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索尼神甫
谈话之前,艾格尼丝嬷嬷对于莱拉只是一个拦路的人。
谈话的过程中,艾格尼丝嬷嬷对莱拉只是一个普通的聪明人。
谈话结束,艾格尼丝嬷嬷就对莱拉有了再造之恩。
白蜡树地大宅的餐厅挂着阿什博恩一家人的画像,那时莱拉还很小,被母亲抱在怀里,她的哥哥和父亲分别站在母女俩的两侧,面带微笑。
所以说,莱拉尽管从来没有见过阿什博恩先生,她也能辨认出来他是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相比,阿什博恩先生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他头戴一顶猎鹿帽,一身猎装,就算在二楼接待室的窗户里望过去,也能看出靴子上满是尘土,看样子比莱拉两周前穿过荒野回家时还要难。
莱拉没有被惊喜冲昏了头,她对艾格尼丝嬷嬷说:“我的父亲回来了。”
对方点头:“是的,孩子,我看到了。我会对你的父亲说的。你在圣凯瑟琳修道院表现良好。”
嬷嬷冲莱拉眨了眨眼睛:“虽然我想阿什博恩先生不会在意,但是他毕竟是你的监护人。”
莱拉:“嬷嬷,请你在接待室略微等待,我去向父亲说明情况。”
此刻,莱拉正穿着她和玛莎和简精挑细选的一套服饰。她自认为非常美丽,也符合自己的个性。莱拉于是没有再换衣服,她从大理石楼梯上走下来,双手扶着扶手,对着正在走进大厅的阿什博恩先生喊:“父亲!”
这就是阿什博恩小姐和阿什博恩先生的第一次会面,这对父女上次见面有些年头了,兴许是在阿什博恩夫人的葬礼上。这一点莱拉不能确定,她的信件里几乎没有提到过父亲。这也是刚刚莱拉听到嬷嬷说阿什博恩先生不一定会在意时毫无反应的原因。
莱拉称作父亲的人站在大厅的中央不动了,就像他没有过一个女儿一样。莱拉暗暗观察,她居高临下地俯视阿什博恩先生。
不错,他每个月给在修道院的女儿寄钱,并且寄来的数目远远大于莱拉所需要的,因为在修道院,她其实连一个便士都用不到!
但是莱拉仍然感谢阿什博恩先生寄钱的举动。这为她的出逃大大提供了方便。
终于,阿什博恩先生做出了一些反应:“啊,莱拉,我的女儿!”
他夸张地向前迈了一大步。
莱拉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阿什博恩先生根本没有收到哈特先生的信。她略微放心,不过就算是收到了信也没有什么。管家说过,阿什博恩先生一年到头有九个月是在外面打猎的。
阿什博恩先生说:“莱拉,你是刚刚到家的吗?我在院长里看到了修道院的马车。”
莱拉说的真话:“哦,不是的,父亲,我已经到家半个月了。”
阿什博恩先生面皮微红,好像是喝了酒,但是也不一定:“啊,那么……”
莱拉:“我坐出租马车回家的。院长嬷嬷今天过来是为了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莱拉的话没有说完就被打断。
“我也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莱拉!我在蓝溪牧场打野鸭子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学识渊博的意大利学者,他对于狩猎很有见解,所以我邀请他来我们家做客。”
阿什博恩做了一个引见的姿势:“布索尼神甫,这是小女莱拉。莱拉,这位是布索尼神甫。”
莱拉高高在上地打量着这位神甫先生,假如她是真正的英国人——哪怕是个欧洲人都会知道神甫不应该和先生连用。但是莱拉不是。
好在修道院的经历没让她直接叫出来。
莱拉提起裙摆,一步,一步,像位最寻常的淑女,从楼梯上走下来:“欢迎你,布索尼神甫。”
阿什博恩先生说布索尼神甫是位意大利学者,她看这位意大利人的肤色却苍白至极,不像普通的南欧人,说是吸血鬼也说得过去。
莱拉看向神甫的眼睛,阴郁,是她在任何一位修女脸上都看不到的眼睛。还在接待室的艾格尼丝嬷嬷肯定是厌恶修道院的高墙的,但是她的眼睛远没有如此悲伤,拿着藤条的阿加莎嬷嬷非常虔诚,但是她的眼睛不会燃烧起火焰。
莱拉:“啊,布索尼神甫,我相信你的学识足够渊博,看到你的脸色,我就相信你肯定是埋头苦读的!”
