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元年的腊月似把冰刀,生生剖开南宫残破的朱漆大门。我跪在青砖地上数着砖缝里的冰碴,孔雀蓝地毡早被撤去,寒气顺着膝盖钻进骨髓。
朱见深蜷在紫檀圈椅里,明黄蟒袍下摆拖在积灰的地面,金线绣的江崖海水纹蒙着层阴翳——这衣裳还是三日前尚服局送来的,袖口却短了半寸。他脚上的云纹皂靴沾满雪泥,金线绣的龙纹被磨得只剩几缕断丝,像被碾碎的龙鳞。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宣旨太监的唱喏刺破凝滞的空气,檐角铁马突然齐声震颤。我抬头望向捧着明黄卷轴的人影,那袭簇新的蟒纹曳撒在雪光里泛着冷硬的青,恰似把出鞘的刀。太监腰间蹀躞带的七方玉板随着步伐相撞,发出冰棱碎裂般的脆响,每一响都似在凌迟时光。
朱见深突然攥住我衣袖,孩童的指甲隔着布料掐进皮肉。他掌心北斗七星痣的位置渗出冷汗,在我袖口洇出七点深痕。我数着玉板撞击声,第七声脆响落定时,那句诛心的诏令终于砸下:"皇太子见深,废为沂王......"
怀中的小人儿猛然抽搐,甜白釉茶盏从膝头滚落。碎瓷溅起的刹那,我本能地扑过去捂住他的耳朵。温热的液体顺着指缝流淌,不知是茶汤还是血——二十四载后的史书不会记载,成化帝右耳垂有道月牙疤,正与今日碎瓷的裂痕吻合。
"殿下...沂王殿下,接旨吧。"
老太监王诚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砸在满地狼藉上。朱见深突然挣开我的怀抱,杏黄蟒袍掠过碎瓷扑向使者:"我要父皇!你们把父皇还来!"他哭喊着撕扯明黄卷轴,金箔龙纹在掌中碎成齑粉。我望见诏书背面未干的朱砂印,恍惚是英宗北狩那日,雪地上蜿蜒的血迹。
宣旨太监的护甲划过孩童手背,北斗七星痣瞬间被血污模糊。我疯了一般撞开那袭蟒袍,将朱见深裹进自己褪色的宫装。翟鸟纹补子擦过面颊,金线勾破眼角,血珠滴在他凌乱的发间:"伤及龙裔,你们有几个脑袋!"
"万姑娘醒醒吧。"那人靴尖挑起我下颌,露出腰间东厂牙牌,"如今龙椅上坐的,可不是瓦剌帐里那位。"怀中的颤抖突然止息,朱见深仰起惨白的小脸,竟学着大人模样冷笑:"深儿记住了,刘公公今日教诲。"
雪粒子噼里啪啦砸在琉璃瓦上,像撒了满天的碎玻璃碴子。我缩着脖子往西暖阁跑,怀里的小人儿冻得直打哆嗦,明黄色的小蟒袍早被雪水浸透了。刚跨过门槛,就看见屋里空了大半——原先十二扇描着星宿的紫檀屏风,如今只剩六扇歪歪斜斜立着,剩下的一半不知被哪个黑心的搬走了。
"姑姑,那个长角的龙..."朱见深忽然揪住我衣领,小手指着残缺的屏风。我扭头一看,原先画着角木蛟的地方断成三截,龙头滚在墙角,龙身子还挂在屏风架上。旁边那只火红狐狸(心月狐)更惨,眼珠子被抠出两个黑洞洞的窟窿,冷风从洞里灌进来,吹得人后脊梁发凉。
小家伙忽然往我脖子里钻,呼出的白气凝在睫毛上,结出细小的冰珠子。三岁孩子的手跟冰坨子似的,冷不丁从我袖袋里摸出块碎瓷片——这是去年他发高烧说胡话时,失手扎伤我胳膊的甜白瓷。我掰开他手指要抢,他却攥得死紧:"这是深儿的护身符!"
