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沉中有无数个声音叫着“姑娘”,开心的、悲伤的、喜极而泣的,混乱错杂,最后汇成一句——“奴婢愿以死谢罪!”
孟临溪猛地惊醒,高声唤着:“可人!”回应她的是一个陌生侍女,提醒着她,可人已经以头抢地自戕而亡了。环顾四周,她屋里的侍女被太子高映淮换了个遍。
那侍女端了水给她喝,她推开杯子,问道:“杨大人呢?”看着侍女躬身不语的样子,她突然意识到,这问题问了也是白问。
当初高映淮哄骗她嫁进东宫时说可以不用跪他、不用自称臣妾,还能以女子身入翰林图画院的画学,事实证明都是屁话。刚嫁与他一年,便以矿物颜料有害身体不易受孕不再让她去图画院,实际上却是因为图画院的画徒们作画时都用襻膊系上袖子露出胳膊,他的控制欲无法容忍她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
她自从嫁入东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绘画上,从不参与争宠。可年少时互相看不顺眼的仇,太子良娣常凌却带进东宫来了。不知谁给她出的主意,让她从孟临溪不在京的三年查起。常凌揪住孟临溪在江州母家生活时,曾与宫中翰林图画院待诏杨居采是青梅竹马不放,非说他们有龌龊,还呈了证据。
想到高映淮阴戾狠决地让她在可人和杨居采中二选一的样子,她便知道经此一役,不论是生离还是死别,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杨居采了。
未曾来得及怆然,内侍通报太子妃柳阅听说孟良媛醒了,前来探望。孟临溪坐在床上向窗外望去,远处的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云层仿若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这片宫宇之上,让人心生压抑。
“你也别太怨他,他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但是一个合格的储君。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她与孟临溪说话从不拐弯抹角,永远直切主题。
孟临溪在嫁入东宫成为太子良媛前的身份是孟王嫡女弘化郡主,亦是太子高映淮和端王高映徵的义妹,尤其端王待她,更亲过对待太子。刚刚来时,太子良娣萧占占就提醒柳阅若孟临溪醒来为可人寻死觅活,有个三长两短,端王高映徵定会与太子离心,让柳阅务必吊住她的性命。
别太怨他?她一闭眼就是那日的情形,叫她如何不怨他。
那日常凌先是叫人呈上来两方印,这两方印与其说是两方,不如说是一块青田石上切割出来的一对印,印上的造型、杂质都合得上。待高映淮看清印上的字迹,面色骤然巨变,一方上书“潺潺”是孟临溪的小字,一方上书“伯鸢”是杨居采的字。那是他耿耿于怀的过往。原先他早替她拟了几个小字就等她回京及笄时给她,他要给她盖上自己的烙印,谁知她回京后已有小字,只说潺潺溪流,不想再改。如今看,多少个耳鬓厮磨的夜晚他叫的小字竟然是别的男人取的。
又乘胜追击:“还说没有苟且,那为何景德禅寺明明只邀请了孟良媛去绘制壁画,杨大人巴巴地上赶着贴在孟良媛的小印下面盖了自己的小印,心思早已昭然若揭了吧。”说罢命人呈上景德禅寺壁画落款的拓印:“临溪”和“居采”整整齐齐排列在一起。
最后又挑衅道:“宫中也有去势的画师,若杨大人真问心无愧还想在这画院呆下去,不如一劳永逸……”勾的她气急。
