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外婆热情留张延卿吃午餐。

    老太太看着瘦小,手劲却很大。

    她一边拉开尼龙兜给他看今天菜市场上买的新鲜黄鸭叫,一边问他有没有忌口。

    黄鸭叫手掌长短,身上附着一层黄绿色的薄皮,菜市场杀好拿回来洗干净改刀,放进热油锅里煎到两面金黄,再加入煮沸的开水,扔进去小块的白豆腐,撒上辣椒和紫苏。

    汤鲜肉嫩,这是周念南从小的最爱。

    周家的餐桌上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周外婆常年一个人在家,老年人又节俭,只有周念南周末回家或者有客人在,才会像现在这样上一桌子菜。

    她笑眯眯招呼两人吃菜,饭桌上闲聊讲起周念南的厨艺,她笑得开怀:“白长一根好舌头了,鸡蛋多放了几天她能吃出来,到自己做菜,”她摇头,“……那真的没眼看,一板一眼的照着步骤来,最后出来一个四不像。”

    张延卿捧着老式的白底青花瓷碗看着她笑,像是将性格里冰山的部分完全掩藏了起来,强行为她挽尊:“……还是很会切菜的。”

    不知道是夸还是损。

    周念南毫不在意,外婆笑她就开心。

    “小张你多吃点。”

    周念南一听外婆这么叫张延卿就觉得好笑,脸色如常的张延卿正好捕捉到她的弯弯笑眼,她立刻将豆腐鱼汤的碗换到他前面:“延卿哥,你多吃点儿。”

    吃好周外婆就催着他们一起出门:“碗等会儿回来再洗,先不急。”

    先去隔壁巷子里买酥脆的葱油饼:“他们家中午开始出摊,生意好得不得了,去晚了还得排队。这么热的天身体怎么受得了。”

    迎着风里吹来的葱香味和热油味,周念南挽着外婆的手臂走在前面,张延卿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跟在后头,只是他的气质实在和巷子不搭,免不了又有邻居捧着碗筷边吃边问。

    巷子里的大家都习惯了敞着门吃饭,穿堂风和风扇双管齐下,既节约又自然。

    “南南对象也来了?”

    “南南这次回来是不是要订婚了?”

    柳承志从前跟周念南回来过两三次,匆匆和邻居打过照面,眼下又是同样的高个衬衫男,误以为还是从前那个。

    周外婆爽朗向人解释:“是她朋友的哥哥,从前经常来我家那个小姑娘……两兄妹一样热心。”

    她从小到大带回家的朋友屈指可数,张斯斯是唯一一个有留宿规格待遇的。

    “热心兄长”也不吭声,含笑回应邻居们打量他的眼神。最后实在推拒不过周外婆的热情,带走了五个葱油饼和两只真空包装的盐焗鸡。

    待周念南洗了碗出来,外婆正坐在客厅里盯着她卸下来的行李,猪咪乖乖趴在她的腿边。

    门外蝉声阵阵。

    “外婆,我辞职了。想回来呆一阵。”

    外婆老了,她支持着独女离了婚,劝说她追求新的幸福,又靠着一家店带大了小外孙女儿。却连她自己生病了找邻居搭手去医院做手术也不告诉周念南。

    她那么要强,决计不肯因为自己的年迈而将周念南绑在此地。

    周念南委婉措辞,“呆一阵”。一两个月是一阵,很多年也可以是一阵,只要先糊弄过眼前。

    “你呀你,每次都是不做则已,一做就来个猛的。”行李都摆在眼前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周外婆心疼她刚刚分手心绪不佳:“我们念念最近都瘦了。回来休息一阵也好,夏天这么热。”

    两个人都默契地没有提柳承志。

    周念南是完全当对方是一阵已经过去的风,虽然想起来还是会心痛,但她知道时间会治愈这一切。

    她越向前走,那些过去就越伤害不到她。

    周外婆则是豁达。

    比起感情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家人对她而言才更重要。

    当年她丧夫后,人人都劝她为了女儿也要赶紧重新找人再嫁,她不肯,生怕女儿受了委屈。后来女儿离了婚又再结婚要出国,她也劝她去试试,不行再回来。

    家总是在这里的。

    周念南不知道,柳承志后来还打过电话给她外婆。

    周外婆心平气和按了接听键,小伙子平时表现很好,礼貌得体。

    纵然两人分了手,她还是很好涵养跟他说:“感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我年轻的时候,我家那位要是有什么想法,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一反应肯定是告诉我,两个人一起想怎么解决,而不是先考虑抛弃对方。虽然你们年轻人的想法我也能理解,但是我们家念念是不能受这个委屈的,她不是一个选择。”

