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元宵节的烟花在头顶炸裂,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光影交织在二人身上,无端剥离出破碎的光感。陶夭夭隔着烟火缭绕,一双黑眸看向上首的燕绥,他也正隔着人群看过来。
那双眼眸里,陶夭夭看到了志在必得的意味,就好似在跟她说:看吧,你逃不出我的掌心。
诚然,陶夭夭知道,纵然不知道今日结果如何,但她也要为自己争取最后一丝希望,断不能就此落入燕绥的手里,听闻皇城司有进无出,她倒不是怕那些酷刑多少,而是怕踏进了那里,她下半生只能是燕绥的掌中玩物,
没有名字、没有身世、没有喜怒。
她不知道那样的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就像在这个世界上,她只配生活在暗处,每日如行尸走肉守着方寸之地,等着被人垂怜,生而不能,死而不得。
陶夭夭知道,燕绥是这样打算的。
她缓缓收回视线,落在身边所谓的“夫君”燕逸之身上,他自始至终没有开口,此时的目光里,阴沉得看不清情绪,她不想探究,因为她已经不是以前娇滴滴的小女娘,她早就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没人能靠得住,依仗得了。
陶夭夭眉宇间蒙上了生而为贵女的傲慢与轻倦,居高临下睨着燕玖,“你说我是假的,那你就告诉大家,我如何是假的!”
她嘴角闪过一丝轻蔑,“如果大郎怕我抵赖,咱们现在就可以去应天府,敲鼓让府尹评判。”
“不行!”燕玖嘴里喷出一口黑血,随着他的话洒落一地。
“那你就在这里说,正好郑小公爷和几位王公公子在场,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是非黑白自有大家说了算。”陶夭夭缓缓抬起眼眸,罕见地没了平日时的轻柔,声音极淡地道。
大奶奶催促他,“是呀,大郎,你有什么尽管说出来。如果她真是居心叵测之人,今日定然将她送去法办。”
闻言,燕玖反而不说话了。
陶夭夭便知他不会说,此时郑小公爷带着几位贵公子刚到府上做客,想邀燕逸之出府赏灯。也正是提前听到燕逸之询问她,要不要一起去赏灯,她才决定送秦南枝金簪,让燕玖此时发难。
他卖妻之事腌臜至极,阖府定然对外瞒得严严实实,否则,吏部尚书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宝贝闺女嫁过来。
而且,她现在可是罪臣之女,私藏罪臣之女,整个燕府都要受到牵连。
陶夭夭笃定,他不敢说!
燕绥此时踏步而来,径直走到陶夭夭面前,嘴角的笑意弥漫而上,“元宵佳节,别扰了诸位雅兴,这样的小事,交给皇城司,等诸位吃完元宵,说不定就有了结果。”
说罢,燕绥抓住陶夭夭的手腕,羁押她入牢笼。
陶夭夭瞳孔骤然一缩,脸色苍白,虽是力量悬殊终不能敌,可她仍执拗着不肯就这样被拉走。
“等等。”燕逸之蓦然出手,在陶夭夭被拉离身前时,握住她另一个手腕。
他抬起眸眼,嗓音清凉,“陶夭夭是我的妻子,不管她以前是何人,她既然嫁给我,便不能让任何人这么轻易将她带走。”
他深知燕绥心狠手辣,陶夭夭落在他手里,屈打成招都是轻的,他不能容忍自己保护不了身边人。
燕绥同样抬眸看向他,一如方才,似笑非笑的唇角勾起,可眼底的眸光却始终让人看不出那深邃之地藏着怎样的情绪。
燕盼儿此时焦急地道,“大哥,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婚前,陶府便命人将二婶送了过来,还有同行的那么多陶府之人,怎么会是假的呢!”
此时,郑钧也开口道,“盼儿姑娘说得极是。依郑某所见,有检举,必然要一一对峙,都是事不辨不明,不如押陶府的下人过来,一一盘问,事情总会水落石出。”
他因着燕逸之的缘由,又见他护妻心切,便开口打圆场。
大奶奶即刻命人去寻人。不一会,陈婆子、翠竹并一众陪嫁侍女便被押到厅堂。大奶奶喝道,“你们陶府好大的胆子,竟然拿一个假冒的女子塞进我们燕府!”