常凌虽善妒鲁莽,那日的场景已谋划很久,每一句话都精准踩在高映淮的雷点上。即使他有容忍别人觊觎自己女人的心胸,也被常凌激得怒不可遏,不等她辩驳,高映淮猛地抬起她的下巴,居高临下逼迫她直视自己的眼睛,她从未受过如此对待,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对方却只冷冷地说:“宫刑杨居采。”
闻言陪伴她十多年的侍女可人一惊,跪倒在地上:“殿下!您冤枉姑娘了!”不等她再解释,高映淮已一脚踹在她肩膀头子上。“这里岂有你说话的份!” 他早看可人不顺眼,借此机会处理了也好,“除非你替他死。”他要她生生世世都依附于他一人。
杨居采知道可人对于她有多重要,俯首叩道:“伯鸢愿求一死。”高映淮不理二人,只盯着她。她先是惊惧,那个温柔周到的兄长,从他用进入画学做筹码和自己交换婚姻之后就变了,现在更像一个疯子。待冷静下来,她护住可人惨然一笑:“关可人什么事呢,不如换成我死。”
她没想到这样正是一刀捅到了高映淮的死穴,这话进了他耳朵就变成她愿意为了杨居采去死,彻底震怒了他,手中钳得更紧。可人见自家姑娘脸被钳得发白,知道太子动了怒,一个劲儿的梆梆磕头,直呼:“奴婢知道错了,请太子殿下放过良媛,奴婢愿以死谢罪。”
高映淮让她选,见她久不出声,吩咐道:“既然孟良媛做不出选择,来人,带杨大人去……”
“不可以!住手!”她努力扒开钳制着自己的大手,“我如何向师傅交代!高映淮你住手!”
杨居采被拖着向外走,她也挣扎着扑向他企图拦住侍卫,忽然殿内“砰”的一声闷响,如一道惊雷炸开。
可人的身体瞬间软绵绵地倒下,鲜血从她额角汩汩流出,在地上蔓延开来,洇出一片触目惊心的红,撞得急迫又果决,没有一丝犹豫,当下毙命,连一句遗言都没留下,以为自己死了就能解开太子出的二选一谜题,保住杨居采。
孟临溪闭了眼睛,泪水在梦中早就流干了,现在只发涩生疼。她14岁时曾在鄱阳湖畔展望过自己的18岁,想是一片大好、学有所成的光景。没成想刚过18岁,两个从小长到大的侍女,怡人追随端王高映徵戌边了,可人已经去了,杨居采也不知所踪,父亲更是忌惮太子置她于不顾。高映淮便是这样一步步将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孟临溪确实很想随可人去了,但总要有人为可人的死负责,自己动不了高映淮,起码也要看到常凌付出代价。
“兄长在我这里,不只是兄长,还是老师,我和高映徵长成如此,身上都有兄长的影子,你放心吧。”她暂且稳住柳阅说道。
——
她近来不再像最初几日那样避着高映淮了,高映淮心下十分高兴,只当她失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婢女伤心几日是应当的,等过几日心思扑到画画上就好了,答应她可以在柳阅陪同下在宫中走走。
柳阅想着带她去宫中藏画的地方缚望阁赏画,她或许心情会好些。二人一路走,孟临溪难得一路如数家珍。柳阅边听她讲,边也看得入迷了。转至收藏齐宋宗室子弟重大节日、婚丧嫁娶时留影的第八层,见博古架的上层多了几个崭新的锦袋,她随意抽出一卷画轴,展开竟是自己嫁与高映淮时的肖像。
画面干净秀丽,笔风十分熟悉。她展至最下面看到落款,猛地呆住。
她疯了一般把博古架上所有簇新的锦袋都打开,抽出画轴一一展开,那些画上画的全是她!
柳阅见她愣在原地,凑上前也看到了这些画轴,忽地想起那日常凌跪在高映淮脚边,嘴上不依不饶:“杨大人,你敢发誓你对孟良媛没有一点私心吗?江州三载,共被而寝,你为她进宫,敢说对她没有过半分不轨之情?”