给他换衣裳时,我手直打颤。明黄蟒袍里子湿漉漉的,尿骚味混着龙涎香直冲鼻子。这孩子自从被废了太子位,三天两头尿裤子,太医说是惊惧过度。我拿帕子擦他冰凉的小腿,发现冻疮裂口渗出的血水把白绫袜黏在皮肉上,一扯就连皮带血撕下来。
"姑姑会不要深儿吗?"他突然抓住我正在系衣带的手,琉璃灯照得他眼里的水光一闪一闪。我瞥见妆台上裂成三瓣的菱花镜,里头映出两个我:一个穿着皱巴巴的宫装,头发乱得像草窝;另一个恍惚穿着实验室白大褂,手里攥着论文资料。我狠咬舌尖,血腥味让我清醒:"不走,姑姑陪你看南宫的花开花落。"
三更天的梆子声像催命符,怀里的小身子突然抽搐起来。冷汗把寝衣浸得透湿,一根根肋骨硌得我手心生疼。"父皇...雪地...找不着..."他闭着眼说胡话,小手在空中乱抓。我哼起走调的摇篮曲,翡翠镯子硌在他后颈上,借着月光我看见镯子内侧"天顺八年"四个红字像在渗血——这日子我明明没听过,却莫名觉得是悬在头顶的铡刀。
五更天送来的吃食简直不能看。发霉的馒头长着绿毛,朱见深却抓起来就往嘴里塞。我抢过来时被他一口咬住虎口,小乳牙生生扎进肉里。血珠子滴在乌木筷上,又顺着《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往下淌。他忽然松了口,抖着手舔我手背上的血:"深儿给姑姑呼呼,痛痛飞走..."
窗外巡夜侍卫的铁靴声震得窗纸哗哗响。我搂着他数腕上的伤疤:这道是去年偷炭被铁尺抽的,那道是前年挡热汤烫的。新伤叠旧伤,就像南宫墙上剥落的朱漆,一层层都是熬日子的印记。
惊蛰日,新帝的皇长子满月。南宫破天荒得了筐炭,却混着半数石砾。朱见深蹲在庑廊下挑拣,冻疮裂开的手背渗着血丝:"姑姑你看,这块像不像小兔子?"他举起煤核的笑靥,比三年前初入东宫时还要明媚几分。我忽然悲从中来——他还不懂,这筐施舍的炭火,烧的是他曾经的东宫印玺。
炭盆腾起的青烟里,我替他缝补裂开的寝衣。金线早已用尽,只得拆了旧宫装的缠枝莲纹镶边。针尖刺破指尖时,血珠落在"沂王"的腰牌上,将那镀金的"沂"字染得猩红。朱见深突然凑过来吮我的手指,温软的舌尖卷走血珠:"深儿给姑姑止疼。"
谷雨夜的雨丝缠着槐香,在南宫的冰裂纹窗棂上织就细密的帘。铜龟钮烛台爆了个灯花,惊得朱见深手中的《论语》险些滑落。他往我怀里缩了缩,明黄寝衣的盘领蹭着我下巴,金线绣的龙须早已磨成淡青的痕。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童音卡在"父"字上,像被雨淋湿的雏鸟。我望着烛泪在青花瓷笔洗里凝成血珀,忽然瞥见二十四载后的帝王在奉天殿挥毫——朱砂笔尖悬在《罪己诏》上方,迟迟不肯落下。这幻象转瞬即逝,唯余怀中孩童温热的呼吸喷在书页上。
"姑姑的手好凉。"他突然抓住我执书的手往衣襟里塞,龙涎香的暖意裹住指尖。我触到他心口跳动的北斗七星痣,七颗朱砂红点竟与砚中残墨的裂纹暗合。翡翠镯在腕间轻颤,暗纹间渗出细密的血珠,沿着《千字文》的"辰宿列张"四字蜿蜒。
"这'辰'字是不是深儿的'深'?"他蘸着血珠在书页上描画,歪斜的笔画与"辰"字重叠。我望着墨迹里浮动的金箔碎屑——那是去年除夕他偷偷贴上的,说是要让字也穿上新衣。窗外惊雷乍响,烛火摇曳间,我竟见那血渍化作二十四载后的朱批"深"字,正落在废后诏书的末尾。
"姑姑看!"他忽然举起缠满丝线的食指,那是用我旧衣抽的金缕缠的。"像不像北斗星?"七圈金线在烛光里流转,最末一圈松垮地垂着,恰似史书中语焉不详的成化元年。我替他重新缠紧丝线时,发现他指甲缝里藏着干涸的朱砂——定是偷用了祭坛的辰砂。
