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雨水总是润物细无声。
虽带着许冬末的凉意,夜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时却不惹人心烦。
乡下人都晨起得早,天刚蒙蒙亮,小村庄就活络起来。
袅袅炊烟慢悠悠散入滴水墨似的天空,伴着不知哪家公鸡的打鸣声,热闹,又祥和的安宁。
李婶子今天特地起了个大早,没喊难得睡上一次懒觉的丈夫儿子,自己匆匆吃完早饭就背上了背篓准备出门。
关上自家竹篱笆转身的功夫,正好看见隔壁老沈家同样早起忙碌的那抹纤细身影,扬起笑脸隔着矮墙招呼了两声。
“越丫头!也这么早就起啊?跟婶子一起上山上采蘑菇去吧!这夜春雨刚停,山上的蘑菇指定肥,采些回家尝尝鲜啊!”
她的音量说不上大,但农家篱院大多修的简陋,邻里之间说起话来也没什么忌讳。
话音一落,坐在院子里劈柴的那抹身影就也起了身,三两步到了院门口。
“谢谢婶子好意了,但我阿公这两天夜间总是犯咳疾,我想先去西山那边采些草药,恐怕不能跟婶子一道了。”
老沈家的外孙女今年刚十六,正是姑娘家家的好年纪,虽自小在农家长大,身形却很挺拔,往那一站亭亭玉立。
就是因为家境清贫,在同龄的一群姑娘里总显得纤瘦些。
十几年前沈家小闺女大着肚子一个人回村,当时惹了不少闲话。
但说到底也是个苦命的姑娘,被夫家抛弃,好不容易十月怀胎生下个女儿,结果却在女儿三岁那年就因病撒手人寰,独留身子还算健壮的老父老母抚养孩子。
如今孩子长大了,被老两口教养的很好。
虽说前段时间摔了脑袋,但这性子却是越发讨人喜欢了,不仅更能干孝顺,跟邻里街坊也相处的融洽起来。
沈时越跟李婶子在门口寒暄了几句,似是突然又想到什么,让李婶子稍等片刻,匆匆跑回了厨房。
等再出来,手里拎了半只已经剥过皮、清洗干净的野兔子。
“越丫头,你这是?”
“前天雨下得大,凑巧冲垮了一个兔子窝,我去菜地里摘菜碰上就都带了回来,一只大的、四只小的,小的我准备养起来,大的一半给我阿公阿婆补身子了,这一半是专门留给婶子你家的。”
“这怎么能行?这兔子是你冒着雨捉的,我可不能要!”
李婶子是个再淳朴不过的庄稼人,虽然家里确实是好长时间没沾过荤腥,但从没想过要去占谁家的便宜。
更何况村里人三餐大多粗茶淡饭,兔子肉可是稀罕物,自己就算再馋,也万万不会去昧老沈家孤儿寡老的东西。
“婶子您就拿着吧,平日里您没少帮扶我家,如果不是靠着您时不时送的那些米和菜,我跟阿公阿婆早就撑不下去了。”
“更何况兔子长得快,一窝生的也多,届时我还想请您跟我一起去市集卖小兔子呢,您不收我的东西,我怎么再好意思找您帮忙?”
“这……”
“您就拿着吧,我听说李叔崴了脚,这段时间都下不了地,吃些肉说不定还能好的快些,还有小浩,上学堂那么辛苦,您平日里照顾着一大家子忙里忙外,都要吃些荤腥补补才行。”
沈时越知道李婶子性子老实,话音一落,不由分说直接把兔子塞进了她手里。
野兔子肥硕,拎在手里份量很足。
“我还要去西山那边采草药,就不继续跟您聊了,您也快去采蘑菇吧,我看村里的婶子好多都早早去了,您去晚了可就采不到肥的了。”
“哎呦!差点忘了这事儿了,那……越丫头,这兔子婶子就收下了,以后家里有什么要帮的只管来找婶子!”
