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毒坠湖前,景姝从前也有过溺水的经历。慌张焦灼,试图握住什么却一无所获,而在同样近乎失去意识的前一刻。景姝也突然回忆起了她曾与母亲相处时的那桩旧事。
那时她不过四五岁的年纪,在那天她与母亲说了些什么景姝已经记不太清了,只是母亲看着她的神色格外温和,虽唇角未笑,眼神里却是带了几分笑意的。
偏宅竹叶簌簌凋落,颇有几分天气晚来秋的意味,然后母亲用一贯清冷的声音唤了她的名字。
“慕娘。”
“慕娘!”
颇有几分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有人唤她。
只此一瞬,各种各样的嗡鸣嘈杂声不住传来,吵得景姝头痛欲裂。
她的眼前浮现出这幅诡异场景,她不知为何忽而到了烈焰灼烧的房舍之中,屋顶横木倏然坠落,火星溅上她的衫摆,趁势燎起她的整件衣袍。
快跑啊!景姝想。但她却一动不动地望着那火星,良久后竟然开始仰头大笑。
王姬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以湿帕掩住口鼻,拖起近乎癫狂的她就要往屋外跑去。
她因而得救了。
“慕娘!”
这究竟是谁的声音?
景姝眉头紧蹙,那道声音却越来越近,直到最后……景姝一个翻身坐了起来,额头渗出涔涔细汗,不住地喘着粗气。
“呼……”
是梦吗?
是梦吧。
额头血管依旧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轻跳着,烈火燃烧时胸腔的窒息感依旧让她如临实景。额头怎么会这么疼?但腹腔的绞痛却是好了许多?
景姝坐起身子后缓了口气,这才得以打起精神观察四周的环境。
这地方看起来像个地下密室,房间里几乎没有窗户,但每隔几步都会有一盏明烛,因而整个空间都格外明亮通透。不远处传来一阵流水潺潺之声,景姝扶着睡处坐起身来,这才意识到自己所睡之地竟然是一处晶莹剔透的石板,更像是碧棺。
碧棺这样的念头一出,景姝突然想到自己中毒那日的情况。身中剧毒,落入湖水精神溃散,即便这样,她竟然没死吗?
“我没死吗?”
景姝试着坐起身来,修长白皙的手指线条似乎变得更加骨感,她蜷蜷手心,掌心有些发麻。景姝注意到在自己左手手心中不知何时多出一粒红痣,一点而已看不出任何端倪,但景姝知道,好像有什么东西隐隐发生了改变。
不同于濒死前回光返照时的惊诧恐惧,此刻劫后余生的景姝却觉得奇怪,自己分明应该是死了,怎么会在这里,这又是什么地方?
如此想着,景姝便试图沿着一路的孤灯走出这密不透风的地方。
空无一人的长廊只回荡着景姝自己的脚步声,谨慎又带着游离的步子相继迈出。良久后,景姝看见了几束斜斜洒进廊道的日光,尽管尚未走到那处,景姝却依旧觉得刺眼,她不得不抬手以袖遮面。
走出倾斜的石台,景姝才意识到自己这是在一处依山傍水的石屋之中。院中稀稀落落种了些许翠竹,潺潺溪水绕竹林而下,发出叮咚脆响,分外清雅僻静之地。
似乎是太久未曾走路,此时额头依旧昏昏沉沉,景姝晃晃头,步履依旧迈得艰难。她定下步子环视左右,此处竟无一人。
景姝望着竹叶倾转着坠入流水中,不自觉上前几步,手指触及冰凉山泉,倾身望着一侧静泉中她的倒影。
眉目清隽,朱唇皓齿,眼神略显空洞无措,除了肤色近乎惨白,她几乎与自己出事时毫无差别。景姝又留心了自己此刻的装扮,一袭翠色衣衫,发丝被月白发带高束,俨然一副男子模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给她下毒的?她难道不应该在晋府吗,是谁带她来到这里的,晋夏知道这些吗,带她来这里的人会是晋夏吗?
