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细雨绵绵。
面色惨白的女子发指眦裂地侧身坐在床榻上,嶙峋指节堪堪指向床榻一侧跪着的少女,几缕碎发随着她的动作凌乱地遮挡于额前。茶盏忽而从床榻处掷出,在少女身侧碎成零星,滚烫茶水溅上手背一阵刺痛,少女却似浑然未觉般敛声跪着。
“我恨不得……从未生过你!”
久病之中女子嘶哑的声音里带了几分怒意,闻言少女怔愣片刻微微抬眸,带着疑惑不解的眼神对上榻上女子的目光。
您究竟为何如此对我?
少女嘴唇微动,最终也未曾开口。
又一次噩梦惊醒,冉景姝额头渗出涔涔细汗,有惊堂风掠过,床前烛火摇曳明灭不定。冉景姝坐起身来,嗓音带了几分喑哑开口唤道:“青攸?”
未曾得到答复,冉景姝掀开被褥翻身下床朝堂外看去,只见外室窗扇大敞,她快走几步试图合上窗叶,却见床头惊烛忽而熄灭,屋室内刹那间浸入漆黑。
见此景冉景姝止住动作,双手指节紧紧交握,长呼一口气,再开口时带了些颤音:“青攸!”
侍女青攸的声音隐隐绰绰传来,她披了件外衫手执脂烛,提起裙摆匆匆向冉景姝的房间跑来,掌风推开冉景姝房门:“小君,出了何事?”
脂烛燃起莹莹微光,青攸一进门只见少女散发静立于窗前,唇色苍白,眼神带了几分惊惧,连修长白净的手指也绞得死紧。青攸自幼被贱卖至司马府,一路坎坷之人最能察言观色,猜出冉景姝大概是有些怕黑。青攸疾步行至烛火旁,袖中掏出火折子将房中烛火一一点燃,这才温声上前对这位刚入府的少女开口道:“小君莫怕,只是今夜风疾将油灯吹熄了。”
说罢便将手臂伸出,想要冉景姝搭着她的手腕回床边休息。
惊魂未定的冉景姝见状顺势握上了青攸的手指,侍女温热的手掌传来阵阵热意,冉景姝缓过神来,缄默地跟在她身后,眸光流转间又变得恹恹无神。
“多谢。”冉景姝躺在床上,看着一侧正在为她整理床纱的青攸,温声开口道。
青攸本是司马府主母身侧的贴身侍女,得主母指派看顾冉景姝。又知这司马府长女虽身份尊贵却未得几日好时光,自幼便随生母三夫人去平京偏宅养病,月前三夫人殁了,这才将这不过二八之年的少女接回司马府。因此冉景姝虽有司马府长女之名,在这偌大的府中连个亲近之人都不曾有。
二人相处已有几日,这女公子虽寡言少语,待人却是真诚敦厚的。思及此处,青攸心头不免怜惜,她倾身为冉景姝掖了掖被角温声宽慰:“小君莫要忧惧,奴已将房中油灯悉数燃起。奴这便在外间卧榻侯着,待您睡了奴再离开。”
“好。”
冉景姝闻言温顺地阖上眸子。
听着青攸脚步声渐远,冉景姝缓缓睁开双眼,怔怔目光望向手背,烛火映衬下那用来弹琴读书的手白皙洁净,并无半分伤痕。可手背那滚烫的触感又如此真实,真切到她无法忽视心头涌起的无措。
冉景姝已经回到司马府半月有余,冉府主母将后院的倚竹园分给她。银钱珍器、珠宝玉石更是送了不少,又为她指派了四五个仆从侍女,其中就包括常年跟在主母身边的侍女青攸,冉景姝不是不明白,主母这是在向她示好。
而这示好的目的,她大抵也能猜到几分。她的生母胥漪曾任诸侯国巫祝,占卜预言无一出错。有传言道胥巫祝曾著青冢歌一书,其中记载了国朝此后百余年的天灾人祸大小动乱。主母想来是觉得母亲已逝,这青冢歌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冉景姝手中。但只有冉景姝知道,母亲素来不喜她,何谈传书于她这种绝无可能的事情呢?