杨居采虽脊背挺得高直,细看背上却全被汗濡湿了,半晌才答:“我只将孟良媛看作……姐姐。”
他显然不是只将她看作姐姐。
对于孟临溪,一股巨大的空虚感淹没了她。她工道释人物像,下意识看出几处瑕疵正想记下来,突然意识到画画的人已经不在了,甚至从此以后自己画画都没有与之一齐讨论、修改的人了。
“我想死。”孟临溪默默卷着画轴说道。
“不行,你不能死!常凌还没死!”柳阅忙说。
“你也说过,镇北侯家的独女,高映淮怎么会动她。更何况我想明白了,动了她,谁还给高映徵打前锋。”孟临溪面无表情,她越是这样柳阅越着急。
“我禀奏殿下让你回画学!”柳阅想尽一切办法勾起她生的欲望。
“不用了,不想去了。其实我早就发现我无法抬笔了,心中没了沟壑,自然也不能静下心来打谱写生了。线条粗糙得没法看。”孟临溪的声音越来越小,低垂着眼眸把这些画轴都一一收好放回原处,“高映淮大概也想让我死吧,我身边的人,他一个也不给我留。”
柳阅紧紧抓着她的手,生怕一个不留神她就寻死。
孟临溪倚窗远眺,站在这里可以隐约看见孟王府的一角,她已经快要两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了。她恨他续娶,恨他放她在宫中不管不顾,但是临终前不知怎么,想起他第一次带自己来缚望阁的样子,那时他们还有些相依为命的意味,怎么命运走到最后会变味成这样。
楼下传来常凌的声音,她回过神来。
常凌带着那副惯有的趾高气昂模样朝缚望阁走去,脑袋里还在翻来覆去搜罗着待会儿要用来讥讽嘲笑孟临溪的尖酸言语。孟临溪突然起了个念头,她要常凌余生都活在惊恐里。
秋风萧瑟,宫殿上方盘旋的乌鸦呀叫个不停。今年宫里寒鸦的数量似乎较往年更多了,常凌身后侍女正抬头看向缚望阁屋檐上停落的乌鸦企图验证这一猜测,余光看到阁顶八层窗边有个身影,定睛一看正是孟良媛。
常凌此时还不知道一会儿即将发生什么,径直朝前走去,身后突然传来侍女惊恐至极的尖叫:“孟良媛!”常凌心头猛地一震,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一团绿色的影子疾速掉落到自己面前,一声巨响,绿影重重地摔在地面上,常凌条件反射般地抬起头,刹那间,一股温热的液体猛地溅射到她的脸上。
她的目光缓缓下移,只见地上的人身体以一种极其诡异、扭曲的姿势瘫在那儿。身后的侍女早已吓得扯着嗓子尖叫起来,常凌只觉大脑瞬间一片空白。虽说她出身将门,以往也并非没见过血雨腥风,可此刻脸上这血竟没有传来记忆中那股熟悉的铁锈味,反而是一股若有若无却又无比诡异的淡淡腥味,直往她鼻腔里钻。她下意识地转向侍女,却见侍女瞪大了双眼,捂住嘴巴连连往后退。
常凌的手不受控制地摸了一把脸,入手便是一片温热黏腻。摊开手掌,只见手上不止是触目惊心的红色,还混合着那散发着诡异气息、粘稠的白色液体。她只觉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强烈的恶心直冲喉咙,可双脚却像被死死钉在了地上,动弹不得。刚才那惊心动魄的恐怖一幕,在她脑海中不断地疯狂回放,怎么也挥之不去。
孟临溪趁柳阅不注意从窗边一跃而下,待柳阅扑到窗边急切向下望去,孟临溪已经像一只被狂风骤然击落的枯叶蝶,以一种凄美却又无比惨烈的姿态飘零到了地上。
她见此情形大恸,扶在窗边久久缓不过神。内侍将常凌带去一旁偏殿更衣,谁成想常凌刚一踏入屋檐下面,突然尖叫着跳开,死活都不敢再往屋里迈进半步,那模样仿佛只要再往前一步,屋顶就会瞬间坍塌下来将她活埋。
尖叫声引得柳阅侧目,看到常凌就那样带着一脸斑驳的血和脑浆,像个惊弓之鸟般在院子里僵持着,说什么也不敢动。这胆小如鼠的狼狈模样,与她平日里四处标榜的将门做派简直是判若两人。
孟临溪猛地惊醒,高声唤着:“可人!”回应她的是一个陌生侍女,提醒着她,可人已经以头抢地自戕而亡了。环顾四周,她屋里的侍女被太子高映淮换了个遍。
那侍女端了水给她喝,她推开杯子,问道:“杨大人呢?”看着侍女躬身不语的样子,她突然意识到,这问题问了也是白问。
当初高映淮哄骗她嫁进东宫时说可以不用跪他、不用自称臣妾,还能以女子身入翰林图画院的画学,事实证明都是屁话。刚嫁与他一年,便以矿物颜料有害身体不易受孕不再让她去图画院,实际上却是因为图画院的画徒们作画时都用襻膊系上袖子露出胳膊,他的控制欲无法容忍她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
