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渣饼和甜素肉
钱丽菊没心思关心要去城里的女儿,那都是去享福的,有什么可说的。
满心都想着大铜和那寡妇没拿到早上的饭,会不会过来。
她还不知道,他们忙着收拾大门,还要敷衍前来查看发生什么的村里人,没有时间,也不敢再过来了。
有些事是不能开头的,一旦门上贴的条子被其他村人发现,即使最后王水桃肯放过他们,也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冒出来继续对付他们。
这种情况王大铜和冯水云甚至那三个孩子都心里有数。
另一边,停停歇歇,终于走到分配的宿舍,放下东西,领完厂里发的粮票等票据,正好是饭点。
王水桃兴致勃勃走向食堂,70年的厂食堂风味怎么不得体验一下。
食堂门口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今日菜谱:
芋头饭
糖渣饼
甜素肉
炒梅菜
正看着,后面有人过来拍了一下她的背,是那天的大姐,王水桃已经知道她叫李元红,也和她打了个招呼:
“李姐。”
李元红热情地搂住她的肩膀往食堂里面走,边走边向她介绍糖厂的特色食品:“以前没听说过糖渣饼吧?”
“嗯,只听过豆渣饼。”王水桃回答。
李元红:“对咯,都差不多,咱们这儿糖渣饼和甜素肉也是用的豆腐渣,但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还加了处理之后的甘蔗渣和糖蜜进去,可甜了,别的厂子都羡慕着呢。”
王水桃不知道糖蜜是制糖的副产品,只有一点甜味,顾名思义还以为是浓缩后的精华,不禁咽了一下口水。
至于吃太多糖会不会发胖和得病实在不是她现在该考虑的事情。
坐下后,王水桃不顾食堂其他吃饭的工人打量的眼神,忙着开吃。
分格的餐盘上,今天的四种菜饭都来了一点,全是按照最小分量打的,一两芋头饭,一个糖渣饼,两块女人巴掌心大的甜素肉和一勺炒梅菜。
芋头是小小的圆圆的一个个,和灿米做的饭混在一起,只洗过没削皮,王水桃一口一个。
糖渣饼和素肉口感都不是很细腻,能吃到明显的纤维和粉渣,但甜津津的,很鲜。
梅菜好像是用猪油炒的,香的不得了。
李元红要了两个糖渣饼,四块甜素肉,这都是收甘蔗的季节才能吃到的,马上就要过去了。
芋头饭和炒梅菜一年四季都有她才不放在现在吃。
吃到半饱,王水桃才有心情观察桌子上的人。
李姐领着王水桃去的,是食堂左边靠窗的的一张桌子,那里已经坐着一老一少两个男人。
年轻的那个正是当天寡言少语但王水桃眼里十分热心肠的孟工。
李姐介绍:“这是孟颂英孟工程师,管理厂子机器,研究制糖的,这是我丈夫,也是糖厂厂长,姓孙。”
王水桃跟着打招呼:“孙厂长好,孟工好,我是王水桃,叫我小王就行。”
厂子里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厂长和孟工正在讨论制糖的问题。
今年国家搞起五小工程,县城的糖厂也分配到了制作糖块的任务。
以前县级别的厂子只需要制作白糖和红糖就行,那种橘子糖,奶糖都是市里,省里的厂子在做。
现在的确遇到一些问题,做出来的糖块味道不正。
制作出的那几批都放到本地的供销社销售,那边反馈过来说是卖的不好。
都是一样的价格,人家就只肯要外面来的。
想卖的好就得低价销售,可成本放在那里,县城的产量小,说来成本还要更高一些。
问题好像已经耽搁很久了,一直没找到解决办法,大家都失去了力气。
更多的是孙厂长在抱怨,孟工只是偶尔应两声。
李姐想到那天的糖王水桃也吃了,问她:“桃子,我就不叫你小王了,这厂子里小王太多了,叫你桃子吧,那天孟工给你的糖你吃了觉得怎么样。”
王水桃一愣,她还以为那是瑕疵品呢,结果居然是正规售卖品吗?