夜色渐深,窗外淅淅沥沥传来雨声,冉景姝翻了个身,试图挪开薄枕睡得安稳些,岂料手指却在枕下触到了不该于床榻之上出现的东西。
似乎是一封信。
冉景姝收回指尖,心头微动。再次翻身平躺,暗自思量着这封信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她枕下的,她睡前绝没有这样一封信。青攸那时替她掖了被角,会是她吗?还是说……方才在室内陷入一片漆黑后,有人悄无声息地来过她的房间,甚至毫无忌惮地当着她的面将薄信放在她的枕下。
房门被人轻轻扣上的声响传来,似乎是青攸离开了。
冉景姝连忙翻身坐了起来,她抽出枕下那封信,信笺带着雾蒙蒙的潮意,信封上的字迹让她有片刻恍神,只是力透纸背的五个字。
「吾女景姝收」
冉景姝翻来覆去久久望着那五个字。她自幼由母亲教养长大,母亲虽不喜她,但琴棋书画皆是自母亲处习来,绝无可能认错,那就是母亲的字迹。
冉景姝已经不再思量这封信是如何来到她身边的,只是内心探求想要看看母亲到底给她留了什么。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件,封口处被她草草撕开。信封之中只一张单薄信纸,铺陈开来并无太多字迹。写着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就像母亲这个人给她的感觉一样,淡漠疏离。
「诛敌无方,灭己求存。」
景姝久久望着那八个字,反复在嘴边过了好几遍,直到最后嘴唇微颤,热泪夺眶而下。
“我恨不得……从未生过你。”
“灭己求存。”
拆信前冉景姝只当这是母亲绝笔遗书,以为她会向自己解释这么多年对她的冷淡疏离不过是性格使然,母亲只是嘴硬心软罢了
那时与母亲的最后一面,她垂眸一言不发,母亲茶盏的滚烫热意溅上手背,她不明白,为何素来淡漠的母亲会突然如此对待她?
此刻却明白了,母亲或许并不爱她,甚至恨自己,冉景姝想。“诛敌无方”何为敌?谁是敌?与她相处日久却在临死之际对她恶语相向,滔天的恨意翻涌而上,母亲应当是对自己恨之入骨,所以才会在离世之前对她说那样的话,恨不得从未生过她。
她不理解这恨意从何而来,却再也无从知晓原因。
向来擅长压抑忍耐的冉景姝,此刻却再也无法忍受心头传来丝丝痛意,禁不住泪流满面。
零落雨声渐歇,屋中人长夜无眠。
雾霭晨光渐起,房门被人轻轻叩响。
“小君可醒了?今日有客来访,午后邀公子们一同出游赴宴,主母请小君同往,还望小君穿得正式些。”
“知道了。”冉景姝坐在床侧,轻声回话,闻言侍女脚步声渐远。
不多时,青攸前来欲为冉景姝施妆,却见冉景姝已然衣着齐整地做好了准备,她向青攸开口道:“方才已有人来过了。”
冉景姝穿了件正青云雷纹交领右衽短衣,下身着玄色及地长裙,以法翠丝绸做束带,腰间配单组玉璜玉璧为禁步。垂鬟以玉饰固定,额前一抹花钿与她略显张扬的容貌相得益彰。
“诺,小君。”青攸跟在冉景姝身后,暗自在心中感叹,女公子虽未在京城长大,却仍有一番清雅气质。
与京中世家同游,无疑宴乐二字。此次出行最关键的是赴王姬晋恣之宴。
画舫游船,是王姬晋恣为常居赵国近日才返燕的公子夏置办的迎客夜宴。
“公子夏名晋夏,字长嬴。王姬之子,十三岁为两国之好赴赵国定居,如今已然七年有余。赵国国君薨逝,新君亲自将公子夏送回燕方国,今日才到。”青攸压低声音附耳为冉景姝介绍着今日要赶赴的宴席。
主母冉棠走在冉景姝身前,转身看向冉景姝的神色里带了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来客一一落座,王姬举酒众人相贺,王姬府中名士舞剑助兴,觥筹交错间依稀人影错落。
冉景姝看着面前的景象,不由觉得王姬人如其名,随心所欲,嚣张至极。她的视线从王姬晋恣身上挪开后,便瞥到了王姬身侧坐着的少年人。
剑眉星目,肤色胜雪的少年着月白丝绣长衫,发丝被碧玉簪高高束起。嘴角上扬,眉目之间却带着若有若无的疏离,食指拇指紧握酒樽,而小指却在桌边一下又一下轻点着,似乎是在等待什么。
那疏离感让她不自觉想起了亡母,总是淡漠的,毫不在意的,游离在人群之外的。
察觉到打量的目光,晋夏转过视线,只见座下一姿容卓绝的少女将将望着他。像是没意识到他会突然转头,四目相接间少女先是怔了一瞬,随后向他弯唇笑笑,举起手边酒樽遥遥敬他,随后仰头饮尽。
晋夏觉得有些意思,也抬起酒樽与她隔空对敬,浅抿一口便又将酒樽搁置一旁。
冉景姝没想过晋夏会突然转头,尴尬窘迫有之,做贼心虚有之,然而莫名雀跃亦有之,他向她抿唇浅笑,而母亲从不会对她笑。他像她,却与她不同。
小插曲过去,画舫之上逐渐寂静,王姬忽而扬声开口:“长嬴,你今年该是弱冠之年了?”