不远处的院落竹门未锁,景姝看着那微闭的大门,心头千思万绪翻涌不止。
踌躇不前的步子瞬息间便毅然决然地向前迈去,景姝决定要亲自去寻晋夏问问事情始末,她非常确定那日掉入池塘的她定然不会像此时这般康健,还能如此活蹦乱跳。
她的确是死了,彻彻底底地失去了生命,但不知为何此刻她又回来了。
死都死过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说或是不能问的。晋夏于她而言并非外人,他待她更是极好,二人情谊深厚。或许是他以为她死了,但她却误打误撞从坟墓里爬了出来,他们相伴那么久,说不定这死而复生的诡异之事于他而言会是一桩好事。
说不定,他也会为她的归来感到高兴。
景姝下定决心,指尖搭上竹门,轻轻一推竹门大敞。她边走边观察着四周环境,此处并非穷乡僻壤的无人之地,竹门向右走出不过几里路程,便可见地面有车马碾压过的深痕。
方才走出几步,就听得长钟鸣响之声,紧接着阵阵鼓声便随之而来。寺庙通常晨钟暮鼓,此刻已然日头高照,定然不会是卯时,既如此那便只能是特殊情况,或是寺庙之中有人圆寂。
景姝边走边思索着,不多时便已经走到了山路一半,稍稍向下俯瞰便能看到鳞次栉比的镐京城。
方才走了许久稍感倦怠,却在此刻一望镐京疲惫全消,景姝轻轻锤了锤腿,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死了多久,这幅身体才走了这几步路居然就开始隐隐作痛。分明她临死之前随武馆辰娘习了那么久的武,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死后当真是颇为不中用。
终于走到城门时,景姝觉得自己的腿脚都在隐隐发麻地叫嚣着痛意。
镐京为燕方国都城,人流涌动此来彼往。景姝当然不觉得自己会有多出名,但她这司马独女王姬儿媳的身份怕是在镐京城里已然变成了死人一个。若是还没寻到晋夏先被司马府的人发现了,岂非得不偿失。
景姝在怀里摸索片刻,发现自己身上竟一无所有,连买个帷帽的钱都出不起。她转念一想武馆就在城门附近,或许可以先去寻找辰娘,寻个遮蔽之物也好行动。
景姝加快步子,却发现向来勤勉的辰娘家武馆今日竟未曾开门,脑海虽浮现诸多疑惑,但指节还是轻扣房门想要一探究竟。不多时,辰娘那道爽朗的声音便传入耳中。
“哎,来了!”
女子发髻盘得齐整,身着粗布麻衣不掩精神抖擞,眉目也一如既往地奕奕有神。她的视线在景姝身上扫过几圈,甚至后退了几步仔细端详着景姝。
景姝不禁先开口笑了起来:“辰娘,是我。”
“景姝!”辰娘一把握上景姝的小臂,看上去雀跃至极。然而不过瞬间,她便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向景姝招招手,四下张望确认无人注意后立刻掩上房门。
“景姝,你没事可真是太好了。”辰娘看着景姝,只见景姝的眉目丝毫未变,面颊泛起淡淡红晕,看上去格外康健。辰娘没由来地开心,她本是个习武之人,早年又常居战场,与京中女子相交不多。仅有那几个幼时玩伴多多少少都嫁了人,也颇有几分物是人非。
景姝却是个罕见之人,她教了景姝许久,这姑娘虽话不多但待人诚挚,悟性高又善于忍耐,最是习武的好苗子,没成想最后却落得个惨死的结局。
辰娘那时也为景姝的死难过了好一阵。
“景姝,你没死那这三年你去哪里了?”二人前后进了屋子,辰娘边沏茶边开口询问。
“三年?”景姝于桌前落座,“竟然已经过去三年了吗?”
“是啊,距你出事已经过去三年了,这镐京城也早已换了一番天地。”辰娘话音里带了些感慨,“不过那时司马府都冒大不韪将你下葬了,我真没想到你还能完完整整地站在我面前,真是奇事一件。”
“辰娘此话何意?”景姝对那句冒大不韪格外在意,一个死人埋便埋了何至于冒大不韪?
“你死后,你家那位咬死不让旁人动你一下,更莫提下葬了。”辰娘喝了口茶,这才摇摇头笑道,“他那时也是有几分疯魔了,倒是坐实了他那喜怒不定的名号。”
“你是说长嬴君吗?”景姝握着茶盏的手将将顿住,腹中愁肠百结,心口也变得闷闷隐痛。
“世事易变啊,当初那样一个人如今却也要另娶新妇了。景姝,这样一来你倒得了自由,终于能去实现你的愿景了。”
“另娶……”景姝喃喃自语般重复一句,“长嬴君要另娶什么新妇?”
“还是你们说的那什么政治联姻,景姝你离开太久了,近些年朝中新秀是岑太傅岑家,家中有个名为越的幼女如今不过二八年华,几个月前王姬殿下亲许的婚事,算算日子,婚期将近了。”辰娘轻蹙眉头回忆着。
“那长嬴君呢?”景姝开口,“他怎么说?”
