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戈尔和你到底是怎么成为朋友的?”莎拉波娃几乎就要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距离破口大骂就差那么一点点。

    本来是一句吐槽,但高文信手拈来就完成了反击,“你和诺瓦克又是怎么成为朋友的?”

    现实生活里,渐渐熟悉起来之后,莎拉波娃其实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性格,爱玩爱笑,人美心善——

    至少,迪米特洛夫是这样说的。

    细想一下,也有道理,莎拉波娃和罗迪克、德约科维奇这些喜欢恶作剧喜欢打闹的球员关系都不错;形成直接对比的,和费德勒、纳达尔这些相对严肃一些的球员则是君子之交,私底下关系一般。

    按道理来说,莎拉波娃和高文应该也能够成为朋友,但故事的开端似乎就形成了错位。

    莎拉波娃对高文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初印象往往是最错误却也最难纠正的刻板印象,所以这才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现在,被高文的话语一堵,莎拉波娃也是愣了愣,怒目圆睁,眼看着粗口似乎就已经在舌尖打转。

    高文恰到好处地使用打断技能,“注意,孩子们正在看着呢。来来来,让我们好好扮演今天的角色。”

    说完,高文转头面向围观群众,展露一个灿烂的笑容,挥手示意,轻而易举地——

    啊啊啊!

    人群就传来一片尖叫,提醒着他们现在的位置和状况。

    莎拉波娃也不得不看向群众,同样展露一个商业笑容,但皮笑肉不笑,稍稍靠近高文,用腹语术咬牙切齿地说道,“其他人知道你如此坛,确实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索勒心满意足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就知道,“新生代巨星”的这一招牌,也许无法和费德勒相媲美,但新鲜和朝气却依旧能够制造出不同波澜,在迈阿密引起狂潮——

    未来,应该就是属于高文的了。

    而且,高文依旧属于img,这才是最重要的。

    莎拉波娃,对高文有意见归意见,但她依旧足够专业也足够理智,在这些孩子面前,高文也不算什么。

    两位球员双双展露笑容,暂时将个人的情绪收敛起来,在孩子面前展现积极的精神面貌,一起互动。

    有人曾经说过,孩子的心灵就如同一面镜子,投射了什么,就将映照出什么。

    那些喜悦、那些幸福、那些快乐,那些无忧无虑的纯粹和简单,映照在孩子身上,绽放出万丈光芒。

    提醒着球员们,他们曾经也怀抱着同样的梦想,踏上自己追逐职业生涯的道路,重新唤醒最初的热忱。

    所以,高文也好,莎拉波娃也罢,很快就真正放下了心事,展露灿烂的笑容,纯粹享受这个美好的下午。

    置身迈阿密的阳光大海之中,狂欢节终于有了一些模样,让人不由放松下来。

    从迷你网球对决到两位球员分别担任队长展开的双打对决,再到网球小游戏以及球员和孩子的单打对决,最后还有短暂的问答环节,空气里弥漫着汗水和笑声的味道,就好像夏天午后晒干的被褥一般。

    清爽,阳光,嘴角轻轻上扬。

    快乐的时间,总是特别短暂,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注意手表之上的秒针时针,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就已经结束。

    上一秒才刚开始,下一秒就已经结束。

    在一片欢声笑语和大汗淋漓之中,以高文搭档莎拉波娃与全场孩子们的合照,为今天的活动画上句号。

    两位“一点都不熟”的年轻人,首次商业活动搭档顺利落下帷幕,效果喜人——

    等等,如果加上那年圣诞节慈善活动的话,这应该算是……第二次?

    也许,私底下两个人刀光剑影、针锋相对,但不得不说,撇开分歧之后,两个人的配合确实默契。

    就连老练如索勒、托比亚斯,也完全看不出来他们刚刚还恨不得掐死对方。

    当然,主要是莎拉波娃想要掐死高文。

    很有可能,不远的未来,还有第三次、第四次……

    赛点

章节目录

赛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磨砚少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磨砚少年并收藏赛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