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盛元二十二年,冬月初一。
京城的冬季来的稍晚,虽已冬月,栖霞寺里头金桂花还一簇簇一团团,挨挨挤挤挂在枝头,隔着厚重的山门也能闻到。
新昌伯爵府的裴大娘子与苏国公府大房夫人搭着话,领着婢女一同从大雄宝殿出来。
“宁修上月来信,说他已经启程回京,算算日子,也就这两日了。”
苏国公夫人略有吃惊,“怪不得你今日约我来上香,原来是裴三郎要回京了。”倒也算不上吃惊。
苏国公府与新昌伯爵府只隔一条小巷,裴家三郎裴裕与苏家大房长女苏辞,青梅竹马,两家大人也顺理成章给二人定了亲。
婚事虽没有过明路,但也是京城里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裴裕三年前中榜,风头正盛,两家长辈都在给他谋划,他却不声不响,自愿离京,去往绥县那苦寒之地,婚事也就搁置下来。
苏辞这一等就是三年,苏夫人也只能数着日子,盼裴裕早日回京复命。
“我盘算着三年任期已满,今年是该回来,绥县远在南边,山路难走,我还想着下月才能到,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裴大娘子喜不自胜:“三年啊,绾绾已经等了他三年,终于回来了。”
这事是裴裕做的不地道,裴大娘子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说起话来也觉惭愧。
“宁修从小乖巧听话,你也看在眼里,大事小事从不让我操心,寒窗数载,好不容易中榜,放着京城清闲官职不做,非要跑去绥县吃苦,他这,他这尽胡来,没个分寸。”
“若那时听我的,在京城谋职,早早与绾绾成婚,说不定现在孩子都有俩了,何至于我们为他担惊受怕两三年。”
苏夫人自然也是埋怨的,好在裴裕年轻有为,治理有方,这次回京必然能得圣上赏识,日后平步青云,苏辞的日子也好过。
只宽慰道:“三郎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大丈夫先立业后成家,这是好事。”
“只是苦了绾绾,”裴娘大子眼里泛起泪光,她心疼苏辞,恶狠狠道,“你放心,等宁修回来,我一定让他亲自去给绾绾负荆请罪。”
“他皮糙肉厚的,让绾绾狠狠打他一顿。”
“好,就让绾绾打他,我绝不阻拦。”苏国公夫人说完,两人相视一眼,捂着嘴笑出声。
“不说他了,我昨儿个去首饰铺给绾绾打了一对如意镯,”说起婚事,裴大娘子一万个满意,将头凑近些,小声说,“纯金的,这个不放在聘礼里头。”
“但是你别多想,”她立刻抬头解释,“我可不是小气,龙凤镯子雕花镯子,聘礼里头都有,都是金的,玉镯银镯也不少,但这个如意镯子是我的心意,棺材本打的,我要单独给她。”
“还有其他的桌子椅子柜子,我都按照绾绾在府里的喜好重新打,还有什么遗漏的你再帮我想想。”
“够了够了,你准备的够多了。”
俩夫人顺着石阶往下走,栖霞寺下山路边种满了山茶,这时节花开的正好。
望着鲜红的茶花,裴大娘子又想起事来:“对对对,还有嫁衣,裁缝铺里来了许多样式,赶明儿我差人送过去,好叫绾绾挑自己喜欢的。”
“若是府上绣娘忙不过来,我让梅娘过去,你放心,她专门做这个营生,手艺不会错。”
“嫁衣早早便备下,这会子怕是落灰了。”苏国公夫人话里沾酸带怨。
裴大娘子一愣,呵呵一笑,“怪我怪我,应该早点让绾绾过门。”
“采纳、问名、纳吉……”她掰手指头一个一个数,“还有媒人,东桥头那个王媒人你可知?我已经打听清楚,由她做媒的新人夫妻恩爱,家庭兴旺,我啊也请她来做媒。”
“好,你既打探清楚,那就依你。”王媒人的大名,适婚年纪的家庭都知晓,有她做媒,那自然是好。
再往下走,就到山门了,拢了拢肩上的披风,裴大娘子道:“你看这日头虽大,落在身子上却是不暖的。再过半月就该落雪了,那会子更冷。”
“宁修回京后少不了许多麻烦事,这一来二去就到腊月下大雪了,那天寒地冻的怎么好。”
她停住脚步,拉起苏国公夫人的手担忧道:“不行,我的好姐姐,我还想同你商量件事。”
“嗯?”苏国公夫人不明所以,问她,“什么事?”
“你知道的,绾绾自幼最怕冷,冬日连房门都不出,大冬天的迎亲,只怕她连花轿都不肯上。”说起未来儿媳,新昌伯爵娘子满眼宠溺,“我是想啊,咱们先把婚事定下来,等到开春,天气暖和了,再成亲。”
“那时候院里的花都开了,绾绾肯定喜欢,你看如何?”
