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五月中旬,日光仍懒懒散散地撒在院子里,穿过院中那棵高大的橘子树,照进回廊墙壁上的花窗,在梳妆台上投下一片温柔的剪影。日光如此,院中的来来往往的人却少了往日的悠闲,纷纷低下了头忙碌手上的活计。

    正屋里的高堂上,一个老太太却正皱着眉头,问道:“大爷回来了么?”

    旁边那嬷嬷转头看向门口跑腿的小丫头,却只看见那小丫头摇了摇头。无奈,只得说道:“还未曾回来,怕是路上耽搁了。”

    “荒唐!他女儿这发着烧,他却是半点都不上心!”老太太听罢更是生气,拐杖在地上杵了又杵。

    那嬷嬷劝道:“老夫人当心自个儿身体,怒气伤心……眼下姐儿正发烧,少不得需要您照看,若是把自个儿气倒了,谁来照看姐儿呢?”这话半分劝慰,半分实话。

    原来,这堂上坐着的,正是云州知府沈庭山的母亲,沈老太太。沈老太太本名秦庄,嫁给了父亲学生沈珉,膝下二子一女,长子沈庭山育有一女,长女沈溪川远嫁在京,次子沈敬渊在书院求学。然而沈庭山之妻刘皖去岁患病不治身亡,自此沈庭山便有些求神拜佛寻仙问道的意味,除了府中公务,旁的一概不管。因此这偌大的云州知府府邸,也就沈老太太和沈如皎两个正儿八经的主子。

    前几日小丫鬟带着沈如皎玩耍,未曾想在河边遗落了沈如皎的小球,傍晚才发现不见。大家一起找寻时,沈如皎不小心落了湖,虽有丫鬟婆子立即救了上来,仍是当晚就发起烧。

    沈老太太急得当晚就去请了郎中,用药也并不吝啬,但这几日仍未见好转,眼见着小孩儿难以熬过去了,病情却也慢慢平缓下来。但这些日子以来,沈庭山虽有探望,但从不曾误了公务或者去寺庙烧香,为此也惹得有心人不免活络了心思。

    “老夫人,二房王大奶奶求见。”一个丫鬟悄悄走了进来,得了嬷嬷示意后轻声禀道。

    “她又来作甚么?又打着过继的主意来了?”老太太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原来,那沈王氏眼见沈庭山没了妻室,膝下又仅有一女,便打着继承香火的名头,想把自家二子沈玉和过继到沈庭山名下。孩子已经七八岁记了事,纵使过继也不会不亲自己的亲生父母,还白得云州知府独子之位,实在稳赚不赔。为此,那沈王氏没少来烦扰沈老太太。

    “要不,我去说您歇了,请她下回再来?”袁嬷嬷看着沈老太太脸色并不好,如此提议道。

    “不必,请她进来罢,我倒要看看她要说什么。”

    “是。将人带入正堂吧。”说着,袁嬷嬷扶着老太太去了正堂见客,仅留了一众丫鬟婆子照看着沈如皎。

    沈老太太还未走进堂屋,那沈王氏尖锐的声音便已传来:“听闻如皎落了水,现下可好些了?依我看来,定是丫鬟婆子照看不用心,还是处置了的好。”

    沈老太太慢步坐下,回道:“已经处置好了,也不用你费心了。你今儿来是有何事?”

    “还不是我那和儿,听说妹妹病了,吵着要见妹妹。他性子急,免不得吵到如皎,书院学业繁重也脱不得身,只能我来替他走一遭了。”这话说的好听,但阖府上下谁不晓得,沈玉和整天忙着招猫逗狗,别说学习了,就连课业和很少完成,也甚少关心家中女眷,更别提是别房的妹妹。

    “和儿忙于学业是好事。”那沈王氏想要给儿子树立一个好形象,但老太太哪里不知她在想什么,只淡淡回了一句并不搭话。

    袁嬷嬷看了刚跑过来的丫鬟一眼,对老夫人道:“夫人,小姐好像醒了。”

    “既如此,我也就不多留了。下次领着和儿再来看如皎。”沈王氏看这情形,讪讪走了。

    “快去请郎中。”沈老太太吩咐着,也快步走了回去。

    这厢的床上,沈如皎有些迷茫地看着丫鬟,感觉眼前地一切陌生又不真实。明明上一分钟她在医院抢救无效,能够清晰感受到自己逐渐衰弱死亡,下一分钟又出现在了这里,还有一群人围着自己。

    沈如皎不禁有些眩晕,这是梦?还是现实……

章节目录

皎皎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娱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娱年并收藏皎皎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