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周梓涵租的房子在这条公交线路的第二十二站,属于略偏远郊区。
那里没有大型的购物商场,也没有成熟的步行街,想买些稍微稀罕点儿的东西,就得先去第九站的旺达商场买,然后再提着买来的东西挤公交车回去。
今天她对姜镇彦说的借口是临时想的,但等公交车来到旺达商场那一站的时候,她还是下了车,因为她突然想起来确实该补点卫生棉之类的东西了。
旺达商场所在的街市很繁华,因为这里是市中区,是这个城市的最中间地带。
有钱的喜欢来这里逛街购物,没钱的也喜欢来这里逛逛街开开眼界,即使逛到最后一分钱不花,逛这么一圈再回去也心情舒畅。这里每天都挤满了人,要走的,刚来的,年轻的,年老的,国内的,国外的,肩碰肩,脚踩脚……其热闹程度,和周梓涵租房子的那片区域像是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下了车后,周梓涵直接朝着位于地下一层的百货超市狂奔。
从来到这座城市上大学开始到现在,她几乎没有一天不狂奔的,今天也一样,虽然这里是最完美的逛街圣地、购物天堂,她也没有像其他人似的走走停停,瞧一瞧这里,欣赏欣赏那里,看什么都觉得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舍不得快走一步。
对她来说,下班后至网课前的这段时间太短暂了,也太宝贵了,她不想浪费在路上。
现在的她只想赶紧买完东西,赶紧坐上公交车回到出租屋,赶紧做饭、吃饭、洗锅、刷碗、洗脸、刷牙,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书桌前,一边读着自己最喜欢的那本书,一边静等八点钟的网课开播。
只有狂奔,才能帮她赢回一丢丢独属于她自己的清闲时间。
旺达商场的一楼都是奢侈品店,看着冷清,但人家的生意可不萧条,一天哪怕只有三五个人进店消费,这一天的营业额就能赶上商场后面那条街上随便一家小门店的周营业额。
目前周梓涵还在试用期,只有基础工资两千三,没有绩效,再扣掉其他杂七杂八,每个月实际到手的工资都不到两千。
想在这座就连喝口水都要花钱的大城市里立足,两千块钱相当拮据,支撑她日常生活开支已经很吃力了,更何况她还要攒钱呢……她明确知道自己至少五年内成不了这些奢侈品店的意向客户,所以每次经过这些门店的时候,都是目不斜视的。
但去地下一层的百货超市买东西,得先从一楼的两头入口绕到中间去搭乘步梯下去。
这是旺达商场为了促进一楼消费故意设计出来的动线,是没办法更改的事情,而周梓涵又不想在一楼闲逛,再加上赶时间,所以她只能用跑的。
一楼冷清,不代表没有顾客,周梓涵跑得急,又不往两边看,所以撞到人也在情理之中。这不,一个不小心她就和刚从一楼的奢侈品店里买完东西出来的两个人撞上了。
周梓涵一边揉着被撞疼的鼻子后退两步,一边瓮声瓮气地向被她撞到的人道歉。
虽然她的鼻子很疼,但确实是因为她速度过快才和别人撞在一起的,责任在她,理应给人家道歉。
“没关系,倒是你,鼻子没事吧?”一道明快的声音响在头顶。
说话的是个帅哥,二十三四的年纪,身穿笔挺的深蓝色西装,打着一条同色系领带,中间靠上的位置还挂着一条造型别致但一看就价值不菲的蓝宝石领带夹,端得职业精英的干练稳重范儿。
无论是外在条件,还是沉稳声线,都是一眼就让人心生好感的人。
周梓涵心底的焦躁随之散去,捂着鼻子回答,“有点酸,不过没大碍,过会儿就好了。”
帅哥揉着他的手肘说,“没事就好,我经常撸铁,骨头比较硬,很怕伤到你。”
周梓涵尴尬摇头,“没伤到,”顿了顿,又接着解释,“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因为赶时间,所以走得快了些,没注意到店里有人。”
这次帅哥没说话,站在他旁边的一个年轻女孩儿说话了,她在催帅哥走,没搭理周梓涵,“哥,既然她都说没事了就别跟她啰嗦了,赶紧走吧,奶奶该等急了。”
帅哥答应年轻女孩儿马上走,但又不放心地问了周梓涵一句,“你确定没事吧?我们要走了,也赶时间。”
言外之意:有事赶紧说,等我们走了就找不到我们了。
