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长安的路上,我路过了一位故人的陵墓。

    邓通。

    此人的名字再度被提及时,我几乎要想不起他是谁。侍奉在我身侧的次子蟜问我要不要前往祭拜,我莫名其妙了一阵子,才记起来他的身份。

    邓通,昔年我父亲的宠臣,阿启继位后的罪奴。

    我父亲活着的时候,信任他、爱重他、赐他铸币之权,允他一世富贵。

    我父亲死后,新继位的阿启厌憎他,不仅以皇权收回了他的财富,更是下令将他活活饿死。

    我与邓通没有什么私交,却在当年他落魄时给过他一点帮助。在那时,我便隐隐预感到了我与他命运的相似,或许有朝一日,我也将落得和他一样的下场。

    只是后来,成功将阿娇嫁回未央宫的我,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战胜了命运,找到了最好的出路。

    如今我再度路过他的坟茔,望见蒿草连天,心中唯余怅然。

    邓通之昨日,果然便是我的今日。我比他幸运的地方在于,我此时还活着。

    可我的女儿该怎么办?

    回到长安城内,许多景致与从前无二,但心境却大有不同。

    我没有见到阿娇,也没有见到那位取代我女儿的新皇后卫姬。倒是去宣室殿求见皇帝刘彻的时候,我撞见了他的长姊平阳公主。

    我恍惚间想起,卫姬正是她献给皇帝的。

    昔年我弟弟的宠妃栗姬恨极了我,因为我几次三番将美人送到她丈夫的身边,刘彻的母亲王娡,以及她的妹妹,宠冠后宫的王夫人王兒姁,都是通过我的途径才得以踏入未央宫。

    据说栗姬在失宠病亡之时,仍对我咬牙切齿,满口诅咒。

    而我在见到平阳的那一刻,心中第一反应亦是怨怒。

    可笑可笑,一切仿佛是宿命的轮回。

    长门园在我离开的那两年被董偃打理的很好,但比起从前,终究是萧条了。

    昔日攀附于我的门客,在我归来长安后,统统消失不见。

    门庭寥落数日,才终于有人递上门刺拜访。

    “是谁?”

    董偃答:“故魏其侯之妻。”

    故魏其侯?

    想起来了,魏其侯,是窦婴。我那位过世好些年的表兄窦婴。

    他是我舅父的孩子,窦氏众多族人中的一个,同我血脉相连,但在过去,我与他来往并不密切。

    他是窦氏诸子中,最为叛逆的那个。

    窦氏满门皆因我母亲而显贵,窦婴却在过去屡次忤逆我阿母。

    当年母亲为了打压诸侯,刻意装出格外看中阿武的模样,甚至屡屡暗示阿启将皇位传给阿武。那时窦家人人附和我阿母,唯独窦婴敢站出来,反对我母亲的要求——这也就罢了。

    后来阿启废了太子荣,他因为曾担任太子老师的缘故,几度为废太子争辩;再后来,刘彻做了皇帝,他又转而效忠刘彻。刘彻即位之初,重用儒生,我阿母一度动了将刘彻废去的心思——只是由于皇位动荡不利于社稷,故而作罢。窦婴等人则被我阿母迁怒,一度被贬斥出朝堂。

    然而后来,随着阿母的日渐衰老,刘彻一步步掌握了大权,忠于刘彻的窦婴也得以风光了一阵子。

    我记得,我与他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我阿母病重临终的前几年。

    他来参加我设于长门园的宴席,带着浩大的车队,身着华服气度不凡。

    那场宴会之上,主客尽欢,唯独他,在酒酣之际忽然高唱悲歌。

    我知道这人性子古怪,就爱做些一鸣惊人的事情,原本不欲理他。可当时的他在唱完悲歌后,竟来到我面前,朝我泣涕不已,我心中越发厌烦,只得一边告诉众人,“魏其侯醉了”,一边命令董偃将他带到暖阁之内。

    后来,我在宾客散去后,亲自去问魏其侯,他究竟是在哭什么。

    他说:“我是在为您而哭啊,太主。您虽身居高位,却处在风雨之中,我只恐您登高跌重,故而为您流泪。”

    我冷笑:“所以,表兄有何赐教?”

    窦婴端坐,以半醉半醒的姿态为我说了一个故事。他说他父亲生前豢养了一条猛犬,那犬儿为他在游猎时捕获了兽类无数。

    他父亲过世后,他身为子嗣,继承了其父的一切。那条猛犬也在其中。

    “我爱惜它的勇武,钦佩它的功绩,最后却不得不杀了它。”

    说这话时,他抬眸看我,眼神半是悲悯半是得意,“太主,您知道这是为何么?”