更漏滴到戌时三刻,雨声中忽然混进寒鸦的嗤笑。朱见深攥着我腰间宫绦编结玩,玛瑙珠子在他掌心叮咚作响。"若是君不君..."他含混地重复着,突然将脸埋进我袖间的缠枝莲纹里,"深儿只要姑姑这个'臣'。"
我轻抚他散落的发丝,嗅到槐香混着药涩的气息。翡翠镯突然发烫,暗格里浮出"天顺八年"的朱砂刻痕,又被新渗的血珠晕开。他枕在我膝上酣睡时,指尖仍勾着那根金缕,烛光将我们的影子投在《千字文》上,恰似"天地玄黄"间生出的连理枝。
夜雨在琉璃瓦上敲出《广陵散》的调子,我望着他睫毛在眼下拓出的阴翳,忽然记起某位帝王陵寝中的金丝楠木枕——那上面也刻着相似的纹路。怀中小人儿翻了个身,寝衣滑落处露出脊背的鞭痕,新结的痂像北斗七星旁多出的辅星,在昏暗中闪着微光。
端阳的晨光还未透进冰裂纹窗棂,老太监王诚袖中揣着的艾香已漫过垂花门。他枯枝般的手指从靛蓝曳撒里掏出个布包,裹着的粽子还带着灶膛余温:"姑娘和殿下...应个景罢。"
朱见深盘腿坐在褪色的孔雀蓝地毡上,杏黄寝衣的广袖卷到手肘,露出竹节似的细腕。他拆开粽叶的模样庄重得像在解玉带,青绿的箬叶剥落时带起缕缕白雾,露出里头莹白的江米——米粒间镶着颗孤零零的蜜枣,像嵌在雪地里的红珊瑚。
"姑姑吃甜的。"他捏着蜜枣往我唇边送,指尖沾着江米的白霜。我摇头欲拒,他却突然踮脚攀上膝头,温软的掌心捂住我的嘴。蜜枣的甜腻在舌尖化开时,他睫毛上凝的晨露正巧坠在我手背,凉意激得翡翠镯轻颤。
"姑姑皱眉的样子像御膳房的张嬷嬷。"他咯咯笑着舔粽叶,粉舌卷走最后粒江米。阳光恰在此时穿透云层,将他发间别的艾草映得翠生生,恍惚又是三年前东宫端阳,尚服局送来的五毒荷包还悬在床帐。
院中忽有雀儿啁啾,朱见深赤着脚奔向窗边。褪色的盘长结窗幡拂过他额角,金线勾连处垂下几缕丝绦。"姑姑快看!"他指着那株枯死三年的桃树,枝桠间竟悬着五六颗干瘪的毛桃,在风里晃如铃铎。
我替他系上歪斜的五色缕时,发现他颈后新生的绒毛沾着江米粒。他忽然转身,将编到一半的长命缕缠上桃枝:"这样小桃就不会疼了。"彩线绕过溃烂的树皮,恰似给垂危的老树系上华胜。
午时的雷雨来得急,我们缩在庑廊下看雨帘击打青砖。朱见深把玩着桃核,突然塞进我掌心:"等深儿当了将军,给姑姑打副桃核铠甲。"他说话时呵出的气暖着桃核的沟壑,那纹路竟与翡翠镯内侧的"天顺"刻痕暗合。
雨歇时,残阳给毛桃镀上金边。朱见深踩着水洼够那枚最高的果子,杏黄袍角浸透成赭色。"接住!"他掷来的毛桃砸在胸口,酸腐气混着艾香漫开。我望着他鼻尖沾的泥点,忽然想起某年端阳的雄黄酒——记忆里的朱红御盏碎成光斑,唯余眼前人晶亮的眸子。
暮色里,他枕着我膝盖数檐角铁马。"一、二、三..."数到第七声时,翡翠镯突然发烫。暗格里浮出的"成化"二字尚未看清,已被他指尖的黏腻抹去——这孩子竟偷藏了粽米,正往我袖口里塞:"给姑姑留的晚饭。"
当更鼓惊飞栖鸦,我们发现桃核在青砖缝里生了根。朱见深用银匙掘来雨水浇灌,月光下,那抹颤巍巍的绿意爬上他沾灰的袍袖,像命运终于肯漏给我们的,一线温柔的天光。
小满的风裹着槐花香撞开南宫的冰裂纹窗棂时,我正在替朱见深缝补那件褪色的杏黄常服。金线用尽了,只得拆了旧宫装的翟鸟纹镶边替代。针尖刺破食指的刹那,垂花门外的铜铃突然狂响——尚宝监的蟒纹曳洒扫过石阶,新太子薨逝的消息裹在纸灰里飘了进来。
"皇长子酉时三刻薨了。"
传旨太监的皂靴碾碎朱见深刚采的雏菊,碾碎的汁液在青砖上洇出北斗七星的形状。我死死扣住怀中孩童的肩胛,指尖陷进他突起的蝴蝶骨——这具七岁的身躯比去年更单薄,像张被揉皱又展平的宣纸,托着天家的悲欢。
仁寿宫方向的青烟扭曲着升空,焚烧往生幡的焦苦味混着槐香,酿成诡异的甜腥。我数着丧钟的余韵,二十七声,恰是皇长子存世的月数。朱见深忽然仰头,凤眼里跃动的幽火让我心惊:"姑姑,他们在哭什么?"