“回母亲话,待到腊月便是了。”
“那也该迎娶君夫人了。”王姬晋恣将手中酒樽置于桌面,“在场皆是镐京贵女,吾儿喜欢哪个?”
虽说君臣之道为先,但此话一出还是引来座下阵阵不满,没有人愿意被人当货物般拣选。
晋夏笑笑:“长嬴璞玉而已,母亲还是如此爱开玩笑。”
此话一出,让在场众人的脸色微微好转了些,晋恣扫他一眼,未置一词。
“素闻冉司马府中长女容貌出尘,才华卓然,今日一见,此话果真不假。”晋恣将视线投向冉景姝。
冉景姝心下了然,怪不得今日会让她如此大费周章地装扮,原来是要将她当成礼物送给旁人了。
“王姬谬赞。”冉景姝起身躬身。
“本宫从不说假话。”晋恣转了转手中杯盏,“可曾议亲?”
“回王姬话,未曾议亲。”
“冉夫人,您这女儿可真是温顺。”
宴席匆匆结束,这婚事虽未正式提出,但今日一遭却也算是定下了。冉景姝并没有太多想法。在这世上宗室女有几个能像王姬晋恣般随心所欲地地活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才是她们的常态。主母对她也不可谓不上心,遑论目的如何,至少她衣食住行都被安排得妥帖。
她已经活得比这世间大多数女子好得多了,不该再得寸进尺,冉景姝如此宽慰自己。只是心头依旧有无法理解之事化成愁结,千丝万缕地笼住她的心。
“小君,您怎么了?”铜镜之前,青攸为冉景姝拆发。
“无事。”
青攸用玉梳将冉景姝那一头长发梳得齐整,轻叹一口气,“小君如此姿容地位,就算是做诸侯夫人也不为过,遑论一个小小君夫人,小君悲切也是应该的。”
“毕竟,公子夏虽生得无双容貌,却是个有疾之人。”
面色惨白的女子发指眦裂地侧身坐在床榻上,嶙峋指节堪堪指向床榻一侧跪着的少女,几缕碎发随着她的动作凌乱地遮挡于额前。茶盏忽而从床榻处掷出,在少女身侧碎成零星,滚烫茶水溅上手背一阵刺痛,少女却似浑然未觉般敛声跪着。
“我恨不得……从未生过你!”
久病之中女子嘶哑的声音里带了几分怒意,闻言少女怔愣片刻微微抬眸,带着疑惑不解的眼神对上榻上女子的目光。
您究竟为何如此对我?
少女嘴唇微动,最终也未曾开口。
又一次噩梦惊醒,冉景姝额头渗出涔涔细汗,有惊堂风掠过,床前烛火摇曳明灭不定。冉景姝坐起身来,嗓音带了几分喑哑开口唤道:“青攸?”
未曾得到答复,冉景姝掀开被褥翻身下床朝堂外看去,只见外室窗扇大敞,她快走几步试图合上窗叶,却见床头惊烛忽而熄灭,屋室内刹那间浸入漆黑。
见此景冉景姝止住动作,双手指节紧紧交握,长呼一口气,再开口时带了些颤音:“青攸!”
侍女青攸的声音隐隐绰绰传来,她披了件外衫手执脂烛,提起裙摆匆匆向冉景姝的房间跑来,掌风推开冉景姝房门:“小君,出了何事?”