“知道了,您快去忙吧。”
李婶子最后还是拎着半只兔子一步三回头走了,同时心里也在暗自夸道沈家的这个是个好孩子。
给沈家送米送菜仅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善心,在旁人看来不过是小恩小惠,可越丫头涌泉相报,有什么好事都愿意带上自己家,也不枉沈家老两口就算自己饿死也没想过把这孩子送走。
回头见她还站在家门口笑盈盈目送,李婶子的视线不自觉又移到她面上常年附着的面纱时,难免生出几分惋惜。
沈时越五官长得像她早逝的母亲,尤其是一双眼睛,似含了一汪秋水顾盼生姿。
可惜五六岁的时候也不知道究竟是跟哪家孩子玩闹摔倒导致的,竟在左脸眼下的地方留了一块暗紫色的瘀疤。
而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十岁之后就不得以日日以面纱覆面示人了。
想到这儿她不免叹了口气。
心里实打实觉得如果没有那块显眼的瘀疤,就凭这越丫头的容貌,那县城里的官户人家都是嫁得的……
……
其实天刚蒙蒙亮时,沈时越就起床洗漱做好了早饭。
背上采药的背篓出门前两个老人家还在睡,所以她离开的脚步很轻。
现世因为职业原因她习惯早起,到这里后依旧坚持这个习惯是因为想避开熟悉的邻里,免得被看出破绽。
是的,沈时越并不是原来的“沈时越”,她是一个来自异世界的人。
《重生之凤起》是本典型狗血重生文。
男主随时随地想让所有人陪葬,女主重生后依旧眼瞎心盲,外加舔狗的男三、男四、男五热衷拱火做炮灰,最后结局还能CP配平、happy end,可谓是集所有重生小说经典狗血片段于大体。
沈时越是因为在现世出了车祸才意外穿进这本小说,身份是这个宁静小村庄的毁容农家女。
无父无母,家境清贫,孤儿寡老,天崩开局。
好在邻里间都是很好的人,沈家两个老人也对原主疼爱有加,穿过来的这两个多月让她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但,她并不准备长久在这里待下去。
车子侧翻时,她最好的朋友也在车里,既然自己能阴差阳错穿进这个书中世界,那她说不定也来了这里。
她要找到她。
西边山林并不像李婶子他们去的南边山头土地肥沃,容易生野菇、野菜来,相反可以称得上人迹罕至,高木铺天盖日,但又因为地理位置很容易长些常见的草药。
沈时越上山时特意捡了根拇指粗细的棍子用来打杂草。
山间阴冷,带着雨珠的草叶很容易打湿裙摆,她这一路上走得不是特别顺畅。
待好不容易到半山腰,绕了一圈都没找到治疗咳疾的草药,倒意外采了两颗个头不小的灵芝。
等拿去药铺换钱,再抓些治疗咳疾的药也是成的。
日头越来越高,山间的温度也升了起来。
背上的背篓足够充盈,沈时越走山路时间长了也有些腿酸,估摸着时间已经到了午饭的点,便没再想着往林子更深处去,准备就此打道回府。
下山的路显然要比上山的路好走的多。
但刚下过雨的山林潮湿,雨后气温变暖,在家里窝了一冬天的人开始劳作,山间某些冬眠的小动物同样也会苏醒过来。
先前两个月她独自来过西边山林好几次,都没出过意外,以至于让她差点忘了,阴暗的丛林里从不缺喜欢潮湿栖息地的蛇。
从小到大就怕蛇这一个动物的沈时越:……
体型称得上娇小的翠青蛇嘶嘶的吐着蛇信子舒展腰肢,看起来温和无害,也并没做出攻击性的举动。
但对怕蛇的人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存在。
尤其是突然在阴测测的山间半路上突然窜出来的,能把人吓个魂飞魄散。
“你、你你你别……别过……啊!”
沈时越双腿略微发抖,觉得自己来这里后大抵是过得太安逸才降低了警惕性。
本来是准备慢慢退出这条小翠青蛇的视野区,结果只来得及把背上的背篓抱在怀里就腿一软,直接从站着的陡坡滚了下去。
“咚!”
不算大的惊叫声扰飞了一群林中栖息的鸟。
山间的干枯的杂草很厚,砸在上面并不疼。
她缓了会儿才狼狈起身,第一时间先看背篓里抓得那只山鸡有没有丢。
还好还好,所有东西都完好无损。
她掉落的地方不算偏僻,因为刚刚那只翠青蛇的缘故,总觉得这座静谧的山里会不时出现一些“惊喜”,草草整理好背篓就要急匆匆下山。
但可能今天真的不是个出门的黄道吉日。
上山遇蛇掉陡坡,下山的一路上她心里都不太安稳。
干枯的杂草每一步下去都会发出些许声响,配合着传林而过的阴风,周围竟有些静谧的诡异。
临到山脚下时,她略快的脚步声在某一处忽的停了下来。
沈时越不是什么爱管闲事的性子,可还是不自觉慢慢俯下身,伸手抹了下在某不知名野草叶子上刺眼的红色液体。
刺鼻的血腥味瞬间在鼻尖散开。
她锁起眉,抬头往下山路的斜前方看。
浓艳的的血珠洒在山间新出的嫩草上,猩红的刺眼,淅淅沥沥一直蔓延到某个方向,几乎是连成了一条线……
虽带着许冬末的凉意,夜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时却不惹人心烦。
乡下人都晨起得早,天刚蒙蒙亮,小村庄就活络起来。
袅袅炊烟慢悠悠散入滴水墨似的天空,伴着不知哪家公鸡的打鸣声,热闹,又祥和的安宁。
李婶子今天特地起了个大早,没喊难得睡上一次懒觉的丈夫儿子,自己匆匆吃完早饭就背上了背篓准备出门。
关上自家竹篱笆转身的功夫,正好看见隔壁老沈家同样早起忙碌的那抹纤细身影,扬起笑脸隔着矮墙招呼了两声。
“越丫头!也这么早就起啊?跟婶子一起上山上采蘑菇去吧!这夜春雨刚停,山上的蘑菇指定肥,采些回家尝尝鲜啊!”