“冤枉啊,大奶奶。”陈婆子一听,双手用力摇摆,句句否认,“大奶奶容禀,二夫人真的是我们府上嫡亲的姑娘,只是,只是从小体弱多病,被送去了城外青玉庵带发修行,一直不在府上。当初燕府上门求亲,只说是府上嫡姑娘便可,我们老爷夫人合了八字,二夫人和二爷的八字乃天造地设的一对,说得是多子多福,福寿延绵。所以,才将二夫人嫁了过来。”
一字一句,滴水不漏。
“如果大奶奶不相信,可以派人去陶府查问。”
这都是陶夭夭事先与陈婆子、与陶府商量好的,且刚才燕玖进屋之时,她已经提前命翠竹回澄心院通风报信,让陈婆子有所准备。
就在此时,燕逸之眸色微凛,眉宇间不再是往日的平和,嗓音冷沉说道,“二叔,请您放手。”
燕绥幽深而冷淡的眸子静静地凝视着自己这位侄儿,周身如有层寒霜笼罩上来,
两人便如此各执一臂,谁也不肯放手。
周围的人碍于燕绥的缘故,都不敢上前劝阻。
不知过了多久,燕绥忽地开始笑,俊朗的眉眼仿若有阴鸷之色乍现,吐出一个字,“好。”
说着,箍得陶夭夭腕疼的手就这么突然松开,毫无征兆地。
燕绥转身走回他原来的位置上坐下,端起那盏渐凉的茶,嘴角轻笑,“我倒要看看,今日燕府如何断这桩公案。”
燕逸之微微侧身,将陶夭夭挡在身后,听见燕子荣小声小气地说道,“现在大郎和她各执一词,依我看,先将陶夭夭关起来再慢慢查。郑小公爷,您说是不是?”
郑钧只是拱手,淡淡笑笑,“此乃燕府家事,如何处置,还要看贵府态度。”
燕子荣好似得了认可般,方才斟酌的词语都不见了,轻蔑道,“母亲,赶紧把她关进牢里,省得让她跑了。”
大奶奶默认,燕逸之却不放人,厉声道,“母亲,事实还没调查清楚,夭夭并非犯人,哪有收押到牢里的说法。”
女子上公堂、入大牢,清白就败坏完了,就算那时证明她的身份,燕府也待不下去了。大奶奶显然已经觉得陶夭夭左右是个不合适的儿媳人选,即使就此出府,二儿子的杀妻虐妻的谣言也能散了,还能重新续弦个更好的姑娘。
她一闪而过的狠厉目光出卖了她。
陶夭夭一手扯在燕逸之衣角,眼眶一圈殷红,嗓音里也湿润润的,“夫君,我不想去牢里,那样,我的清白就毁了。”
穿过人群,燕绥的目光落在扯动衣角的手上,就像那个夜晚,她一身嫁衣求他那般。
有那么一瞬,燕绥忽地意识到,自己只是她逃出县令魔爪的工具,她对他,是否有过真心!
再见面时清冷抗拒的眼眸与眼前娇滴滴的脸颊重叠一处,燕绥掌心收紧,指环泛白,握着的杯盏发出噌噌哀鸣。
燕逸之挡下要来拿人的两个小厮,“我不允,看谁今日敢拿走我的夫人。”
郑小公爷是站在他这边的,见状也趋走两步,打着圆场,“燕大奶奶,一家人何必伤了和气,现在双方各执一词,二夫人尚能自辩,燕家大郎却不详细举证,真假难辨,不要冤枉了逸之的夫人为好。”
他与燕逸之多年交好,深知他的性格,如果不是极在心里,笃定她相信她,断不会与在场所有人作对也要护着。
一直沉默的大老爷此时问,“那依小公爷看,该如何处置?”