脂烛燃起莹莹微光,青攸一进门只见少女散发静立于窗前,唇色苍白,眼神带了几分惊惧,连修长白净的手指也绞得死紧。青攸自幼被贱卖至司马府,一路坎坷之人最能察言观色,猜出冉景姝大概是有些怕黑。青攸疾步行至烛火旁,袖中掏出火折子将房中烛火一一点燃,这才温声上前对这位刚入府的少女开口道:“小君莫怕,只是今夜风疾将油灯吹熄了。”
说罢便将手臂伸出,想要冉景姝搭着她的手腕回床边休息。
惊魂未定的冉景姝见状顺势握上了青攸的手指,侍女温热的手掌传来阵阵热意,冉景姝缓过神来,缄默地跟在她身后,眸光流转间又变得恹恹无神。
“多谢。”冉景姝躺在床上,看着一侧正在为她整理床纱的青攸,温声开口道。
青攸本是司马府主母身侧的贴身侍女,得主母指派看顾冉景姝。又知这司马府长女虽身份尊贵却未得几日好时光,自幼便随生母三夫人去平京偏宅养病,月前三夫人殁了,这才将这不过二八之年的少女接回司马府。因此冉景姝虽有司马府长女之名,在这偌大的府中连个亲近之人都不曾有。
二人相处已有几日,这女公子虽寡言少语,待人却是真诚敦厚的。思及此处,青攸心头不免怜惜,她倾身为冉景姝掖了掖被角温声宽慰:“小君莫要忧惧,奴已将房中油灯悉数燃起。奴这便在外间卧榻侯着,待您睡了奴再离开。”
“好。”
冉景姝闻言温顺地阖上眸子。
听着青攸脚步声渐远,冉景姝缓缓睁开双眼,怔怔目光望向手背,烛火映衬下那用来弹琴读书的手白皙洁净,并无半分伤痕。可手背那滚烫的触感又如此真实,真切到她无法忽视心头涌起的无措。
冉景姝已经回到司马府半月有余,冉府主母将后院的倚竹园分给她。银钱珍器、珠宝玉石更是送了不少,又为她指派了四五个仆从侍女,其中就包括常年跟在主母身边的侍女青攸,冉景姝不是不明白,主母这是在向她示好。
而这示好的目的,她大抵也能猜到几分。她的生母胥漪曾任诸侯国巫祝,占卜预言无一出错。有传言道胥巫祝曾著青冢歌一书,其中记载了国朝此后百余年的天灾人祸大小动乱。主母想来是觉得母亲已逝,这青冢歌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冉景姝手中。但只有冉景姝知道,母亲素来不喜她,何谈传书于她这种绝无可能的事情呢?
夜色渐深,窗外淅淅沥沥传来雨声,冉景姝翻了个身,试图挪开薄枕睡得安稳些,岂料手指却在枕下触到了不该于床榻之上出现的东西。
似乎是一封信。
冉景姝收回指尖,心头微动。再次翻身平躺,暗自思量着这封信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她枕下的,她睡前绝没有这样一封信。青攸那时替她掖了被角,会是她吗?还是说……方才在室内陷入一片漆黑后,有人悄无声息地来过她的房间,甚至毫无忌惮地当着她的面将薄信放在她的枕下。
房门被人轻轻扣上的声响传来,似乎是青攸离开了。
冉景姝连忙翻身坐了起来,她抽出枕下那封信,信笺带着雾蒙蒙的潮意,信封上的字迹让她有片刻恍神,只是力透纸背的五个字。
「吾女景姝收」
冉景姝翻来覆去久久望着那五个字。她自幼由母亲教养长大,母亲虽不喜她,但琴棋书画皆是自母亲处习来,绝无可能认错,那就是母亲的字迹。
冉景姝已经不再思量这封信是如何来到她身边的,只是内心探求想要看看母亲到底给她留了什么。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件,封口处被她草草撕开。信封之中只一张单薄信纸,铺陈开来并无太多字迹。写着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就像母亲这个人给她的感觉一样,淡漠疏离。
「诛敌无方,灭己求存。」
景姝久久望着那八个字,反复在嘴边过了好几遍,直到最后嘴唇微颤,热泪夺眶而下。
“我恨不得……从未生过你。”
“灭己求存。”
拆信前冉景姝只当这是母亲绝笔遗书,以为她会向自己解释这么多年对她的冷淡疏离不过是性格使然,母亲只是嘴硬心软罢了
那时与母亲的最后一面,她垂眸一言不发,母亲茶盏的滚烫热意溅上手背,她不明白,为何素来淡漠的母亲会突然如此对待她?
