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墙脚
萧永贺抱着严氏回了延瑞院,将她平放在床上,叫人拿来温手帕,细细地替她擦干净口鼻。
严氏半闭着眼,一副气若游丝的样子,好在口中不再吐白沫,鼻子也不流血了。
很快,徐太医匆忙赶到。
他替严氏把了把脉,说道:“这是气急攻心,导致气血上冲、心经运行不畅。”
“可要紧?”萧永贺问。
“不妨事,吃几剂疏肝汤就好了。”徐太医抚了抚胡须,“以后还是少惹你母亲生气。只是……”
“只是什么?”
“也没什么,稍有一处不同。气急攻心之人一般手脚会发凉,可是老太太的手腕却是热的。”徐太医有些疑惑,“待我再把一把脉。”
严氏却迅速将手收了回去,指着站在床边的宋清音道:“不必麻烦了。都是我这好儿媳气的,不是气血攻心是什么?”
宋清音真是一肚子委屈说不出啊。要想让婆婆不生气,就得任她欺负吗?
她站在一旁低头不语。
萧永贺忙道:“母亲不要乱说,都是儿子不好。可是您也不能前脚逼儿子纳妾,后脚又逼儿子休妻吧?”
徐太医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侯夫人严氏一向是个不讲理的人,只是他一个做大夫的,也不好说什么,就道:“老夫人也要平心静气,休养身子要紧。这样,老朽给您多配些疏肝丸,每日吃上一丸。”
“你这是说我没事找事?”严氏眼一瞪。
“啊,不敢不敢,”徐太医站起身来道,“等丸药配好,我打发人给您送来。老朽这就告辞了。”
徐太医匆匆走了,宋清音感觉自己站在这里更加格格不入,想必婆母也不想看到她。
既然已经决定要和离了,也没必要再装孝顺儿媳,在这里伺候着。
她蹲身施了一礼:“既然没事,我也先回去了。”
严氏翻了个白眼不理她。萧永贺道:“好,音音,你先回去歇息歇息。”
他想,两个人都需要冷静一下,后面的事再商量。
宋清音回了崇光院,就叫朝儿带着人把她的嫁妆清理出来。
因为娘家离京城远,她的陪嫁中没有什么大件儿的物品,都是些细软,很快就收拾好了。就三四个大包袱。
宋清音最后又看了看住了有半年多的崇光院,几许感叹,几许落寞。
“朝儿,咱们走吧,到铺子里先凑合几天。”
晴雪一看宋清音要走,急道:“夫人,您要去哪里?不带我吗?”
宋清音道:“我要与你家世子要和离,你是侯府的人……晴雪,多谢你这些日子的照顾。”
“夫人折煞奴婢了,我是夫人的丫头,哪里谈得上照顾?”晴雪又劝道:“夫人,不然您还是等世子爷回来,说清楚了再走吧。”
“不必了,”宋清音道,“我给他留了一封信,放在桌上了。”
等他回来又是一顿纠缠,没准还走不成了。
宋清音身心俱疲,虽只过了一日,却像是过了好久,她再也不想应付任何人。
宋清音本想带着朝儿悄悄走,但晴雪非要送,她抢过宋清音手中的包袱,一直送到了大门口。
宋清音叫了一辆车,头也不回地去了东都司街的铺子里。
很快,有人把消息报给了萧永贺。
萧永贺一听急了,叫汤婆子等人好好照顾老夫人,他则急匆匆追了出去。
严氏锤着床说道:“看看这个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东西。”
汤婆子劝道:“到底是少年夫妻,夫人又生得好看,男人嘛,还新鲜着呢。老夫人也不必着恼,世子爷想是在边关长大,没见过几个女人,这才被一时迷住了,等以后表姑娘进了门,再生个大胖小子。表姑娘温柔贤惠,长得又好看,时日长了,世子爷自然会回心转意的。”
这话严氏爱听。她点点头:“没错,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还敢吓唬我儿,说什么要和离。哼!等以后我儿回过神来……到那时,她就是想留在府里做个妾,也休想!我老婆子也不同意。”
汤婆子道:“老夫人一向心慈面软,不如到时候赏她个妾位,看她还敢不敢跟您回嘴?”