郑小公爷沉吟道,“逸之兄公正清流,不如让他将夫人看顾起来,待查明事情原委,再做处理。”
“那怎么行!”燕子荣脱口而出,又觉得失言,堪堪做出意态婉转之态,“我并非不同意小公爷所说,只是怕被恶人跑了,败坏了府上的名声。”
大奶奶田氏冷冷呷了眼陶夭夭,也道,“的确如此。”
可是,燕逸之仍是不退半步。
陶夭夭双目欲泣,小女人姿态看着他,先前养了那么久,终是在她的所料之内。
这时,一个软绵绵的声音小声说道,“不如,两方各退一步,让夭夭先在原来的院子里住一段时间,等事情水落石出,再搬回澄心院。”开口的是三奶奶,她可是鼓足了极大的勇气,毕竟在府上,她膝下无子,一直没什么发言权。
众人沉默一瞬,大老爷燕忠征道,“就这么办吧,找些婆子丫鬟先去侍候着。”又吩咐,“即刻派人到陶府核实。”
府里护院领命待走,燕逸之言道,“且慢,九思,你亲自去。”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遥远飘渺的嗓音传来,“初一,你也跟去。”
众人只以为燕绥这是身为皇城司指挥使的习惯,多他的人也多一份公正,便也没阻挠。郑小公爷也派了个随从前往,前前后后这些人,倒不知是为了证明陶夭夭清白,还是要将她的真实身份扒个底朝天。
燕逸之亲自送她去了原先那处小院,院子近一个月没人居住打扫,落了薄薄一层灰,丫鬟们在打扫,燕逸之与陶夭夭站在院子里,两人就这么静静地站着谁也没有说话。
陶夭夭看着这处不大的小院,没想到会重新回到这里,倒是别有一番感慨。
燕逸之虽站在门外,却盯着丫鬟们的一举一动,命人烧了炭盆,用的是澄心院一样的银丝炭,又铺了新的被褥,里面放了三个汤婆子,再有烧了热茶,问陶夭夭是否想用着饭食,她倒是不饿,也便没有做。
燕逸之温声道,“至少吃个元宵,团团圆圆。”
说着,燕逸之牵着陶夭夭坐在院中石桌前,石凳上提前放了软垫,一点都不凉。天空中烟花还有烟花时不时地绽放,不像是被关押在这,竟像是故地重游。
别有一番情趣。
待到丫鬟打扫干净,燕逸之送她入屋,又命丫鬟替她宽衣后,钻进暖绒绒的被褥。陶夭夭缩在里面,双手抓着被角往上拉,又只留一双增亮的眼睛在外面,一眨一眨,比窗外的繁星还清明,
“夫君,你回澄心院吧,省得别人说闲话。”
燕逸之坐在床边,温温的掌心拂过她的额头,“等你睡着,我再走。”
陶夭夭弯弯眼眸,闭上眼,只是隐在被褥里的嘴角,却始终平静地抿直。
月到正中,燕逸之悄然走出房间,在廊下,将另一个信任的小厮留在院中看门,又命人把陪嫁的丫鬟婆子全部带回澄心院看好。
月影绰绰里,陶夭夭睁开双眸,深沉如天间月落湖。
这晚,陶夭夭清醒异常,一步步推演此次去陶府调查可能发现的一切事情。
月光偏西时,屋门被极轻地推开,一个猫爪般灵巧的脚步非常有目的性地朝床前移动。夜深,万籁俱寂,一点点小小的动静都被无限放大。
那人走到床前,一条拇指粗的麻绳出现在手上,借着月色,掀开被子,朝陶夭夭脖颈处套。
陶夭夭早就在他进门之时,滚到床内侧的空档里,又钻进床底下,地板冰凉刺骨,她躲在那里一动不动。
那人掀开被子没有发现陶夭夭,知道自己已经暴露,肆无忌惮地翻找,“我知道你还在屋里,躲起来也没用。”
一道寒光闪过,他从腰间摸出了匕首。
陶夭夭眼睫一抖,这样着急杀人灭口的,陶夭夭不必想也知道,定然是燕玖。
她的容貌没变,所以燕玖定然会认出是她。陶夭夭就是不变妆容,就是让他知道是她回来复仇了,这样死在她的手里才算大仇得报。
那人翻找了所有地方,最后一脚踹在床榻上,床板移开,陶夭夭被找到了。
匕首收起,那人还是拿出了绳子。
“主顾让你吊死房梁上,伪造出畏罪自杀,真是麻烦,要我看,都是死,一刀毙命岂不更痛快!”
那人淬了一口,任凭陶夭夭逃跑,他还是轻松抓住了她,只是绳子将要套上之时,陶夭夭扔了一把粉末,迷了黑衣人的眼睛,趁此机会,陶夭夭往屋外跑去,大声喊着救命,燕逸之在院子里留了小厮,陶夭夭寄希望于此。
“多给了三百两银子,说是难缠的婆姨,还真差点着了你的道。”
黑衣人双目激红,布满了因粉末淬红的血丝,在暗夜里,更像是一个索命的厉鬼。
在陶夭夭差点摸上屋门时,黑衣人从身后锁住她的喉咙,“说,账本藏在什么地方了?”
