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先便同您说过,不可贪恋权势,东宫别碰,后宫别碰。可您呢?皇后在世时,您便常想送人进宫,我劝您勿如此行事,不仅让皇后寒心,更会惹太子不悦,您不听。”
“光是您要往长秋宫送的信件,凡是提及劝皇上纳新人的,在我静安居不知堆了几摞。两年前年前太子年及十八,您便急着要往东宫塞人,皇后搬出父亲,您才消停。”
“这些还不够,您如今有又私下联合礼部大臣准备以皇室子嗣单薄为由上书陛下重开选秀……”
“宋媮!”宋长鸣恼怒中混杂着惊疑不定,重开选秀之事他的确私下与几个相熟的臣子提过,“你如何知道的?”
宋媮看他一眼,笑了:“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知道的远比您知道的多。这些年您干的荒唐事,我能劝能拦的几个指头就能数清,那些我不曾过问的,我闭上眼塞起耳装作不知的,还有多少?”
“买卖官位?走运私盐?敛财行贿?”
宋媮每出一问,宋长鸣脸色就更难看一分,显然知道这些都是足以被判问斩抄家的大罪。
“族中子弟,欺男霸女、仗势压人者不知凡几,您以为陛下当真不知?不过是看在朝中尚有宋氏贤才的面子上,看在我明威郡公府三代戍边,看在皇后德淑端庄、太子德才兼备上不予追责罢了,但这不是您攘权夺利的盾!”
宋长鸣闻言,虽有几分心虚后怕,但更多则是不以为然:“世家大族延续至今能有几个是干净的?欺压百姓怎么了?贱民不过贱命,死了也就死了……”
“怎么?人字两笔,就您不同,多几笔吗?”宋媮嘲讽道。
“你——”
“罢了。”打断他,宋媮揉着眉心很是乏力的样子,朝青芷道,“送族长回府,莫在我这里冻着了。”
宋长鸣气了这么久,要被人请出去时却突然冷静下来了,他先是横了一眼身旁的青芷,随后看向宋媮,表情诡异:“堂兄对你的栽培果然是白费,早知那时就该让你留在京城自生自灭,不过——”
他话锋一转,仰着头假装望了望四周,“你这病病歪歪的样子估计也是没几年了,可惜这偌大的郡公府到时就归那对母子了——喔,这么多年我都没问过你,深隐居那个,你喊的姑姑,还是母亲啊?”
他夸张的咧着嘴,张出一个恶意满满的笑来,自鸣得意的觉得抓住了宋媮的痛脚。
此话一出,紫芸青芷两人同时皱眉,紫芸仍垂着头,青芷却是没忍住抬头隐晦的朝宋长鸣翻了个白眼。
宋媮揉眉心的动作一停,撑着头轻轻垂下眼。
宋长鸣自认达到目的,冷哼一身,仰首挺胸甩袖离开。
青芷才不会真的去送他,她站在原地又朝门边翻了个白眼,才看向宋媮,试探道:“姑娘?”
紫芸接在她后面开口:“小厅寒凉,姑娘要回卧房还是书房?”
“去书房吧。”
屋里烛火已灭,今夜无月。
宋媮躺在床上,每晚睡前她都会提前整理好思绪,绝对不把白天的烦心事带到夜里来,也因此她极少做梦,次日醒来也算神清气爽,今夜好似亦如此,她闭上眼,顺利入睡。
院外隐有欢声笑语,院内月华满地。血从长长的条凳上蜿蜒而下,将趴着的人的一身奴仆旧衣染的不成模样,她口鼻里不断涌出的血染红下半张脸,黑白散乱的发丝因汗黏在额上,只一双干净的眼睛含泪看着前方。
“砰——砰——砰——”是木杖用力打在肉上的闷响。
宋媮动不了,她竭力想上前,却被人死死按着,只能不断的徒劳地喊:“停下——别打了——停下——”
“我错了,我错了,我再也不出府了!”
