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1章 239高地

    索科夫的心里很清楚,如今的近卫第41师是库里申科说了算,就算西多林有好的建议,如果对方不采纳也是白搭。特别是关键时刻,一旦出现决策失误,将会给部队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到战局。

    以自己对西多林的了解, 他提出的建议就算遭到了库里申科的否决,他也不会越级上报。如果想让239高地牢不可破,就必须说服库里申科,让他明白高地的重要性。

    想到这里,索科夫站起身说道:“库里申科将军,我想到239高地去看看,您能陪我一起去吗?”

    既然索科夫要说去239高地视察,库里申科哪里能说不,只能硬着头皮说:“司令员同志,要不,我们先去第122和第124的防区视察之后,再去126高地?”

    “先去看239高地。”索科夫面。”他之所以这么快做出答复,是因为他心里明白,如果自己表现不好,索科夫今天带来的两名中校,随时就能接替他的职务。

    见度哈林做出了保证,索科夫放缓了语气,指着远处对他说:“中校同志,除了在阵地前布置雷区外,你还可以在远处布置几个地雷,比如说五百米甚至六百米的位置……”

    “什么,在五六百米外的地方,埋设几颗地雷?”度哈林被索科夫的话搞糊涂了,他不解地问:“司令员同志,我不明白,在距离阵地那么远的地方,埋几颗地雷能起到什么用处。”

    “警戒,警戒的作用。”索科夫对度哈林说:“假如德军来偷袭你们的阵地,在距离阵地如此远的位置,他们的警惕性一定不高,所以很有可能踩上你们埋设的地雷。如此一来,不光你们可以提前发现德国人,而德国人却因为这个地雷,而不得不暂时停下,派工兵清理了附近的地雷再前进。这样就为你们争取到了足够的准备时间。”

    旁边的库里申科见度哈林向索科夫做出了承诺,知道自己不表态是不行的,等两人的话告一段落,便开口说道:“度哈林中校,你明天派人到仓库去领取所需的物资,我会和后勤人员打招呼的。”

    索科夫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把239高地转了一圈后,来到了高地的另外一侧。指着下面的山坡,对度哈林说:“中校同志,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命令人在这个方向的山坡上,修筑一些藏兵洞。”

    “在这里修筑藏兵洞?”度哈林再次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德国人进攻前,都会对我军的阵地实施炮击和轰炸。”索科夫说道:“如今我们的空军已经牢牢地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敌机轰炸阵地的可能比较低,敌人为了消灭阵地上的我军,就只能采用猛烈炮轰的战术。

    如果我们把兵力都摆在阵地上,就算有掩蔽部和防炮洞,恐怕也会付出极大的伤亡。可要是在炮击开始前,就把部队转移到反斜面的藏兵洞里,任敌人炮击阵地多长时间,给我们造成的伤亡也不会太大。”

    虽说这套战术索科夫早在担任师长时,就在近卫第41师里推行过,不过部队减员后整补,很多知晓这种战术的指挥员都被调往了其它的部队,而剩下那些了解这种战术的人,往往职务太低,根本没有发声的机会。

    而站在身后的库里申科听索科夫这么说,不禁暗暗点了点头,觉得这位年轻的司令员肚子里的确有几分干货,至少他说的这种战术,自己就从来不曾听过。

    在阵地上摆多少兵力,一直是令他头痛的问题。摆多了,敌人的炮击轰炸结束后,拿伤亡数字简直让他肉痛;而兵力摆少了,又根本挡不住敌人的进攻。但如今索科夫提出的方案,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敌人的炮击一开始,自己就可以先将部队转移后反斜面的藏兵洞,等敌人的炮击结束后,再重新返回阵地,准备阻击敌人的进攻。

    完成了239高地的视察之后,库里申科毕恭毕敬地对索科夫说:“司令员同志,既然高地的视察已经结束,不如我们再去第122和第124团的防区,您亲眼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章节目录

红色莫斯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涂抹记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涂抹记忆并收藏红色莫斯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