“什么账本,我不知道。”陶夭夭手里的那个账本已经给了应天府尹,倒是有份抄本,但决计不能说。
她咬住黑衣人胳膊,黑衣人吃痛,松开口,早已没了耐性,“去她的伪造自杀,我今日一刀结果了你,再自己翻找账册。”
从屋门缝隙望出去,燕逸之留的那个小厮,已经倒在院中地上,不知是生是死……
那双眼眸里,陶夭夭看到了志在必得的意味,就好似在跟她说:看吧,你逃不出我的掌心。
诚然,陶夭夭知道,纵然不知道今日结果如何,但她也要为自己争取最后一丝希望,断不能就此落入燕绥的手里,听闻皇城司有进无出,她倒不是怕那些酷刑多少,而是怕踏进了那里,她下半生只能是燕绥的掌中玩物,
没有名字、没有身世、没有喜怒。
她不知道那样的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就像在这个世界上,她只配生活在暗处,每日如行尸走肉守着方寸之地,等着被人垂怜,生而不能,死而不得。
陶夭夭知道,燕绥是这样打算的。
她缓缓收回视线,落在身边所谓的“夫君”燕逸之身上,他自始至终没有开口,此时的目光里,阴沉得看不清情绪,她不想探究,因为她已经不是以前娇滴滴的小女娘,她早就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没人能靠得住,依仗得了。
陶夭夭眉宇间蒙上了生而为贵女的傲慢与轻倦,居高临下睨着燕玖,“你说我是假的,那你就告诉大家,我如何是假的!”
她嘴角闪过一丝轻蔑,“如果大郎怕我抵赖,咱们现在就可以去应天府,敲鼓让府尹评判。”
“不行!”燕玖嘴里喷出一口黑血,随着他的话洒落一地。
“那你就在这里说,正好郑小公爷和几位王公公子在场,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是非黑白自有大家说了算。”陶夭夭缓缓抬起眼眸,罕见地没了平日时的轻柔,声音极淡地道。
大奶奶催促他,“是呀,大郎,你有什么尽管说出来。如果她真是居心叵测之人,今日定然将她送去法办。”
闻言,燕玖反而不说话了。
陶夭夭便知他不会说,此时郑小公爷带着几位贵公子刚到府上做客,想邀燕逸之出府赏灯。也正是提前听到燕逸之询问她,要不要一起去赏灯,她才决定送秦南枝金簪,让燕玖此时发难。
他卖妻之事腌臜至极,阖府定然对外瞒得严严实实,否则,吏部尚书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宝贝闺女嫁过来。
而且,她现在可是罪臣之女,私藏罪臣之女,整个燕府都要受到牵连。
陶夭夭笃定,他不敢说!
燕绥此时踏步而来,径直走到陶夭夭面前,嘴角的笑意弥漫而上,“元宵佳节,别扰了诸位雅兴,这样的小事,交给皇城司,等诸位吃完元宵,说不定就有了结果。”
说罢,燕绥抓住陶夭夭的手腕,羁押她入牢笼。
陶夭夭瞳孔骤然一缩,脸色苍白,虽是力量悬殊终不能敌,可她仍执拗着不肯就这样被拉走。
“等等。”燕逸之蓦然出手,在陶夭夭被拉离身前时,握住她另一个手腕。
他抬起眸眼,嗓音清凉,“陶夭夭是我的妻子,不管她以前是何人,她既然嫁给我,便不能让任何人这么轻易将她带走。”
他深知燕绥心狠手辣,陶夭夭落在他手里,屈打成招都是轻的,他不能容忍自己保护不了身边人。
燕绥同样抬眸看向他,一如方才,似笑非笑的唇角勾起,可眼底的眸光却始终让人看不出那深邃之地藏着怎样的情绪。
燕盼儿此时焦急地道,“大哥,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婚前,陶府便命人将二婶送了过来,还有同行的那么多陶府之人,怎么会是假的呢!”
此时,郑钧也开口道,“盼儿姑娘说得极是。依郑某所见,有检举,必然要一一对峙,都是事不辨不明,不如押陶府的下人过来,一一盘问,事情总会水落石出。”
他因着燕逸之的缘由,又见他护妻心切,便开口打圆场。
大奶奶即刻命人去寻人。不一会,陈婆子、翠竹并一众陪嫁侍女便被押到厅堂。大奶奶喝道,“你们陶府好大的胆子,竟然拿一个假冒的女子塞进我们燕府!”