翡翠镯在腕间突突跳动,"天顺八年"的刻痕渗出细密的血珠。这是穿越以来最剧烈的警示,我却记不起这个年号意味着什么。怀中人温热的呼吸喷在颈间,带着糖莲子的甜腻:"深儿想吃糖莲子。"
蜡纸上"东宫特供"的金字早已斑驳,最后那颗糖粒裹着层白霜,像极了那年护着他躲箭雨时,瓦檐坠落的雪粒子。
"姑姑的手在抖。"朱见深握住我生满冻疮的手指,往他心口贴。隔着粗麻中衣,能触到幼兽般急促的心跳。暮色漫过十二团龙纹窗纸,将我们的影子拓在斑驳宫墙上。
夜风卷着纸钱灰扑进窗棂,我望着梁间新筑的燕巢出神。孙太后今日差人送来的《三字经》里夹着半片金箔——这是英宗朝东宫用笺的残片。老太监王诚说慈宁宫的西府海棠开得正好,可南宫的桃树已枯死三载。
"姑姑看!"朱见深突然指着天际的荧惑星,"像不像糖莲子挂在了天上?"我望着那颗妖异的赤星,突然想起《天文志》记载:景泰三年五月,荧惑入太微。正是新太子薨,旧储危而复安的星象。
我哆嗦着手摸出贴身藏的糖块,油纸上的金字都磨花了,只剩个“东”字还能看清。小殿下眼睛一下子亮起来,像夜猫子见了鱼,张嘴含住糖就往我怀里拱。甜味还没化开呢,屋檐下挂的铜铃突然叮当乱响,吓得我手一抖——这铃铛挂了三年都没动过,今儿又没刮风。
低头看他鼓着腮帮傻笑,忽然想起那年冬天,他烧得浑身滚烫,我裹着破棉袄半夜去砸太医的门。那天瓦檐上结的冰柱子有二尺长,月光一照跟刀子似的悬在头顶,我跪在雪地里把嘴唇都咬出血,就怕怀里的小人儿挺不过去。
正愣神呢,手腕突然“咔”地一轻。翡翠镯子碎成好几段,最大的那块滚到小殿下脚边。月光透过窗格子漏进来,正照见碎片里刻的小字——成化二十三年春。我手指头直打颤,这日子我明明没听过,心口却跟压了块大石头似的。
外头老梅树突然“哗啦啦”响,我抬头一看,光秃秃的枝桠上竟冒出了花骨朵。冷风裹着花香往鼻子里钻,混着炭火盆的焦味,呛得人直想掉眼泪。怀里的小家伙睡得打小呼噜,明黄色睡衣上绣的莲花纹不知什么时候变了样,细细的金线悄悄爬出藤蔓,眼瞧着要缠成龙须。
更鼓声远远传来,惊飞一群黑压压的老鸹。小殿下在梦里突然抓紧我袖子,嘴里嘟囔着“姑姑别走”。我盯着窗外晃动的灯笼发愣,后脊梁窜起一股凉气,怀里却被他蹭得发烫,这冰火两重天的滋味,活像有人把我架在火上烤,底下还垫着块冰砖。
远处传来净鞭三响,惊起满树昏鸦。朱见深在梦呓中攥紧我衣袖,明黄常服上的缠枝莲纹正悄悄蔓向龙纹。我望着冰裂纹窗棂外摇曳的宫灯,忽然听见命运齿轮咬合的轰鸣——那盏灯上的"郕"字,不知何时在我的记忆中被换成模糊的"东宫"。
朱见深蜷在紫檀圈椅里,明黄蟒袍下摆拖在积灰的地面,金线绣的江崖海水纹蒙着层阴翳——这衣裳还是三日前尚服局送来的,袖口却短了半寸。他脚上的云纹皂靴沾满雪泥,金线绣的龙纹被磨得只剩几缕断丝,像被碾碎的龙鳞。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宣旨太监的唱喏刺破凝滞的空气,檐角铁马突然齐声震颤。我抬头望向捧着明黄卷轴的人影,那袭簇新的蟒纹曳撒在雪光里泛着冷硬的青,恰似把出鞘的刀。太监腰间蹀躞带的七方玉板随着步伐相撞,发出冰棱碎裂般的脆响,每一响都似在凌迟时光。
朱见深突然攥住我衣袖,孩童的指甲隔着布料掐进皮肉。他掌心北斗七星痣的位置渗出冷汗,在我袖口洇出七点深痕。我数着玉板撞击声,第七声脆响落定时,那句诛心的诏令终于砸下:"皇太子见深,废为沂王......"