她自从嫁入东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绘画上,从不参与争宠。可年少时互相看不顺眼的仇,太子良娣常凌却带进东宫来了。不知谁给她出的主意,让她从孟临溪不在京的三年查起。常凌揪住孟临溪在江州母家生活时,曾与宫中翰林图画院待诏杨居采是青梅竹马不放,非说他们有龌龊,还呈了证据。
想到高映淮阴戾狠决地让她在可人和杨居采中二选一的样子,她便知道经此一役,不论是生离还是死别,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杨居采了。
未曾来得及怆然,内侍通报太子妃柳阅听说孟良媛醒了,前来探望。孟临溪坐在床上向窗外望去,远处的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云层仿若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这片宫宇之上,让人心生压抑。
“你也别太怨他,他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但是一个合格的储君。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她与孟临溪说话从不拐弯抹角,永远直切主题。
孟临溪在嫁入东宫成为太子良媛前的身份是孟王嫡女弘化郡主,亦是太子高映淮和端王高映徵的义妹,尤其端王待她,更亲过对待太子。刚刚来时,太子良娣萧占占就提醒柳阅若孟临溪醒来为可人寻死觅活,有个三长两短,端王高映徵定会与太子离心,让柳阅务必吊住她的性命。
别太怨他?她一闭眼就是那日的情形,叫她如何不怨他。
那日常凌先是叫人呈上来两方印,这两方印与其说是两方,不如说是一块青田石上切割出来的一对印,印上的造型、杂质都合得上。待高映淮看清印上的字迹,面色骤然巨变,一方上书“潺潺”是孟临溪的小字,一方上书“伯鸢”是杨居采的字。那是他耿耿于怀的过往。原先他早替她拟了几个小字就等她回京及笄时给她,他要给她盖上自己的烙印,谁知她回京后已有小字,只说潺潺溪流,不想再改。如今看,多少个耳鬓厮磨的夜晚他叫的小字竟然是别的男人取的。
又乘胜追击:“还说没有苟且,那为何景德禅寺明明只邀请了孟良媛去绘制壁画,杨大人巴巴地上赶着贴在孟良媛的小印下面盖了自己的小印,心思早已昭然若揭了吧。”说罢命人呈上景德禅寺壁画落款的拓印:“临溪”和“居采”整整齐齐排列在一起。
最后又挑衅道:“宫中也有去势的画师,若杨大人真问心无愧还想在这画院呆下去,不如一劳永逸……”勾的她气急。
常凌虽善妒鲁莽,那日的场景已谋划很久,每一句话都精准踩在高映淮的雷点上。即使他有容忍别人觊觎自己女人的心胸,也被常凌激得怒不可遏,不等她辩驳,高映淮猛地抬起她的下巴,居高临下逼迫她直视自己的眼睛,她从未受过如此对待,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对方却只冷冷地说:“宫刑杨居采。”
闻言陪伴她十多年的侍女可人一惊,跪倒在地上:“殿下!您冤枉姑娘了!”不等她再解释,高映淮已一脚踹在她肩膀头子上。“这里岂有你说话的份!” 他早看可人不顺眼,借此机会处理了也好,“除非你替他死。”他要她生生世世都依附于他一人。
杨居采知道可人对于她有多重要,俯首叩道:“伯鸢愿求一死。”高映淮不理二人,只盯着她。她先是惊惧,那个温柔周到的兄长,从他用进入画学做筹码和自己交换婚姻之后就变了,现在更像一个疯子。待冷静下来,她护住可人惨然一笑:“关可人什么事呢,不如换成我死。”
她没想到这样正是一刀捅到了高映淮的死穴,这话进了他耳朵就变成她愿意为了杨居采去死,彻底震怒了他,手中钳得更紧。可人见自家姑娘脸被钳得发白,知道太子动了怒,一个劲儿的梆梆磕头,直呼:“奴婢知道错了,请太子殿下放过良媛,奴婢愿以死谢罪。”
高映淮让她选,见她久不出声,吩咐道:“既然孟良媛做不出选择,来人,带杨大人去……”
“不可以!住手!”她努力扒开钳制着自己的大手,“我如何向师傅交代!高映淮你住手!”