    柳承志想将周念南最后给的五千块转给周外婆,也被她拒绝了,理由是“念念给多少给谁都是她自己的事情,我不替她做决定”,自此之后耳根清净。

    周念南不知道这通电话。

    她回森安之后简直如鱼得水,毕竟是从小长大的地方。

    她先是给赵桥发了消息,说了自己回森安休息的事情。

    赵桥大学毕业回家考了编制,现在是小学语文老师,小时候两家住得近,两人常常结伴一起上下学。

    赵桥转头就在她们初中小圈子里发了聚餐的消息。森安地方小,人和人之间细算起来,多少都沾亲带故的。

    所以晚上在学校门口的烧烤店,周念南就看到了昔日关系好的几个小伙伴。

    大家先商业互吹了一波“你瘦了”“你皮肤好好”“变漂亮了”,然后落座。

    赵桥留了长发,穿上了长裙子,和昔日假小子形象有了很大区别。

    上来就先捏周念南的脸:“你这脸怎么长的,借我出去谈谈恋爱。”

    一听这话题,气氛就热烈了起来,在场的女孩子们开始抱怨各种相亲奇葩。

    赵桥吐槽:“地方太小了,出去相亲散步能碰着四五拨熟人。……第二天就能传出来我谈恋爱的消息。现在我宁愿跟相亲对象约到海市相亲,开车再累也认了。”

    又转头跟她确认,“真决定回来啊?虽然我也希望多个小伙伴,但森安的工作真的不大行,除非你考公务员,稳定。”

    另外几个人纷纷附和,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安逸,但事业机会远远不及大城市也是不争的事实。

    周念南将烧烤签子上的藕片一片片扒下来放碗里:“我外婆年纪大了,想回来陪陪她。”

    桌上几人“啊”了一声,表示理解。

    “不过我现在还不考虑正式工作的事情,手头有兼职。我打算先把家里的房子和店面都重新装修一下,你们有认识的靠谱装修公司的话,介绍我一下。”周念南和她们解释,“外婆年纪慢慢上来,家里的台阶上上下下的,怕有个万一。”

    赵桥当即就掏手机出来,“就我们班以前那个矮矮的,杨川哲,你还记得吗?他现在在做这个。老同学,肯定靠谱,我大伯家新买的房子就是找他装的。我跟他说一声,回头让他加你。”

    先前还在海市的时候,周念南就去一些设计公司咨询过。住宅加店面改造,再加上异地差旅费,左算又算都是承担不起的价格。

    她想了想,还是自己来做功课。

    家里面积不大,功能分区明显。

    楼上是住宅,只有她一个人住,周外婆腿脚到底没有那么方便,便住在一楼。一楼进门便是店面,放了两套桌椅供客人歇脚,右手边是操作间加仓库。往里走,屋子的后面才是周外婆的房间。

    如果自己简单设计,自己买建筑材料,再请靠谱的装修公司施工,应该能省下来一笔,她想。

    外婆手上那笔钱,养老金是不能动的,她自己攒的积蓄也不能动,那是老太太心里的底气。

    她自己这三年工作的积蓄,吃住都在公司,加上老板额外给的红包,手头不到十五万。

    只有到这个时候才察觉,钱到用时方恨少。

    正思考着钱的时候,手机通讯录跳出一个好友申请。

    周念南点进去看,对方备注:杨川哲。她推了推赵桥,夸她:“你这个速度,棒。”

    赵桥正斯哈斯哈啃着烤鸡腿,说话都含糊不清:“都是同学,又是熟人,你们直接沟通。我跟你说,他现在可高了。”

    他高不高的不要紧,价格实惠用料实诚才是王道。

    她低头通过对方的好友申请,发了个笑脸表情,又接一句:【你好,我是周念南。】

    她已经不大记得杨川哲这个同学了,可能对方也对她印象不深刻。

    对方客客气气地回复:【你好,老同学,我是杨川哲。】

    周念南看下时间,还不算晚,她将自己的需求和对方说了一遍,又问:【明天你有时间吗?我能不能先去你们公司当面谈一下?”】

    ……主要想看看对方公司是否正规,也得考察一下审美水平和员工素质。小地方人情关系太浓厚,怕没说清楚反倒伤了同学和气。

    对面很快说:【可以。我们上班时间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你来之前给我发个消息就好。】

    顺便发了公司的地址过来。

    周念南没有料到这位同学这么干脆,她和杨川哲好像从来没有过交际。

    她因为漂亮,也因为初中班主任是她妈妈的同学,受到了格外的关照。哪个男同学多捏了一下她的马尾,班主任都要说批评几句。久而久之,男同学们就不敢惹她了。

    她身边的小伙伴全员女性。

    小伙伴们吃饱喝足,在夜色里散了场。

    周念南和赵桥的家在同一个方向,两个人并肩往前走。

    一天中这是最舒服的时刻。人声寂静,路灯昏黄,偶有车辆呼啸着经过。夏夜的小城有种安然自在的美感。

    周念南想,回家也不错,身边有外婆和朋友,她不再孑然一身。

章节目录

夜来南风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谭之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谭之容并收藏夜来南风起最新章节