“冤枉啊,大奶奶。”陈婆子一听,双手用力摇摆,句句否认,“大奶奶容禀,二夫人真的是我们府上嫡亲的姑娘,只是,只是从小体弱多病,被送去了城外青玉庵带发修行,一直不在府上。当初燕府上门求亲,只说是府上嫡姑娘便可,我们老爷夫人合了八字,二夫人和二爷的八字乃天造地设的一对,说得是多子多福,福寿延绵。所以,才将二夫人嫁了过来。”
一字一句,滴水不漏。
“如果大奶奶不相信,可以派人去陶府查问。”
这都是陶夭夭事先与陈婆子、与陶府商量好的,且刚才燕玖进屋之时,她已经提前命翠竹回澄心院通风报信,让陈婆子有所准备。
就在此时,燕逸之眸色微凛,眉宇间不再是往日的平和,嗓音冷沉说道,“二叔,请您放手。”
燕绥幽深而冷淡的眸子静静地凝视着自己这位侄儿,周身如有层寒霜笼罩上来,
两人便如此各执一臂,谁也不肯放手。
周围的人碍于燕绥的缘故,都不敢上前劝阻。
不知过了多久,燕绥忽地开始笑,俊朗的眉眼仿若有阴鸷之色乍现,吐出一个字,“好。”
说着,箍得陶夭夭腕疼的手就这么突然松开,毫无征兆地。
燕绥转身走回他原来的位置上坐下,端起那盏渐凉的茶,嘴角轻笑,“我倒要看看,今日燕府如何断这桩公案。”
燕逸之微微侧身,将陶夭夭挡在身后,听见燕子荣小声小气地说道,“现在大郎和她各执一词,依我看,先将陶夭夭关起来再慢慢查。郑小公爷,您说是不是?”
郑钧只是拱手,淡淡笑笑,“此乃燕府家事,如何处置,还要看贵府态度。”
燕子荣好似得了认可般,方才斟酌的词语都不见了,轻蔑道,“母亲,赶紧把她关进牢里,省得让她跑了。”
大奶奶默认,燕逸之却不放人,厉声道,“母亲,事实还没调查清楚,夭夭并非犯人,哪有收押到牢里的说法。”
女子上公堂、入大牢,清白就败坏完了,就算那时证明她的身份,燕府也待不下去了。大奶奶显然已经觉得陶夭夭左右是个不合适的儿媳人选,即使就此出府,二儿子的杀妻虐妻的谣言也能散了,还能重新续弦个更好的姑娘。
她一闪而过的狠厉目光出卖了她。
陶夭夭一手扯在燕逸之衣角,眼眶一圈殷红,嗓音里也湿润润的,“夫君,我不想去牢里,那样,我的清白就毁了。”
穿过人群,燕绥的目光落在扯动衣角的手上,就像那个夜晚,她一身嫁衣求他那般。
有那么一瞬,燕绥忽地意识到,自己只是她逃出县令魔爪的工具,她对他,是否有过真心!
再见面时清冷抗拒的眼眸与眼前娇滴滴的脸颊重叠一处,燕绥掌心收紧,指环泛白,握着的杯盏发出噌噌哀鸣。
燕逸之挡下要来拿人的两个小厮,“我不允,看谁今日敢拿走我的夫人。”
郑小公爷是站在他这边的,见状也趋走两步,打着圆场,“燕大奶奶,一家人何必伤了和气,现在双方各执一词,二夫人尚能自辩,燕家大郎却不详细举证,真假难辨,不要冤枉了逸之的夫人为好。”
他与燕逸之多年交好,深知他的性格,如果不是极在心里,笃定她相信她,断不会与在场所有人作对也要护着。
一直沉默的大老爷此时问,“那依小公爷看,该如何处置?”