怀中的小人儿猛然抽搐,甜白釉茶盏从膝头滚落。碎瓷溅起的刹那,我本能地扑过去捂住他的耳朵。温热的液体顺着指缝流淌,不知是茶汤还是血——二十四载后的史书不会记载,成化帝右耳垂有道月牙疤,正与今日碎瓷的裂痕吻合。
"殿下...沂王殿下,接旨吧。"
老太监王诚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砸在满地狼藉上。朱见深突然挣开我的怀抱,杏黄蟒袍掠过碎瓷扑向使者:"我要父皇!你们把父皇还来!"他哭喊着撕扯明黄卷轴,金箔龙纹在掌中碎成齑粉。我望见诏书背面未干的朱砂印,恍惚是英宗北狩那日,雪地上蜿蜒的血迹。
宣旨太监的护甲划过孩童手背,北斗七星痣瞬间被血污模糊。我疯了一般撞开那袭蟒袍,将朱见深裹进自己褪色的宫装。翟鸟纹补子擦过面颊,金线勾破眼角,血珠滴在他凌乱的发间:"伤及龙裔,你们有几个脑袋!"
"万姑娘醒醒吧。"那人靴尖挑起我下颌,露出腰间东厂牙牌,"如今龙椅上坐的,可不是瓦剌帐里那位。"怀中的颤抖突然止息,朱见深仰起惨白的小脸,竟学着大人模样冷笑:"深儿记住了,刘公公今日教诲。"
雪粒子噼里啪啦砸在琉璃瓦上,像撒了满天的碎玻璃碴子。我缩着脖子往西暖阁跑,怀里的小人儿冻得直打哆嗦,明黄色的小蟒袍早被雪水浸透了。刚跨过门槛,就看见屋里空了大半——原先十二扇描着星宿的紫檀屏风,如今只剩六扇歪歪斜斜立着,剩下的一半不知被哪个黑心的搬走了。
"姑姑,那个长角的龙..."朱见深忽然揪住我衣领,小手指着残缺的屏风。我扭头一看,原先画着角木蛟的地方断成三截,龙头滚在墙角,龙身子还挂在屏风架上。旁边那只火红狐狸(心月狐)更惨,眼珠子被抠出两个黑洞洞的窟窿,冷风从洞里灌进来,吹得人后脊梁发凉。
小家伙忽然往我脖子里钻,呼出的白气凝在睫毛上,结出细小的冰珠子。三岁孩子的手跟冰坨子似的,冷不丁从我袖袋里摸出块碎瓷片——这是去年他发高烧说胡话时,失手扎伤我胳膊的甜白瓷。我掰开他手指要抢,他却攥得死紧:"这是深儿的护身符!"