她伸手揪住宋长缨的衣摆,仰头看着他:“我真的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出去了!我会守规矩,我乖乖待在府里!”
“我守规矩,别打了,她会死的……”
慌乱回头看了一眼趴在长凳上气息奄奄,连头都没力气再抬起的人。
她蓦然提高音量,像是想到了足以说服面前人的理由,又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绝望又半含希翼地望着宋长缨:“她真的会死的!她真的会死的!叫他们停下!她会死的——”
宋长缨坐在素舆上,并未理会被她扯皱的衣摆。他高高在上的微低着头,眼底含着当时令她不解的暗芒。
“上位者,你若犯错,必有人代你受过。”
“你是兆安郡主,我不罚你,你的嬷嬷却活不了。”
沉重木杖敲出的闷闷响声还在继续,在满院烛火暖黄昏暗下,他忽而笑了,一闪而过的笑意伴随着轻声细语:“记住今天的教训。”
宋媮自榻上霍然而起,屋里无人,寂静的清晨只有窗外不知名的鸟儿在叫。
天色尚早,连府内女使起身伺候走动的声音也没有。宋媮木然看了天青色的床帐半晌,直到耳边沉闷声响见她似乎不为所动,不得不偃旗息鼓,才下床洗漱。
宋长缨为她安排了各种课业,时间紧促,她每日卯时便要起床。春雨微寒,宋媮畏寒,手脚冰凉对她来说却是常事,并非宋长缨故意苛待,只是不够精细而已。
而她着急完成课业也懒得费力去找炭火,于是只能边搓手哈气边完成自己的事。
小院的门忽然被敲响,宋媮抬头细听,每隔一会儿响两下,不疾不徐的,没有故意捣乱的急躁,没有嬉笑嘀咕声,听着也不像是石子砸出来的。
那会是谁?她面露疑惑,接着走到门前取下门栓。
门外站着个女子,黄裙素袄,白净耳垂上一对白玉耳珰衬着她素面如雪,年轻貌美却已梳起妇人髻。
“您是?”宋媮有些好奇,她好似并没有在宋族见到过这位夫人。
年轻夫人自见到她就陷入了怔愣,直到她出声问才醒神,回神后却又不再看她,错开的视线空空落在门后盛开的杏花上,也不说话。
宋媮感到奇怪,顺着她的视线去看那树杏花,却又反应过来她并非在看花,只是在出神。就在她预备又出口问一次时,她开口了,声音轻轻,仔细听还带着局促和空洞:“我是白时晴,是你姑姑……和继母。”
宋媮蓦然回头,白时晴仍不看她,只是垂眼道:“我来带你回邺京。”
忽有鸟雀惊起,拂落杏花点点。
次日晨起,宋媮果然感到身沉无力,不过却没有头疼,她几乎是要欣慰的认为自己将养几年的身体有所好转了,结果才用完早膳就皱着眉倒在榻上,昏昏沉沉睡了一天。中途醒来喝药用饭,又躺回去。
再被紫芸叫醒时,宋媮清醒了不少,早晨喝完药被问起还要不要去谢府,她颔首,拜帖已送,总不能食言而肥。
谢温婷向宋媮送拜帖前原心情忐忑,谁知她娘知道她要邀兆安郡主来府竟默许了。
她稀奇的问身边刚派来的丫头询问,才得知兆安郡主素有温良之名,京中颂声载道。
“原是如此。”谢温婷若有所思。
后来她送去请帖,可到了约定之日,没见人来,也没闻她病愈的消息。谢温婷正纠结要不要再送帖子,谁知宋媮又主动送了拜帖说要来拜访。
谢温婷赶紧将谢府上所有的好茶都搜罗到她院子里放着,并理所应当的将自己带回的好酒都放去库房空出的地方。
宋媮一看就不喝酒,她看着忙碌的家仆,站在一旁叉着腰满意的想。
等人到谢府时已近午时,谢温婷亲自出来迎接,一路介绍着景色回了她自己的院子。
宋媮见她眉飞色舞难掩新奇的模样,也边笑便跟着看:“我也是第一次来谢府。”
谢温婷闻言惊讶:“我娘没在府中办过宴会吗?”她听说京中富贵人家都热衷于在自己府中开设宴会的,难道她娘没请宋媮?不可能吧。
宋媮回忆:“办过,应该是我抱恙未赴。”
谢温婷想起自己下帖她也没来,了然点头。
淡淡茶香弥漫在冷寂茶室中,宋媮端起茶杯捂了捂手,才凑到鼻尖轻嗅,淡雅清新的茉莉香气直通肺腑,琥珀色的茶汤入口,清淡鲜爽全无苦涩,清新的甜味让人如置身雨后空山,神清气爽。
“君山银针。”宋媮道。
“不错。”谢温婷早有预料却仍面露佩服,“我果然猜的没错,你喜爱喝茶?”
