好的泥灶,平日可以在这里做饭。
巴菱将布包好的水桶和野菜等食物就放在了这间小屋内。
堂屋的门关上了,阳光从门缝中渗进来,照出了一条光线,地上洒着驱虫的药粉。
徐婶坐在一张长凳上惊魂未定,她丈夫出门了,家里就只有她和儿子两人在。
徐大柱今年四岁,长得圆头圆脑的,有点怕生。
正好雨莲也怕生,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后,雨莲看向别处,徐大柱则一头躲进了徐婶的怀中。
巴菱跟徐婶说话,描述道:“她脖子上的肉瘤是今天早上才长出来的,一日不到的工夫,就长这么大了,可见那药丸威力甚大。我担心过不了多久,她会变得更加可怕。”
徐婶忽然拉过她的手,担忧地问道:“这会不会是那丹药的副作用啊?”
巴菱听徐婶这么说,心里咯噔了一下,她抿了下干涩的嘴唇,说道:“怎么会是副作用呢。”
徐婶喃喃分析道:“阿春姑娘当初一粒药就救下了我家大柱的命,这总不能有假吧,她是有手段的人,又在丹房办事,还答应过我要给我丹丸的……”
巴菱本想安抚她几句,让她不要怕,大家一起想办法总能共度难关,没想到徐婶自我洗脑了。
雨莲也瞧着情况不对,想开口劝说,被巴菱拦住了。
巴菱心里有了数,她前几日说阿春得了机缘便是想引徐婶来看,没想到她看了之后却还固执己见。
能办成的事和不能办成的事,在巴菱的心里有条明确的分界线。
巴菱又试探了几句,果然几回话聊下来,徐婶就说出了心里话,觉得这可能是成仙之兆。她不住地自我安慰道:“修仙之事谁也没亲身经历过,怎么能说得准呢。”
她会这么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她对阿春的期待太高,付出太久,再加上自身对丹药的无限渴望,总抱着一丝侥幸心理;第二个原因是在她心里,巴菱傻乎乎的没什么见识,又嫉恨阿春,所以才故意往严重的方向来引导自己。
“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我也出去问问,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徐婶拿定主意道。
见此,巴菱便不再多言。
光是顾及野菜还不够,她自己的衣领口也得留意,稍有不小心,蚊虫就会上来叮咬几口。
巴菱起初怀疑是自己喝的补血剂味道大吸引来的,就用野外摘来的茅腥草做成了一个荷包随身携带。
茅腥草气味独特,能将她身上的血气味给给盖住。
自从徐婶发觉她脸上气色变好后,总是变着法儿地打听她是不是吃了什么好东西,似乎并没有相信她那套咳嗽导致脸部充血的说辞。
在徐婶的眼里,她们屋的三个人都在偷偷吃好东西,所以才时常关着门,而不是外面虫子变多造成的。
有天夜幕落下的时候,巴菱瞧见徐婶还躲在门外偷看,心道徐婶这厮,还真是把心思写在了脸上。她悄悄指给雨莲看。
雨莲也瞧见了,不解所以地问道:“徐婶为何如此?”巴菱解释道:“我跟徐婶提了阿春的事,她很担心。”雨莲认可了这个说法,道:“徐婶确实,关心阿春。”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天上的飞虫变得更多了。白天在门外打转,晚上睡觉也能从门缝钻进来,扰得人不安生。
不光是天上飞的,还有地里爬的长脚虫也变多了,全往人身上爬。装野菜的篮子,囤水的木桶都是它们的目标。
次日,巴菱出门一打听才知道,不光是她们屋,整个山头的虫子都变多了。
听说巡逻队在外圈一点的地方也看到了比往常更多的腐尸蛭和食骨虫。
腐尸蛭是有剧毒的,按照常理来讲,这两种虫不会在这一带出现。虽说看到的那几只都已经冻死了,但这事还是不太寻常。
“可能是要闹虫灾。”有人说道。
巴菱听到虫灾的字眼后,心里一紧,马上就警觉了起来。
这个世道,虫灾兽灾都是常有的事,也不挑时候,指不定哪天就赶上了。
这也是地里不好种菜连年闹饥荒的原因,好不容易养活了几株菜苗,运气不好碰上灾害一切全都白费,可能还要搭上自己的命。