    我抿紧双唇,没有给他回应,而窦婴则是自顾自的说了下去,“因为我害怕它不够忠诚,它是我父亲一手养大的,所以不属于我。不属于我的狗,再好我也不会要。杀了它固然可惜,但一条狗而已,只要我手里有肉,我随时可以有更好的。于是我又买了幼犬,悉心喂养,过去那条猛犬能做到的,它如今也能。”

    “外戚,就是一条猎犬。”

    最后一句话,窦婴说出来时语气阴恻恻的。他仿佛是在羞辱我,又或者,是他在自嘲。

    外戚,这个身份绑在我和他身上,是我们的庇护亦是枷锁。窦婴的那个故事想告诉我的是什么,其实我很明白。

    阿母那时已经病得很重了,眼看就要到达生命的尽头,等到他死之后,窦氏满门的辉煌将不复存在。

    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如同高皇后过世,吕家土崩瓦解。

    刘彻不会容忍窦氏,但是猎犬不能没有,所以现在重要的问题窦氏是——等到窦氏没落之后,新崛起的外戚该是哪一家。

    听说他很是器重他的母舅田蚡。

    但要我说,太后王娡的那几个兄弟,都不堪大用。

    假若我那时心狠一点、野心再大一点,我就该站出来,以我身后的陈氏一族,填补“新外戚”的空缺,使陈家成为下一个窦氏。

    然后呢?

    然后,我不知道该怎么走了。我也不确定我的儿子有没有做权臣的本事。

    我朝在此之前,并没有永垂不朽的外戚家族,只有黯然失色如薄家、惨烈收场如吕氏。

    所以,真是可笑啊。壮年时的我,为了延续自身的尊荣,选择将女儿嫁给君主;老年时的我为了家族的尊荣,又要陷入无穷尽的谋算之中。

    就算我动了这样的念头,却又真的能做到吗?未必。

    这不是心计或是手段的问题,而是我没有办法与我的血脉做切割。

    陈与窦,固然不是一个姓氏,可我体内流着窦家的血,新与旧两代外戚之间,纠缠紧密。

    皇帝不会信任陈家,我更做不出背弃母舅的事。

    在卫姬生产后不久,我为了楚服与阿母的那场会面中,阿母也曾为我忧心未来。她问我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与信心,去真正尝试着掌握权力,又苦心孤诣的替我想了两条道路——

    其一,是索性走上一条颠覆政权的道路,将日渐长大的刘彻拉下帝座,重新换一位好控制的孩子座君王,此后阿娇成为太后,我以太后之母的身份统摄朝纲。

    其二,是自愿倒向皇帝,从此以后,甘愿成为受皇权庇护又为天子所驱使的外戚。想要走上这条路,我一个要对付的,就是窦家。

    这两条路我都没有走。在阿母最后的日子里,我放任自己沉浸于长门园的歌舞之中,不知今夕何年。

    我知道自己是要输了。

    母亲的生命在迅速的衰竭,而阿娇的腹内始终没有新的生命孕育。数十年的谋划最终成大梦一场。

    而窦婴也是满盘皆输。

    多可笑啊,这个生前桀骜、乖张、自以为是的窦家叛逆,在窦家衰败之后,仍旧不可避免的被牵连着走上了一条绝路。

    他死于他人的诽谤,但要我说,他死于皇帝的抛弃。哪怕窦婴被视为窦家人中的叛逆,但皇帝并不信任他,他终究选择重用自己的舅父田蚡,窦婴死在了与田蚡政权的风波之中。

    但那时的我,并没有多少机会嘲弄他。因为不久之后,便是阿娇被废,我被迫离开长安。

    窦婴死的时候我并没有多少伤心,却莫名其妙的流了泪,出于一种兔死狐悲的感情,我出席了他的葬礼。这大概让他的妻子产生了误会,以为我与窦婴生前有不错的私交。

    所以,她来找我了。

    她求见我的原因很简单,窦婴死后,她带着儿女在长安城内过得并不算好。近日来,她的家人更是得罪了一位权贵。

    我原本并不打算理会这样的事情。可当窦婴遗孀流着泪说出那个名字时,我整个人都不由愣住。

    她说出的那个名字是:张汤。

    如今天子跟前炽手可热的宠臣。

    亦是,昔年审问我女儿巫蛊之罪的人。

    窦婴夫人惹上的麻烦我没有心情去理会,但张汤,我是一定要见一见的。

章节目录

馆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渲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渲洇并收藏馆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