给他换衣裳时,我手直打颤。明黄蟒袍里子湿漉漉的,尿骚味混着龙涎香直冲鼻子。这孩子自从被废了太子位,三天两头尿裤子,太医说是惊惧过度。我拿帕子擦他冰凉的小腿,发现冻疮裂口渗出的血水把白绫袜黏在皮肉上,一扯就连皮带血撕下来。
"姑姑会不要深儿吗?"他突然抓住我正在系衣带的手,琉璃灯照得他眼里的水光一闪一闪。我瞥见妆台上裂成三瓣的菱花镜,里头映出两个我:一个穿着皱巴巴的宫装,头发乱得像草窝;另一个恍惚穿着实验室白大褂,手里攥着论文资料。我狠咬舌尖,血腥味让我清醒:"不走,姑姑陪你看南宫的花开花落。"
三更天的梆子声像催命符,怀里的小身子突然抽搐起来。冷汗把寝衣浸得透湿,一根根肋骨硌得我手心生疼。"父皇...雪地...找不着..."他闭着眼说胡话,小手在空中乱抓。我哼起走调的摇篮曲,翡翠镯子硌在他后颈上,借着月光我看见镯子内侧"天顺八年"四个红字像在渗血——这日子我明明没听过,却莫名觉得是悬在头顶的铡刀。
五更天送来的吃食简直不能看。发霉的馒头长着绿毛,朱见深却抓起来就往嘴里塞。我抢过来时被他一口咬住虎口,小乳牙生生扎进肉里。血珠子滴在乌木筷上,又顺着《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往下淌。他忽然松了口,抖着手舔我手背上的血:"深儿给姑姑呼呼,痛痛飞走..."
窗外巡夜侍卫的铁靴声震得窗纸哗哗响。我搂着他数腕上的伤疤:这道是去年偷炭被铁尺抽的,那道是前年挡热汤烫的。新伤叠旧伤,就像南宫墙上剥落的朱漆,一层层都是熬日子的印记。
惊蛰日,新帝的皇长子满月。南宫破天荒得了筐炭,却混着半数石砾。朱见深蹲在庑廊下挑拣,冻疮裂开的手背渗着血丝:"姑姑你看,这块像不像小兔子?"他举起煤核的笑靥,比三年前初入东宫时还要明媚几分。我忽然悲从中来——他还不懂,这筐施舍的炭火,烧的是他曾经的东宫印玺。
炭盆腾起的青烟里,我替他缝补裂开的寝衣。金线早已用尽,只得拆了旧宫装的缠枝莲纹镶边。针尖刺破指尖时,血珠落在"沂王"的腰牌上,将那镀金的"沂"字染得猩红。朱见深突然凑过来吮我的手指,温软的舌尖卷走血珠:"深儿给姑姑止疼。"
谷雨夜的雨丝缠着槐香,在南宫的冰裂纹窗棂上织就细密的帘。铜龟钮烛台爆了个灯花,惊得朱见深手中的《论语》险些滑落。他往我怀里缩了缩,明黄寝衣的盘领蹭着我下巴,金线绣的龙须早已磨成淡青的痕。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童音卡在"父"字上,像被雨淋湿的雏鸟。我望着烛泪在青花瓷笔洗里凝成血珀,忽然瞥见二十四载后的帝王在奉天殿挥毫——朱砂笔尖悬在《罪己诏》上方,迟迟不肯落下。这幻象转瞬即逝,唯余怀中孩童温热的呼吸喷在书页上。
"姑姑的手好凉。"他突然抓住我执书的手往衣襟里塞,龙涎香的暖意裹住指尖。我触到他心口跳动的北斗七星痣,七颗朱砂红点竟与砚中残墨的裂纹暗合。翡翠镯在腕间轻颤,暗纹间渗出细密的血珠,沿着《千字文》的"辰宿列张"四字蜿蜒。
"这'辰'字是不是深儿的'深'?"他蘸着血珠在书页上描画,歪斜的笔画与"辰"字重叠。我望着墨迹里浮动的金箔碎屑——那是去年除夕他偷偷贴上的,说是要让字也穿上新衣。窗外惊雷乍响,烛火摇曳间,我竟见那血渍化作二十四载后的朱批"深"字,正落在废后诏书的末尾。
"姑姑看!"他忽然举起缠满丝线的食指,那是用我旧衣抽的金缕缠的。"像不像北斗星?"七圈金线在烛光里流转,最末一圈松垮地垂着,恰似史书中语焉不详的成化元年。我替他重新缠紧丝线时,发现他指甲缝里藏着干涸的朱砂——定是偷用了祭坛的辰砂。