“他没说不同意也没说同意,大抵默认了吧。”辰娘抿唇道,“若他咬死不同意,他那脾气只怕没人可以左右他。”
“辰娘!”景姝倏然站起身来,她的眸光里带着微愠,语气也快了几分,“敢问家中有帷帽吗?借我一顶。”
“有倒是有,你要做什么?”辰娘起身为景姝取来帷帽。
“我要……”景姝心下慌乱,却又无法遏制自己那股莫名怒不可遏的情绪,她整理措辞斟酌字句道,“我要去问问他。”
“问谁?”辰娘挠着脑袋带了几分不解看她。
“晋长嬴!”景姝接过帷帽,几乎是夺门而出。
辰娘在原地满脸疑惑,喃喃自语道:“哎,不是说政治联姻不喜欢他吗?”
“心口不一,怪难懂的。”
景姝将那帷帽扣在头上,将武馆大门轻合。手指翻飞间便将帷帽草草系了个结,此刻的景姝有些怒不可遏。这人分明还跟她说过“记得带我离开”景姝也是因为这样一句话时时挂念他,哪怕是死前都害怕他会因为这样一句话伤害自己。
在不知道何处的地方醒来,想着要见他走了那么远的路,腿脚都走得发麻,却等来了这样的消息。
然而走出几步,景姝就突然大梦初醒般僵在原地。她意识到自己究竟有什么资格生这样大的气呢?她不也是赐婚后才到他身边的吗?与那女子有何不同?
更何况,于晋夏而言自己大抵早就是个死人了,对死人许过的诺言当然不做数了。
听辰娘说她死的时候他的确生出几分痛心,但这或许是出自二人共度日久的情谊,他们又不是两情相悦结为连理的真夫妻,他更没为她立贞节牌坊的必要,这份悲伤期限一到而后新人出现,她被替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想到这里,景姝的步子刹那间顿住。她这是在做什么啊?为什么要干涉他的事情,她与他不就是同病相怜的友人而已吗?将自己气到这种程度真的有必要吗?
景姝步子才刚向后挪了几寸,想要逃离这里,她开始不确定,甚至开始不想听到他的答案。
转身离开前忽而无名风起,景姝目光落在远处,她的心跳蓦然漏了一拍。
不远处长街尽头,一袭官袍的晋夏将视线投向她。
四目相对,风止,垂帘再次遮面。
周围嘈杂风声、孩童呓语声裹挟着商贩叫卖声从未间断,却又像是时间就在此刻静止陷入一片寂静。
有人瞬间红了眼眶。
那时她不过四五岁的年纪,在那天她与母亲说了些什么景姝已经记不太清了,只是母亲看着她的神色格外温和,虽唇角未笑,眼神里却是带了几分笑意的。
偏宅竹叶簌簌凋落,颇有几分天气晚来秋的意味,然后母亲用一贯清冷的声音唤了她的名字。
“慕娘。”
“慕娘!”
颇有几分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有人唤她。
只此一瞬,各种各样的嗡鸣嘈杂声不住传来,吵得景姝头痛欲裂。
她的眼前浮现出这幅诡异场景,她不知为何忽而到了烈焰灼烧的房舍之中,屋顶横木倏然坠落,火星溅上她的衫摆,趁势燎起她的整件衣袍。
快跑啊!景姝想。但她却一动不动地望着那火星,良久后竟然开始仰头大笑。
王姬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以湿帕掩住口鼻,拖起近乎癫狂的她就要往屋外跑去。
她因而得救了。
“慕娘!”
这究竟是谁的声音?
景姝眉头紧蹙,那道声音却越来越近,直到最后……景姝一个翻身坐了起来,额头渗出涔涔细汗,不住地喘着粗气。
“呼……”
是梦吗?
是梦吧。
额头血管依旧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轻跳着,烈火燃烧时胸腔的窒息感依旧让她如临实景。额头怎么会这么疼?但腹腔的绞痛却是好了许多?
景姝坐起身子后缓了口气,这才得以打起精神观察四周的环境。
这地方看起来像个地下密室,房间里几乎没有窗户,但每隔几步都会有一盏明烛,因而整个空间都格外明亮通透。不远处传来一阵流水潺潺之声,景姝扶着睡处坐起身来,这才意识到自己所睡之地竟然是一处晶莹剔透的石板,更像是碧棺。
碧棺这样的念头一出,景姝突然想到自己中毒那日的情况。身中剧毒,落入湖水精神溃散,即便这样,她竟然没死吗?
“我没死吗?”
