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深夜,本应该是留给不想回家和无法回家的人。多亏了胡教授,我这店里竟然还不乏高知的客人。
看到有客人点了糖炸鸡腿后,胡老师叫嚷着也要来一份,他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孩子。孩子用直愣愣的对视作为回应后说:“炸鸡腿太不健康了,面粉含有过多的碳水热量,连续高温油炸容易产生不饱和脂肪酸,不仅破坏了原本的肉质结构,而且还因为油脂过多容易增加消化道的负担。”
这一次熟客介绍来的莫非是个营养方面的专家?
“那老板,就来两份糖炸鸡腿吧。再来两壶烫热的米酒。”
“我不喝酒!酒精会影响中枢神经让人变笨,而且还会带来消化道各个部位患癌的风险。”
“就这样。”
我再三和胡老师确认后他给了我肯定的答案,只好转身去准备他们点的菜。所谓的糖炸鸡腿是我店里熟客之间的叫法,其实就是普通的高压炉炸鸡腿,只不过用了老式的调味。中餐虽然从古代开始就融合了南洋西亚的各种香料,但香料也是针对富人的条件而言的。我们这一带传统上没有重口,当八十年代条件刚好起来的时候,能一过口腹之欲的就只有甜口了。传统的炸鸡腿撒粉里掺一些椒盐多放点白糖,搭配外酥里嫩大块嫩肉的琵琶腿,就如这位弟兄所说,是种极其高热量的吃法。这种白糖吃法其实也上不了富人的大台面,大多是那个时代厂办食堂的吃法,所以其实这甜口的炸物,建议搭配白米饭吃比较不会腻。
除了怀旧,这口味确实也不合现代人的胃口。琵琶腿这种东西已经从高贵的肉食变为不受欢迎的负担。而今大多数人选择的所谓炸鸡腿都是更有口感负担更小的翅根小鸡腿,本就是油腻的炸物再配上白糖的甜口难免会让吃喝不愁的人觉得腻,在营养过剩的时代被淘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也只有在几位熟客老头间会选择这种做法。
炸制需要时间,食客之间的交谈,让我了解了这位孩子的名号。余多多这个名字要是和博士联系起来,有些儿童科幻剧的感觉,可眼前又确实是一位这样的博士。余老师的父母从小就发现了孩子的天赋,但是国内的少年班越开越少,余老师的父母一狠心抛弃国内的一切把他带去了国外。不过也多亏了这一招,他在十八岁就硕士毕业了,作为博士后研学几年后在胡老师介绍下被当作特招人才引进国内,当然也是因为在学术界有所建树。不过在排资论辈的国内,虽然当上了老师的他,作为后辈跟着胡老师继续学习。
以上都是胡老师单方面诉说的。
余老师只是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就仰起了头来,虽然是老师,但也毕竟是新世代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和人相处就是这种风格,更何况这店里几乎没有他的同龄人。
擅自给孩子点这种口味的食物,对从小就没饿过肚子的一代来说也一定不会感兴趣。只是油炸这种东西正是直冲人的口腹之欲去的,面对刚出炉的炸鸡腿,能有如此定力的人也还是少见。
“就吃一个吧?就算再不健康,难得吃一个又会怎么样?人生要是一辈子都没吃过炸的东西就太可惜了!”
听胡老师这么说完他还不为所动,但看到胡老师大快朵颐的模样,他有些不信邪地咬了一口。
我并没有抱多大的期待,没想到他咬下了一口后却瞪大了眼睛。
这种反应我太熟悉了,大多数的年轻人不会像我们这种老头一样守不住话,就算有意外的口味也大多会和美食一起收入腹中。不过这孩子是没体会过饿肚子的人,这口味很快就腻了吧?
“别光顾着吃鸡腿,也喝上一口酒吧?”看到他大口吃肉的模样,不正经的胡老师又在出歪主意带坏年轻人了。
还好余老师并没有被打动,只是瞪了他一眼继续啃鸡腿。这么大口吃肉虽然看着是让人觉得很满意,但这也毕竟是肉,这种吃法不会噎着吗?