苏国公夫人微笑点头,“好,我自然同意。难为你还想着绾绾怕冷,替她着想。”
“那是自然,绾绾也是我从小看到大的,我也心疼。”她笑道,“你就放心吧,只管让绾绾嫁过来,我绝对不会让她受一丁点儿欺负。”
“好好好,交给你我自然放心。”苏国公夫人乐呵呵地回她。
有三两熟识的官家娘子前来上香,碰见裴大娘子,朝她笑道:“大娘子,恭喜你啊,你家三郎回来了,双喜临门啊。”
裴大娘子心里高兴,一一笑着回应:“等开春了,请您们吃喜酒!”
“啊?你家那位小娘子怕是等不到开春吧!”
官家夫人语出不善,眼神也略有嘲讽,她只觉得这几人莫名其妙,但也好脾气地回:“等得起等得起。”
那几家官夫人再没有回应,低头耳语,边偷瞄她,边嬉笑着往大殿走。
不过是遇到打个照面罢了,她也不甚在意,敲定了儿子的婚事,心里美得很,谁也别来扫她的兴。
马车候在栖霞寺门口,两人有说有笑地走出山门,老远就瞧见两仆从着急忙慌地跑过来,苏国公夫人往前走几步问道:“出什么事了?”
那两仆从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喘着粗气异口同声回:“不好了夫人,赵将军(三公子)回来了。”
两家夫人相视一眼,甚觉无厘头。
裴大娘子没好气地道:“呸呸呸,胡说什么!赵将军大败敌军,逼得羌国不得不停战,晋羌几十年战乱不休,好不容易才停战,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公子绥县任期满三年,归京也是好事,哪里不好!”
左边仆从摇摇头,双手杵着膝盖,跑的直不起腰,一个劲儿道:“不,不好。”
右边的仆从稍稍好些,站直了身子,解释道:“不好了夫人,三公子当街冲撞了赵将军!”
看着两仆从前言不搭后语,裴大娘子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回事,说清楚些,好端端的怎么会冲撞了将军!”
两仆从不知道怎么解释,只挑着重点讲:“不好了夫人,三公子带着夫人回京了!”
另一仆从嘴巴利索,很快改口:“三公子带着外室在街市挡了赵将军的道!”
“那外室已有四月身孕了!”
大好的晴天,毫无征兆劈下三道天雷,每一道都正中伯爵娘子眉心!
裴大娘子笑意僵硬在脸上,呆愣在原地,满脑子都是那句“三公子带着夫人回京了”,整个人直挺挺往身后倒去。
“夫人!”
京城的冬季来的稍晚,虽已冬月,栖霞寺里头金桂花还一簇簇一团团,挨挨挤挤挂在枝头,隔着厚重的山门也能闻到。
新昌伯爵府的裴大娘子与苏国公府大房夫人搭着话,领着婢女一同从大雄宝殿出来。
“宁修上月来信,说他已经启程回京,算算日子,也就这两日了。”
苏国公夫人略有吃惊,“怪不得你今日约我来上香,原来是裴三郎要回京了。”倒也算不上吃惊。
苏国公府与新昌伯爵府只隔一条小巷,裴家三郎裴裕与苏家大房长女苏辞,青梅竹马,两家大人也顺理成章给二人定了亲。
婚事虽没有过明路,但也是京城里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裴裕三年前中榜,风头正盛,两家长辈都在给他谋划,他却不声不响,自愿离京,去往绥县那苦寒之地,婚事也就搁置下来。
苏辞这一等就是三年,苏夫人也只能数着日子,盼裴裕早日回京复命。
“我盘算着三年任期已满,今年是该回来,绥县远在南边,山路难走,我还想着下月才能到,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裴大娘子喜不自胜:“三年啊,绾绾已经等了他三年,终于回来了。”
这事是裴裕做的不地道,裴大娘子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说起话来也觉惭愧。
“宁修从小乖巧听话,你也看在眼里,大事小事从不让我操心,寒窗数载,好不容易中榜,放着京城清闲官职不做,非要跑去绥县吃苦,他这,他这尽胡来,没个分寸。”
“若那时听我的,在京城谋职,早早与绾绾成婚,说不定现在孩子都有俩了,何至于我们为他担惊受怕两三年。”
苏夫人自然也是埋怨的,好在裴裕年轻有为,治理有方,这次回京必然能得圣上赏识,日后平步青云,苏辞的日子也好过。
只宽慰道:“三郎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大丈夫先立业后成家,这是好事。”
“只是苦了绾绾,”裴娘大子眼里泛起泪光,她心疼苏辞,恶狠狠道,“你放心,等宁修回来,我一定让他亲自去给绾绾负荆请罪。”
“他皮糙肉厚的,让绾绾狠狠打他一顿。”