宋媮却是摇头:“算不上喜爱,只是精神不佳,常喝茶醒神。”
说完看见谢温婷一脸同情,又笑了,“这没什么,的确是我身负沉疴,不喝茶难道跑去喝酒吗?”
原本只是自嘲之言,哪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正愁不知说些的谢温婷双眼一亮:“说起酒,因我爱喝酒,这些年在江湖上行走喝过不少好酒,你虽不能喝,但我喝过的都能给你说道一二。”
“这首屈一指的便是千日春。”她左手竖起一根食指摇了摇,“初试甘甜清冽,饮尽苦涩浓烈冲鼻,咽下又回甘,如此转折多变,是谓千日春。”
“千日春酒液粘稠挂杯,价格也不菲。”宋媮补充道。
谢温婷稀奇:“你不喝酒也知道?”
“略知——你继续。”
“其次的是十州春,入口生涩冷冽,含而清香微甜,余韵悠长。”
酒她虽不知,但觉得并不妨碍她觉得有趣:“入口清冽,含而回春,怪不得叫十州春。”
谢温婷赞同的点头,接着竖起第三根手指:“再一个,是菊花酒。”
“菊花酒?宫廷御用?”
“不错,不过邺京的菊花酒并不是最好的。”她歪了歪头,“汴川菊花甲天下,最好的菊花在汴川,最好的菊花酒自然也在汴川。”说完,她看着宋媮,“你去过汴川吗?”
宋媮摇头。
谢温婷惊讶的皱起眉:“汴川离邺京并不算远。”说完她又有些懊恼,收回目光低下头,觉得自己此话未免以己度人了。
面对她的异样,宋媮不光安之若素,甚至温和问道:“你去过很多地方对吗?可以同我说说吗?”
谢温婷抬头看向面前的女子,她嘴角笑容隐隐,目光也平静如水,神情几无比变化,可谢温婷从中看见了向往。
像是明明已经习惯接受了四角的天空,还是会不时站在围墙边仰头试图看向更远的地方,那样安静的、不显山露水的向往。
于是她开口,同她说起汴川,说起云中,说起凉州,说起南亭。
说起湖河环绕,船家撑船绕过蜿蜒几渠,又逢姑娘倚栏摇扇,在莹莹灯火下对望;
说起水草丰美,马蹄踏在春山绿坪上,蹚过浅湖,马匹奔腾,飒沓如流星;
说起西境辽阔,大漠绿洲与雪山天池对望,铁马金戈,琵琶羌笛声声低诉;
说起地沼蛇虫,瘴气弥漫的十万群山里仙草丛生,有异服民族采草制药,驾驭猛兽。
谢温婷说得兴致高涨,口干舌燥,不知不觉晌午已过。
“我所言不过其壮丽万分之一,只有自己亲自去看了,才能惊叹到令人失语的地步。”
宋媮回神,并不说话,只是笑着。
谢温婷看着她苍白的面庞,抿了抿唇:“病总会好的。”
宋媮想到昨天她昏睡了一整天的景象,忍不住在心底叹气,同时面上颔首道:“谢谢。”
谢温婷瞧了眼天色,才惊觉自己还没唤午膳来,她略一踌躇,带着歉意和迟疑问道:“你可要用午膳?”