看不过去的我打算给他倒上一杯开水,果然水才倒半杯他就噎着了。我赶紧想要递出去,可还没来得及递到他的面前,就见他拿起了面前的杯子喝了起来。
“好甜!这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米酒了。”忠先生的语气没错,虽然是本地市场里买的米酒,但我除了认准一家互相做了几年生意外,其实也没有特别挑选。
“原来酒也有这种味道。”又一杯酒下肚之后,他重新拿起了一个鸡腿依旧像刚刚那样大口吃起来,看这模样果然还是个孩子呢。
“年轻真好,我已经很久没见到有人吃饭吃得这么香了。”
可不是嘛,我们这岁数可不敢像这个样子吃饭,要是噎着透不过气来可就惨了。
虽然胡老师也不怎么常来我店里,每次他带来的人也各种各样,不过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人时,我倒是挺怀念余老师那孩子的。
“要进来吗?”开始下春雨时,我正好到店外放雨棚,见到那个在徘徊犹豫的身影问到。
本见到我后转过身想要逃避的动作,在来回几个转身后说:“这个点进食对健康太不好了。”
“都这个点了不回家睡觉,对健康也不好吧?早点回家吧。”
说的也是,对普通的孩子来说这个岁数也是尝试下花花世界的年纪了,但这毕竟说不上是什么好事。不过也和我想象的一样,他在硬气的拒绝之后还是跟了进来。
“如果想吃其他的话,只要我会也能做哦!当然蔬菜沙拉之类的……”我这里的食客毕竟都是些粗人,紫甘蓝,酸奶一类的食材只会在有客人预定时采购。
“想吃那天的甜炸鸡腿。”
那再好不过了,不过我本不想推荐酒水,阿忠多嘴说了一句:“吃油炸当然要喝啤酒了。咬上一口酥脆的鸡皮,然后再痛快地喝上一大口啤酒,趁着气泡上升时爽快地打上一个嗝。”
正说着,一边的老金正好因为啤酒打了个嗝。臃肿的身材配合这个饱嗝,真是把油腻这个词体现得淋漓尽致。
余老师没有和他们搭话,看多了的话也明白那像白眼的动作没有那么多特别的意义。他只是犹豫着走到了饮料柜前,看着饮料犹豫一阵后取出了一瓶啤酒。
“如果平时吃得清淡的话,这个季节这样吃很容易拉肚子哦!”给他递杯子的时候我不忘提醒。
不过他嘴上没有回应,啤酒打开后倒上了满满一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后打上一个爽快的饱嗝,果然还是看年轻人这样吃比较有滋味。
看到这样的场景后我满意地转过身去准备其他人的菜,可大料刚备好,一个女人就气势汹汹地跑了进来。
“你在这儿做啥子哦?你晓得我找你找了好久咩?”
余老师没有答话,只是故意拿起鸡腿来啃了一口,眼神中的表情像是在挑衅。
“我好容易才约到你们校长吃顿饭,你就啷儿个不懂事咩?你晓得你为啥子在学校里吃不开,都当人才咯却连个科研经费都被人卡到起?我说过好多次你不能不学做人不学做人,你这样只晓得自己啥子时候才能成事业嘛!”
按理说吵架中只有一方继续就不会吵得多激烈,但余老师虽然一句话都没有说,女人的火气却越来越大。
“余多多!你现在是想要闹啥子嘛?你说噻!你到底要老子做啥子?!”
