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冬去春来,日头渐暖,外头地里的冰雪消了,宗门开垦药田一事也就提上了日程。
却说蛮虎宗一带群山起伏,凡人区坐落于山脚,离凡人区不远的一处,两山之间地势平坦,形成了一个山谷。该处山谷早些年间也曾种过药材,后遇水患蝗灾,便渐渐荒废了。
现下丹房囤积的陈年药材不够用,外出购买又觉麻烦,便想着重新开垦药田。
这项差事交给了外门去办,外门的事务堂又将这事交到了袁翠手中。
初春二月,袁翠就命人去将山谷的地丈量了,共计两百六十余亩,分到凡人区每个人的手里便是一亩多地。
二月刚初头,众人便计划着去山谷将杂草除了,砍去杂树,开垦沟渠,到了实施时才发现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原来这处山谷荒废了好几年,如今杂草疯长,不少毒蛇虫物都在此处安了家,所以春耕前还得进行一次放火烧荒才行。
……
再说回巴菱,自打袁翠上位当了新领头后,她隔三岔五就要去问安一回,然而和她抱同种心思的人不在少数,每次去只能在外院洒扫砍柴,别说见袁翠的面了,便是连内屋也进不去。
时间一长,巴菱便觉得是自找没趣,歇了在袁领头那儿露脸得赏识的想法,埋头修炼。
只是她如今获得嗜血功,修炼迈入正轨,丹田处凝成的血丹每日都要精血滋养,虽可以通过复制血精的方式来补给,但一来耗费时间,二来巴菱想道,日后药田的耕种少不得要经手许多药材,若是能混个药田的管事当,那自己能从中获得多少好处?
这么一想,又免不了心热,再次跑去了袁领头的院里,给大人干活去了。
这日,袁翠敲定了烧荒的事项,立即安排手下人去办。
巴菱正巧在外院,包括她在内的二十余人,便领到了这份差事。
当时与她一道的有个男人,大约十八九岁的年纪,看着模样清秀,干活也不多,却在袁翠面前颇为得脸。
到了山谷,这人自去占了一处上风口的位置。烧荒时,浓烟滚滚,这人担心引火上身,隔了许多远,结果好巧不巧,他负责的那处出了岔子,临阵逃了。
眼看着就要烧到山上,恰好刮起了大风,这才让火没有继续蔓延下去。
巴菱惊出一身冷汗,当即拽住了那人的衣领,喝道:“蠢物!你要害死我等不成?”
此人猝然被捉,不忿道:“关我何事?”
有人看到了这儿的动静,忙拉过巴菱到一旁,道:“算了,你可别跟他计较。”
“这是何故?”巴菱问道,声音也低了下来。
那人只说了一句,“他是袁领头相好之人。”巴菱瞬间明白过来所谓相好是何意思,自己的举动恐怕越了界。好在这人以为惹了众怒,被巴菱平白斥责后没见反驳,忍下了这口气。
熊熊的火焰在山谷间燃烧,黑烟翻滚,烧了一日才停歇。
晚上,巴菱忙完一天回到家中,打了盆水擦洗身上沾染的烟尘,一边回忆白天发生的事。
没成想,袁翠这么大年纪了,做事老道,为人周全,竟然好这一口。
不知是单纯为了行风月之事,还是有修炼上的需求,不管什么目的,都叫那男的爬上来了。
若是自己能早点认出这男人的身份,今日便不会那么冲动。
巴菱不得不承认,自打从原来的三人屋脱离出来,又获得功法还没被外人发现之后,自己便有点飘飘然了,说话办事没以前那般周到不说,还白白招惹到了一个不该惹的人。
这下好了,两人结下了梁子,往后怕是要被挤兑死了。
于心中反思了一番,并引以为戒后,巴菱不再多纠结,开始了今日的修炼。
她目前最重要的事,便是尽快突破到练气一层,否则旁的忙活得再多,也是白费功夫。
等她修到了练气期,就算袁翠真的要针对自己,那主动权也会是在自己的手上。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实力永远是排第一位的。
……
烧荒过后,迎来了正式开垦药田的日子。凡人区的众人领到了锄头扁担等农具,从此以后,便在修炼之余,多了一项要干的农活。
袁翠倒也没有食言,给众人分发了增灵丸,这种药丸模样小巧,如同黄豆,吃下以后却能让人爆发出比平日多百倍的力气,修炼出灵力的速度也快上了一截。
但相应的,每个月要缴纳的灵力也从三勺变成了十勺,且不可再用血精补足。
“这不就相当于把人养肥了当猪宰吗?”巴菱暗暗思量,这下日子过得倒比姚二狗在时更加不堪。
不过,这种决定必是宗门内部定下的,不管谁当领头,终会迎来这一天。
比起担心旁人,眼下她更需要担心的是自己,自从那天无意间得罪了袁翠的相好,她便知道那人的报复早晚会来。
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早。
这天是上工的日子,巴菱早早地便起了,吃过早饭后,就挑着农具到了山谷,给分配药田的那人塞了一小袋米粮。
那米粮是她连夜复制出来的,来时藏在竹篓内,用麻袋装着。
这年间,粮食是硬通货,她不信送出去这重礼还换不来一处好田地。
然而,分管药田的那人见了这小袋米,摇了摇头道:“却是帮你不得。”
巴菱心下一沉,知道自己果然还是被挤兑了。
到了分配时,常一块儿在袁家外院干活的几个相熟之人都分到了一亩不错的好田,唯有她分到了一块偏远山谷的贫瘠荒地,土层坚硬,底下全是石块。
陆雨莲过来时便听说了这事,瞧出这其中的不对,说道:“你何不去找袁领头求个情?”