严氏想着宋清音在她面前低头哈腰,卑微求恳的模样,心中欢畅,不由得笑了起来。
“哎呦,老夫人,您可算是笑了!刚才我担心坏了,您又是口吐白沫,又是流鼻血,吓死老奴了。”
严氏嗔道:“你怕什么?药不是你找来的吗?你别说,这次的药还真管用,这就瞒过去了,就连徐太医也没看出来。”
原来严氏那帕子上沾了药,只要放到口鼻处,闻上一闻,就可以造出气血攻心的假象。
上次她装晕,被徐太医那老头子看出来了,所以她就叫汤婆子找人弄了些药。
汤婆子担心地说道:“这不是没用过吗?再说了,我也是怕老夫人万一有什么事。”
“还是你忠心,”严氏从头上拔下一根金簪,递给汤婆子,“赏你了。”
汤婆子千恩万谢地接了过来。
却说萧永贺骑马追到了东都司街,宋清音也刚到铺子门口。
他翻身下马:“英英,你这是做什么?”
“咱们就要和离了,我不好再住在侯府,来铺子里住几天。”
“我不同意,音音,你先跟我回家,咱们好好说话。”
宋清音冷笑一声:“我可不敢回去,要是老夫人看见了我,再气出个好歹来,我可担当不起。”
这话噎得萧永贺愣了半天。
他艰涩地说道:“母亲确实不对,刚才竟然当着徐太医的面那样说。不过,音音,你放心,我会说服母亲的,她今儿是气糊涂了,以后她不会再乱说,你先跟我回去好不好?”
“不好,我今天累坏了,你让开,”宋清音冷声道,“你要再不走,我就,我就……”
她也不知道,他不走,她能把他怎么样。心中一酸,只觉得委屈极了,眼泪不由自主地滚落下来。
她又气又恼:“你赶紧走,走——”
萧永贺见妻子哭了,心里也难过之极,像是有人把他的心生生拧成了一团:“音音,你别哭,我走,我走就是了。”
他后退一步,让到了一旁。
宋清音带着朝儿进了铺子,“咣当”一声把门关上了。
萧永贺在铺子门前徘徊了很久,又骑马去了洪门街的小宅,将那里的侍卫安排了几人,去宋清音的铺子前后门守着。
他自己则去周府,寻周宜滨说话。周宜滨是音音的表兄,希望他能劝动音音,不要再执意与他和离。
到达周府时,夜幕已经降临,萧永贺没有去叫门,而是绕着周府转了一圈,寻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将马拴在树上,然后飞身越过了院墙。他是习武之人,又曾经在军中做过斥候,躲过府里巡夜的家丁轻而易举。
他七拐八绕,没一会儿就到了周宜滨的院子。
周宜滨被他吓了一跳:“绥之,你怎么来了?还这般做贼模样。”
萧永贺叹了一口气:“音音她,说要跟我和离。”
周宜滨一听,心里一阵欣喜,面上却是一副担忧的样子:“发生什么了?你表妹的事儿最后是怎么说的?”
萧永贺把情况大概说了一遍,苦恼道:“我都跟她说了,我会查清楚,最终表妹不会进门。可是音音不听,非要和离,还搬到了铺子里住。”
周宜滨将自己珍藏的酒拿出来,给两人都满上了一杯:“绥之,我陪你喝一杯。”
他举杯喝完了杯中酒,拍了拍萧永贺的肩:“绥之,虽说清音是我表妹,可是我说句公道话,你对我表妹太好了。”
“啊?”萧永贺愣了一下。
“你看,”周宜滨道,“你为了她不纳妾不收通房,还事事处处护着她。可表妹为了这么一件事,就不依不饶,不相信你也就罢了,还拿和离吓唬你。”
“你是说,音音说要和离,是在吓唬我?”
“那是自然,真要和离了,她到哪里再找你这样的?要家世有家世,要相貌有相貌。”周宜滨笃定地说道。
萧永贺也喝了两杯酒,脑子有些热:“那我该怎么办?”