宋媮放下茶盏的动作慢了一下,不动声色道:“午膳便不必了,若谢姑娘无事我便先回府了,我想再休息休息。”
谢温婷松了口气,其实她方才也是在纠结是否要多留宋媮。
留吧,又怕累着这大病初愈的人;不留吧,好歹是她自己要人来的,显得她太无礼了,如今宋媮主动开口倒让她轻松了。
“那我就不多留你了,你回府好好养着。”
但宋媮好似误会了她的迟疑,她虽站起了身,却并没有要立马离开的意思,反而还看着谢温婷问道:“谢姑娘真的没有什么事了?”
谢温婷一头雾水:“我应该有什么事?”她眼里盛满了疑惑,直直看着宋媮。
宋媮这才面露歉意:“抱歉,自我醒来这几天找我的无一例外都有些事,我自动也将你划分成那一类人了。”
话说出口,宋媮平静地恍然了一下,又回神道,“抱歉。”
谢温婷看着她不仅没生气,反而觉得她那一瞬的恍然十分可爱,想逗逗她:“那你能跟我说说都有哪些人找你干嘛吗?”
若是平日,宋媮定是笑着略过了,但此刻她对谢温婷怀着愧疚之心,自然尽力有问必答:“赵霁找我希望我去趟东宫探望太子,我叔母找我分赏赐,长平乡主找我出主意。”
谢温婷脸上笑容更大,她觉得宋媮更可爱了,也聪明的没再细问,单手叉腰道:“我当然只是找你喝茶聊天而已。”
接着又补充道,“以后我还会再找你的!”
宋媮出谢府时,手上多了一包上好的君山银针,她拒绝了青芷帮她拿的意思,并让她先回府,表示自己想独自在外走走。
至于东宫,明日再去也不迟。
“光是您要往长秋宫送的信件,凡是提及劝皇上纳新人的,在我静安居不知堆了几摞。两年前年前太子年及十八,您便急着要往东宫塞人,皇后搬出父亲,您才消停。”
“这些还不够,您如今有又私下联合礼部大臣准备以皇室子嗣单薄为由上书陛下重开选秀……”
“宋媮!”宋长鸣恼怒中混杂着惊疑不定,重开选秀之事他的确私下与几个相熟的臣子提过,“你如何知道的?”
宋媮看他一眼,笑了:“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知道的远比您知道的多。这些年您干的荒唐事,我能劝能拦的几个指头就能数清,那些我不曾过问的,我闭上眼塞起耳装作不知的,还有多少?”
“买卖官位?走运私盐?敛财行贿?”
宋媮每出一问,宋长鸣脸色就更难看一分,显然知道这些都是足以被判问斩抄家的大罪。
“族中子弟,欺男霸女、仗势压人者不知凡几,您以为陛下当真不知?不过是看在朝中尚有宋氏贤才的面子上,看在我明威郡公府三代戍边,看在皇后德淑端庄、太子德才兼备上不予追责罢了,但这不是您攘权夺利的盾!”
宋长鸣闻言,虽有几分心虚后怕,但更多则是不以为然:“世家大族延续至今能有几个是干净的?欺压百姓怎么了?贱民不过贱命,死了也就死了……”
“怎么?人字两笔,就您不同,多几笔吗?”宋媮嘲讽道。
“你——”
“罢了。”打断他,宋媮揉着眉心很是乏力的样子,朝青芷道,“送族长回府,莫在我这里冻着了。”
宋长鸣气了这么久,要被人请出去时却突然冷静下来了,他先是横了一眼身旁的青芷,随后看向宋媮,表情诡异:“堂兄对你的栽培果然是白费,早知那时就该让你留在京城自生自灭,不过——”
他话锋一转,仰着头假装望了望四周,“你这病病歪歪的样子估计也是没几年了,可惜这偌大的郡公府到时就归那对母子了——喔,这么多年我都没问过你,深隐居那个,你喊的姑姑,还是母亲啊?”
