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守藏史大庭旧话第二百一十七章:代天道·掌人道巫一前往巴国之事……

    黎月一愣,又释然一笑。

    “巫一先生死了,而巴国瞧不上百越,只是收了礼,并没有回赠百越任何巫医典籍。”

    “当然,那是之前的百越,此时的百越,有风子国策,何须联姻,攀附巴国呢!”

    “我百越,誓不以女子出嫁为姻,谋生苟存!”

    当初,仡虎言百越王遗令,黎月出嫁巴国。

    此事此时……或许黎月已经有了计较。

    但,黎月也没看清百越王,一切不过都是推她上王位罢了。

    对此,风允无奈。

    “百越王还是快些归国吧,您已经在楚国谋求够多了,再待下去,并非好事。”

    黎月眸一哀。

    “若…若这是风子之想,对百越有利,黎月自然会尊崇。”

    黎月望向二长老,二长老随之起身。

    “黎月能再见到风子,帮助风子,黎月已经很开心了。”

    “风子珍重,黎月来郢都,也是想与风子告辞。”

    “呼…”

    “叮铃铃……”

    风声动,吹响了黎月发间的银铃。

    风允这才发现,原来今天,黎月盛装打扮,不过方才风允都没有注意在此上。

    “风子,若需百越国相助为人族而行,您尽管吩咐,黎月与百越国人,皆愿追随。”

    抿唇,黎月柔目,上前紧拥在风允怀中。

    轻笑一声,黎月不舍离开。

    “愿再会…”

    美人缓步,与百越来人皆离。

    而那些楚国四处的医士,也会在楚国确定再无一人有症状后,离开楚国。

    “我并非薄情之人,但你我并非良缘。”

    风允自始至终,都在与黎月保持距离。

    离开百越时果决,此时也不会留情于此。

    黎月很清楚,所以她走得也很果决。

    ……

    三日,转瞬而过。

    郢都城内,因为风允在此,还有屈原在管理,此时已经有了秩序。

    虽说荆门与夷关之处在激烈交战,但丝毫没有影响郢都的行政。

    这或许就是信念带来的力量。

    早先因为褒响之死,楚人的信念已经被打碎。

    但有了风子治疫,让楚人有了期许。

    他们可以从风子这里,获得德行,以此弥补德行。

    他们楚地紧邻安地,可以在安地进学,修习德行。

    如此的‘楚人望风’之言。

    如狂风般,席卷楚地。

    楚君闻之,不怒反喜。

    因为安地在荆门之外。

    而荆门被申国领头的神农盆地之师所占领。

    只有夺回荆门,楚人的言论才能成真。

    楚人望风,也成为了楚君激励楚人的言论。

    楚人闻之,纷纷凶猛,誓要夺回荆门,紧邻安地,以此修德。

    一时间,楚军竟然将神农之师,打退到了荆门。

    攻防逆转。

    而面对这样的情形。

    天子又助力了一把。

    天子下令,楚人无德而抗天意,天怒,当灭。

    天子六师,承袭天意!

    遂,楚人无德,为奴隶也鄙夷,六师之甲兵,以天怒之威,见楚即杀,灭天之鄙夷也!

    此令,随着大周气运而出。

    天子,也开始在汉水之北,神农盆地之南的鄾国,搭建祭台,问天而行令!

    列国大惊!

    天子祭祀,问天行令,这是在动用大周之全力啊!

    看来,天子是势在必行,灭楚!

    在天子建祭台之时,诸国也在派兵,赶往鄾国,以助声势。

    一时间,荆门之处的战役,也越发激烈。

    而风允,也起身。

    “风子,您准备前往何处?”() ()

    “孙叔敖先生?”

    在典籍宫外,风允竟然遇到了慌忙赶来,衣衫褴褛的孙叔敖。

    “可是治水有难?”

    孙叔敖在治理楚国水患。

    不过这几日,因为瘟疫消去,楚国气运有所回升,天气也缓和不少,水患之势应有所缓解。

    “是水患……芍坡如今已无法承受这般大的水。”

    “若是芍坡崩毁,楚地大半已耕的田土都将受到威胁,风子,可否借大禹鼎一用,老夫虽也有治水异术,但还需召之帝禹,方能快速开拓整个楚国的水渠。”

    风允手一抬,一尊大禹鼎递交给孙叔敖。

    他望向天空。

    轻蹙眉道:“汉江水如何了,我闻说长江水这几日泛滥,云梦泽水位高涨,不少地方都有了洪涝之灾。”

    正说着,就闻天空一阵雷鸣。

    又要下雨了。

    “轰隆隆!”这时,风允的马车,也被蛮娃牵来。

    “风子,您……”

    “允准备前往荆门,有事寻楚君。”

    风允上车。

    “孙叔敖先生可同路?”

    孙叔敖摇头。

    “余还需去与屈原大宰商议,汉水尚稳,长江需治。”

    风允点头,告别道:“那就不耽误先生。”

    “风子慢走。”

    风允说前往荆门,自然也不会有人认为风允会说谎,离开楚国。

    很快,风允就驶出郢都。

    而随着风允离开郢都,一只只冶鸟,也带着风允的书信,前往诸侯之军。

    周天子——

    “哈哈,灭楚国,顺天道,灭楚人,违人道?”

    “荒谬,楚人,也是人吗?”

    “哈哈哈……”天子营帐内,众人大笑。

    楚人是人,但,不是天子一路的人。

    什么人族,诸侯之间可不会因为这一句违人道,而罢手。

    天子望向曾国候,也就是当初的公子丙。

    “曾侯,你说,风子此言,该如何处理?”

    曾侯从席上起身,对天子行礼道:“天子代天道,掌人道,您的决策就是人道的决策,何来违背人道呢?”

    风允的天道、地道、人道之言,在《列国·百越》中有记。

    是风允在扬粤国时,与计然谈论时的言论。

    其——

    天无情,唯有己;万物一同,不因强弱而偏袒。

    地有情,却博爱;万物一同,不因强弱而偏爱。

    在如此天地之道下。

    人道,以强者引路,庇护弱者;以弱者齐心,诞育强者……以此传承文明,生生不息,对抗天地。

    ……

    看玄道之书,自然会看到此言。

    这也是人族的根本之一。

    说明人族在天地之下,是如何的状态,方能长久。

    此时,在场看过玄道之书的人,都心知肚明。

    但正如风允所说的阴阳之变,无极太极,善恶选择……人族延续不可只有一家之理。

    此时,众人选择的另外一条道路。

    是对是错,只能用时间证明,只有留在世上让世人承袭的,对人族来说,才是对的。

    “哈哈……”

    天子笑毕,收敛笑容。

    厉声道:“好一个楚国,竟然逼迫风子,虚造言语乱我军心!”

    “寡人必救风子于苦难,以彰德也!”

    诸侯闻声,也同声道:“以彰德也!”

    如此。

    风允对天子与各诸侯间的书信,如同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对此,风允也清楚了天子的选择。

    待到翌日时,他已经来到了荆门之外,楚君的营帐之中。

    “风子…”

    【QQ群:】

章节目录

大周守藏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青色大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色大花并收藏大周守藏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