“欲擒故纵。”周宜滨又给萧永贺满上一杯,“你可以先假装答应,让她在铺子里住一阵子。表妹是闺中女子,不知人世艰辛,等她在外面受了苦,就知道你的好了。”
严氏半闭着眼,一副气若游丝的样子,好在口中不再吐白沫,鼻子也不流血了。
很快,徐太医匆忙赶到。
他替严氏把了把脉,说道:“这是气急攻心,导致气血上冲、心经运行不畅。”
“可要紧?”萧永贺问。
“不妨事,吃几剂疏肝汤就好了。”徐太医抚了抚胡须,“以后还是少惹你母亲生气。只是……”
“只是什么?”
“也没什么,稍有一处不同。气急攻心之人一般手脚会发凉,可是老太太的手腕却是热的。”徐太医有些疑惑,“待我再把一把脉。”
严氏却迅速将手收了回去,指着站在床边的宋清音道:“不必麻烦了。都是我这好儿媳气的,不是气血攻心是什么?”
宋清音真是一肚子委屈说不出啊。要想让婆婆不生气,就得任她欺负吗?
她站在一旁低头不语。
萧永贺忙道:“母亲不要乱说,都是儿子不好。可是您也不能前脚逼儿子纳妾,后脚又逼儿子休妻吧?”
徐太医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侯夫人严氏一向是个不讲理的人,只是他一个做大夫的,也不好说什么,就道:“老夫人也要平心静气,休养身子要紧。这样,老朽给您多配些疏肝丸,每日吃上一丸。”
“你这是说我没事找事?”严氏眼一瞪。
“啊,不敢不敢,”徐太医站起身来道,“等丸药配好,我打发人给您送来。老朽这就告辞了。”
徐太医匆匆走了,宋清音感觉自己站在这里更加格格不入,想必婆母也不想看到她。
既然已经决定要和离了,也没必要再装孝顺儿媳,在这里伺候着。
她蹲身施了一礼:“既然没事,我也先回去了。”
严氏翻了个白眼不理她。萧永贺道:“好,音音,你先回去歇息歇息。”
他想,两个人都需要冷静一下,后面的事再商量。
宋清音回了崇光院,就叫朝儿带着人把她的嫁妆清理出来。
因为娘家离京城远,她的陪嫁中没有什么大件儿的物品,都是些细软,很快就收拾好了。就三四个大包袱。
宋清音最后又看了看住了有半年多的崇光院,几许感叹,几许落寞。
“朝儿,咱们走吧,到铺子里先凑合几天。”
晴雪一看宋清音要走,急道:“夫人,您要去哪里?不带我吗?”
宋清音道:“我要与你家世子要和离,你是侯府的人……晴雪,多谢你这些日子的照顾。”
“夫人折煞奴婢了,我是夫人的丫头,哪里谈得上照顾?”晴雪又劝道:“夫人,不然您还是等世子爷回来,说清楚了再走吧。”
“不必了,”宋清音道,“我给他留了一封信,放在桌上了。”
等他回来又是一顿纠缠,没准还走不成了。
宋清音身心俱疲,虽只过了一日,却像是过了好久,她再也不想应付任何人。
宋清音本想带着朝儿悄悄走,但晴雪非要送,她抢过宋清音手中的包袱,一直送到了大门口。
宋清音叫了一辆车,头也不回地去了东都司街的铺子里。
很快,有人把消息报给了萧永贺。
萧永贺一听急了,叫汤婆子等人好好照顾老夫人,他则急匆匆追了出去。
严氏锤着床说道:“看看这个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东西。”
汤婆子劝道:“到底是少年夫妻,夫人又生得好看,男人嘛,还新鲜着呢。老夫人也不必着恼,世子爷想是在边关长大,没见过几个女人,这才被一时迷住了,等以后表姑娘进了门,再生个大胖小子。表姑娘温柔贤惠,长得又好看,时日长了,世子爷自然会回心转意的。”
这话严氏爱听。她点点头:“没错,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还敢吓唬我儿,说什么要和离。哼!等以后我儿回过神来……到那时,她就是想留在府里做个妾,也休想!我老婆子也不同意。”
汤婆子道:“老夫人一向心慈面软,不如到时候赏她个妾位,看她还敢不敢跟您回嘴?”