但还是认真回想了一下,给出自己的口味:“挺甜的,甜的都好吃,就是有一股机器做出来的味道。而且形状好像不怎么方正啊。”
李姐默默想,这姑娘都饿成纸片子了,还能从糖里挑出缺点,咱厂子的糖真是不行啊。
顺便说了点她知道的:“那是瑕疵品,和正经卖的味道一样,就是样子不行。”
孙厂长有些疑惑:“机器味是什么味道?柴油漏了?”
王水桃试图形容:“就是,像在舔铁皮,放在厨房很久上面有一层油结起来的铁皮味。”
其实就是工作很久的抽油烟机味道。
李姐懂了:“这不就是模具里为了脱糖方便刷的油吗,大家都可惜东西,一层一层往上涂,也不舍得抹掉啊。”
老孙天天在家里叨咕,她不管制糖都听熟流程了。
刚进模具的糖温度是很高的,这层油就被反复加热,糖块的味道也不一样,橘子的,桂花的,薄荷的,都叠加在油里。
孟工点点头:“不止,机器上的润滑油也要清理。”
反馈过来的糖味不正的形容太过模糊,他自己也没办法很好的描述出不正在哪里,这个味道他没有在其他地方尝到过。
所以一直觉得是制作流程出了问题,糖块需要添加淀粉和植物油,这是以前制作白糖红糖没有的,他注意力全放在了调试温度上。
原来是卫生出问题了。
王水桃抓了抓耳朵。
发现了问题出在哪儿,孙厂长也高兴得很有限,李姐拿胳膊杵了他一下:“怎么了?桃子刚来就帮厂子解决了问题还这么挂相。”
孙厂长自有发愁的地方,向三人吐苦水:“我不是冲小王,其实,唉,咱们厂子的糖还是要放到供销社那边卖的,要和市里省里的糖比。”
“生产问题解决了我也高兴,可要是比口味,分配给咱们县里的香精香料都是陈的,也比不上他们啊。”
李姐拍拍他的胳膊安慰他。
孟颂英:“尽力而为。”
倒是王水桃眨了眨眼,迟疑一下,还是决定要努力表现自己,好好工作的。
就说:“我倒是有个主意,口味比不上外面的,能不能从外观上入手啊,好看也是个卖点呢,特别糖块不像红糖和白糖自己吃的多,多数人还是买了去送礼的。”
满心都想着大铜和那寡妇没拿到早上的饭,会不会过来。
她还不知道,他们忙着收拾大门,还要敷衍前来查看发生什么的村里人,没有时间,也不敢再过来了。
有些事是不能开头的,一旦门上贴的条子被其他村人发现,即使最后王水桃肯放过他们,也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冒出来继续对付他们。
这种情况王大铜和冯水云甚至那三个孩子都心里有数。
另一边,停停歇歇,终于走到分配的宿舍,放下东西,领完厂里发的粮票等票据,正好是饭点。
王水桃兴致勃勃走向食堂,70年的厂食堂风味怎么不得体验一下。
食堂门口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今日菜谱:
芋头饭
糖渣饼
甜素肉
炒梅菜
正看着,后面有人过来拍了一下她的背,是那天的大姐,王水桃已经知道她叫李元红,也和她打了个招呼:
“李姐。”
李元红热情地搂住她的肩膀往食堂里面走,边走边向她介绍糖厂的特色食品:“以前没听说过糖渣饼吧?”