他夸张的咧着嘴,张出一个恶意满满的笑来,自鸣得意的觉得抓住了宋媮的痛脚。
此话一出,紫芸青芷两人同时皱眉,紫芸仍垂着头,青芷却是没忍住抬头隐晦的朝宋长鸣翻了个白眼。
宋媮揉眉心的动作一停,撑着头轻轻垂下眼。
宋长鸣自认达到目的,冷哼一身,仰首挺胸甩袖离开。
青芷才不会真的去送他,她站在原地又朝门边翻了个白眼,才看向宋媮,试探道:“姑娘?”
紫芸接在她后面开口:“小厅寒凉,姑娘要回卧房还是书房?”
“去书房吧。”
屋里烛火已灭,今夜无月。
宋媮躺在床上,每晚睡前她都会提前整理好思绪,绝对不把白天的烦心事带到夜里来,也因此她极少做梦,次日醒来也算神清气爽,今夜好似亦如此,她闭上眼,顺利入睡。
院外隐有欢声笑语,院内月华满地。血从长长的条凳上蜿蜒而下,将趴着的人的一身奴仆旧衣染的不成模样,她口鼻里不断涌出的血染红下半张脸,黑白散乱的发丝因汗黏在额上,只一双干净的眼睛含泪看着前方。
“砰——砰——砰——”是木杖用力打在肉上的闷响。
宋媮动不了,她竭力想上前,却被人死死按着,只能不断的徒劳地喊:“停下——别打了——停下——”
“我错了,我错了,我再也不出府了!”
她伸手揪住宋长缨的衣摆,仰头看着他:“我真的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出去了!我会守规矩,我乖乖待在府里!”
“我守规矩,别打了,她会死的……”
慌乱回头看了一眼趴在长凳上气息奄奄,连头都没力气再抬起的人。
她蓦然提高音量,像是想到了足以说服面前人的理由,又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绝望又半含希翼地望着宋长缨:“她真的会死的!她真的会死的!叫他们停下!她会死的——”
宋长缨坐在素舆上,并未理会被她扯皱的衣摆。他高高在上的微低着头,眼底含着当时令她不解的暗芒。
“上位者,你若犯错,必有人代你受过。”
“你是兆安郡主,我不罚你,你的嬷嬷却活不了。”
沉重木杖敲出的闷闷响声还在继续,在满院烛火暖黄昏暗下,他忽而笑了,一闪而过的笑意伴随着轻声细语:“记住今天的教训。”
宋媮自榻上霍然而起,屋里无人,寂静的清晨只有窗外不知名的鸟儿在叫。
天色尚早,连府内女使起身伺候走动的声音也没有。宋媮木然看了天青色的床帐半晌,直到耳边沉闷声响见她似乎不为所动,不得不偃旗息鼓,才下床洗漱。
宋长缨为她安排了各种课业,时间紧促,她每日卯时便要起床。春雨微寒,宋媮畏寒,手脚冰凉对她来说却是常事,并非宋长缨故意苛待,只是不够精细而已。
而她着急完成课业也懒得费力去找炭火,于是只能边搓手哈气边完成自己的事。
小院的门忽然被敲响,宋媮抬头细听,每隔一会儿响两下,不疾不徐的,没有故意捣乱的急躁,没有嬉笑嘀咕声,听着也不像是石子砸出来的。
那会是谁?她面露疑惑,接着走到门前取下门栓。
门外站着个女子,黄裙素袄,白净耳垂上一对白玉耳珰衬着她素面如雪,年轻貌美却已梳起妇人髻。
“您是?”宋媮有些好奇,她好似并没有在宋族见到过这位夫人。