景姝试着坐起身来,修长白皙的手指线条似乎变得更加骨感,她蜷蜷手心,掌心有些发麻。景姝注意到在自己左手手心中不知何时多出一粒红痣,一点而已看不出任何端倪,但景姝知道,好像有什么东西隐隐发生了改变。
不同于濒死前回光返照时的惊诧恐惧,此刻劫后余生的景姝却觉得奇怪,自己分明应该是死了,怎么会在这里,这又是什么地方?
如此想着,景姝便试图沿着一路的孤灯走出这密不透风的地方。
空无一人的长廊只回荡着景姝自己的脚步声,谨慎又带着游离的步子相继迈出。良久后,景姝看见了几束斜斜洒进廊道的日光,尽管尚未走到那处,景姝却依旧觉得刺眼,她不得不抬手以袖遮面。
走出倾斜的石台,景姝才意识到自己这是在一处依山傍水的石屋之中。院中稀稀落落种了些许翠竹,潺潺溪水绕竹林而下,发出叮咚脆响,分外清雅僻静之地。
似乎是太久未曾走路,此时额头依旧昏昏沉沉,景姝晃晃头,步履依旧迈得艰难。她定下步子环视左右,此处竟无一人。
景姝望着竹叶倾转着坠入流水中,不自觉上前几步,手指触及冰凉山泉,倾身望着一侧静泉中她的倒影。
眉目清隽,朱唇皓齿,眼神略显空洞无措,除了肤色近乎惨白,她几乎与自己出事时毫无差别。景姝又留心了自己此刻的装扮,一袭翠色衣衫,发丝被月白发带高束,俨然一副男子模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给她下毒的?她难道不应该在晋府吗,是谁带她来到这里的,晋夏知道这些吗,带她来这里的人会是晋夏吗?
不远处的院落竹门未锁,景姝看着那微闭的大门,心头千思万绪翻涌不止。
踌躇不前的步子瞬息间便毅然决然地向前迈去,景姝决定要亲自去寻晋夏问问事情始末,她非常确定那日掉入池塘的她定然不会像此时这般康健,还能如此活蹦乱跳。
她的确是死了,彻彻底底地失去了生命,但不知为何此刻她又回来了。
死都死过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说或是不能问的。晋夏于她而言并非外人,他待她更是极好,二人情谊深厚。或许是他以为她死了,但她却误打误撞从坟墓里爬了出来,他们相伴那么久,说不定这死而复生的诡异之事于他而言会是一桩好事。
说不定,他也会为她的归来感到高兴。
景姝下定决心,指尖搭上竹门,轻轻一推竹门大敞。她边走边观察着四周环境,此处并非穷乡僻壤的无人之地,竹门向右走出不过几里路程,便可见地面有车马碾压过的深痕。
方才走出几步,就听得长钟鸣响之声,紧接着阵阵鼓声便随之而来。寺庙通常晨钟暮鼓,此刻已然日头高照,定然不会是卯时,既如此那便只能是特殊情况,或是寺庙之中有人圆寂。
景姝边走边思索着,不多时便已经走到了山路一半,稍稍向下俯瞰便能看到鳞次栉比的镐京城。
方才走了许久稍感倦怠,却在此刻一望镐京疲惫全消,景姝轻轻锤了锤腿,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死了多久,这幅身体才走了这几步路居然就开始隐隐作痛。分明她临死之前随武馆辰娘习了那么久的武,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死后当真是颇为不中用。
终于走到城门时,景姝觉得自己的腿脚都在隐隐发麻地叫嚣着痛意。
镐京为燕方国都城,人流涌动此来彼往。景姝当然不觉得自己会有多出名,但她这司马独女王姬儿媳的身份怕是在镐京城里已然变成了死人一个。若是还没寻到晋夏先被司马府的人发现了,岂非得不偿失。
景姝在怀里摸索片刻,发现自己身上竟一无所有,连买个帷帽的钱都出不起。她转念一想武馆就在城门附近,或许可以先去寻找辰娘,寻个遮蔽之物也好行动。
景姝加快步子,却发现向来勤勉的辰娘家武馆今日竟未曾开门,脑海虽浮现诸多疑惑,但指节还是轻扣房门想要一探究竟。不多时,辰娘那道爽朗的声音便传入耳中。
“哎,来了!”