巴菱坐在一处石头上,对陆雨莲的提议并不抱乐观的态度,道:“正是她安排的,怎会有用。”
陆雨莲道:“我看未必,她刚当上领头,这么做不怕叫人寒了心?”
若是连起码的赏罚分明都做不到,还怎么让手底下的人甘心替她办事,又怎么担得起一声领头的称呼?
巴菱知道陆雨莲说得在理,却沉吟不语,心中思忖道,我本来就不十分得脸,要是这时赶着去求情,岂不是丢了面子,再说人情这东西用一次少一次,现在还没到那田地。
不如先委屈一段时间,再寻机会。
待众人分完田地,领了一箩筐的药苗后,就各自忙活开了。
……
这日中午下了场雨,天阴沉沉的,巴菱锄地累了,坐下来调息。荒地难耕,一连几日都在松土,把她累得够呛。
正想着要怎样才能换块好些的药田时,一只野雁落了下来,就在她面前的不远处。
因为才下过雨,这会儿地里的人本就不多,瞧见这雁的就更少了。
巴菱心知,机会来了。她抓起地上的一颗石子就投过去,将那雁打下来。
接着用粗麻捆了雁子的腿,背起竹篓,往袁家去了。
到了袁家院外,看门的小厮认识她,说道:“你且等会儿,里头商量着事呢。”
巴菱探问道:“却是何事?”
小厮见她常来,以为是自己人就没瞒着,低声道:“是跟张管事商量,今后药田收成的事。”
他说完这句,见四下没什么人,又道:“还有便是,宗门又缺炉鼎了,来问领头要,还指定要挑相貌好的,”他说到这里,话中带了些看好戏的意味,“燕寻正吵着闹着要去呢。”
巴菱听完先是一愣,接着便是心喜,她这会儿已经知道了,燕寻就是那相好的名字。
原以为自己少说要受他几年的鸟气,没想到事情竟这么简单地解决了。
就说最后他没去当什么炉鼎,冲他这番态度,从此以后在袁翠身边也不会有什么好待遇了。
等了几盏茶的工夫,院内终于有人来问她有何事?
巴菱直言道,自己打到了一只野雁,因是在药田范围内打到的,不敢私吞,过来交给袁领头。
那人闻言,脸上露出和善的表情,朝她点点头,进去回禀了。
这次巴菱没等多久,那人去而复返,请她进去回话。
袁翠坐在堂上,张管事却是不在,巴菱进屋后将原话又复述了一遍。
袁翠没有说话,表情难辨,巴菱心里沉了沉,难道自己又料错了什么?
