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君笙做神仙的时候,千百年都难做一次梦。

    她做齐绯的第一天,就梦了。

    梦里起初一片混沌。雾起云涌,星辉如雨。她以为是自己观天象,正在破译命数,可渐渐地,那雨并非星辉,而是凡尘记忆的碎屑,被长风一一洒落。她立于梦境中央,如浮舟于海,天地无边,脚下万象奔流,皆是她寄身之人残留的执念与魂魄碎影。

    她梦见了齐绯。

    梦里,梧桐叶落,飞鸟惊寒。那年入秋格外早,昭阳殿前的青石板冻得发凉,一阵风过,便卷起裙裾与金叶。

    小小的齐绯不过六岁,穿着太后钦赐的织金衣,站在内监怀中,像件被打磨得没有一丝瑕疵的玉器,盛在朱漆金托盘上,一步步被捧进这宫墙深处。

    她原是有点脾气的,哭起来能把南疆和北疆的王府吵得天翻地覆,也会拉着父王的披风撒娇,跟着王兄骑马踏雪,踩碎满天云霞。

    可自从进了这宫,她就不哭了。也不闹了。连眼泪都学会在眼眶里打转,却不落下来。

    梦中,她跪在姑姑膝下,眼睫低垂,仿佛从头到脚被悄无声息地剐了一刀——

    她心口剜空了,被灌进冷水,再封上伤口,自此无声无息。

    她学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学会在太后面前如何一言不差地回话,如何含笑不露齿,如何在帝王的柔情与父亲的忠言之间左右逢源、不动声色。

    梦中的她,在华灯初上的廊前独自倚栏。

    月色银凉,她常常回望来时的路,可那马蹄如飞、风雪中策马而行的少女,早已被封进这宫墙之中。

    她一次次地问自己——

    “我是谁?”

    姑姑说:“你是齐家押在后宫的筹码,是我身边的质子,是君王案上的棋子。”

    父亲说:“你是我齐家的荣耀,是我此生唯一的希望。”

    陛下说:“你是朕的救命恩人,是朕这一生唯一想护着的人。”

    可从来没有人问过她:

    她想不想?

    她不想当公主。

    ?不想做一枚活着的棋子。

    ?不想夜夜守着空殿,冷香扑鼻。?更不想成为换取一场天平倾斜的筹码。

    她只想——

    回家。

    梦醒之时,君笙在齐绯的身体里睁开眼,天光未亮,指腹触及面颊,竟沾了点潮意,像是那梦里六岁的少女,仍旧伏在栏边低低抽噎,未肯散去。

    她轻轻叹息:“这大司命……啧,编剧水平不错。”

    语气轻慢讥诮,却藏不住眼底一丝动容。

    她摸出藏在袖中的命簿残页,手指摊开那一折“齐绯”的命格,指尖在那命线处一滞。

    命数断于三月前,魂灯却尚且未灭,微弱如豆,却倔强不熄。

    君笙盯了许久,叹息了一声:

    “可惜了。”

    门外传来脚步声,宫女的声音隔着帘幔传进来:“公主,太后娘娘召您过去。”

    她应了一声,语调平稳,温润之中却多了一缕沉静冷意,不似从前那般软糯轻柔。

    她起身,推开寝殿,夜风自殿门缝隙钻进来,拂过她鬓边发丝。

    灯火轻颤,廊檐金砖倒映月光。她披着夜色,一步一步,踏过白玉台阶,像一笔墨色,缓缓洇进这寂寥冷宫。

    她知道,这一召,太后并非出于亲情。

    君笙醒来的这段时间,容昭寸步不离。太后要见她,只能趁今朝天子上朝、无人守侧之机。

    她的“死而复生”,显然已经惊动了这位端坐凤位多年的女人。

    她抬手,在帷幔低垂的门前盈盈一拜:“绯儿叩见太后。”

    “进来吧。”殿中那道声音温柔得滴水,语调缓缓,却仿佛藏着三分雨意七分风。

    她步入殿内,香烟缭绕,太后端坐在檀木座榻之上,手中茶盏未放,目光却落在她身上,细细打量。

    青色素裙,鬓发松束,气质冷静温和,不似从前那个一进门便笑眼盈盈的小姑娘。

    太后静了一瞬,笑意却如旧:“绯儿,凑近些来。”

    “是。”

    君笙不卑不亢的上前,走到阶下,立住,她垂着眸子,可是脊背却挺得很直,让齐太后不由得想起今早小宫女私下里议论的借尸还魂。

    “绯儿的身体恢复的如何呢?”