此刻却明白了,母亲或许并不爱她,甚至恨自己,冉景姝想。“诛敌无方”何为敌?谁是敌?与她相处日久却在临死之际对她恶语相向,滔天的恨意翻涌而上,母亲应当是对自己恨之入骨,所以才会在离世之前对她说那样的话,恨不得从未生过她。
她不理解这恨意从何而来,却再也无从知晓原因。
向来擅长压抑忍耐的冉景姝,此刻却再也无法忍受心头传来丝丝痛意,禁不住泪流满面。
零落雨声渐歇,屋中人长夜无眠。
雾霭晨光渐起,房门被人轻轻叩响。
“小君可醒了?今日有客来访,午后邀公子们一同出游赴宴,主母请小君同往,还望小君穿得正式些。”
“知道了。”冉景姝坐在床侧,轻声回话,闻言侍女脚步声渐远。
不多时,青攸前来欲为冉景姝施妆,却见冉景姝已然衣着齐整地做好了准备,她向青攸开口道:“方才已有人来过了。”
冉景姝穿了件正青云雷纹交领右衽短衣,下身着玄色及地长裙,以法翠丝绸做束带,腰间配单组玉璜玉璧为禁步。垂鬟以玉饰固定,额前一抹花钿与她略显张扬的容貌相得益彰。
“诺,小君。”青攸跟在冉景姝身后,暗自在心中感叹,女公子虽未在京城长大,却仍有一番清雅气质。
与京中世家同游,无疑宴乐二字。此次出行最关键的是赴王姬晋恣之宴。
画舫游船,是王姬晋恣为常居赵国近日才返燕的公子夏置办的迎客夜宴。
“公子夏名晋夏,字长嬴。王姬之子,十三岁为两国之好赴赵国定居,如今已然七年有余。赵国国君薨逝,新君亲自将公子夏送回燕方国,今日才到。”青攸压低声音附耳为冉景姝介绍着今日要赶赴的宴席。
主母冉棠走在冉景姝身前,转身看向冉景姝的神色里带了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来客一一落座,王姬举酒众人相贺,王姬府中名士舞剑助兴,觥筹交错间依稀人影错落。
冉景姝看着面前的景象,不由觉得王姬人如其名,随心所欲,嚣张至极。她的视线从王姬晋恣身上挪开后,便瞥到了王姬身侧坐着的少年人。
剑眉星目,肤色胜雪的少年着月白丝绣长衫,发丝被碧玉簪高高束起。嘴角上扬,眉目之间却带着若有若无的疏离,食指拇指紧握酒樽,而小指却在桌边一下又一下轻点着,似乎是在等待什么。
那疏离感让她不自觉想起了亡母,总是淡漠的,毫不在意的,游离在人群之外的。
察觉到打量的目光,晋夏转过视线,只见座下一姿容卓绝的少女将将望着他。像是没意识到他会突然转头,四目相接间少女先是怔了一瞬,随后向他弯唇笑笑,举起手边酒樽遥遥敬他,随后仰头饮尽。
晋夏觉得有些意思,也抬起酒樽与她隔空对敬,浅抿一口便又将酒樽搁置一旁。
冉景姝没想过晋夏会突然转头,尴尬窘迫有之,做贼心虚有之,然而莫名雀跃亦有之,他向她抿唇浅笑,而母亲从不会对她笑。他像她,却与她不同。
小插曲过去,画舫之上逐渐寂静,王姬忽而扬声开口:“长嬴,你今年该是弱冠之年了?”
“回母亲话,待到腊月便是了。”
“那也该迎娶君夫人了。”王姬晋恣将手中酒樽置于桌面,“在场皆是镐京贵女,吾儿喜欢哪个?”
虽说君臣之道为先,但此话一出还是引来座下阵阵不满,没有人愿意被人当货物般拣选。
晋夏笑笑:“长嬴璞玉而已,母亲还是如此爱开玩笑。”
此话一出,让在场众人的脸色微微好转了些,晋恣扫他一眼,未置一词。
“素闻冉司马府中长女容貌出尘,才华卓然,今日一见,此话果真不假。”晋恣将视线投向冉景姝。
冉景姝心下了然,怪不得今日会让她如此大费周章地装扮,原来是要将她当成礼物送给旁人了。
“王姬谬赞。”冉景姝起身躬身。
“本宫从不说假话。”晋恣转了转手中杯盏,“可曾议亲?”
“回王姬话,未曾议亲。”
“冉夫人,您这女儿可真是温顺。”
宴席匆匆结束,这婚事虽未正式提出,但今日一遭却也算是定下了。冉景姝并没有太多想法。在这世上宗室女有几个能像王姬晋恣般随心所欲地地活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才是她们的常态。主母对她也不可谓不上心,遑论目的如何,至少她衣食住行都被安排得妥帖。
她已经活得比这世间大多数女子好得多了,不该再得寸进尺,冉景姝如此宽慰自己。只是心头依旧有无法理解之事化成愁结,千丝万缕地笼住她的心。
“小君,您怎么了?”铜镜之前,青攸为冉景姝拆发。
“无事。”
青攸用玉梳将冉景姝那一头长发梳得齐整,轻叹一口气,“小君如此姿容地位,就算是做诸侯夫人也不为过,遑论一个小小君夫人,小君悲切也是应该的。”
“毕竟,公子夏虽生得无双容貌,却是个有疾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