“好,就让绾绾打他,我绝不阻拦。”苏国公夫人说完,两人相视一眼,捂着嘴笑出声。
“不说他了,我昨儿个去首饰铺给绾绾打了一对如意镯,”说起婚事,裴大娘子一万个满意,将头凑近些,小声说,“纯金的,这个不放在聘礼里头。”
“但是你别多想,”她立刻抬头解释,“我可不是小气,龙凤镯子雕花镯子,聘礼里头都有,都是金的,玉镯银镯也不少,但这个如意镯子是我的心意,棺材本打的,我要单独给她。”
“还有其他的桌子椅子柜子,我都按照绾绾在府里的喜好重新打,还有什么遗漏的你再帮我想想。”
“够了够了,你准备的够多了。”
俩夫人顺着石阶往下走,栖霞寺下山路边种满了山茶,这时节花开的正好。
望着鲜红的茶花,裴大娘子又想起事来:“对对对,还有嫁衣,裁缝铺里来了许多样式,赶明儿我差人送过去,好叫绾绾挑自己喜欢的。”
“若是府上绣娘忙不过来,我让梅娘过去,你放心,她专门做这个营生,手艺不会错。”
“嫁衣早早便备下,这会子怕是落灰了。”苏国公夫人话里沾酸带怨。
裴大娘子一愣,呵呵一笑,“怪我怪我,应该早点让绾绾过门。”
“采纳、问名、纳吉……”她掰手指头一个一个数,“还有媒人,东桥头那个王媒人你可知?我已经打听清楚,由她做媒的新人夫妻恩爱,家庭兴旺,我啊也请她来做媒。”
“好,你既打探清楚,那就依你。”王媒人的大名,适婚年纪的家庭都知晓,有她做媒,那自然是好。
再往下走,就到山门了,拢了拢肩上的披风,裴大娘子道:“你看这日头虽大,落在身子上却是不暖的。再过半月就该落雪了,那会子更冷。”
“宁修回京后少不了许多麻烦事,这一来二去就到腊月下大雪了,那天寒地冻的怎么好。”
她停住脚步,拉起苏国公夫人的手担忧道:“不行,我的好姐姐,我还想同你商量件事。”
“嗯?”苏国公夫人不明所以,问她,“什么事?”
“你知道的,绾绾自幼最怕冷,冬日连房门都不出,大冬天的迎亲,只怕她连花轿都不肯上。”说起未来儿媳,新昌伯爵娘子满眼宠溺,“我是想啊,咱们先把婚事定下来,等到开春,天气暖和了,再成亲。”
“那时候院里的花都开了,绾绾肯定喜欢,你看如何?”
苏国公夫人微笑点头,“好,我自然同意。难为你还想着绾绾怕冷,替她着想。”
“那是自然,绾绾也是我从小看到大的,我也心疼。”她笑道,“你就放心吧,只管让绾绾嫁过来,我绝对不会让她受一丁点儿欺负。”
“好好好,交给你我自然放心。”苏国公夫人乐呵呵地回她。
有三两熟识的官家娘子前来上香,碰见裴大娘子,朝她笑道:“大娘子,恭喜你啊,你家三郎回来了,双喜临门啊。”
裴大娘子心里高兴,一一笑着回应:“等开春了,请您们吃喜酒!”
“啊?你家那位小娘子怕是等不到开春吧!”
官家夫人语出不善,眼神也略有嘲讽,她只觉得这几人莫名其妙,但也好脾气地回:“等得起等得起。”
那几家官夫人再没有回应,低头耳语,边偷瞄她,边嬉笑着往大殿走。
不过是遇到打个照面罢了,她也不甚在意,敲定了儿子的婚事,心里美得很,谁也别来扫她的兴。
马车候在栖霞寺门口,两人有说有笑地走出山门,老远就瞧见两仆从着急忙慌地跑过来,苏国公夫人往前走几步问道:“出什么事了?”
那两仆从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喘着粗气异口同声回:“不好了夫人,赵将军(三公子)回来了。”
两家夫人相视一眼,甚觉无厘头。
裴大娘子没好气地道:“呸呸呸,胡说什么!赵将军大败敌军,逼得羌国不得不停战,晋羌几十年战乱不休,好不容易才停战,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公子绥县任期满三年,归京也是好事,哪里不好!”
左边仆从摇摇头,双手杵着膝盖,跑的直不起腰,一个劲儿道:“不,不好。”
右边的仆从稍稍好些,站直了身子,解释道:“不好了夫人,三公子当街冲撞了赵将军!”
看着两仆从前言不搭后语,裴大娘子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回事,说清楚些,好端端的怎么会冲撞了将军!”
两仆从不知道怎么解释,只挑着重点讲:“不好了夫人,三公子带着夫人回京了!”
另一仆从嘴巴利索,很快改口:“三公子带着外室在街市挡了赵将军的道!”
“那外室已有四月身孕了!”
大好的晴天,毫无征兆劈下三道天雷,每一道都正中伯爵娘子眉心!
裴大娘子笑意僵硬在脸上,呆愣在原地,满脑子都是那句“三公子带着夫人回京了”,整个人直挺挺往身后倒去。
“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