郑小公爷沉吟道,“逸之兄公正清流,不如让他将夫人看顾起来,待查明事情原委,再做处理。”
“那怎么行!”燕子荣脱口而出,又觉得失言,堪堪做出意态婉转之态,“我并非不同意小公爷所说,只是怕被恶人跑了,败坏了府上的名声。”
大奶奶田氏冷冷呷了眼陶夭夭,也道,“的确如此。”
可是,燕逸之仍是不退半步。
陶夭夭双目欲泣,小女人姿态看着他,先前养了那么久,终是在她的所料之内。
这时,一个软绵绵的声音小声说道,“不如,两方各退一步,让夭夭先在原来的院子里住一段时间,等事情水落石出,再搬回澄心院。”开口的是三奶奶,她可是鼓足了极大的勇气,毕竟在府上,她膝下无子,一直没什么发言权。
众人沉默一瞬,大老爷燕忠征道,“就这么办吧,找些婆子丫鬟先去侍候着。”又吩咐,“即刻派人到陶府核实。”
府里护院领命待走,燕逸之言道,“且慢,九思,你亲自去。”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遥远飘渺的嗓音传来,“初一,你也跟去。”
众人只以为燕绥这是身为皇城司指挥使的习惯,多他的人也多一份公正,便也没阻挠。郑小公爷也派了个随从前往,前前后后这些人,倒不知是为了证明陶夭夭清白,还是要将她的真实身份扒个底朝天。
燕逸之亲自送她去了原先那处小院,院子近一个月没人居住打扫,落了薄薄一层灰,丫鬟们在打扫,燕逸之与陶夭夭站在院子里,两人就这么静静地站着谁也没有说话。
陶夭夭看着这处不大的小院,没想到会重新回到这里,倒是别有一番感慨。
燕逸之虽站在门外,却盯着丫鬟们的一举一动,命人烧了炭盆,用的是澄心院一样的银丝炭,又铺了新的被褥,里面放了三个汤婆子,再有烧了热茶,问陶夭夭是否想用着饭食,她倒是不饿,也便没有做。
燕逸之温声道,“至少吃个元宵,团团圆圆。”
说着,燕逸之牵着陶夭夭坐在院中石桌前,石凳上提前放了软垫,一点都不凉。天空中烟花还有烟花时不时地绽放,不像是被关押在这,竟像是故地重游。
别有一番情趣。
待到丫鬟打扫干净,燕逸之送她入屋,又命丫鬟替她宽衣后,钻进暖绒绒的被褥。陶夭夭缩在里面,双手抓着被角往上拉,又只留一双增亮的眼睛在外面,一眨一眨,比窗外的繁星还清明,
“夫君,你回澄心院吧,省得别人说闲话。”
燕逸之坐在床边,温温的掌心拂过她的额头,“等你睡着,我再走。”
陶夭夭弯弯眼眸,闭上眼,只是隐在被褥里的嘴角,却始终平静地抿直。
月到正中,燕逸之悄然走出房间,在廊下,将另一个信任的小厮留在院中看门,又命人把陪嫁的丫鬟婆子全部带回澄心院看好。
月影绰绰里,陶夭夭睁开双眸,深沉如天间月落湖。
这晚,陶夭夭清醒异常,一步步推演此次去陶府调查可能发现的一切事情。
月光偏西时,屋门被极轻地推开,一个猫爪般灵巧的脚步非常有目的性地朝床前移动。夜深,万籁俱寂,一点点小小的动静都被无限放大。
那人走到床前,一条拇指粗的麻绳出现在手上,借着月色,掀开被子,朝陶夭夭脖颈处套。
陶夭夭早就在他进门之时,滚到床内侧的空档里,又钻进床底下,地板冰凉刺骨,她躲在那里一动不动。
那人掀开被子没有发现陶夭夭,知道自己已经暴露,肆无忌惮地翻找,“我知道你还在屋里,躲起来也没用。”
一道寒光闪过,他从腰间摸出了匕首。
陶夭夭眼睫一抖,这样着急杀人灭口的,陶夭夭不必想也知道,定然是燕玖。
她的容貌没变,所以燕玖定然会认出是她。陶夭夭就是不变妆容,就是让他知道是她回来复仇了,这样死在她的手里才算大仇得报。
那人翻找了所有地方,最后一脚踹在床榻上,床板移开,陶夭夭被找到了。
匕首收起,那人还是拿出了绳子。
“主顾让你吊死房梁上,伪造出畏罪自杀,真是麻烦,要我看,都是死,一刀毙命岂不更痛快!”
那人淬了一口,任凭陶夭夭逃跑,他还是轻松抓住了她,只是绳子将要套上之时,陶夭夭扔了一把粉末,迷了黑衣人的眼睛,趁此机会,陶夭夭往屋外跑去,大声喊着救命,燕逸之在院子里留了小厮,陶夭夭寄希望于此。
“多给了三百两银子,说是难缠的婆姨,还真差点着了你的道。”
黑衣人双目激红,布满了因粉末淬红的血丝,在暗夜里,更像是一个索命的厉鬼。
在陶夭夭差点摸上屋门时,黑衣人从身后锁住她的喉咙,“说,账本藏在什么地方了?”
“什么账本,我不知道。”陶夭夭手里的那个账本已经给了应天府尹,倒是有份抄本,但决计不能说。
她咬住黑衣人胳膊,黑衣人吃痛,松开口,早已没了耐性,“去她的伪造自杀,我今日一刀结果了你,再自己翻找账册。”
从屋门缝隙望出去,燕逸之留的那个小厮,已经倒在院中地上,不知是生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