她歇斯底里的尖叫,伴着一把抢过余老师刚淡定拿起的玻璃杯恨恨摔到地上。这动静把我整个店吓得鸦雀无声,胆子小的往店外跑,好事的人则从店门口探进头来。
深夜的小店就是会有种种这样的矛盾,在烟花巷里做生意也是见怪不怪。我放下菜刀走到他们面前,刚刚两手叉腰打算做和事佬。没想到余老师先一步把盘中最后一只炸鸡腿递上前说:“妈妈,你也尝尝吧。”
妈妈?!我也和其他叫出声的食客一样惊讶,毕竟深夜在外面常见的都是些感情纠纷,再加上余老师这性格。不过我先一步回过神,给妈妈面前放上一套餐具,示意她先坐下说话,也好不吓到我的客人。
余妈妈在我和余老师之间转了转脑袋,坐下后拿过吃了一口。那神情充满了决绝,只是尝到甜味后情绪终于稳定了一些,然后向我道歉。店里的大家这才敢重新坐下来享用宵夜。
原来今天晚上余老师的母亲为他和校长安排了饭局,但余老师却爽约了。父母是为了孩子才去国外伴读,为孩子抛弃了一切。而今孩子成才后,当然也一切都跟着孩子的脚步走。国内的学术氛围虽说不上好,但成就确实越来越多,对高级人才的待遇也越来越好,为此决定让孩子回来发展。但国内的社会毕竟传统,不讲究人际关系就连这种单纯的象牙塔里也不好混。余老师被强制要求完成各种指标,科研的经费却不到位。母亲了解了这些后责怪余老师的性格在学校里得罪了很多人,就因为这样才在各种流程上被卡壳,所以主动充当起了中间人的角色。只是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余老师却不喜欢这一套,所以逃了饭局后又不敢回家,在深夜流落到了我这里。
“不好意思,刚刚没控制好情绪给你们添麻烦了。该赔的钱我会赔的。”
“花费一辈子培养的孩子而今出了这种问题,也能理解。”
“我也知道这种人情世故不是什么好事,但活在这个世界上哪能离得了人情世故?大家都说西方人注重才华不在乎人情,但要不认识个好老师带着完成这番学业也不是简单的事。我儿子的性格你们也见到了吧?其实我也知道他在国外学校里被排挤,这几年过得并不如意。如果不是看到学校里其他老师看他的眼神,看他没朋友的样子,我也不会要他回来。虽然国内的人情世故更甚,但至少我和他爸爸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更熟悉。而且和讨好那些西方人得研究什么价值观什么取向,礼物都不能随便送比起来,中国人的人情世故要简单多了吧?只要送贵的礼物,拼命说奉承话多敬上几杯酒,人家开心了总会给点甜头。但是那孩子……唉,太不懂事了。”
“我是不怎么懂天才儿童,但余老师也是个被人称为老师的人了,而且已经二十二岁了吧?”
“多多照国内的虚岁已经二十四了。”
“所以说已经是个可以自己做决定吃什么穿什么的大人了。”我给刚出炉的那一份炸鸡腿撒上了粉料,然后端到了余妈妈的面前说,“虽然为照顾孩子付出了一切,但妈妈也只是余夫人众多称呼中之一吧?”
余妈妈接过了我递来的炸鸡,正巧余老师也回来了。她用手拿起一个鸡腿后把剩下的都放到了余老师面前说:“还挺好吃的,多吃点吧?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学校的食堂里也是这个味道。”
“高油高热量的吃多了可不好。”没想到余老师却如此回答到。
看到有客人点了糖炸鸡腿后,胡老师叫嚷着也要来一份,他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孩子。孩子用直愣愣的对视作为回应后说:“炸鸡腿太不健康了,面粉含有过多的碳水热量,连续高温油炸容易产生不饱和脂肪酸,不仅破坏了原本的肉质结构,而且还因为油脂过多容易增加消化道的负担。”
这一次熟客介绍来的莫非是个营养方面的专家?
“那老板,就来两份糖炸鸡腿吧。再来两壶烫热的米酒。”
“我不喝酒!酒精会影响中枢神经让人变笨,而且还会带来消化道各个部位患癌的风险。”
“就这样。”
我再三和胡老师确认后他给了我肯定的答案,只好转身去准备他们点的菜。所谓的糖炸鸡腿是我店里熟客之间的叫法,其实就是普通的高压炉炸鸡腿,只不过用了老式的调味。中餐虽然从古代开始就融合了南洋西亚的各种香料,但香料也是针对富人的条件而言的。我们这一带传统上没有重口,当八十年代条件刚好起来的时候,能一过口腹之欲的就只有甜口了。传统的炸鸡腿撒粉里掺一些椒盐多放点白糖,搭配外酥里嫩大块嫩肉的琵琶腿,就如这位弟兄所说,是种极其高热量的吃法。这种白糖吃法其实也上不了富人的大台面,大多是那个时代厂办食堂的吃法,所以其实这甜口的炸物,建议搭配白米饭吃比较不会腻。
除了怀旧,这口味确实也不合现代人的胃口。琵琶腿这种东西已经从高贵的肉食变为不受欢迎的负担。而今大多数人选择的所谓炸鸡腿都是更有口感负担更小的翅根小鸡腿,本就是油腻的炸物再配上白糖的甜口难免会让吃喝不愁的人觉得腻,在营养过剩的时代被淘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也只有在几位熟客老头间会选择这种做法。
炸制需要时间,食客之间的交谈,让我了解了这位孩子的名号。余多多这个名字要是和博士联系起来,有些儿童科幻剧的感觉,可眼前又确实是一位这样的博士。余老师的父母从小就发现了孩子的天赋,但是国内的少年班越开越少,余老师的父母一狠心抛弃国内的一切把他带去了国外。不过也多亏了这一招,他在十八岁就硕士毕业了,作为博士后研学几年后在胡老师介绍下被当作特招人才引进国内,当然也是因为在学术界有所建树。不过在排资论辈的国内,虽然当上了老师的他,作为后辈跟着胡老师继续学习。
以上都是胡老师单方面诉说的。
余老师只是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就仰起了头来,虽然是老师,但也毕竟是新世代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和人相处就是这种风格,更何况这店里几乎没有他的同龄人。
擅自给孩子点这种口味的食物,对从小就没饿过肚子的一代来说也一定不会感兴趣。只是油炸这种东西正是直冲人的口腹之欲去的,面对刚出炉的炸鸡腿,能有如此定力的人也还是少见。
“就吃一个吧?就算再不健康,难得吃一个又会怎么样?人生要是一辈子都没吃过炸的东西就太可惜了!”