“哥,她一看就是没钱去整容的人,鼻子不是假的,撞一下坏不了,走啦。”年轻女孩儿继续催促,脸上和语气中已经带出了不耐烦的意思,她还用力拉着帅哥往直梯的方向走,那里直达地下停车场。
周梓涵也不想再和这兄妹俩继续站在这里浪费时间,便放下手,好让帅哥看清楚她的鼻子真的没事,然后礼貌地说,“既然咱们都没事,那就再见吧,不打扰你们了。”
年轻女孩儿没给她哥留再次开口说话的机会,周梓涵一说再见,她拽着她哥就跑,看样子真的很急。
周梓涵揉了揉仍有酸意的鼻子,拔腿往步梯的方向跑,被那兄妹俩耽误掉的时间,她得赶紧抢回来。
半个小时后,拖着两个超大号购物袋从超市里艰难挤出来,接着就得去公交站牌等公交、挤公交,这样的日子隔一段时间就要上演一次,很累,但周梓涵却乐在其中,因为再累,也没有面对家人时心累,只要不让她回老家,她宁愿去工地上扛沙袋搬砖头。
她的老家在偏远的农村,一座大山挨着一座大山是她回家的必经之路。
她能走出大山,一部分源于她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她足够幸运,幸运到有好心人在他们那里挑选资助生时,名单一长串,比她贫困很多又比她学习好很多的学生在她的名字前面排了五十多个,但她就是那么幸运地被好心人给选中了,那人每个月按时资助给她两百块钱,支撑她一步一步走出大山。
虽然她出来了,但只要她的家人还在山里,她的根就在那里,家人对着她的根喊上两嗓子,她就得从梦里跌进现实。
电话响了,周梓涵的心猛地一抽搐,下意识就觉得这不是一通好电话。
手忙脚乱地把购物袋放在脚边固定好,周梓涵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拿出手机来看。
果然,电话是她的大伯打过来的,因为妈妈不识字,爸爸的腿脚不好,目前大伯就是她家的对外代表,负责帮她的爸妈,还有奶奶,主要是奶奶,跑到几里地之外的小卖部里给她打电话,提要求。
当然是提要求啊,总不能为了对她嘘寒问暖跑那么长的山路。
一分钟的电话费是两毛钱,为了省钱,周梓涵的大伯说得很快,并且不让她在电话里回答,等她回家后有的是时间说话。
就好像她回家一趟很轻松,还花不了两毛钱。
那里没有大型的购物商场,也没有成熟的步行街,想买些稍微稀罕点儿的东西,就得先去第九站的旺达商场买,然后再提着买来的东西挤公交车回去。
今天她对姜镇彦说的借口是临时想的,但等公交车来到旺达商场那一站的时候,她还是下了车,因为她突然想起来确实该补点卫生棉之类的东西了。
旺达商场所在的街市很繁华,因为这里是市中区,是这个城市的最中间地带。
有钱的喜欢来这里逛街购物,没钱的也喜欢来这里逛逛街开开眼界,即使逛到最后一分钱不花,逛这么一圈再回去也心情舒畅。这里每天都挤满了人,要走的,刚来的,年轻的,年老的,国内的,国外的,肩碰肩,脚踩脚……其热闹程度,和周梓涵租房子的那片区域像是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下了车后,周梓涵直接朝着位于地下一层的百货超市狂奔。
从来到这座城市上大学开始到现在,她几乎没有一天不狂奔的,今天也一样,虽然这里是最完美的逛街圣地、购物天堂,她也没有像其他人似的走走停停,瞧一瞧这里,欣赏欣赏那里,看什么都觉得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舍不得快走一步。
对她来说,下班后至网课前的这段时间太短暂了,也太宝贵了,她不想浪费在路上。
现在的她只想赶紧买完东西,赶紧坐上公交车回到出租屋,赶紧做饭、吃饭、洗锅、刷碗、洗脸、刷牙,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书桌前,一边读着自己最喜欢的那本书,一边静等八点钟的网课开播。
只有狂奔,才能帮她赢回一丢丢独属于她自己的清闲时间。
旺达商场的一楼都是奢侈品店,看着冷清,但人家的生意可不萧条,一天哪怕只有三五个人进店消费,这一天的营业额就能赶上商场后面那条街上随便一家小门店的周营业额。
目前周梓涵还在试用期,只有基础工资两千三,没有绩效,再扣掉其他杂七杂八,每个月实际到手的工资都不到两千。