更漏滴到戌时三刻,雨声中忽然混进寒鸦的嗤笑。朱见深攥着我腰间宫绦编结玩,玛瑙珠子在他掌心叮咚作响。"若是君不君..."他含混地重复着,突然将脸埋进我袖间的缠枝莲纹里,"深儿只要姑姑这个'臣'。"
我轻抚他散落的发丝,嗅到槐香混着药涩的气息。翡翠镯突然发烫,暗格里浮出"天顺八年"的朱砂刻痕,又被新渗的血珠晕开。他枕在我膝上酣睡时,指尖仍勾着那根金缕,烛光将我们的影子投在《千字文》上,恰似"天地玄黄"间生出的连理枝。
夜雨在琉璃瓦上敲出《广陵散》的调子,我望着他睫毛在眼下拓出的阴翳,忽然记起某位帝王陵寝中的金丝楠木枕——那上面也刻着相似的纹路。怀中小人儿翻了个身,寝衣滑落处露出脊背的鞭痕,新结的痂像北斗七星旁多出的辅星,在昏暗中闪着微光。
端阳的晨光还未透进冰裂纹窗棂,老太监王诚袖中揣着的艾香已漫过垂花门。他枯枝般的手指从靛蓝曳撒里掏出个布包,裹着的粽子还带着灶膛余温:"姑娘和殿下...应个景罢。"
朱见深盘腿坐在褪色的孔雀蓝地毡上,杏黄寝衣的广袖卷到手肘,露出竹节似的细腕。他拆开粽叶的模样庄重得像在解玉带,青绿的箬叶剥落时带起缕缕白雾,露出里头莹白的江米——米粒间镶着颗孤零零的蜜枣,像嵌在雪地里的红珊瑚。
"姑姑吃甜的。"他捏着蜜枣往我唇边送,指尖沾着江米的白霜。我摇头欲拒,他却突然踮脚攀上膝头,温软的掌心捂住我的嘴。蜜枣的甜腻在舌尖化开时,他睫毛上凝的晨露正巧坠在我手背,凉意激得翡翠镯轻颤。
"姑姑皱眉的样子像御膳房的张嬷嬷。"他咯咯笑着舔粽叶,粉舌卷走最后粒江米。阳光恰在此时穿透云层,将他发间别的艾草映得翠生生,恍惚又是三年前东宫端阳,尚服局送来的五毒荷包还悬在床帐。
院中忽有雀儿啁啾,朱见深赤着脚奔向窗边。褪色的盘长结窗幡拂过他额角,金线勾连处垂下几缕丝绦。"姑姑快看!"他指着那株枯死三年的桃树,枝桠间竟悬着五六颗干瘪的毛桃,在风里晃如铃铎。
我替他系上歪斜的五色缕时,发现他颈后新生的绒毛沾着江米粒。他忽然转身,将编到一半的长命缕缠上桃枝:"这样小桃就不会疼了。"彩线绕过溃烂的树皮,恰似给垂危的老树系上华胜。
午时的雷雨来得急,我们缩在庑廊下看雨帘击打青砖。朱见深把玩着桃核,突然塞进我掌心:"等深儿当了将军,给姑姑打副桃核铠甲。"他说话时呵出的气暖着桃核的沟壑,那纹路竟与翡翠镯内侧的"天顺"刻痕暗合。
雨歇时,残阳给毛桃镀上金边。朱见深踩着水洼够那枚最高的果子,杏黄袍角浸透成赭色。"接住!"他掷来的毛桃砸在胸口,酸腐气混着艾香漫开。我望着他鼻尖沾的泥点,忽然想起某年端阳的雄黄酒——记忆里的朱红御盏碎成光斑,唯余眼前人晶亮的眸子。
暮色里,他枕着我膝盖数檐角铁马。"一、二、三..."数到第七声时,翡翠镯突然发烫。暗格里浮出的"成化"二字尚未看清,已被他指尖的黏腻抹去——这孩子竟偷藏了粽米,正往我袖口里塞:"给姑姑留的晚饭。"
当更鼓惊飞栖鸦,我们发现桃核在青砖缝里生了根。朱见深用银匙掘来雨水浇灌,月光下,那抹颤巍巍的绿意爬上他沾灰的袍袖,像命运终于肯漏给我们的,一线温柔的天光。
小满的风裹着槐花香撞开南宫的冰裂纹窗棂时,我正在替朱见深缝补那件褪色的杏黄常服。金线用尽了,只得拆了旧宫装的翟鸟纹镶边替代。针尖刺破食指的刹那,垂花门外的铜铃突然狂响——尚宝监的蟒纹曳洒扫过石阶,新太子薨逝的消息裹在纸灰里飘了进来。
"皇长子酉时三刻薨了。"
传旨太监的皂靴碾碎朱见深刚采的雏菊,碾碎的汁液在青砖上洇出北斗七星的形状。我死死扣住怀中孩童的肩胛,指尖陷进他突起的蝴蝶骨——这具七岁的身躯比去年更单薄,像张被揉皱又展平的宣纸,托着天家的悲欢。
仁寿宫方向的青烟扭曲着升空,焚烧往生幡的焦苦味混着槐香,酿成诡异的甜腥。我数着丧钟的余韵,二十七声,恰是皇长子存世的月数。朱见深忽然仰头,凤眼里跃动的幽火让我心惊:"姑姑,他们在哭什么?"