年轻夫人自见到她就陷入了怔愣,直到她出声问才醒神,回神后却又不再看她,错开的视线空空落在门后盛开的杏花上,也不说话。
宋媮感到奇怪,顺着她的视线去看那树杏花,却又反应过来她并非在看花,只是在出神。就在她预备又出口问一次时,她开口了,声音轻轻,仔细听还带着局促和空洞:“我是白时晴,是你姑姑……和继母。”
宋媮蓦然回头,白时晴仍不看她,只是垂眼道:“我来带你回邺京。”
忽有鸟雀惊起,拂落杏花点点。
次日晨起,宋媮果然感到身沉无力,不过却没有头疼,她几乎是要欣慰的认为自己将养几年的身体有所好转了,结果才用完早膳就皱着眉倒在榻上,昏昏沉沉睡了一天。中途醒来喝药用饭,又躺回去。
再被紫芸叫醒时,宋媮清醒了不少,早晨喝完药被问起还要不要去谢府,她颔首,拜帖已送,总不能食言而肥。
谢温婷向宋媮送拜帖前原心情忐忑,谁知她娘知道她要邀兆安郡主来府竟默许了。
她稀奇的问身边刚派来的丫头询问,才得知兆安郡主素有温良之名,京中颂声载道。
“原是如此。”谢温婷若有所思。
后来她送去请帖,可到了约定之日,没见人来,也没闻她病愈的消息。谢温婷正纠结要不要再送帖子,谁知宋媮又主动送了拜帖说要来拜访。
谢温婷赶紧将谢府上所有的好茶都搜罗到她院子里放着,并理所应当的将自己带回的好酒都放去库房空出的地方。
宋媮一看就不喝酒,她看着忙碌的家仆,站在一旁叉着腰满意的想。
等人到谢府时已近午时,谢温婷亲自出来迎接,一路介绍着景色回了她自己的院子。
宋媮见她眉飞色舞难掩新奇的模样,也边笑便跟着看:“我也是第一次来谢府。”
谢温婷闻言惊讶:“我娘没在府中办过宴会吗?”她听说京中富贵人家都热衷于在自己府中开设宴会的,难道她娘没请宋媮?不可能吧。
宋媮回忆:“办过,应该是我抱恙未赴。”
谢温婷想起自己下帖她也没来,了然点头。
淡淡茶香弥漫在冷寂茶室中,宋媮端起茶杯捂了捂手,才凑到鼻尖轻嗅,淡雅清新的茉莉香气直通肺腑,琥珀色的茶汤入口,清淡鲜爽全无苦涩,清新的甜味让人如置身雨后空山,神清气爽。
“君山银针。”宋媮道。
“不错。”谢温婷早有预料却仍面露佩服,“我果然猜的没错,你喜爱喝茶?”
宋媮却是摇头:“算不上喜爱,只是精神不佳,常喝茶醒神。”
说完看见谢温婷一脸同情,又笑了,“这没什么,的确是我身负沉疴,不喝茶难道跑去喝酒吗?”
原本只是自嘲之言,哪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正愁不知说些的谢温婷双眼一亮:“说起酒,因我爱喝酒,这些年在江湖上行走喝过不少好酒,你虽不能喝,但我喝过的都能给你说道一二。”
“这首屈一指的便是千日春。”她左手竖起一根食指摇了摇,“初试甘甜清冽,饮尽苦涩浓烈冲鼻,咽下又回甘,如此转折多变,是谓千日春。”
“千日春酒液粘稠挂杯,价格也不菲。”宋媮补充道。
谢温婷稀奇:“你不喝酒也知道?”
“略知——你继续。”
“其次的是十州春,入口生涩冷冽,含而清香微甜,余韵悠长。”
酒她虽不知,但觉得并不妨碍她觉得有趣:“入口清冽,含而回春,怪不得叫十州春。”
谢温婷赞同的点头,接着竖起第三根手指:“再一个,是菊花酒。”
“菊花酒?宫廷御用?”