听胡老师这么说完他还不为所动,但看到胡老师大快朵颐的模样,他有些不信邪地咬了一口。
我并没有抱多大的期待,没想到他咬下了一口后却瞪大了眼睛。
这种反应我太熟悉了,大多数的年轻人不会像我们这种老头一样守不住话,就算有意外的口味也大多会和美食一起收入腹中。不过这孩子是没体会过饿肚子的人,这口味很快就腻了吧?
“别光顾着吃鸡腿,也喝上一口酒吧?”看到他大口吃肉的模样,不正经的胡老师又在出歪主意带坏年轻人了。
还好余老师并没有被打动,只是瞪了他一眼继续啃鸡腿。这么大口吃肉虽然看着是让人觉得很满意,但这也毕竟是肉,这种吃法不会噎着吗?
看不过去的我打算给他倒上一杯开水,果然水才倒半杯他就噎着了。我赶紧想要递出去,可还没来得及递到他的面前,就见他拿起了面前的杯子喝了起来。
“好甜!这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米酒了。”忠先生的语气没错,虽然是本地市场里买的米酒,但我除了认准一家互相做了几年生意外,其实也没有特别挑选。
“原来酒也有这种味道。”又一杯酒下肚之后,他重新拿起了一个鸡腿依旧像刚刚那样大口吃起来,看这模样果然还是个孩子呢。
“年轻真好,我已经很久没见到有人吃饭吃得这么香了。”
可不是嘛,我们这岁数可不敢像这个样子吃饭,要是噎着透不过气来可就惨了。
虽然胡老师也不怎么常来我店里,每次他带来的人也各种各样,不过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人时,我倒是挺怀念余老师那孩子的。
“要进来吗?”开始下春雨时,我正好到店外放雨棚,见到那个在徘徊犹豫的身影问到。
本见到我后转过身想要逃避的动作,在来回几个转身后说:“这个点进食对健康太不好了。”
“都这个点了不回家睡觉,对健康也不好吧?早点回家吧。”
说的也是,对普通的孩子来说这个岁数也是尝试下花花世界的年纪了,但这毕竟说不上是什么好事。不过也和我想象的一样,他在硬气的拒绝之后还是跟了进来。
“如果想吃其他的话,只要我会也能做哦!当然蔬菜沙拉之类的……”我这里的食客毕竟都是些粗人,紫甘蓝,酸奶一类的食材只会在有客人预定时采购。
“想吃那天的甜炸鸡腿。”
那再好不过了,不过我本不想推荐酒水,阿忠多嘴说了一句:“吃油炸当然要喝啤酒了。咬上一口酥脆的鸡皮,然后再痛快地喝上一大口啤酒,趁着气泡上升时爽快地打上一个嗝。”
正说着,一边的老金正好因为啤酒打了个嗝。臃肿的身材配合这个饱嗝,真是把油腻这个词体现得淋漓尽致。
余老师没有和他们搭话,看多了的话也明白那像白眼的动作没有那么多特别的意义。他只是犹豫着走到了饮料柜前,看着饮料犹豫一阵后取出了一瓶啤酒。
“如果平时吃得清淡的话,这个季节这样吃很容易拉肚子哦!”给他递杯子的时候我不忘提醒。
不过他嘴上没有回应,啤酒打开后倒上了满满一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后打上一个爽快的饱嗝,果然还是看年轻人这样吃比较有滋味。
看到这样的场景后我满意地转过身去准备其他人的菜,可大料刚备好,一个女人就气势汹汹地跑了进来。
“你在这儿做啥子哦?你晓得我找你找了好久咩?”