    君笙眸中水光流转,直到她问的不是身体,于是,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迟疑与困惑,低低应道:“似是梦多了些,时常辨不清过去与现在。”

    “噢?”太后目光微眯,似笑非笑,“那可曾梦见什么?”

    她顿了一瞬,像是犹豫,又像是斟酌,随后轻声答道:“梦见六岁入宫那年,娘娘亲手为臣女披了披风……还梦见,陛下在雪地里捡回一只冻伤的小猫,说要养在昭阳殿里。”

    太后垂眸抚着膝上锦袍的花纹,似乎在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光。

    脸上转而扬起安慰的笑容:“你们两个打小关系就好,只是哀家要提点一句,你们两个终究是兄妹的名份。皇帝再怎么胡闹,你也不能由着他胡来。”

    凤仪殿灯火微颤,太后背后的金凤浮雕在火光中熠熠生辉,仿佛张开了金色的翅膀,而那羽翼之下,宫墙森森、冷风不止。

    君笙站在那铺了鸢尾锦纹的殿上,身姿笔挺,目如寒星。

    “是。”

    “按照这个时辰,皇帝应该下朝了。”太后假笑,“记住哀家叮嘱你的事情,皇后的人选礼部已经选好人选了,你既然是个公主,享受封地和荣华,就要做自己本分应该做的事情。”

    她的耳提面命让君笙有些听的瞌睡,还好上千年的修行让她早就学会了表面清醒时机打盹的实用技巧。

    下一瞬,屋外便传来——

    “皇上驾到!”

    尖利的通传声打破了殿内的沉静,太后眉心微蹙,手中茶盏顿了一顿,还未来得及说话,殿门已被人从外猛地推开。

    君笙被吓的倒是直接抖了三抖,原本下棋的元神直接撞进躯壳里面,齐绯的瘦弱身板直接往后倒去。

    一袭明黄的龙袍如风中猎猎而起,少年帝王容昭大步走入凤仪殿中,随着边搂住将要跌倒的她。

    他眸中一片急躁与阴翳未散,衣角尚带着朝堂寒气,眉眼却仿佛落满霜雪。

    “母后,绯儿既已醒转,身子尚未完全康复,您怎可在天未全亮时召她前来?”声音清冷,却并非完全无礼,更多是克制之下的恼意。

    太后神色不变,缓缓放下茶盏:“你堂堂天子,竟如此不分礼数?哀家关心齐家的孩子,有何不可?”

    容昭冷笑一声,却不理太后的言辞,也不松开她,继而伸手牵起她的腕:“你不舒服怎不说?”

    那语气之软,倒仿佛凤仪殿中唯有他们二人,旁人不过尘灰。

    君笙微微一愣,眼尾一挑,察觉到太后视线一沉,袖中指腹悄悄一转,便垂眸退了一步,站直了身体,抽出手,姿态婉转温顺:

    “臣女无碍,是自己夜里睡得不安稳,醒得早了些。”

    太后顺着她的台阶说道:“

    君笙再一次向太后行了礼,便在宫人引领下走出凤仪殿。

    冬日的晨风夹着雪意扑面而来,吹得她衣袂微颤。她一言不发地走在回紫宸殿的回廊上,廊下灯火早已熄尽,残留着昨夜的焚香味。

    身后脚步声极轻,却始终紧随。是容昭。

    少年帝王亦步亦趋的跟随在少女身后,未发一言,亦未催促,就那么一步步跟着她,像是怕一出声,她便会从他眼前消失。

    直到两人步入紫宸殿,殿门阖上,隔绝了宫墙之外的一切动静。

    殿内一片沉默。君笙回身,看着他。

    他一如既往地穿着未解的朝服,发冠微乱,神情里还带着未散尽的怒意与紧张,就如她记忆里那个披雪而来的少年,站在宫墙之下,不顾一切地唤她的名字。

    君笙默默的煮茶,就如日常两人那样,把茶水献在桌子上。

    容昭喉结微动,似乎还想说什么,却被君笙轻声打断。

    “陛下,”她唤他,语气却比往日多了一分冷静清澈,“臣女听闻礼部已为您遴选皇后之人,皆是才德兼备之选。”

    他面色一僵,眉目间冷意霎时凝结,“朕说过,朕的皇后,只能是你。”

    君笙缓缓垂眸,轻轻摇头:“陛下,容昭哥哥,皇后是母仪天下,是要承继大统、镇稳朝纲的人。臣女既为公主,受国恩封土,本就该尽自己本分。”

    她顿了一下,眼尾泛起一丝似真似假的温柔,“更何况,礼部所拟几位候选,命格不凡,若能与您结亲,必为帝星添光。”

    容昭死死盯着她,那张清俊少年脸上阴翳翻滚,眼中竟带了点被背叛的失措,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你……不愿嫁我?”