要知道,这个世界不光有吃庄稼草木的虫子,更有食肉食尸的虫子,巡逻队发现的腐尸蛭和食骨虫就在其列。
好好地怎么会突然闹虫灾呢?巴菱心中叫苦。
凡人区的又一处街角,三两个人聚在一起说话,她装成路过的人听了一嘴。
这几人也在聊最近虫子增多的事。
其中一人提起了蛮虎宗炼虫的传闻,说有次她给丹房送菜的时候,无意间瞧见的,里面还有个虫池,“怕是那些被抓去的人,一部分投了丹炉,另一部分就丢进了这座虫池内,炼成虫蛊。”
这人描述得绘声绘色,巴菱在一旁听得头皮发麻。
回到小院,雨莲又告诉了她一个坏消息,虫子钻进了水缸,她们前些日子囤的一缸水都不能喝了。
巴菱心道不好,赶紧上前查看,只见水面上飘着好几只臭虫,散出了一股难闻的气味。
“把这几只虫捞走,水再煮开呢,也不能喝吗?”巴菱心存侥幸地问道。
雨莲摇头,慢慢道:“这几只虫的虫卵已经进水了,肉眼是看不见的。若只是将水煮沸,杀不死它们。”
这还是巴菱第一次见雨莲说这么长的话,愣了愣,说道:“那你留在这儿,将剩下的几只水桶还有挖来的野菜都用布包好了,别再闹了虫子。我上山去趟药房,看看还有没有驱虫的药粉。”
说完她望了眼天色,时间尚早,便匆匆动身赶去山上的药房。
喝了几天的补血剂,如今巴菱身体强健了许多,没那么怕冷不说,一路健步如飞也不觉得累。
将雨莲留下,自己一个人出门还有一个原因是,她在后院的地里还埋着野瓜,等会儿得想办法,在那边也撒点药粉。
去了约两个时辰,巴菱处理好了野瓜的事,拿着驱虫药粉回来了。
正准备在门内门外都撒点的时候,阿春冰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你在做什么?!”
巴菱回头,瞧见阿春不知何时从床上起来了,脸色很不对。
说起阿春,这故事便更有得说了,方得从六天前讲起。
且说六日前,阿春刚从丹房回来,神色不太对劲,回来后就表现得很是反常。每日睡到午时才醒,醒了后就是埋头吃她带回来的药丸。
那药丸散发着一股腥臭的味道,阿春每回吃的时候都会目光阴沉地盯着同屋的人,盯到同屋的两人不敢朝她看了,才放心地将药丸吞下肚。
巴菱瞧得清楚,那药丸外分明还露着一根虫子腿,不免心中大骇。
所以她嘴上跟徐婶说,阿春可能得了什么机缘,后头却得再加一句,要命的机缘。
在这个把人不当人的地方,哪里来的丹药给阿春吃?也就只有那一种可能了。
在察觉阿春情况不对后,巴菱特意与徐婶提了这事,心中提心吊胆,这几日下来,没有一天睡过一回好觉。
现下,阿春目光恐惧地盯着她手里的药粉,巴菱先是不明所以,等回过神后额头冒出冷汗,脚步挪动,往后退了两步。
避免跟阿春起争执,巴菱道:“这是我带给徐婶的。”说完便要出门,阿春却突然发狂,一把将那药粉抢下,扔进火盆。
谁想那药粉被火一烧,气味迅速扩散,阿春猛地掐住了自己的脖子,面目狰狞,像是喘不过气来般,在地上打滚,喉咙中发出了断断续续的嘶吼。
巴菱大惊,不知她怎么会变成这样,脑中念头急转,猜测是这药粉的缘故。
雨莲也在屋内,面上倒是比她要镇定一点,但一时也没了主意。
巴菱在犹豫,若是不干涉,阿春恐怕就这样死了。
可要是她死了,妨碍了丹房什么,遭殃的就是自己了。
将利害关系想清楚后,巴菱端起撒了药粉的火盆出去,一把倾倒在外面的野地里,用泥土盖住,忙活一阵后空手回来,将门窗打开通风。
阿春扑腾的动静渐渐小了下去,看着逐渐缓过来的人,雨莲看向巴菱,似乎想不明白她为何要救阿春。
明明之前一直在自己耳边说,害怕阿春的,现在反倒救了她。
阿春死了,对她而言应该是件喜事啊。
巴菱拉过她,低声解释道:“她要是死在这里,我们更没法向丹房交代,你也知道那帮人的恐怖,岂是我们能对付的。”
雨莲听了这话,前后一想便知道她没有说错。
“晚上别睡,留着点神。”巴菱又提醒道。
雨莲点头,“我知道。”
-
隔天,山脚的凡人区比往日热闹了几分,不是闹虫灾,而是巡逻队打到了一只野狍子。
众人过去围观,那狍子被虫啃食掉了半个身子,剩下的躯体目测有二十来斤重。
“都被虫啃成这样了,还能吃吗?”一人小声道。
旁边人反驳道:“有什么好怕的,你是没吃过虫子吗?”