翡翠镯在腕间突突跳动,"天顺八年"的刻痕渗出细密的血珠。这是穿越以来最剧烈的警示,我却记不起这个年号意味着什么。怀中人温热的呼吸喷在颈间,带着糖莲子的甜腻:"深儿想吃糖莲子。"
蜡纸上"东宫特供"的金字早已斑驳,最后那颗糖粒裹着层白霜,像极了那年护着他躲箭雨时,瓦檐坠落的雪粒子。
"姑姑的手在抖。"朱见深握住我生满冻疮的手指,往他心口贴。隔着粗麻中衣,能触到幼兽般急促的心跳。暮色漫过十二团龙纹窗纸,将我们的影子拓在斑驳宫墙上。
夜风卷着纸钱灰扑进窗棂,我望着梁间新筑的燕巢出神。孙太后今日差人送来的《三字经》里夹着半片金箔——这是英宗朝东宫用笺的残片。老太监王诚说慈宁宫的西府海棠开得正好,可南宫的桃树已枯死三载。
"姑姑看!"朱见深突然指着天际的荧惑星,"像不像糖莲子挂在了天上?"我望着那颗妖异的赤星,突然想起《天文志》记载:景泰三年五月,荧惑入太微。正是新太子薨,旧储危而复安的星象。
我哆嗦着手摸出贴身藏的糖块,油纸上的金字都磨花了,只剩个“东”字还能看清。小殿下眼睛一下子亮起来,像夜猫子见了鱼,张嘴含住糖就往我怀里拱。甜味还没化开呢,屋檐下挂的铜铃突然叮当乱响,吓得我手一抖——这铃铛挂了三年都没动过,今儿又没刮风。
低头看他鼓着腮帮傻笑,忽然想起那年冬天,他烧得浑身滚烫,我裹着破棉袄半夜去砸太医的门。那天瓦檐上结的冰柱子有二尺长,月光一照跟刀子似的悬在头顶,我跪在雪地里把嘴唇都咬出血,就怕怀里的小人儿挺不过去。
正愣神呢,手腕突然“咔”地一轻。翡翠镯子碎成好几段,最大的那块滚到小殿下脚边。月光透过窗格子漏进来,正照见碎片里刻的小字——成化二十三年春。我手指头直打颤,这日子我明明没听过,心口却跟压了块大石头似的。
外头老梅树突然“哗啦啦”响,我抬头一看,光秃秃的枝桠上竟冒出了花骨朵。冷风裹着花香往鼻子里钻,混着炭火盆的焦味,呛得人直想掉眼泪。怀里的小家伙睡得打小呼噜,明黄色睡衣上绣的莲花纹不知什么时候变了样,细细的金线悄悄爬出藤蔓,眼瞧着要缠成龙须。
更鼓声远远传来,惊飞一群黑压压的老鸹。小殿下在梦里突然抓紧我袖子,嘴里嘟囔着“姑姑别走”。我盯着窗外晃动的灯笼发愣,后脊梁窜起一股凉气,怀里却被他蹭得发烫,这冰火两重天的滋味,活像有人把我架在火上烤,底下还垫着块冰砖。
远处传来净鞭三响,惊起满树昏鸦。朱见深在梦呓中攥紧我衣袖,明黄常服上的缠枝莲纹正悄悄蔓向龙纹。我望着冰裂纹窗棂外摇曳的宫灯,忽然听见命运齿轮咬合的轰鸣——那盏灯上的"郕"字,不知何时在我的记忆中被换成模糊的"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