杨居采被拖着向外走,她也挣扎着扑向他企图拦住侍卫,忽然殿内“砰”的一声闷响,如一道惊雷炸开。
可人的身体瞬间软绵绵地倒下,鲜血从她额角汩汩流出,在地上蔓延开来,洇出一片触目惊心的红,撞得急迫又果决,没有一丝犹豫,当下毙命,连一句遗言都没留下,以为自己死了就能解开太子出的二选一谜题,保住杨居采。
孟临溪闭了眼睛,泪水在梦中早就流干了,现在只发涩生疼。她14岁时曾在鄱阳湖畔展望过自己的18岁,想是一片大好、学有所成的光景。没成想刚过18岁,两个从小长到大的侍女,怡人追随端王高映徵戌边了,可人已经去了,杨居采也不知所踪,父亲更是忌惮太子置她于不顾。高映淮便是这样一步步将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孟临溪确实很想随可人去了,但总要有人为可人的死负责,自己动不了高映淮,起码也要看到常凌付出代价。
“兄长在我这里,不只是兄长,还是老师,我和高映徵长成如此,身上都有兄长的影子,你放心吧。”她暂且稳住柳阅说道。
——
她近来不再像最初几日那样避着高映淮了,高映淮心下十分高兴,只当她失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婢女伤心几日是应当的,等过几日心思扑到画画上就好了,答应她可以在柳阅陪同下在宫中走走。
柳阅想着带她去宫中藏画的地方缚望阁赏画,她或许心情会好些。二人一路走,孟临溪难得一路如数家珍。柳阅边听她讲,边也看得入迷了。转至收藏齐宋宗室子弟重大节日、婚丧嫁娶时留影的第八层,见博古架的上层多了几个崭新的锦袋,她随意抽出一卷画轴,展开竟是自己嫁与高映淮时的肖像。
画面干净秀丽,笔风十分熟悉。她展至最下面看到落款,猛地呆住。
她疯了一般把博古架上所有簇新的锦袋都打开,抽出画轴一一展开,那些画上画的全是她!
柳阅见她愣在原地,凑上前也看到了这些画轴,忽地想起那日常凌跪在高映淮脚边,嘴上不依不饶:“杨大人,你敢发誓你对孟良媛没有一点私心吗?江州三载,共被而寝,你为她进宫,敢说对她没有过半分不轨之情?”