布索尼神甫的脸色变得没变,他浅浅地鞠了一躬:“感谢你的赞美,阿什博恩小姐。”
莱拉挥手示意管家过来:“先生,麻烦你安排布索尼神甫住三楼的客房,记得要求女仆们更换被褥,要好好地款待客人,不要怠慢!”
管家:“是的,小姐。”
相对于常年不在家的阿什博恩先生,莱拉虽然才回来两个星期,俨然成为了白蜡树地大宅的女主人。她熟悉宅子的一切房间,假如有一百个,她就能记住一百个房间分别是什么用途和什么装潢,假如有一千个,她的气度也会使人相信,她清楚一切。
莱拉身体微微前倾,含笑望向布索尼神甫:“神甫,请吧,既然你是父亲的贵客,那么要我亲自招待才是合理的。”
布索尼神甫苍白的脸像石膏面具一样:“我的荣幸,阿什博恩小姐。”
莱拉对她的父亲说:“父亲车马劳顿,我已经安排我的贴身女仆通知杂役女仆们去收拾床铺了,厨房也随时可以上菜。今天晚上,艾格尼丝嬷嬷将与我们一起共进晚餐。”
阿什博恩先生对离开了很久但还是井井有条的家很满意:“那太好了,莱拉,我在蓝溪牧场打到了不少又肥又大的野鸭子,通知厨房去炖了它们。”
他的长筒靴咯噔咯噔一阵响,响着响着,人就走没影了,外面的贴身男仆立刻跟进来,一路小跑地去主卧室服侍主人。
这个父亲看上去倒是好糊弄。
莱拉转过身去眯着眼细瞧,忽然瞟见布索尼神甫也在瞧她。
“啊,神甫,你大概不介意在晚餐桌上有一位修女吧。”
莱拉问。
布索尼神甫用宽和温厚的声音回答:“我当然不会介意一位姐妹。”
莱拉不怀好意地笑笑:“没准不是姐妹呢。”
这个笑话大概只有她自己觉得是笑话,莱拉自顾自笑了几声,收敛表情,行了一个屈膝礼:“对不起,布索尼神甫,是我失言了。”
她领着神甫上楼,光洁的大理石楼梯映衬得神甫的脸也白白的,光光的,仿佛头上笼罩着一圈光环。
莱拉说:“不过,你看上去真不像是意大利人!”
神甫:“我哪里不像呢?”
他用稍稍带点外国口音,但是非常流利的英语说。
莱拉摇头:“你的皮肤太白了,南欧的阳光很充足吧,不会是英国这样,就算是夏天也会是阴沉沉的,一到晚上还要刮大风,好像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原野上哭。”
布索尼神甫:“有趣的想法!不过,亲爱的小姐,神甫通常不是从事户外劳动的。每一份工作都是神圣的,但是阿什博恩小姐,既然不在阳光之下,怎么去享受阳光呢?”
莱拉定定地看着他。
她不止一次用这样的眼光看人,从只是莱拉,而非莱拉·阿什博恩的时候就是这样。
为什么?
为什么是这样?
“你是不是得过大病?”