“嗯,只听过豆渣饼。”王水桃回答。
李元红:“对咯,都差不多,咱们这儿糖渣饼和甜素肉也是用的豆腐渣,但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还加了处理之后的甘蔗渣和糖蜜进去,可甜了,别的厂子都羡慕着呢。”
王水桃不知道糖蜜是制糖的副产品,只有一点甜味,顾名思义还以为是浓缩后的精华,不禁咽了一下口水。
至于吃太多糖会不会发胖和得病实在不是她现在该考虑的事情。
坐下后,王水桃不顾食堂其他吃饭的工人打量的眼神,忙着开吃。
分格的餐盘上,今天的四种菜饭都来了一点,全是按照最小分量打的,一两芋头饭,一个糖渣饼,两块女人巴掌心大的甜素肉和一勺炒梅菜。
芋头是小小的圆圆的一个个,和灿米做的饭混在一起,只洗过没削皮,王水桃一口一个。
糖渣饼和素肉口感都不是很细腻,能吃到明显的纤维和粉渣,但甜津津的,很鲜。
梅菜好像是用猪油炒的,香的不得了。
李元红要了两个糖渣饼,四块甜素肉,这都是收甘蔗的季节才能吃到的,马上就要过去了。
芋头饭和炒梅菜一年四季都有她才不放在现在吃。
吃到半饱,王水桃才有心情观察桌子上的人。
李姐领着王水桃去的,是食堂左边靠窗的的一张桌子,那里已经坐着一老一少两个男人。
年轻的那个正是当天寡言少语但王水桃眼里十分热心肠的孟工。
李姐介绍:“这是孟颂英孟工程师,管理厂子机器,研究制糖的,这是我丈夫,也是糖厂厂长,姓孙。”
王水桃跟着打招呼:“孙厂长好,孟工好,我是王水桃,叫我小王就行。”
厂子里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厂长和孟工正在讨论制糖的问题。
今年国家搞起五小工程,县城的糖厂也分配到了制作糖块的任务。
以前县级别的厂子只需要制作白糖和红糖就行,那种橘子糖,奶糖都是市里,省里的厂子在做。
现在的确遇到一些问题,做出来的糖块味道不正。
制作出的那几批都放到本地的供销社销售,那边反馈过来说是卖的不好。
都是一样的价格,人家就只肯要外面来的。
想卖的好就得低价销售,可成本放在那里,县城的产量小,说来成本还要更高一些。
问题好像已经耽搁很久了,一直没找到解决办法,大家都失去了力气。
更多的是孙厂长在抱怨,孟工只是偶尔应两声。
李姐想到那天的糖王水桃也吃了,问她:“桃子,我就不叫你小王了,这厂子里小王太多了,叫你桃子吧,那天孟工给你的糖你吃了觉得怎么样。”
王水桃一愣,她还以为那是瑕疵品呢,结果居然是正规售卖品吗?
但还是认真回想了一下,给出自己的口味:“挺甜的,甜的都好吃,就是有一股机器做出来的味道。而且形状好像不怎么方正啊。”
李姐默默想,这姑娘都饿成纸片子了,还能从糖里挑出缺点,咱厂子的糖真是不行啊。
顺便说了点她知道的:“那是瑕疵品,和正经卖的味道一样,就是样子不行。”
孙厂长有些疑惑:“机器味是什么味道?柴油漏了?”
王水桃试图形容:“就是,像在舔铁皮,放在厨房很久上面有一层油结起来的铁皮味。”
其实就是工作很久的抽油烟机味道。
李姐懂了:“这不就是模具里为了脱糖方便刷的油吗,大家都可惜东西,一层一层往上涂,也不舍得抹掉啊。”
老孙天天在家里叨咕,她不管制糖都听熟流程了。
刚进模具的糖温度是很高的,这层油就被反复加热,糖块的味道也不一样,橘子的,桂花的,薄荷的,都叠加在油里。
孟工点点头:“不止,机器上的润滑油也要清理。”
反馈过来的糖味不正的形容太过模糊,他自己也没办法很好的描述出不正在哪里,这个味道他没有在其他地方尝到过。
所以一直觉得是制作流程出了问题,糖块需要添加淀粉和植物油,这是以前制作白糖红糖没有的,他注意力全放在了调试温度上。
原来是卫生出问题了。
王水桃抓了抓耳朵。
发现了问题出在哪儿,孙厂长也高兴得很有限,李姐拿胳膊杵了他一下:“怎么了?桃子刚来就帮厂子解决了问题还这么挂相。”
孙厂长自有发愁的地方,向三人吐苦水:“我不是冲小王,其实,唉,咱们厂子的糖还是要放到供销社那边卖的,要和市里省里的糖比。”
“生产问题解决了我也高兴,可要是比口味,分配给咱们县里的香精香料都是陈的,也比不上他们啊。”
李姐拍拍他的胳膊安慰他。
孟颂英:“尽力而为。”
倒是王水桃眨了眨眼,迟疑一下,还是决定要努力表现自己,好好工作的。
就说:“我倒是有个主意,口味比不上外面的,能不能从外观上入手啊,好看也是个卖点呢,特别糖块不像红糖和白糖自己吃的多,多数人还是买了去送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