    “臣女不敢。”她语气平静如水,却像把无声利刃,将少年帝王心口那点热血生生割裂。

    紫宸殿内炉火渐旺,香气缥缈,仿若误入春梦之境。

    君笙立在光影交错之中,仿佛与那金砖玉壁格格不入。她眸色淡淡,却定定看着眼前少年帝王。

    容昭却一步一步朝她逼近,声线隐忍却压着火:“你知不知道,朕为了你……冒了多大的险?”

    “你死那日,朝堂上多少人弹劾,多少人唾骂,朕全挡了下来。如今你睁开眼第一件事,不是安我心,而是劝我娶别人?”

    “你口口声声叫朕‘容昭哥哥’,可你半分也不念旧情。”

    他声音一顿,眸色骤沉,忽地低声问道:“是太后的意思吗?是她逼你说这些话的?”

    君笙抬眸望他,眼中一丝诧异转瞬即逝,旋即摇头:“不是旁人,是我自己。”

    容昭盯着她,声音愈发低哑:“那你——你喜不喜欢我?”

    那一刻,殿内静得仿佛连香灰落地都清晰可闻。

    君笙梗住了,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得知的齐绯的记忆里面,只有对眼前人的惧怕和敬畏,可是——

    她的答案,容昭明白了。

    “……为什么。”

    他眼底的神色一寸寸崩塌,那种被剥夺的错愕与茫然,如同被利刃割开了执念最深处的柔软,“绯绯……”

    君笙眸色轻颤,却没有开口否认,也没有承认,只是低头,手中那只玉白的茶盏静静放在案几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叩响。

    君笙抬眸看他,忽然眸色一凝。

    他眼中有怒,有怨,有藏不住的渴望与哀求,像在死水中挣扎的星火,偏执又真切。她却在这一刻,感知到了更深层的涌动——

    紫微星剧烈颤动,魂海之上命格线骤然扭曲,原本沉稳的光束开始崩解、裂散,像是一座濒临坍塌的神殿,在暗夜中无声倾覆。

    她原以为自己是那异象的引火线,殊不知——

    齐绯原本就是。

    紫微星震动的源头,从来不是外力扰动,而是——这颗星自身的混乱与崩塌。

    君笙呼吸微滞。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个少年帝王,他的疯癫,他的执念,他的无常、冷血与柔情,全都不是意外的偏斜,而是命中注定的轨迹。

    他本就是一座行走于边缘的孤城,偏执、荒芜,却又承载着万民的希望与命数。

    而她所见之“未来”,根本不是因果,而是……劫数的最初。

    她心口微微一紧,指尖发凉,却仍强自按下魂海翻涌,声音温婉如旧:

    “陛下,您乃真龙天子,臣女……不配。”

    她本想后退半步,谁知少年却猛地伸手,将她从榻前揪起,力道急切得几近粗暴。

    “你只说,”他逼她抬头,眼中几欲泛红,几乎是咬着牙一字一顿,“你——爱不爱朕。”

    四目相对,殿中寂静无声,连那风铃声都仿佛被时间拽住了尾音。

    君笙望着他,望着他因为执念而近乎疯癫的眼神,眸光微微动了动。

    良久,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像是终于卸下了某种沉重的盔甲,低声吐出一个字:

    “……爱。”

    神爱世人,这句话原本,也没错。

    “臣女爱陛下,是兄妹之爱,并无其他。”

    她说得很轻,却像一道天雷劈入夜海。

    她的声音落下的瞬间,命格线停止了扭曲,星海忽然一静。

    紫微星于遥遥天穹之上倏然安定,那颗乱动已久的星辰似被某种不言而喻的情感所抚平,重新回归轨道,恢复璀璨神光。

    君笙一瞬间怔住。

    她错愕地看向容昭,似乎还没来得及从命格的异象中抽离。

    下一刻,少年便将她紧紧抱进怀中,力道几乎要将她揉进骨血里。

    他的心跳急促如战鼓,声音却近乎温柔地哽住了:

    “……绯绯。”

    那一刻,他像是从一场漫长噩梦中终于回到了人世。而她,却忽然心生出一丝微妙的不安。

    若神说“爱”便能救一个人的命数,那神,也终究只是人间最沉重的审判者。

章节目录

贺圣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东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礼并收藏贺圣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