莱拉一问出口就后悔了。
哪有这样对待客人的啊,虽然她对这位神秘的布索尼神甫没有什么好感。
莱拉急忙补充:“我的意思是,你看上去经受过很大的磨难。”
说真的,她感觉布索尼神甫的眼神深仇大恨得像……
莱拉词穷了。
总不能说布索尼神甫像是负面情绪放大了一百倍的高三学生吧。
谈话的过程中,艾格尼丝嬷嬷对莱拉只是一个普通的聪明人。
谈话结束,艾格尼丝嬷嬷就对莱拉有了再造之恩。
白蜡树地大宅的餐厅挂着阿什博恩一家人的画像,那时莱拉还很小,被母亲抱在怀里,她的哥哥和父亲分别站在母女俩的两侧,面带微笑。
所以说,莱拉尽管从来没有见过阿什博恩先生,她也能辨认出来他是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相比,阿什博恩先生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他头戴一顶猎鹿帽,一身猎装,就算在二楼接待室的窗户里望过去,也能看出靴子上满是尘土,看样子比莱拉两周前穿过荒野回家时还要难。
莱拉没有被惊喜冲昏了头,她对艾格尼丝嬷嬷说:“我的父亲回来了。”
对方点头:“是的,孩子,我看到了。我会对你的父亲说的。你在圣凯瑟琳修道院表现良好。”
嬷嬷冲莱拉眨了眨眼睛:“虽然我想阿什博恩先生不会在意,但是他毕竟是你的监护人。”
莱拉:“嬷嬷,请你在接待室略微等待,我去向父亲说明情况。”
此刻,莱拉正穿着她和玛莎和简精挑细选的一套服饰。她自认为非常美丽,也符合自己的个性。莱拉于是没有再换衣服,她从大理石楼梯上走下来,双手扶着扶手,对着正在走进大厅的阿什博恩先生喊:“父亲!”
这就是阿什博恩小姐和阿什博恩先生的第一次会面,这对父女上次见面有些年头了,兴许是在阿什博恩夫人的葬礼上。这一点莱拉不能确定,她的信件里几乎没有提到过父亲。这也是刚刚莱拉听到嬷嬷说阿什博恩先生不一定会在意时毫无反应的原因。
莱拉称作父亲的人站在大厅的中央不动了,就像他没有过一个女儿一样。莱拉暗暗观察,她居高临下地俯视阿什博恩先生。
不错,他每个月给在修道院的女儿寄钱,并且寄来的数目远远大于莱拉所需要的,因为在修道院,她其实连一个便士都用不到!
但是莱拉仍然感谢阿什博恩先生寄钱的举动。这为她的出逃大大提供了方便。
终于,阿什博恩先生做出了一些反应:“啊,莱拉,我的女儿!”
他夸张地向前迈了一大步。
莱拉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阿什博恩先生根本没有收到哈特先生的信。她略微放心,不过就算是收到了信也没有什么。管家说过,阿什博恩先生一年到头有九个月是在外面打猎的。
阿什博恩先生说:“莱拉,你是刚刚到家的吗?我在院长里看到了修道院的马车。”
莱拉说的真话:“哦,不是的,父亲,我已经到家半个月了。”
阿什博恩先生面皮微红,好像是喝了酒,但是也不一定:“啊,那么……”
莱拉:“我坐出租马车回家的。院长嬷嬷今天过来是为了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莱拉的话没有说完就被打断。
“我也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莱拉!我在蓝溪牧场打野鸭子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学识渊博的意大利学者,他对于狩猎很有见解,所以我邀请他来我们家做客。”
阿什博恩做了一个引见的姿势:“布索尼神甫,这是小女莱拉。莱拉,这位是布索尼神甫。”
莱拉高高在上地打量着这位神甫先生,假如她是真正的英国人——哪怕是个欧洲人都会知道神甫不应该和先生连用。但是莱拉不是。
好在修道院的经历没让她直接叫出来。
莱拉提起裙摆,一步,一步,像位最寻常的淑女,从楼梯上走下来:“欢迎你,布索尼神甫。”
阿什博恩先生说布索尼神甫是位意大利学者,她看这位意大利人的肤色却苍白至极,不像普通的南欧人,说是吸血鬼也说得过去。
莱拉看向神甫的眼睛,阴郁,是她在任何一位修女脸上都看不到的眼睛。还在接待室的艾格尼丝嬷嬷肯定是厌恶修道院的高墙的,但是她的眼睛远没有如此悲伤,拿着藤条的阿加莎嬷嬷非常虔诚,但是她的眼睛不会燃烧起火焰。
莱拉:“啊,布索尼神甫,我相信你的学识足够渊博,看到你的脸色,我就相信你肯定是埋头苦读的!”