就在她等得不安之时,听到后院一声杀猪似的惨叫,片刻之后,有两人端着盘子上来。
只见一处盘子上摆着燕寻的头颅,另一处盘子上放着他的心肝五脏,还热腾腾的,冒着热气。
袁翠道:“我听说了他干的好事,叫你受委屈了。”
巴菱反应过来,不再去看那盘子,说道:“袁领头,您这是哪里的话。”
袁翠道:“明日我就让霍云给你换处好药田。”
霍云是如今的外门首席,也是袁翠跟前的第一红人,办事稳妥可靠。
巴菱抱拳感激道:“多谢领头。”
当天晚上,袁翠命人炖了这只野雁,在院内摆席,除了果蔬外,还有几道肉菜。
巴菱这次也上了桌,虽排在末席,但好歹吃上了肉。
她看着摆在桌中央的那道鲜香四溢的野雁汤,心中想道,果然在修真界,不是你吃人,就是人吃你啊。
就如同此雁,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却说蛮虎宗一带群山起伏,凡人区坐落于山脚,离凡人区不远的一处,两山之间地势平坦,形成了一个山谷。该处山谷早些年间也曾种过药材,后遇水患蝗灾,便渐渐荒废了。
现下丹房囤积的陈年药材不够用,外出购买又觉麻烦,便想着重新开垦药田。
这项差事交给了外门去办,外门的事务堂又将这事交到了袁翠手中。
初春二月,袁翠就命人去将山谷的地丈量了,共计两百六十余亩,分到凡人区每个人的手里便是一亩多地。
二月刚初头,众人便计划着去山谷将杂草除了,砍去杂树,开垦沟渠,到了实施时才发现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原来这处山谷荒废了好几年,如今杂草疯长,不少毒蛇虫物都在此处安了家,所以春耕前还得进行一次放火烧荒才行。
……
再说回巴菱,自打袁翠上位当了新领头后,她隔三岔五就要去问安一回,然而和她抱同种心思的人不在少数,每次去只能在外院洒扫砍柴,别说见袁翠的面了,便是连内屋也进不去。
时间一长,巴菱便觉得是自找没趣,歇了在袁领头那儿露脸得赏识的想法,埋头修炼。
只是她如今获得嗜血功,修炼迈入正轨,丹田处凝成的血丹每日都要精血滋养,虽可以通过复制血精的方式来补给,但一来耗费时间,二来巴菱想道,日后药田的耕种少不得要经手许多药材,若是能混个药田的管事当,那自己能从中获得多少好处?
这么一想,又免不了心热,再次跑去了袁领头的院里,给大人干活去了。
这日,袁翠敲定了烧荒的事项,立即安排手下人去办。
巴菱正巧在外院,包括她在内的二十余人,便领到了这份差事。
当时与她一道的有个男人,大约十八九岁的年纪,看着模样清秀,干活也不多,却在袁翠面前颇为得脸。
到了山谷,这人自去占了一处上风口的位置。烧荒时,浓烟滚滚,这人担心引火上身,隔了许多远,结果好巧不巧,他负责的那处出了岔子,临阵逃了。
眼看着就要烧到山上,恰好刮起了大风,这才让火没有继续蔓延下去。
巴菱惊出一身冷汗,当即拽住了那人的衣领,喝道:“蠢物!你要害死我等不成?”
此人猝然被捉,不忿道:“关我何事?”
有人看到了这儿的动静,忙拉过巴菱到一旁,道:“算了,你可别跟他计较。”
“这是何故?”巴菱问道,声音也低了下来。
那人只说了一句,“他是袁领头相好之人。”巴菱瞬间明白过来所谓相好是何意思,自己的举动恐怕越了界。好在这人以为惹了众怒,被巴菱平白斥责后没见反驳,忍下了这口气。
熊熊的火焰在山谷间燃烧,黑烟翻滚,烧了一日才停歇。
晚上,巴菱忙完一天回到家中,打了盆水擦洗身上沾染的烟尘,一边回忆白天发生的事。
没成想,袁翠这么大年纪了,做事老道,为人周全,竟然好这一口。
不知是单纯为了行风月之事,还是有修炼上的需求,不管什么目的,都叫那男的爬上来了。
若是自己能早点认出这男人的身份,今日便不会那么冲动。
巴菱不得不承认,自打从原来的三人屋脱离出来,又获得功法还没被外人发现之后,自己便有点飘飘然了,说话办事没以前那般周到不说,还白白招惹到了一个不该惹的人。
这下好了,两人结下了梁子,往后怕是要被挤兑死了。
于心中反思了一番,并引以为戒后,巴菱不再多纠结,开始了今日的修炼。
她目前最重要的事,便是尽快突破到练气一层,否则旁的忙活得再多,也是白费功夫。
等她修到了练气期,就算袁翠真的要针对自己,那主动权也会是在自己的手上。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实力永远是排第一位的。
……
烧荒过后,迎来了正式开垦药田的日子。凡人区的众人领到了锄头扁担等农具,从此以后,便在修炼之余,多了一项要干的农活。
袁翠倒也没有食言,给众人分发了增灵丸,这种药丸模样小巧,如同黄豆,吃下以后却能让人爆发出比平日多百倍的力气,修炼出灵力的速度也快上了一截。
但相应的,每个月要缴纳的灵力也从三勺变成了十勺,且不可再用血精补足。
“这不就相当于把人养肥了当猪宰吗?”巴菱暗暗思量,这下日子过得倒比姚二狗在时更加不堪。
不过,这种决定必是宗门内部定下的,不管谁当领头,终会迎来这一天。
比起担心旁人,眼下她更需要担心的是自己,自从那天无意间得罪了袁翠的相好,她便知道那人的报复早晚会来。
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早。
这天是上工的日子,巴菱早早地便起了,吃过早饭后,就挑着农具到了山谷,给分配药田的那人塞了一小袋米粮。
那米粮是她连夜复制出来的,来时藏在竹篓内,用麻袋装着。
这年间,粮食是硬通货,她不信送出去这重礼还换不来一处好田地。
然而,分管药田的那人见了这小袋米,摇了摇头道:“却是帮你不得。”
巴菱心下一沉,知道自己果然还是被挤兑了。
到了分配时,常一块儿在袁家外院干活的几个相熟之人都分到了一亩不错的好田,唯有她分到了一块偏远山谷的贫瘠荒地,土层坚硬,底下全是石块。
陆雨莲过来时便听说了这事,瞧出这其中的不对,说道:“你何不去找袁领头求个情?”