严氏想着宋清音在她面前低头哈腰,卑微求恳的模样,心中欢畅,不由得笑了起来。
“哎呦,老夫人,您可算是笑了!刚才我担心坏了,您又是口吐白沫,又是流鼻血,吓死老奴了。”
严氏嗔道:“你怕什么?药不是你找来的吗?你别说,这次的药还真管用,这就瞒过去了,就连徐太医也没看出来。”
原来严氏那帕子上沾了药,只要放到口鼻处,闻上一闻,就可以造出气血攻心的假象。
上次她装晕,被徐太医那老头子看出来了,所以她就叫汤婆子找人弄了些药。
汤婆子担心地说道:“这不是没用过吗?再说了,我也是怕老夫人万一有什么事。”
“还是你忠心,”严氏从头上拔下一根金簪,递给汤婆子,“赏你了。”
汤婆子千恩万谢地接了过来。
却说萧永贺骑马追到了东都司街,宋清音也刚到铺子门口。
他翻身下马:“英英,你这是做什么?”
“咱们就要和离了,我不好再住在侯府,来铺子里住几天。”
“我不同意,音音,你先跟我回家,咱们好好说话。”
宋清音冷笑一声:“我可不敢回去,要是老夫人看见了我,再气出个好歹来,我可担当不起。”
这话噎得萧永贺愣了半天。
他艰涩地说道:“母亲确实不对,刚才竟然当着徐太医的面那样说。不过,音音,你放心,我会说服母亲的,她今儿是气糊涂了,以后她不会再乱说,你先跟我回去好不好?”
“不好,我今天累坏了,你让开,”宋清音冷声道,“你要再不走,我就,我就……”
她也不知道,他不走,她能把他怎么样。心中一酸,只觉得委屈极了,眼泪不由自主地滚落下来。
她又气又恼:“你赶紧走,走——”
萧永贺见妻子哭了,心里也难过之极,像是有人把他的心生生拧成了一团:“音音,你别哭,我走,我走就是了。”
他后退一步,让到了一旁。
宋清音带着朝儿进了铺子,“咣当”一声把门关上了。
萧永贺在铺子门前徘徊了很久,又骑马去了洪门街的小宅,将那里的侍卫安排了几人,去宋清音的铺子前后门守着。
他自己则去周府,寻周宜滨说话。周宜滨是音音的表兄,希望他能劝动音音,不要再执意与他和离。
到达周府时,夜幕已经降临,萧永贺没有去叫门,而是绕着周府转了一圈,寻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将马拴在树上,然后飞身越过了院墙。他是习武之人,又曾经在军中做过斥候,躲过府里巡夜的家丁轻而易举。
他七拐八绕,没一会儿就到了周宜滨的院子。
周宜滨被他吓了一跳:“绥之,你怎么来了?还这般做贼模样。”
萧永贺叹了一口气:“音音她,说要跟我和离。”
周宜滨一听,心里一阵欣喜,面上却是一副担忧的样子:“发生什么了?你表妹的事儿最后是怎么说的?”
萧永贺把情况大概说了一遍,苦恼道:“我都跟她说了,我会查清楚,最终表妹不会进门。可是音音不听,非要和离,还搬到了铺子里住。”
周宜滨将自己珍藏的酒拿出来,给两人都满上了一杯:“绥之,我陪你喝一杯。”
他举杯喝完了杯中酒,拍了拍萧永贺的肩:“绥之,虽说清音是我表妹,可是我说句公道话,你对我表妹太好了。”
“啊?”萧永贺愣了一下。
“你看,”周宜滨道,“你为了她不纳妾不收通房,还事事处处护着她。可表妹为了这么一件事,就不依不饶,不相信你也就罢了,还拿和离吓唬你。”
“你是说,音音说要和离,是在吓唬我?”
“那是自然,真要和离了,她到哪里再找你这样的?要家世有家世,要相貌有相貌。”周宜滨笃定地说道。
萧永贺也喝了两杯酒,脑子有些热:“那我该怎么办?”
“欲擒故纵。”周宜滨又给萧永贺满上一杯,“你可以先假装答应,让她在铺子里住一阵子。表妹是闺中女子,不知人世艰辛,等她在外面受了苦,就知道你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