想在这座就连喝口水都要花钱的大城市里立足,两千块钱相当拮据,支撑她日常生活开支已经很吃力了,更何况她还要攒钱呢……她明确知道自己至少五年内成不了这些奢侈品店的意向客户,所以每次经过这些门店的时候,都是目不斜视的。
但去地下一层的百货超市买东西,得先从一楼的两头入口绕到中间去搭乘步梯下去。
这是旺达商场为了促进一楼消费故意设计出来的动线,是没办法更改的事情,而周梓涵又不想在一楼闲逛,再加上赶时间,所以她只能用跑的。
一楼冷清,不代表没有顾客,周梓涵跑得急,又不往两边看,所以撞到人也在情理之中。这不,一个不小心她就和刚从一楼的奢侈品店里买完东西出来的两个人撞上了。
周梓涵一边揉着被撞疼的鼻子后退两步,一边瓮声瓮气地向被她撞到的人道歉。
虽然她的鼻子很疼,但确实是因为她速度过快才和别人撞在一起的,责任在她,理应给人家道歉。
“没关系,倒是你,鼻子没事吧?”一道明快的声音响在头顶。
说话的是个帅哥,二十三四的年纪,身穿笔挺的深蓝色西装,打着一条同色系领带,中间靠上的位置还挂着一条造型别致但一看就价值不菲的蓝宝石领带夹,端得职业精英的干练稳重范儿。
无论是外在条件,还是沉稳声线,都是一眼就让人心生好感的人。
周梓涵心底的焦躁随之散去,捂着鼻子回答,“有点酸,不过没大碍,过会儿就好了。”
帅哥揉着他的手肘说,“没事就好,我经常撸铁,骨头比较硬,很怕伤到你。”
周梓涵尴尬摇头,“没伤到,”顿了顿,又接着解释,“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因为赶时间,所以走得快了些,没注意到店里有人。”
这次帅哥没说话,站在他旁边的一个年轻女孩儿说话了,她在催帅哥走,没搭理周梓涵,“哥,既然她都说没事了就别跟她啰嗦了,赶紧走吧,奶奶该等急了。”
帅哥答应年轻女孩儿马上走,但又不放心地问了周梓涵一句,“你确定没事吧?我们要走了,也赶时间。”
言外之意:有事赶紧说,等我们走了就找不到我们了。
“哥,她一看就是没钱去整容的人,鼻子不是假的,撞一下坏不了,走啦。”年轻女孩儿继续催促,脸上和语气中已经带出了不耐烦的意思,她还用力拉着帅哥往直梯的方向走,那里直达地下停车场。
周梓涵也不想再和这兄妹俩继续站在这里浪费时间,便放下手,好让帅哥看清楚她的鼻子真的没事,然后礼貌地说,“既然咱们都没事,那就再见吧,不打扰你们了。”
年轻女孩儿没给她哥留再次开口说话的机会,周梓涵一说再见,她拽着她哥就跑,看样子真的很急。
周梓涵揉了揉仍有酸意的鼻子,拔腿往步梯的方向跑,被那兄妹俩耽误掉的时间,她得赶紧抢回来。
半个小时后,拖着两个超大号购物袋从超市里艰难挤出来,接着就得去公交站牌等公交、挤公交,这样的日子隔一段时间就要上演一次,很累,但周梓涵却乐在其中,因为再累,也没有面对家人时心累,只要不让她回老家,她宁愿去工地上扛沙袋搬砖头。
她的老家在偏远的农村,一座大山挨着一座大山是她回家的必经之路。
她能走出大山,一部分源于她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她足够幸运,幸运到有好心人在他们那里挑选资助生时,名单一长串,比她贫困很多又比她学习好很多的学生在她的名字前面排了五十多个,但她就是那么幸运地被好心人给选中了,那人每个月按时资助给她两百块钱,支撑她一步一步走出大山。
虽然她出来了,但只要她的家人还在山里,她的根就在那里,家人对着她的根喊上两嗓子,她就得从梦里跌进现实。
电话响了,周梓涵的心猛地一抽搐,下意识就觉得这不是一通好电话。
手忙脚乱地把购物袋放在脚边固定好,周梓涵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拿出手机来看。
果然,电话是她的大伯打过来的,因为妈妈不识字,爸爸的腿脚不好,目前大伯就是她家的对外代表,负责帮她的爸妈,还有奶奶,主要是奶奶,跑到几里地之外的小卖部里给她打电话,提要求。
当然是提要求啊,总不能为了对她嘘寒问暖跑那么长的山路。
一分钟的电话费是两毛钱,为了省钱,周梓涵的大伯说得很快,并且不让她在电话里回答,等她回家后有的是时间说话。
就好像她回家一趟很轻松,还花不了两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