杨居采虽脊背挺得高直,细看背上却全被汗濡湿了,半晌才答:“我只将孟良媛看作……姐姐。”
他显然不是只将她看作姐姐。
对于孟临溪,一股巨大的空虚感淹没了她。她工道释人物像,下意识看出几处瑕疵正想记下来,突然意识到画画的人已经不在了,甚至从此以后自己画画都没有与之一齐讨论、修改的人了。
“我想死。”孟临溪默默卷着画轴说道。
“不行,你不能死!常凌还没死!”柳阅忙说。
“你也说过,镇北侯家的独女,高映淮怎么会动她。更何况我想明白了,动了她,谁还给高映徵打前锋。”孟临溪面无表情,她越是这样柳阅越着急。
“我禀奏殿下让你回画学!”柳阅想尽一切办法勾起她生的欲望。
“不用了,不想去了。其实我早就发现我无法抬笔了,心中没了沟壑,自然也不能静下心来打谱写生了。线条粗糙得没法看。”孟临溪的声音越来越小,低垂着眼眸把这些画轴都一一收好放回原处,“高映淮大概也想让我死吧,我身边的人,他一个也不给我留。”
柳阅紧紧抓着她的手,生怕一个不留神她就寻死。
孟临溪倚窗远眺,站在这里可以隐约看见孟王府的一角,她已经快要两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了。她恨他续娶,恨他放她在宫中不管不顾,但是临终前不知怎么,想起他第一次带自己来缚望阁的样子,那时他们还有些相依为命的意味,怎么命运走到最后会变味成这样。
楼下传来常凌的声音,她回过神来。
常凌带着那副惯有的趾高气昂模样朝缚望阁走去,脑袋里还在翻来覆去搜罗着待会儿要用来讥讽嘲笑孟临溪的尖酸言语。孟临溪突然起了个念头,她要常凌余生都活在惊恐里。
秋风萧瑟,宫殿上方盘旋的乌鸦呀叫个不停。今年宫里寒鸦的数量似乎较往年更多了,常凌身后侍女正抬头看向缚望阁屋檐上停落的乌鸦企图验证这一猜测,余光看到阁顶八层窗边有个身影,定睛一看正是孟良媛。
常凌此时还不知道一会儿即将发生什么,径直朝前走去,身后突然传来侍女惊恐至极的尖叫:“孟良媛!”常凌心头猛地一震,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一团绿色的影子疾速掉落到自己面前,一声巨响,绿影重重地摔在地面上,常凌条件反射般地抬起头,刹那间,一股温热的液体猛地溅射到她的脸上。
她的目光缓缓下移,只见地上的人身体以一种极其诡异、扭曲的姿势瘫在那儿。身后的侍女早已吓得扯着嗓子尖叫起来,常凌只觉大脑瞬间一片空白。虽说她出身将门,以往也并非没见过血雨腥风,可此刻脸上这血竟没有传来记忆中那股熟悉的铁锈味,反而是一股若有若无却又无比诡异的淡淡腥味,直往她鼻腔里钻。她下意识地转向侍女,却见侍女瞪大了双眼,捂住嘴巴连连往后退。
常凌的手不受控制地摸了一把脸,入手便是一片温热黏腻。摊开手掌,只见手上不止是触目惊心的红色,还混合着那散发着诡异气息、粘稠的白色液体。她只觉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强烈的恶心直冲喉咙,可双脚却像被死死钉在了地上,动弹不得。刚才那惊心动魄的恐怖一幕,在她脑海中不断地疯狂回放,怎么也挥之不去。
孟临溪趁柳阅不注意从窗边一跃而下,待柳阅扑到窗边急切向下望去,孟临溪已经像一只被狂风骤然击落的枯叶蝶,以一种凄美却又无比惨烈的姿态飘零到了地上。
她见此情形大恸,扶在窗边久久缓不过神。内侍将常凌带去一旁偏殿更衣,谁成想常凌刚一踏入屋檐下面,突然尖叫着跳开,死活都不敢再往屋里迈进半步,那模样仿佛只要再往前一步,屋顶就会瞬间坍塌下来将她活埋。
尖叫声引得柳阅侧目,看到常凌就那样带着一脸斑驳的血和脑浆,像个惊弓之鸟般在院子里僵持着,说什么也不敢动。这胆小如鼠的狼狈模样,与她平日里四处标榜的将门做派简直是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