“不错,不过邺京的菊花酒并不是最好的。”她歪了歪头,“汴川菊花甲天下,最好的菊花在汴川,最好的菊花酒自然也在汴川。”说完,她看着宋媮,“你去过汴川吗?”
宋媮摇头。
谢温婷惊讶的皱起眉:“汴川离邺京并不算远。”说完她又有些懊恼,收回目光低下头,觉得自己此话未免以己度人了。
面对她的异样,宋媮不光安之若素,甚至温和问道:“你去过很多地方对吗?可以同我说说吗?”
谢温婷抬头看向面前的女子,她嘴角笑容隐隐,目光也平静如水,神情几无比变化,可谢温婷从中看见了向往。
像是明明已经习惯接受了四角的天空,还是会不时站在围墙边仰头试图看向更远的地方,那样安静的、不显山露水的向往。
于是她开口,同她说起汴川,说起云中,说起凉州,说起南亭。
说起湖河环绕,船家撑船绕过蜿蜒几渠,又逢姑娘倚栏摇扇,在莹莹灯火下对望;
说起水草丰美,马蹄踏在春山绿坪上,蹚过浅湖,马匹奔腾,飒沓如流星;
说起西境辽阔,大漠绿洲与雪山天池对望,铁马金戈,琵琶羌笛声声低诉;
说起地沼蛇虫,瘴气弥漫的十万群山里仙草丛生,有异服民族采草制药,驾驭猛兽。
谢温婷说得兴致高涨,口干舌燥,不知不觉晌午已过。
“我所言不过其壮丽万分之一,只有自己亲自去看了,才能惊叹到令人失语的地步。”
宋媮回神,并不说话,只是笑着。
谢温婷看着她苍白的面庞,抿了抿唇:“病总会好的。”
宋媮想到昨天她昏睡了一整天的景象,忍不住在心底叹气,同时面上颔首道:“谢谢。”
谢温婷瞧了眼天色,才惊觉自己还没唤午膳来,她略一踌躇,带着歉意和迟疑问道:“你可要用午膳?”
宋媮放下茶盏的动作慢了一下,不动声色道:“午膳便不必了,若谢姑娘无事我便先回府了,我想再休息休息。”
谢温婷松了口气,其实她方才也是在纠结是否要多留宋媮。
留吧,又怕累着这大病初愈的人;不留吧,好歹是她自己要人来的,显得她太无礼了,如今宋媮主动开口倒让她轻松了。
“那我就不多留你了,你回府好好养着。”
但宋媮好似误会了她的迟疑,她虽站起了身,却并没有要立马离开的意思,反而还看着谢温婷问道:“谢姑娘真的没有什么事了?”
谢温婷一头雾水:“我应该有什么事?”她眼里盛满了疑惑,直直看着宋媮。
宋媮这才面露歉意:“抱歉,自我醒来这几天找我的无一例外都有些事,我自动也将你划分成那一类人了。”
话说出口,宋媮平静地恍然了一下,又回神道,“抱歉。”
谢温婷看着她不仅没生气,反而觉得她那一瞬的恍然十分可爱,想逗逗她:“那你能跟我说说都有哪些人找你干嘛吗?”
若是平日,宋媮定是笑着略过了,但此刻她对谢温婷怀着愧疚之心,自然尽力有问必答:“赵霁找我希望我去趟东宫探望太子,我叔母找我分赏赐,长平乡主找我出主意。”
谢温婷脸上笑容更大,她觉得宋媮更可爱了,也聪明的没再细问,单手叉腰道:“我当然只是找你喝茶聊天而已。”
接着又补充道,“以后我还会再找你的!”
宋媮出谢府时,手上多了一包上好的君山银针,她拒绝了青芷帮她拿的意思,并让她先回府,表示自己想独自在外走走。
至于东宫,明日再去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