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因怕霍家举族搬走,这本家的地撂了荒。在旁边泼凉水道:“老太爷,你们兴头头的搬去了,可别说俺没提醒你。东北冷啊!”

    见众人都用求知的目光听他讲,王鹏举例子道:“俺听县里去东北收老参皮货的客商讲,冬天在东北拉屎拉尿得拿根棍子。”

    霍林这憨货插言道:“拿棍子干什么,在地上划圈再尿?”

    王鹏噗嗤一声乐道:“那倒不是,听说这尿从屌里出来,立马冻上,得拿着棍子一边敲一边尿才尿的出。拉屎的时候要是不用棍子把粑粑捅开,冻硬的粑粑尖儿能把腚给拉破。”

    祠堂里面的霍家人听了,都觉得裆下凉飕飕。霍老栓嗤笑一声,笑道:“王学生胡说了。要是那般冷,还能出去尿?再说,谁拉屎拉尿不在自家茅房,出去肥野地?”

    王鹏被霍老栓这清奇的思路给堵得无话可说,只能苦笑,不再言语。

    听霍老栓讲的在情在理,老霍家众人听了都点头。霍老太公用锹把捶地道:“冷?!冷天伺候不了地,都在家里猫着!那么多地打粮能收多少大伙算算,美美的吃一冬,咱还不快活死?”

    霍家庄的汉子们遥想一下霍老太公描述的美好前景,都激动坏了。有个大肚汉想起自己年年忍饥挨饿的苦楚,居然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于是众人议定,搬肯定是要搬的。又七嘴八舌的议论一番,最后敲定了举族迁移的方案如下:

    今年春天先在家里把地种完,然后霍老太公领着五十五个壮丁,先去东北把地圈一半,并开一部分种上。

    这伙人还要带上会木匠和瓦匠活的两家,指导壮丁们在东北起屋子,建仓房。到了秋天,这伙子人先收东北的粮存上,再回来帮家里收粮并过冬。等明年把这边地退了租,全族到东北过快活日子去。

    霍老太公最后动员道:“今年全族都要下力气,玩命干!两边的地都要打粮,谁家壮丁都不准出去打长、短工!新开的都是生地,能打多少粮大伙心里有数。明年搬过去了,从春天到秋天就得吃这边剩下的粮。要是这边没粮食,咱们搬不了!”

    霍大听了? 在人群中叫道:“老太爷说的是!咱们祖宗拿着五个破碗过来? 都开枝散游园林,也不管家务。再说他自恃功高,朝廷优待老臣,有海瑞和蔡国熙的例子在,谁能把徐家怎么样?

    然而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奇怪。今年徐阶被皇帝先黜落徐元春、再起复蔡国熙,两个大耳刮子打清醒了。如今怎么想都是皇帝收拾自家有理,老羞成怒之下,心理上转不过弯,恨不能拿拐棍把徐家推入破家险境的儿子们给打死。

    最后他一锤定音,按照徐元春的建议,除了留下原有的五千亩土地外,其余在自己当政以后投献到徐家的土地一律清退。

    一张帖子到了县衙,知县不敢怠慢,急报松江知府。松江知府王以修是四川人,见了知县杨瑞云的呈文,激动的老泪纵横。

    见后堂无外人,王以修直接跪地向北叩头,大喊:“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堂下亲随见了,以为老家伙发了疯。

    王以修磕了头后,冷静下来,心说隆庆三年,朝廷在松江试点一条鞭法,差点激起民变。为何?因为地都在徐家,朝廷每年一百二十万石的赋税负担,都压在其余小地主和小民身上!

    这下子别说一百二十万石,若徐家的田都退了,俺老王能把赋税收齐不说,历年的积欠在任内也能还上!到那时,这考绩天下第一,谁也拿不走!

    ......

    徐家退田,为万历二年帝国南方最大、最复杂、最轰动的事件。从万历二年十一月初开始到万历三年正月,历时三个多月,这田还没退完。

    原因一是徐家接纳了投献的土地后,将分隔原有土地的坝、垄都刨了去,将地连成了整块。等退田时,找不到标志物,相邻的多家打架,出现一堆官司。

    二是此前投献的过程历时好多年,有些家已经断了香火,这具有继承权的家属纷纷争地,导致退田过程中夹杂着大量的土地确权官司。

    三是仅徐家本家就有奴仆过万人,这些人中离徐家比较近的,已经抛弃稼樯多年。徐家退田后养不起了,都打发出去流落在外,好多家庭衣食无着。

    四是许多佃户已经租种徐家的地多年,但此番拿回土地的新地主自家好多也要种地,大量佃户也失了生计。

    这些事情乱糟糟交杂在一起,让杨瑞云和王以修这个年过的痛苦不堪。眼瞅着开春后,能有一半得地无法确权,种不上,两个人吓得乌纱帽都戴不稳当。

    没奈何,硬撑了两个月的王以修只好急报京师,请派钦差来督导徐家退田之事。结果,令王以修日后流尽了悔恨的眼泪,此后仕途无比坎坷的谕旨下来,朝廷起复海瑞为钦差大臣,到松江再次清田!

章节目录

万历新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摩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摩碣并收藏万历新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