女子发髻盘得齐整,身着粗布麻衣不掩精神抖擞,眉目也一如既往地奕奕有神。她的视线在景姝身上扫过几圈,甚至后退了几步仔细端详着景姝。
景姝不禁先开口笑了起来:“辰娘,是我。”
“景姝!”辰娘一把握上景姝的小臂,看上去雀跃至极。然而不过瞬间,她便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向景姝招招手,四下张望确认无人注意后立刻掩上房门。
“景姝,你没事可真是太好了。”辰娘看着景姝,只见景姝的眉目丝毫未变,面颊泛起淡淡红晕,看上去格外康健。辰娘没由来地开心,她本是个习武之人,早年又常居战场,与京中女子相交不多。仅有那几个幼时玩伴多多少少都嫁了人,也颇有几分物是人非。
景姝却是个罕见之人,她教了景姝许久,这姑娘虽话不多但待人诚挚,悟性高又善于忍耐,最是习武的好苗子,没成想最后却落得个惨死的结局。
辰娘那时也为景姝的死难过了好一阵。
“景姝,你没死那这三年你去哪里了?”二人前后进了屋子,辰娘边沏茶边开口询问。
“三年?”景姝于桌前落座,“竟然已经过去三年了吗?”
“是啊,距你出事已经过去三年了,这镐京城也早已换了一番天地。”辰娘话音里带了些感慨,“不过那时司马府都冒大不韪将你下葬了,我真没想到你还能完完整整地站在我面前,真是奇事一件。”
“辰娘此话何意?”景姝对那句冒大不韪格外在意,一个死人埋便埋了何至于冒大不韪?
“你死后,你家那位咬死不让旁人动你一下,更莫提下葬了。”辰娘喝了口茶,这才摇摇头笑道,“他那时也是有几分疯魔了,倒是坐实了他那喜怒不定的名号。”
“你是说长嬴君吗?”景姝握着茶盏的手将将顿住,腹中愁肠百结,心口也变得闷闷隐痛。
“世事易变啊,当初那样一个人如今却也要另娶新妇了。景姝,这样一来你倒得了自由,终于能去实现你的愿景了。”
“另娶……”景姝喃喃自语般重复一句,“长嬴君要另娶什么新妇?”
“还是你们说的那什么政治联姻,景姝你离开太久了,近些年朝中新秀是岑太傅岑家,家中有个名为越的幼女如今不过二八年华,几个月前王姬殿下亲许的婚事,算算日子,婚期将近了。”辰娘轻蹙眉头回忆着。
“那长嬴君呢?”景姝开口,“他怎么说?”
“他没说不同意也没说同意,大抵默认了吧。”辰娘抿唇道,“若他咬死不同意,他那脾气只怕没人可以左右他。”
“辰娘!”景姝倏然站起身来,她的眸光里带着微愠,语气也快了几分,“敢问家中有帷帽吗?借我一顶。”
“有倒是有,你要做什么?”辰娘起身为景姝取来帷帽。
“我要……”景姝心下慌乱,却又无法遏制自己那股莫名怒不可遏的情绪,她整理措辞斟酌字句道,“我要去问问他。”
“问谁?”辰娘挠着脑袋带了几分不解看她。
“晋长嬴!”景姝接过帷帽,几乎是夺门而出。
辰娘在原地满脸疑惑,喃喃自语道:“哎,不是说政治联姻不喜欢他吗?”
“心口不一,怪难懂的。”
景姝将那帷帽扣在头上,将武馆大门轻合。手指翻飞间便将帷帽草草系了个结,此刻的景姝有些怒不可遏。这人分明还跟她说过“记得带我离开”景姝也是因为这样一句话时时挂念他,哪怕是死前都害怕他会因为这样一句话伤害自己。
在不知道何处的地方醒来,想着要见他走了那么远的路,腿脚都走得发麻,却等来了这样的消息。
然而走出几步,景姝就突然大梦初醒般僵在原地。她意识到自己究竟有什么资格生这样大的气呢?她不也是赐婚后才到他身边的吗?与那女子有何不同?
更何况,于晋夏而言自己大抵早就是个死人了,对死人许过的诺言当然不做数了。
听辰娘说她死的时候他的确生出几分痛心,但这或许是出自二人共度日久的情谊,他们又不是两情相悦结为连理的真夫妻,他更没为她立贞节牌坊的必要,这份悲伤期限一到而后新人出现,她被替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想到这里,景姝的步子刹那间顿住。她这是在做什么啊?为什么要干涉他的事情,她与他不就是同病相怜的友人而已吗?将自己气到这种程度真的有必要吗?
景姝步子才刚向后挪了几寸,想要逃离这里,她开始不确定,甚至开始不想听到他的答案。
转身离开前忽而无名风起,景姝目光落在远处,她的心跳蓦然漏了一拍。
不远处长街尽头,一袭官袍的晋夏将视线投向她。
四目相对,风止,垂帘再次遮面。
周围嘈杂风声、孩童呓语声裹挟着商贩叫卖声从未间断,却又像是时间就在此刻静止陷入一片寂静。
有人瞬间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