巴菱坐在一处石头上,对陆雨莲的提议并不抱乐观的态度,道:“正是她安排的,怎会有用。”
陆雨莲道:“我看未必,她刚当上领头,这么做不怕叫人寒了心?”
若是连起码的赏罚分明都做不到,还怎么让手底下的人甘心替她办事,又怎么担得起一声领头的称呼?
巴菱知道陆雨莲说得在理,却沉吟不语,心中思忖道,我本来就不十分得脸,要是这时赶着去求情,岂不是丢了面子,再说人情这东西用一次少一次,现在还没到那田地。
不如先委屈一段时间,再寻机会。
待众人分完田地,领了一箩筐的药苗后,就各自忙活开了。
……
这日中午下了场雨,天阴沉沉的,巴菱锄地累了,坐下来调息。荒地难耕,一连几日都在松土,把她累得够呛。
正想着要怎样才能换块好些的药田时,一只野雁落了下来,就在她面前的不远处。
因为才下过雨,这会儿地里的人本就不多,瞧见这雁的就更少了。
巴菱心知,机会来了。她抓起地上的一颗石子就投过去,将那雁打下来。
接着用粗麻捆了雁子的腿,背起竹篓,往袁家去了。
到了袁家院外,看门的小厮认识她,说道:“你且等会儿,里头商量着事呢。”
巴菱探问道:“却是何事?”
小厮见她常来,以为是自己人就没瞒着,低声道:“是跟张管事商量,今后药田收成的事。”
他说完这句,见四下没什么人,又道:“还有便是,宗门又缺炉鼎了,来问领头要,还指定要挑相貌好的,”他说到这里,话中带了些看好戏的意味,“燕寻正吵着闹着要去呢。”
巴菱听完先是一愣,接着便是心喜,她这会儿已经知道了,燕寻就是那相好的名字。
原以为自己少说要受他几年的鸟气,没想到事情竟这么简单地解决了。
就说最后他没去当什么炉鼎,冲他这番态度,从此以后在袁翠身边也不会有什么好待遇了。
等了几盏茶的工夫,院内终于有人来问她有何事?
巴菱直言道,自己打到了一只野雁,因是在药田范围内打到的,不敢私吞,过来交给袁领头。
那人闻言,脸上露出和善的表情,朝她点点头,进去回禀了。
这次巴菱没等多久,那人去而复返,请她进去回话。
袁翠坐在堂上,张管事却是不在,巴菱进屋后将原话又复述了一遍。
袁翠没有说话,表情难辨,巴菱心里沉了沉,难道自己又料错了什么?
就在她等得不安之时,听到后院一声杀猪似的惨叫,片刻之后,有两人端着盘子上来。
只见一处盘子上摆着燕寻的头颅,另一处盘子上放着他的心肝五脏,还热腾腾的,冒着热气。
袁翠道:“我听说了他干的好事,叫你受委屈了。”
巴菱反应过来,不再去看那盘子,说道:“袁领头,您这是哪里的话。”
袁翠道:“明日我就让霍云给你换处好药田。”
霍云是如今的外门首席,也是袁翠跟前的第一红人,办事稳妥可靠。
巴菱抱拳感激道:“多谢领头。”
当天晚上,袁翠命人炖了这只野雁,在院内摆席,除了果蔬外,还有几道肉菜。
巴菱这次也上了桌,虽排在末席,但好歹吃上了肉。
她看着摆在桌中央的那道鲜香四溢的野雁汤,心中想道,果然在修真界,不是你吃人,就是人吃你啊。
就如同此雁,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