大家都已经饿太久了,有的人甚至几年十几年都没吃上一口肉,已经在开始分泌口水了。
狍子很快就被大卸八块,大块的孝敬给了事务堂的张管事,剩下的巡逻队的人自己分了,现场也有人运气好抢到了一小块儿肉,赶忙包进怀里跑了。
徐婶家也分到了一块狍子肉,徐婶用锅煮熟之后小心翼翼地撕下一小块儿肉,用碗装了,推开了隔壁的门。
巴菱猜到了徐婶会借口送东西过来,自从得知阿春获得机缘之后,她就跟变了个人一样。但因为飞虫多的原因,自己屋的门一直闭着,她一直都急得很。
现下进了门,徐婶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端着碗的手哆哆嗦嗦的,恨不能立马上前讨要仙丹。
外人不知道的是,自从年前用药丸救下徐大柱后,阿春可能为了显摆身份,或是继续收好处,随口许下了给她丹丸的承诺。
徐婶对修仙一事很崇拜,知道丹药是个好东西,阿春能答应好心施舍几粒,对她来说是件天大好事,一家子都要跟着飞黄腾达了。
屋内,闻到了肉香,阿春一下子就醒了,从床板上翻身坐起来。
徐婶正要开口,却被她一把抢过了碗,将那肉大口吞下肚。
等看清楚了阿春现在的样子后,徐婶想说的话咽了回去,身上寒意直冒。
只见阿春披头散发坐在床头,吃过肉条之后,摸出一粒药丸咽了下去,然后如饥似渴地抱着水桶喝水。
一只变异后的蝗虫从她身旁飞过,阿春一把抓在手里,看也没看就吞了进去。
她的眼睛凸出,弥漫着血丝,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动。头和脸上的皮肉绷紧,肚子却吹了起来,脖子上多了一颗寄生肉瘤,正有节奏地鼓胀跳动着。
这才短短几天,她已改头换面,变成了这副骇人模样。
阿春自然也发现了身上的变化,但外貌的改变她并不在意,因为丹房内有一名长老就长成这样,她吞丹的时候做好了心理准备。
给她丹药的长老说,修炼有无数种道,这也是其中一种。
形貌只是外在之物,如果连这都舍弃不掉,那还谈何登入仙门?
因此,吃下丹药后外貌改变得越多,阿春的心里就越欣喜。这说明她是对的,而且快要练成了……
徐婶家。
趁着阿春又睡了过去,巴菱将剩下两桶完好的水转移了过来,雨莲从旁协助。
徐家住的是两间式的茅屋,房子后还隔出了一个小屋,里面是刚打好的泥灶,平日可以在这里做饭。
巴菱将布包好的水桶和野菜等食物就放在了这间小屋内。
堂屋的门关上了,阳光从门缝中渗进来,照出了一条光线,地上洒着驱虫的药粉。
徐婶坐在一张长凳上惊魂未定,她丈夫出门了,家里就只有她和儿子两人在。
徐大柱今年四岁,长得圆头圆脑的,有点怕生。
正好雨莲也怕生,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后,雨莲看向别处,徐大柱则一头躲进了徐婶的怀中。
巴菱跟徐婶说话,描述道:“她脖子上的肉瘤是今天早上才长出来的,一日不到的工夫,就长这么大了,可见那药丸威力甚大。我担心过不了多久,她会变得更加可怕。”
徐婶忽然拉过她的手,担忧地问道:“这会不会是那丹药的副作用啊?”
巴菱听徐婶这么说,心里咯噔了一下,她抿了下干涩的嘴唇,说道:“怎么会是副作用呢。”
徐婶喃喃分析道:“阿春姑娘当初一粒药就救下了我家大柱的命,这总不能有假吧,她是有手段的人,又在丹房办事,还答应过我要给我丹丸的……”
巴菱本想安抚她几句,让她不要怕,大家一起想办法总能共度难关,没想到徐婶自我洗脑了。
雨莲也瞧着情况不对,想开口劝说,被巴菱拦住了。
巴菱心里有了数,她前几日说阿春得了机缘便是想引徐婶来看,没想到她看了之后却还固执己见。
能办成的事和不能办成的事,在巴菱的心里有条明确的分界线。
巴菱又试探了几句,果然几回话聊下来,徐婶就说出了心里话,觉得这可能是成仙之兆。她不住地自我安慰道:“修仙之事谁也没亲身经历过,怎么能说得准呢。”
她会这么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她对阿春的期待太高,付出太久,再加上自身对丹药的无限渴望,总抱着一丝侥幸心理;第二个原因是在她心里,巴菱傻乎乎的没什么见识,又嫉恨阿春,所以才故意往严重的方向来引导自己。
“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我也出去问问,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徐婶拿定主意道。
见此,巴菱便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