布索尼神甫的脸色变得没变,他浅浅地鞠了一躬:“感谢你的赞美,阿什博恩小姐。”
莱拉挥手示意管家过来:“先生,麻烦你安排布索尼神甫住三楼的客房,记得要求女仆们更换被褥,要好好地款待客人,不要怠慢!”
管家:“是的,小姐。”
相对于常年不在家的阿什博恩先生,莱拉虽然才回来两个星期,俨然成为了白蜡树地大宅的女主人。她熟悉宅子的一切房间,假如有一百个,她就能记住一百个房间分别是什么用途和什么装潢,假如有一千个,她的气度也会使人相信,她清楚一切。
莱拉身体微微前倾,含笑望向布索尼神甫:“神甫,请吧,既然你是父亲的贵客,那么要我亲自招待才是合理的。”
布索尼神甫苍白的脸像石膏面具一样:“我的荣幸,阿什博恩小姐。”
莱拉对她的父亲说:“父亲车马劳顿,我已经安排我的贴身女仆通知杂役女仆们去收拾床铺了,厨房也随时可以上菜。今天晚上,艾格尼丝嬷嬷将与我们一起共进晚餐。”
阿什博恩先生对离开了很久但还是井井有条的家很满意:“那太好了,莱拉,我在蓝溪牧场打到了不少又肥又大的野鸭子,通知厨房去炖了它们。”
他的长筒靴咯噔咯噔一阵响,响着响着,人就走没影了,外面的贴身男仆立刻跟进来,一路小跑地去主卧室服侍主人。
这个父亲看上去倒是好糊弄。
莱拉转过身去眯着眼细瞧,忽然瞟见布索尼神甫也在瞧她。
“啊,神甫,你大概不介意在晚餐桌上有一位修女吧。”
莱拉问。
布索尼神甫用宽和温厚的声音回答:“我当然不会介意一位姐妹。”
莱拉不怀好意地笑笑:“没准不是姐妹呢。”
这个笑话大概只有她自己觉得是笑话,莱拉自顾自笑了几声,收敛表情,行了一个屈膝礼:“对不起,布索尼神甫,是我失言了。”
她领着神甫上楼,光洁的大理石楼梯映衬得神甫的脸也白白的,光光的,仿佛头上笼罩着一圈光环。
莱拉说:“不过,你看上去真不像是意大利人!”
神甫:“我哪里不像呢?”
他用稍稍带点外国口音,但是非常流利的英语说。
莱拉摇头:“你的皮肤太白了,南欧的阳光很充足吧,不会是英国这样,就算是夏天也会是阴沉沉的,一到晚上还要刮大风,好像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原野上哭。”
布索尼神甫:“有趣的想法!不过,亲爱的小姐,神甫通常不是从事户外劳动的。每一份工作都是神圣的,但是阿什博恩小姐,既然不在阳光之下,怎么去享受阳光呢?”
莱拉定定地看着他。
她不止一次用这样的眼光看人,从只是莱拉,而非莱拉·阿什博恩的时候就是这样。
为什么?
为什么是这样?
“你是不是得过大病?”
莱拉一问出口就后悔了。
哪有这样对待客人的啊,虽然她对这位神秘的布索尼神甫没有什么好感。
莱拉急忙补充:“我的意思是,你看上去经受过很大的磨难。”
说真的,她感觉布索尼神甫的眼神深仇大恨得像……
莱拉词穷了。
总不能说布索尼神甫像是负面情绪放大了一百倍的高三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