她的音量说不上大,但农家篱院大多修的简陋,邻里之间说起话来也没什么忌讳。
话音一落,坐在院子里劈柴的那抹身影就也起了身,三两步到了院门口。
“谢谢婶子好意了,但我阿公这两天夜间总是犯咳疾,我想先去西山那边采些草药,恐怕不能跟婶子一道了。”
老沈家的外孙女今年刚十六,正是姑娘家家的好年纪,虽自小在农家长大,身形却很挺拔,往那一站亭亭玉立。
就是因为家境清贫,在同龄的一群姑娘里总显得纤瘦些。
十几年前沈家小闺女大着肚子一个人回村,当时惹了不少闲话。
但说到底也是个苦命的姑娘,被夫家抛弃,好不容易十月怀胎生下个女儿,结果却在女儿三岁那年就因病撒手人寰,独留身子还算健壮的老父老母抚养孩子。
如今孩子长大了,被老两口教养的很好。
虽说前段时间摔了脑袋,但这性子却是越发讨人喜欢了,不仅更能干孝顺,跟邻里街坊也相处的融洽起来。
沈时越跟李婶子在门口寒暄了几句,似是突然又想到什么,让李婶子稍等片刻,匆匆跑回了厨房。
等再出来,手里拎了半只已经剥过皮、清洗干净的野兔子。
“越丫头,你这是?”
“前天雨下得大,凑巧冲垮了一个兔子窝,我去菜地里摘菜碰上就都带了回来,一只大的、四只小的,小的我准备养起来,大的一半给我阿公阿婆补身子了,这一半是专门留给婶子你家的。”
“这怎么能行?这兔子是你冒着雨捉的,我可不能要!”
李婶子是个再淳朴不过的庄稼人,虽然家里确实是好长时间没沾过荤腥,但从没想过要去占谁家的便宜。
更何况村里人三餐大多粗茶淡饭,兔子肉可是稀罕物,自己就算再馋,也万万不会去昧老沈家孤儿寡老的东西。
“婶子您就拿着吧,平日里您没少帮扶我家,如果不是靠着您时不时送的那些米和菜,我跟阿公阿婆早就撑不下去了。”
“更何况兔子长得快,一窝生的也多,届时我还想请您跟我一起去市集卖小兔子呢,您不收我的东西,我怎么再好意思找您帮忙?”
“这……”
“您就拿着吧,我听说李叔崴了脚,这段时间都下不了地,吃些肉说不定还能好的快些,还有小浩,上学堂那么辛苦,您平日里照顾着一大家子忙里忙外,都要吃些荤腥补补才行。”
沈时越知道李婶子性子老实,话音一落,不由分说直接把兔子塞进了她手里。
野兔子肥硕,拎在手里份量很足。
“我还要去西山那边采草药,就不继续跟您聊了,您也快去采蘑菇吧,我看村里的婶子好多都早早去了,您去晚了可就采不到肥的了。”
“哎呦!差点忘了这事儿了,那……越丫头,这兔子婶子就收下了,以后家里有什么要帮的只管来找婶子!”