余老师没有答话,只是故意拿起鸡腿来啃了一口,眼神中的表情像是在挑衅。
“我好容易才约到你们校长吃顿饭,你就啷儿个不懂事咩?你晓得你为啥子在学校里吃不开,都当人才咯却连个科研经费都被人卡到起?我说过好多次你不能不学做人不学做人,你这样只晓得自己啥子时候才能成事业嘛!”
按理说吵架中只有一方继续就不会吵得多激烈,但余老师虽然一句话都没有说,女人的火气却越来越大。
“余多多!你现在是想要闹啥子嘛?你说噻!你到底要老子做啥子?!”
她歇斯底里的尖叫,伴着一把抢过余老师刚淡定拿起的玻璃杯恨恨摔到地上。这动静把我整个店吓得鸦雀无声,胆子小的往店外跑,好事的人则从店门口探进头来。
深夜的小店就是会有种种这样的矛盾,在烟花巷里做生意也是见怪不怪。我放下菜刀走到他们面前,刚刚两手叉腰打算做和事佬。没想到余老师先一步把盘中最后一只炸鸡腿递上前说:“妈妈,你也尝尝吧。”
妈妈?!我也和其他叫出声的食客一样惊讶,毕竟深夜在外面常见的都是些感情纠纷,再加上余老师这性格。不过我先一步回过神,给妈妈面前放上一套餐具,示意她先坐下说话,也好不吓到我的客人。
余妈妈在我和余老师之间转了转脑袋,坐下后拿过吃了一口。那神情充满了决绝,只是尝到甜味后情绪终于稳定了一些,然后向我道歉。店里的大家这才敢重新坐下来享用宵夜。
原来今天晚上余老师的母亲为他和校长安排了饭局,但余老师却爽约了。父母是为了孩子才去国外伴读,为孩子抛弃了一切。而今孩子成才后,当然也一切都跟着孩子的脚步走。国内的学术氛围虽说不上好,但成就确实越来越多,对高级人才的待遇也越来越好,为此决定让孩子回来发展。但国内的社会毕竟传统,不讲究人际关系就连这种单纯的象牙塔里也不好混。余老师被强制要求完成各种指标,科研的经费却不到位。母亲了解了这些后责怪余老师的性格在学校里得罪了很多人,就因为这样才在各种流程上被卡壳,所以主动充当起了中间人的角色。只是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余老师却不喜欢这一套,所以逃了饭局后又不敢回家,在深夜流落到了我这里。
“不好意思,刚刚没控制好情绪给你们添麻烦了。该赔的钱我会赔的。”
“花费一辈子培养的孩子而今出了这种问题,也能理解。”
“我也知道这种人情世故不是什么好事,但活在这个世界上哪能离得了人情世故?大家都说西方人注重才华不在乎人情,但要不认识个好老师带着完成这番学业也不是简单的事。我儿子的性格你们也见到了吧?其实我也知道他在国外学校里被排挤,这几年过得并不如意。如果不是看到学校里其他老师看他的眼神,看他没朋友的样子,我也不会要他回来。虽然国内的人情世故更甚,但至少我和他爸爸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更熟悉。而且和讨好那些西方人得研究什么价值观什么取向,礼物都不能随便送比起来,中国人的人情世故要简单多了吧?只要送贵的礼物,拼命说奉承话多敬上几杯酒,人家开心了总会给点甜头。但是那孩子……唉,太不懂事了。”
“我是不怎么懂天才儿童,但余老师也是个被人称为老师的人了,而且已经二十二岁了吧?”
“多多照国内的虚岁已经二十四了。”
“所以说已经是个可以自己做决定吃什么穿什么的大人了。”我给刚出炉的那一份炸鸡腿撒上了粉料,然后端到了余妈妈的面前说,“虽然为照顾孩子付出了一切,但妈妈也只是余夫人众多称呼中之一吧?”
余妈妈接过了我递来的炸鸡,正巧余老师也回来了。她用手拿起一个鸡腿后把剩下的都放到了余老师面前说:“还挺好吃的,多吃点吧?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学校的食堂里也是这个味道。”
“高油高热量的吃多了可不好。”没想到余老师却如此回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