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变法之所以在封建社会难以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改革变法会触犯到既得利益者,还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也必然会触犯到皇权。

    因为在面临庞大的既得利益者时,改革大臣必须要拥有开一面,不追究他们的惩罚,只要求罚金作为惩戒,你们可别说,他们捞的每一文钱,全都是朝廷所迫,我们检察院目前掌控着足够的证据。”

    韦应方道:“苏检察长,问题就不在于他们是否违法,而是在于朝廷能否支付他们俸禄,这不给马儿吃草,又想马儿跑,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你涉世未深,不懂其中利害。”

    苏辙道:“我只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朝廷理应支付他们相应的俸禄,而不是让他们随意利用职权谋取财路,如果他们得不到相应的俸禄,大可以来我检察院起诉,我们公检法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苏检察长。”

    曹奕立刻起身道:“你这是在为难我们转运司,如今转运司还得支付士兵们的赔偿,哪有这么多钱?”

    苏辙道:“转运司没钱,照实说便可,我们会要求朝廷拨钱给河中府。”

    这么狠吗?

    朝廷莫不是你家开的?

    你说拨钱就拨钱。

    可话说到这份上,他们还真不好反驳苏辙。

    苏辙又是态度坚决道:“之前的旧账我可以不算,只要合法,他们的买卖,也可以继续做下去,但如这种违法行为,我们检察院是决不能容忍的。”

    面对如此强势的苏辙,此番谈判,自然是无疾而终。

    但可将蔡延庆给急坏了,因为下面那些胥吏开始接连罢工,河中府的秩序立刻变得岌岌可危。

    因为全都是他们这些吏在管事,他们要是不管,那肯定会大乱的。

    这可是蔡延庆的底线。

    “张庭长,你们的争争斗斗,我是尽量不参与,而且我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就是要确保河中府不乱,可你此番贸然行动,已经让河中府陷入混乱的边缘。”

    蔡延庆是面色严肃地向张斐说道。

    言下之意,你要这么搞的话,那我也不能坐视不理。

    张斐叹道:“蔡知府,我也不想,但我也没有办法,那些恶霸仗着在衙里的关系,是欺民霸市,这种现象已经是非常严重,自从我开庭以来,就一直收到各方的密讼,我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这么做的。”

    蔡延庆道:“这我能不知道吗?但是你得先拿出解决之法,目前官府运作,全依靠那些胥吏,如果他们都不干了,那我们还怎么去治理。”

    他们就三年任期,没有能力去培养自己的班子,就只能用现有的吏,他们是最熟悉州府事务,经验丰富,知道怎么去管理。

    张斐道:“我们不是要至他们于死地,我们只是打击这种犯罪行为,同时我们也会为他们争取到合理的报酬。

    目前这种方式是绝不可行的,因为这必然会引发行政和司法的冲突。道理很简单,放权让他们去收过税,多收的就算是补助,那不用想也知道,这吃亏的肯定是商人,这就是一种敲诈行为,而我们公检法是要捍卫百姓的正当权益,一旦商人来我们这里提起诉讼,我们是不可能不理会。”

    蔡延庆听得是眉头紧锁。

    以前是政法一体,那大家可以有默契,而如今政法分离,官府继续放权给他们,让他们为朝廷敛财,但这显然与司法冲突。

    商人肯定也会上皇庭告状。

    那怎么办?

    这种默契是必然维持不下去了。

    过得片刻,蔡延庆道:“那你怎么能保证,不会引发混乱?”

    张斐道:“这我还是有些把握的,我有调查过,大多数官吏已经聚敛了不少财富,他们可不是亡命之徒,他们也会有所忌惮的,只要我们不给于太重的惩罚,他们应该不会铤而走险。

    而下面那些没有吃饱小吏,他们通常是没有背景的,亦或者是新加入的,给他们一份丰厚的报酬,是他们更加需要的。

    此外,就是皇庭刚刚判决乡绅胜诉,那些大地主、乡绅多半不会选择立刻与皇庭作对,至少不会公然反对,他们已经得罪官府,不会再得罪我们,这些人会帮我稳住乡村,如此一来,大局可控也。”

    蔡延庆沉吟少许,道:“但前提是,官府得拿出足够的财政给他们发放俸禄?那边军费还未弄清楚,这边又给官吏增加俸禄,官府能够负担得起吗?”

    张斐道:“收税。”

    蔡延庆道:“你们打算增税?”

    “不!”

    张斐摇摇头道:“就只是依法税收,同时打击偷税漏税,如此一来,是能够补上这部分财政的。”

    蔡延庆恍然大悟,这羊毛到底还是出在羊身上。

    只不过这只羊不是百姓,而是那些大地主。

    张斐道:“蔡知府,一个国家是否能够良好运转,就是看这个国家能否依法收税,尽量做到收支平衡,就是这么简单。而如今这种行为,那就是一种强盗行为,朝廷与恶吏,利用权力去剥削百姓,然后大家五五分账,那税法就如一纸空文,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也是我们公检法所不能容忍的。有道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章节目录

北宋大法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南希北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希北庆并收藏北宋大法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