“知道了,您快去忙吧。”
李婶子最后还是拎着半只兔子一步三回头走了,同时心里也在暗自夸道沈家的这个是个好孩子。
给沈家送米送菜仅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善心,在旁人看来不过是小恩小惠,可越丫头涌泉相报,有什么好事都愿意带上自己家,也不枉沈家老两口就算自己饿死也没想过把这孩子送走。
回头见她还站在家门口笑盈盈目送,李婶子的视线不自觉又移到她面上常年附着的面纱时,难免生出几分惋惜。
沈时越五官长得像她早逝的母亲,尤其是一双眼睛,似含了一汪秋水顾盼生姿。
可惜五六岁的时候也不知道究竟是跟哪家孩子玩闹摔倒导致的,竟在左脸眼下的地方留了一块暗紫色的瘀疤。
而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十岁之后就不得以日日以面纱覆面示人了。
想到这儿她不免叹了口气。
心里实打实觉得如果没有那块显眼的瘀疤,就凭这越丫头的容貌,那县城里的官户人家都是嫁得的……
……
其实天刚蒙蒙亮时,沈时越就起床洗漱做好了早饭。
背上采药的背篓出门前两个老人家还在睡,所以她离开的脚步很轻。
现世因为职业原因她习惯早起,到这里后依旧坚持这个习惯是因为想避开熟悉的邻里,免得被看出破绽。
是的,沈时越并不是原来的“沈时越”,她是一个来自异世界的人。
《重生之凤起》是本典型狗血重生文。
男主随时随地想让所有人陪葬,女主重生后依旧眼瞎心盲,外加舔狗的男三、男四、男五热衷拱火做炮灰,最后结局还能CP配平、happy end,可谓是集所有重生小说经典狗血片段于大体。
沈时越是因为在现世出了车祸才意外穿进这本小说,身份是这个宁静小村庄的毁容农家女。
无父无母,家境清贫,孤儿寡老,天崩开局。
好在邻里间都是很好的人,沈家两个老人也对原主疼爱有加,穿过来的这两个多月让她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但,她并不准备长久在这里待下去。
车子侧翻时,她最好的朋友也在车里,既然自己能阴差阳错穿进这个书中世界,那她说不定也来了这里。
她要找到她。
西边山林并不像李婶子他们去的南边山头土地肥沃,容易生野菇、野菜来,相反可以称得上人迹罕至,高木铺天盖日,但又因为地理位置很容易长些常见的草药。
沈时越上山时特意捡了根拇指粗细的棍子用来打杂草。
山间阴冷,带着雨珠的草叶很容易打湿裙摆,她这一路上走得不是特别顺畅。
待好不容易到半山腰,绕了一圈都没找到治疗咳疾的草药,倒意外采了两颗个头不小的灵芝。
等拿去药铺换钱,再抓些治疗咳疾的药也是成的。
日头越来越高,山间的温度也升了起来。
背上的背篓足够充盈,沈时越走山路时间长了也有些腿酸,估摸着时间已经到了午饭的点,便没再想着往林子更深处去,准备就此打道回府。
下山的路显然要比上山的路好走的多。
但刚下过雨的山林潮湿,雨后气温变暖,在家里窝了一冬天的人开始劳作,山间某些冬眠的小动物同样也会苏醒过来。
先前两个月她独自来过西边山林好几次,都没出过意外,以至于让她差点忘了,阴暗的丛林里从不缺喜欢潮湿栖息地的蛇。
从小到大就怕蛇这一个动物的沈时越:……
体型称得上娇小的翠青蛇嘶嘶的吐着蛇信子舒展腰肢,看起来温和无害,也并没做出攻击性的举动。
但对怕蛇的人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存在。
尤其是突然在阴测测的山间半路上突然窜出来的,能把人吓个魂飞魄散。
“你、你你你别……别过……啊!”
沈时越双腿略微发抖,觉得自己来这里后大抵是过得太安逸才降低了警惕性。
本来是准备慢慢退出这条小翠青蛇的视野区,结果只来得及把背上的背篓抱在怀里就腿一软,直接从站着的陡坡滚了下去。
“咚!”
不算大的惊叫声扰飞了一群林中栖息的鸟。
山间的干枯的杂草很厚,砸在上面并不疼。
她缓了会儿才狼狈起身,第一时间先看背篓里抓得那只山鸡有没有丢。
还好还好,所有东西都完好无损。
她掉落的地方不算偏僻,因为刚刚那只翠青蛇的缘故,总觉得这座静谧的山里会不时出现一些“惊喜”,草草整理好背篓就要急匆匆下山。
但可能今天真的不是个出门的黄道吉日。
上山遇蛇掉陡坡,下山的一路上她心里都不太安稳。
干枯的杂草每一步下去都会发出些许声响,配合着传林而过的阴风,周围竟有些静谧的诡异。
临到山脚下时,她略快的脚步声在某一处忽的停了下来。
沈时越不是什么爱管闲事的性子,可还是不自觉慢慢俯下身,伸手抹了下在某不知名野草叶子上刺眼的红色液体。
刺鼻的血腥味瞬间在鼻尖散开。
她锁起眉,抬头往下山路的斜前方看。
浓艳的的血珠洒在山间新出的嫩草上,猩红的刺眼,淅淅沥沥一直蔓延到某个方向,几乎是连成了一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